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由于我国的化工企业数量非常得多,而且大部分的化工企业都呈现出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渐渐呈现出很多的问题。由此可见,对化工行业环境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化工行业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化工行业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所面临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由于化工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因而对于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是由于化工行业所独有的特点所决定。对于相同的化工产品,因原料的不同,其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呈现出多种多样,根据反应过程的不同,其生产工艺也会随之而不同,加之不同的原料产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艺来制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次就是化工行业中所采用的原料,不仅种类多,而且很多的原料都属于有机物,并且具有很高的挥发性、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等化学特点,有的甚至属于有毒、有害的物质。因而在化工的生产过程,容易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一旦这些潜在的环境风险发生,就会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最后就是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都是需要经过高温、高压或者是低温、负压等这些非正常的条件下来生产,如果这些生产条件达不到时,很容易造成化学物品泄露事故,严重情况时还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爆炸、火灾等,进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除此之外,众多的化工行业还存在着周期性的全局停工检修,在此过程中也是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以及对环境产生一定的风险。对于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三废”也会对环境造成直接的危害。由此可见,由于化工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无论是从前期原材料的选择,还是生产过程以及最后化工行业的排放,都会对行业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因而对于化工行业环境风险的评估成为了重中之重。
2目前风险评估所存在的不足
2.1环境风险评估缺乏落实
对于环境影响评估的工作一般都是针对于建设项目来实施,并且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发展,对于环境影响的重在规划,很多的部门对此并不了解。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化工行业往往是以工业园区来进行规划,而且这些区域内都存放着很多的化工原料、产品等,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工艺也呈现出复杂性,很容易造成火灾或者是有毒物体的泄露,因此,对于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到位
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可能会忽略掉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执法不严的情况。由于化工企业的投入对于当地的经济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而会对环境评估方面有所忽略,对于化工项目审核不严等,最终会为环境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2.3缺乏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化工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的政策不够了解,加之对本化工企业的生产规程不够熟悉,对于环境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因而往往会忽略掉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容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化工企业内员工的素质低文化差,并且缺乏专业的培训,同样也会使得环境风险意识缺乏。
2.险评估与项目不密切
对化工环境风险的评估需要根据具体的化工项目来进行,由于化工行业的复杂性,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也是不同的,因而需要依据具体的生产工艺以及设施等重点生产过程以及薄弱的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在实际的过程中,对环境风险的评估往往不是建立在相应的化工项目之上而进行分析的。
2.5对风险评估不够深入
由于对化工行业环境评估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很多的评估方法与手段还不够完善,只是采用了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评估,缺乏对环境风险的深入分析,例如运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
3如何做好化工行业环境风险的评估
3.1做好化工项目的规划环境评估
在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既要对单个的化工项目进行单独的环境评估,也要对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规划进行评估,并且健立起完善的评估机制,有效落实好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对于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以及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都应当做好严格的审批,从而做好化工行业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
3.2不断优化环境风险源的管理
化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对环境风险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其相应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积极改进企业落后的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采用循环经济与清洁的生产方式,除此之外,化工企业还应当加大资金、人员以及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借助这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与污染物的排放。环境风险的应急预案则主要包括了应急计划、教育、培训以及救援的保障等,主要是用来处理环境事故的方法与程序,对于所制定出来的应急预案,应当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行及时的补充、修订,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演练,对于应急预案过程中的漏洞及时补查,从而有效确保企业人员对于化工企业对应急预案流程的熟悉,有助于加强对环境风险事故的处理与协调能力。
3.3提高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化工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并且制定出其相关的防范保障措施,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开展防范环境风险教育与宣传的活动,从而加强化工企业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意识。
3.4做好对化工项目的风险分析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涉及化学物品,因而需要对化工行业生产的过程、工艺等物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分析,依据不同的物料与生产工艺,对不同生产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生产过程做到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阶段与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对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跟踪分析,并制定出其相应的防范措施。
3.5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在进行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最为常有的方法就是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定量法中主观性偏差和定性法中客观性的偏差缺陷,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先通过定性的方法来对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进行简单的论述,并且运用数学模型来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的计算与分析,在计算与分析过程中包括事故概率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以及事件树分析法等,其中比较常用的事故树分析法,可以使得风险事故之间的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清晰明了,并且由事件的发生频率而计算出事故的发生概率。
3.6强化对环境风险的应变能力
根据化工企业所经营产品的不同,其环境风险也是各自不同,因此,在进行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环境的评估工作要定期进行开展,这样有助于保证企业对于环境风险的处置与预警措施具有长期性与有效性,并且有效降低生产环节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预测与管理灾害事件,在不断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决策管理的同时,强化企业对环境风险的处置应变能力,对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风险隐患加以消除,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其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随时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地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环境风险的处置与协调能力,优化环境风险源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切实落实到位,确保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对风险事故的预测能力,尽量减少化工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避免为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林武.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3(1).
