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的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班级建设的意见

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1

【关键词】 西安翻译学院;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班集体建设;统一

西安翻译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立足西安,面向陕西,辐射省外,适应对外开放,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积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服务;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取之于学用之于学”。西安翻译学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所有学生在校期间严格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我们的早读和晚自习也是其他高校所不能做到的。学院这样的管理,当然离不开我们一线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西安翻译学院为辅导员管理队伍坚持丁晶董事长提出的“两个创建,五个工程”的方针以及沈久福院长提出的“四个坚持,五个狠抓”。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西安翻译学院有一支不怕苦不怕累的辅导员队伍,堪称是学生的“衣食父母”,切实贯彻丁院长提出的“读书,做人,文明,亲情,变革,奋进”的十二字方针。

一、西安翻译学院的辅导员管理队伍特点

西安翻译学院的辅导员管理队伍由一批优秀的留校毕业生组成,这些毕业生在一线做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创新管理的一大亮点。具体表现为:1、用本校毕业生留校组成学生管理队伍,一方面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了学院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学院给予优秀学生一个为人师表的机会。2、用本校毕业生组成学生管理队伍,他们年轻,有活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他们这样的思想就会感染自己的学弟学妹,起到鼓动与教育的作用,这也正是公立学院不能做到的,而西安翻译学院大胆尝试了这一管理方案,给予毕业的年轻人实践与发展的平台。通过多年的实践,西安翻译学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3、用本校毕业生组成学生管理队伍,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达成有机的统一。当今社会,人们面临各种压力,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各大高校也均出现,均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问题,尤其是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而我们的辅导员正好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他们都是学院毕业的学生,对学院的各项情况都很清楚,这样他们会更好地与这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心里存在的一些问题,达到更好的心与心的交流。同时,他们的年龄与学生相当,能了解学生之所想,能帮助学生之所需,更容易与学生沟通,相互之间有着如兄弟姐妹的感情,这很适合新世纪教育创新的要求。4、用本校毕业生组成学生管理队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为本校的毕业生通过在本校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和要求已经很清楚,在今后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本校、本班、本专业的管理方法,来更好地完善与发展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思路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先决条件

作为一个民办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分别受到不同家庭和环境的影响,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个性和爱好,辅导员应该深入了解学生,不论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关心了解学生,时不时的找学生谈话,通过频繁的交谈,很快了解同学们的基本情况。这样给自己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校辅导员要切入实际,细致入微的了解学生,坚持因材施教,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班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教育工作就会出现盲目性。在了解和研究全班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有效地班级工作计划。根据学院的校纪校规以及结合每个班级学生的特点,每个班级制定一些班级管理规定,在班委的协助下实施,使班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辅导员应该结合学院的实际,尤其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辅导员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组织营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班级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近年来,西安翻译学院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新举措,在该院的外国语学院尝试建立以学生德育、学风建设、感恩教育等方面为抓手的班级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以德育作为班级建设的主线。探索建立德育考核体系,把德育这一重要教育手段进行了量化。新生入学开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考评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学习及日常考勤、遵守校纪校规、公寓管理、文明举止等方面,并建立了由辅导员、学生会、年级团总支、班委会等主要干部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采用百分制,最高分为100分,根据实际表现,依照相应标准,采用扣分的办法计算出考评成绩。通过考评,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也为评定学院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资格认定、入党等提供了重要依据。(2)多种措施加强学风建设。针对大学生入学后学习有所放松的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和办法,加强学风建设,由班委制定并落实班级学习方案,团总支监督各班级学习活动开展实施情况并及时调整反馈,其中贯穿严格管理的思想,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课,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学院每天组织半小时晨读。学生每天有序进行晨读,晨读时间为7:30-7:55。每天的晨读主要由学习委员负责考勤,班长积极进行协助,辅导员监督。并安排学生每天晚上按时上一个半小时的晚自习。这样,早读使学生通读外语,晚自习让学生巩固自己当天所学的知识以及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3、主动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一个优良班集体的形成 ,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综合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更要努力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辅导员应主动向本班任课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随时随地与任课教师互通情况,交换意见,积极协助任课教师实现对本班学生管理的统一要求。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对学生的尊师教育,要教育学生尊敬每一位教师,尊重每一位教师的辛勤劳动。作为高校辅导员,也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辅导员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纽带 ,应做好家长的长期联系工作,互通情况,及时交换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研究更好的管理学生的方法。

