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调研具体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调研具体流程范文1
摘 要为了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新形势,实现公司“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特别是中国核电上市后资本市场上带来的新风险。因此,作为其子公司的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核电)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流程优化
一、前言
本文立足于海南核电实际管理现状,运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管理理论对海南核电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流程管理为载体,优化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的方案。并以海南核电关键业务流程优化的模型设计为突破口,运用“目标-风险-控制”的流程操作方法查找控制缺陷,辨识和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和控制措施的嫁接,实现 “目标―风险―控制”的对应。实现海南核电内部控制目标从查错防弊向全面促进企业经营目的实现的转变,最终达到提升海南核电经营效率与效果目标,使公司战略目标“平稳落地”的目的。
二、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现状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在海南核电的实现程度,分析和评估海南核电业务流程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2015年5月,海南核电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制定了调研计划,开展了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的调研工作。
调研小组确定的具体调研方法和调研过程如下:
(一)通过对海南核电的行业和经营历史研究,初步设计海南核电面临的内外重大风险清单以及重大风险所对应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框架。
调研小组查阅了核电行业的相关资料,并且对行业产业链以及行业核心价值区域进行了分析,利用网络、资料库以及相关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进行了调研。并且结合海南核电的战略目标、机构设置、历史运营数据分析等,初步确定了38项公司层面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设计了相对应的38个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海南核电流程体系框架设计的理念是以价值创造链条和职责分工为主线,按照海南核电主要经营活动内容,依据各自对海南核电发展战略的重要程度设计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保证海南核电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业务的关键业务流程,第二个层面是主要业务的管理流程,第三个层面是支持性流程。
(二)高层和中层管理团队访谈。调研小组选择了公司主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等中高层管理团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现场访谈。通过中高层访谈,了解高层管理团队对海南核电所面临的重大、重要风险的判断,以及目前海南核电内部控制水平的认识,并最终确定了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五类95项子风险。
调研小组选择了海南核电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25个职能部门核心骨干人员作为调研对象,拟定了访谈提纲,并进行了多场次的现场访谈,形成访谈记录。了解核心执行团队对其所负责海南核电管理职责范围内以及相关领域的重大风险,以及重大风险所对应的管控流程的判断,拟定了海南核电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框架,明确了风险的控制措施和业务流程的控制目标。
三、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按照海南核电基于流程管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思路,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流程中每个阶段的问题,运用目标-风险-控制分析方法“植入”内部控制要素:包括识别目标体系,识别风险体系,设计风险应对策略,匹配现有的控制措施,根据控制评估结果,设计有效的优化建议,评估实施结果,修正优化方案,进行新一轮的流程分析。
四、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施过程
(一)进行业务梳理规划,形成流程目录。海南核电通过业务梳理,将业务活动划分为公司治理、战略管理、投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细分,形成流程目录。如图1.
图1 海南核电流程目录(局部)
(二)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评估,发现缺陷。例如对海南核电固定资产盘点流程进行评估,发现该现状流程存在缺陷。该流程的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能否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即能否有效地防范流程面临的风险,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二是能否确保流程具备应有的效率。通过评估发现流程存在的缺陷,为流程的优化指明方向。
(三)固定资产盘点流程优化建议。根据固定资产盘点现状流程存在的控制缺陷,对该流程进行优化的建议如下:
建议海南核电根据新的固定资产管理调整方案,以业务管理流程为基础,以业务风险为导向,以业务风险控制为目标,对于公司总部的固定资产建立合理的管理原则和操作程序,并且建立起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原则。
从资产管理的业务风险来说,主要是资产的安全风险、成本风险、效率风险以及帐实不一致风险。上述风险的管控目标主要通过固定资产的取得(计划、申请决策、比价/招标、签约、验收)、登记(实物台帐、财务台帐、标签、卡片)与领用、转移(调配、借用、出租等)、维护(定期检修、大修、计量检定、技术改造等)、折旧、盘点清查、处置、对账等环节管理。因此,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应该针对这些风险性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范,并且设计标准的控制文档。
