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1

与此同时,中国数字农村网在致力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凭借自身优越的资源和渠道优势,发力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与旅游公司的合作,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港澳贵宾免费游”项目,在助农经济发展的同时丰富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训在成都开班

11月8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题培训班暨亚行技术援助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与能力建设项目培训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开班启动。来自农业部和亚洲开发银行组织的多名国内外农业农村经济顶尖专家,将为52家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单位开展为期4天的培训,共谋“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

小麦专家组提出南方稻茬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目前,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麦播进入高峰。针对部分地区稻茬麦因收获腾茬推迟和局部土壤过湿整地困难播种进度较慢的情况,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南方稻茬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要求以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为重点,切实抓好沟系配套、防涝降渍、防冻控旺、化学除草等措施落实。意见强调要适时播种,提高质量;查苗补缺,移密补稀;早施苗肥,因苗补肥;沟系配套,防涝降渍;春草秋治,及时化除;适时冬灌,造墒防旱;控旺转壮,保苗越冬。

北京开启鲜活农产品城区直通车

11月8日,“城市鲜活农产品绿色车队暨首都菜篮子直通车启动仪式”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行。为落实政府关于“保民生、稳物价”的政策措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城市配送效率,根据《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市交通委组织制定了地方标准《城市中心区鲜活农产品运输保障办法》,在鲜活农产品这个重要领域开展配送试点、示范工作。

河北优质蔬果低价进京受追捧

北京物美集团近日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第二届河北蔬果节。来自河北省永清、永年、乐亭等24个县(市、区)的上百种特色蔬果在物美集团40余家门市展卖。蔬果节突出了新鲜、优质、安全、直供等特点,体现了农超对接的成果,同品、同质的蔬果价格比农贸市场低20%~40%,受到市民追捧。物美集团通过举办河北蔬果节,进一步拓展了河北基地采购范围,采购品类由最初的7种蔬菜扩大到31种蔬菜、水果等,月均销量1540吨,较去年增长1倍多。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2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加快实施“五个三”的战略目标,把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贯穿始终,着力做精宣传做大网络做活经营做优行风,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是做精宣传。主要是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时政宣传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今年我们根据全市经济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策划了《聚焦大项目,合力大发展》专题,集中宣传市委市政府“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及时报道全市大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为我市加速实施“五个三”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鼓劲助威。在此基础上,还开辟了《保持先进性,做时代先锋》《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全力整治城乡大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专栏专题,使主题性战役性宣传更系统更纵深,在全市营造了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媒体特色实现新突破。按照频道抓特色栏目创牌子的思路,着力增强媒体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对本台自办的10多个栏目的片尾及署名做了统一规定,聘请专家对综合频道影视频道以及《荣成新闻》《社会了望》《德与法》《相约你我他》等固定栏目进行了全新改版设计包装,增强了电视媒体的亲和力和影响力,突出荣成浓郁地方文化特色,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外宣工作实现新突破。坚持高密度供稿全方位推进,把上大台上头题作为外宣工作的重中之重,抽调业务能力强的新闻记者靠上去主抓外宣工作,今年以来共在中央台省台威海台发稿210多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多篇。

二是做大网络。主要是加大了三个工作力度。一是加大有线网络合资整合力度。我们与威海广电宽带网络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荣成广电宽带网络有限公司,依托威海广电的资金和市场优势,为我们进一步拓展网上增值业务建立大网络大市场多功能高效益的有线电视网络搭建坚实平台。二是加大服务园区建设力度。积极配合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做到了全市园区和重点工程建设与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同步推进。先后完成了寻山至西龙家阳光商贸城黎明小区广场八河水库至石岛湾段等地下管道工程的预算设计绘图工作,共建设地下管道32000多米,铺设光缆26000多米,今年以来无偿用于全市园区建设和重点工程资金投入达300多万元。三是加大数字电视宣传推广力度。我们克服技术地理等困难,于今年春节期间为鸡鸣岛开通了数字电视,开创了我市数字电视开播的先河,并在张高丽书记来我市考察观摩期间顺利为石岛宾馆安装了数字电视,成为第一个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企事业单位。同时还根据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数字电视发展的意见》,力争使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数字电视全覆盖的县级市。

