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1

关键词:复杂网络;供应链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F274 文献标志码:A

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抵押资产较少、财务透明度低导致中小企融资难的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率先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它作为金融创新业务,不仅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新的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供应链上的企业增加收入。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我国银行、物流企业、供应链中的企业拓展经营业务空间、增强各自的竞争力新途径。目前国内深圳发展银行、工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都提出各自供应链金融的相应的方案。虽然供应链金融是多方共赢的融资方式,然而并不意味着供应链金融不存在风险。为了更好的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有必要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控制。

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时间不长,对风险已有的研究不多:杨晏忠认为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上企业进行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存在供应链金融融资风险;徐华认为不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存在不同风险类型。赵忠等利用分析融信用风险的特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杨凤梅等分析了我国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两种风险: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提出了建立战略联盟控制风险;刘娱利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出了影响供应链融资风险的关键因素并提出风险防范机制。

综合现有的研究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存在风险性、分类以及风险控制手段等方面,尚没有文献从复杂网络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尤其是从整个供应链金融网络系统角度研究风险及控制。供应链金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小企业都会选择与核心企业连接,这可能导致风险集聚,因此本文从复杂网络视角对供应链金融网络拓扑进行分析,从供应链金融网络结构角度研究供应链金融系统风险形成、传播及控制。

1 复杂网络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网络

复杂网络可以看成由一些具有独立特性的并与其他个体相连接的节点的集合,这些个体可以视为网络中一个节点,节点间由于某种关系相互连接视为网络中的边。复杂网络在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例如电路网、万维网、供应链网、社会网络等。由于这些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真实网络的拓扑结构特性不同于以前研究的简单网络,节点众多且它们的关系复杂,故称为复杂网络,它与规则网络以及随机网络存在不同的统计特性,最为著名的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

在供应链中占绝对优势的核心企业往往对上游的供应商先货后款,而对于下游的销售商往往又先款后货,因此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往往存在流动资金压力,传统的银行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要求苛刻使其贷款无门。供应链金融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它是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依托,将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整合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的信息并对资金流、物流进行控制,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融资服务。当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的自身信用无法达到所需资金银行融资标准时就会寻找链上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充当担保的角色,银行依据该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的稳定性、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在本文中把供应链上的企业看作节点(没有考虑物流企业和银行),当某个企业寻找核心企业以获得银行融资时就认为这2个企业之间有边相连。例如,在供应链金融中,发电厂A的往往要求燃料供应商B先货后款导致这些供应商资金吃紧,这时B就会需找核心企业A,以他们之间发生的业务向银行申请融资,A和B之间就存在边相连。事实上燃料供应商B也是炼油厂C的上游企业,可以以炼油厂为C为核心向外辐射。在这当中,一方面可以为其上游原料供应商或进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另一方面可以为下游的汽油、柴油、PVC等石化企业的经销商提供供应链融资。炼油厂的供应商以及销售商同样可以作为核心企业为其更小的供应商、销售商提供不同额度供应链融资,一直迭代下去就会形成一个以中石化、中石油等为总核心的,不同级别供应商、销售商参与其中的供应链金融网络拓扑,以总核为中心建立供应链金融网络的子网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如果往外部拓展,一级经销商、零部件生产商也可以成为其上下游企业的核心企业,依次迭代下去一直到最小的销售商和供应商,最终形成整个供应链金融网络拓扑。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的融资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它改变了银行对单一企业主体授信的方式,而是对供应链上的各个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等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这种授信方式不仅链条环节长、参与主体众多、参与主体动态变化,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之间相互依赖,这决定了供应链金融风险更为复杂,相互之间风险传递会风险更具破坏性。因此可以借助于复杂网络理论,从系统的结构角度分析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2复杂网络视角下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2.1供应链金融网结构特点与风险

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只要从贷款企业自身资质、业绩、财务特征、担保方式等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决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的额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违约对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几乎没有影响。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某个达不到融资要求的中小企业只要在供应链中找到核心企业,银行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不用对该企业进行独立的风险评估,直接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进行授信。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新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入网络,企业得到有效发展或破产后退出网络,新加入的节点选择度大的节点(核心企业)进行择优连接,基于退出机制的供应链演化模型研究表明这种网络是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特征。从直观上看整个供应链金融网络中,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与核心企业进行连接获得银行的信贷,这样在供应链网络中大部分节点度比较小,而少数核心企业有较大的度,所以供应链金融网络是具有无标度特性的。研究表明这种网络结构具鲁棒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具体来讲,当节点度很低的节点出现问题时,由于与其相连的节点很少,网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保持稳定。当核心节点出现问题时,由于它连接的节点较多,受影响的节点较多,整个网络可能崩溃。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一旦核心企业出现信用问题,风险就会不断传导、放大和反馈,最终导致风险涌现。更为严重的是当核心企业地位发生变化时,核心企业可能隐瞒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信息,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进行供应链融资,这样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从供应链金融网络结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处于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的核心企业连边过多,一旦核心企业受到风险的冲击,整个网络中受影响的企业会增多,网络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2.2网络中邻居节点的差异的程度与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网络某个节点直接连接的节点称为邻居节点。邻居节点的差异指的是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某个级别的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时受信企业生产产品、所属行业、经营活动等的差异。供应链金融的质押物主要有存货、应收账款、提单等,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如果某个核心企业所连接的节点差异度非常小,那么它所面临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产品存在无差异。一旦突发事件对某个行业产生冲击,邻居节点就会产生相似的冲击,那么这些质押物的价格可能下降甚至无法变现,这样不仅受信企业面临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核心企业在巨大担保风险下也会陷入困境。因此供应链金融网络中邻居节点越相似,整个网络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2.3供应链金融网络风险传播

在传统的企业融资中,即使企业因破产无法偿还贷款,受影响的也就是这家企业,银行的损失也是有限的,在供应链金融中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风险会在会在网络中传播,使得与风险企业不相关的企业产生风险。依据SIR模型,假设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的企业有3种状态:A无风险企业;B与风险企业有相连,有风险威胁;C是无法抵抗风险而破产。假设有风险企业将风险传播给无风险企业的概率为α,从状态β变成状态C的概率为β即受风险威胁而感染风险破产。若α=1,在一个平均度为K的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破产而无法偿还贷款的的节点就会将风险传播给K个邻居节点,接着由这些邻居节点将风险传播给.K(K-1-2E\K)个节点(E为这K个邻居点之间连边数目)。随着风险的传播,一方面网络中受风险威胁的企业越来越多。风险会在整个网络中涌现,另一方面在风险传播中企业受到风险威胁后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使得企业不会因为风险而倒闭变成A型企业其概率为1-β,β的值缩小不仅可以治理本企业面临的风险,而且可以有效的阻止风险在系统内传播。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节点的度越大风险传染的速度越快,范围也就越大,整个网络系统遭受的破坏也就越大。

