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1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切实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烟花爆竹事故明显减少。
二、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从严把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准入关。科学制定烟花爆竹产业发展规划,严格烟花爆竹行业准入条件,合理控制生产企业数量。积极推动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安全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严格把好安全生产许可关,对不符合当地烟花爆竹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许可。到“十二五”末,全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比“十一五”末减少20%。
(二)严格控制礼花弹等高危产品生产。开展礼花弹类产品专项治理,严格礼花弹等高危产品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生产条件,严格控制礼花弹生产企业数量,禁止生产药物敏感度高、药量大、燃放无固定轨迹等危险性大的产品,淘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建立礼花弹生产企业国家备案公示和统一产品标识登记管理制度,对礼花弹生产、销售、运输、燃放和进出口全过程实行严格管控。礼花弹等A级产品由生产企业直接向经公安机关批准燃放的单位销售或供出口。
(三)加强烟花爆竹药物和半成品安全监管。严格管理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生产、销售和运输,黑火药、引火线原则上不得跨省际长距离运输。禁止销售、购买烟火药和含药的烟花爆竹半成品,严禁使用退役双(多)基发射药或直接使用退役单基发射药生产烟花爆竹。依法将氯酸钾纳入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监管范围,严格销售、购买和使用流向登记,严禁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
(四)加强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标识管理。质检部门要会同安全监管、公安等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修订有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科学进行产品分类、分级,从严规定产品种类、规格、药量等重要安全技术指标,取消个人燃放的小礼花类、摩擦类、烟雾类和内筒型组合烟花等危险性大的产品品种。产品包装必须对药量、等级、生产日期、燃放要求等做出完整清晰的标志。
(五)加强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质检部门要加强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对监督抽查发现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责令其认真整改,限期复查,并及时将抽查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情况通报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不合格产品和相关生产企业的处理工作。
三、规范经营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严格烟花爆竹市场准入。合理布局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零售点。对从事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的企业和经营者,必须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后,才能核发营业执照。对已被取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经营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取消许可证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登记注册或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当事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假冒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完善烟花爆竹购销合同制度。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购销合同管理,生产和批发企业在买卖烟花爆竹时必须签订书面购销合同,并认真查验相关资质,严禁销售、购买假冒伪劣烟花爆竹产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得从其他生产经营企业购买烟花爆竹产品后出售或加贴本企业的标识进行销售。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零售点不得销售礼花弹等A级产品。
(三)加强烟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完善购买、销售登记制度,登记记录至少要保存两年备查。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对礼花弹的生产、销售、运输、燃放、进出口流向实施有效监管,并逐步实现对所有烟花爆竹产品和黑火药、引火线以及重要危险性原材料流向的信息化监管。
四、加强运输和出口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严格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管理制度。凡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必须持有《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运达地县级公安机关在开具《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时,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时限、条件等,严格审查托运人提交的材料,查验供货单位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的资质证明。对不符合条件的,不得开具《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运输行为。
(二)加强烟花爆竹运输车辆和相关人员管理。道路运输烟花爆竹,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并加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系统,实行运输全过程监控。承运人、运输车辆及驾驶员、押运员,必须持有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相关资质、资格证明。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对烟花爆竹承运人、运输车辆及驾驶员、押运员的监管。
(三)加强对烟花爆竹出口安全管理。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出口运输港口烟花爆竹装运、临时存放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和船舶适装审核。质检、海关部门加强出口烟花爆竹的产品质量检验、装箱监督和通关查验。商务部门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烟花爆竹出口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对经执法部门认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从严处罚。
五、加强燃放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完善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分级管理制度。公安部门要制定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分级管理办法,依法加强燃放活动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批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严格审查燃放作业单位资质、作业人员资格,并协助主办单位做好安全保卫、消防救援和警戒工作。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所需烟花爆竹的临时存放场所必须符合安全规定,并尽量缩短存放时间。对违规燃放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对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燃放知识的宣传普及,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中小学校教育等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烟花爆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燃放常识等,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六、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一)健全完善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工作机制。各级公安、安全监管、质检、工商、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开展执法检查。烟花爆竹传统产区和问题突出地区的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以下简称“打非”)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牵头,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组织开展“打非”行动,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
