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1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牧区生活饮用水进行调查,掌握全牧区饮水型氟中毒、砷中毒病区的水质分布等情况,建立牧区饮水水质检测结果数据库,为下一步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
二、范围、容、时间和方法
(一)范围。对全2个、1个镇、4个国有农牧场的生活饮用水水井全部进行调查,每个水井采集水样1份,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质检验。
(二)容。
1、对每个水井使用GPS定位,标示经纬度。
2、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制》进行检测。
3、检测每份水样的菌落总数、砷、氟化物、硝酸盐、色度、浑浊度、PH值、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铁、锰、氯化物、硫酸盐等14项指标。
(三)时间。从9月18日开始至10月底结束。
(四)方法。
1、水质检验方法按GB/T5750执行。
2、水砷检测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3、水氟检测采用氟电极方法。
三、质量控制
(一)按照全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水质检测要求,统一方法、统一标准。
(二)水样水质检验方法严格按照GB/T5750执行。
(三)对现场调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自然村一般情况收集、水样采集、检测等工作。
(四)对5%氟、砷超标水样送盟地方病防治中心进行复检。
(五)对填写的表格进行复查。
四、职责分工
(一)林业水务局要安排专用车辆和专门人员负责各的水样采集和一般情况调查工作。
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辽河下游段;水质环境;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X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207-01
辽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全长1 390 km,总流域面积21.9万km2。辽河在辽宁省境内长523 km,流域面积6.9万km2,流经铁岭、沈阳、盘锦后进入渤海辽东湾。该文调查对象辽河下游系指辽河盘锦段,该河段在盘锦境内长116 km,流域面积2 526 km2,在此流域范围内有小柳河、一统河、螃蟹沟、太平河、绕阳河、清水河6条主要支流汇入。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内容
对辽河下游干流与主要支流水质和底泥中的氮、磷及重金属进行监测与评价,以掌握辽河下游盘锦段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
1.2 调查地点
辽河干流及6条支流入干流河口处布设了9个监测断面。
1.3 监测与评价方法
2011年每月监测1次,监测分析方法执行国家总站推荐标准方法,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方法以综合污染指数为主。
2 干流、支流水质调查结果与分析评价
2.1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2.1.1 水质状况。2011年辽河下游盘锦段入境断面—兴安断面、控制断面—曙光大桥断面和出境断面—赵圈河断面各项指标均符合Ⅴ类水质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氨氮、总磷和挥发酚达到Ⅲ类标准;重金属除六价铬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外,其余达到Ⅰ类水质标准。
在螃蟹沟、绕阳河、一统河、小柳河、太平河、清水河6条支流河中。螃蟹沟有2项指标超标Ⅴ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符合Ⅴ类水质标准。其余5条支流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石油类、总磷符合Ⅳ~Ⅲ水质标准;挥发酚浓度符合Ⅱ类水质标准;重金属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
2.1.2 辽河下游段水环境质量评价。2011年辽河盘锦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2.64。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为全河段主要污染指标[1]。入境断面—兴安断面和出境断面—赵圈河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2.74和2.47,表明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2011年各支流河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3.11~8.42,其中螃蟹沟水质最差,其次为清水河、一统河和绕阳河,小柳河、太平河水质相对较好。
2.2 水质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组分分析结果:兴安断面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烷烃、羟胺、烯烃和酯类等,主要组分为戊烯醇、辛烷、2-甲基癸烷、癸烷、3-甲基十三烷等;
曙光大桥断面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烷烃、醇、酯、烯烃、羟胺、亚硝基苯、苯甲酸、砜等,主要组分为4-甲基-2-戊醇、壬烷、羰丙基苯甲酸、戊烷、亚硝基苯、十三烷、三甲基壬烯等;
赵圈河断面有机污染物主要为烷烃、羟胺和醇类等,主要组分为辛烷、3-甲基十三烷、十三烷、2-甲基丙基羟胺、2,7-二甲基辛烷等。