3 复杂网络视角下供应链金融风险治理

3.1绘制供应链金融网络的拓扑图

从以上的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的内在结构决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不同于传统的融资风险,如果不能识别供应链金融网络的结构特性就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理解、治理来自系统的风险。供应链金融拓扑图可全面展示供应链金融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风险传播路径以及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稳健性起着关键作用的节点。因此绘制供应链金融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并应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对风险进行分析、治理可以弥补传统对风险认识的不足,这将有助于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树立系统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思想。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比较新的金融服务领域、涉及整个供应链上大部分企业,不同的银行只能获得自身提供融资的企业间联系情况,因此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是一个难点。对现有数据的掌握分散,无法直接对系统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必须对这些零散的数据从全局角度进行整合,而这并非是一个银行或核心企业所能完成,因此由必须由专门的系统风险管理机构来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网络中的数据,并进而绘制供应链金融网络拓扑图,从而有效的评估系统风险,制定必要的应对策略。

3.2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风险控制

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不同的节点失败对网络系统的冲击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节点感染风险传播的范围也是不同的。在供应链金融网络中,核心节点的度较大,如果核心节点自身出现问题,不仅影响网络的稳定性,而且核心节点可能会把风险传染给更多的邻居节点,所以在风险治理的时候应该采取目标免疫的方式。银行要对供应链金融网络中的主体——核心企业的基本状况、市场地位、供应链状况、财务状况等进行严格的评估,确定是否具有核心企业的资格以及风险承担能力,建立以信用评级为核心的准人体系对核心企业进行跟踪评价以减少共谋融资的可能性。在供应链金融中中小企业固有的高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银行往往将这些风险利用核心企业信用捆绑、担保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可以借助自身主体地位的影响力对借款企业的还款战略、借款动机、风险收益比率进行分析以拒绝不合理的授信担保,在已经授信融资的中小企业出现风险时,可以借助核心企业自身雄厚的资金以及风险处理能力,帮助中心企业治理风险,从而减少潜在风险传播的可能性,维持网络的稳定性。

3.3合理安排供应链金融结构授信

结构授信就是银行关注的是供应链系统的真实交易背景,分析供应链的交易关系和各个参与主体的经营特征,确定授信额度。从上面分析知道,一方面核心节点的邻居节点的越同质化,当某一行业或某一类型企业受到冲击时核心企业帮助邻居节点治理风险的能力有限,系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另一方面核心企业的度越大,核心企业自身的风险破坏性以及风险大范围的传递会使整个网络风险增加。银行在结构授信的过程中要分析核心企业与邻居节点真实交易、参与主体交易的特征以及邻居节点的数量,对于核心节点邻居节点数量太多以及邻居节点同质化的要减少授信和授信额度,银行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减少核心节点的度和邻居节点的同质化的结构授信可以有效的减少系统风险。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2

从流程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风险控制为切入点,对物流金融业务进行研究。首先,梳理相关理论,包括业务流程管理、物流金融的内涵外延及运作模式,总结了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形成因素,归纳了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类型,从共同设计契约、风险定价、流程管理、以具体运作模式为案例的角度回顾了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结果认为,物流金融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系统研究有待加强,较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物流金融;流程观;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56-02

1 引言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促进了物流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1999年中国物资储运与银行联手开发了第一笔存货质押模式的物流金融业务后已经与十几家金融机构合作;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试点开展存活融资业务,2006年深发展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此后,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开展了物流金融业务。

然而,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中,金融机构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损失屡屡出现。以中储为例,仅从其审计报告就可以看出,2012年由于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而导致账面上或有损失1.55亿,约占净利润4.11亿的37.71%,2011年的5024万元,占净利润4.09亿元的12.28%,2010年的3778万元,占净利润2.88亿元的13.12%。由此,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可见一斑,风险控制方案亟需完善以降低业务主体的损失。

2 业务流程观概述

综合Michael Hammer与James A.Champy,T.H.达文波特,A.L.斯切尔,H.J.约瀚逊等对业务流程的定义,得出业务流程的概念: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限定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进行转手交接成为可能。活动与活动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可以有较大的跨度。而狭义的业务流程则认为它仅仅是与客户价值的满足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

业务流程对于企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企业关键业务的一种描述;更在于对企业的业务运营有着指导意义,这种意义体现在对资源的优化、对企业组织机构的优化以及对管理制度的一系列改变。这种优化的目的实际也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争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3 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

3.1 内涵外延

邹小芃最早提出物流金融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地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地发展而产生,属于物流企业服务的高级阶段,此概念的提出基本确立了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和方向。

在对金融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后发现,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对物流金融的理解:物流金融是金融机构利用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与物流监管服务,依据供应链而开展的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的金融活动。广义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供应链活动中,通过开发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有效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地运动,在物流过程中产生价值增值的融资活动。狭义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过程中利用贷款、承兑汇票等多种信用工具为生产商及其上游经销商、下游经销商和最终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资金汇划、信息查询等为一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2 运作模式

依据金融机构不同的参与程度,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分为:资本流通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与金融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融资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协助中小企业融资,提高企业运作效。此模式包括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两种方案;资产流通模式:第三方物流自身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及良好的信誉的前提下,通过资产经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物流、流通、加工等集成服务。该模式包括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反向担保等方案;综合模式:资本流通模式与资产流通方式的结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有较高的要求,典型的案例如UPS。

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程度划分为:中介模式,即商业银行处于主导地位,物流企业受托提供对质押物的验收、价值评估、仓储保管、货款流向监管及质押物的拍卖等中介服务,只收取物流服务费,不承担其他的风险及损失;担保模式,即第三方物流处于核心位置,在中介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信用贷款配额的分配、提供信用担保的职能,同时承担贷款资金损失的风险,此种模式有效调动物流企业的积极性,简化了贷款程序,降低了操作成本;自营模式,即第三方物流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本实力同时提供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节约客户的存货持有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按提供融资服务的主体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物流企业以产业主导和商业银行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模式,并以UPS和深发展银行为例分析了两个模式的运作特点及在我国国情下开展的限制因素,得出结论两种模式都需要银行与物流企业合作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按金融在现代物流的业务内容,将物流金融分为物流结算金融模式:代收贷款业务、垫付货款业务承兑汇票业务;物流仓单金融模式:融通仓模式、多物流中心仓单模式及反向担保模式;物流授信金融模式;综合运作模式。