三是做活经营。主要是深挖两个潜力。一个是落实奖惩机制,挖掘外联记者的潜力。把完善奖惩机制调动外联记者积极性作为广告增收的内在动力,出台了一系列奖惩激励措施,加大奖惩力度,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每天广告时段不断档,而且有效保证了广告收入的稳步增长。再一个是坚持多路并进,挖掘社会市场的潜力。针对医疗广告客户大幅度减少广告收入锐减的客观形势,及时调整策略,注重加强与社会广告公司和知名企业的联手合作,通过开辟专栏集中推介和借水行舟共同参与等方式,实现企业宣传与广告创收双赢。

四是做优行风。主要是优化两个机制,实现了一个提升。一是优化制度保障机制。坚持抓制度促作风抓学习提素质,先后制定出台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新闻宣传工作奖惩规定》《考勤和请销假管理规定》《广电职工十要十不准守则》《关于加强广电形象建设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狠刹了迟到早退喝闲酒打麻将等歪风;实行了全员挂牌上岗和指纹机考勤管理,深入开展争创“文明科室”“标兵”竞赛活动。专门成立督查考核科,对局重点工作和各项重点实施检查考核落实,从而使职工队伍明显加强,全局各项工作走上了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二是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根据各部门特点,制定了年度思想政治学习党团教育文体活动综合配当,先后举办了预防职务犯罪成功者的心态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三次专题讲座论坛;举办了新闻宣传计算机应用财务管理及安全常识教育培训班4期,选派了30多名青年职工到相关院校学习深造,职工队伍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一个提升就是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通过狠抓作风整顿和教育培训,全局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工作纪律律明显加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速,勤于学习廉洁自律干事创业蔚然成风。在今年7月14日省委书记张高丽来我市考察观摩期间,我们广电局负责新闻采访全程解说和技术服务工作,各部门发扬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了宣传报道和会议值机各项任务,展现了广电系统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崭新风貌。我们出色的工作也赢得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誉。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3

关键词:电子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31-03

1淮南师范学院及图书馆概况

1.1淮南师范学院概况

淮南师范学院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9年与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三校合并,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师范类本科高校。学校现有15个院系, 4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万7千人,在职教职工9百余人。

学校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定位,立足淮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认真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1.2图书馆概况

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由泉山校区逸夫图书馆和东校区图书馆两个部分组成,馆舍总面积约36600O。现有(2012年底)在职正式职工45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8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

截止2011年底,馆藏图书150余万册,中文纸质期刊1300余种,报纸80余种;拥有各类学术与学习类数据库15个,电子图书约60万种;建设有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和非书管理系统。开设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报纸、期刊阅览服务、图书借阅服务、电子文献检索阅览服务、读者培训服务、个性化知识服务、自修服务,还举办内容丰富的“大学生读书活动月”系列活动等。

2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及服务理念与目标

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纲要“做优师范性、做强应用型、做实地方性”的规划方针,图书馆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提出着力建设具有“师范特色、学科特点、地域特征”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及树立“资源满足显特色,服务满意显个性”的工作理念、营造“书馆、书房、书香”文化氛围这样一个总体目标。

具体来说,努力构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突出文、理科重点,满足工、商科需求,凸显地域文化”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以服务为导向,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建设多元化、管理手段多样化,构建数字化、个性化知识服务体系;以资源整合为载体,着力加强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立足本校,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面向淮南,为淮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基础教育和学习型组织服务,辐射省内同类地方高校,提供具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3电子资源建设实践

围绕以建立文献资源保障、支撑、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目标,图书馆近几年来不断丰富资源、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建设、同时满足一般性需求、逐渐形成了彰显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以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为载体,以机构数字图书馆为抓手,建设一个资源全面整合的、融合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传统服务与网络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构建淮南市“学习型组织数字图书馆”和“基础教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下面就我馆在电子资源建设中的的具体实例,展开探讨:

