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井下安全防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1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信息安全
1.云计算技术目前的发展
云计算的概念自2006年被Google提出之后,就在ICT产业界产生了巨大反响,Google,微软,IBM,英特尔等ICT巨头公司积极跟进云计算的研究以及云计算业务和应用的部署。关于云计算的理解,定义目前就有几十种,其中得到业界最广泛接受的,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的: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这些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云计算业务资源应该支持通过简洁的管理或交互过程快速的部署和释放。
NIST对于云计算的定义,从根本上规范了其业务模式和特征。NIST给出的定义中还包含云计算的基本特征:按需自助服务,构建资源池,广泛的宽带网络接入,供可测量,快速弹性的,按使用量计费的服务等。根据云的使用范围及运营模式的不同,描述了云的4种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
就我国而言,云计算更合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高科技型转变的趋势,政府和医疗信息化、三网融合,大量迅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应用,使我国云计算具有强大的市场前景,云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
2.云计算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云计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巨大挑战。目前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云计算更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关于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否及如何解决,将会直接决定云计算在未来的发展走势。
随着云计算在各领域内的快速发展,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亚马逊云计算平台出现了大范围的故障;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彻底崩溃,大量用户数据丢失;谷歌公司泄露了客户私人信息等等。根据云计算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理解,云计算的操作模式是将用户数据和相应的计算任务交给全球运行的服务器网络和数据库系统,用户数据的存储,以及用户数据的处理和保护等操作,都是在“云”中完成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用户的数据处于一种可能被破坏和窃取的不安全状态,并且也有更多更详细的个人隐私信息曝露在网络上,存在非常大的泄露风险。
云计算安全事件频发,其稳定性、安全性、完整性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上公共平台的开放和不可控性,急需一套针对云计算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必将使云计算得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3.云技术环境信息安全防护方案探索
3.1 体系结构的总体防护
云计算安全体系结构可以划分为数据安全、虚拟化服务安全、基础网络安全三部分。数据安全即保障云计算海量数据存储、传输并实现数据安全隔离的支撑平台的安全;虚拟化服务安全即保障整合、处理各种虚拟化资源,提供“按需服务”的承载平台的安全;基础网络安全即保障各类计算资源基于统一基础架构的网络接入和运行平台的安全。
(1)数据安全
数据传输安全:云环境下用户的数据信息从终端到云计算环境的传输中,数据信息容易被截获,可采用在云端部署SSL VPN网关的接入方案,以保证用户端到云端数据的安全访问和接入。云端部署SSL VPN网关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云端部署SSL VPN网关示意图
利用SSL VPN技术,可以随时随地的在客户端与资源中心之间建立一个私密通道,保证不同客户信息私密性,可采用的防护技术包括:不同客户访问相应云计算资源的身份认证与鉴权;客户端和云端数据流加密;终端用户的准入管理(补丁管理、杀毒软件升级等);防数据泄漏;自主访问控制;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系统安全审计;用户数据完整性保护;用户数据保密性保护;客体安全重用以及程序可信执行保护。
用户身份鉴别应支持用户标识和用户鉴别。在每一个用户注册到系统时,应采用用户名和用户标识符标识用户身份,并确保在系统整个生存周期中用户标识的唯一性;在每次用户登录系统时,应采用受安全管理中心控制的令牌、口令、基于生物特征、数字证书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安全强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机制进行用户身份的鉴别,并对鉴别数据进行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
