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庄规划的建议

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进出口;检验监管;包装检验

[中图分类号]F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41-03

[作者简介]董新蕾(198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一、前言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及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为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赋予的新职能,切实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的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于2011年12月30日将《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部分商品调入法检目录,要求各检验检疫机构于2012年2月1日起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检验监管。2012年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又《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30号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出入境报检及检验有关新要求,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开始正式实行检验。

二、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内容

(一)受理范围

受理报检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应是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中的品种。

(二)报检审核资料

报检审核的单据除《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要求的单据外,还包括下列材料:

1.进口报检

(1)进口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符合性声明(固定格式);(2)中文安全数据单(MSDS)、危险公示标签的样本;(3)对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说明。

2.出口报检

(1)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符合性声明(固定格式);(2)《出境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结果单》(散装货物除外);(3)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4)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样本(如是外文样本,应当提供对应的中文翻译件);(5)对需要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产品,应提供实际添加抑制剂或稳定剂的名称、数量等情况说明。

(三)检验内容

1.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

(1)检验报检货物的主要成分/组分信息、物理及化学特性、危险类别、包装类别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报检时提供的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是否相一致。(2)检验报检货物中是否随附中文安全数据单、包装上是否有中文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所用包装,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检验货物的包装型式、包装类别、包装规格、单件质量、包装标记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与报检货物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检验货物的包装方式、包装使用状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对出口危险化学品,按照以下规定实施检验

(1)检验货物的主要成分/组分信息、物理及化学特性、危险类别、包装类别等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与报检时提供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是否相一致。(2)检验货物中是否随附安全数据单、包装上是否有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对出口危险化学品包装,按照海运、空运、汽车和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规定、标准实施性能检验、使用鉴定,分别出具《出境危险货物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出境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

3.检验依据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按照以下要求实施检验监管:(1)我国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口产品适用);(2)国际公约、国际规则、条约、协议、议定书、备忘录等;(3)输入国家或者地区技术法规、标准(出口产品适用);(4)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技术规范、标准;(5)贸易合同或信用证注明的高于以上规定的技术要求。

三、新规实施以来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检目录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范围不一致

按照文件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监管,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法定检验的商品范围依据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以下简称法检目录),2012年最新法检目录调整最大的变化是将160个涉及危险化学品的HS编码列入法检,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62个HS编码检验检疫类别进行调整。现行有效的法检目录内包含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远小于《危险化学品名录》,对属于法检目录同时也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内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监管无可厚非,但《危险化学品名录》内、法检目录外的进口危险化学品实际上并不需要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出口危险化学品也只需实施包装的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无须进行产品检验。这就导致各直属检验检疫机构对危险化学品的检验范围不一致。

(二)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与包装使用鉴定分两次进行

按照规定,出口危险化学品除了需要进行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等要求以及相关的品质、数量、重量等项目检验外,其包装还应按照海运、空运、汽车、铁路运输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管理规定、标准实施性能检验、使用鉴定,分别出具《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和《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但在很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危险化学品实施产品检验和包装鉴定的并不是一个部门,导致企业出口一批危险化学品时需要向两个部门申请检验鉴定,延长通关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商检成本,如果两个部门的要求不一致,企业便会无所适从。

(三)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不一致

目前,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审核出口企业提供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时大多采信以上实验室出具的报告,但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内容不一致。大多数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对危险货物的分类依据《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TDG)进行,侧重于货物包装运输;仅有极少数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同时包含GHS分类,从危险化学品生命全周期考虑其危险特性。二是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出具的分类鉴别报告结果不一致。以活性碳(HS编码:3802109000)为例,在《危险化学品名录》内,其危险货物编号42521,UN编号1362,应为4.2类自热物质,但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具的报告显示该物质为非危险品,企业据此申报为普通货物,造成逃漏检验。其他诸如油墨、硅铁和乳酸亚铁等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出具的报告结果也不一致。

(四)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编制质量不高

新要求很大的一个变化是要求企业报检时提供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样本,目前企业制作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企业自行组织人员编制;二是企业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三是企业付费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编制。第一种途径由于企业大多缺乏了解GHS及相关文件要求的人员,编制过程随意,大多草草应付了事;第二种途径受检验检疫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局限,掌握的尺度不一致,各地制作的样版也不尽相同;只有第三种途径编制的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质量比较有保证,但由于费用偏高,中小企业普遍不愿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导致企业实际使用的危险公示标签与安全数据单可信度较低,篡改、缺项现象时有发生,不能真实表达危险品的危险公示信息。