3.1经费投入

围绕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我们馆对资源建设进行了结构调整,增大了数字资源建设的比重,纸本图书与电子资源的经费投入达到甚至超过1:1。在2007年之前,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每年仅30万元左右;2008年以后,均超过100余万元(不包括相关硬件投入)。

3.2资源建设

在2007年之前,我馆仅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超星电子图书等为数不多的电子资源。而2008年以后,有了相对充足的经费保障,对已有电子图书进行增补的同时,相续丰富了原来的数据库资源,并购置了一批新的数据库。

1)电子图书针对性、选择性增补

近三年,我馆采取公开征选、邀请选购、专题购买等方式,增补超星电子图书、方正apabi教参书和中数图外文电子书等30余万种,总数达到60万种,学科专业匹配性逐年提高;形成了与纸本馆藏相互补充,校(馆)系两级建设的学科专业资料库模式。

2)数据库资源建设

重点构建满足学科专业、学术研究类中文数字文献资源,提供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的资源支撑。在这种思路下,我馆一方面对已购置数据库资源进行了补充,同时又购进一些应用型专业类数据库资源。CNKI资源系统回溯至创刊的数字化期刊、博硕论文、会议论文、中国统计年鉴、工具书、报纸,以及高等教育、党建、精品文艺等专辑数据库资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在学位论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的基础上新增了法律法规、西文会议论文、科技信息系统等数据库资源;维普中文科技期刊8专辑全套订购;续订Springer全文外文电子期刊等;同时新增了国研网、库客音乐数字图书馆等,初步实现了学术型中文数字文献资源系统品种齐全、相互补充,覆盖了我校所有学科专业;而龙源电子期刊、银符考试模拟题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和超星名师讲坛的订购,则形成了一个兼具学术与学习的资源体系。

3)免费电子资源征集

针对一方面图书馆年度经费既定,购买数据库资源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网络免费电子资源十分丰富,却是质量难以保证的状况,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免费电子资源的征集及遴选活动,同时组织了部分馆员长期通过利用搜索引擎、利用各类信息门户、与相关学科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定期交流等方式开展免费资源的收集。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免费数据库61个,外语、考试、就业等相应关门户网站40余个,按学科和类型等整理挂载在图书馆主页上,同时定期以邮件方式向读者推送。免费电子资源的征集,增加了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

4)整合资源

随着馆藏资源的逐渐丰富,用户越来越感觉查找时的无序甚至是跨库的繁琐,因此,图书馆在资源的统一揭示和易用性方面深入研究,采取了以下几种对策:第一、在省内率先建设“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整合所有馆藏文献,读者可在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检索;第二,对每个数据库编写了应用指南,挂载在每个链接地址后,方便用户使用;第三、对征集到的免费的电子资源,按内容、按学科进行类聚,方便查找;每四、对图书馆网页进行改版,尤其是电子部分,按学科性质及内容关联性等因素进行整理排序,以方便读者最终利用为第一角度进行资源的揭示。

5)特色资源建设

经过专升本后十余年的积累,我馆逐渐收集一批成套、系统,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关于《淮南子》研究、花鼓灯文化、推剧等方面的文献,提供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研究,正在以此为素材,构建具有地方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3.3配套硬件建设

图书馆在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逐渐强化配套硬件设施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入经费120余万元,购置了服务器8台,新增存储设备46T,以及相关ups等设备。

4服务措施

我馆在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文献资源宣传与推广力度。以读者为根本,推行主动服务措施:继续开展多层次资源利用讲座与培训工作;改进校系两级文献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拓展馆际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服务;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等。

1)成立信息服务部

2008年,成立独立科室“信息服务部”,主要负责馆藏资源的宣传、推介;开展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负责用户培训、新生入馆教育;指导“读者协会”,组织学生活动,以及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等。