五、海南核电体系建设实施效果评价
公司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建立了“以流程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责任为重点、以控制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经营理念,体现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反映了“运行与成本中心”管理模式。公司通过内部控制逐步规范和完善授权以及具体业务权责界面划分,同时对公司重要业务事项的授权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为逐步实现作为集团公司“运行与成本中心”管理模式的落地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二)以实现核产业全价值链管理为愿景。公司通过内部控制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实现公司内部处室、上级主管部门、外部协作单位之间各项业务的衔接;通过对各类制度的全面梳理,逐步实现制度体系的完整性。通过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公司核产业全价值链管理。
调研具体流程范文2
(一)评估内容。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对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的要求主要包括:与业务相关的网络架构安全、设备安全、平台安全、业务流程安全、内容安全、业务数据安全、系统运维及人员管理安全等方面。
(二)“传统”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虽然目前的评估都来自于ISO13335-2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中(如图1),但主要的内容为:管理脆弱性识别包括组织架构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运维安全管理、审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评估技术脆弱性识别漏洞扫描:对网络安全、网站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的脆弱性进行识别。基线安全:对各种类型操作系统(HP-UX、AIX、SOLARIS、LINUX、Windows等)、WEB应用(IIS、Tomcat等)、网络设备等网元的安全配置进行检查和评估。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对目标进行深入的技术脆弱性的挖掘。
(三)业务信息安全评估与“传统”安全评估的对比。虽然安全风险评估基本都按照了ISO13335-2中的方法来操作,但是通过对业务信息安全评估的内容和“传统”安全评估内容对比不难看出,“传统”安全评估主要集中在网络、系统和应用软件层,且每层的评估比较孤立,很难全面反映业务的主要风险。“以业务为中心、风险为导向”的业务系统安全评估能够与客户的业务密切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和安全建议能够与客户的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最终做到促进和保障业务战略的实现。
二、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的主要方法
“业务为中心、风险为导向”的信息安全评估思路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是开展其他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而以“业务为中心、风险为导向”的信息安全评估思路,是切实落实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根本保证。
(一)主要流程。对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来说,分为三大基本步骤:一是深入业务,分析流程;二是业务威胁分析、业务脆弱性识别和人工渗透分析;三是风险分析和处置建议。
(二)深入业务,分析流程。目标是了解业务信息系统承载的业务使命、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等;客观准确把握业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特征。管理层面调研和分析围绕“业务”,管理调研的内容主要为组织架构、部门职责、岗位设置、人员能力、管理流程、审计流程等等,其调研核心是一系列的管理流程。通常,组织中有多种类型的管理流程,管理调研的重点是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流程、制度及其落实、执行和效果情况。管理措施通常贯穿于整个管理流程之中,目的是保证管理流程的有效流传或者不出现意外的纰漏。管控措施的设计一般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工作相关、职责分析、最小授权等等。业务系统层面调研和分析业务系统提供的功能一般是指被外界(例如客户、用户)所感知的服务项目或内容,是IT系统承载、支持的若干个业务流程所提供功能的总汇。一个具体的业务功能常常与多个业务流程相关,一种(个)业务功能,常常需要若干个业务流程来实现。例如数据的录入流程、数据的修改流程、数据的处理流程等等。对于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来说,可以通过其提供的业务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并验证业务流程分析的完备性、系统性。一个具体的业务流程也常常跨越多个系统,某个具体的IT系统可能仅完成整个IT流程中的某一个活动。例如在短信增值服务中,SP与用户手机短信收发就涉及到了短信中心、短信网关、智能网SCP等多个系统;另外,还涉及到了计费、BOSS等业务支撑系统以及网管等运维管理系统等。因此,业务功能通常是对业务系统进行调研的最佳切入点,并将业务流程简化成为单纯的数据处理过程,将各个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传输简化成为点对点的流。然后基于数据流分析,建立信息视图,明确信息的流转、分布、出入口,把业务系统简化成为数据流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分析数据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
(三)脆弱性识别。
1.系统和应用软件层脆弱性识别。对评估范围内的主机操作系统及其上运行的数据库/Web服务器/中间件等系统软件的安全技术脆弱性,得到主机设备的安全现状,包含当前安全模块的性能、安全功能、稳定性以及在基础设施中的功能状态。
2.网络层脆弱性识别。明确被评估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逻辑关系、和其他业务系统的访问关系、得出清晰的基础设施拓扑图;从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扩展性、(易于)管理性、冗余性几个方面综合评定网络的安全状况。