(二)严厉打击涉及烟花爆竹的非法违法行为。对组织从事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燃放、进出口烟花爆竹的单位或者个人,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查出的非法生产经营窝点,要依法予以取缔,并追根溯源,查清斩断非法生产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经济链条。对因“打非”工作职责不落实、工作开展不力引发事故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地区要研究制订相关政策,鼓励烟花爆竹产业集约化发展,支持经济落后地区配备爆炸物品探测仪等必要装备,强化“打非”能力。新晨
七、切实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
(一)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建设完善安全防护屏障、防雷防火防静电等重要安全设施,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严禁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严禁分包转包企业或生产线,严禁使用童工和学生,强化危险生产工序持证上岗制度,杜绝“一证多厂”和擅自以转包、倒卖、出租等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违规行为。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在高校教育以及运营管理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其中,高校安全管理是肩负着高校安全保卫、秩序维护、交通消防安全管理重要职责的重要日常工作。同时,伴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人数的增加,高校安全管理内容与范围不断增加与扩展,高校安全管理的难度也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人防措施与物防措施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安全管理发展需求,因此将高校安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单单可以提升高校安全防护的几乎是含量,提高安全管理的可靠性,还能够给高校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一、安全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安全体系规划是建立高校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础,规划的目的是对安全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从而建立高校安全管理组织。建立信息化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管理与技术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并且将其划分归纳为8个步骤,分别为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识别保护对象、评估现有措施、考虑长期需要、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建立安全工作机制、平衡新旧技术使用以及关键设施重要布局。这8个步骤主要的即为将高校行政、业务、安全保卫等部门的人员集合起来,对当前高校存在的风险与潜在威胁进行分析,并且探索其原因,在获得准确结果后将其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当中[1]。对高校的安全管理措施效用进行评估,然后在考虑长期需要的基础是上来建立能够满足长期安全管理需求的制度,选择相应设备。了解高校的新建工程项目,判断其是否会影响到目前高校的安全管理,如果存在一定影响应该将其纳入高校安全管理中进行考虑。形成文件形式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工作管理条例,明确分配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应该提供的服务,进而保证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在需要的时候平衡信息化建设与传统技术之间的衔接,使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能够相希特。关键设施重要布局即为关注高校中需要可靠运行并且涉及面广泛的设施,这些设施对高校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重点关注。
(一)治安管理信息化
治安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发现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解决重要安全问题,将安全事故的苗头遏制在萌芽的时候[2]。在高校的重点场所进行巡访、盘查。对于外部来访人员以及高校内的商业区域进行重点管理。将治安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装配监控设施、门禁系统以及车辆管理系统、报警系统等方面着手。
(二)消防管理信息化
消防管理主要工作包括消防设备的安装、定期更新、规划校内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开展消防设施安全检查,如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对消防措施进行安检与更新,以消除消防安全隐患[3]。将消防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消防设备管理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等手段开始,对消防设备的使用状态做到实时掌控,转变以往需要依靠人工记忆的消防管理模式。
(三)户籍管理信息化
户籍管理主要工作包括配合当地派出所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学生入校、户口申报、审批、换发等各种工作。将户籍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户籍档案信息化管理、计算机技术辅助户籍管理实体工作等方面入手,以全面提高户籍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安全教育信息化
安全教育主要工作包括学校采用多种方式来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与意识,让教师与学生能够拥有自救能力。安全教育工作是最为容易取得效果的工作之一。将安全教育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可以从扩大安全教育渠道入手,让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渠道来接受安全教学,全面延伸安全教育的覆盖面。
二、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安全管理中改革
(一)纵向上,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层次体系
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就需要对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新的优化改革,形成包括决策、管理、维护、应用四个方面在内的网络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体系,使得每个岗位的职责更加明确更加清晰。首先,决策层。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由高校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分配资源使用。其次,管理层。建立安全管理小组作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执行部分,该安全管理小组由信息化技术部分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最后,应用层。明确安全执行小组的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使得其成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的基础支持力量。
(二)横向上,强化信息化安全重点工作
首先,强化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在以往高校安全管理中安全保卫工作偏向体力劳动,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一观念从本质上限制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因此,要强化高校信息化安全保卫工作最为基础的就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保卫队伍,安全保卫员工要做到专业技能强、思想坚定、作风硬派、能够熟练应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系统。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安全信息化建设的作用[4]。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建立完全的安全保卫系统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重视安全预防工作,对高校潜在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强化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归纳,并且在工作中部段的完善当前的信息化安全制度[5]。再次,优化硬件建设。提升安保信息化建设的效率。目前高校安全保卫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开展,车辆管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已经投入运用,但是各个系统平台之间缺乏互动与统一。因此,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从硬件方面着重,注重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化与系统化,提升安保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不单单可以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还能够给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因此,高校应该更加重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与物质来支持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詹凤兰.浅谈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学与管理,2010,(02):75-77.