2)开展多层次的资源培训、讲座及数据库推介活动

除了每周定期资源培训讲座外,我馆还开展预约讲座、毕业生专题讲座及学生就业信息搜集等方面的讲座,同时邀请部分数据库商走进校园,开展资源宣传推介。仅2011~2012学年上学期,除新生入馆教育外,我馆共开展定期、专题讲座15场,培训读者近1500人。邀请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国研网、龙源电子期刊等多家数据商专业人员开展了资源宣传推介活动。

3)多形式、多途径加大资源宣传力度。除加强资源利用培训、讲座宣传外,充分利用网页、校报、宣传栏、板牌、主题海报等形式,宣传和介绍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利用途径。

4)创新服务项目,深化信息咨询服务

在2011年度,针对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模式等内容,主动深入15个院(系),调研座谈80余人,重点听取在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的建议与意见;全年又召开6场次读者座谈会。最终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改进措施,新增文献传递、图书预约、逾期提醒、新书/数据库荐购、在线咨询等服务项目。

5)“大学生读书活动月”

“大学生读书活动月”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由图书馆联合校团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全校性读书活动,每年一届。电子资源的宣传、推广、利用与服务等是历届“读书活动月”的重点。每届均有经典视频展播、数字资源推广宣传、资源利用技能培训专题讲座、数字文献知识技能大赛、数字化时代阅读主题征文等活动。

6)依托“中国知网”的个人/机构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与推送、学术热点揣测、学术趋势搜索以及科研项目的跟踪服务等。目前已经建成个人数字图书馆注册使用近200个,院系二级机构馆5个。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稳步推进。

7)电子阅览室免费检索专区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有电脑270台,划分出50台专门区域,免费提供给高年级同学检索下载电子资源以及开展小范围的电子资源利用讲座使用,反馈效果良好。

8)相关社会服务措施

除传统的向社会人员开放部分借阅服务、电子阅览室服务、与部分区县馆交流图书馆业务外,图书馆还积极开展其它社会服务措施。在馆领导的带领下,成功申报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高校与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整合及信息服务机制研究---淮南市校地合作可行性实践”与淮南市科技局项目“构建淮南市基础教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实践研究”,目前正分别与淮南市图书馆及淮南市教育局合作,积极推进中。

5存在问题及思考

在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深入院系走访、读者座谈以及日常工作思考中,笔者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简要探讨:

1)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因其学术水平较高,前沿性强等特别,一直是各高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开发科研项目的重要保障。我馆也在积极探索外文数据库的建设问题,但面临着一方面部分教师,尤其是理工科教师对外文文献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采购的外文资源利用率又十分低下,与高额的投入形成了巨大的效益比反差。虽然在采购时采取了由学科专业馆员与邀请院系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方式,但是在使用率的提升上仍然效果有限。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及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的情况下,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适当利用共享与传递的方法,也不失为一种经费相对节约的方式。

2)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这里不仅有电子资源与纸本图书、纸质期刊的重复问题,还有采购的电子资源之间相互重复的问题。例如我馆采购了知网期刊(工程Ⅱ与医学专辑除外),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套,这里面除了补充了工程类与医学类外,存在着重复问题。再加上采购万方数据时开通了万方数字化期刊,重复现象更加严重。而电子图书是与馆藏纸本重复部分优先购买还是避免重复,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重复购买还是适量删减,都是值得根据校情馆况认真思考的问题。但是重复建设,肯定会带来工作者重复劳动、图书馆资金浪费以及增加读者的利用负担。

3)特色库。特色库的建设虽然有助于提高馆藏质量,保证教学和科研需求,有助于通过资源共享发挥作用,满足社会与其它高校用户对特色馆藏的需要。但是特色库的建设一定要与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与地方文化特色和地方支柱性产业为基础,以馆藏资源和队伍状况为先决条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突出特色。我馆目前正在建设的淮南地域文化特色库资源,但是笔者认为面临选题过宽,题目过大,支撑材料匮乏等问题,建成后实际效益有等考验。