(五)出口逐批检验模式不适应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

目前检验检疫机构对列入《法检目录》的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即根据企业类别和产品的风险分级确定检验监管方式。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又规定:列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剧毒化学品目录》等的商品及其包装按照严密监管方式进行检验监管,《法检目录》内的危险化学品大多在此列,应采用严密监管方式,这就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对此类企业实施严格监督检查的同时,对其出口的危险化学品实施逐批检验,随着危险化学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逐批检验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出口企业快速通关的需要。

(六)危险化学品的瞒报、误报、漏报时有发生

危险化学品作为普通货物出运既有监管机构自身检验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危险品托运人和货代公司瞒报、误报的原因。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可能未考虑到某些物质可能带有的危险性凭经验把危险货物误判为普通货物,如钢屑,本身是普通货物,但因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添加切屑油,而使钢屑上沾有油类物质,从而成为易自燃固体而变成危险品。

四、加强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的工作建议

(一)创新检验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有效性

一是尽快制定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工作规范,把国务院591号令和国家质检总局30号公告落实到每个关键点,明确监管范围、检验内容、检验依据、不合格处置和处罚等工作重点,统一检验依据,统一原始记录,统一证稿格式,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检验监管工作,保证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二是研究创新监管模式,探究分类管理、风险分析、电子监管和诚信管理等业务创新成果在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中的应用,构建既能确保安全又能便利企业的适应危险化学品外贸状况的监管模式。三是加强业务创新,将危险品分类鉴定、安全数据单和危险公示标签的预审查环节放在企业出口之前进行,对企业出口的同一批次货物中包装使用鉴定和法定检验同步进行,做到一次报检、一次抽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计收费、一次签证放行,缩短检验流程,减少通关费用。

(二)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一是加大化学品分类鉴别与评估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使其能够分别按照TDG和GHS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定级检测,同时可进行必须的危险化学品理化项目的检测;二是深入研究检测方法,组织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攻关和检测方法开发,力争尽早覆盖我国主要大宗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检验鉴定。三是探索快速检测手段,在确保检测质量准确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检测,保证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快速通关。四是强化技术指导,确保企业检测实验室发挥保障质量安全的有效作用。五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认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打破GHS全球实施后引发的技术壁垒。

(三)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专业性强,产品风险高,安全技术要求高且检验监管责任大,只有检验人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规避检验环节的风险,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实施2012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等文件、GHS制度及国外危险化学品技术贸易措施的研究,定期组织召开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业务学习和业务讨论,以过硬的业务素质武装自己,切实提升检验监管能力。同时还要对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和报检公司进行培训和重点政策讲解,明确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职责,统一做法,理顺危险化学品相关业务流程,引导企业诚信自律。

(四)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增强责任意识

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将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实施检验的职责赋予了检验检疫机构,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适应,严格执行新要求。一是加强学习,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各相关企业要认真学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企业自身进出口产品情况,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进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顺利进出口;三是加强沟通配合。要积极配合检验检疫的施检和管理,加强与外方、货代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生产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展开;四是不断强化企业诚信建设和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要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充分发挥质量主体作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强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力保诚信,严抓质量。建议企业加强与国外供应商的联系沟通,要求供应商严格按照我国最新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输出产品中随附安全数据单和粘贴危险公示标签。

(五)完善标准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后,质检、环保、安监、公安、交通等监管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但目前这些法规、标准还不能做到产业链各环节间全覆盖,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既给不法企业有空可钻、有机可乘,也给守法企业造成执行上的困难,需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兵.推进GHS在中国的贯彻执行[J].中国标准化,2011(7):87-90.