4、在进行班集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辅导员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既包括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也包括对思想浮躁学生的教育,尤其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管理的一大难点。每个班中都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他们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沟通,有的学生顽皮捣蛋,不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辅导员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能歧视学生,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尤其要注意培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及时发现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思想做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适宜有效的方法,学生管理工作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优秀班级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级全体同学的努力,特别是辅导员的智慧和积极投入,做到以集体主义凝聚人,以科学管理规范人,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团结人,以优良的学风陶冶人,以辅导员的自身形象感召人,才能逐步地培养和建立起真正意义的文明班级。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班级建设有效的结合起来,作为学院重点教育工作不动摇。在转化学生思想的同时,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班风建设,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共互相促进,才能起到管理的效果,从而使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班集体建设的统一起来。

【作者简介】

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2

我对班主任爱的诠释是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依托,以“走好路、学好知、处好事、做好人”为标尺,锻造每个学生的身心,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增强每个学生的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打造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胜利的班级。这就是班主任爱的艺术的最高境界。

一、用班级制度化建设,体现班主任爱的智慧

班级文化建设涵盖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可以将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下课你追我打,上课死气沉沉,教室小食品袋满地。这是谁的问题?这是谁的责任?该由谁来解决?我亲爱的同事们,你们一定会一马当先承担下来,一定会焦头烂额地解决所有的问题,结果学生还不领情。我认为这些问题是学生的问题,每个学生必须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这些问题必须由学生自己解决。我能给学生提供的仅仅是指导性意见。

“孩子们,你们怎样看待我们班的问题?”

我听到最多的是学生对别人的指责。

“我们班是谁的班?你又为这个班级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连续的三个问题,让教室由寂静到激烈的争论,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制订具有行为指导准则的“班规班纪”。

“班规班纪由谁来制订呢?”

“当然是你――班主任。”

“谁需要班规班纪?”

“我们!”

“那就应该由你们来制订!”

经过半个小时的激烈讨论,“班规班纪”终于出炉。这个“班规班纪”从上课学习到假期作业,从早上起床到晚上洗脚睡觉,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规范化指导,并且有专人进行监督实施。因为这个“班规班纪”是学生制订的,又是由学生监督实施的,所以,学生的贯彻是坚决彻底的,执行是一丝不苟的;因为这个“班规班纪”是学生制订的,它肯定是不完善的。世界上本来也没有绝对完善的规章制度,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改进,在本学期我班以对“班规班纪”已经进行了6次修改、4次增减,所以,这个“班规班纪”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因为“班规班纪”是科学的,对学生行为规范化就有了制度的保证,使班级管理有章可循。从本学期开学到现在,学校逐周班级量化考核中,我班始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傲视全校;每次考试我班的总成绩、优秀人数及优秀率、进步人数在全年级都是第一名。这些成绩,在原来的我们班是不敢想象的,没有这个“班规班纪”是不敢想象的。制度化建设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只能是导演者和裁判长,绝不能是制定者,更不能是监督者,这充分体现着班主任爱的智慧。

二、用班级价值体系建设,丈量班主任爱的广度

班级管理制度化仅仅是班级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形成独特的班级价值体系。

我根据我们班实际情况提出了“走好路、学好知、处好事、做好人”的行动标尺,呼出了“持之以恒,百炼成钢”的口号,唱出了《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心声。

