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1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分析;预警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技术复杂,设计部门较多,不健全专业的技术人才、施工团队、专门施工机械设备,同时不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成为我国独特的施工安全方式,这是施工安全成为工程领域潜在的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公路施工安全生产关系我国民生问题,事关人命和财产损失。所以,找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制定了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预警管理系统,通过预警分析,采用相应的措施与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二、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多方面考察分析,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如果它发生的环境不同,地点不一样,即使载相同环境与地理位置下技术设备及人员的不同,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变幻莫测。但是总的整理归纳就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备安全

当前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设备的操作技术也非常高,设备维修和保养更加复杂,当施工人员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达不到要求,安全意识薄弱,这样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情况,如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稍微不注意和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

(二)人员安全

其实在公路施工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首先挖孔桩和桥梁施工,其次高空作业,再次路基边坡的施工,然后山区运输交通安全,最后山区的用电安全,这些都是危险作业的方面。危险频率非常高,常常发生人员安全事故如高空坠落、坠崖、坍塌等情况。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两方面因素组成: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最直接的因素,造成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中,85%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管理不善引起。所以,笔者可以认为科学的管理是重点。

(三)环境安全

现在公路施工的环境是不利的一面,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间接因素。公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水和废渣,而污染道路两边的环境,威胁附近居民身体健康。甚至发生中毒和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的案例。

三、公路施工的预警管理系统

通过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立公路施工的预警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重要的。包括:一是预警分析;二是预警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是在公路施工现场,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重视,辨别其根源所在,对这方面做出讨论,评估其危险概率,从而做出对应的预判和管理,达到警示作用。它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监测、辨别和评估。下面具体分析:一是监测,在施工前,我们需要检测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如突如袭来的环境巨变,导致机械设备的损坏而无法再用,从而使工作人员可能会手忙脚乱犯下错误,但是有了监测就不一样了;二是辨别,通过在监测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正确地、科学地识别公路施工活动中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及灾难的诱因;三是评估,在做好上面两个工作以后,我们再确定诱因的主要危险源,进而整体的、综合的分析和评估,来制定预警方案。

预警分析在公路施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公路不同的环境下,施工机械设备及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价,达到安全度。并且要把监测某些地段区域的信息传送给相应的部门。采用相应的监测设备来预防公路施工地段灾害的基准值,在这个设备中设定一个标准值,如果在某个时候发现监测数值超过基准值,那么就触发预警系统,并且能判断是否要继续施工的必要。也能及时传送相关的图像和数据给相关部门分析和判断,更加准确掌握当地的环境状况;二是对公路施工特种设备也需要相应的监测与评价,使这种特种机械设备安全性需要放到首位,我们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监测。相关的资料整理显示,施工人员首先需要遵章守纪,其次按照标准程序作业,然后不违反施工规定,如果不遵守上述三条极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这些因素对相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辨别、监测和评估提供了依据。并且可以要求施工单位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明确施工活动是否安全进行预警及评估;三是对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以后,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快速采用相关预案及事故减少最低的对策评价。

(二)预控管理对策

通过对上述的预警分析获得相关的数值,相关部门采用预控管理对策与措施。及时规避事故危险源,最大化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对于无法避免的突如袭来自然灾害的安全事故,我们需要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并采取控制。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组织准备,这个提供重要的组织管理保障;二是日常监测,通过预警分析明确的危险源,我们进行监控及危险模拟活动,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情况,为我们的相应的部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采用相应的措施,及时地准备;三是危机处理,当安全事故发生了,根据以前模拟的情况,采用应急的预案,把安全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化,及时地、条理地、有效地处理。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安全环境非常复杂,非常多变,危险源因素很多施工风险很大。但是,我们需要更好预警分析,做好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监测、辨别和评估,采取预控管理对策与措施,对事故隐患实行必要的监测和管理,达到预测的目的,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相关部门需要采用预警模拟的应急方案,把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化,及时地处理,对公路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国富,刘维宁,陶连金等.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安全防护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13(6): 44~48.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2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0(C)-0154-01