[2]于学珍,成文东,李贺.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相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16).
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2
海洋中的微生物对腐蚀的影响远远大于前面这几种,因为微生物不仅数量上占优势而且在效率上占有优势,微生物在自身生理与外界环境之间会吸收外界的养分排出氨、CO2、H2S等这些都可以对海底油气管线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如果管线处在微生物繁殖兴盛的地方,气腐蚀速度还会加倍的增加。内部环境的影响–成分的影响油田的采出物是油气水的多相物,过程中会伴随着很多衍生物,H2S、CO2作为油气开采的伴生物或者是组分之一,使油管中的腐蚀问题时有发生,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中CO2对油气管线的腐蚀机理不同于CO2在内部的影响机理,虽然在水里CO2的腐蚀性对管道很强,管道内部的CO2存在则使得污垢在管道内壁产生集结,造成额外的能量损耗。由于海洋石油的油管内输送的是油气水多相混合物,H2S在水中溶解会对管道产生腐蚀,其自身分离的离子会吸附在金属表面与管道金属成分发生微电化学反应,削弱金属成分间的分子间作用力、促进金属的腐蚀、溶解。此外,由于管线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加工处理时造成金属表面不平整、金属管道内壁上有微裂纹等等,在海水、石油中的固体颗粒都会对微裂纹产生接触冲击、直接磨损影响管线的稳定,在长时间的冲击下或者是在大的波动下就会造成破裂,这些都是一种对海洋集输管线的腐蚀。
管线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与防腐养护的程度有关,外层防护针对管道腐蚀主要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加强表面防腐处理,表面处理质量的高低对防腐程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表面除锈、防护涂层等都会对防腐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抗静电涂料以及涂层防腐涂料的发展,这些新的防腐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管道集输的重视。另外在选材上也做了一些改进,通过选用优质钢材提高了材质出厂时的检测标准,使得材质表面的一些裂纹、划伤被重新处理,减缓了油管腐蚀的速率,另外可以在钢材的加工过程中加入合金贵金属,在金属钢材成型前形成多层经过表面热处理的防护涂层,这样油管的防腐使用效果会增加4倍以上,若加入微量的稀土元素效果会更好。电化学防护参照陆地集输管线的防腐方法可以利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阳极失去电子受损、阴极得到电子得到保护将海管进行阴极化处理,将管线与比较活跃的金属(如牺牲阳极)相连形成电解质,这样可以缓解输油管线被作为电化学阳极而发生腐蚀。特殊防护对一些海水活动、微生物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可以添加外层防护套管,通过牺牲防护套管来达到保护管道的目的;对油气管线所经过的海域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研,了解这一区域的海水情况,并根据海水变化情况对集输管道进行额外的防护;根据管道经过的浅海、滩涂等不同地形开展不同的防腐蚀处理,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应对;还可以在海管进行铺设时对腐蚀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通过不同铺设路线的风险评估对比选择出优化的铺设路线也可以做到对海管的防腐防护。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正在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渤海、黄海以及南海都是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的重点区域,海洋油气管线的防腐有重要意义,虽然海管的防护处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如小容器的喷涂防腐、水域管道腐蚀情况的评估与预测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海洋石油集输管道的防腐以及防护任务仍然很重,就目前海洋石油的发展形势来说海洋石油集输管道防腐处理以及保护措施的研究也具有广阔的研发前景。
作者:江波 单位:中石化北京埕岛西项目部
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3
首先,制药企业设备技术人员应根据产品工艺要求确定的设备列出设备功能,与设备供应厂家联系,确定产品功能,以及设备供应厂家设备性能。由于药品生产的特殊性,制药企业应从设备的结构进行分析,确认设备组成模块,确认各模块功能是否与企业产品工艺要求相一致。在发现与寻找设备功能的过程中,应列清设备功能种类,找到适合产品性能、适合生产需要以及新版GMP要求的设备。
其次,制药企业从自身工艺出发确定设备验证范围,应对设备验证范围的确定,一般除考虑工艺要求外,即考虑设备在工艺路线上的重要性,对于直接或间接可能对产品产生影响的设备必须进行设备验证;另外,在确定哪些设备应进行设备验证确认时,也应考虑设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性,如果进行风险评估后,设备风险系数较大,在设备使用前也应进行设备验证,并对设备验证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避免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设备风险升高,对产品质量造成隐患。其中,因为制药企业设备的特殊性,在设计初期应对设备材质、设备功能进行确认,以免因材质选择不适当,造成产品变质、腐蚀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现象。新版GMP中规定制造设备的材料不得对药品性质、质量产生影响,其所用材料需具有安全性、可辨别性及一定的使用强度。因而材料的选用应考虑在药物等介质的腐蚀性、接触性、气味性的环境条件下不发生反应,不释放微粒,不与所生产的药物或有要求的工艺介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这就使得制药企业在进行设计确认时对选材应持谨慎的态度。