“走好路”是极其简单的事,又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三个字。我从学横水做起,每天严格规范学生的走、跑、做操。每天早晨,我们班呼着“持之以恒,百炼成钢”的口号,领着全校13个班级奔驰在操场上,已经成为北景初中最靓丽的风景线。学校大喇叭每天播放着《相信我们会创造奇迹》――我们的班歌,这些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这些增强了我们班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学好知”是学生亘古不变的使命,“处好事”是让学生处理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做好人”是让学生想方设法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通过做事,学好做人。我们的“班规班纪”有16条,就需要16个人来监督实施,我们还需要结构完善的班委会……这样,通过学做事,让学生学会做人,做好人。“走好路、学好知、处好事、做好事”已经成为我们班每个学生的行动标尺,也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就自然就构成了我们班级的价值体系。成为我们班每个学生引以为豪的文化符号――健康、自信、快乐,也会渗透到我们班每个学生的血液中,也必将对每个学生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这难道不正是班主任爱的广度吗?

三、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测量班主任爱的深度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催化剂。

我们班级评价的最大特色是――捆绑评价。同桌捆绑、小组捆绑、宿舍捆绑,强化团队评价,弱化个人评价。大家注意弱化不是取消,你个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一定予以表扬,但只有同桌、小组、宿舍的评价才能纳入班级考核,才是最终的成绩。

批评是评价的重要手段。批评的艺术是班主任爱的艺术最独特的一面。批评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定把握两个原则:(1)批评要尊重学生。(2)批评要弱化缺点,强化优点。我的做法是坚持“三不”。绝不在人多面前、绝不在领导面前、绝不在家长面前批评我的学生。我们只有持肯定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才会打开接收的大门。否则,你的批评不会取得点滴成果,甚至滋生了抵抗的情绪。如果我们揪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就会告诉学生他就是这样的人,其实是对缺点的放大、强化。我有一个淘气的学生,星期日的数学作业没有完成,数学老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个学生马上给老师回话,保证把作业补完。根据平时的表现,数学老师不相信他能完成。于是问我怎么办?我告诉数学老师你今晚让他到你的房间,帮他完成,明天一上课予以表扬。第二天,数学老师告诉我这个效果出奇的好,这个学生不再也没有不完成过作业,而且数学课堂表现积极。弱点得到抑制,优点得到强化,他能不好吗?

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3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班级建设;问题;对策

班级是学校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都最直接、最集中地基础群体。传统高校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班级和年级为单位,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专业事先安排好的授课计划共同上课、学习、考试,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完全学分制则是实行了彻底的选课制,准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任课教师、上课时间、修业年限。完全学分制下的院校由于学生选课的分散性,班级、年级的概念越来越弱化,系和专业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对学校的班级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在读学生逐渐以90后为主,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一方面自我意识更强,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另一方面却又表现为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容易随波逐流。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新的思想、行为特性时,要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轨迹,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其朝着有力于班级建设的方向发展,提高班级建设的实际效果。

一、完全学分制下班级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班级认可度偏低,班级凝聚力不高

由于选课制度,即使同班同学也较少一起上课,见面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极大地影响了同学情谊的建立和深化,班级的概念淡化降低了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宿感,从而导致大学班级缺乏较强的凝聚力,有的班级更是一盘散沙,班会无人参加,活动无人问津,从而使得班级工作难以开展。

(二)班级活动效果差

以组织参加学校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例,由于课余时间不一样,使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参加的情况也难以掌握,活动后取得的效果及学生是否满意也无法统计,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对班级的活动甚至连班会都兴趣索然。而大学学生社团组织大量涌现,对大学生的班级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大部分活跃的学生会参加各级学生组织,使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三)班级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班级的制度建设对于班级建设至关重要,但缺少了班级教室这一宣传阵地,班级制度通常是老师或班干等在班会上提出,与全班同学达成口头约定等方式来建立的。这类的班级制度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对班集体成员的约束力低,降低了班规的使用效度与力度,班干在班级管理上也增加了工作难度。

(四)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队代替了班级大集体

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由于选课的不同导致班级成员很少有共同生活、学习的步调,一定程度上造成班级成员的集体感不太强烈,以寝室为单位的几个人经常在一起生活、学习,形成了小团队。如遇到班级民主选举,通常是选自己寝室的同学;班级开展活动或者节日聚会,同学们通常也是以寝室为单位形成小团队一起去活动,很少和同班级寝室以外的同学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情况女同学尤为明显。这样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队意识的强化,对整体班级建设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五)各个班级之间发展不均衡,甚至出现“两极分化”