引言: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包括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及完工运行后的工程事故,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吸取经验和教训,预防这些事故的再次发生,笔者在这里简要分析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剖析

1、违反建设程序。据统计表明,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是由于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而引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前期工作不到位,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地点的选择等存在问题,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造成建筑物开裂、位移、垮塌等事故。(2)违法承接工程任务,如一些达不到建筑工程资质要求的设计单位承接设计任务,或由技术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都可能导致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不合格,引起安全事故。(3)违反施工顺序,如有的建筑工程中地下工程未全部完成或下部工程强度未达到要求,即开始上部工程施工,还有的结构安装与砌墙的先后顺序颠倒,以及拆模过早等,都可能造成工程事故。2、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到位,未能很好地进行责任的落实。我国各地都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的问题,如有的部门沟通不力,事故处理不当,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预见性差,未能合理组织利用建设系统各种管理资源;在责任落实方面,尽管有的建设主管部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在实际中没有进行很好地落实,还有的施工企业负责安全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忽视安全生产管理。3、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未能在施工中较好地落实安全技术规范。由于当前一线施工人员大多为未经培训的农民工,他们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也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对危险因素不熟悉,因而更加容易出现施工安全事故。4、以包代管,安全管理薄弱。有的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然后进行转包,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后者为节约资金而一切从简,对于三级教育、安全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措施、防护用品等要么减免,要么走走形式,从而留下安全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为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建设工程有关各方的行为,对非法竞标、非法分包以及出现重大安全施工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避免因违反建设程序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发生。2、加强安全施工的教育和培训。加强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在高校针对土木工程开设安全技术及管理的课程,培养学生安全思想素质、技术理论、安全工程理论知识和处理工程安全问题的实战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才,提高我国建设行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3、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首先应对参与项目的人员的安全予以充分的重视,一切管理活动要以人为本展开,站在项目建设者一方来进行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活动的制定和实施,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绝对地优先考虑人的生命安全,从保护建设者安全的角度来制定安全生产制度、优化生产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此外,还应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位建设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引导建设者在建设安全活动中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施工企业还可定期组织职员演练自救互救、逃生应急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处理险情的能力;还可经常开展各种轻松、健康、愉快的休闲活动,放松员工的心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而产生冷漠和压抑的情感。4、树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观。当前建设工程生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时空距离越来越小,因而有必要树立“全社会、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理念。(1)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管理。为发挥全社会人人参与的优势,控制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国家应为社会成员参与安全管理创造制度环境,使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观察到的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向有关部门反映,后者应及时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应由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向施工现场的全体员工延伸;由专职安全管理部门渗透到所有职能部门,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组织。大家共同发现安全隐患,由专职安全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实现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彻底杜绝施工安全施工的发生。5、形成安全“动态管理”观。建设工程的安全风险是随着工程活动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所以应跟踪建设进展,实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控制工程安全风险。应完善和充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程施工开始前,针对项目建设环境做好安全生产预评价,并提出控制策略;还须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后续安全风险评估,补充和完善安全生产预评价,以便有效控制安全风险。

结语:总之,引起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既有人的因素,又有物的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因而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及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作者单位:广东荣基鸿业建筑工程总公司

参考文献: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3

1.1风险分析整体框架

风险是指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与期望结果的差异性。不同领域的风险表述也各不相同,但风险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风险造成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桥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诸多安全因素,一旦爆发安全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桥梁的施工风险分析是指对桥梁在施工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识别,对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与损失大小进行估计,并进一步制定风险决策与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桥梁施工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人因可靠性分析、风险的决策与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桥梁施工的风险分析首先要对桥梁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通过识别风险,为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提供有效依据。风险识别时,首先要寻找桥梁项目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这些风险的不利后果,计算这些风险的出现概率,并对风险进行相应的分类。风险的识别阶段是桥梁施工的管理者有效地识别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找出是施工风险的成因,识别出关键的风险,从而了解风险的性质。风险识别包括收集数据资料、分析因素不确定性、风险事件的排序、编制风险识别的书面报告等内容。