数据完整性保护:应采用密码等技术支持的完整性校验机制,检验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的完整性,以发现其完整性是否被破坏,且在其受到破坏时能对重要数据进行恢复。
数据保密性保护:应采用密码等技术支持的保密性保护机制,对在安全计算环境中存储和处理的用户数据进行保密性保护。
(2)虚拟化服务安全
“按需服务”是云计算平台的终极目标,只有借助虚拟化技术,才可能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应用服务和合理的资源分配。无论是基础的网络架构,还是存储和服务器资源,都必须要支持虚拟化,才能提供给用户端到端的云计算服务。因此,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内部,应采用VLAN和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等技术,通过虚拟化实例间的逻辑划分,实现不同用户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隔离。
在多租户情况下,云联数据中心的所有安全设备应支持1:N的虚拟化,形成端到端的虚拟通道。每个安全设备经过虚拟化后,都可实现关键特性的多实例配置,比如防火墙的多实例、支持独立的安全域划分及策略配置。
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简化网络拓扑结构,便于管理维护和配置,消除“网络环路”,增强网络的可靠性,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可采取横向网络虚拟整合,即N:1网络虚拟化。
每个虚拟设备都应具备独立的管理员权限,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如图2所示,可以随时监控、调整策略的配置实现情况。可以将管理员划分为多级进行管理,不同的级别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通过灵活的用户访问控制,对虚拟机的配置和远程访问权限进行保护。
采用虚拟防火墙和虚拟设备管理软件为虚拟机环境部署安全防护策略,且采用防恶意软件,建立补丁管理和版本管理机制,及时防范因虚拟化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
图2 用户分级示意图
(3)基础网络安全
基础网络是指地理位置不同的的是数据中心和用户终端的互联。应采用可信网络连接机制,通过对连接到通信网络的设备进行可信检验,以确保接入通信网络的设备真实可信,防止设备的非法接入。基础网强调的是无收敛和精细化,相应对安全设备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园区网,安全设备性能要满足与网络相匹配的性能的需求,且应可以实现随着业务发展需要,灵活的扩减防火墙、入侵防御、流量监管、负载均衡等安全功能,解决在安全设备端口不足和自身处理性能不足情况下灵活扩展问题,实现安全和网络设备高度融合。
3.2 应用层面的安全防护
由于云环境的灵活性、开放性、公众可用性等特性,给应用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
对于企业终端用户而言,企业应做风险评估,比较数据存在云中和存储在自己内部数据中心的潜在风险,比较各家云服务供应商,把选择缩减到几家,并取得优选者的服务水平保证。云服务供应商在云主机上部署的Web应用程序应当充分考虑来自互联网的威胁。企业终端用户应该清楚指定哪些服务和任务由公司内部的IT人员负责、哪些服务和任务交由云服务供应商负责。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用户喜欢在桌面或笔记本电脑上使用虚拟机来区分工作。通常这些虚拟机甚至都没有达到补丁级别,这些系统被暴露在网络上更容易被黑客利用成为流氓虚拟机。对于企业客户,应该从制度上规定连接云计算应用的PC机禁止安装虚拟机,并且对PC机进行定期检查。
对于使用云服务的终端用户而言,应该保证自己计算机的安全。在用户的终端上部署安全软件,包括反恶意软件、防病毒、个人防火墙及IPS类型的软件。目前,互联网浏览器已经普遍成为云服务应用的客户端,但不幸的是所有的互联网浏览器毫无例外地存在软件漏洞,这些软件漏洞加大了终端用户被攻击的风险,从而影响云计算环境应用的安全。因此云用户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浏览器免受攻击,在云环境中实现端到端的安全。云用户应使用自动更新功能,定期完成浏览器打补丁和更新及杀毒工作。
云用户还应使用过滤器,目的在于监视哪些数据离开了用户的网络,从而自动阻止敏感数据外泄。这些数据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用户可以对过滤器系统进行安全配置,以防止数据在用户不知情的状态下被泄露,防止由此造成的用户自身数据的安全性降低。
4.结束语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云计算更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关于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如何解决等,将会直接决定着云计算在未来的发展走势。关于云计算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到云计算安全的成因,多管齐下,从技术、标准、法律以及业务监管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还需要云平台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杀毒软件厂商等的共同努力。随着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不懈努力,云计算环境应用及服务必将朝着可信、可靠、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NIST..