高校里每个学院同年级的班级少则几个多则达十多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班级在凝聚力、荣誉感方面都出现了差距,获得荣誉多的班级凝聚力会加强,获得荣誉少的班级风气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或者共同努力奋发图强,或者一盘散沙随波逐流。

二、解决班级建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抓好入学教育和初期管理是关键

利用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是加强班级建设的重要时机。学生工作者要用身边的典范激励新生,增强班级成员齐心创建优秀集体的信心与勇气。另外,适时开展适合新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如以增加班级团结为目的的新生团体辅导等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增进同学间的接触,满足新生对交往的渴望,彼此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拉近同学间的感情。通过集体活动,使班级中的每个成员对班集体充满期望,给成员创造为集体出力的机会,从而可以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成功的集体活动,会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班集体在学生心目中成为值得信赖的组织。

(二)加强班级文化管理是核心

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班级成员自觉地约束自己,增强对集体和学习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辅导员及学习导师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和主导者,对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视觉层面

班级文化的视觉层面是班级文化中的浅表文化,是班级精神和班级制度的外化,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班级视觉文化、主要包括班服、班徽、班歌等代表班级的符号等。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班徽、班服等,都是由班级成员亲自参与设计,选择最后确定,在院系的集体比赛中,班级成员穿着整齐划一的班服,与其他班级成员明显区分开来,能给班级成员一个强烈的集体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增强班级成员的身份属性认同从而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

2、制度层面

班级文化制度层面是班级文化中的中层文化。它规定了班级成员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班级中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学习、生活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如班级会议制度、行为规范制度、考评奖惩制度等等。班级管理操作必须有一套明确公平的制度。要根据班级发展目标,建立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职责,赋予相应的权限,互不交叉,使每个学生都有权有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制度,这样,既能使每个同学都站在班级主人翁的立场,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同时,又能使他们体验到管理者的艰辛,消除接受管理时的对立情绪,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融洽,并大大加强自律能力。

3、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等。精神层是班级文化中的深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无形教育力量和巨大影响,影响和制约着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规范和约束着每个学生的行为。在实际的工作中可多途径加强班级精神层面的建设。例如在新生入学初期,利用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设计班级口号;适时回顾班级成员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刻,将照片或视频等材料制作成电子杂志,在每学期初的第一次班会,共同分享回过班集体共同度过的大学时光,通过回顾班级成员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能有效地增强同学间的情谊维系,更总要的是增强班上每位成员的集体归宿感,有利于互助互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班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保障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班级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个班级,总是依靠班级干部传达、贯彻、组织实施,依靠骨干队伍宣传带动、以身示范。因此,在班级建设目标确定之后,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能独立工作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点都放在团学干部的培养上,对各班干队伍的建设关注较少,导致“班干部也是院系层面上的重要学生干部一员”的意识被忽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班干部在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或活动时,因为班级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出现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班干部的现象。这样不仅活动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导致班干部产生挫败感和干部身份的自我认同感。要扭转这局面,应该从院系领导的层面上,加强和重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参照学院团委通过举办团校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各系团学干部培养的方式,建立系级班干队伍培养机制。同时,辅导员应因势利导,首要的是干部意识的强化,把每个班的班干当做团学干部来打造,对班干部进行传、帮、带,各班干除相互配合完成各项上级工作任务外,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也能有效践行班干职责,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例如明确各班干职能,改变过去班干等老师分配工作任务的状态,创造班干能发挥才干的平台,各职位班干各司其职。习委员的职责:负责每两周收集汇总同学们对各任课老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反映给辅导员、学习导师和任课老师;通过老师和网络等途径,收集适合本专业学生参加的各类专业比赛、展览和讲座信息等等,让班干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承诺,在实践中逐渐建立班干的威信。此外,对班干也应有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增强自身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组织能力,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

