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副产品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副产品贸易范文1
关键词:农畜产品;动物福利;壁垒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关税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非税壁垒也在逐步被消除和规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畅通无阻,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利用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的差异,构筑起一种特殊的、新型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而就是这个贸易壁垒正在威胁着我国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阻碍我国畜禽产品、动物皮毛加工等相关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所谓动物福利壁垒就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动物或维护动物福利为由,制定一系列措施以限制甚至拒绝外国货物进口,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当一个国家将本国的动物福利标准应用到国际贸易中,对进口的农产品提出种种要求,而出口国又达不到这些要求时,就会阻碍他国产品进入本国,从而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的一道壁垒。它是一种介于纯粹自由贸易和完全保护贸易之间的贸易体制,是管理贸易制度中的一种。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挂钩,将动物福利作为进体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有关反虐待动物和有关动物福利的法案。
2004年3月2日,在世界卫生组织巴黎会议上,学者们公认的动物福利概念有5项基本内容:(1)生理福利,即为动物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和保持健康所需的饲料, 让动物无饥渴之忧虑;(2)环境福利,即为动物提供适当的居所,使其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3)卫生福利,即为动物做好防疫和诊治,减少动物的伤病之苦;(4)行为福利,即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5)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免遭各种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包括宰杀过程)。
一、国外动物福利壁垒的特点
动物福利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具有以下特点:
1.合理性和合法性。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行为和对自然的反思,体现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需要。动物福利壁垒以保护动物生命健康为由构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而世贸组织又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不仅符合进口国法律的要求,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2.歧视性和隐蔽性。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很大,发展中国家的畜禽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动物福利标准。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并且“动物福利”涉及社会道德问题,极易博取公众的同情和社会舆论支持,它的合理性也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壁垒中转移出去,因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3.操作便利和针对性强。动物福利壁垒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贸易壁垒,具有明显的道德壁垒性质。按照有关国家动物福利法及其细则的规定,界定比较清楚,实际操作比较方便、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技术检测设备作为保障,也不需要许多专门的技术人员,执行成本低。涉及范围广并且不断变化,目标针对性强,操作起来实用价值大。
4.复杂性和争议性。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动物保护,又涉及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受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消费结构、传统文化习俗、国情、价值观差异的影响,各国的动物福利水平和评判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动物福利的实施是否以牺牲人类的福利为代价目前还存在着争议。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动物福利问题上引发的矛盾呈现上升趋势。
二、动物福利对我国农畜产品贸易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包括畜禽产品)已经出现过剩,加快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畜禽蛋产品是传统的出口优势,而发达国家动物福利对我国的影响已逐渐显露。
动物福利对我国农畜产品出口已造成负面影响。2007年我国禽畜类产品的出口大约是30亿美元,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动物福利已经成为我国畜牧水产品国际贸易一道新的“道德壁垒”。由于饲养中添加抗生素、生长激素等违禁药物,我国肉类产量虽居世界第一位,却达不到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要求的标准,对欧美市场出口更是困难;美国从1995年开始就禁止从我国进口冻虾产品,理由就是我们部分出海鱼船的拖网没有安装海龟逃生装置;瑞士从2004年开始就禁止进口笼养鸡,限制进口笼养鸡所生的鸡蛋,而我国现在的养鸡场全都是采用笼养的方式;我国水貂皮加工中经常采用活体剥皮方法,在欧洲的皮毛拍卖会上一直遭到抵制;目前国外许多舆论媒体正是因为中国动物福利问题而呼吁民众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
WTO新一轮农业谈判草案已列入动物福利内容。近几年一些欧洲国家和欧洲动物保护协会督促欧盟设法使WTO考虑有关动物福利问题,这些国家不仅要求扩大动物福利的影响,而且力图使其理念和立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03年2月,WTO农业委员会提出的《农业谈判关于未来承诺模式的草案》第一稿及其修改稿已将“动物福利支付”列入“绿箱政策”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承认动物福利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一种认可。这表明一些西方国家要求重视动物福利的呼声比较强烈,为他们进一步提出某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动物福利规则创造了条件。在未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因动物福利引发的矛盾将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动物福利上面临两难处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动物福利法规尚未制定,动物保护意识较差,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虐待动物等情况,人们从了解到接受到自觉执行还有漫长的道路。如果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按照动物福利标准来约束生产、运输、宰杀等过程,必然会加大发展社会经济的成本,减慢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无法适应动物福利的高成本。但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动物出口产品必须考虑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和消费需求,如果我国不重视动物福利问题,不迅速的改善和提高动物福利,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又将会陷人两难处境,即国内低动物福利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而农产品出口受阻反过又有制约农业发展和动物福利提高。