对于金属材料的选择,一般制药企业无菌制剂接触药品的设备材质均为316L不锈钢,口服制剂接触药品的设备材质均为304不锈钢。对于非金属材料的选择,一般要求其耐腐蚀、无毒性、不掉渣、不掉毛、耐磨损、能够耐得住消毒剂。特殊用途的还应结合材料的耐热、耐油、不吸附、不吸湿等性质考虑选用,密封填料和过滤材料尤应注意卫生性能的要求。根据工艺要求及实际需要应对供应商开始进行遴选工作。在确定设备的关键参数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产品工艺属性和设备关键参数遴选出最优的设备供应商。设备在采购初期,应该由设备需求部门提出设备新增计划,对设备进行规划设计,不仅仅是针对设备主要性的功能性项目,一些设备非主要部件也应在设备设计中加以重视。诸如,与无菌制剂药物直接接触的部件,均应为316L不锈钢,且应具有不附着物料的高光洁度,尤其是设备边角、搅拌桨、拨叉等部位,外廓结构均应简洁、方便清洁、消毒,但是在此应澄清一个问题,一些亮的表面其粗糙度值并不一定高。
二、制药设备设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4
关键词: 化工企业;安全问题;预防;处理
一、化工企业工艺装置危险性分析
化工企业的高危险工艺生产装置主要是指含有硝化、磺化、卤化、强氧化、重氮化、加氢等化学反应过程和存在高温(≥300℃)、高压(≥10MPa)、深冷(≤-29 ℃)等极端操作条件的生产装置。高危险储存装置主要指剧、液化烃、液氨、低闪点(≤-18 ℃)易燃液体、液化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
(一)高危险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1、硝化反应。有两种:一种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如苯硝化制取硝基苯、甘油硝化制取硝化甘油;另一种是硝酸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生成硝酸酯的化学反应。生产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的反应大部分是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爆炸。硝化是剧烈放热反应,操作稍有疏忽、如中途搅拌停止、冷却水供应不足或加料速度过快等,都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2)火灾。被硝化的物质和硝化产品大多为易燃、有毒物质,受热、磨擦撞击、接触火源极易造成火灾。(3)突沸冲料导致灼伤等。硝化使用的混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腐蚀性,与不饱和有机物接触就会引起燃烧。混酸遇水会引发突沸冲料事故。
2、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的反应。磺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火灾。常用的磺化剂,如浓硫酸、氯磺酸等是强氧化剂,原料多为可燃物。如果磺化反应投料顺序颠倒、投料速度过快、搅拌不良、冷却效果不佳而造成反应温度过高,易引发火灾危险。(2)爆炸。磺化是强放热反应,若不能有效控制投料、搅拌、冷却等操作环节,反应温度会急剧升高,导致爆炸事故。(3)沸溢和腐蚀。常用的磺化剂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硫酸,会放出大量热能造成沸溢事故,并因硫酸的强腐蚀性而减少设备寿命。
3、卤化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或其他基团被卤素(Cl、Br、F、I)取代生成含卤有机物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卤化反应有:黄磷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磷、硫磺与氟气反应生成六氟化硫、双酚A、苯酚、二苯乙烷与溴素反应生成溴系阻燃剂等。卤化反应主要危险性有:(1)火灾。卤化反应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被卤化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过程条件,反应过程所用的物质为有机易燃物和强氧化剂时,容易引发火灾事故。(2)爆炸。卤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因此卤化反应必须有良好的冷却和物料配比控制系统。否则超温超压会引发设备爆炸事故。(3)中毒。卤化过程使用的液氯、溴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氧化性,液氯储存压力较高,一旦泄露会发生严重的中毒事故。
4、强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或强氧化剂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强氧化反应。常见强氧化反应有:氨氧化制硝酸、甲醇氧化制甲醛、丙烯氧化制丙烯酸等。强氧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爆炸。强氧化反应一般是剧烈放热反应,反应热如不及时移去,将会造成反应失控而发生爆炸事故。氧化反应中的物质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物质,副产过氧化物的性质极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有爆炸危险。(2)火灾。氧化剂具有很强的火灾危险性,如遇高温、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都能引发火灾。
5、重氮化反应。重氮化是使芳伯胺变为重氮盐的反应。常见的重氮反应有:丙酮氰醇与水合肿、氯气合成偶氮二异丁腈、芳胺与亚硝酸钠反应制得偶氮染料等。重氮化反应的主要危险性有:(1)爆炸。重氮化反应的危险性在于所产生的重氮盐,在温度稍高或光的作用下,极易分解,有的甚至在室温时亦能分解。一般每升高10℃,分解速度加快两倍。在干燥状态下,有些重氮盐不稳定,外部条件能促使重氮化合物激烈分解,有爆炸着火的危险。(2)火灾。作为重氮剂的芳胺化合物多为可燃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易引发火灾
(二)高危险储存装置的危险性