2.3 辽河下游段水质污染特征与原因
辽河下游段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因此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污染原因分析如下:①辽河进入辽宁省后经铁岭、新民、辽中、台安后进入盘锦市,在进市之前,已接纳了上游城市排放的大量生活污水和少量工业废水,因此辽河在进入盘锦市之前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有机污染组分为戊烯醇、辛烷、2-甲基癸烷、癸烷、3-甲基十三烷等;②辽河在进入盘锦市之后,又接纳了全市排放的90%以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致使控制断面——曙光大桥断面污染加重,由于这些污染源是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加工企业为主,因此有机污染物种类较上游河闸断面明显增多,又出现了亚硝基苯、苯甲酸、砜等有机污染物。③河水在流经赵圈河断面后,污染物经过自然降解及海水稀释,使污染有所减轻。但由于辽河下游段在潮汐界内,赵圈河断面为感潮河段,河流中污水团受潮流顶托,长时间回荡停留在河道中,污染物在河道中停留时间成倍增加,甚至不能推出水系,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不明显[2-3]。
3 底泥调查结果与评价
3.1 干流底泥测试结果
辽河下游段干流底泥调查结果:重金属除兴安断面Cr为二级标准外,As、Hg、Pb、Cd和Cu均符合一级标准限制值;总氮为0.03%~0.14%,沿程呈现下降趋势;总磷为0.022%~0.055%;灼烧损失为0.99%~5.11%。
3.2 支流底泥测试结果
辽河下游段支流底泥测试结果:总氮为0.04%~0.35%,总磷为0.031%~0.114%,灼烧损失为2.66%~8.70%,最大值均产生在螃蟹沟断面。
4 结论
4.1 干流、支流
2011年辽河盘锦段干流为Ⅴ类水质,曙光大桥断面污染最重。曙光大桥断面有机污染物种类较多。
6条支流中仅螃蟹沟为劣Ⅴ类水质,其余5条支流均为Ⅴ类水质;水质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螃蟹沟>清水河>一统河>绕阳河>太平河>小柳河。
辽河下游段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因此污染特征为以有机污染为主。
4.2 底泥
辽河下游段干流底泥重金属含量(As、Hg、Pb、Cd、Cr、Cu)总体来说沿程呈下降趋势。T-N、T-P、灼烧损失沿程呈下降趋势,但曙光大桥断面T-P和灼烧损失含量略低。
辽河下游段支流底泥T-N、T-P、灼烧损失含量分别为0.04%~0.35%、0.031%~0.114%、2.66%~8.70%,其中螃蟹沟各监测指标高于其他支流断面。
5 辽河下游段管理现状与对策
双台子河是盘锦市内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盘锦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接纳河流。围绕辽河水污染防治开展各项工作,相继开展了“碧水工程”、“一控双达标”、“辽河治理”等活动,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使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具体防控对策如下:①严把环境关,切实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②全力推进支流河整治工作,确保支流河水质达标。③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④以生态市建设为平台,推动生态市重点工程建设。
6 参考文献
[1] 余麟.辽河源头区水质变化趋势与污染构成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 水质;沉积物质量;生态环境;普陀山海域
中图分类号 X8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06-02
Research on Marine Environm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Putuo Island
ZHANG Yu-rong GUO Yuan-ming HU Hong-mei LI Tie-jun XUE Bin ZHU Jian DING Yue-ping *
(Marine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for Key Fishing Grounds,Ministry of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Fishery Resource of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Zhejiang 316100)
Abstract Seawater,sediment quality,environmental quality(phytoplanktom,zooplankton,benthos and intertidal benthos)in Putuo Island were investigated in May of 20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organic nitrogen,phosphate and Zn seriously exceeded the standard in part stations,and the seawater quality was in serious eutrophication. Phytoplankton was low in species,and zooplankton,benthos and intertidal benthos were rich in species,and the biodiversity index was higher.