三、我国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措施
第一,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新型壁垒。从短期来看,动物福利对我国的农畜产品出口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新型壁垒顺应了当今世界保护环境、重视健康的时代潮流,也必将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作为直接受害者的企业都应有正确的认识,既要看到它将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它带来的新机遇,积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第二,重视新型贸易壁垒,建立符合国情标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动物福利被WTO所认可是迟早的事情,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相当滞后。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动物福利标准体系,结合当前我国养殖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涵盖养殖、生产、运输全过程的动物福利标准体系,用动物福利标准贯穿出口农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健全质量检测体系,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政府应尽可能地扶持农畜企业,进行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规模化养殖,在畜舍设施、饲料加工、环境管理、防疫体系及兽药使用规程、动物制品的加工、运输等方面建立标准化生产规范和质量检测体系,使“动物福利”观念贯穿在整个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推进出口企业积极申请IS09000、GMP、HACCP、IS014000的国际标准化认证,使我国更多产品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第四,倡导健康畜牧养殖,搞好出口基地建设。由于受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影响,在我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和企业的动物福利意识较差,甚至相当程度上还存在着虐待动物、活杀畜禽等情况。应通过各种途径倡导企业健康养殖观念,改善养殖条件,规范动物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屠宰,结合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和家禽畜牧产品出口基地等建设,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程度,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我国畜禽产品出口。
第五,开拓多元化市场,提高产品加工程度。目前我国农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畜业向现代农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正在从追求数量和速度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提高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转变农畜业生产增长方式,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搭建平台促进产销衔接,由单一的生鲜活畜到多品种的熟食深加工出口,增强我国畜产品的在不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障我国农畜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密切关注国际动向,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从我国解决国外反倾销得到的经验来看,有效应对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及时获知相关信息。除了政府、企业本身要密切关注动物福利发展动态外,行业协会更应积极地搜集相关动态并及时信息,提出应对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农畜产品生产、出口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特殊地位,发挥其在处理贸易纠纷、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和职能。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农副产品贸易范文2
关键词:驿马现象;乡镇企业;西部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庆阳老区的驿马镇,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乡镇企业,现已成为甘肃省和西北地区出名的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旱码头”,被人们称为“驿马现象”。该镇现有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89户,拥有自主出口权的企业9户,外向型企业46户。产品有白瓜子、甘草、油葵、黄花菜、杏干、杏仁、脱水蔬菜等9类32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实现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产品远销英国、美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白瓜子出口量雄居全国之首,占全国出口量的78%。它有力地推动了庆阳老区农业产业化进程,2006年,庆阳市农副产品加工出口创汇9000多万美元,占全省的51%,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如何使“驿马现象”产生更大示范效应,推动庆阳市以及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彻底更新农业发展思路,牢固树立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的指导思想