[2]孙静.信息化建设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现状和对策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 (09):34-37.
[3]李晨光.关于信息化建设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与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329.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3
一、精细化管理的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优势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它是将有限的资源组织调动起来最大效能的发挥作用的过程。它是以企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模式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概念,是一种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细节的量化,对细节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古人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的意思就体现了细致量化的管理模式对成功的重要性。分工协作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根据工作的量度,进行合理的配对分工,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上进行有效的改进,使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它是组织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综合需要。
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建设的重要性和特点
在公路建设大规模向前发展、建设难度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施工安全面临更加紧迫严峻的局面。“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环保”是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五个核心关键,依照国家颁布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施工安全管理最为重要。因此如何确保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是所有建筑企业一直在追求探寻的。
在施工现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可预见的突发性危险,为了避免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对工程人力财力造成的损失,就要加大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建设。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首先是基层作业人员。基层作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再加上工程工期紧张,作业环境差,有些为了图省事,会出现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穿安全鞋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其次机械作业,机械如果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及时的被发现,也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损失;最后从环境因素上来看,对作业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势了解不全面,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对于这些各不相同的因素,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将精细化管理渗透企业安全生产
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管理层不仅要制定责任分化清晰明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实行检查督导的作用,确保所有人员都在规章制度的安全保护下进行生产工作。
(一)安全管理制度的精细化
1、企业制订年度安全指标,对分管安全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业绩的考核,制定奖罚制度,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能动性。
2、制定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职责分化,各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批,从根源上抓起,保障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3、签订工程项目安全目标责任制,使项目经理明确安全目标,充分履行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负的权利和义务。
4、针对各项工程的性质和安全风险大小,落实安全生产所需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不挪作它用,严格把关并加以控制。
(二)个人安全意识的精细化
1、对作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技能考评,保证技术达标,持证上岗;
2、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知识,以开展安全知识座谈会,安全生产动员会等形式,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认识,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减少作业失误的产生。
3、把安全责任分化到个人,全面掌握现场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班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人员进行存在危险性的作业时,要按照规章制度穿戴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避免因为个人原因产生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036-01
1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①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一般为达到要求的生产标准都会采用强制性原则,但是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就采用企业自愿准则。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一定的安全生产要求和规范制定出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以及生产中的安全操作规则,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排除,并实时管理和控制危险源,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具有危险系数的生产行为及活动,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符合安全生产规则,让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都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并根据生产的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及设备,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建设。
国家安监总局先后了有关企业生产的安全标准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已经经过人们的反复论证进行PDCA循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计划、行动、监察、改进”的活动,促进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巩固。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系统的实现了能够有效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等,有效挽回了企业的部经济损失。当然企业是否选择这样的标准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
