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1
一、抓好课内教学,渗透阅读方法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平时教学注重抓好课内这个基础。
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一课前,学生搜集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资料,了解了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人间奇迹”的理解,课外拓展阅读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资料、对诗歌的解读也有很好的帮助。
2.课中授人以渔,注重方法指导。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诵读、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同时能学习这种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如教学《夹竹桃》一文,我设计这样理念: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现力强,抒发作者强烈感情的重点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引学生透过语言表象看语言本质,使受到情感感染,实现“工具和人文的统一”,让技能习得与人文生活素材感悟的有机融合。我从第一自然段入手,领学生充分接触并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文脉。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最后感悟文本首尾呼应的写法洋溢出的浓重的情感。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
学校和班级应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1.开好“班级读书会”。班级每周或两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2.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给每学期定个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3.发挥有效的宣传平台。有效利用学校广播站等平台,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有了学校、教师的重视与引导,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读写有效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1.摘抄型。摘抄好词佳句,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拥有一本摘抄本,随时摘抄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甚至佳作。这种积累为打好学生的文字基础提供了帮助。
2.提纲型。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简明扼要地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3.感想型。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2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努力探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下面是值得借鉴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推荐优秀读物,介绍主要内容
例如,教完《孔明借箭》后,学生对孔明的神机妙算深感佩服,于是我趁机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和“三顾茅庐”,并提出:“你们还知道哪些三国故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班里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纷纷给出了答案:“空城计”“三英战吕布”“七擒孟获”等。全班学生的阅读兴致大增,达到了良好的引导效果。
2.以教师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介绍自己的阅读经历,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我讲述了自己初中时期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至今仍印象深刻,书中一一介绍了无穷大海中的各种鱼类、植物,以及地中海下的神奇隧道等。结果,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时,争着要借《海底两万里》。
3.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殿堂
我找来一些名人撰写的关于读书经历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学生爱上读书。例如,我读到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一套名著作的前言,马上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个教育家的阅读经历,激起学生对阅读这个美好天地的向往。
4.提供优秀的阅读平台,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如果没有优秀的适合学生的读物为载体,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阅读的,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这个优秀的阅读平台。
前年我到一个较偏僻的农村小学支教,我积极地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活动,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特点,为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全班学生阅读的热情空前高涨。有一个男生在作文里写道:“以前我很讨厌读书,可是当我读了从图书馆借来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发现原来书里有这么多有趣的内容,从此我爱读书了。”
二、引导学生选择经典书籍阅读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说过:“如果我建议,我建议去读经典,经典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充满前人的智慧。能成为经典的必是好书。”因而,我向学生推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书目和新阅读研究所在国家图书馆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些经典书籍能够成为小学生的精神支柱,能够让他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该很乐意地去当这位引路人!
三、教给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方法
1.学会精读
我经常为学生开设阅读赏析课,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生精读、感悟的能力。
2.学会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并教给方法:
(1)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文积累。
(2)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3)写读后感。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人物、事件、语言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确保读书时间
我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确保每天认真阅读30分钟以上。我还利用每天下午的20分钟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提供课外阅读的展示平台
1.开展读书交流会
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摘抄的优美词句、读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或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分享。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非常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发言时常常博得同学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一来,一批喜爱阅读的优秀学生带动起全班同学的阅读热情,阅读的浓厚氛围就建立起来了。
2.开辟“好书推荐”专栏
我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了“好书推荐”专栏,由教师或学生在该专栏张贴推荐内容,专人负责审核,要求把所推荐书籍的大概内容介绍出来,若附上推荐理由则更好。这样,班级里关于阅读的讨论越来越多了。
3.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我在每一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阶段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一批优秀的“读书笔记”亮相于全班学生,给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全班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3
一、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自主阅读
“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这是笔者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带动了学生在课下的阅读。再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课间、饭后,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安静默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的读书活动,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在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后,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读书思路,明确读书方向,选择阅读篇目。《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学生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安心阅读,静心思考,最终有所收获。名著有许许多多,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无论是哪类作品,都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精神追求,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学生按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善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名人传》《凡高传》《童年》等作品;喜欢探究动物的学生,可以读《昆虫记》《自然史》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自,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制定读书计划。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其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切莫越俎代庖,否则,只能是越帮越忙。