Key words water quality;sediment quality;ecological environment;Putuo Island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处北纬29°58′03″~30°02′03″,东经122°21′06″~122°24′09″。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 km,南距朱家尖岛2.5 km,东濒瀚海,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为了了解普陀山海域环境现状,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2007)》[1]和《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2]等规定的要求,于2013年5月对该海区的水质、沉积物质量及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以为该海域的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外采样方法
根据附近海域的潮流特征、海洋功能区的划分,于2013年5月布设12个水质大面调查站位、6个沉积物质量大面调查站位和8个海洋生态质量大面调查站位,进行水质、沉积物及生物大面采样,另外设置2条潮间带断面,具置见图1。
1.2 调查项目[3-4]
(1)水质。温度、盐度、SS、pH值、DO值、COD值、无机氮(包括NO3-N、NO2-N和NH3-N)、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重金属Cu、Zn、Pb、Cd。
(2)沉积物质量。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以及重金属Cu、Pb、Zn、Cd。
(3)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潮间带生物。
2 调查结果与评价
2.1 水质现状调查结果
普陀山海域水质调查结果如下:盐度26.0~26.7,pH值8.08~8.34,DO值9.26~9.60 mg/L,悬浮物39.6~1 432.0 mg/L,COD值0.48~1.09 mg/L,无机氮0.683~1.105 mg/L,活性磷酸盐0.008~0.037 mg/L,石油类0.001 4~0.020 0 mg/L,铜0.000 96~0.002 20 mg/L,铅0.000 16~0.002 50 mg/L,锌0.006 4~0.074 0 mg/L,镉0.000 034~0.000 100 mg/L。
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普陀山龙湾登陆艇码头升级改造工程附近海域海洋功能区划为农渔业区,按照海水水质保护要求,海域水质现状评价按《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的第2类要求执行。除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锌外,其他监测项目均能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2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其中无机氮超标率为100%,活性磷酸盐超标率为8.33%,锌超标率为16.67%。
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4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苏州市区太湖、阳澄湖水源水取水口水质。
1.2调查方法
采用点和面结合的调查方法,根据水源水取水口的位置确定采样点。每个取水口又按上游、下游设2个采样点,每月采样1次,每次采3个样,枯水期和丰水期适当增加采样数。此次调查时间为2006年1―12月。
1.3调查内容
水源水附近污染源情况、供水量、供水方式、覆盖人口、供水范围等情况。
1.4检测项目
色度、浑浊度、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铬、氯仿、四[]氯化碳、pH、铁、锰、铜、锌、砷、汞、镉、铅、铝、硒、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化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洗涤剂、溶解性总固体、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粪大肠菌群数共33项检测指标。
1.5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要求执行。使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藻类分类记数使用倒置式显微镜法。
2结果
2.1一般情况
苏州市区设有北园、横山、白洋湾、新区、园区和吴中区6个水厂,其水源水分别取自阳澄湖和太湖,供水范围分别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新区、园区和吴中区,服务对象约120万人。水源水取水口附近没有发现污水排放口。
2.2太湖、阳澄湖水源水主要指标检测结果
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全分析,其中9个主要指标的检测结果见表1、2,其他指标(不同年代、不同水源水)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阳澄湖水源水微生物检测结果较太湖高,化学耗氧量亦显著高于太湖水源水;阳澄湖水源水部分样品化学耗氧量检测结果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近期还检出氯仿和六价铬。
2.3化学耗氧量变化
北园、白洋湾、园区水厂水源水化学耗氧量随监测时间后移呈增长趋势(表3)。阳澄湖水源水化学耗氧量与东太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主要污染物
1990―2001年太湖和阳澄湖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和藻类;有机物主要表现为化学耗氧量的增加和氯仿的检出;藻类高峰出现时间在4月至6月,峰值范围1.62×107个/L~6.90×107个/L;藻类繁殖期间pH偏碱性,化学耗氧量显著增高(P