②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采用的是管理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又选择的是管理方法。安全生产标准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对不同的工作项目的规范,在这个标准中又包含着两个级别的要素,也就是A级和B级,在这一标准中直接对企业中的各个工作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等都做出了系统的要求和规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项标准规范的实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短期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全面、长期的工作,将工作中的随意以及不规范的行为进行规范,利用制度去规范安全安全,真正将安全生产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是一套完整的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从这样一种方法中描述出来的是一种规范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的思想,是以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为主,也就是建立出的一套安全机制来减少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能够将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出现机率降低到最小,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管理组成了企业三大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能够和组织活动以及企业管理的都是能够并存,显然这样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科学有效的。
③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存在对起点的严格要求,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于起点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要求,安全标准化是对工矿以及享福危险的单位进行分级别的考核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没有对于任何行业或者单位的要求,能够适用于所有的行业,能够有效促进职业健康的安全度,但是对于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的评价准则却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
2 如何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都注重预防,以预防为主,并且持续改进和实行动态管理,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创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尽早的发现潜在的危险,以及所要发生的危险,并且对危险做出正确的估量,指定应对策略,这样就使的对危险的处理系统化、规范化,彻底的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遇到危险可防御、可控制。通过这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能提升一个档次。在这样的安全系统下,企业的各种设施与装备的安全也就得以保障了。对于职工作业时的违章所导致的危险,要做到及时的控制并尽快处理。这样就使的企业不会有更大的损失。所以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一家企业要想从传统的管理转型为现代的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是一定要的。通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通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的科学方法和动态管理使得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避开或者说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危险,使企业更好,很快的发展为现在企业。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量达标。
②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目前来说,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生产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能够对基本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并能够将生产经营中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进行维护,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维持有一定的意义。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价,从最简单的管理要素到设备设施要求以及对现场条件的管理,都要求管理、操作、现场的标准化为基本准则,为不同的岗位、工种进行安全生产的规则制度的建设,能够形成一个有秩序的安全管理系统。
③建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安全生产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一个说明指导书,这样就可以分辨危险源、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同时它的产生使体系的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也对体系的有效运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整合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不能简单的重合,而是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整合,首先就是整合要素,两模式的要素基本上都与企业的总体的管理系统有关,并且整合两种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要素展开工作,也就是说,两种模式的整合要以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要素为基本基础,目的就是要总体上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要求。其次需要整合的就是文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根据企业自身的组织规模大小以及文件化的熟练程度来选择进行整合时所需要的方法。但是在整合文件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所有的要素包含进来,对于文件的数量也许有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要能够满足安全体系认证和验收的基本需求。在对两种文件进行整合时要满足以下三个原则:①时效性。在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协调起来进行整合,不能降低标准,不能缩减程序,不能删减内容。②通融性。两种模式之间要有基本的通融性,能够相互利用,相互补充。③可操作性,整合的结果必须要能够致力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全面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量达标。
4 结 语
企业中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投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量达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能够对如何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做出分析,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经验,促进我国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GB/T 28001-2011idt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S].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5
一、项目化管理办案模式设想的提出