4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

4.1 物流金融业务风险归类

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来源于以下两方面:物流系统构成要素内部缺乏敏捷性造成的内部脆弱性,来自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包括资源配置、运输条件、预测准确度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等多方面之间的互动构成的外部脆弱性。尹海丹在对运作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风险来源进行了细化,认为业务的风险来源包括:担保的有效性、货物监管的有效性、货物信息的准确性、风险转移、动产的流动性、仓单的真实性、参与主体的信用状况。Barsky对物流金融与传统融资业务进行对比,认为还应考虑到业务流程风险、环境风险、组织结构风险、人员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

对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归类大致如下:

以银行为风险承担主体,将风险分为三大类:银行操作风险,包括信息系统及技术的保障、人员专业素质;借贷企业资信风险,包括质押物、借贷企业财务状况、借贷企业的信誉状况、借贷企业成长潜力;物流企业监管风险,包括经营实力和技术实力。

按参与业务的主体分类,包耀东和张悟移将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细化为物流企业风险因素、融资企业资信状况、质押货物产生的风险、安全风险、物流金融运营状况。

根据供应链金融风险是否可控,李毅学将其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大类,将系统风险归纳为宏观与行业系统风险、供应链系统风险;将非系统风险归纳为信用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和操作风险。强调风险评估中应遵守“主体加债项,并侧重于债项”的重要原则,注重评估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4.2 风险控制研究

(1)共同设计契约。

周学农引入“双方共同决定市场”的思想,在分析供应链上商业银行、融资需求方及制造商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制造商作为先行决策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归纳法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得出结论“双方共同决定市场”的机制是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市场机制。然而作者假设信息对称,使得该模型只适用于假设的完全信息。

(2)流程管理。

李毅学基于金融系统工程研究了存货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构建有效的战略控制系统与日常运营风险控制系统。他将日常运营风险控制按业务流程(图)进行分别处理。

(3)风险定价。

王勇等将“公平偏好”加入到传统的委托模型中,并对比是否考虑“公平偏好”因素来研究激励问题,得出结论金融机构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固定报酬多于传统模型中最优固定支付时,第三方物流会更加努力,从而给金融机构带来更高的收益。

袁光珮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和收益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两种情景下构建了数学模型,提供了物流企业参与该业务程度的最优选择及所应采取的措施。

李娟等引入存货质押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并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业务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认为试图减少融资企业的不还款概率,在监督融资企业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督。

李毅学等假定违约外生给定,综合考虑了银行的风险偏好,质押商品的预期收益率和价格波动率,贷款周期和盯市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利用VaR方法研究了标准存货及股票质押(静态质押)业务的贷款价值比率。

(4)以具体的运作模式为例的风险控制研究。

褚静騉以仓单质押模式为例,从银行角度分析物流金融风险,建议银行应该重视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融资企业的选择,并且建立共赢的银企合作模式、建立一体化的监控系统以减少三方的摩擦、优化三方合作,确定合适的质押率使风险与收益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张璟以授信融资模式为例,首次利用可拓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物流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授信融资模式下参与主体可以共同实施的策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运用各种风险度量方法对主体间的风险控制防范实施智能化的管理,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协调主体间的关系。

弯红地以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为例,利用博弈树建立道德风险模型分析,得出结论银行可否及时收款取决于供应链的稳定性、核心企业的还款意愿、核心企业与贷款企业的合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5)风险防范措施。

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出发,一方面要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加大执行力度,一方面要完善贷款政策等各种相关政策完善物流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加强对出质人的信用审查,加强自身的评估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第三方物流的软硬件建设;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应该加强信息共享,有效沟通,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5.1 系统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关于物流金融业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及风险评价的探讨,而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较少。虽然有不少学者对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定价有深入研究,但是模型的独特适用性不强。另外,目前缺乏以流程管理为视角的风险控制研究。

5.2 缺乏实证研究

关于风险控制的研究多对问题进行假设求解,然后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缺乏实际情况的验证。

参考文献

[1]http:///link?url=arLxOwndXPCfzlJ6uo0TOK 43U79LQrEpbEdJtqL2L284HyWYSD9yK4aTpOElv9b0I8zkkDA u7bp1bJ_HuVn7iK.

[2]邹小芃,唐元琦.亟待关注的领域:物流金融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63-65.

[3]李蜀湘.第三方物流金融知识共享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4):180-182.

[4]闫英,叶怀珍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存货质押融资服务定价模型[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10):56-58.

[5]陈祥锋,朱道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创新[J].物流技术,2005,(3):4-7.

[6]吴昊.基于博弈论的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7]徐欣.解读供应链融资双重模式[J].物流技术,2007,26(7):69-73.

[8]宋焱.物流金融:出现动因、发展模式与风险防范[J].南方金融,2009,(12):41-46.

[9]Prater E, Biehl M.,Smith M.A.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agility,Tradeoffs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uncertain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1,21(5/6):823-839.〖ZK)〗

[10]尹海丹.基于供应链金融各模式下的银行风险防范[J].经济师,2009,(5):18-19.

[11]Barsky N P.Evaluating business risks in the commercial lending desicion[J].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2005,20(3):3-10.

[12]李电生,员丽芬.基于物流金融模式的中小型企业融资风险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1):62-64.

[13]包耀东,张悟移.基于AHP的物流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68-69.

[14]李毅学.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0):36-41.

[15]周学农.供应链金融管理[J].系统工程,2010,28(8):85-88.

[16]李毅学.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7]王勇,徐鹏.考虑公平偏好的委托模式融通仓银行对3PL激励[J].管理工程学报,2010,1(24):95-100.

[18]袁光珮.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的分析与决策[J].统计与决策,2011,(8):169-171.

[19]李娟,徐渝,冯耕中.基于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20:49-50,106.

[20]李毅学,徐渝,冯耕中等.标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贷款价值比率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6,15(6):9-99.

[21]李毅学,徐渝,冯耕中等.重随机泊松违约概率下库存商品质押业务贷款价值比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1):21-26.

[22]李毅学,冯耕中,徐渝.价格随机波动下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质押率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12):42-48.

[23]褚静騉.基于仓单质押模式的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2):50-52.