(四)持续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动力

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说,班级管理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和引导班级建设方向,也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解决班级成员中独特的个体问题,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应该及时、主动的引导学生,要引导学生分析当中的原因,并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建议,通过给予有层次的激励措施,不断地激励学生自我超越,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班级学风建设方面,对旷课情况较严重的艺术生教育和管理,除了常用的的谈话教育以及与家长共同教育引导外,还可以从学生的特长方面入手给与一定的惩罚,若旷课达到10学时,就上交某一特定人物的画像,若旷课超过20学时,则需上交一份班级电子杂志或一个动画作品等。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敷衍塞责的则给与批评。这类教育方被学生广为接受,绝大多数因旷课而需上交特殊作业的同学,在上交作业后都没再旷课现象。

(五)善用“羊群效应”,以点带面

羊群是一种相对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后来,当一只领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鲜嫩的野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人们通常把羊群这种“一窝蜂”的从众行为称作羊群效应,并用它来专指某个集体内人们相互影响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小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他们宁可违反组织纪律,也不愿违背朋友圈子中的约定俗成的规范。例如,有的同学本有自己的打算,不想参加班级某一活动,可是害怕大家责怪他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参加班级活动,也会勉强参加。而在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优良的状况下,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害怕在班级评优评先时被大家责怪拖班级后腿,也会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向其他同学看齐。

如果能够在班级内选出优秀的领头羊,将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因而学生工作者应在班级建设中利用羊群效应的积极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就要重视培养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对于班级内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奖励和肯定,强化良好的定势;对学生错误的言行,就应及时的批评、制止,以此规范班级内成员的日常行为习惯。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实践证明,“参与”是有效增强人的主人翁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设计班级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加强成员价值观的培育,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发挥同学的潜能,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因而在班级建设中,还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主题班团会、各项评比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展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引导同学们走出课堂,培养班级同学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要及时总结好班级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体会收获,使活动一次比一次组织得好。让班级成员享受参与活动的喜悦,在集体活动中获得主体地位的认同感,从集体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感受集体的温暖。

三、结语

作为“新生事务”,完全学分制目前还只在一些新兴院校开始实施,它们大多存在办学时间较短、文化积淀少、文化底蕴浅的“先天” 不足。同时,由于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传统高校的班级、系和专业的限制,出现班级观念淡化等现象,使得传统班级所承载的管理和教育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也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既要重视言传,又要重视身教;既要用渊博的知识教育人,又要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还要用积极的心态带动人。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学校和院系的要求,结合班级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建设计划,创建一个健康的班级心理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充满温暖和友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班级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曾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基于管理系的视角[J].经济师,2008,5.

[3]王政书.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7,8.

[4]郝亚勤.浅议辅导员与高校班级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09,5.

作者简介:

龚秋月(1982-),女,学士,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数码媒体系政治辅导员。

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4

一、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含义

出版社企业文化是指出版社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出版社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循的有本社特色的出版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企业客观存在情况的反映。出版社企业文化虽然是出版社长期实践的结果,但它又影响出版社以后的实践活动。出版社企业文化形成于出版社一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以随着出版社所处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出版社企业文化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二、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激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以文化传播为己任的出版社更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有效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出版社不仅仅是文化单位,肩负着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使命,而且要通过经营管理,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要做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准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往建立在单纯物质和资金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立性、战略性和积累性等特点。而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出版社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出版社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也就是员工队伍和员工的创造能力以及所生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为此,出版社要通过向员工灌输团结、进取、诚信、敬业等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造就一批愿意积极主动地为出版社创造价值的员工队伍,进而生产出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2.进行企业文化管理 出版社的产品属性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出版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出版社的图书产品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决定了其图书产品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出版社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以及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决定了出版社的产品能否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否生产出高品位、高境界、高质量的出版物。出版社承载的重大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其必须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宣传先进思想,传播优秀文化,塑造高尚的职业道德,做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器。