3.现有安全措施脆弱性识别。识别并分析现有安全措施的部署位置、安全策略,确定其是否发挥了应用的作用。
4.管理层脆弱性识别。识别和分析安全组织、安全管理制度、流程以及执行中存在的安全弱点。
(四)业务威胁分析。对于业务系统来说,安全威胁及安全需求分析的最小单位是数据处理活动。可以通过安全威胁列表来识别威胁,构建安全威胁场景来进行威胁、风险分析。
1.列出评估的业务系统的全部安全威胁。如何能将安全威胁很好的列出来呢?可以借助一些现有的安全威胁分析模型,例如微软Stride模型(假冒、篡改、否认、信息泄漏、拒绝服务、提升权限)都提供了一些安全威胁的分类方法。
2.识别和构造威胁路径。依据自身(企业或部门级)的业务特点进行细化,识别和列出安全威胁来,如拒绝服务、业务滥用、业务欺诈、恶意订购、用户假冒、隐蔽、非法数据流、恶意代码等。
3.业务渗透测试和攻击路径分析。因为业务的特性是“个性化”,那么就很难用一个或多个工具发现所有问题;且业务的个性化,在业务逻辑、接口等安全测评中,必须要有人工参与。利用业务流程分析、威胁分析和脆弱性分析的相关数据,实现渗透测试。
调研具体流程范文3
第一,层层定位的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遵循“项目——调研点——具体问题”的发展分解过程,根据调研项目的定位确定调研的内容点,再根据调研内容点分解出具体问题,在尽量保障调研内容系统性和完备性的情况下,加强调研指向内容的统一性和聚焦性,切实提高调研的效度和信度,为后续培训现状和管理模式的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全盘角度的调研对象涵盖。为全面掌握大理局培训及管理现状,研究和探索电力行业培训管理特点,本次项目从学员对象和教培管理人员双重角度进行调研,且针对不同对象群体,有侧重点、有目的性的设计不同调研问卷,尽量保障调研内容与对象的切合程度,提高调研的信度。对象一:大理局近三年入企员工调研侧重点:培训内容、培训收获、个人感想等调研出发点:企业培训归根结底是为学员创造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升机会和平台,学员的认可是对培训工作最大的肯定,因此可以把学员看成是服务对象,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感知、评价和建议,并着重了解学员的感想,尽量以学员的视角去发现和看待问题,帮助后续站在学员的角度解决问题,即通过提升学员培训感知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对象二:行业内教培管理人员调研侧重点:培训规划、培训考核等调研出发点:管人靠制度,管事靠流程,要想切实优化现有培训管理模式,仅仅了解培训对象的感知和评价显然是片面的、不理智的,因此项目还从制度、流程的角度出发,对行业内的教培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在一定范围内全面了解电力行业在培训方面的现有管理模式的同时还可取长补短,促进行业内的优秀培训经验吸收与应用。第三,高效便捷的调研渠道使用。为提高调研实施效率,方便调研对象操作,项目调研采取了网络问卷的形式,调研对象通过调研链接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网络设备上直接进行问卷答题,大大节约了调研的时间和成本,也方便了后台对调研数据的提取和分析。
二、科学性和规范性优化培训管理模式是项目抓手
第一,科学有效的调研数据分析。根据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员工“冰山以上部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外在表现是由“冰山以下部分”的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内在部分决定的,而前者容易通过调研问卷了解,后者需要累积一定的专业经验深入分析得出。因此,项目调研分析秉持的基本原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根据问卷中简单易懂的语句描述和选择结果,分析学员群众内心深处的培训需求和期望,再在对比教培管理现状的情况下得出培训现存问题,最后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结构分析法、鱼骨图分析法等常用分析工具来直观深入地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第二,聚焦有针对性的问题优化方案。根据前一步骤,项目聚焦各个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着眼于源头上的问题改善或解决,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及建议,联合实操流程建议,最终汇总成一整套项目研究报告和操作指南,这就保障了项目从实际现存问题出发的聚焦性,从而保障项目的实效性和落地性。第四,个性化的培训管理模式探讨。项目除了着眼于大理局内部的培训现状,同时有意识地借鉴行业内教培管理经验,并结合国内、外电力行业相关培训管理经验和超高压输电公司对培训和生产准备管理的需求,有参考地、并非空穴来风地梳理金中直流工程培训工作的优点和薄弱环节,从而优化和完善适用生产准备特殊环境的系统性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提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员工心理干预措施,为后续新建换流站的人员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培训过程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保障了项目在行业、公司、学员等多个层面的个性化需求契合。
三、形成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培训实施建议是项目最终落脚点
调研具体流程范文4
[摘 要]设备选型 招投标 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66-01
一、建立规范化的设备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采购管理直接影响设备的后期管理,同时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设备采购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主观性,不但会造成投资的直接损失,还会影响今后的设备维护保养,产能发挥,产品拓展等方面,甚至影响企业的竟争能力和发展机会。研究统计表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95%以上,在其设计制造阶段已经决定了。好的设备采购管理,不但可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投资回报;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设备使用期中出现的问题,大大减少设备维护费用,从而减少设备寿命周期总费用。因此建立规范化的设备采购管理,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有效资源,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装备技术,以提高企业设备前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