“驿马现象”的实质,就在于通过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大大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庆阳是传统农业经济区域,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7%,如果扣除掉油田和庆阳炼化产值额,地方工业比重只有20%左右,农业产值占50%以上,其中,传统种植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高达74%。同时,农业也是庆阳的一大优势,尤其是黄花菜、杏产品、白瓜子、苹果、大枣以及种类繁多、品质优异的各种小杂粮和畜产品,都是享誉陇上乃至全国的名优产品。这些明显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必须大力发展。但必须看到,农业固有弱质性,如果停留在传统种植和养殖环节,不可能有更大效益,甚至可能产生负效益。因此,对于像庆阳老区这样的西部农村来说,要从根本上摆脱现有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和特色农业,就必须在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上做文章,把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和重心,由过去单一在横向上调整种、养结构,移到纵向上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的乡镇企业方面来。
为此,必须彻底、全面更新农业发展思路:一要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继续克服“就农业办农业、把农业等同于种植业,把农业生产等同于生产初级农产品而轻视加工贸易业”的传统农业思想。二要以市场化观念发展农业,努力摆脱轻视农产品市场价值和市场需求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三要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发展农业,坚决抛弃片面追求农副产品实物数量和使用价值,轻视加工增值的产品经济观念。四要以高端产品和品牌产品生产的眼光发展农业,大力消除满足于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低端产品的小农经济思维习惯。五要以开放的意识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简单重复的小打小闹的小生产发展模式。
二、扎实调整农业政策和政府行为,切实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贸易提供优惠政策和周到服务
“驿马现象”形成是与政府放水养鱼的政策和积极支持分不开的。县政府明确规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的乡镇企业,三年内免除各种税收,出口企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在资金周转方面,县上积极配合,动员农业银行、信用社予以大力扶持。在外部环境方面,政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成立专门机构和配置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和帮助企业征地、审批、注册、办证、贷款等工作。同时,政府积极实行激励政策,县里每年拿出100万元,重奖成绩突出的企业家。在组织方面,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现代经济意识的得力干部,选拔到镇领导班子中。另外,县上努力帮助企业打通产品出口渠道,发展对外贸易关系,邀请外企考察,组织企业主出国推介企业和产品。据统计,通过政府协助,有46户企业与美、英、法等国家200多个商家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成为外向型企业。
基于上述研究,西部地区对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乡镇企业,应当在政策和服务方面做到:
(一)税收优惠
对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一律享受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免税政策,在免税期满时,应酌情实行一定年限的减税政策。
(二)适当补贴
应当参照地方财力状况,对民营企业实行优惠,制订征地、电力、供水等价格优惠标准,由此形成的价格差额,由财政予以弥补。
(三)降低收费
对涉及企业的各项行政性收费,应当降低甚至免除,坚决打击管理部门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对乘机吃卡拿要的公务人员,必须及时曝光和处理。
(四)积极激励
政府应当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手段,对那些贡献大、业绩好、善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和企业主,给予荣誉称号和奖励,对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农民企业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典型,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吸收入党。
(五)切实服务
必须使“一站式”服务成为长期制度安排、行政规则和长效机制,彻底杜绝和衙门作风。在资金、信息、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必须对企业予以积极配合、帮助和支持。
(六)加强领导
要普遍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的组织领导,配备好专职领导者,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把农副产品加工贸易方面的工作业绩,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和有关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
三、积极支持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目前驿马镇共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741户,从事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的89户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固定从业人员5538人,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6300多人,年支付劳务费4300万元。2005年,该镇农经比为4:6,农民人均纯收入2075元,都大大高于全市的平均数,城镇建设成绩显著,2002年以来,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达2.3亿元,建成2层以上的商贸楼143幢,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新修和拓宽24米宽的主街道2.28公里,成为庆阳市一个明星乡镇。
由此可见,走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的民营化之路,应当是西部地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在所有制方面的基本选择。首先,要全力发现、支持、培养和爱护当地农民企业家,造就一支庞大的民营企业家队伍。其次,要广泛招商引资和动员民间资金,吸引国内外民营资本和地方民间金融资产,向西部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企业投资。再次,要利用国有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机会,支持引导其它行业的改制企业和转产企业,利用、改造和更新原有生产场地、设备,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最后,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城市工商业者、个体户、下岗职工中的能人、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一切有志于创业的人士,创办农副产品加工贸易方面的经济实体。
