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工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工艺论文

化工工艺论文范文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网站建设主要是为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平台来丰富扩展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并实现资源共享。但遗憾的是,从目前的网络资源来看,英语网站相当多,但涉及到化工专业英语知识的网站几乎没有,或者要从大量英语资料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点化工专业英语资料,往往工作量较大。同时这些网站还存在如下几点问题:①导航不清晰;②与专业要求相比较,不够专业化;③形式和内容较多样性;④建设或者维护技术较复杂等问题。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网站设计的原则

为解决上述主要问题,在化工类专业英语网站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2.1导航清晰,信息全面由于化工专业英语网站建设的初衷在于资源共享,这就注定其内容形式繁多。为了与普通英语学习类网站区别开来,应根据化工专业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来设计网站内容及功能,因此网站导航应简洁清晰。在进行网站全局设计时,可采用网状结构进行设计,而局部性知识模块可采用树状结构进行设计,并用导航条、菜单等形式突出各关键模块内容。

2.2专业化风格网站风格是指,网站页面设计上的视觉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形象,展现给人的直观感受。“整体形象”包括站点的版面布局、浏览方式、交互性、内容价值等等[2]。为体现网站的专业性,在风格采用上必须考虑化工课程的专业性。

2.3形式和内容统一性网站的建设是为了学习化工专业英语并达到学习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不单纯的只是简单的供给关系。因此,在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必须注重网站的内容以及功能,使网站的形式和内容相互统一。

2.4技术简单现在网络上较活跃的网站均是由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完成,使得网站的综合风格越来越美观,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网站的维护对于普通的学生或者教师而言都存在一定难度。这种“技术”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开发建立起适合自己需求的网站。所以要求技术简单化,这种简单化不是低级的代名词,而是指尽量摒弃不必要的一些网站设计,达到同等功能性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人会使用的简单技术。

3、网站设计思路

3.1课程网站模式的确定网站建设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静态网站较易被检索到,但文件交互功能较弱,不支持数据库,网站后期维护管理工作量较大。动态网站则弥补上静态网站上述缺点,但其缺点是不易被检索到、总体而言,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动态网站更适合。

3.2网站建设软件的确定制作网站的软件非常多,本文主要介绍Dream-weaver8这款软件,非常适合初学者,该软件可以实现建设网站所需要的所有功能。Dreamweaver8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集网页制作和管理网站于一体的一款面向大众的网页制作软件。相对于其他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8提供了设计者和代码编写者两种布局。而我们的网站建设和管理者主要都是本专业的普通学生和教师。设计者的布局让初学者也可以通过相关书籍介绍和软件教学视频等达到网页制作的目的。

化工工艺论文范文2

1.教学内容分析。《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这门课是微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融工艺原理和操作技能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氧化、光刻、刻蚀、掺杂、薄膜五大工序,每个工序又分为: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实训三个教学模块。本次课是氧化工序的工艺流程模块,设置为2课时。2.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微电子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基础、能力状态、学习心理特征、可能存在困难等方面的情况如下:(1)知识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成电路制造基础知识,学过氧化原理和工艺概述,对设备的系统构成有一定了解。但还未接触实际工艺流程,需要进一步学习。(2)能力状态:对公式、流程、原理等理论内容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3)心理特征:对学习对象有很大的选择性,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够认真投入,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想听”。(4)存在困难:从往届学生的反映看,对着文字和图片来学习氧化工艺操作和设备运行知识,他们觉得抽象、烦琐、枯燥,教学效果差。结果导致后面的现场实训不敢动手,工艺流程操作的一次成功率较低。另外,设备内部的运行情况就算在企业现场也无法观察,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参照国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职业资格标准,设定本课题的知识、技能、素质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熟记氧化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了解氧化设备运行情况;(2)技能目标-学生能选择正确的氧化工艺流程并完成操作;(3)素质目标:学生具有严格遵守净化室规章制度和工艺规范的意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完成氧化工艺操作。教学难点是:了解氧化设备运行情况。

二、策略选择

1.项目教学法。本次课采用项目教学法,设置创设情境、确定任务、实施任务、考核评价、拓展提高五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2.信息化教学。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工艺操作方法和设备运行情况不够直观、信息量太过丰富不易掌握等制约因素,我们紧紧围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开展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室、课程网站等信息化环境和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三、实施过程