[24]张璟.规避物流金融风险的可拓策划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4):3-8.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深入,银行间竞争不断加剧,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快金融产品的研发,以新型授信技术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争夺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一些银行借助客户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运行特点,突破传统信贷思路,创造性地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并率先向大型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客户群进行推广。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的评级授信、抵质押担保、审批流程等方面的限制,客户准入门槛比较符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方案设计灵活,适用范围较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众多、融资模式灵活、契约设计复杂,商业银行在推广供应链金融过程中,需要对供应链金融的特定风险进行管理,以增强供应链金融的适应能力。

一、供应链金融的涵义与主体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新型渠道(企业层面)。从商业银行视角看,供应链金融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创新发展的金融产品,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及银行等各参与主体的合作共赢。根据深圳发展银行副行长胡跃飞提出的概念,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商品贸易融资的自偿性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一)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1.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准入标准上,不再孤立地评估单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而是侧重于考察中小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核心企业的交易记录,将购销行为引人中小企业融资,为其增强信用等级,并将资金有效注入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在供应链内部封闭授信。融资严格限定于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购销贸易,禁止资金的挪用;利用供应链购销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主要基于商品交易中的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融资,与传统的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形成鲜明对比。

3.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并把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另外,供应链金融还引入了物流企业的合作,起到货押监管的作用。

(二)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在供应链中占优势地位的核心企业。

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通过与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合作,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根据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相应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期限。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受经营周期的影响,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占用大量的资金。而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可以通过货权质押、应收账款转让等方式从银行取得融资,把企业资产盘活,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业务扩张,从而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物流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协调者,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服务,另一方面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货押监管服务,搭建银企间合作的桥梁。对于参与供应链金融的物流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其开辟了新的增值业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物流企业业务的规范与扩大带来更多的机遇。

核心企业是在供应链中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产生较大影响的企业。供应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会给核心企业造成供应或经销渠道的不稳定。核心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地位和良好信用,通过担保、回购和承诺等方式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维持供应链稳定性,有利于自身发展壮大。

二、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模式

在供应链中,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缺口主要产生于预付账款、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等节点,这些节点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内占据了较大比例。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效率,结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特点,供应链金融基本模式主要有:基于预付账款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基于存货的融通仓融资模式以及基于应收账款的融资模式。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

在采购阶段,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核心企业预付账款,才能获得持续经营所需的产成品、原材料等。对于缺乏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兑仓融资模式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用于向核心企业支付预付账款。所谓保兑仓,是以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以核心企业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以控制中小企业向核心企业购买的有关商品的提货权为手段,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授信业务。该模式下的授信产品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主要通过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经销商)、核心企业(生产商)和物流企业(货押监管)四方签署合作协议而实施。…经销商根据与生产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交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生产商货款的支付保证和到期支付;物流企业提供保证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向物流企业进行反担保。物流企业根据掌控货物的库存情况和销售情况按比例决定承保金额,并收取监管费用;银行根据经销商存入的保证金签发相应额度的提货通知单,物流企业凭银行签发的提货通知单向经销商发货,经销商销货后向银行续存保证金,银行再签发提货通知单,物流企业再凭银行签发的提货通知单向经销商发货,如此循环操作,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达到银行承兑汇票金额,票据到期,银行保证兑付。保兑仓融资模式如图1所示。

保兑仓融资模式实现了经销商的杠杆采购和生产商的批量销售,经销商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货的权利,避免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从而为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效缓解了全额购货造成的流动资金压力。生产商以自身的资信或实力为下游经销商提供 回购承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了下游销售。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以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条件,由其为中小企业融资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并以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同时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由物流企业提供授信担保,从而大大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

当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处于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生产经营周期时,可以采用融通仓融资模式。融通仓是中小企业以银行认可的存货等动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的行为。然而不同于简单动产质押,融通仓是指在动产质押中引进物流企业,将中小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等质押标的存人物流企业开设的融通仓,由物流企业提供质物保管、价值评估、信用担保、去向监督等服务,由银行根据动产稳定性、评估价值、交易对象、供应链状况等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授信业务。融通仓的还款来源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或质押产品销售中产生的分阶段还款。必要时,银行还会与中小企业的上游核心企业签订质物回购协议,降低融通仓授信业务的风险。融通仓融资模式如图2所示。

融通仓融资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联结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综合平台,开辟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通过融通仓融资模式,使针对中小企业的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融通仓凭借良好的仓储、物流和评估条件,协助中小企业以存放于融通仓的动产为质押获得融资支持。此外,融通仓还帮助作为质押权人的银行解决了质物估价、监管和拍卖等难题。总之,通过融通仓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将以前银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转变为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标的,从而构建起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融通的新桥梁。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商品销售阶段,由于绝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都具有未到期的应收账款,这一模式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具体而言,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下游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为标的物(质押或转让),由商业银行向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的,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授信业务。在应收账款融资中,主要有中小企业(债权企业)、核心企业(债务企业)和银行等主体,如果是应收账款质押,银行第一还款来源是处于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的销售收入,第二还款来源是供应链下游核心企业给付的应收账款。如果是应收账款转让(有追索权明保理),则第一还款来源是供应链下游核心企业直接支付给银行的应收账款,第二还款来源是处于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的销售收入。应收账款融资也可以引入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保证担保。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如图3所示。

在应收账款质押中,银行通常将中小企业视为借款人,将核心企业视为担保人核定授信额度;而应收账款转让(有追索权明保理)通常将核心企业视为借款人,将中小企业视为担保人。因此,在应收账款融资中,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得到银行更多地关注,避免了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风险评估,借助核心企业较强的实力和良好的信用,使银行的授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供应链金融的特定风险

供应链金融虽然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融资模式灵活、契约设计复杂,其运作也存在一定风险。

1.核心企业道德风险。核心企业因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在供应链金融中是决定风险的特异性变量。通常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互利互惠,可以将中小企业的边际信誉提高到与核心企业同等的水平。但是,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利用其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上对上下游中小企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短期效益最大化,则会导致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迫使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以维持其基本运作。一旦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供应链资金紧张状况得以缓解。核心企业可能进一步挤占中小企业资金。如果由此积累的债务负担超出中小企业的承债极限,核心企业就会由控制风险的变量转变为供应链系统性风险的“震源”,使得供应链出现不稳定,带来相应风险。

2.物流企业渎职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物流企业是链接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多方参与主体的纽带。订单形式的需求信息、货物形式的监管标的、担保形式的金融服务等都通过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上层层传递。一般而言,物流企业的引入有助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但是,在物流企业准入不严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的货押监管变量可能转化为一个新的风险隐患。比如出现监管方渎职、与中小企业的合谋诈骗或与核心企业发生纠纷等等,则必然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有序循环,使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得不到无缝衔接,严重时将使整个供应链金融中断或者崩溃。