四、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群体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驿马镇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质量和规模,使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一是逐步改变作坊式生产和家族式管理,普遍实行工厂化生产和科学管理。二是不断实行扩大再生产,许多企业增长率都达到几十个百分点,有的甚至高达百位数。三是积极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改善传统工艺。其中,有些出口企业引进了日本等国家的先进机器设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四是打造了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有的企业资产近亿元,产值份额占绝大比重。五是企业集群化,形成了具有较强实力的优势企业群体。
根据驿马经验,西部地区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乡镇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企业结构
实行大中小结合,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结构形态。这样既符合本行业性质,又切合当地实际,同时能迅速获得经济效益,避免因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而影响企业创办和生产能力形成。
(二)提高科技含量
积极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在产品的深、精加工上下工夫。协助企业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及时引进先进技术成果,促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三)大力培养人才
西部地区农副产品加工贸易方面人才十分稀缺。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地专业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另一方面必须大量培养本地扎根人才。
(四)加强企业管理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逐步消除“家族式”管理。二是加强企业外部管理,强化宏观调控,理顺各种关系,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
(五)组建龙头和骨干企业
在主要产品生产方面,要建成具有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和骨干企业,形成较大生产能力。
(六)开展横向联合
要使生产同种产品或相关产品的小型企业发展横向联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七)实现企业集群化
强调企业入驻城镇和工业园区,形成企业集群,以方便生产、管理、服务和流通。
(八)创造品牌和名优产品
在普遍重视产品质量基础上,必须创造品牌和名优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必须严格执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要统一商标,规范包装,严格检验。
五、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重点发展外向型企业
驿马镇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具有鲜明的外向型特征,原料和产品两头都在外,产品市场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这启示人们,像庆阳这样没有发展外向型企业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的西部内陆地区,只有努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以特色、绿色和名优产品取胜,以诚信广交天下客商,才可以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同样才可以打开和站稳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
农副产品贸易范文3
**是个农业大市,现辖一市七县三区,辖区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万,其中农村面积占90%,农村人口近550多万。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更好地服务三农,是我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以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中心和大中型超市为骨干,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以遍布乡村的便利商店为结点,构建农村商业服务网络及市场体系的基本发展思路,建议如下:
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万村千乡”与“新网工程”等市场工程骨干作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家店”覆盖率、商品配送率、“一网多用”
等功能。供销社要进一步利用“新网工程”,发挥网点和运储资源优势,推进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改造。争取用3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县(市)、乡镇和村三级布局合理、设施达标、功能完善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做到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村、农副产品交易进市场、物流配送快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提高已建2351个“农家店”,50个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90%以上,“农家店”商品配送提高到65%以上,不断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网多用”。做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较具规模的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市)政府所在地都有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超市及配送中心,每个乡或镇都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农资连锁店,每个村都有连锁或规范经营的日用消费品综合便利店。
二、实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改造。我市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近40个,占地面积近1000亩,年交易额近50亿元。我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普遍存在“投资多元化,目标短视化,管理物业化,经营分散化,交易方式和经营设施老化”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市稼仙米业、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永强家禽批发市场、高河大王庙批发市场等,充分利用有关政策资金支持,改造升级已取得较好成效。批发市场要按照扩大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把贸易、加工、服务等结合起来,做到品种多、效率高、成本低、服务好、效益优。逐步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检测、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极积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低温仓储、专业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重视建设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专用仓储、码头和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区域辐射能力。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批发市场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