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村庄规划;贫困地区;村庄建设

中图分类号:F034 文献标识码: A

一、村庄概况及特点

龙泉关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太行山东麓,距山西省五台山23公里,是河北通往山西省的西部门户之一,龙泉关村共533户,1388人,其中贫困户300户,1030人。村域面积983公顷,耕地面积只有47公顷。总体来说村庄具有以下特点:

贫困村

龙泉关村共533户,1388人,其中贫困户300户,1030人。村域面积983公顷,耕地面积只有47公顷,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劳务输出及少部分从事第三产业,年人均收入约1240元左右。

山区村庄

龙泉关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部,太行山东麓,距山西省五台山23公里,地处山区,平均海拔高度800米左右,西、北、南三面环山,区域地形的特点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

历史悠久

龙泉关村其西与山西省接壤,距山西省五台山23公里,是河北通往山西省的西部门户之一,龙泉关始建于明朝,因康熙帝封龙泉井,又为长城上一个重要关隘而得名。明代曾派重兵把守,素来是战略要地。

龙泉关村内现存历史建筑有城隍庙、五道庙、观音堂、万佛寺、财神庙五处庙宇。另外有戏台一处、碾盘五个。村内的三棵古树已有七百多年树龄。

镇区驻地村

龙泉关村是龙泉关镇最大村庄,省道382穿村而过,是龙泉关镇政府驻地村。保阜高速公路从村域北部穿过并设有出入口,龙泉关村距离出入口约6公里,对外交通较为便捷。

二、规划过程

《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村村庄规划》项目组于2013年5月份正式开展工作,项目组先后与三次赴村庄进行现状调研踏勘和民意调查走访,并两次与县主管部门、镇政府、村委会、驻村工作组、村民代表等进行沟通,2013年8月30日向住建部进行了中期汇报,会后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并且与当地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了正式汇报,于2013年10月形成了村庄规划的成果,上报至国家住建部。

三、规划理念

在规划过程中,始终秉持”深入调查、尊重民意、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加强引导、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

深入调查---在现状调研中,项目组采取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村民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为村庄所有建筑及各项设施建立了信息档案。这些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高标准完成村庄规划,指导村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民意---项目组访问村民数百人次,问卷调查数百份,全面了解村民真实需求,力求优先解决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优先配套和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

问题导向---通过调研及问卷、访谈等形式找出村庄建设的主要问题,即村民普遍贫困、建设速度较快亟需控制和历史风貌需要加强等问题,规划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切实制定发展措施建议来指导村庄建设。

注重实效---本次村庄规划因地制宜,不过多套用理论、不摆花架子,不照搬大城市建设模式,强调技术可行,可操作性强,务求实效。

加强引导---第一点加强产业引导,由于地处山区,耕地稀缺,粮食产量低,第二产业基本为空白,旅游业同样方兴未艾,同时村民的意识较为保守,这些是导致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需要在产业上加强引导;

第二点由于龙泉关村所处镇区及公路沿线,建设速度相对较快,建筑随意占地,新建民居风格多样,呈现一种无序发展状态,亟需控制与引导。

第三点在民居建设、村庄风貌、远期发展空间控制等方面加强引导。

和谐发展---按照上位规划要求落实空间管制内容,控制产业布局、建设用地布局,强调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严格保护村庄周边的山体、河流、林地、耕田,保护村庄肌理和历史建筑,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建筑与山村整体风貌的和谐。

我们相信:通过对龙泉关村产业调整、历史资源保护、民居整治、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态及绿化环境培育等措施,龙泉关一定 会建设成为以关隘文化为特色,村容整洁、基础完善、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

四、规划难点

1、如何把握镇区总体规划与村庄规划的关系

由于村庄为镇驻地村,村庄总体规划必须与镇总体规划相协调,但是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时间较早,某些方面不能适应现状的建设发展需要,本次规划提出对镇总体规划部分调整措施,并建议尽早编制新版的龙泉关镇总体规划。

衔接:本次规划延续上位规划所提出的发展定位及方向,并注重历史风貌的传承及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对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加以完善,增设幸福院,扩建水厂,并新建污水处理厂及35KV变电站。

调整:(1)村庄中间的主干道调整位置,由于总规制定的线路拆迁量过大,无法实施,本次规划尊重原有路线,适当拓宽,能满足远期的发展需求。

(2)东西向的道路结合地形高差适当调整线型。

(3)提出远期发展用地的控制指标体系,协调村庄建设的近远期的发展关系,同时为将来镇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

2、改造资金短缺

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投入启动资金难以着落。共用设施,既可节约土地,又可减少成本,应当说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层政府财力薄弱等原因,导致改造资金无法着落的难题。

五、规划实施

1、目前已筹资150万元的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款项,正在准备按照规划实施给排水工程。

2、旅游服务设施正在修建,初具规模,具有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主要道路的综合整治工程正在筹备,项目组与当地多次讨论沟通来确定道路形式、铺装材料、施工做法等。