检察机关查处有重大影响的渎职侵权案件,从基层院抽调反渎干警参加,在市院的统一指挥下共同办案,这种办案模式有利于解决单个检察院反渎干警力量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侦查一体化机制的优势。但是在实践运用中,由于反渎队伍整体办案能力参差不齐,这种办案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办案效率不高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由检察人员承办,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或检察委会决定,办案过程中需要层层审批、事事请示,难以形成快速、及时的办案机制,办案效率不高。
(二)干警积极性不高
长久以来,检察机关查办案件一般都是由检察长、局长、处长来确定侦查思路、制定侦查方案,组织审讯取证。案件承办人大都对领导服从多、独立性少,一些普通干警往往把自己定位在看管和陪审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察官积极性的发挥。
(三)工作权责不明
现有的绝对服从的办案模式,使得上级可以通过正当途径来代行下级的权力,可能出现下级难以拒绝执行上级不正当或不合理命令,在发生错案时无法追究直接责任人。
二、项目化管理办案模式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化管理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办法。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活动完全符合项目的一切特征:首先案件侦查活动有特定的目标,即以查清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为目标;其次,职务犯罪侦查活动是由数名检察官组成办案组,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时间内完成查清相关事实的活动;再次,职务犯罪侦查活动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即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定罪量刑标准来执行。
检察官担任项目负责人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行使侦查权是现行法律框架内一种创新的办案模式,使项目负责人获得更大的独立自,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项目化管理办案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架构设计
在项目化管理办案模式下,整个办案组的人员是一个完整的团队,组织架构分为两级:一是项目负责人,负责对案件的全盘把控;二是团队成员,承担项目负责人交办的工作。
1.项目负责人:有独立承办案件资格和能力(更注重能力)的检察人员,根据案件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可以是局长、处长(科长),也可以是检察员、助理检察员。根据案件的大小、复杂程度,可视情确定一至两名项目负责人,分别为第一项目负责人和第二项目负责人。
2.项目成员:要打破上下级院、各部门的限制,选拔除项目负责人之外的参与项目实施的其他人员。包括局长、处长(科长)、检察员、助检员、书记员、法警。项目负责人以外的项目其他成员称之为项目参与人。项目负责人可将项目组细化为审讯小组、取证小组、看守小组及后勤小组。
3.运用范围:经检察长决定立案侦查开始直至案件判决生效,贯穿整个侦查及后续过程,包括以事立案。
4.项目负责人的职能:案件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刑事诉讼法和办案流程明确规定只能由检察长、局长行使的对案件实体和程序上的处理决定权除外。
(二)运行程序
1.立项评估。对我们手中所掌握的案件线索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估,对案件是否构罪、办案环境、社会影响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决定是否立案。
2.确定目标、任务。对认为有可行性的项目提出“四定”,定目标、团队、步骤、时限。
3.确定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参与人。由办案单位研究确定项目负责人,要选择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项目负责人。基层院承办的重大复杂案件应当由局长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
4.制定实施方案。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侦查计划、侦查方案等。确定参办人员,成立审讯小组、取证小组、看守小组、后勤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推进的需要提出团队人员名单,报领导审批同意。
5.侦查活动的指挥及组织实施。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小组进行任务分配,明确各小组工作任务。
6.侦查终结后跟踪总结。案件侦查终结后,根据诉讼进程,对、审判环节进行跟踪,确保案件诉得出去、判得了。
7.目的完善、总结。以法律规定、办案流程为指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确定以规范办案为前提,以办案时间、风险和质量三要素为管理核心的案件跟踪完善程序,确保项目执行质量。及时对项目进行总结,将办案心得形成书面资料装入检察内卷,为以后执行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8.项目化管理纳入考核。改变现行的只考核部门条线,不考核个人、办案团队的惯例。以办案作为衡量项目负责人、项目团队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将案件质量与个人年终评先创优挂钩,奖惩对象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而不是相关部门。
(三)组织实施
1.制定实施方案。渎职侵权犯罪往往与贪污受贿犯罪交织,侦查工作中,最复杂的工作获取渎职侵权犯罪方面的证据,而在整个侦查过程中最牵扯办案精力的是获取贪污贿赂犯罪方面的证据。通常情况下根据案件性质,需要制定两个方案:一是获取贪污受贿方面犯罪证据的方案,二是获取渎职侵权方面犯罪证据的方案。
2.案前准备会议。由局长或分管检察长主持,宣布项目负责人,宣布项目负责人,授予权力。参办人员无论级别高低,一律服从项目负责人的指挥。由项目负责人介绍案情、宣布实施方案、分解参办人员的工作任务。
3.案情分析会。借鉴企业管理方法,每日召开案情分析会,调动全体参办人员的积极性,要求所有参办人员都要对案件进展进行点评,集中所有参办人员智慧,共同研究案情。无论是审讯突破小组、调查小取证组获取的证据都要及时汇总到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全面掌握案情。
4.证据的汇总、梳理。强调必须由项目负责人亲自完成。在及时掌握证据情况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正确的部署取证任务。
5.办案日记。完善审讯日记和办案日记。审讯日记是审讯人员在审讯室对犯罪嫌疑人每日的审讯情况进行记录,而办案日记则是由项目负责人对整个案件的进展、重大决策、侦查措施的运用等事项的全方位记录。项目负责人与领导以及其他办案人员意见发生分歧时,应当如实将分歧意见记入办案日记。案件侦查终结后,所有办案日记均要装订归入检查内卷备查。
6.案件讨论记录。遇到重大疑难复杂问题以及阶段性、程序性事项时要及时组织案件集体讨论,进行案件研究决策。案件讨论会由项目负责人亲自参加并主持,参会人员范围可根据情况确定,通常参会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局长、处长(科长)、项目各小组组长。由局长、处长(科长)指出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讨论解决。明确项目推进方向,理清项目思路、突出重点,为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奠定坚实基础。后会,由所有参会人员在讨论记录上签字。
7.指挥对各类法律文书制作。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或者项目组人员,根据《刑法》、《刑诉法》、《刑事诉讼规则》、《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等规定,及时制作相应法律文书。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安全管理化建议范文6
【关键词】暖通管道;安装;安全管理
前言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得建筑暖通管道形式也是变化万千,其使用也是方便舒适,但随着建筑暖通管道生产安装技术提高,其安全管理难度也是增大。对于安全工作而言,其事关企业的全局稳定以及社会和谐和家庭美满。因此,搞好建筑暖通管道工程安全管理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途径。而对于我国的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而言,主要就是就是结合安装工程特征,在安装工程周期内针对安全事故发生度走红因素,做好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的全面管理监控以及预防,而将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1.建筑暖通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现状论述