三、培育连锁经营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整合现有网点与新建网点相结合,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投资的连锁企业。支持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乡、村建设连锁店;支持连锁骨干企业以收购、兼并、合资、加盟等多种形式改造、整合农村现有商业网点;支持农村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农副产品贸易范文4
一、商贸产业发展现状
1、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产业:县供销社创新体制搞活经营,以新供销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各基层供销社为基础,整合农资直营店、农家店、加盟店为连锁经营网点,通过国家“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加大经营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形成了具有3个配送中心,11个直营店,65个加盟店的经营网络,2013年为农民供应农业生产资料2.3万吨,有关服务信息和宣传材料3万多份。
2、日用消费品经营产业:引进省内大型连锁企业家电销售公司,密切合作,并以家电超市为龙头,以基层中心供销社日用消费品超市为自营平台,通过争取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扶助,在全县建成社有日用消费品超市6家,村级连锁加盟店156家,2013年基层供销社超市实现销售255万元。
3、烟花爆竹经营产业:注重以安全经营为重点,强化烟花爆竹市场专营,加强城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按“六统一”标准,着力打造贯通城乡,布局合理,规范有序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络,在全县建设标准化烟花爆竹配送中心1个,直营店3个,代批点7个,零售网点150家,并建设标准化储存仓库600平方米,配备了专用配送和市场稽查车辆。保障了烟花爆竹市场管理安全有序,销售持续上升。
4、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产业:通过整合社有资源,采取股份制形式,组建成立县新供销再生资源公司,以资本购销为纽带、整合、规范现有再生资源加收网点,建立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积极开展废纸、废金属、废橡胶及车辆拆解和家电以旧换新等业务,该公司现共有回收利用网点63个,2013年实现废旧物质购销交易额1630万元。
5、农副产品购销产业:与县蔬菜销售公司紧密合作,大力推销县的特色产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业务,多方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领办,引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发展社员629户,其中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标准化示范社,2013年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4000多万元。
二、商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供销社系统近年来在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经营网络方面有所突破。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农副产品购销等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和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经济基层薄弱。系统产权制度全面改革后,绝部份社有资产被处置,所剩余的资产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使用价值不高。
2、资金缺乏。系统现有各经营产业普遍存在基层设施差,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更新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在现有资金条件下,如没有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作困难较大。
3、服务产业运转方面不足,主要表现在大部份经营网点设施陈旧,方式落后,品种单调,为农服务能力不强,农村综合性超市发展滞后,商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交易技术空白,制约了现代流通服务产业的发展。
4、经营人才缺乏,尤其是懂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缺乏,其次农业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短缺。
三、商贸产业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搭建政府联系农民、农民连接市场、农民联合农民的公共服务平台,以现代流通为手段,注重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构建运转高效、功能齐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努力把供销社打造成农民需要的服务载体,成为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的骨干力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四、商贸产业发展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供销合作社将围绕“服务三农、紧扣发展,创建新型供销合作经济”的总体目标要求,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经济目标。实现全系统购销总额达到2.05亿元,其中:农资商品供应8000万元,日用消费品1000万元,农副产品购销6000万元;再生资源回收、加工5000万元;烟花爆竹500万元。
①全系统实现利润100万元。
②全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00万元,重点建设县农资大市场;古县、沿陂农资市场、供销贸易服务中心等基层设施项目。
2、商贸产业建设
①完成全县农资连锁经营网点构建,重点建设乡镇配送中心、直营店,使系统农资经营网点达到200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农资商品供应占全县的70%以上,农资商品储存设施达到20000平方米,满足化肥、农药冬储需要。
②加强供销社服务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积极配合乡镇建设规划,恢复和重建基层供销社,2013年在古县和沿陂建设2个基层供销社。同时,与当地村委会合作高标准建设2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15个庄稼医院、开展测土配肥、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③完成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和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形成全县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集中整理、转运为一体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再生资源利用中心。