4)本地镜像和远程包库访问模式的选择。图书馆在最近几年电子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购买资源的越来越多,所占用存储空间越来越大与相关硬件设备相对有限的矛盾。虽然我馆去年新增存储35T,但把新增的数据库选择性安装后几乎用尽。一些托管的数据库我们只能选择性安装近几年的数据。在整体网络环境愈发畅通的情况下,转变观念,改藏为用,将一些带宽占用不高,访问量相对较小的数据库,改为包库使用方式。这样既能减少硬件采购与后期使用成本,也能降低使用管理成本。但是有时,这与学校的整体评估指标、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等又是有矛盾的。

6结束语

因笔者水平有限,所做总结与分析难免会出现差错和缺漏,但目的是以我馆为例为兄弟院校图书馆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更好的把握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向。

同时,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继续秉承“书馆・书房・书香”发展理念和“资源满意显特色,服务满意显个性”的建设理念,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努力开发馆藏,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毅,邵敏.电子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清华大学图书馆案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4):419-424.

[2]李树民,叶素萍,唐品.重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分析[J].现代情报,2008(5):95-101.

[3]张敏霞,杨秋实.浅析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J].晋图学刊,2008(5):68-69.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4

1.档案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目前档案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档案服务的能力较弱,在专业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没能得到更新,知识结构没调整充实,以致于不能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要求,也制约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同时,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业务培训,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备技能没有很好掌握,例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未能充分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导致档案工作现代信息技术整体推进明显滞后。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亟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2.档案管理技术明显滞后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技术明显滞后,未能适应海峡西岸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边缘化、档案数字化建设没能得到重视、资金投入少等因素,导致软硬件设施、设备落后,现代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缓慢,档案工作现代信息技术整体推进明显滞后,影响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而传统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已跟不上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文化发展步伐,也制约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3.档案编研工作力量薄弱

高校档案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改变以前那种被动服务,使之变为主动服务。然而档案工作受重视程度低,档案利用率不高,管理方式比较传统,服务观念陈旧,停留在只保管好档案、有一套可供查找的程序即可,加上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缺少进行档案信息的归纳分析研究,缺乏深度开发加工,导致档案编研工作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制约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

二、强化海峡西岸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举措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扩大档案宣传辐射层面

1.宣传提高认识

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创新宣传形式,运用现代高科技制作集光、电、声、像为一体的宣传品,如三维、动漫等。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和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展示展览档案资源,突出专题报道和典型宣传,展示高校优秀文化。例如:各级各类媒体报道、专题报道和典型宣传有档案法律法规的、编研课题成果的、人物档案的,等等。

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形成全社会宣传网络,扩大档案宣传辐射层面

一方面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媒体调动起来,单位领导带头示范,科学、系统、长期地开展宣传工作,形成自觉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风气。另一方面提高高校内部对档案功能的认识。高校优秀文化建设的内容是以多元化的活动积淀下来的历史印记,高校又是文化传播、发展以及创新的基地,包括先进思想观念的传播和发展,是社会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高校内部,也影响社会领域。因而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主动支持海峡西岸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使档案建设能满足海峡西岸社会文化建设日益增长,特别是日益广泛的档案利用需求。

(二)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服务海峡西岸社会文化建设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创建档案管理团队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保障,人才是做好工作的核心。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创建有理想、有道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以及专业人才的档案管理团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一要建设好专职档案管理队伍,加大力度实施专职管理队伍人才培养工程;二要建设好兼职档案管理队伍,加强其业务指导、培训;三要以人为本,尊重、爱护人才,改变传统落后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从而造就一批不仅能胜任日常工作,还具有一定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能力并能从事科研的优秀人才[2]。培养成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全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档案管理团队,成为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推动现代化管理工作的人才保障。