二、诱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营养品。学生怎样阅读名著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且充分吸收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呢?笔者认为,教师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后,还要想办法诱导学生深入阅读,如有些名著文字比较深奥,学生阅读有困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另外,要告诉学生写读书笔记可以培养阅读感悟和思考能力。读书笔记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常用的笔记方式有: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研究之需;札记,札记是读过以后,记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思想亮点;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批语。还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书上圈圈点点,作些夹注和眉批。这样,学生也就在评点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教师所应做的是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阅览指导。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
在对名著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摘抄精彩段落、名句箴言等并定期展览评比摘抄本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组织学生个人朗诵或集体朗诵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可仿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有时笔者还组织名著朗诵竞赛或朗诵会,并鼓励优秀学生背诵名著中的名段。通过抑扬顿挫、激情洋溢的朗诵,学生可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以及语言的浓厚感染。文学名著中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等,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胆量,又能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让学生根据名著改编、缩写、仿写、续写等文学再创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4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工作,我常听学生家长们感慨:“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看电视,看漫画书、卡通片,上网打游戏比成年人还厉害,就是不爱看课外书,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却较差。”确实,当今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传统的书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成人们也热衷于看电视、上网查资料,把书籍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锻造良好的文字基础以及出色的语感。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我尝试通过这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有效阅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我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读过一本读物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摘抄下来,让学生有感而发,写读后的感想、写随笔。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例如:古诗词摘抄本、成语摘抄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名言警句摘抄本、仿写、续写片段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创造,丰富的阅读是创造的源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大量的语文资源,使他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的结合,既能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总之,通过指导、推荐、各种活动的开展,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书香充满校园,让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二、激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三、阅读需要推广人引导
那么,怎么改变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功利化现状?单纯呼吁并等待着人们的观念更新,显然行不通,必须有一两个可实际操作的方法才行。
朱永新认为,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加强阅读引导,是关键。
蓝琼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家长们选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家长要求很小的孩子读文学名著,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消化得了这些名著,对于一、二年级学生,绘本图画书最适合他们,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字多图的桥梁书最适合他们,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还有的家长偏好文学类书籍,事实上,对于男孩子来说,科普读物可能更适合他们。所以,要让孩子们读书不功利,有个好的阅读胃口,让阅读推广人发挥起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阅读推广人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家长担任,还可以由一些热心阅读的社会人士担任。由他们把那些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能够点燃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书介绍给孩子们,甚至到学校读给孩子们听。例如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三叶草故事家庭,就是由故事妈妈组成的团体,到学校把最好的书读给孩子们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瘦身课时”轻松阅读
课内增量阅读要有成效,必须先减量不减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采用的是单元备课,比如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祖国在我心间》中的“图”和“国”的识字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去区分,还有“语文天地”也提到本课教学。自读课文我一般也压缩了一半的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来体现课内增量阅读的实效性。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阅读与作文教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只有把两者的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活动序列,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各自的独立功能,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都得到发挥,获得语文教育课程的协调发展,这就是戴汝潜提出的“读写同步发展论”。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5
大 丰 市 实 验 小 学
二 年 级(13)班
梁 璐
日月如梭,转眼间,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又如期而至了。怎样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呢?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即将步入三年级的我打算,在这个暑假里读许多许多的课外书,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下面是我的读书计划:
一、读书有选择。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课外书,让我们眼花缭乱。有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特别是名著。书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二、读书有计划。每天至少要看一个小时的课外书,这样就可以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当然,读书时要坐端正,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
三、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们要用心去读,用心去悟。吸取书中丰富的营养。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精彩语段,妙词佳句,反复诵读,熟记在心。每天和爸爸妈妈分享读书的快乐,交流一下读后感吧!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范文6
一. 让孩子“亲”选图书,从内心激发阅读兴趣
女儿小的时候,她的书都是我们大人给她买的,从儿歌,识图卡,识字卡,画册,幼儿画报等等,因为那时她还没有识别能力。她上小学后,她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我领她进书店,让她自己选书,自己付钱,整个过程由孩子独立完成。孩子跟我们成人一样“对自己做的自己买的东西特别珍惜。”这样既可锻炼孩子理财,又会让孩子对自己买的书特别珍惜。相应的,孩子会从内心对图书产生移情作用(自己买的嘛)。我不知在座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我们出差在外,或在书店里,砍刀一本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书,可能价格还不菲,马上子买回来,可孩子不喜欢,现在放在书柜里永远成了藏书。
二. 利用孩子的兴趣迁移阅读
现在让我们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儿八经地地坐上一二个小时专门阅读我们指定的书目,她肯定受不了,甚至厌烦,但她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把孩子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例如两年前央市台的“蓝猫,淘气三千问”播放的时候,孩子特别感兴趣,只要一提到蓝猫,淘气,她就兴奋地讲个不停,于是我就抓住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找到“蓝猫,淘气三千问”系列丛书,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家庭中要尽量营造读书的氛围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想让孩子爱读书,首先家长自己要爱读书,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有一种天生的依赖,他们愿意大人和他们一起学习,愿意大人听他们谈论学习情况,喜欢大人在一旁看他们学习。如果大人长期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适当备一些百科知识,文学类,历史类,地理类的书篇和工具书,既便于和孩子共同阅读,也便于我们查找资料。欧美社会从十八世纪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一家人在晚间灯下,彼此朗读一段给家人听,这种习惯不仅能分享知识,也是维系一家人感情的最好方式。我们中国人,一家人往往只是“生活的共同体”,吃饭睡觉外,没有什么才、增进彼此心灵了解的话可讲,一起读读书的习惯正是弥补这个缺陷的最自然途径(我们大人常抱怨孩子和自己不沟通。其实是我们的孩子认为他们和我们没什么好沟通。)
四. 孩子多记笔记
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写个简单的书名也好,可以培养孩子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因为工作的性质,我本身有摘抄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也鼓励她摘抄和写读书笔记,因为写的过程就是内容梳理的过程和认识提升的过程。它促使孩子对所读内容再作思考,这时往往会有思想的火花在一刹那间出现,小学四年级时,她的习作《九里沟看诗去》发表于小学生学习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