4、根据相关上位规划和相关扶贫政策、措施与当地综合确定产业布局,同时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村民意愿等关系。

5、规划项目组与当地联合形成产业发展小组、环境整治小组,并联合制定村民公约,引导村庄健康发展。

六、思考与体会

思考之一,村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尤其在贫困地区的村庄不适宜在较大范围采取整齐划一、同步推进的办法进行。

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1]。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1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造林这一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2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3发展建议

一是遴选出榉树、青桐、乌桕等景观效果好、价格适中的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枇杷、甜柿等景观果树作为今后村庄绿化建设的重点推广树种[2,3],适当引进乐昌含笑、黄山栾树等优良树种进行点缀,减少香樟、女贞等用量,积极向群众宣传各树种优缺点,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制,村庄绿化建成后须由专人管护3年,管护费用从省市补助经费中列支,对于毁绿案件由林业主管部门严肃查处,对于需要较大量涉及绿化树木的水利、土建工程,应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批[4]。三是对于村内无较大绿化空间的自然村,以建设围村林为主,营造出“村在林中”的景观效果。

4参考文献

[1]冯涛.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18-20.

[2]周继芬.果树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97-99,101.

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现状;问题;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250-01

一、新农村村庄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一个“规划科学、而已中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美化”的新村庄成为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切实愿望。为此宝鸡市委、市政府就百姓所想、群众所需,于从村庄规划着手,改善新农村村庄面貌。通过对一些建设中和建设完工的农村进行了的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建设在景观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村庄规划背离实际

自2009年起我县分批次对100个行政村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没有景观设计师的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独立完成的,造成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之意,造成很多村庄景观仍处于无序状态。

(二)新村建设背弃固有特色

农村住宅作为一个地方的景观主体,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物质,是这个地区景观特色集中表现。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新建住宅起来越多,然而除了一些新建的集中点外,多数建筑是由农民自建完成,建筑风格五花八门,缺少整体性,与周围自然景观更是格格不入。

(三)景观建设存在生搬硬套现象

在目前的新农村村庄建设中,村庄与周围自然环境总是被生生剥离出来,而导致村庄景观表现得如此突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设计者忽略了新农村 这个特殊的定位,一味的将重点放在了“新”字上,急于求成,机械仿效,生搬硬套城市绿化的模式,意图将村庄置换成城市,完全违背了新建设的本意。其配音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并非规划设计上的农村城市化。(十八届三中会政府报告中提出今后的城镇化建设,要避免千城一面,我们引申到新农村村庄景观设计中,也应当避免万村一象。)

设计理念的错误带的是的是规划变成“鬼话”,方案留于“图册”。一些按规划建设成的景观,所往往因为城市的资金和养护技术保障,从而最后“花园”变为“百草园”。

二、现代村庄景观设计趋势

20世纪英国著名城市学家、风景规划与设计师埃比尼泽霍华德,在他的《明天的城市》一书,正式提出“田园城市”,该理论对日后的城市规划具有重大的影响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指出田园城市是由城市与乡村是两个部分组成的,并且 是以城市为中心,四周由农业用地包围,建设目标:使每户居民 能够极为方便的亲近自然空间。由此可见乡村建设在整个规划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景观应当具有其有别与城市景观的景观特质。

随着我国近年来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一批批全新农村的建设成,村庄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确定已迫在眉睫。这时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土人景观设计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在他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用水稻、作物和当地的野草为主要构成要素,用最经济的途径,用农业生产营造出一幅匠心独特景观画面。此案例在中国的新景观设计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貌似与我们所讨论的新农村村庄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相距甚远,但他的作品意在给我们传达这样的一个理念:用常人眼中平常的景观素材来打造不寻常景观。即“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实现真实的居住,从而让居土地建立真实的联系,在居住中回真实的自我。这样,人们的居住才能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意义”。

俞孔坚解释说“背离真实的居住,我认为它的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上两方面因素:主观上,中国教育体系中对审美的缺失,使得人们不清楚怎样才是美的,适宜居住;客观上,在利润的驱动下,地产从业者,包括媒体,在将贵族化的阶级思想等同于居住的合理判断,诱导消费者在人居上的价值观,同样西洋化的小别墅,我们的居住,名贵的园林花卉也难以体现新农村 的建设特色。然而“一片林荫,一条河流、一块绿地无不蕴含着无穷的诗意,让人有获得身心的再生之感”。