2.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推进现代化管理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是传播与生产先进文化的场所,管理技术也应同其身份相匹配,其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也应与社会先进水平同步。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加工,推进现代化管理,既是高校档案部门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能力的需要,也是档案服务适应社会文化繁荣的需要。目前,各高校办公用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和网络的可共享资源,可供人们在与局域网联通的计算机检索查阅,就象图书馆电子资源库管理一样,可供读者在联通局域网的计算机便捷检索查看,使档案信息传播形式方便有效。也就是说学校已基本具备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客观物质条件,不需另行大的投入,只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加工。同时与校园网、地区网相连接,建好对外的通讯设施,利用新型计算模型———云计算,低成本、高安全、存储空间大,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可大量存储、管理、利用数字化档案资源,展示档案信息资源[3]。这样,有利于改善海峡西岸高校数字化档案资源建设、管理模式、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海峡西岸高校档案服务水平;有利于存储和管理大量多元化信息、授权用户通过网络高效率的综合信息访问,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优势共享;有利于加快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推进高校档案现代化管理,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繁荣海峡西岸社会文化。

3.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档案编研水平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5

其中,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都按照国务院要求,成立了省级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

广东:城市地表覆盖与国情要素采集中

2013年9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省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组织实施组和质量监督组,负责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广东省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包含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6个三级类(含省级扩展3类)。根据本辖区特点,该省新增地理省情要素3项:在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下新增基本农田保护区,在自然地理单元下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区,在城镇综合功能单元下新增三旧改造区。

目前,该省普查工作由省、市两级负责组织实施完成。粤东、西、北地区和肇庆市等辖区范围由省统一组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各地级以上市负责组织实施。省普查办负责省级数据汇总、建库、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统计分析,编制普查总报告和专题成果报告,建立省级普查成果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编制成果图件,组织开展分析应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肇庆市等地区按省的要求配合做好资料收集、野外核查等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区自主完成本辖区的普查任务,省普查办负责提供普查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资料、海岛(礁)测绘成果资料、海岸线成果资料,负责省级技术培训和相关技术支持,在影像解译软件、外业调查软件等方面给予支持。

广西:完成试生产航外控制测量

目前,广西选择了柳州测区1.2万平方公里的范围组织开展全流程的试生产,选取了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五家直属单位作为普查的主力军,还选择了广西国土测绘院等8家单位参与普查试点,各承担一个县的试生产任务。现阶段已完成航外控制测量,正在进行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生产。

普查范围为广西海岸线向大陆一侧的国土范围和镇级离岸岛――涠洲岛,约23.67万平方公里。

广西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广西普查办”)根据《实施方案》编制了技术设计书,包含三个部分:航外控制测量、数字正射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数据采集,还形成了《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办法》。目前4个文件均已经过专家评审,并将不断修订和完善,形成正式稿上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统一安排,计划于2014年3月底前完成全区23.67万平方公里的遥感影像获取。目前,获取可用于普查的影像数据只有6万平方公里。

在资料收集方面,广西普查办已组织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进行省级专题资料的收集工作,也要求各市局地普办开展普查所需的相关部门专题数据的收集工作。

贵州:试生产任务有序进行

贵州省选取贵阳市白云区作为试点区域,从2013年3月份开始试生产,到7月底全面完成。随后,该省继续安排了7个县的试生产任务,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现阶段正进行正射影像生产和DEM精细化生产,由省普办组织对贵阳市花溪试生产19幅图的DOM成果进行了质量检查。

目前,贵州省已开展了A类培训68人(具有乙级测绘资质单位的院长、总工级别的培训),参加单位有26个;B类培训404人(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质检人员)。另外,计划于2014年元旦开展针对技术人员与作业员的C类培训,要求技术人员与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云南:试点隆阳区进入内业整理阶段

云南省选取了基础资料情况较好、地区分布有一定代表性的瑞丽市、双江县等7个县(市、区),共计1.7万平方公里,开展正式普查前的试生产。作为国家第二批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云南项目的实施单位,云南省地图院承担了保山市隆阳区的地理国情普查试生产任务,并组织开展前期试点任务中未包含城市地区(地级及以上规划的中心城区)的地理国情普查全流程试生产。