另一方面,出版社的生产方式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是在无形状态下进行的,其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出版社作为文化企业,其凤工的知识水平普遍较高,员工对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更为看重。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往往使员工陷入被动状态,也很难真正促进员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的提高。而企业文化建设,能在员工中灌输、培育起被广大员工认可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并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引导员工把实现企业目标和追求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

所以,在出版社的管理中,应当充分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不做表面文章,而是让每位员工切实感受到这份尊重。在经历了靠经验管理的人治和科学管理的法冶之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用文治,即企业文化管理。实行企业文化理念化管理的出版社,强调以人为本,不再依靠单纯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精神理念会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心底,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出版社对其时时刻刻的关注,员工也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出版社的利益紧紧联系到一起。

3.增强对员工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在于企业文化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粘合剂和强磁场作用,能够把企业的员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心协力,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拼搏。出版社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首先表现在出版社全体成员思想上增强了凝聚精神,然后在行动上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出版社的更快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需要层次更高了,自我价值观念增强了,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奋发向上、和谐愉悦的氛围里。据此,管理学家赫兹纳告诫我们要重视激励人的内在因素,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防止产生不满,调动积极性的因素,如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福利关系、领导艺术等。激励因素是指对人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如工作上的成就感、职务上的责任感、工作得到承认、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等。无疑,企业文化就有这种激励作用。所以,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更应该重视员工工作上的成就感、职务上的责任感、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出版社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对全社职工起着吸引、凝聚的作用,并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1.大力营造出版社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出版社的外部环境。出版社要利用各种传播手段,通过信息交流和广泛宣传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在出版社和社会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取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自身的企业目标。从短期来看,良好的外部环境能给出版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长远来看,可以使出版社在公众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秉承“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出版宗旨,在出版多层次、多品种的外语教学产品的基础上,还提供有关的教育服务和文化服务。从1996年开始每年投入上百万元举办“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从2002年起每年投资三百万元举办“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此外,外研社还投资一千多万元对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分批进行轮训研讨活动。这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巩固并加强了外研社在读者和图书经销商心目中的品牌地位,为外研社成为英语类图书的龙头老大建立起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出版社的内部环境。出版社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出版社领导首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者,同时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参与者。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现在日常的经营管理、生产实践和文体活动中。因此,要建立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出版社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倡导,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宣传并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建设企业文化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调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着力培养出版社企业文化的个性

出版社企业文化有它的共性,即企业文化建设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的,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并形成一定的经营理念、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然而,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历史、性质、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而且每个出版社处于不同的外部环境之中,这些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不 同,必然会形成具有本社特色的价值观、经营准则、发展目标等。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独特性越鲜明,其内部凝聚力就越强。因此,企业文化的个性对于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讲,经营模式、管理体制、营销方式等都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的个性是无法模仿的。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才是有效的企业文化。因此,出版社企业文化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要在结合具体社情的基础上被确定下来,并在出版社积累的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例如,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为使自己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符合社情,开展了社内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职业满意度、企业发展理念、企业核心领导层评价、组织与团队、企业文化物质层面、企业文化制度层面、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价值取向、开放式问题10个方面,共108个问题。在回收问卷的统计中,得出员工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不同部门工作经历等7个主要维度,18个主要选项、100个问题的基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社内企业文化现状和员工企业文化诉求。在充分把握出版社历史、现状、未来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3.关注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5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级文化是指通过建立正确的班级价值观体系,并以之来凝聚学生的意志,规范班级行为,指导班级各项活动开展的一种班级管理理论。班级文化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整体。外层是班级组织的物质文化,它包括:环境卫生、班级布置以及师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等。中层是班级组织的规范文化,它包括:班级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与机构、规章制度以及人际关系的模式等。内层是班级组织的精神文化,它包括:师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班级管理指导思想,学风、班风、行为习惯、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各种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娱乐活动等。

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第二个家,由此可见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作用犹如家庭从小对孩子的影响般重要。因此,研究如何营造出健康且令人鼓舞的班级文化,是任何一个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的必修课。接下来,本文就如何着手班级文化建设提些看法。