高危险储存装置:储存剧毒、液化烃、液氮、低闪点易燃液体和液化气体的储罐、钢瓶、气柜等。其危险性:(1)泄漏。由于储存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从而大量释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将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如四川发生的液氯储罐泄漏爆炸事件,使数十万居民紧急转移,影响极大。(2)中毒。有毒物质泄漏后形成有毒蒸汽云,它在空气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剧毒物质泄漏可能带来严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3)火灾。储存易燃液体、易氧化或遇水剧烈反应的物质,易引发火灾事故。(4)爆炸。储存低闪点的易燃液体或气体,如液化烃储罐,由于液化烃闪点低,极易燃烧,一旦泄露遇酸、撞击、摩擦、有机易燃物质或积聚的静电会发生火灾及爆炸事故。如南京金陵石化的油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
二、危险事故处理和事故预防分析
事故处理是强化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和责任的有效手段,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对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责任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破坏事故现场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一)事故预防
在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树立“零事故”思想。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各企业应制定严厉的事故处理和考核细则,加强事故处理及监督考核工作;认真吸取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各企业应建立一套收集外单位事故信息,分析本单位管理体系的程序,以便利用别人的教训,促进自己的管理;将承包商的事故与业主的管理相联系。各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和管理,努力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则要在帮助承包商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时,认真检讨自己在HSE管理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失误,以便做出改进;以事故为契机,审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当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由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系,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对不符合项要建立纠正措施和跟踪制度;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公司应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程序,所制定的管理程序应保证能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订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综合检查的几点建议
企业可按照自身要求进行综合安全检查。检查内容要划分为设备、安全、质量、现场四大类;每周以一个大类为专题进行检查,各分管职能人员负责组织每次的专题检查;各分管职能人员指定或邀请相关领导和职能人员参与检查;各分管职能人员须将检查的详细内容提供给参加的检查人员,便于现场检查;每次的检查以专题内容为主,不局限于专题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其他内容;各分管职能人员须将每次的检查结果在次日及时进行通报。
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5
铁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大家都知道,铁缺乏可引起诸多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那么,铁过多对人体是否也有危害?答案是肯定的,铁缺乏或者铁过多都会打破人体铁平衡并造成不良后果。
从陈先生的病例可发现,长期输血可引起铁蛋白、铁饱和度升高,继而出现肝脏、心脏铁沉积加重,并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所谓的“铁过载”,又称铁负荷过多,是长期输血后的一种疾病状态。
为何铁过多
铁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铁过多(铁过载)也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损害,如心脏和肝脏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铁过载,又称铁负荷过多,是指由于铁的供给超过铁的需要,引起体内总铁量过多,广泛沉积于人体某些器官和组织的实质细胞内,导致多脏器的结构损害和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死亡率的上升。国际上对铁过载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我国“2011专家共识”建议采用欧美标准:血清铁蛋白(SF)>1 000纳克/毫升。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铁过载?临床研究发现,主要是长期输血(继发性铁过载)和无效造血(原发性铁过载)。
长期输血 正常人体内铁含量约4克,正常每日摄取量为10~15毫克;而1单位红细胞内所含铁≥200毫克,平均接受20单位以上的输血,血清铁蛋白即>1 000 纳克/毫升,达到铁过载诊断标准。可见,频繁输血可引起血中铁总量增加。
无效造血 临床亦发现少数患者在输血治疗前已出现铁过载,即无效造血引起的铁过载。这是因为骨髓内无效红细胞的生长导致多种蛋白水平升高,铁调素水平下降,随后肠道铁吸收增加,血清铁蛋白升高,最后引发临床铁过载。