3.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供应链金融作为针对中小企业的授信类产品,其最大特点是强调授信的自偿性,通过对物流、资金流、控制技术的结构化运用,规避了因中小企业资信、实力不足所蕴涵的信用风险。鉴于此,供应链金融弱化了主体评价的权重,对受信主体的资质要求门槛较低;而强化债项评价的权重,对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广义的动产担保物权更为重视。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等广义的动产担保物权,作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授信支持性资产,是重要的直接或间接还款来源。如果对中小企业此类广义的动产担保物权选择不慎,供应链金融将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4.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需要根据供应链的具体信息来量身定做金融服务,设计多元化的契约,以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这其中业务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严密性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而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较多,每个主体都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当供应链结构日趋复杂、规模日益扩大时,供应链上发生错误信息传递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在银行扩大供应链金融服务范围,提供更加灵活金融产品的形势下,如果对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契约设计不完善或有问题,供应链金融操作过程、人员、信息或外部事件不能得到准确有效地管理和配置,将可能引发操作风险,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债权的有效实现。

四、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金融创新,在运作模式上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资金流动封闭化、强调动产担保物权等一系列特征。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比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手段。

1.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选择管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首先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选择问题。“为了防范核心企业道德风险,银行应设定核心企业的选择标准。(1)考虑核心企业的经营实力。如股权结构、主营业务、投资收益、税收政策、已有授信、或 有负债、信用记录、行业地位、市场份额、发展前景等因素,按照往年采购成本或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对核心企业设定供应链金融授信限额。(2)考察核心企业对上下游客户的管理能力。如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经销商是否有准入和退出管理;对供应商,经销商是否提供排他性优惠政策,比如排产优先、订单保障、销售返点、价差补偿、营销支持等等;对供应商,经销商是否有激励和约束机制。(3)考察核心企业对银行的协助能力。即核心企业能否借助其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协助银行加大供应链金融的违约成本。

2.物流企业的准入管理。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物流企业的专业技能、违约赔偿实力以及合作意愿三项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关键指标。其中,专业技能和违约赔偿实力两项指标分别关系到供应链金融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可以进一步细化这两项指标,采用打分法形式对物流企业进行评级和分类。对于合作意愿指标,除了考虑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的积极性,还应考虑物流企业具体业务操作的及时性,以及物流企业在出现风险时承担相应责任的积极性。根据上述三项指标筛选的物流企业应能在链接供应链有序运转的同时,协助银行实现对质押货物的有效监管;在出现风险时发挥现场预警作用,将质押货物及时变现,最大程度地降低银行供应链金融违约损失率。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4

Abstract: As the suppliers are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pply chain, it's a vital issue for the core enterprise to choose the suppliers.In the modern market environment, besides the low cost, the credit risk is another element the enterprise should consider. The bi-level model which based on multi-objects can be introduced to the supplier's selection, stablishing an upper model to aim at minimizing the aggregated cost and, in the lower model, targeting at the suppliers' minimum financial risks. The AHP is also introduced into the lower model to obtain the integrated credit index which indicat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upply chain. The upper model is used to restrain until we get the optimum.

关键词: 供应商选择;双层模型;金融风险;AHP法

Key words: supplier selection;bi-level model;financial risk;AHP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15-03

1 问题提出及相关文献

上游供应商为核心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其成本高低、质量优劣是制约供应链最终产品质量以及盈利水平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将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有利于保证供应链核心竞争优势,达到“双赢”的效果。鉴于供应商在供应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对于核心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相关文献。Dickson G.W[1]于1966年提出了23项供应商选择准则,之后Weber[2]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在Dickso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价格、质量以及交货期等为主的评价准则;国内的马士华[3]等也提出了供应商选择的评价体系。供应商选择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依据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其耗时短,过程简单,但对于多对象的供应商选择无法进行准确判断。现在供应商选择主要采用定量方法,包括线性规划法、层次分析法(AHP)[4]、成本估算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5]等,数据挖掘[6]以及BP神经网络等方法也被运用到了供应商选择中。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但其局限性在于大多数方法只偏重于单一目标或单一供应商的选择。在实际供应链运作时,由于各个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不同,考虑到供应商议价能力、质量以及风险等因素,核心企业通常会选择若干个供应商合作。

2008年金融危机后保险与风险规避成为了企业重视的焦点。因此识别供应商风险,将信用风险纳入供应商选择范畴,降低供应链风险,可以更好的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双重目标的双层模型,对供应商的选择进行优化。

2 构建双层优化模型

双层模型是一类具有主从递阶关系的数学模型,它是将优化问题作为约束条件的极值问题[7]。本文提出的双层模型其上层模型(U)以成本最低为目标,下层模型(L)以供应商的信用风险为标准进行筛选,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供应商综合信用指数。再将上层选择出的供应商进行重新选择,从而确定供应商及采购数量。

2.1 上层模型(U)的建立 假设同一种商品有n个供应商,采购费用包括采购人员费用、购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由于核心企业采取较为严谨先进的供应商选择模式,采购人员工资和差旅费逐年降低,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将其列为管理成本中,因此本文考虑的总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首先以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上层模型(U):

(U)minF1=■?浊ixiai+■?浊ixikili(1)

s.t.x1,x2,…,xn?叟0(2)

■xi=V(3) ■?浊i?叟1(4) ?浊i(1-?浊i)=0(5)

xi是上层模型的决策变量,表示企业在第i个供应商的采购量;?浊i为0-1变量,(4)式表示核心企业至少选择一个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ai是第i个供应商的单位采购价格,即单价;ki是第i个供应商的单位运费;li表示第i个供应商的运输距离。V表示核心企业对该产品的总需求量。(1)式中第一项为核心企业选择在第i供应商购进xi产品的采购成本,第二项为核心企业选择在第i供应商购进xi产品的运输成本;(2)式表示核心企业至少要选择一家供应商进行合作;(3)式表示采购量总和要与核心企业总需求量相等。

2.2 下层模型(L)的建立 下层模型考虑供应商的综合信用风险指数。现在主要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现在世界上公认的信用评级公司有穆迪、标准普尔以及惠誉国际,其考虑的主要因素如表1所示。

参考其评价指标本文采用以下因素进行信用风险评价:企业注册资本B1、企业盈利能力B2、银行资信等级B3以及现金流机动性B4。得到第i个供应商的综合信用评价指数?棕i作为供应商风险权重,且?棕i与xi正相关。本文参考文献[8]的思路,利用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8]计算供应商信用指数建立下层模型。

(L)maxF2(?棕i)=1-■[1-?棕i](6)

?棕i为决策变量,表示第i个供应商的综合信用评价指数;F2(?棕i)表示系统整体信用评价指数。(6)式是以供应链稳定性最高建立的函数。

2.3 综合信用评价指数的计算 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企业信用风险评级时通常采用的模型有KMV模型[9],Credit Risk+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以及Credit Metrics模型等。其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以及较长的过程,并不适合核心企业供应商选择时使用。本文采用层析分析法(AHP)计算综合信用评价指数。AHP是T.L.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AHP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包括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等,各层因素之间、上下层之间相互比较,从而得到每个方案相应权重。