二、如何建立规范化的设备采购流程
设备采购流程由设备决策、调研选型、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监造、安装调试及验收管理等环节组成。建立规范化设备采购流程的目的是明确设备采购职责,规范设备采购流程,确保设备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所采购的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并且满足使用要求。
1.形成规范化的制度流程
设备采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设备、规划、工艺、财务、审计、安全与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要求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分工合理,并能协调配合,否则会影响和制约设备采购管理。这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以明确目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管理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并使制度流程规范化,标准化。
2.建立设备选型可行性分析与综合评价体系
2.1设备选型可行性分析研究
设备采购前期调研是进行设备选型可行性分析与综合评价的前题,有选择性地对设备供应商、产品和售后服务进行调研、考察、评估,对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工艺流程、重要设备选型、总体布置等进行比较、论证,并推荐出可供决策的建议方案。
设备的性能应体现和保持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将“质量第一”和“经济合理”结合起来,坚持“比质比价”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经济效益好的设备不仅应安全、耐用、可靠,而且价格应合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低,维护费用低。
2.2设备寿命周期分析
设备的寿命是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的重要决策依据,设备更新改造是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节约能源而进行的。其中设备更新也可以是从设备经济寿命来考虑,设备改造有时也是从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的目的出发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将设备寿命划分为物资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和折旧寿命。
设备寿命周期的故障率曲线
设备的寿命周期反映在设备的故障率上,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期分为初期故障期、偶发(随机)故障期、损耗故障期三个阶段,故障率特性曲线实际上是描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退出使用的故障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即描述设备从出厂、投入使用、退出使用的全部生命周期。
根据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修等相关工作的信息,建立完备的设备寿命周数据库系统,以便了解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故障率、维修费用等。研究发生故障的机理和原因,对日后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改造更新提供依据。
三、建立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
制定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规范采购招标管理,维护企业利益及投标单位的合法权益;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以谋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择优定标。
1.制定设备招标采购程序:设备的招标投标同其他工程、货物、服务项目等的招标投标一样,不仅具有明显的组织性、公开性、公正性和规范性等特点,而且基本程序也都是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和签订合同等六个阶段组成。根据以上招标投标程序,制定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
2.规范招标管理内容:
2.1对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议标三种招标方式进行规范管理;
2.2完善招标采购项目的立项、审批流程;
2.3根据调研收集的信息,建立入围单位审批流程;
四、建立规范化的设备合同管理流程
设备采购合同是设备招标选型后的重要环节,是从合同谈判到合同执行完成的全过程管理,监督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实施情况。合同管理分为合同谈判、合同签订、合同执行三个操作步骤。
1.合同谈判分为交流验证阶段、技术谈判阶段和主合同谈判阶段。
1.1交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了解当前世界上的先进技术信息,比较不同设备的优缺点,这一阶段的谈判和交流可以作为设备规划和决策的依据,这一工作在设备前期调研阶段已基本完成。
1.2技术谈判阶段是在设备招标完成并确定中标单位后进行,与选定的供货商进行的技术谈判,谈判可直接涉及合同的相关条款。技术合同及附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的产品大纲、生产能力、技术参数;设备技术规格说明和供货范围;供货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及交付日期;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标准;合同的总进度计划;技术服务和操作培训等。
1.3主合同谈判阶。主合同即商务合同,是交易双方在交易中权、责、利和义的书面表达方式。合同的内容比较全面详细,除了包括交易的主要条件如品名、规格、包装、数量、价格、交货、支付外,还包括不可抗力、索赔、仲裁等条款。
1.3.1合同的结构
i.约首:名称、编号、订约日期、地点、序言(订约原因和条件),必须注意序言对双方有约束力,应谨慎重拟写其意愿以及保证部分。
ii.主体:条款,即双方在交易中的权、责、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