3讨论
加强对水源水的监控力度有利于及时从源头掌握水质状况及主要污染物的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城区水源水质量较好,基本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但水体污染程度呈加重趋势,水质有恶化倾向,表明加强对水源水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从水源水的检测结果来看,阳澄湖水质的化学耗氧量最高,随年代推移呈增高趋势;2003―2005年阳澄湖水的平均化学耗氧量分别为4.62 、4.39、5.13 mg/L,而2006年平均值已达到5.66 mg/L,提示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加大,加速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繁殖是污染湖泊、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太湖、阳澄湖因藻类繁殖受污染的情况时有报道。研究表明,水体藻类繁殖与污染程度呈正相关,两者相互促进,加速水体污染进程。监测结果显示,阳澄湖和太湖水源水污染程度较以前有所增加,尤其是阳澄湖的化学耗氧量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容易导致藻类繁殖。藻类繁殖的同时,大量藻类死亡容易堵塞滤孔,同时水源水中的pH值过高使大量的悬浮颗粒不易形成胶质颗粒沉淀,形成障凝[1]。调查发现两湖优势藻类依次为美丽隐球藻、眉藻、双头针管藻、脆杆硅藻、四尾栅藻、尖尾兰隐藻、小球藻、蓝藻、丝藻、针杆藻等,当蓝藻大量繁殖时,产生毒素,可损害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2],甚至有促癌作用[3];其中蓝、绿藻是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范围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藻类,其产生的毒素有40多种,这些都给人们净化水质带来困难。因此,蓝藻常作为监测水体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西太湖的白洋湾水厂及吴中区水厂取水口的化学耗氧量也已经超过《生活饮用水规范》的要求,水源水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特别是阳澄湖的水质,某些指标已经超过了地面二类水的标准,微生物指标检测也只在阳澄湖的水源水中检出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菌群,其细菌总数也远远高于太湖水系的饮用水水源。比较阳澄湖与东太湖的水质,其化学耗氧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参考文献
[1]董传辉,俞顺章,陈刚.某湖周围水厂源水微囊藻毒素调查[J].卫生研究,1998,27(2):100-102.
[2]陈刚.微囊藻毒素LR和黄曲霉毒素B对肝脏促癌作用的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6,8(3):129-132.
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5
1、审阅法
审阅的书面资料一般包括单位管理制度、重要事项会议纪要、项目实施计划、采购招投标材料、合同、各重大事项的申请与批复、财务报表账册等,审计人员需要对其中相关、有用的部分进行取证。
2、实地调研法
通过实地察看建设现场,审计人员可以判断建设进度、财产物资的真实性、相关管理的有效性;与当地工作人员或周边群众交谈,可以获得最感性、真实的答案,有时还能从他们口中获得线索或灵感。实地调研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索取笔录和签名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
3、访谈法
访谈法包括召开座谈会和进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监督单位的人员、受益群众或周边企业等项目利益相关者等。应注意访谈内容须形成书面记录才能作为审计证据,最好还能够有当事人签名确认。运用访谈法时,可以采取一些技巧。如,审计人员对需要了解的问题先设想好几个可能的答案,然后在谈话中根据对方回答的符合程度去评估可靠性和疑点;使用恰当的谈话语气以降低对方的心理防御,获得对方的信任感,从而获得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审计人员也可以互相配合采用黑白脸的战术,给对方施加一定压力,又避免让对方有对抗情绪。
4、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应注意标准化,对同一类型对象的问卷内容应该统一,才能有效统计结果。问卷的问题应以客观选择题为主,设置代表不同程度的选择答案,要求被调查者作出具体、明确的选择。发放的调查问卷应注意要批量化,达到一定数量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确保充分回收,才能保证调查质量。
5、网络信息检索法
网络信息检索法是指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网络、专业数据库等平台查阅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网络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选取权威平台检索信息。
6、专家咨询法
针对审计人员知识面所不能覆盖的某一领域,需要聘请专家利用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指定事项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并作出结论。环境项目通常都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评价,例如,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废气检测等等都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分析技术,不是普通审计人员可以掌握的。实际工作中,可灵活多样的采用各种技术方法,组合应用、相辅相成,以求达到审计目标。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分析方法