双层模型求解具有非凸性,属于一类强NP-hard问题,解决起来相当复杂,尤其是当涉及变量个数较多时,求解其全局最优解更为困难。BEN-AYED和BLAIRE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指出:即使是很简单的双层线性规划问题也是NP-hard问题,不存在多项式求解算法[10]。双层模型的非凸性使得其不仅求解十分困难,并且其求得的最优解也只是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11]。现在双层模型的计算常以计算软件进行,本文采用Matlab R2010B进行求解。

3 算例分析

假设某汽车生产商同一零件的三个供应商C1、C2、C3。其数据如表2所示,且企业对该种货物需求量为110。

核心企业建立双层模型选择供应商。首先计算下层中的供应商综合信用评价指数。利用AHP计算主要是根据Saaty的1-9比例标度法(表3)建立对比矩阵进行。

对于需要考虑的四个因素企业注册资本B1、企业盈利能力B2、银行资信等级B3以及现金流机动性B4建立两两比较的对比矩阵,如表4。

得最大特征值?姿max(A)=4.1170,CI=■=0.0390,RI=0.90。

则CR=■=■=0.0433?刍0.1,则对比矩阵一致性成立。

此时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B1、B2、B3、B4的权重为,U=(0.0869,0.8880,0.1847,0.4121)。其权重与重要程度成正比。构建候选供应商C1、C2、C3与B1、B2、B3、B4的对比矩阵,如表5。

得?姿max(B1)=3.0183,CI=■=0.0092,RI=0.58。CR=■=■=0.0158?刍0.1。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滋1=(0.8527,0.4881,0.1862)。同理可得候选供应商对于其他准则的对比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滋2=(0.9225,0.2803,0.2547);?滋3=(0.2468,0.3350,0.9093);?滋4=(0.2184,0.5201,0.8257),可得供应商综合信用评价指数?棕1=1.0315,?棕2=0.5675,?棕3=0.7506。?棕1?酆?棕2?酆?棕3,即供应商C1的风险最小,C3风险最高。将?棕1、?棕2、?棕3带入(6)式进行供应链可靠性分析,可得评价矩阵。将供应商数据代入上层模型,为?浊i赋值,求解xi、F1如表6所示。

综合考虑成本以及供应链风险最小应选择方案5,即选择供应商C1、C3作为合作伙伴。在现实生活中,核心企业常常会选择若干个供应商进行合作以综合竞争优势、分担风险,但是不会选择过于分散或过多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免加大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供应链风险。本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际经验相符。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将供应商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数引入到下层模型,建立了基于成本最低以及供应链整体风险最小为双重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试图解决供应商选择问题。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以及并联系统可靠性计算模型计算供应链风险指数,以确定最终最优方案。模型充分考虑了传统意义上供应链的最终目标——成本最小、利润最高,同时也考虑了在当代经济背景下供应链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Dickson G.W.An 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s[J]. Journal of purchasing,1966,(5):5-17.

[2]Weber C A,Current J R,Benton W C.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J]. Europe Oper Res,1991,50:2-18.

[3]马士华,王许斌.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7(6):5-8.

[4]戴海容,王丽萍,邱飞岳.一种基于AHP/线性规划的供应商伙伴选择算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32(5):509-515.

[5]陈畴镛,陆锦洪.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J].浙江学刊,2005(1):221-224.

[6]史成东,陈菊红,张雅琪.基于BP神经网络和DEA的物流供应商选择[J].工业工程,2010,13(4):112-116.

[7]赵志刚,苏一丹.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J].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2006.

[8]刘嘉,吴志军,郁鼎文,孙国梓,张玉峰.基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5):99-102.

[9]BEN-AYED.Ageneral bi-level linear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of the network design proble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1988,22(B):311-318.

[10]孙会君,高自友.考虑路线安排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4).

[11]Campelo M,Seheimberg S.A Study of Local Solutions in Linear Bi-level Programming[J].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05,125(l):63-84.

[12]周爱民,谭春桥.双层规划模型及其算法研究综述[J].零陵学院学报,2005,26(2):133-137.

[13]B Liu.A survey of credibility theory[J].Fuzzy Optimize&Decision Making,2006,5(4):387-408.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5

内容摘要:供应链融资是从供应链角度对中小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本文对供应链融资的模式进行分析,针对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融资路径。

关键词:融资 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 路径

“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更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瓶颈之一。银行为中小企业放贷存在顾虑,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服务,同时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量大、复杂程度高,这也对银行工作的效率和成本提出严峻挑战,对此,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不断推出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供应链融资模式就是中小企业选择它的供应商和销售商组成供应链,借助供应链的协同优势和信息平台,采用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方法管理企业的融资,并根据企业用资情况随时进行监督。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作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交流与合作)、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方法体现经营一体化。供应链把单一的中小企业融入到一个共同发展的组织中,它既有效地避开中小企业规模小和风险大、信息不透明的劣势,又充分发挥其管理灵活、易监督的优势,使得原来受规模限制的融资方式可以运用,缺乏担保体系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银行业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增加利润来源的新领域。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

保兑仓融资模式。在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经常需要向下游企业支付预付账款,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用来支付预付账款的融资,才能获得企业持续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等。保兑仓业务是在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买方以其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作为质押,由银行控制其质押品提货权,买方向银行申请相对应的授信额度,由银行向卖方或买方提供银行承兑汇票的一种金融服务。

融通仓融资模式。所谓融通仓,是将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仓储服务三者予以集成的一种创新式综合服务,它有效地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组合、互动与综合管理。融通仓融资服务模式一般分为信用担保融资模式和质押担保融资模式两种,信用担保融资模式是商业银行以物流仓储企业作为授信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经营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为其核定授信额度,物流仓储企业再依据与其有长期合作往来关系的企业资信状况提供信贷额度,为合作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合作企业存放于仓库内的商品作为质押或反担保,保证其信用担保的安全。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卖方与买方签订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并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企业产品销售阶段,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中游的债权企业融资。供应商将货物卖给客户,若客户不直接支付现金则产生应收账款,直到某期限后才能收回现金。由于应收账款是绝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都具备的,这一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适应面非常广。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拥有较强实力和较好的信用,所以银行在其中的贷款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是指处在供应链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综合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而且还包括供应链的风险因素给中小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供应链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风险对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状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独家供应商的风险和物流配送的风险。供应链管理一般采用的是独家供应商供货,这就不可能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旦供应商在供货上出现差错(缺货、时间延迟、质量不达标等),就必将导致整条供应链出现危机,供应链上的其它环节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同样,生产过剩和运输过程的不稳定,在整条供应链中将会造成物流配送的延迟,并由此导致供应链物流的中断,影响到供应链下游企业的运营。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现行银行信用评级系统模型中,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资本能力在系统评分中占较大比重,而各家银行数据模型风险偏好在这方面都较为趋同,因此依据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来评定的信用等级会出现普遍偏低的状况,银行再次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和历年来的往来记录为其进行等级调整的幅度也十分有限;另外,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正常渠道的信息披露监管,所以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往往不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着眼于企业短期的利益或目标而不完整的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企业为了避税等因素导致财务信息不实、报表数据质量有限,金融机构通过这些报表很难了解企业内部的真实情况及商务往来的真实背景;由于企业资金实力有限,公司会尽可能有效地调动与调配资金的使用,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为了充分的使用资金,企业可能尽量增加融资期限,延长或拖欠企业贷款的偿还。