iii.约尾:执行合同的“技术细节”:包括合同语言、份数、效力、签字,注意签字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1.3.2合同的基本要求
i.合法、有效:形式合法;约因合法(不得有违“公序良俗”);签约主体合法;签约条件合法。商务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合同法规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惯例,涉外商务条款应尽量符合我国有关部门颁发的规范条文。
ii.合同各要件齐全完整。
iii.合理条款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无歧义。合同的文字必须严格准确,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词汇;涉外合同应使用中外二种文字书写,外文文本应请外文专家仔细审查,避免因中外文理解上的概念偏差而引起合同执行时出现异常。
iv.合同对当事双方均有约束力,合同必须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以及所获得的利益。
五、结束语
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采购管理,在设备调研选型、设备招标采购、设备合同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现有流程管理同已往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调研选型,既符合先进的工艺要求,又节约投资成本,避免了由于事先考虑不周而出现重大方案变动或返工造成的损失,加强投资的可靠性。
2、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招标采购流程,使招标更具有组织性、公开性、公正性和规范性,通过招标采购,引进了一大批功能齐全、性能优良、价格实惠的设备,为公司的生产以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加强招标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廉政建设。
3、通过实施规范化的设备合同管理流程,严格控制了设备的设计、制造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检验标准;严格控制了合同的总进度计划;严格控制了供货商的售后服务。对规避投资风险,控制成本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调研具体流程范文5
关键词:包装设计;螺旋上升策略;校企合作
1 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强调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包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目前,在传统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少,校企交流更少,学生不能掌握学科前沿理念和技术,很多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锻炼。
因此,职业院校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工作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来构建教学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连接起来,以设计团队为载体,借鉴企业的生产流程,以企业标准与管理模式来建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机制。用真实项目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融合。因此,探索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
2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阐述
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要掌握并有效运用学习内容,不是一次学习就达到目的,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不断加深理解,进而逐渐掌握。[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完成为载体,以素质提升为根本,实施多重循环,每一重循环层面都包含: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检查验证提高、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
3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教学中,以“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来构建教材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将课程知识内容整合为多个真实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切实提高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笔者现以校企合作项目――“翠浓”苹果醋包装形象设计作为具体介绍。
3.1 项目介绍
翠浓苹果醋是淼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明星产品,因为包装不够精美,销量一直上不去。企业负责人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帮助他们重新打造包装形象。笔者结合《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之食品项目,将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连接起来,在教学过程呈现一个具体项目从头至尾的完整过程,以设计团队为载体,借鉴广告公司的设计流程,以企业生产标准与管理模式,建立教学流程、评价机制,实现了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融合。以真实项目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同时切实为企业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3.2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因此,笔者以企业工作过程――六步法为导向,精心安排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六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图2,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在教学中,全程均有企业参与,给了学生一个直面市场的宝贵机会。