1、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运用数学方式将收集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最后形成定量结论的方法。常用的有:简单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尤其是环境绩效审计中问卷调查的结果,必须通过统计和分析才能得出定性、定量的结论。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相互联系的两个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实际发生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目前实现程度,将同一主体不同时期或不同空间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发展规律和趋势,将同类型的不同主体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被审计主体所处的水平,将实际实施情况与政策法规要求进行比较得出规范程度等。
3、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并通过因果图直观、条理分明地表现出来的方法。先将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都列出来,然后通过审计证实哪些因素确实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并分析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其他原因等,最后用因果图清晰表现出来。除了上述三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审计实际情况需要,适当运用一些管理学、经济学上的方法,例如投入产出模型法、杜邦分析法、净现值法、量本利分析法、数据分布分析法等。
三、实务应用案例
本文选取一个政府投资的环境项目———广东某城市环境项目作为案例(案例数据经过技术处理),综合阐述绩效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应用。
1、项目背景
该项目立项的宗旨是改进和调整区域环保设施服务,从而协助解决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南中国海的环境问题。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30.8亿元,建设期为6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有害废弃物管理中心建设及有害废弃物管理政策研究、城市间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水质监测与数据共享等。
2、绩效评价过程
在完成调查准备、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权重、设定评分标准等环节后,审计组进入绩效评价过程。该项目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相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六大方面。本文分别从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指标中的一个三级指标来举例说明。
(1)经济性分析
经济性分析主要从资金经济性和管理经济性两方面(二级指标)开展,反映资源的节约程度。其中,以三级指标“招标采购合同预算节约率”为例。对该项指标的分析主要采取审阅法和分类统计分析的方法。首先,查阅项目评估文件、年度实施计划、历年审计档案、招标采购合同等资料,分类统计出所有进行招标采购的合同信息。其次,对不同类别的合同分别对其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作出比较。其中有一些设备采购是项目评估文件和项目实施计划中均有详细的资金预算的,例如水质监测与数据共享子项中的“通风、温度控制系统”,在项目实施计划中的成本预算为140万元人民币,实际签订一个合同,合同金额为129万元人民币,比成本预算节约了7.86%的资金。还有一些项目内容的预算没这么具体,例如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中的“现场作业、进场公路土建工程”预算成本为7970万元,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招标签订了5个此类合同,金额合计7990万元,比预算成本高了20万元,没有实现节约。按照此方法,对所有招标采购合同进行比较、统计后,得出,264个招标采购合同中,有102个合同(占合同个数总数的38.64%)实现了节约,预算节约率为7.32%,但是其余162个合同(占合同个数总数的61.36%)的实际结算都等于或超过了原计划金额,超出预算8.48%。审计组对该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为中,评分为该指标的满分分值的70%。
(2)效率性分析