[2]胡志昂,范红.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技术方案设计实现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S].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2
[关键词]云计算 信息安全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67—01
引言
云计算在信息领域是一种新的技术革新,它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平台,使不同区域地域的用户可以获得同样的计算资源。成本低,规模大,计算能力较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现如今,互联网发展急速,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数量越来越多,花费的成本变高。互联网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解决原有的网络和服务用户的各种问题。同时,对于一些数据资源在新平台上进行分析,随后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模型计算,它的发展依托于原有的三种运算,分布式运算,并行运算和网格运算。这种模型计算处于一种分布式的环境状态,而且规模巨大。主要目的是给予加大的数据存储,是一种共享模式,具有强大的发展势头。
现有的数据处理和一些应用服务基本是在当地计算机中进行,核心是桌面。云计算和现有的方式不同,它是把这些数据和服务放在“云”端。这样我们所有用户都可以进行内容的共享下载,相互交流,这样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获取信息的情况。但是这种云计算,首要考虑的是它的安全问题。用户会担心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对提供数据者担心如何保证所提供的云中数据不被破坏。因此对安全问题的研究就越发重要。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只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网络只是云计算的一个界面,就像一个通用的交流渠道一样,提供给不同的用户容量较大的各种服务。“云”就是网络,这个网络是资源存在的平台,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获取资源。因此“云”连接着很多台计算机。对于每一个使用“云”者只是看到了统一的接口。云计算模式是通过以下三种:云客户,云构架和传统的基础设施构建的。
云计算的基本体系构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管理层,其次中间部分是应用接口,最上面的层次是访问层次。管理层包括一些集群系统、网格并行运算等,是分布式的文件系统。对于应用接口层主要有用户验证、权限管理、应用软件和网络接入等。访问层是实现云计算的应用,比如视频监控,存储数据远程共享,网络在线存储等。
云计算有许多优点,比如可靠性高,扩展性强,计算或存储快,成本也较低,如今发展迅速。但它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安全性还被人们怀疑,对于像政府、银行等特殊的场合选择“云”服务要保持警惕,一些大型的商业机构之所以不选择云计算就是考虑到它的安全性,希望信息保密不被泄露。
2.安全问题
尽管云有较大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使用范围较大,但是人们从一开始就担心它的安全问题。当这些巨大存量的数据和计算聚集在“云”中,用户会感觉难以控制,担心云可能破坏我们的隐私,对我们的权益产生伤害。一些IT人认为云计算可能会把一些敏感数据泄露,而且大型的企业采用云计算可能或损害公司的商业机密,风险较大。当前用户较为熟悉的云服务模型有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三种。这几中模型都是用户把计算和数据存储赋予云端,但是云提供商在我们享受这个服务的过程中不能给予足够的安全防护,不能渴求他们为用户解决所有遇到的问题。
云计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安全问题:
在技术方面,如果采用云,我们的硬盘不存储东西,仅仅借助于云中--数据共享,那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技术故障导致服务中断,用户将不能继续任务和工作,只能静等。
在服务方面,用户没有很多的知情权,具体的细节和运转方式都是模糊的,也许只有提供商知道云的采用技术。
虽然提供商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各种数据,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进行加密,对数据的存储保护难以解决。即使采用特定的隔离技术也难以让用户完全信任。
3.云计算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密已经保存的文件和发送的电子邮件。即使数据传输到别人的数据中心,没有密码仍然不会打开,,这对保存的文件有一点的保护作用;电子邮件容易被其他人访问,最好使用一些程序自动对收到的发送的邮件进行加密保护。
2)使用有良好信誉的服务。现在信誉是一个身份的象征,信誉好,名气大的服务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所以这样的数据泄密发生几率较小,也不会与其它营销商共享资源。
3)考虑商业模式。在选择存储环境时,—般应该先考虑付费存储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通过收取费用的网络应用服务比广告资助的服务更加安全。
4)一定要阅读隐私声明。把数据存储云的时候,一定要阅读隐私声明。为了保证我们不被这些隐含的漏洞所蒙蔽,认真阅读声明,这样分类保存不同的共享数据,有些数据不适合保存在云环境,有些应该保存在我们的个人电脑中。
5)使用过滤器和安全传输。使用过滤器可以自动阻止敏感数据。
结束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云计算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这就要求它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在使用这个云计算的过程中,如何让用户存储数据在云中并保证安全是对提供商的要求,对我们用户,我们怎样才能相信提供商的安全保证也是要解决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三防系统的有效运用,移动网络终端安全保证,数据的保密和检索,对一些虚拟软件的漏洞进行监测保护以及虚拟化的安全问题等。只有对信息的安全防护做到较高要求,满足用户,云计算才能在现在的互联网时挥更强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Edwards John.Cutting through the Fog of Cloud Security[J],Computer world;2009;45(8):26 29.