课前回顾和预习:通知学生课前登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课程网站进行理论知识回顾,通过查看多媒体课件和化学反应动画,知识的复习显得快速高效。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氧化工艺的详细工艺流程,通过课程网站发给老师。教师网上检查学生作业的递交情况。1.创设情境。新课的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利用信息化教室功能,学生登陆课程网站观看氧化环节的视频,初步了解更衣室、风淋室和净化车间的情况,配合教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进行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的演示,教师通过广播系统演示软件操作方法,介绍更衣室规范要求和净化车间工作环境和设备,引出工艺操作这一学习主题。2.确定任务。教师总结点评学生上传的作业,整理出正确的氧化工艺流程,明确学习任务。3.实施任务。氧化工艺的全部流程可以分为“更衣室”“、清洗”、“氧化”“、测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多个工艺操作步骤。以氧化环节为例介绍学习的流程:氧化环节包含输入系统、货架取片、上料、下料四个工艺操作步骤,学生利用集成电路制造3D虚拟车间来完成学习任务,登陆软件选择教学模式,经过更衣室环节后,进入净化车间,选择氧化区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单个工艺操作的学习方法:(1)查看主菜单里面的工艺文件,了解工艺规范;(2)观看企业视频,学习操作要领;(3)进行虚拟操作,完成技能训练;(4)如果做错会有信息反馈,学生重新练习。氧化环节的货架取片、上料下料等操作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的,其余工艺环节的所有操作训练均可在虚拟车间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完成一个环节之后,学生总结操作要领,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呈现生动有趣,真正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明显提高。3D虚拟车间里面还整合了很多的数字化资源:比如清洗机构、氧化传片、测试传片的动画,克服了设备内部运行情况在企业现场也难以观察的困难,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4.考核评价。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考核评价,学生选择考核模式进入,完成全套工艺流程。在考核模式中系统会有相关问题提出,学生作答。如果答错则会扣分,并会将正确答案显示在左下方。在工艺流程中如果选错流程,那么也会显示’步骤错误”并做正确提示。学生完成考核之后,可以即时看到得分和用时;通过软件统计分析,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和每个知识点的正确率,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最后做总结点评。5.拓展提高。在前面实施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能训练上了,要求他们关注车间墙壁上的工艺规范、员工守则、管理条例甚至急救方法等信息,在虚拟车间中实现环境育人,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四、效果特色

化工工艺论文范文3

香港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时值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维港两岸高楼笋立,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竣工。此时香港公共艺术之发展,显得步履迟缓,尤乏点睛之笔以彰显城市风采。1989年,民政局下属之香港美术馆新馆举行户外雕塑比赛,6件作品获奖,是为第一次通过政府牵头征集公共艺术作品。同年,九龙公园内安置展示雕塑作品23件。1994年,市政局举办雕塑展,为又一大型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成立之香港艺术发展局,致力于资助各类香港艺术项目,包括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教育。1999年,“公共艺术计划”正式启动,定期举办,征集全港优秀公共艺术,安置于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以此鼓励各类机构、商业公司、个人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品之创作,以丰富城市景观。2001年,政府“康文署”下设艺术推广办公室,专门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风景的设计。此外,政府之房屋署、市区重建局等亦有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委任艺术家创作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非牟利文化组织,如香港公共艺术、香港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在医院”、“文化葫芦”等亦积极参与。开发商及私人公司则以太古集团、香港地铁最热衷于公共艺术的发展。2003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香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共艺术亦进入政府视线。2004年完成之《香港公共艺术研究》报告,是首份针对香港的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政府委托之专门研究,对当时香港的公共艺术作了普查,并对今后之发展提出展望。该报告指出,香港缺乏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议今后将公共艺术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中,并推行广泛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水平。十年来,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初见成效,虽仍未形成城市艺术风景线,但亦妙作迭出,悄然点缀于街头巷尾,增添空间趣味,营造文化氛围。作品题材大都贴民生活,抑或包含纪念意义,阐释人文与地方之联系。例如,市区重建局于中环街市外墙所绘之“漫游中环”壁画,中有一巨型偃卧之漫画人像,寓意中环为香港之金融政治中心,驱车驱马,过客匆匆。然而,生活本当有张有弛,何不浮生半日,偷闲一刻?另外,艺术推广办公室在旺角上海街一历史公共厕所外墙绘上装饰性传统图案,颠覆了公共厕所的传统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一向具有中西包容的开放城市心态,以及高度的民间文化自觉性,因此也出现了表现手法前卫、内容富有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大多出现在雕塑展览中,部分亦活跃于社区空间里。前者如2013年,西九龙充气雕塑展中展出了数件作品,其中PaulMccarthy的“狗屎”将一堆真实的狗屎放大250倍,且表现逼真。虽此作品非开“狗屎”主题之先例,但仍因其外观不雅,成为众矢之的。另一件作品,以“烤乳猪”为艺术表现形式,令游人穿梭“猪肚”。社区艺术典型者,有在社区收集旧物,将其转变成所谓艺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往往疑云重重,意见不一,从而引发公众对于香港公共艺术的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公共艺术?外观丑陋的作品是否是劣作?民间自发与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差异何在?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政府当如何支持社区艺术之发展?香港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这些疑惑一方面反映出公共艺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亦显示公共艺术教育之不足,相关知识有欠普及。