1.1风险系数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城市建筑物的规模逐步向更高,更大,更先进方向发展。建筑暖通管道施工也在不断发展,由于环境和工程的复杂性,往往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纵横交叉、高低交错,施工管理方面也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安全方面,因此,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安全管理风险系数越来越大。
1.2施工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在建筑暖通管道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和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会不断出现,比如高层建筑暖通管道的焊接,经常会有高处作业,就容易产生火花飞溅,发生火灾隐患;目前建筑都采用外墙保温以保证室内冬暖夏凉,而保温材料就是一种易燃品,很容易造成火灾;由于建筑暖通管道是高空作业,高空坠落的危险同样存在;另外还有焊接时容易存在触电隐患和雷击隐患等,施工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1.3事故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
随着建筑暖通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工序之间交叉作业频繁,施工环境复杂,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施工风险系数越来越大,施工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导致书谷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大。
2.暖通管道安装的潜在危险来源分析
2.1暖通管道材料质量不合格和施工设备选择不合理
暖通管道安装工程中,对材料的选择除了要看其性能、价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考虑其质量,倘若选择一些质量差、使用寿命短的材料,也是为暖通管道系统埋下了难以想象的安全隐患。施工设备选择是否合适关系到暖通管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严重影响到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和施工效率,如果选择不合理,往往容易产生漏电、坠落、砸伤等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暖通管道的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还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2暖通管道安装工程的工艺手法
建筑物的结构和暖通管道的内部结构决定暖通管道安装的施工工艺,某些建筑施工行业在实施暖通管道安装之前,没有对建筑的结构和暖通管道的结构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判定和勘察,盲目选择暖通管道施工工艺,加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不够,对建筑结构施工图认识不全面,导致暖通管道的安全问题频繁出现。
2.3施工质量控制
暖通系统的使用安全取决于暖通管道安装工程质量。某些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对暖通管道的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没有做到严格把关,层层设防的话,极易出现诸如:暖通管道锈蚀和结露现象、暖通管道的防水措施崩塌等,这不仅危害到暖通工程的使用安全,还大大增加了暖通系统的能源消耗,降低暖通系统的工作效率。
2.4建筑物的内部结构
现代建筑物结构结构复杂性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暖通管道的施工难度。暖通管道作为暖通空调的主要供给通道,其形式一般呈现为外部走向、预留暖通管道和嵌入墙壁。复杂的建筑结构使得暖通管道的安装变得更加复杂、多弯道,在安装嵌入墙壁内部的暖道时,往往会对建筑物的墙体、主结构极易预留管道造成一定的破坏,比如:供水管道、供气管道、消防通道等,这些通道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大大增加了建筑暖通系统的能源消耗。
3.强化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科学制定施工方案,规范施工工序
在进行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企业要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加以了解,针对建筑结构特点和实际要求,制定出既能使对建筑的破坏性降到最小又能保证施工质量与使用安全的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依据施工方案进行暖通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图纸的编制,审核之后将施工图纸送至暖通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并在施工之前制定相应的施工图流程工序与施工工艺技术规范,从而保障安装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安装质量。
3.2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对于工程的安全工作而言,人是最重要的,因此做好对安装工程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安全培训教育而言:首先,要培养安装工程的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即是对安装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的安全性以及危险性的认识。其次,对暖通管道安装工程中各工种的安全教育及考核,即是对工程作业人员掌握的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操作技能教育程度进行考核评价使得他们能够达到工程作业的标准。最后,进行安装工程作业人员班组的安全学习,能够使得工人能够自觉履行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生产的责任而能够使得工程能够安全的进行。
对于安全技术交底而言,其主要是指对安装工程作业人员进行安装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的安全技术交底,其内容主要包括:其一,暖通管道安装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其二,对安装工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而保证安装工程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要注意的是,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毕后,要对参加技术交底的工作人员履行签字手续进行确认而保证好这项工作的落实,而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3.3制定和落实现场责任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施工企业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落实每项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和施工质量控制责任一一落实。针对每一项责任状况,制定相应的执行奖罚制度,对认真落实和执行安全责任制度和施工质量控制制度的行为加以奖励,鼓励管道安装工程相关负责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安全责任管理工作中,从而促进施工的有效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每一项施工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划要求。
3.4强化后期安全使用管理
在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要做好后期的安全使用管理工作,定期巡查暖通管道的工作运行状况,对其中出现的如管道接头防水、破裂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检修,确保每个环节运行正常,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4.结语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事关社会和谐、家庭美满,因此人们对暖通工程的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管道作为建筑物暖通系统的基础性设施之一,是暖通空调的首要供给通道。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是搞好工程安全管理,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企业的利润将无从实现。因此,加强暖通管道的安全管理确保暖通系统效率、降低能耗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雷鹏,赵育军.建筑暖通管道安装工程安全管理[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