[2]王左利.云计算面临三重门[J1.中国教育网络,2008,1 2。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3
[关键词] 井下高压电网 越级跳闸 安全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3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一般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井下工作,而且因为井下风井和水泵等都是要通过电力来起作用,因此越级跳闸导致风井、水泵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发井下瓦斯气体急剧升高,井下排水不力现象,而这也成为造成人员死伤和瓦斯爆炸、井下水渗漏甚至塌方的主要原因。
1、造成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原因
1.1线路保护措施不当
煤矿井下作业受到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护特别到位,尤其是在煤矿开采作业区域, 地下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根本无法获得有效处理最常见的情况是输电管线要在煤矿矿洞潮湿、杂乱的环境下通过,而且由于施工作业的需要,难免要来回拖动输电线路。为了保证井下工作用电需要,输电线路的电压强度也普遍达到6 K V甚至更高。如此高压输电线路在来回拖动甚至人员、器械踩踏压折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电缆绝缘层破裂等情况,就很容易造成线 路短路。高压输电线路短路造成越级跳闸是必然情况。
1.2电源开关设置不合理
井下操作的用电器械众多,而且并不固定,照明用电和工程施工用电、设备用电等,分区域而且要随时跟随工程进展进行调动调整,因此要用到非常多的电源开关端口节点进行拆装。而且现在煤矿井下作业用的电源开关虽然具有高压防爆功能,但是很多情况下出于工作的需要会随时调整和选用,很难做到完 全符合相关的安全指标,这就造成一些专用开关设备不合格,造成事故隐患。比如常规的开关设备应该有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高压防爆开关的固有动作时间 两部分构成。而有些时候随机采用的开关设备,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化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更谈不上防爆或继电保护的作用, 这当然根本无法应对高压输电 线路的安全保护需要。造成越级跳闸也就十分简单了。
此外,井下作业的潮湿、脏乱差的环境也会对开关的灵活性造成不小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开关生涩、反应动作迟缓、井下和井上开关动作不协调,造成井下防爆开关过缓,井上防爆开关提前发生作用,就会引起跳闸。
1.3 电流短路速断保护失效
速断保护是根据供电线路短路的首尾变化值来进行动作的。一般来讲,井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两端短路电流值有较大的差距,这样继电保护的范围就更大一些。在发生短路的时候也能够尽快提供上下级速断保护措施,这也是井下电路保护的理论安全措施。不过在实际的井下线路铺设和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采用短距离多分段式线路来构成输电网络,这样的话, 因为线路两端的短 路电流值差距很小,而继电保护在设置的时候又会考虑安全的调整系数, 这就 更加窄化了速断保护的可靠范围。换句话说,当发生短路隋况的时候,线路两端的速断保护因为接收到的电流值差异太小,就容易造成两端速断保护反应时间极短,甚至造成上级速断保护比下级速断保护更先发挥作用的情况,也就是越级跳闸。
除了短距离多段输电网络设计之外,如果采用长距离输电的线路横截面过大,也会造成短路电流过大,同时满足上下级速断保护的标准,这样也会造成越级跳闸。
1.4速断保护措施不力
上下级速断保护是根据时间差来设定的,一般是0.5 s 的时间差。而在煤矿井下输电线路保护过程中,为了确保故障快速排除,有些企业会直接将上下级时限差设置为0。这样的话, 速断防护能力就会大幅降低,也会加大越级跳闸的几率。
2、防治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措麓
2.1强化线路保护措施
针对因为外力磨损压折等情况造成的线路绝缘层破裂或算坏等隋况,可以进行一些保护措施。比如在电缆外涂抹绝缘或防护层,降低外力摩擦等情况引起的绝缘层损耗。再就是如果有外置保护措施,比如高压输电线路区域绝缘保护垫的覆盖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员踩踏等对输电线路的直接摩擦损耗。
2.2很多煤矿都习惯于在局部区域实行短距离线路多段式电网结构设定这种设计方式给各级速断保护带来不少的麻烦。建议考虑对这种电网设置模式进行更新。尤其是在一些井下安全防护区域或重要的用电设备,尽量更换电网结构,避免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导致井下安全防护措施无法正常开启。比如井下风井和水泵的供电设备,如果能够独立供电,或者采用更安全的供电网络进行设置,也会有效的防止越级跳闸造成大面积大范围的安全事故。
2.3重点用电区域独立供电或双回路设置
考虑到井下用电的安全防护作用,可以考虑在特定用电区域进行独立供电或双回路供电设计。独立供电的话,自然就不会受到短路隋况的影响,至少可以规避局部区域的越级跳闸危害。此外可以设置双回路供电,这样的话,当其中一路供电暂停工作,可以有另一路电路担负负荷,也能够避免越级跳闸造成的危害。
2.4选择智能保护装置很重要
考虑到煤矿井下高压输电线路的情况复杂,靠人力来进行管理实在不算很好的风险预防措施。建议引进高端智能保护设备,可以进行多样化调控和功能选择,可以根据井下供电实际需要做出灵活调整,且各种情况可以获得精确的监控和安全防护,其应急响应措施也要比人员操作更精准有序和快速,比起人力防护措施更加有效。一般的高端智能保护设备可以实现短路、超负荷、接地、欠电压释放等多种情况的自主保护,对井下各种电气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护,而且具有远程操控和监护功能,对于电力调度机构开展相关保护措施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国内有些煤矿采用有采用ZBT-1l型保护器进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保护的。这种保护器可以对井下各种供电防爆开关和电路进行监护,还能够和电力监测站进行远程信息共享与即时操作协同,在应对各种供电网络故障和越级跳闸现象的时候表现出色,其安全系数要比现有的各种数码电脑保护装置、模拟保护装置好得多。而且可以和BGP系列和PBG系列高压开关柜配合使用,功能强大,是比较受到认可的智能保护设备。
3、总结
煤矿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的原因有很多,有线路保护不到位,有电气设备不合理设置和使用等多种原因- 而要防止越级跳闸,一方面需要严格相关的电气保护和使用规范,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另~方面需要加大智能化保护设备的应用,比如一些专门为矿井和大型企业工程配备的电网保护设备,在保证电网安全和规避越级跳闸的风险等方面更具智能化和可操作性,也是保护煤矿井下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4