二、香港的公共艺术教育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三、总结

化工工艺论文范文4

公共艺术是由“公共”和“艺术”两个词组成。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称之为公共艺术。客观上由公众介入具有一定的公共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都能够纳入到广义的公共艺术的叙述中。如城市广场、景观、公园、园林、水体、街道、建筑、装置、雕塑、壁画、工艺艺术、光艺术、影像艺术、广告艺术、公共展示空间等都属于公共艺术的表现范畴。观察整个公共艺术的历史延亘,发现公共艺术是在漫长的社会物质、精神和心理铺垫中孕育着,在历史进入到现代艺术之后,公共艺术终于产生以至迅速地发展了。20世纪60年代公共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文化概念出现,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这个新概念进入我国,并开始发展繁荣,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拥有了公共艺术丰富的创作语言和创新理念,在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同时依然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公共艺术作品特色遗失我国的公共艺术作品求量不求质,作品劣质无内涵,甚至部分作品雷同。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因为其反映出了地区特色,更容易获得大众认知的共鸣。一件公共艺术品成名之后,在国内会发现有不少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抄袭仿制品,这种不根据当地具体特色来具体设计的行为,严重损坏了城市各自的特色文化,使城市形象变得空洞,抹杀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真正意义。

(二)公共艺术作品形式落后,技术含量、互动性差公共艺术在我国诞生的时间较晚,虽然近年来国内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的研究已成规模,但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作品还是传统化的,融入数字技术的城市公共艺术的交互性研究并不多见,落后的展示形式,无法调动起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公共艺术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的真实反应,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完全融入一个城市的血脉中,称为其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伴随各种高科技日渐成熟,物质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自然人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了公共艺术必须紧跟时代不断的发展。

二、数字化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公共艺术是在公共空间里的一种艺术形式,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受众已不能满足传统的公共艺术在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的联系。引入数字化技术,成为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特征作品,使公共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篇章。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公共艺术呈现出来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欣赏者能够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观手段和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达到全身心的融入、体验、沉浸和情感交流,从而得到最佳的用户体验。公共艺术作品越来越注重从参与者得到的直接或是间接反馈,它们把参与者当作是作品一部分,更加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和积极的参与性。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中更强的体验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虚拟性原则是必须要遵从设计原则,也是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体验性原则数字化公共艺术很多作品可以让观众直接参与,观众在参与过程中怀着好奇心理,自身的主观意念不断的探求其中奥妙,从而不断的达到体验高峰,没有参与者不能获得体验也就不能获取作品的真正价值。数字化公共艺术品,设计开始,就要考虑到体验者的情感、心理、身体等因素。对比之前传统作品带给观众的效果,注意体验效果渐进性和多重性,设计不同的体验角度和多个体验点,并能够使得体验有层次和联系,确保观众在过程中不断巩固已有的体验,达到体验的高峰。

(二)互动性原则互动性是公共艺术作品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具有观众与作者平等及其信息传导的双向性特点。在互动公共艺术中,观众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作品中,并对作品的走向产生决定性作用。数字化交互性公共艺术必须通过参与者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行为改变作品影像、造型、色彩、质感甚至意义。这种交互不仅包括物质和身体的交互,更是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

(三)科技性原则数字化公共艺术作品涉及到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灯光艺术及计算机艺术等的各个艺术领域,单一的技术手段无法实现艺术家的设计要求,必然需要更多高科技的手段融合介入。以的形式存在,不会随空间和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数字化公共艺术不同于传统静态公共艺术作品,更多是以“声”“光”和“电”要素的新领域,是艺术与科技更紧密的联接。受众通过参与活动使得艺术作品产生实时变化的艺术效果,表现出作品本身所阐释的内涵。

化工工艺论文范文5

1.1程序的开发

(1)增加精轧花纹板清零模式

由于在精轧轧制前需要对于辊缝进行标定,而常规轧辊的辊缝标定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花纹辊裂纹等问题,因此特开发了花纹辊标定模式,精轧末机架一级画面的Calibration画面中有正常模式Nor-malMode和花纹板模式DiamondPlateMode,当轧制花纹板前标定时点击DiamondPlateMode进行标定即可。既保证了辊缝清零,又避免了花纹辊裂纹等问题。