三、新农村村庄景观设计工作经验与建议

当前政府提倡勤俭的风尚,而经济型景观规划设计也是结合我国勤俭传统的实践应用。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不仅仅在于独特的创意,而重点在于它是否适应这块土地,能否亲近这块土地。

一个村庄景观首先应当在规划初期确定其景观主题,坚持以功能性为主,景观性并重的原则。功能性的要求是其根本性需要,是维系其生命力的根源,景观性是其外在表现。当这两点都被满足时,才能被广大农村百姓所接受。其次,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主要因素包括:建设成本、管护成本、植物配置与近远期景观效果等。这些主要因素都可以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选择进行合理控制,如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选择一些经济型果树,兼一村一品、春花秋实与管护转移的方式降低成本;建设时期选择小规格苗木,进行合理密植,后期再进行间苗的方法。

四、结束语:

上述观点或许琐碎的、不成熟的,有些带有一些片面性,但这些都是我们作为设计者、建设者与广大生活在新农村中的农民朋友的共同心声。希望同行们在今后的工作同立足于新农村村庄建设的本质需要,集思广益,以自然之法,行生态之效,成事人之果。

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乡村;绿化;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7017102

1引言

目前,随着建设生态和谐美丽乡村理念的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乡村绿化美化更是这个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是1996年设立的地级市,其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生态优越,林木覆盖率达29.33%。为了实现十二五末全面达小康目标,该市凝心聚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尤其在乡村绿化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打造生态乡村、魅力乡村,努力推进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因此,科学合理选择配置好绿化树种,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美化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乡村绿化树种配置原则

2.1注重“三大效益”兼顾原则

乡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在绿化工作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绿化有改善、环境有改变、生活质量在提高。让农村居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主动去植绿护绿,才能促进乡村绿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2.2坚持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原则

根据每个村庄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选择性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树种,优先使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对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更具有亲和力。便得绿化规划要与整个村庄建设规划相协调,绿化配合建设布局,达到生态和谐统一。

2.3严格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

乡村绿化切忌树种单一、色彩单调,搭配不合理,既不美观又不利于生态平衡。应该做到乔灌木结合、花卉花期交替、落叶树与常绿树并存、观赏效果与经济效益双赢。

3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式

根据苏北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在乡村绿化树种选择上,应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宜当地生长的外来树种加以补充,营造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以发挥绿化植物最大生态效益为目的,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地方特色,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经济,提高村庄绿化的综合效益。

3.1树种选择

乔木树种:乡土树种有银杏、枫杨、楝树、榆树、香椿、泡桐、乌桕、柳树、水杉等,引进树种有女贞、广玉兰、雪松、榉树、落羽杉、栾树、马褂木、合欢、朴树、枫香、白蜡等。适用于围村林、农田林网、乡村街道绿化等。

灌木树种:紫薇、桂花、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无刺构骨、洒金柏、樱花、美国红枫、紫叶李、月季、大叶黄杨、洒金珊瑚、迎春、南天竹、海桐等。适用于广场、集中居住小区及农户庭院绿化。

藤本植物:紫藤、凌霄、蔷薇、牵牛花、爬山虎等。

地被:麦冬、黑麦草、白三叶等。

经济树种:梨、桃、杏、李、葡萄、枣、柿子、枇杷、石榴、薄壳山核桃、花椒等。

3.2配置模式

3.2.1主要道路绿化

进出村庄主干道绿化以乔木树种为主,可以从法桐、银杏、马褂木、女贞、楝树、榉树等抗性强、树姿美、生长快的树种任选一种列植并配以地被植物。或乔灌结合,高大乔木搭配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大叶黄杨等球灌类植物,形成层次感,彰显村庄道路整齐干净、绿色怡人。

3.2.2次要道路、村庄街道绿化

以乔木或小乔木为主,可选择栾树、枫香、乌桕、榆树、落羽杉、白蜡等树种搭配紫薇、月季、洒金珊瑚等灌木,下栽麦冬或三叶草地被,街道连接处配以花镜,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

3.2.3休憩广场绿化

选择雪松、枫杨、柳树、泡桐等冠大、生长较快的遮阴树种作为主体,搭配栽植红枫、紫叶李等亚乔木树种及花卉和草坪;组团栽植小叶黄杨、红叶小檗、金森女贞等色叶灌木,小片栽植观赏性好的果树,让人们在休息娱乐的同时可以赏花、观果,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