1.2桥梁的施工风险特点

桥梁在施工阶段的风险贯彻于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阶段。该阶段中风险一旦发生,管理者将丧失对整个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项目极有可能出现工期延迟、项目成本攀升、施工计划变更、整体效益受损等问题。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侧面:(1)桥梁结构复杂程度:复杂的桥梁结构,分析内力繁琐且易出错,加大风险的评估难度。(2)桥梁结构本身特性:桥梁悬于空中,跨度越大,其截面越易被破坏,风险也就越大。(3)施工人员技术层次:技术的成熟度越高,桥梁项目的施工风险就越低。(4)施工环境:桥梁施工周边的气候条件、河流分布、地理地貌等因素影响着施工风险。

1.3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事故

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泥石流、海啸、滑坡、暴风雪等自然风险,以及设计错误、施工操作不当、施工管理问题等人为风险。按照风险事故的表现分类,可将风险事故分为桥梁结构质量问题导致的缺陷、桥梁施工过程的临时性项目导致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其他事故等。

2桥梁的施工安全管理

2.1安全管理概述

所谓安全管理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实现安全的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法制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降低施工的事故率,实现本质的安全。

2.2桥梁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对于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业主与承包商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是监管、引导、规范的作用。业主在施工中应自觉规范投资行为,理性谨慎决策,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完善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合理选择安全的工程项目承包商;要求设计中考虑施工安全;资助现场的安全奖励方案;聘请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合同来约束项目各参与方的安全责任。目前我国业主方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政府等监管方对业主的安全监管可通过业主责任保证担保制度来落实。安全思想要贯彻于整个工程项目,选择安全合适的承包商就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建立政府业主的信用、信誉公开化制度,可增加公众对政府业主的监督力度,工程承包商在选择业主时,如其信用不太好,也可进行合理地双向选择。

3结语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4

关键词:公路工程;安全事故;危险源;管理措施

一、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解析

(一)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内部原因分析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导致工程停止或中断,如果事故发生过于严重,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公路工程将会大面积停工。在公路施工过程当中,人员、设备、工具、材料和环境是施工因素,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的内部要素,只有保证这些内部因素,都处在合理合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从危险源上,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控制。

公路工程的安全事故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不安全的事件等引发了安全事故。因此只有不断地分析有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内部因素,通过反复检查、纠正与控制,并通过制定一定的预定方案和应急方案,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施工前,要准确地判断并分析有可能是危险源的内部因素,并在施工过程中,对这类因素进行一定程度地控制与把控,从而实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规避。

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外部原因分析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一些内部因素,特别是存在危险源的因素,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外,一些外部的条件和环境同样会促发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监管部门责任意识差监管不实

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行政部门在落实监管责任时,存在责任意识差,造成监管不实,很容易造成对危险源的遗漏与忽视,从而给公路工程的安全事故带来了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公路工程的薄弱环节缺乏特殊监管,与其他监管混淆,缺乏对薄弱环节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预警性和预见性。其次行政部门在监管中,存在盲点,这可能是因为政府主导的监管部门是个外行,缺乏监理机构的资质,或者是监管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对危险源的判断不明。最后监管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存在着“要么都管,要么都不管”,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真空和失位。

(二)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主体责任方责任划分不清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差,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安全生产,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和收益,在安全生产和管理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在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和设备管理上,经常存在资金不足,造成安全监管难以为继。施工单位对施工工人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安全培训时间短,内容不全,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差。施工现场的管理比较混乱,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三)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的环境要素尚未完善

在公路工程招标过程中,竞争激烈,一些企业盲目竞争,打压竞争对手,低价中标,然后再高价进行违法分包或者转包,无资质单位挂靠,以包代管的现象非常突出。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投入,以次充好,将不符合标准和资质的材料盲目地投入工地中,避开安全监管部门的审查。另外,一些地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过于落后,施工方式陈旧,也会给安全事故带来隐患。

三、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

对危险源的控制,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对存在危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核查与控制,从而实现从源头上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相比经验控制与事后管理,对危险源的控制,更加具备前瞻性。

(一)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危险源系统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危险源的控制与识别,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横向主要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设备、材料、环境等,纵向是指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不同工艺。