因长期输血引发铁过载的疾病有: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晚期。
因无效造血引发铁过载的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由上可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兼有两种原因,所以是临床中最易出现铁过载的疾病。
把过多的铁“赶”出去
铁螯合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去除增加的铁负荷,从而减少细胞和器官的功能损害。铁螯合疗法能降低血清铁蛋白、不稳定血浆铁和肝铁浓度。研究发现,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与丙氨酸转氨酶改善有显著相关性,丙氨酸转氨酶是肝细胞损伤的一个监测指标,而肝细胞损伤可能与肝硬化的发生有关。
目前有三种铁螯合药物已被批准用来降低铁负担,包括祛铁胺、祛铁酮和地拉罗司。
祛铁胺可与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中的铁结合,转变成铁草胺分子并经肾脏排出,铁草胺的产生可阻止铁的化学反应,从而减少活性氧形成。祛铁胺可皮下或静脉注射,使用剂量为20~60毫克/千克体重,由于半衰期仅20分钟,需长时间持续用药,较为不便。
祛铁酮和地拉罗司都可以螯合细胞内的铁,相比于祛铁胺,更直接地去除产生活性氧的铁。祛铁酮为口服药物,半衰期2~3小时,剂量是每日50~100毫克/千克体重,分3次口服,胃肠道副作用较多。地拉罗司分散片每日用量20~30毫克/千克w重,一日1次用药,临床依从性较好,然而价格昂贵。地拉罗司除了螯合细胞内铁,还与铁调素增加有关,可减少肠细胞的铁吸收,故去铁疗效更好。
据意大利的回顾性研究报道,接受祛铁胺或地拉罗司螯合治疗后,42.7%的患者取得了血液学反应,并减少了输血需要。
此外,铁螯合疗法除了能减少输血外,可能还具有抗肿瘤增殖的额外作用。研究人员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铁蛋白>1 000纳克/毫升的158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发现23例接受铁螯合治疗的患者相比那些未螯合治疗者,5年总体生存率较高,且复发风险较低。可见,铁螯合药物不仅能通过去铁提供临床获益,还可以对某些髓系白血病提供抗肿瘤增殖的作用。
总之,铁是人类生活和人体构造不可或缺的元素,铁缺乏和铁过多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铁过载不是一类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铁过剩的状态,很多疾病都可以合并铁过载,并发生脏器功能损害,长期输血者更多见。输血依赖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因同时具有无效造血(原发性)和长期输血(继发性)两种机制,所以铁过载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祛铁治疗能减轻铁沉积,改善脏器功能,减少输血需要,还具有抗肿瘤增殖的额外作用。
如何检测铁过载
铁过载检测方法的日益普及为长期输血患者的风险评估提供了前景。临床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检测铁蛋白 临床实践中最方便、最常用的是检测血清铁蛋白,因其取样方便,操作简单。但是,铁蛋白易受其他因素(如感染、炎症、肿瘤等)影响,从而可靠性下降。
2.肝脏活检测定肝铁浓度 机体总铁储存量相当于10.6倍的肝铁浓度,因而肝脏活检测定肝铁浓度是评估全身总铁量的金标准。肝脏活检需要抽取4毫克的新鲜肝组织,虽然临床出血的发生率较低,但是仍无法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而且,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来说,肝活检几乎是禁忌。
化学反应风险评估范文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不断暴露出食品的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我国出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检测条例,有效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在新形势下,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才能更好地促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保证我国餐饮行业的持续发展。
1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及现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食品的安全问题是政府形象的保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共问题,因此,积极地进行食品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欧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措施,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在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09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它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分工,构建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以及食品安全评估,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测的力度。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相关的监管工作,严格遵守了《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积极采用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相关的监管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覆盖了我国31个省市以及8个菜种18个食品辅助原料,为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又出台了《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效完善了我国餐饮服务食品监管机制。