效率性分析主要从项目建设执行效率和项目运营效率两方面(二级指标)开展,反映产出与资源的关系。其中,以三级指标“项目征用土地效率”评价指标为例。对该项指标的分析主要采取审阅法、访谈法以及因果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历年审计报告,得知污水处理子项和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均遇到征地困难的问题。然后采取面访负责项目征地相关人员、查阅征地过程形成的文件(如会议纪要、问题汇报、协议)等方法,详细了解征地困难的原因、征地拖延的时长、征地困难造成的后果等。经审计得知,其中污水处理子项在2006年开始征地,正值土地与房屋价格上涨之时,其中一个村庄的居民集体要求更高的补偿金额才愿意搬离。赔偿问题的商议严重拖延了该子项的进度,原本预计4个月内完成,但实际上花了超过1年半的时间。另外,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中,前期对安全填埋场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未能准确判断所选建造地点的地形特征,而后在项目具体设计阶段经过更为详细的测算,土地需求从原来的20公顷增加为33公顷,增加了65%。由于征地规模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征地审批和赔偿商议的难度和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增加配套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又未能及时到位,致使此填埋场的征地效率非常低,也是导致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延迟了1年才开工以及项目最终延期2年才完成的原因之一。可见,项目征用土地效率不理想。审计组对该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为差,评分为该指标的满分分值的40%。
(3)效果性分析
水质调查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学校;直饮机;卫生状况
近年来直饮机因价格低廉、取水便捷,越来越多被深圳市学校、托幼机构选择使用。直饮机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成长,不洁饮用水可直接导致学校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爆发[1]。为全面了解辖区学校、托幼机构直饮机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013年8月份对提供直饮机饮用水的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和水质检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向师生提供直饮机水的26所学校、托幼机构为调查对象,其中小学15所,托幼机构11所。
1.2调查方法 现场查阅直饮机卫生管理档案,了解直饮机的日常清洗、消毒工作开展情况。
1.3检测方法 采样点为直饮机的出水口,采水量每份不少于500mL,检测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致病菌三株(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和评价标准分别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1.4数据处理 利用SPSS 16.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直饮机饮用水卫生管理状况 调查内容包括卫生管理制度、直饮机外周环境、管水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直饮机索证、滤芯更换等项目(见表1)。
2.2直饮机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 经检测,26份水样菌落总数合格率仅为46.1%,其中有3份水样检测出大肠菌群阳性,霉菌和酵母、致病菌三株未检出(见表2)。
3 讨论
调查发现,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建立水污染应急处置预案的单位仅为42.3%,能提供最近6个月内直饮机水质检验合格报告的为38.5%,定期更换滤芯等水处理材料的单位仅为28.9%。一方面部分学校、托幼机构领导对师生饮用直饮水不够重视,未建立有效的日常管理制度[2],另一方面则与学校、托幼机构资金支持不到位有一定关系,经济成本因素导致直饮机的滤芯无限期污染使用[3]。同时,缺乏有效监管也是直饮水卫生状况不理想的原因之一,目前《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饮用水卫生要求缺乏细分化,对直饮机水质的卫生管理要求基本空白,监管部门只能通过加强巡回监督来引导企业自觉规范内部管理,对违法单位的行政处罚难以落实到位。
检测结果直饮机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较低,大肠菌群也有一定的检出率,说明目前直饮机水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微生物学指标不合格可能与直饮机过滤系统受到污染、或直饮机出口或开关缺乏卫生防护措施二次污染所致[4]。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的直饮机自安装以来从未更换滤芯或清洗消毒,仅由供货方定期对直饮机进行简单的外部清洗,滤芯内部严重堵塞,致病菌大量繁殖,滤芯不但起不到过滤清洁作用,反倒成为水质主要污染源。同时,直饮机外周环境恶劣也能通过污染出水口导致水质的变质[5]。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大对学校、托幼机构直饮机水卫生宣传力度,并全面开展管水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提升其饮用水安全理念;②卫生监督机构加强日常水质监测,并将发现的直饮水安全隐患及时通报教育部门,从而有效督促问题单位及时整改并形成长效自我监管模式。
参考文献:
[1]卢汝透,周祖木,魏晶娇,等.一起饮用直饮机水引起感染性腹泻爆发的调查报告[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14(1):50-51.
[2]张志诚,关婕,余淑苑,等.管道直饮水项目的卫生现状与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8(3):149.
[3]李春宏,张志勇,傅松文.南宁市高校直饮机纯净水微生物学指标监测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16(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