3.2.4农户庭院及空地绿化

单独居住的农户庭院内可栽植枣、柿子、石榴、葡萄等果树,或配以花灌木,房屋四周栽植梨、薄壳山核桃、花椒等经济树种,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在村庄其它空地可栽植枇杷、桂花、竹子等常绿植物配以小灌木,实现村庄绿化、美化、香化。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乡村绿化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攀贵求大,急功近利。一些村庄盲目追求城市绿化模式,搞大树移栽,引种高档花木和草坪,短期内绿化效果好,但是大树移栽成活率很低,价格高、风险大,高档花灌木及草坪管养成本高,无形中增加了绿化投入,造成资金浪费。建议一定要因村而异,立足实际,一村一个规划,形成自己的特色。譬如宿豫区林苗圃村有着百年传统栽培酥梨的历史,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梨园特色景观,因势利导,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观光园,建起了梨文化园、古银杏园、有机葡萄园等,村庄绿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被评为首届“江苏最美乡村”之一。

(2)乡村绿化投资大,扶持政策少,绿化资金严重不足。搞好一个有特色的村庄绿化,至少需要上百万元投资,各级财政投资有限,苏北村级集体收入大多入不敷出,捉襟见肘,资金筹措十分困难。建议省市加大扶持力度,在村庄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方面增加专项资金,实行项目“以奖代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对创建美丽乡村给予更多倾斜,确保乡村绿化工作顺利推进。

(3)乡村绿化机制不健全,栽管脱节,管护不到位,影响绿化效果。通过调研,大多数村庄绿化缺乏相应管护机制,往往只重栽不重管,人畜破坏及病虫危害严重,植树成活率、保存率低,绿化效果差。建议林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推广良种良法;村里成立绿化管护专业队伍,定期浇水、施肥、除草、治虫,做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努力建设好、维护好天蓝、地绿、水清、路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村庄规划的建议范文6

一、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规划编制滞后,村庄建设盲目扩张

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条件的局限等,河南省部分村庄无规划或者规划滞后,造成村民随意、盲目建房,村庄规模无限制向外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由于缺少规划指导,村庄内民居布局较为凌乱。

(二)空心村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内空外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河南省重点农区典型村庄空心化演进态势来看,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内部生活空间拥挤、自然灾害频发、居住环境恶化等因素往往构成农户外迁和农村空心化的离心力,而村庄周边的开阔空间和相对丰裕的土地资源成为空心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村容村貌较差,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部分村庄内建筑质量较好且可以保留的民居仅占少数,大多民居建筑质量较差。村内节点景观缺失,没有设置中心活动广场,村庄入口景观不明显。

(四)道路交通问题严重,现有道路系统不完善

多数村庄内主干道多为土路,硬化率低。同时,多数村庄还存在现有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尽端式道路过多,道路普遍偏窄,不能满足消防需要,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加之河南省多数地区乡镇、村庄固定时间有集市,在赶集期间,村内道路被临时商铺占据,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农用地格局凌乱

农田细碎零散,田块面积小,大面积耕地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规模经营,也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整洁。多数村庄内存在坟地,长期占用耕地。另外,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将厂房建在自家田地内,也造成了占用耕地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实施村庄整治要与规划编制工作相结合,强调规划的龙头地位,以规划引领建设。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强调指导性,做到规划先行,要与小城镇紧密结合。

(二)加快空心村改造进程

推进空心化村庄的空间、组织、产业“三整合”,以村庄规划为契机,推进农村地域系统的空间重构、组织重建和产业重塑,形成统一空间格局,实现城镇与村庄的功能衔接,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与空间优化布局;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对村庄内部废弃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民居或者设置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庄内部居住环境,加快对空心村的改造。

(三)推行村庄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对村庄内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挖掘不同村庄不同的历史风貌,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风格,形成各有特色的农村新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对村庄现有建筑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不同质量类别的建筑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协助整修危房,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各类规范标准,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等级。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新道路,或者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硬化等,改善道路质量。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停车场,避免车辆在村内无序停放。村庄内的活动广场在赶集期间可作为集贸场地,避免村民沿街搭建临时商铺,占用道路。

(五)开展农田整治

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墓地,将原有坟地进行迁移。做好村庄产业规划,在村庄内预留产业发展用地,避免村民随意建设厂房,占用耕地。通过土地整治使村庄的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用地、林网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