实现对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系统建立,首先要注重识别危险源,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以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不同的施工标段建立公路施工危险源系统,从而有效地对危险源进行梳理,分类整理。在危险源系统中,要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标准,通过不同的色彩或者标记方式来标清危险源存在的路段、危险等级、危险源管理所属单位和部门。通过危险源系统的建立,可以保障在危险源的控制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最终提高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

(二)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危险源分级管理体系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等级不同,管理单位及所属部门也会存在不同。因此要根据危险源的级别,建立危险源分级管理体系,将不同等级的危险源进行有效区分,并划分清晰所属单位和部门。危险源等级高,一旦发生事故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引发重大设备故障的危险源,应该交由工程方进行定期检查管理,项目经理应该将这些危险源作为日常管理与监理的重中之重,施工作业班组应进行日常管理并记录齐全。对于危险等级低,引发事故后不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重大机械设备故障,但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事故,应由作业班组自行负责管理,业主或者监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对于完全可控的危险源,将以作业班组的管理为主,项目经理定期检查,业主不定期对其监督检查。

(三)制定危险源分级控制和管理办法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存在的危险源,要实现动态分级控制,并建立管理档案。

公路工程的项目经理部门应该建立全标段危险源控制管理档案,在档案中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状况、控制措施及日常管理,危险源升降级情况,随时调整危险源系统变化,做到管理有序。

业主应该建立危险源检查表,并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的进程、现状、条件等,在检查表中要体现不同等级危险源的管理方和监督方的职责,并要求他们将检查记录随时登记在案,以便做好档案存储。

危险源不是一层不变的,随时施工进程、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变化,危险源呈动态变化,因此在对危险源的管理控制中,要实行动态监测与管理,并对危险源进行实时追踪管理,保障危险源的变化在管理范围之内。

(四)细化危险源的技术交底工作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危险源的技术交底工作,在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时,应明确告知他们危险源存在的路段及等级、危险源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还有控制措施,并明确告知他们在危险源引发安全事故后,要如何进行避险及逃生等。

四、总结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了规避经验控制与事后管理的滞后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仔细辨别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阶段的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军,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5

最近几年,我国相继发生多起重大安全事故,在国内外及广大民众当中,产生剧烈影响,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在我国建设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成为明显不利因素。本文先是对国内当前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现有的各类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内容

在建筑工地上,有许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点,这就是其主要管理对象。依照国家制定的关于工伤事故分类规范,并参考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划分为十种类型如下:高处坠落:站立工作而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2m以上);机械伤害: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引起;起重伤害:起重作业引起;物体打击: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力引起;触电:电流流经人体或电弧烧灼,造成生理伤害;坍塌:建筑物、构造物、堆置物、土方石等发生坍塌;车辆伤害:运动中的机动车辆和运输,提升机械引起;火灾:因失火造成伤害;中毒、窒息:屡触有毒物质,引起人体急性中毒或窒息,以及缺氧造成。通过分析上诉内容,在建筑工地商,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有十种类型,它们的发生频率、经济危害性各不相同:有些会经常出现,例如高空坠落;有些发生频率较低,但其对社会及经济的危害性十分巨大,火灾就属于这类事故。通过分析及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最经常发生、经济危害性最大的事故分别为高空坠落、触电、外物打击以及机械伤害,它们在事故总量中所占比例以此为42%、20%、13%、10%,合计占比为85%。由此可知,进行建设工地管理过程中,对这四类安全事故,要充分做好防范措施,对极易发生这些事故的点,进行全面管理。