2积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制不够完善,出现的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苏丹红、口水油、毒猪油等,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几年来,我国由于食品所引发的疾病在餐饮服务中占据了70%~80%之多,从2010年以来,由于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共276起,其中食物中毒的人数有11000万多人,死亡人数190人,与之前相比较,有所增加。因此积极进行我国食品安全监测势在必行。近年来,地沟油、麦乐鸡事件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餐饮服务中,材料到餐桌,是餐饮服务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材料的加工及消费中的不合理环节,都会对食品的安全造成影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不仅能够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还为一些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标准。
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控制和检测分析
在餐饮服务中,都是通过及时加工、销售、服务等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我国餐饮行业中,相关的服务门槛较低、服务部门的销售管理水平低、缺乏安全以及风险意识,同时,不具备良好的诚信服务以及责任意识。另外,实际的食品材料采购过程以及加工销售中,相关的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操作存在缺陷等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我国一些地区的学校食堂、建筑工地的食堂等,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在整个食品消费环节中,由于食材的品种较多、制作复杂,一定程度上给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造成了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相关的条件限制,不能及时对加工后的食品进行相关的检测,也就不能保证其质量。2)由于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制作过程复杂,需要加入大量调味剂以及添加剂等,难以对其进行检测。3)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就会出现不可检测的物质,增大了检测的难度。4)餐饮服务的人数过多,形成一个庞大检测主体,但是,由于检测资源的限制,不能及时进行检查。因此,在实际的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都会采用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检测方式,对食品进行安全检测,即:食品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全程监控、风险分析以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简称:HCCCP)。所谓的HCCCP全程监控体系,是一种通过政府立法、对相关的企业进行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在过程中它以科学为基础,然后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并制定合理的措施,积极地对相关的控制点进行控制,因此,食品的加工销售就会在监控中,就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4新形势下我国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工作的开展
就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的危害来源主要包括:生物性质、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三种。生物性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细菌的危害、寄生虫等;化学性质的危害具有一定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些天然的毒素、人为毒素以及残留的农药等,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物理性质主要包括了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的物质。我国餐饮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估,把握不同地域危害形成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对食品进行监管。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由浅入深积极地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加强相关检测机制基础设施的建设。②加强对于危害的预测,并且及时进行控制。③积极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食品危害信息共享。④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以及不断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监测机制。⑤积极配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检部门的工作,加强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