3.3 教学实施
(1)螺旋奠基――市场调研,信息收集。课前主要任务是市场调研、信息收集,这是计划决策具体实施等环节的基础。首先,由学生自主组建团队,根据学案中布置的调研任务组织学生编写问卷,多途径展开调研活动;然后由学生回收问卷,统计分析数据,并将调研结果制作成ppt预备课堂上展示。
(2)螺旋启动――项目分析,计划决策。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后,就需要制订方案,并按照方案来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进行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这三个环节。
在计划决策环节,首先分团队汇报调研结果,展示自主学习心得;接着企业人员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这样的宝贵机会,与企业人员也就是我们的客户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明确设计任务。通过师生头脑风暴,共同探讨创作思路,明确设计方案。
(3)螺旋第一次上升――教师引导,实施制作。首先团队分工合作,动手试一试。先做后学,通过“做”,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收集问题,为“学”做准备。根据学生“做”的结果,笔者选择部分团队初稿作品为范例,找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展示优秀的包装作品,使用案例具体解读设计手法,引导学生探寻运用规律。然后请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依据调研结果,分析现使用的翠浓苹果醋瓶贴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教学重点,初步尝试解决教学难点。接下来团队修改初稿作品。学了再做,更加得心应手。教师巡回指导,随时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重难点,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4)螺旋第二次上升――初稿反馈,反思提升。作品初稿完成后,各团队向客户展示初稿,解说创意,由对方企业初步选出几个中意的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企业意见,设计团队反思讨论,继续创作,对作品进一步进行修改。通过再一次的实践,学生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目标的再次上升。
(5)螺旋第三次上升――课后完善,作品升华。课后,学生将最终完善的作品提交给客户,在参考了消费者意见后,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由客户评选出前三名的作品,并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生产方案。学生团队根据客户要求,按照行业标准制作出最终完稿,并投入生产,预计很快新包装的“翠浓”苹果醋就将面市。经过再一次的学习实践,达到了第三次螺旋上升的目的。
4 结语
在本项目的学习中,笔者通过引入校企合作项目,模拟广告公司运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使课程紧扣职业,直面市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种学法,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采用了“学生自评、教师点评、企业助评、社会参评”螺旋上升的评价形式,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与途径。通过螺旋上升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袁建新.螺旋进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江苏广播电视大学,2009.
调研具体流程范文6
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互联网大会暨2016用友伙伴大会上,了首个反映中国企业“互联网+”风向标和晴雨表的《企业互联网化指数》白皮书。
该白皮书由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携手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所共同研究与,调研了国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近3万家,涵盖了机械、轻工、食品、纺织、建材、石化、电子、冶金、交通设备制造等12个重点行业,包含了大、中、小型等不同规模及国有控股、集体、民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性质的企业。
当前,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进行互联网化升级,找到一个可供参考且可量化的框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此次调研得出的企业互联网化指数体系包括:数据驱动、用户主导、组织创新与企业互联等四个一级体系,18个二级体系;并且分别从企业互联网化的基础准备、开展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化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展开。
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尚处起步期,2015年中国企业互联网化指数为30.8,发展水平不平衡,从地区看是东高西低,从行业看是消费品行业相对较高,从规模看是大型企业互联网化水平明显领先于小微企业,而且企业互联网化水平高低与其两化融合发展阶段与水平相关。
在四个关键特征中,调研数据与结果具体如下:
一、数据驱动包括数据资产管理、全流程数据化、数据开发利用三个指标,2015年的指数值为27.8。企业一致认为数据是互联网化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所以普遍都重视数据资产管理,但关键业务流程数据化水平需要提高。未来互联网与制造环节融合是重点,进一步开发数据价值日渐突显。
二、用户主导包括个性化定制、订单跟踪与产品追溯、全价值链用户服务三个指标,2015年指数值为28.1。数据显示,用户主导正逐步从营销端向研发生产全过程延伸,具体表现在个性化定制成为用户主导的典型模式,虽然订单跟踪和产品追溯应用的深度有待提升,但全价值链用户服务正推动企业服务模式创新。
三、组织创新包括互联网认识、激励与赋权、组织柔性三个指标,2015年的指数值为25.6。企业进行组织创新已经成为必然要求,但组织创新方面尚在探索阶段,流程化和信息化组织管理融合成为促进转型的重要方式,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和分权化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