隆阳区普查试生产项目于2013年10月中旬启动,到2013年底分三步完成地理国情普查要素的采集、处理、外业核查及基本统计分析工作。目前已进入全面处理数据内业编辑与整理阶段。

在资料收集方面,共收集隆阳区范围内涉及标准1∶1万图幅214幅,1∶2.5万图幅63幅,1∶5万图幅21幅。2013年10月14日至23日从隆阳区国土资源局、安监局、水利局、交通局等15个单位收集了35项资料。

在正射影像生产方面,由省航测遥感信息院收集相关基础控制资料,完成正射纠正、融合处理、数字正射影像生产等工作。在PixelFactory软件下生产,且采用先正射纠正,再影像融合的整体路线,共生产制作1∶10000DOM按1∶2.5万分幅56幅,目前为止仍缺部分地区影像。

海南:新疆任务区进入整改阶段

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下达2013年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生产计划的通知》,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开展了新疆喀什地区、图木舒克市等区域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面积约11.5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3年8月,已完成新疆喀什地区等区域共359幅(1∶5万图幅)满足外业调查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工作底图制作工作。10月份已完成全部359幅(1∶5万图幅)的外业核查工作,并收集了任务区域民政、旅游、交通、水利、卫生等部门的专题资料。核查成果分批次提供给内业生产单位,保证内业编辑及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已完2013年全部任务213幅面积约6.16万平方公里内业采集工作,所有图件已经交局质检站做局级检查。基于资源三号卫星正视全色、多光谱影像以及前后视立体影像开展新疆喀什地区、图木舒克市等区域约8.8万平方公里的数字表面模型(DSM)生产,12月20日已完成并上交局质检站。

2013年10月9日至13日,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检查组于对该局承担项目开展了过程质量监督抽查。该局按照抽查组检查反馈情况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意见》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并安排整改工作。

数字经济专题培训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字化教学资源 平台建设

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数字化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那么,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如何?师生需求如何?其资源平台建设现状又如何?为了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职教师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并收集了一线职教师生的合理化建议,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打造契合师生需求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做出努力,也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调查分析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1.使用频率

只有26.3%的教师不经常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有69.5%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网站、光盘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从整体来看学生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人数偏少。

2.使用工具设备

78.3%的教师浏览数字化教学资源时使用的设备是笔记本电脑。而学生使用最多的设备是手机,占40.5%。因此,在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时应针对师生的不同使用习惯,开发网页版和手机版等多种版本的教学资源平台。

3.获取渠道

针对“您所在学校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有哪些(多选)”这一问题,调查发现:7.4%的教师选择购买企业开发的资源库,18.3%的教师选择教师自主开发建设的资源库,12.6%的教师选择共享其他学校资源,68.6%的教师选择获取网上免费的教学资源或教育部门建设的资源库。这说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主要以拿来主义为主,自主开发不够。

4.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满意度

教师对教学资源数量的满意度最高(65.3%),其次是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形式(47.4%),而对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满意度最低(28.57%)。

5.最令师生满意的资源类型

最令教师满意的教学资源前五位依次是教学课件(28%)、电子教案(27.5%)、试题库(16%)、案例库或资料库(9.7%)、媒体素材(9.1%);最令学生满意的教学资源前五位分别是案例库或资料库(28.3%)、试题库(16.3%)、网络课程(15.5%)、媒体素材(11.3%)、教学课件(11%)。

(二)师生期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1.师生需要的资源类型

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前五位依次是教学课件(45.3%)、电子教案(42.5%)、试题库(41%)、资料库(37.5%)、媒体素材(29.3%)。而学生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前五位依次是资料库(38.5%)、网络课程(32.8%)、试题库(25.3%)、案例库(12.5%)、媒体素材(11.8%)。

2.师生期望的教学资源网站的栏目设置

如要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网站,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依次是教学课件(40.6%)、备课教案(37.7%)、考试试卷(32.6%)、教育教学论文(26.9%)、电子教材(25.7%)、视频课程(23.4%)。而学生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有:视频课程(36.8%)、考试试卷(31.8%)、素材资料(22.5%)、技能大赛(22%)、教学课件(15.8%)、毕业设计及实习(14.5%)。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策略