首先,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个性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有独特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班级文化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景中,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性。良好的班级文化持久地影响着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其次,班级文化引导着班级走向正确的发展之路。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本身就是一种凝聚力,让学生更愿意融入这个班级,热爱班级,依恋班级。慢慢地,他们就会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把自己当作这个集体里的小主人,把班级的兴衰荣辱与自己的行为举止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应该具有的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举措

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室环境的自我设计和布置,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同时,教师正确的言论引导和以身作则也是相当重要的。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者相互作用彼此促进。其中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与感染全班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

(一)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一个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上。教室是学生在学校能正常获取知识的必要场所,教师能顺利开展教学的前沿阵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开始。学期初发动有特长的学生对班级进行班容布置,或是就班级布置进行一场设计大赛等,都是必要的。班主任要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环境。如可以在教室前面醒目的位置挂上班级的发展目标,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醒学生要牢记目标,为目标而奋斗。教室四周悬挂适合班级特点的名言警句。此外,教室的黑板报也是宣传的主要阵地。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及学校的教育内容可以办出特色,使教室成为体现班级个性的育人场所。

(二) 规范班级制度文化

要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有制度的保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里的学生会变成一盘散沙。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实践证明,一个高度民主的班级必须要有完善的班级制度,做到遇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当家做主,拥有选举权和班干部调整的权利

事实证明,学生能体会到自己是班级重要的一分子时,才会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去珍惜。如何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当家做主,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和讨论选出班级中有威信、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学来组建出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为班级服务。同时组建班委会,班委会平时负责监督班干部并有权通过评分和考核,调整班干部、小组长和科代表。班干部的产生要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这样班级才会有长久活力和动力。

2.让学生亲手制订切实可行有效的《班规》

《班规》,顾名思义,就是班里学生人人要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可是只有被学生真正认同和切实可行的《班规》,才能起到调节和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一部不切班级学生实际、要求过于苛刻的《班规》会让学生觉得难以做到而最终弃之不顾。我们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效果,这会比教师一意孤行的要求和命令显著得多。比如,在每学期期末考核学生一学期操行等第的时候,让同学顺便总结一下这学期哪些同学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下学期该如何约束,趁此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制订一条本学期做得不够好、下学期如何去约束的制度。这样就为《班规》的进一步完善做好了基础,也让学生在假期中有所思考,并为下学期该怎么做做好准备。每周可对学生的考勤采用值周班长制,每周轮一次,值周班长可以采用自荐和同学推荐的形式,且一周一换。可用《值周班长日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好人好事、学生学习的心情感受及值周班长的点评,让其成为见证班级成长的文字见证,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三)培植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表现为一个班的班风、班训,以及班徽、班歌等。其中,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核心。班风即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班级共同目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致的行为准则。良好的班风表现为有着正面的舆论向导,学生能正确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意图,能欣然接受,积极执行学校的各项指令,并有着严格的纪律作为学习的保证。班训、班徽、班歌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浓缩。班级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在校发展,甚至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1.树立了凝聚力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校大型活动的机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的任何工作都要服从于学校的安排,借助学校活动是管理好班级的捷径。学校里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秋游等都是班主任趁机把班级人心凝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尤其是运动会,一人在场上拼搏,全班都在为之牵挂。在这个过程中,感情投入得越多,体验也越深,收获也会越大。还有运动会的班级集体项目更能让学生体会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的伟大力量。

2.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这当中学生的品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感,这样的教育才能算是有成果的教育。文化知识学得再好,但缺乏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就是种危险的教育。注重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也是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诚信也是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重点。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学校应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落实到位,让学生明白诚信为本,有诺必践是美德。这样,我们的学生以后才能成功地适应这个社会。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人因不讲诚信到后来寸步难行的例子,也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身边真实的诚信行为,由此延伸到在校园里同学之间、学生对老师的承诺都要讲诚信。尤其是要教育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考试作弊可耻,应该鄙视这样的行为。教师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例如,跟学生说好的事情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做到。碰到公开课时不能让同学先演练,然后再“演戏”,遇到学校某些大检查的时候绝不为了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而弄虚作假。诚信教育贵在坚持,坚持就一定会有成就,我们会欣喜地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校园里盛行诚信好风气。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从培养学生自信心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未来。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做阳光、大气、自信的人。让学生对待学习充满自信,回答问题响亮自信,不要害怕犯错。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我们,要在班级管理中时刻关注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用鼓励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信。