法律、法规与制度不完善的风险。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都不健全。迄今为止,还未有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帮助其有效融资方面还是一个立法空白,不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虽然近几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分析

改善供应链融资结构。为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应该对供应链内融资成员结构进行重组,选择与核心企业联系密切、交易频繁的企业进行融资,避免选择位于供应链条终端或始端的企业,以便金融机构及时进行关注与跟踪。在供应链金融中,将信贷投放到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供应链企业中,避免投资过于集中来分散风险,并选择一些相对信誉良好、运行稳定、信息透明、柔性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融资,优化供应链融资结构。

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授信评级标准和贷款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和需求特点,建立起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体系。商业银行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标准,研究制定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定、评级办法。银行评级应当从注重企业的资产规模变为更重视企业的实际经营效益,注重针对中小企业某一个项目或某一交易活动的评级,客观地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为中小企业平等地获得银行贷款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商业银行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贷链条,优化授信流程,提高信贷审批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

打造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面对日趋壮大的供应链模式和日趋复杂的供应链结构,借助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管理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企业的服务机构,准确、及时、便捷地了解链条上节点企业的信息并据此作出决策,对维护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十分重要,同时各节点企业通过系统平台,增加信息交流与了解也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信息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因素,它能让管理者在更宽阔的视野中作出最优决策,信息技术的收集和分析功能也为管理者提供了最佳的供应链决策工具。

金融机构要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共同搭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物流平台。由于动产的流动性强以及我国法律对抵质押担保生效条件的规定,金融机构在抵押或质押物的物流跟踪、仓储监管、抵质押手续办理、价格监控乃至变现清偿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要避免对物的流动性损害的前提下,对流动性的“物”实施有效监控,将系列与银行业务相关的“物控”环节外包给特定的专业公司(主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成为了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必由之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动产抵质押物监管、资产变现和货运等方面具备优势,其专业化的服务有利于降低银行抵质押担保授信业务的交易成本,为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风险防火墙,既拓宽了银行的授信范围,也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机会。因此,要鼓励金融机构与有实力的物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这些合作伙伴的分支机构以及地方物流公司建立起紧密的业务合作渠道,开展多项业务合作,共同搭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物流平台。

参考文献: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类范文6

关键词:B2C 电子商务 供应链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13-03

一、前言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评估,并设计融资方案,运用多种金融组合产品,向供应链上有资金需要的企业进行融资,使得供应链上相关的中小企业得到融资支持,从而解决供应链上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电子商务网站孕育而生,其中不乏运营较为成功的B2C电商,如凡客诚品、苏宁易购、当当网等。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余剑梅,2011),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把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为B2C电商提供融资,降低其财务风险。

供应链金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早已受到关注,其中,供应链金融已成为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杠杆(庞仙君,2011)。Steven K(2000)把金融业务扩展到新的B2B电子商务市场,而银行须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2};Michael(2001)提出了随着银行产品和金融体系的创新,电子商务融资将成为现实;张强(2007)通过结合电子商务和仓单质押的优势,提出了B2B电子商务的仓单质押的运营模式;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李明锐(2007)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贷款模式和还贷模式作出介绍,并提出风险控制方法;吴义爽(2009)对“网络联保”信贷模式从博弈论角度论证,发现该模式可以有效治理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使信贷市场达到分离均衡{3}。目前国内已有的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有国内B2B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与商业银行联合推出的“网络订单融资”、“网络仓单融资”、“电商供应链贷款”等。

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实体贸易以及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很少涉及到基于B2C电子商务平台中的供应链融资,因此本文提出基于B2C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描述了其应用模式,并分析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和风险。

二、B2C电商资金需求

当今是电子商务企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同于2008年期间。当时营销成本低,同行竞争小,资本热度也比现在活跃,像凡客诚品、一号店这样的比较成熟的B2C网站,仍然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商品周转以及网站运营推广。因此,可以说,谁能够拥有资金进行市场与产品开发,谁就能占据主导权,拥有资金支持,B2C电商才能够脱颖而出。以下是B2C电商资金需求的具体方面:

(一)充足的库存

虽然与传统的企业相比,B2C电商的供销渠道相对特殊,不需要销售店面,而电商也可以直接向制造商或者出版商进货,库存可以降低很多,但是也仍无法做到零库存,否则会受到太多的局限性,因为需求变化非常快;另外,自有工厂的B2C电商为了应对成本上涨,尤其是服装企业,像凡客诚品,必须预备一些半成品,以便未来直接进行二次加工;同时每一家销售产品的企业都会有死库存,B2C也不会例外。因此,可以说B2C规模越大,库存越大,而库存就意味着资金的占用。

(二)网站推广

B2C电商近几年的发展,销售额的成倍增长,离不开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的上升,销售渠道便成为关键。类似于2005年时阿里巴巴的病毒式营销,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B2C网站的广告,但是在“天猫”一家独大和电商同质化的情况下,“乐峰网”、“一号店”、“乐淘网”等这样一些新兴的B2C电商想要在互联网上站稳脚跟,分得网络经济的一杯羹,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作推广。“凡客诚品”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甚至是社区网站都有推广,显然,其销售神话是靠资金砸出来的。电商只有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发展,高投入不一定有高产出,但没有高投入一定不会有高产出,采用低成本扩张完全没有机会。因此,金融环境成为B2C电商发展的第一瓶颈,网站推广必须有大量资金的支持。

(三)“先货后款”模式

B2C购物网站之所以能吸引用户,是因为其有货到付款和免运费的优惠,而“货到付款”的模式很多是由快递公司代收款,这样资金就会存在一个回收周期的问题,还存在快递代收款手续费;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选择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网上支付,但即使客户已经选择在线支付,货款先暂存于第三方支付工具中,只有当配送成功确认支付后,资金才能到达电商账户;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网上支付已经支持分期付款,却延长了资金周转周期。因此,固定的结款日期加上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资金延时,不仅在无形当中增加了B2C电商的资金压力,还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