2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归因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日益快速发展的建筑市场,以及不断涌现出的建筑施工队,确保了农村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受多项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事故经常出现,严重危及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下面以建筑队施工安全生产的不规范为例:在2005年春,王某要建造三间房屋,施工建设有李某的施工队负责。因建房户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建议浇铸旧水泥檩条当过梁用。按照施工规范,支架必须在七天后才可拆除,但包工头为加快建设进度,安排手下建筑工提前一天就将支架拆下来,导致整个门楼陷落,致使贾某和吴某的头部机械性损伤,现在仍卧床不起。受害人将户主和建筑工头告上法庭,要求两被告给付医疗费及各种费用30000多元。以上这些案例足以说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无序和不规范。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经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在农村开展施工建设的单位或个人,没有相应资质。我国相关法律明确指出,开展建筑施工的单位,必须有相应的注册资本;施工技术人员,要拥有相应的资质证书;进行施工建设,要具备配套的专业机械。建设单位要具备一定级别的资质,开展的施工建设,不能超过资质准许的范围;第二,整个建筑施工行业杂乱无序,管理水平极低,监管措施严重缺失。为增进对建筑施工的管理,提升工程项目质量,确保整个建筑施工行业有序、健康运转,国家相继制定多部关于建筑施工的法律;第三,施工队流动性较大,经常是逐项目而动,这就增加了建筑施工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监督的难度,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2.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归因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直至今日,在很多施工单位中,专业的安全人员数量较少,即使配备了相应的安全员,也有很多未接受专业培训,无证上岗。有的单位缺乏完整、标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员还兼其他工作,脱岗现象严重。有些建设项目,严重违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未组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全员配备不足,有些尽管是有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但只是名义上的,不发挥任何真实作用。按照相关规定,要普及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但落实不到位,出现并长期积累各种安全管理问题,不利于工地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全隐患长久得不到解决,必然会事故频发。(2)建筑工程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现阶段,多数施工单位,针对新员工的三级安全培训工作很不完整,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不与时俱进、脱离实际需要,培训市场过短,培训考核流于形式,由此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对工地新到工人的安全培训,大都是应付相关部门检查,尽管依相关规定,创办了农民工培训中心,但几乎不安排正式的安全培训,培训课程记录、考核记录严重伪造,必要的安全教育无从谈起。(3)建筑工程安全交底流于形式。开展项目施工的时候,项目负责人会指定安全员负责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空洞、不切实际,而且只是口头向人员传递,不存在培训书面记录,导致后期安全管理检查资料缺失。有些农民工即使接受了技术安全交底,但并未引起他们的重视,在工作当中完全依赖于经验。有些资质挂靠建筑公司、施工队等,施工管理极不规范,他们的安全技术交底完全缺失,当有关部门到工地检查时,会临时造假,应付检查。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施工活动经常不遵照标准,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的措施

3.1准确定位施工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

现如今,我国设置了不同层级的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它们属于事业单位,绝大多数为自收自支,但所从事的工作属于政府职责范畴,这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是相违背的。所以,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建设行政管理单位负责施工安全监管,相关施工安全监督组织也可受权来履行这一职责,把现在的行政委托执法升级为授权执法,从而给予相关单位相应的法律地位,具备执法权限,并受到一定制约。

3.2打造多元化的安全责任主体

建设单位出资开展项目建设,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交项目建设各方有效协调起来。如果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管,则其他组织也会非常重视。第一,在法律当中,明确划分业主方的安全监管责任,促使能充分履行相关责任;第二,在执法过程中,追求严苛,站在政府行政管理单位的立场,全面掌控项目安全管理重点内容,严格遵守法律。

3.3基于保险费率的浮动,进行经济激励

从本质上来讲,业主的主导作用,能充分发挥保险事故预防作用。保险费率可以适当调整,此时如果一家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其保险费率会减小,在项目建设成本中,保险费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果一家企业的保险费率比较低,则其在项目投标报价方面优势更大,更有可能得到项目建设承包权。使业主更容易选择它作为承包商。在该机制的作用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对优良的发展条件,实现良性发展。那些施工安全工作比较突出的单位,就更能竞争得到施工权,自身综合实力会全面提升。

3.4有效协调并创建政府、承包商和工人三方关系

在权力机构制定建筑行业法规,其他部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将施工单位吸纳进来,就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加速多方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企业工会代表广发职工的利益,实现工会的职能转变,有企业管理部门,演变成充分实现员工有效权益的组织,在企业中独立存在。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没有高度独立的工会,则政治方面的三方制约作用,就无从发挥。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协会,必须充分定位自己的企业合法权益代表人的职责,脱离出政府,独立存在,与各级政府保持深刻、高效的沟通,全面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促进三方管理良性发展。

4结论

安全工作需要一步步推进下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不逊在起止点。要全面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企业高层领导必须足够重视,各项落实完全执行,考核内容准确无误,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完善工作内容,应用新技术,使每个人的安全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韦启三.简述建筑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1(33).