班级建设的意见范文6

关键词:七年级;班级道德;想法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班级道德场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场”,就会留下许多后遗症,给后续管理造成许多麻烦。七年级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基础,良好的道德场的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关键。道德场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班主任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形成

目前,很多学校存在这样的现象:七年级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某一学科教师,还是班级日常管理者,同时还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甚至担任心理健康辅导员,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要扮演很多个角色,也就意味着班主任除了在日常教学之外还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班主任若能在专业以外的其他方面给他们以指导、影响或鼓励、支持,就可以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敬重。

二、班集体管理团队的形成

七年级班集体核心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班委,二是少先队中队委,班委和少先队中队委主要职务一般是交叉任职,他们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也是班主任日常管理班级有力的执行者。

班集体核心要在短期内形成是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七年级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小学,在校接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新同学之间相互不了解,师生之间也相互不了解,要尽快建立班集体核心来稳定学生。因此,班集体核心必须在开学初期就要形成,第一次选举班委和中队委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班主任采取竞选的方法来敲定班集体核心人选。殊不知,有的中学生的表现欲望不强,有的学生有能力魄力却不愿意承担班级工作,有的学生愿意承担班级工作但是没有威信。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尽短的时间里从各个方面(老师、同学、成绩报告册、小学毕业评定、性格、能力、组织能力等)去了解学生,然后再开展竞选、投票或者其他方式完成班委和中队委确定。

三、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一个班级不能没有凝聚力,否则如同一盘散沙。班级凝聚力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力量,它能让大家在一个团体中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共同提升和促进。

班委和中队委成立之后,面临的就是如何开展工作、班委和中队委如何团结协作、班队干部个人魅力的培养等各方面工作。其中班集体核心凝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班集体核心凝聚力形成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的指引,必要时还需要政教处指导,为班队干部开展工作铺平道路。

班队委组织通过开展大量活动可以促进班集体核心凝聚力的形成。组织同学参加班级内外的竞赛活动如校运动会、文艺演出、黑板报比赛、各种征文、手抄报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班级文化的形成

班级文化是班级所有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班委会、队委会的作用,让学生自我教育,从而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委会、队委会通过召开会议、学生表决等方式来制定《班队委各委员职责》、《班级公约》、《卫生制度》、《纪律管理制度》、《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制度》、《班级公物管理规定》等班规制度,并存入班级成长档案。班主任只是监督者,监督各项制度规定是否可行,有无违反《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只有在合法的基础上,班级的规定制度方有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能调动班队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

班队委还可以召开会议,商议班风(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商议学习园地的布置及内容、黑板报的布置及内容,班歌、班旗、班徽的选定,班级牌的装饰、班级格言的选定、警示语的选定、花草的摆放、教室墙上的装饰(可悬挂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开主题班队会、召开家长会时教室的布置、元旦联欢会会场布置等,通过以上活动来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

五、班级道德场活动的开展

德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桥梁之一,它有着其他活动不可取代的优越性。根据七年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认真扎实开展好各类德育活动,以促进班级道德场的形成。

班主任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处、大队委工作安排,充分利用班队会课,扎实开展各种主题、专题教育,如公民道德建设月、法制教育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环保教育、安全教育等,还可以开展各种节日纪念活动。

认真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测评、评语,开展优秀学生、优秀班队干部评选工作,是对学生,对班队干部的肯定与评价。

六、班级道德场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社会教育是除学校教育以外的另一种教育形式,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教育是鲜活的,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按照学校及社区安排,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和道德教育设施,力求让学生接受教育时,产生心理共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让学生体会道德设施所体现的精、气、神,从而产生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八、班级道德场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