④建设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个,仓储面积3000平方米,在乡镇建设6个基层供销社、4家日用品超市,构建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的连锁经营网络。
⑤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实现特色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引办领办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副产品行业协会,引导农民走合作共同发展道路,实现农副产品的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⑥完成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建设,新增仓储面积1000平方米,配备防爆专用配送车2辆,实现全县烟花爆竹经营安全有序。
五、商贸产业发展的打算
1、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网络。筹资3000万元建设集农业生产资料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农业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农资大市场。
2、加快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一是在有条件的乡镇投资600万元,组建6个基层供销社,4个日用消费品超市;二是大力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投资2700万元,建设桥南社区综合超市和县城“供销贸易服务中心”,壮大日用消费品经营的骨干龙头企业;三是在全县发展连锁超市和乡镇便民店构建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
3、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依托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通过投资700万元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和报废汽车拆解中心,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两再生资源加收利用网络,实现全县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4、加快发展农副产品的现代购销网络。投资400万元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提升农副产品的购销功能,增加仓储运输、冷链物流能力。建立检验、检测、资金结算、信息服务系统。创新农副产品的流通方式。推动大型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专业大户等直接建立采购关系,大力推进我县绿色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副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培育农产品品牌,引导我县优质农副产品茶油、早辣椒、食用菌等进入全国供销总社新合作网络物流系统,促进农副产品销售。
六、商贸产业发展所需的扶持
供销社系统经营产业的发展,基层设施薄弱、资金缺乏,在发展中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1、在构建农村现代经营网络的基层设施项目建设中,希望得到国家“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省财政“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引导资金”等项目300万元资金扶持。
2、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中,希望得到“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新示范项目”100万元资金扶持。
农副产品贸易范文5
[关键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商品结构;产业内贸易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55-03
一、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商品分类
本文根据国际通行的商品编码(HS码)进行商品分类,黑龙江与俄罗斯双边贸易中所涉及的商品包括21类:1活动物;动物产品。2植物产品。3动物油、脂等。4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等。5矿产品。6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产品。7塑料、橡胶及其制品。8皮革制品及箱包等。9木及木制品等。10木浆及纸制品。11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12鞋、帽、伞及其零件等。13石料、石膏、水泥及其类似材料制品等。14珍珠、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等。15贱金属及其制品。16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17运输设备等。18光学、计量、医疗仪器、钟表等。19武器、弹药等。20杂项制品。21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
二、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述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其衡量指标G-L指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体现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本文将G-L指数的公式细化为:
HRj=1-|Ej-Ij|/(Ej+Ij)
其中,HRj即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双边贸易中第j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Ej和Ij为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和进口第j类产品的金额。HRj值一定在0和1之间,而该值越趋向于1,则说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越趋向于0,则说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即产业外贸易水平越高。
(二)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本文将2007年、2009年、2011年三年的双边贸易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别计算得出20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除第19类非民用项目,见表1)。
表1 黑龙江省与俄双边贸易分类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年份
类别
200720092011 年份
类别
200720092011
1041-00411---
200300400212---
3---13---
4003-03014---
5006001-15068093031
600601600816011040027
706905405417009--
8---18004-067
9001-00120---
1000200801121--- 数据来源:根据《黑龙江商务年鉴》及哈尔滨海关2008—2011年公布数据计算