矿石中的天然发射物物质性质会在人们开采或者冶炼、加工、使用过程中发生迁移、浓集或者扩散的现象,同时这些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产品也好,废物也好,都会对环境以及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其钼矿放射性环境监督管理及放射性污染的防治,进而来保证人们的生活安全以及生命安全等,有效的推动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钼矿开采导致的放射性污染
对于开采钼矿的放射性污染原体主要源自于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采矿废石。其原因在于:废石中放射性元素的不断衰变产生的,属于辐射污染环境,提高了当地环境γ辐射水平。再者,加上长期受到雨水的灌溉,使得废石中的放射性核素逐渐的渗入到土壤以至于地下水中,致使矿区周边土壤中的非放重金属和镭-226、钍-232、钾-40含量升高,转移到地表植物中,造成其总α、β量增加,也就形成了相应的食物链放射性污染。在开采钼矿时产生的废水有:处理后的工艺废水、开采过程中由坑道而排出的采矿废水、还有废石长期的受到的淋滤雨水等。这些水中都有着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长期的变化成为了另一种放射性污染源,逐渐的渗透到低下水中,使得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逐渐提高。
随着矿石、废石、废水等放射污染源的扩散,逐渐的进入大气层中,开始向着四周蔓延,形成一种强烈的空气污染现象,尤其,其中的氡与空气中的浮游粒子相结合,会形成一种放射性的气溶胶,长期的弥漫在空气中,而这些物质会随着人的呼吸进入到人体当中,对人类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会导致人们致癌。
2 钼矿开采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2.1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时时对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进行跟踪监测并及时治理,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制度,及时做好采完部分的矿山的退役治理工作,避免放射叉污染。
2.1.1保证井下坑道空气足够的换气率降低钼矿井下的主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要是保证通风系统的完善,通过合理应用排氡通风技术实现。利用机械通风压力防止来自采空区及矿岩裂隙的污染,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由此可见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可以降低氡及其子体的平衡因子,大大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由于井下工人的额外年有效剂量主要是由氡子体所贡献,因此,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是降低井下工人额外年有效剂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2.1.2预通风和湿式作业放射性气体氡衰变产生的子体钋、铋、铅等重金属粒子,采用湿式作业不仅可以降尘,还可使氡衰变产生的子体迅速被水雾携带而沉降,极大地减少井下空气中的氡子体吸入体内的几率,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
2.1.3佩戴防护口罩井下工人在作业时,应当佩戴防护口罩,这样既可防尘还可使氡衰变产生的金属粒子得到过滤,减少因吸入氡子体而产生的额外年有效剂量。
2.1.4井下矿石废矿石及时运出井下坑道中氡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坑道中堆积的矿石、废矿石将析出氡,及时将坑道中的矿石、废矿石运出,避免在坑道中大量堆积,是降低井下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2.1.5井壁降低氡的析出井壁析出的氡是井下氡的主要来源,利用壁面水泥喷浆的办法可以大大抑制氡从井壁析出,可使井下氡及其子体α潜能浓度再度降低。
2.1.6采空区及早填埋封闭及早封闭井下采空区可大大减少井下通风设施的负荷,提高井下空气换气率,降低井下氡浓度,降低平衡因子,从而降低井下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减少井下氡的排出量,有利于井外空气放射性环境的改善。
2.2废石污染防治措施废矿石一般都建筑与紧挨井口下的山谷之中,而进口工业场常铸于进口附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都需要垫支大量的坑道来进行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废石,为了节省其堆放的面积,一般都将这些大量的坑道废矿石弄成拦石坝实施集中对方,待工业场落实之后,其地面一般可以采取铺设水泥来对废石矿的放射性污染进行处理,在此,应该注意的是:工业场在选择建筑地理位置时,应离废矿石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建设中的地基,最好不要采用具有放射眭强的废矿石以图省事为铺地材料,将对人体的伤害降至到最低。
2.3废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在开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即是水的使用,而当水使用过后,其废水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将会渗到地下,影响正常的地下水。在钼矿开采过程中,其废水的形成主要有:坑道废水以及废矿石场得淋溶渗水。对此,在对废水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在废石场建立栏石坝或者泄洪道以及集中性的水池等,防治废水的到处流窜,将废水进行集中管理,在此,其石坝的建筑应加强其质量方面的监督,防治使用过程中石坝的垮塌。
此外,在建设石坝的基础之上,对矿区内的固定水体,如:河流、水库、山泉等采取定期的水质监测,并成立水质监测点,便于及时对矿区的进水或者出口水流实施监测,对有污染源的水质,可以做到及时查明来源并消除,同时对于沉淀在地下的污染物可使用化学物质进行处理,确保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3 钼矿矿区居民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3.1矿区空气质量的安全防护措施
钼矿开采的放射性核素可以通过空气实施大面积的辐射,对空气严重影响,同时对人体也有大量的危害性,但是,放射性的核素受一定距离的限制,其散播方式是以通风、排风口,以及不收v辐射影响而产生的氡,其危害性主要是废石场析出的氡的弥漫,一般在1.5之外的影响将会很小,能够在居民的接受范围内,因此,可以安排居民在辐射范围以外安居,确保居民区与矿石场、废石场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辐射安全防护距离,借以保证居民的剂量不超标,在辐射区内严格禁止居民的居住。在此,还应注意的是通风、排风位置的放射性辐射的防御,空气是随风跑动实施的弥漫,所以,对于通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应选择有山梁或者树林等能够阻隔的矿区周围。