(2)在卷取画面添加花纹板卷径计算输入模式

在轧制花纹板时,由于系统按普板厚度进行计算,造成跟踪及卷径计算错误,尾部在到达卷取机前时没有减速垫,对卷取机冲击大,容易造成设备松动及液压管路漏油。为了完善花纹板卷取控制模式,将卷取机HMI中操作画面中添加花纹板纹高输入对话框。3台卷取机分别为C1/C2/C3thickness(其中C3为预留),具体操作:在轧制平板时,输入框内输入值为0,在轧制花纹板时,投用卷取机相应输入框内输入花纹板纹高值,根据现场实测纹高值,操作工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修正。花纹板轧制完成后,将相应卷取机纹高输入框改为0。

1.2轧线稳定性的保证

在薄规格轧制时带钢穿带速度与轧制速度较高,穿带不稳造成废钢,甩尾造成刮撕的事故出现机率较大,尤其是1.4mm薄规格花纹板对于轧机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只有避免了精轧的跑偏,卷取机的卷形才能得到保证。因此承钢1780线对于轧机稳定性进行监控,通过刚度监控轴承座等轧机间隙的调整,提高带钢板形。轧制稳定性与轧机间隙有很大关系,而目前国内很多轧线对轧机间隙的控制以半年为周期,通过更换轧机滑板来实现。承钢1780生产线生产半年后虽对滑板进行了统一更换,但轧机稳定性逐渐变差,穿带不稳及甩尾现象频繁出现。为查找轧机稳定性变差的原因,建立了轧机稳定性评价方法,即监控标定清零时轧机两侧HGC缸输出量差值。分析发现,国内外生产线轧机稳定性较好,则两侧差值一般在0.5mm范围内,如两侧超出此标准则此机架评价百分比值为0,否则为1。当两侧差值较大时,对轧机窗口进行测量,发现由于轧机振动,承钢1780滑板磨损量大,窗口间隙严重超标。通过对轧机间隙进行维护,轧机稳定性逐渐提高。通过监控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轧机稳定性情况和轧机间隙维护,精轧机F1~F7七架轧机稳定性评价百分比明显提高,故障率明显降低,从而为薄规格轧制创造了设备条件。

1.3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

1.3.1精轧参数优化

现场轧制薄规格花纹时,精轧负荷分配、速度制度等执行二级设定,零调方式采用花纹辊零调。按照精轧机设定进行,每轧2块后反馈花纹板纹高情况,现场优化末机架轧制力。保证纹高要求满足用户需求为1780线轧制的1.4mm花纹板的纹高情况。

1.3.2卷取参数优化

夹送辊辊缝(按下公式给定)按照成品厚度手动给定(按中下限),夹送辊辊缝(mm)为基板厚度(mm)+纹高(mm)+常数。卷取机在卷取花纹板时,系统默认仍为普板,从而造成跟踪、张力及辊缝设定错误。通过开发程序,将厚度设定值输入进开发的花纹板卷径计算对话框,保证了纹高的计算,提高了薄规格花纹板的卷形质量。同时为了减小花纹板对设备的冲击,将侧导板压力设定为正常值的90%,将夹送辊压力设定为正常值的95%,将张力设定为正常值的95%。

2结语

化工工艺论文范文6

作为文化创意中的产业创意或称经济创意,是通过创意和技术手段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提升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的。在服务于制造业经济的创意行为中,工业设计是最具“跨界”性的领域。工业设计不单是外观设计,更是从产品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功能开发到品牌包装策划等一条完整的设计产业链,这是工业设计“跨界”的核心含义。工业设计是一座桥梁、一个载体,是使用新的创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满足人们对产品从外形到功能的需求。它的跨界特点表明,在工业设计的研发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需要如艺、机、电、智等多学科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在其产业化过程中更需要产学研联盟作为支撑。构建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界设计,必将在“设计之都”上海创意产业规模建设的同时,实现工业设计的能级提升,促进上海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调整。许多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创意设计大赛,产生大量的创意作品,但真正能产业化的却寥寥无几。有些学校只注重如何帮助学生把奇思妙想变成获奖证书,关心获奖等级和排名,极少关注成果转化问题,人为造成产学研“生态圈”失衡。那些独具创意的获奖作品和设计专利作品在赢来短暂喝彩的热闹之后,除了获奖证书外,仅有不到三成作品能够签约转化,能转化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也仅占被转化成果的三成,高校科研成果中也只有约十分之一能够取得经济效益。此外,大学生申请的作品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上,这些专利相对于发明创造专利来说技术含量低,思考度和成熟度不足,不易被市场接纳。这也使得很多生产企业不会真正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的专利上,许多有很好发展前景的项目也不容易被发掘。