在这20类产品中,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质,将其划分为6大类:农副产品;机电类产品;林、矿、油等资源能源类产品;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制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珠宝、古董等。
1农副产品。结合表1及海关公布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2007年、2009年、2011年进出口产品统计数据可知,涵盖前4类的农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其中,第1类产品活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额度较小,主要集中在从俄罗斯进口的水海产品。而第2类植物产品中,以黑龙江省出口的蔬菜和粮食等产品为主,进口主要是俄罗斯的大豆等,该类产品的进口额较小,因此产业内贸易指数偏低。第3类动物油脂等产品几乎未发生双边贸易,双方不具备相互贸易的比较优势,该类产品在两国的生产水平相近。第4类产品,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花生、茶叶、罐头和啤酒等产品,自俄进口酒类,进口额相对出口额偏小。农副产品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黑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
2机电类产品。主要是指第16类及第15、17、18类各章部分商品。其中,第15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其2009年产业内贸易指数接近1。黑龙江省对俄主要出口钢材、铝材及手用机用工具,从俄主要进口钢材和铜材。2011年,自俄进口钢材锐减,对俄出口钢材的贸易额同比增长约3000万美元,国际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制造业、建造业等行业对原材料需求增加。第16类,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电器、机床、电池等产品,自俄进口机床等。该类产品近年来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值在03左右,即发生产业内贸易,也存在产业间贸易,俄罗斯的电器行业发展滞后,黑龙江省具有相对优势。俄方机床装备业比较发达,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未来会逐渐升高。第17类车、船、飞机等运输设备,以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为主,表现为贸易顺差,产业内贸易指数偏低。黑龙江省汽车出口表现突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第18类光学、医疗等仪器;钟表;乐器等,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变较为明显,黑龙江省主要出口手表、日用钟、相机等,自俄进口的主要产品较为单一,为计量检测仪器等。随着黑龙江省对该产品需求的增加,第18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随之上升。
3林、矿、油等资源类产品。第9类木及制品等,黑龙江省对俄出口额较小,出口产品主要为胶合板等初级加工制成品,而自俄进口额较大,主要为原木等原材料产品,俄罗斯此类产品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预计近期内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不会有较大变动。第5类矿产品,随着黑龙江省从俄进口铁矿砂、煤、原油、成品油等产品大幅增加,而对俄出口粘土、水泥等产品的相对减少,第5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逐年下降,排除政策干预,则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能源紧缺形势下,产业内贸易指数不会升高。第13类矿物材料制品等,黑龙江省对俄主要出口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家用陶瓷器皿等,自俄基本没有进口此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保持在0。该类产品中,黑龙江省表现出了巨大的比较优势。
4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制品等。在第6类化工产品中,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在01左右,这源于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对俄罗斯肥料的巨大需求,而俄罗斯对黑龙江省该类产品的需求则相对较小。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等,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稳定,也是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开展较好的一类产品。黑龙江省对俄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如橡胶轮胎和塑料制品,而黑龙江省自俄主要进口工业用原材料,如合成橡胶和初级形状塑料。这种贸易模式类似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是资源禀赋型区域和技术禀赋型区域开展贸易的典型形式,而产业内贸易指数06的平均值说明,产业间贸易额也很大,这主要体现在黑龙江省对工业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产生的贸易逆差。
5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第8、10、11、12、20类产品。第8类革、毛皮及制品;箱包等,由于黑龙江省该类产品具有明显的出口优势及俄罗斯的巨大进口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贸易顺差,随着俄罗斯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俄罗斯政府的政策导向变化,虽然黑龙江省该类产品的出口额呈下降趋势,但仍体现为产业间贸易。第10类木浆、纸制品等,黑龙江省对俄主要出口印刷品和牛皮纸,自俄进口纸浆和纸及纸板,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由于黑龙江省自俄进口纸浆的数量巨大,且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12类鞋帽伞等及第20类杂项制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为0,这三类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黑龙江省从俄进口三类产品金额极小或没有,而对俄出口额则相对很高。这三类产品也是黑龙江省与俄贸易主要的顺差来源,也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的传统出口优势产品。
宋月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商品贸易结构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
宋月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商品贸易结构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
6珠宝、古董等。第14类珠宝、贵金属及制品等,以及第21类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主要表现为黑龙江省对俄出口,虽然此两类产品的出口金额较小且不稳定,但基本不从俄罗斯进口,所以产业内贸易指数均为0。