(四)运营备用资金

B2C网站的运营,还需考虑很多其他问题,最常见的有借助于节假日概念的大型促销活动,这些活动给了很多B2C电商快速成长的契机,因此在促销活动方面会释放出大量的融资需求;物流隐性成本亦不可忽略,诸如苏宁易购、卓越等B2C电商都拥有自己的快递,而物流基础设施的期初建设费、物流设备的折旧费用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进行运输、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加工等费用都占了相当大的成本;另外,随着B2C电商规模的扩大,配送中心的增加,后续资金能力或者融资能力就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传统的供应链融资主要业务是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和担保融资模式,结合B2C电子商务交易的特点,以及不同B2C电商的运营模式,可以把供应链融资在B2C领域拓展为网络订单融资、网络仓单融资和电商担保融资。

(一)网络订单融资

由于电子商务特有的配送环节,以及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的特征就使得B2C电商形成了类似于应收账款的资金,对于一个低库存的企业来说,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就会占运营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当用户在互联网上提交订单后,就是一笔风险较小的未来现金流,此时B2C电商就可以凭借确认的电子订单,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第三方支付可以作为交易监管平台。目前国内银行类似的业务有建设银行和金银岛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出的网络订单融资服务。

网络订单融资业务能够很好地解决借款人购买原材料、支付货款的临时性资金周转需求。它具有减少自有资金占用,使企业大幅提高经营周转速度,增加利润收益的优势,解决前期资金问题,锁定商品价格,避免价格波动而增加成本。在网站上接到订单后,发货的同时就能拿到80%的贷款,而这些资金又能循环接单备货,等到订单资金到账,即可偿还银行借款。

(二)网络仓单融资

传统的仓单融资可以细分为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两种模式。保兑仓融资是指在作为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额度,并以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服务;融通仓融资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储的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资产为抵押,与银行合作开展的一种金融服务,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4}。B2C电商可以根据是否拥有自有工厂和仓储将两种模式灵活运用。

一类B2C网站仅是一个网上商城,没有自己的工厂,比如京东商城和当当网,此时便可选择保兑仓融资。在生产商承诺回购过时的电器和图书等商品的前提下,这类电商可以以既定仓库的仓单为质押,由银行控制提货权,获得银行授信额度,贷款资金随电子仓单的变动而变动{5}。

另一类B2C网站拥有自己的工厂,产销一体,如凡客诚品等一些专业型网站。因为不存在商品回购,保兑仓便失去效用,此时可以探索融通仓融资模式。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供应链中的相关资产作为抵押,即存放于物流企业内的存货,部分B2C电商在大城市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实际上就是自有物流,以这部分流动资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根据不同的市场前景确定贷款比例。

目前,建设银行已经推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网络仓单融资业务,为借款人有效解决了经营中的临时性资金需求。网络仓单融资特别适合经营周转快、短期资金需求大的B2C电商,银行根据存货的预期市场来确定质押率和授信额度。把这项业务开展到更广泛的电子商务领域,让B2C电商真正做到低库存,甚至是零库存,有效解决其在销售过程中所需的临时性资金周转需求。

(三)电商担保融资

传统的监管融资是金融机构委托大型生产或销售企业,利用外包担保方式,对其配套的物流企业进行金融监管,再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结算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务{6}。电商担保融资则类似于监管融资,利用大型企业自有B2C购物平台的优势,或者借助于上市B2C网站的信誉,进行外包担保融资。例如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背后有巨大的实体商城作支撑,苏宁电器本身就可以作为担保人;当当网和麦考林一类的上市B2C优秀企业,可以依托第三方担保;聚美优品等一类专业型的B2C购物网站,可以寻求上游大型生产企业作为担保,如强生等。利用外包担保的方式,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B2C电商缺乏长期固定资产而造成抵押物不足,以致很难得到金融服务的支持,仅靠自有资金维持,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速度,电商担保融资打破传统抵押融资模式,为其解决资金难题提供新思路,电商担保融资正是传统监管融资的延伸。

四、风险及控制

(一)供应链自身风险

B2C电子商务市场需求波动剧烈,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短暂,产品销售受销售促进、季节性刺激和节假日等因素影响,使得需求难以准确预计,使得供应链产生了大量混乱信息;B2C电子商务整条供应链以中小企业为主,核心企业缺乏,没有很高商业信誉的核心企业的实力和信用作基础,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就会增加成本和风险;而B2C电商考虑的主要是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联系,当现金流出现困难时只考虑获得融资,追求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资本的利用率{7}。针对供应链上相关主体存在利益偏差,银行需要不断优化产业链成员,选择经营业绩好的B2C电商提供融资,而B2C电商本身也有必要选择大型的供应商作为自己的上游,同时需要兼顾资金的效益和风险。

(二)信用风险

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尚未形成,供应链管理正处在起始发展阶段,B2C电商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归集与准确评估,银行无法独立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不能准确了解供应链的整体情况。同时,在互联网上的交易存在虚拟性,B2C网站可以通过虚假订单,来骗取银行贷款;而“电商担保”也存在着道德风险{7}。为此,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根据B2C电商的市场地位、供应链状况、企业财务等多项指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评级。银行要做到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对失信情况有效记录和公开,建立奖惩体制,逐步完善信用体系。

(三)运营风险

B2C网站在运营方面存在风险,包括管理水平、资产规模、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库存积压、退货等风险,自身的优劣势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也是网站运营的影响因素,不同的B2C网站效益差别很大。这时,银行部门需要提高量化风险计算水平建立可靠和完善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统筹数据,细化模型,从B2C电商获得原始的数据以后,要深入开展统计分析,量化风险。同时需要建立系统化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流程,提高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五、结论

面对我国目前不是很成熟的企业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受于资金限制,B2C电子商务发展参差不齐。为了解决B2C电商的资金压力,本文提出了基于B2C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并介绍网络订单融资、网络仓单融资和电商担保融资的业务流程。通过对应用基于B2C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供应链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控制风险的方法。研究发现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B2C电商资产的流动性,加快企业贸易周转,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也有利于整合与优化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价值;有利于实现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和融资风险的降低,B2C电子商务企业经营运作创新的协同管理,达到多方共赢。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1060xj1513100)]

注释:

{1}李卫姣,马汉武.基于B2B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7(4):68-72

{2}STEVEN K, MOHANBIR S.E-Hubs. The New B2B Marketplac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5):56-60

{3}庞仙君.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J].商业时代,2011(25):71-72

{4}谢泗薪.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杠杆:供应链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11(1):69-74

{5}何娟,沈迎红.基于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云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7):6-12

{6}余剑梅.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经济纵横,2011(3):99-102

{7}陈李宏,彭芳春.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