上海现有的几百家服务于消费类的工业设计公司中,大都不具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多数仅停留在简单的仿制和改进阶段。原因是这些公司规模小,研发投入经费有限,产品设计单一,缺乏独立技术支撑的能力,因而始终脱离不了在低价位上挣扎、竞争。现实证明要改变这些状况,因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力不从心。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是产学研联盟,联盟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合作各方主体在平台合作的基础上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创造并转移新知识。新知识转移既是合作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产学研合作各方主体的主观要求,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和技术的转化,提升各自的知识和信息水平,提高产学研联盟的合作绩效,实现合作创新。构建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目的就是重点依托高新技术创意产业集聚和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意的技术力量优势,围绕“联合国创意城市•设计之都”的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整体优势,在促进创意设计成果转化的同时培养创意设计人才。

2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是集人才培养、产学交流、展示评比、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联盟,体现出以创意转化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特点,是一个面向工业设计(生活消费品等)为主线的以创意转化为主导的创意设计教学和研发机构。上海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由教学平台、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组成。

2.1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整合高校资源来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多学科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是它的主要特色,可以提升创意设计的内涵,实现创意设计的商品化。创意转化的切入点聚焦在创意产品设计及专利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上。创意过程中分为二个层次:①发散创意思维,是“量”的体现;②深化创意设计,是“质”的飞跃。在第一层次,以集聚各高校为主参与和搭建各类设计竞赛活动。依托上海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海工业博览会打造上海工业设计领域具有权威、价值、产业形态的国际化设计展示、评比的交流赛事,即设立“上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设计大赛”,使其成为国内外工业设计领域学术和设计作品交流的国际舞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规模化、产业化并在设计界、产业界具有盛誉的赛事活动,成为上海海纳百川创意都市的名片。在第二层次,以提升产品的创意设计核心竞争力为主,以取得设计发明专利为目的。集聚高校资源,在毕业设计环节,结合高校多学科优势,设立多学科协作的毕业设计联动机制,联合成立由多校专家和业内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赛获奖作品的二次开发,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选题,各相关学科都可根据本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展开课题研究,这种并非虚拟的毕业设计研究课题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多学科的互补与碰撞,非常容易产生创意灵感的火花,一些概念性设计也可在多学科协同开发下实现其功能,经过整合就极有可能诞生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意设计专利产品。

2.2研发平台主要体现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成行业资源,开展创意产品的研发,提升创意设计的价值与作用,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平台将借鉴发达国家在功能技术产业服务上的建设经验,协调整合上海科技资源,积极展示和提供包括设计、工艺、产品、材料、市场等方面的功能技术产业服务,将平台打造成为各具行业特色的工艺技术检测中心、产品设计论证中心、设计功能体验中心、创意设计展示中心,使其成为技术研发机构、设计机构、设计师、产业管理者、产品制造企业、技术需求企业、产业园区、创意集聚区以及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这一平台既可服务于高校的实践教学又可服务于广大的社会生产企业,尤其是改变目前中小企业重模仿、轻研发的现状,从整体上提升他们的产品质量和经营内涵,形成系统化的产业服务功能,服务于上海、长三角和全国的产业发展。

2.3产业化平台主要体现在与企业、行业和产业园对接,促使技术转移和创意产品的直接转化。通过成果和展示,向地区辐射。根据上海各高校创意设计类专业的定位,先行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服饰、会展、包装设计方面已经具有一定品牌和优势的高校为核心,对接一批行业知名度高的企业。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平台将建立工业设计工艺技术检测资源数据库,鼓励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提供设计产品、建立检测目录。依托张江科技园区和高校联合成立创意产业技术应用中心,参与建立工业产品设计技术标准,引领上海各具行业特色的创意产业技术应用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依托上海图书馆建立上海工业设计大型数据存储托管平台;依托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原创设计交易平台。结合高校文化创意产学发展需求,探索提供网络数据检索的服务。扩大与兄弟省市产业集群的战略合作,集中区域产业资源优势、高校人才优势、行业引领优势、大师工作室品牌优势,为促进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功能技术与设计服务水平的提升、实现产业增值提供一个技术特色明显、辐射效应显著的产业服务平台。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