[2]金倩.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与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施工安全事故分析范文6

关键词:桥梁施工 安全管理 施工事故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201-01

桥梁工程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运作的,施工桥梁受施工材料、施工条件、时间、温度、湿度等多种外界因素影响。施工中桥梁易出现体系转换、桥梁结构稳定性、应力张拉等问题,工程施工的安全施工时有发生,施工风险不容忽视。

1 桥梁施工的风险分析

1.1 风险分析整体框架

风险是指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和与期望结果的差异性。不同领域的风险表述也各不相同,但风险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风险造成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桥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诸多安全因素,一旦爆发安全事故,后果将非常严重。桥梁的施工风险分析是指对桥梁在施工阶段的不确定性因素识别,对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与损失大小进行估计,并进一步制定风险决策与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桥梁施工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人因可靠性分析、风险的决策与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桥梁施工的风险分析首先要对桥梁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通过识别风险,为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提供有效依据。风险识别时,首先要寻找桥梁项目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这些风险的不利后果,计算这些风险的出现概率,并对风险进行相应的分类。风险的识别阶段是桥梁施工的管理者有效地识别风险的一个定性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找出是施工风险的成因,识别出关键的风险,从而了解风险的性质。风险识别包括收集数据资料、分析因素不确定性、风险事件的排序、编制风险识别的书面报告等内容。

1.2 桥梁的施工风险特点

桥梁在施工阶段的风险贯彻于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阶段。该阶段中风险一旦发生,管理者将丧失对整个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项目极有可能出现工期延迟、项目成本攀升、施工计划变更、整体效益受损等问题。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侧面:(1)桥梁结构复杂程度:复杂的桥梁结构,分析内力繁琐且易出错,加大风险的评估难度。(2)桥梁结构本身特性:桥梁悬于空中,跨度越大,其截面越易被破坏,风险也就越大。(3)施工人员技术层次:技术的成熟度越高,桥梁项目的施工风险就越低。(4)施工环境:桥梁施工周边的气候条件、河流分布、地理地貌等因素影响着施工风险。

1.3 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事故

桥梁施工中的风险(见表1)主要来源于泥石流、海啸、滑坡、暴风雪等自然风险,以及设计错误、施工操作不当、施工管理问题等人为风险。按照风险事故的表现分类,可将风险事故分为桥梁结构质量问题导致的缺陷、桥梁施工过程的临时性项目导致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其他事故等。

2 桥梁的施工安全管理

2.1 安全管理概述

所谓安全管理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实现安全的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法制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降低施工的事故率,实现本质的安全。

2.2 桥梁的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对于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业主与承包商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是监管、引导、规范的作用。业主在施工中应自觉规范投资行为,理性谨慎决策,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完善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合理选择安全的工程项目承包商;要求设计中考虑施工安全;资助现场的安全奖励方案;聘请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合同来约束项目各参与方的安全责任。目前我国业主方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政府等监管方对业主的安全监管可通过业主责任保证担保制度来落实。安全思想要贯彻于整个工程项目,选择安全合适的承包商就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建立政府业主的信用、信誉公开化制度,可增加公众对政府业主的监督力度,工程承包商在选择业主时,如其信用不太好,也可进行合理地双向选择。

3 结语

桥梁施工的风险分析有利于提高施工方的风险管理水平,也利于保险公司对施工阶段的桥梁进行合理投保。风险分析作为一项较新的课题,涵盖范围广,未来还有诸多问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该文分析了桥梁施工建设中风险的特点,总结了风险事故类型,进而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桥梁施工中的风险事故应对措施,为桥梁施工实际提供必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吉・弗兰根,乔治・诺曼.工程建设风险管理[M].李世蓉,徐波,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8-38,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