综上所述,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商品为第7类塑料、橡胶制品和第15类,其他的18类商品均为产业间贸易。其中第5类矿产品、第6类化工产品、第9类木及制品、第10类木浆、纸制品这4类产品贸易上俄罗斯具有比较优势,其余14类产品均体现为黑龙江省具有优势。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俄罗斯对黑龙江省主要出口资源、能源及工业原材料等产品,黑龙江省对俄主要出口机电、服装鞋帽和农副产品等(见表2)。
表2 2007年、2009年及2011年黑龙江省
与俄贸易主要商品构成情况单位:亿美元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黑龙江省自俄罗斯进口
2007年2009年2011年2007年2009年2011年
机电产品1295481原木1096581
农副产品635661原油234751134
服装及衣着附件46187130肥料361729
鞋类946086纸浆191218
纺织纱线、
织物及制品371927铁矿石
及其精矿042590 资料来源:根据哈尔滨海关2008—2012年公布数据整理
(三)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
根据2007年、2009年及2011年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主要商品的结构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黑龙江省对俄出口主要商品占
对俄出口总额比重
单位:%
2007年2009年2011年
机电产品158165186
农副产品77171140
服装及衣着附件564266299
鞋类115184198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455862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服装及衣着附件类产品,出口份额大幅下降,但有回升的趋势;农副产品的出口情况较为稳定;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机电产品在黑龙江省对俄出口贸易份额中稳步上升。呈现黑龙江省对俄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持续上升,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下降趋势,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结构正逐步改善和日渐优化。
三、小结
黑龙江省与俄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贸易,这种贸易形式产生的基础是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资源禀赋存在极大差异。一方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双边商品贸易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存在互补性和非竞争性,这也为双方扩大贸易合作提供了巨大而广阔的空间。
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势必会加深和扩大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的深度和广度,但是黑龙江省的传统出口优势产品也将在俄罗斯市场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类产品冲击,这就对黑龙江省现有商品贸易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黑龙江省应加快对俄商品贸易结构优化步伐,占据有利先机,提升贸易质量。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陈讯,李维产业内贸易的计量[J]财贸研究,2004(3)
[3]韩立华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6)
农副产品贸易范文6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按照***与***对口帮扶落实分工方案,县发改局充分发挥对口扶贫协作管理部门职责,积极作为,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对口协作扶贫工作。按照全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调度安排,现将我局今年以来消费扶贫方面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一、消费扶贫任务及会议情况
(一)、******消费扶贫任务情况
***市对***消费扶贫下达任务数是***万,截至到11月底共完成*****万元。
(二)、组织参加消费扶贫会议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参加了2019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投资贸易博览会、****大爱无疆****消费扶贫展销会、***农业产业扶贫协作推进会。依托洽谈会、展会、交流会,围绕招商引资、贸易洽谈、宣传推介三大方面我们强化宣传,招商项目,扩大***企业知名度,精准对接。
在***洽会上,******与****签订了******蔬菜产业园(一期)项目框架协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蔬菜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特有品牌。
***扶贫协作推进会上,**和商贸有限公司、***融诚智远商贸有限公司与***县签订了***餐饮协会京津冀绿色食品供应基地项目(一期)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的实施将为隆化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提供先驱指导意义,用生态农业的理念,将现代农业的新科技运用到种植和生产的过程中,最终回归到自然属性,并可形成体验休闲经济。可直接安排***人就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余人,增加农民收入,引领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促进项目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在***消费扶贫三次展销会上***县幽谷农业、博利多树莓、隆轩食品等企业在对口帮扶县展区以展卖为主,累计完成销售***余元,接待顾客**余人次,促成****有限公司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二、消费扶贫开展情况及主要工作措施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助农增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局努力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寻求突破,开展六方面工作扎实推进消费扶贫稳步推进。
(一)消费输出方面。
拓宽销售渠道。借助***帮扶***契机,在***市***区设立展销中心、***展销中心各**处,开展线上线上整合销售。把***农特产品引入平台进行销售,拓宽***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组织全县具备条件的农副产品企业均参加到消费扶贫的队伍中,据统计,我县共***家企业,***种农副产品均已在消费扶贫平台中销售上线。截至目前,我县销售额达****余万元。
(二)是消费输入方面。
充分利用隆化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地区的旅游文化部门开展合作,已接待***市旅行团***余批次,直接拉动消费***万余元。
(三)建立消费扶贫网站。
****依托天津和****龙头企业建立农晓时电商平台,组织全县具备条件的农副产品企业加入到消费扶贫的队伍中来,整合全县扶贫企业产品资源。
(四)借助社会资源。
有限无限相结合。充分发动****社会资源,借助****各级工会、商贸企业、各类企事业食堂拓展县域农特产品消费扶贫领域,大力开展消费扶贫。部分医院、学校同意采购隆化牛肉等协议。
(五)是消费出口方面。
利用***县引入的***服装商贸有限公司,鼓励农村贫困妇女积极参与服装生产,利用***外贸平台,拉动对外贸易,促进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