针对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师生需求以及存在问题,我们认为,要建设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契合师生需求且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平台,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学校应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学校数字化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如地方政府拨出专款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给予政策倾斜与推行社会化措施,促进数字化教学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遍布全校的校园网、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并进行科学管理、优化完善,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设施应有的教学功能,从而整体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平。

(二)加快培养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师资队伍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不少教师课堂中使用软硬件资源的能力、开发灵活多样的课件的能力、在互联网中顺利快捷地搜索所需教学信息等能力均需加强。教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主导力量,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水平,因此学校应加大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资源信息化建设、研发、管理人员培训,从而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队伍。使教师在所学专业知识之外,加深对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过程的了解,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制作技术,学习应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来传授知识,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大多数教师能积极参与相关课程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库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并能熟练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学校还需积极探索如何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加强应用,从而将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式全面引入教育教学中。

(三)做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与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和重组,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资源体系。职业学校应当遵循“整体规划、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整合原则,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整合策略,从而促进全校范围内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具体如下:

1.运用多种渠道对信息化资源进行采集和整合。如收集网上的精品课程、媒体素材等可利用资源。学校也可根据各学科教学的具体需要自行开发校本资源,将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鼓励教师上传课件、案例等资源,学生上传个人作品等,并进行及时的汇总与整合,构建可交互、能共享、系统化程度较高的资源平台,为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数字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教师可收集和整理应用价值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网上信息,并进行合理分类、整合,避免资源重复,大大提高利用率。

3.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学校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挖掘和整理已有的优质资源,如精品课程、大赛获奖教学视频、优秀课件等,建立规范化的网络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便于师生搜索、上传、下载和引用。学校须激励网络优质资源的校本开发与积累,营造活跃的优质资源创新与共享氛围;学校还需积极引进成熟的课程资源、数字图书馆、影视资源、互动学习资源等优质资源,并进行加工改造,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师生发展。此外,在已建成的教学资源网站上,应及时地对其栏目、内容进行优化、更新和升级,使师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向,获取更新更好的资源。

(四)建设满足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交流的需要。各职业学校在资源建设初期应做好需求分析,给师生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有效的资源。需求包括所需要的资源类型、希望的媒体呈现方式、软件制作风格、面向的知识层次等。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或座谈等方式对资源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后,可采用“政府主导、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资源库的建设。政府须加强领导,发挥好主导作用,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资源库共享机构,制定发展规划,使资源库的建设朝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须与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尽可能地做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企业要求的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以有效解决可能面临的应用性不高和资金不足等问题,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校企互利双赢。

(五)建设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调查和访谈中发现,目前投入使用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中适用资源明显不足,且缺乏专业性,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立足于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要以相关技术标准和建设机制为基础;要以共建共享型网络平台为支撑。根据以上要求,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突出以下主要内容:

1.建设优质视频资源库

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优质视频资源,能对职校师生产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具有权威的示范作用,能形成强大的共享效应。建设优质视频资源应重点突出四方面:一是以传承地方文化为主题,录制相关特色产业技能大师的技艺视频,建设独具特色的技艺教学视频资源库;二是以传授专业技能为主题,录制区域内相关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一线专家的现场操作视频,建设专业技能教学视频资源库;三是以传播经验为主题,录制名校长、教学名师的讲座视频,建设名校长和名师的讲坛视频资源库;四是以传播先进理念为主题,录制职教研究和管理专家、企业高管的讲座视频,建设专家讲座视频资源库。

2.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

教学素材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职校教师普遍短缺的教学资源。以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为主体,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既可以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又能加快建设速度,充分缓解优质教学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共享困难的矛盾。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可从以下三方面出发:一是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特色(精品)专业教学资源,并将成果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建设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资源,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提供范例,便于优质课程教学素材共享;三是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教学资源,提供权威、个性化的素材资源库。

3.建设特色专题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