3.2生活饮用水方面的安全防治措施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Abstract: With China's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coal resources, coal enterprise can flourish. However, the th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problems, has been yes the restricting the industry of coal th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isis enterprises and staff personal, property safety of. How to enhanc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per safety precautions, the main issue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 coal;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减少煤矿安全事故、保障煤矿企业生产安全、降低员工伤亡率,是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保障。因此,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广泛讨论、严肃面对。
一、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一)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首先要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管理理念,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煤矿管理的头等大事来看待。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首先,要加强对于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煤矿领导层、中层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保障全体员工在生产中的健康与安全。
其次,加强对于员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的能力,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再次,完善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细化安全生产准则,加大对于违规操作的惩罚力度,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最后,构建安全生产组织结构,明确上至核心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实现权责分明、赏罚有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加强安全生产组织结构的构建:
1.加强安全巡视和监督管理,将工作点划分成多个区域,并保证针对每一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管理,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组建安全管理执法队伍,实现逐级领导、层层负责的机制,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论水平和监察力度。
(二)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为了实行煤炭行业的发展,要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例如,通过现代化监控技术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井下交流并提供各项信息等。同时,要将计算机、通讯、监测等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
(三)采用激励机制
要对传统的“以罚代管”的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奖惩结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实施规范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纳入领导政绩考核和员工待遇考核中,与全体职工的直接利益挂钩,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对员工的约束力。
(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首先,要严把招工关,对于员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情况等加强考核、严格把关,提高入职门槛、提高职工素质。
其次,要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煤矿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一)煤矿安全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不高。在基础研究上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等威胁安全生产的灾害的认识和解决能力还不够,相关设备也比较落后。
2.现有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与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不符,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3.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和深度的增加,矿井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等威胁也逐步增大。给安全生产技术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4.安全生产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煤矿安全技术探析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不仅需要严密的管理组织结构作为基础,还需要高超的安全技术作为依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正常、稳定、高效进行。
1.瓦斯的安全防护措施
煤矿瓦斯大量排入大气,导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加剧,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煤矿瓦斯容易导致窒息或者爆炸,是安全生产的头号“敌人”。当瓦斯浓度、引火源温度和氧气浓度达到一定值,瓦斯就会爆炸,给职工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瓦斯防范措施和技术有以下几种:
(1)防止瓦斯积聚和引燃
首先,要保证作业地点的通风强度。矿井中要根据相关规定,采用特殊机械加强通风,在一般工作场所实现分区通风,在工作面要实行独立通风。针对采空区,要及时封闭。
其次,对于局部积聚的瓦斯,要及时处理,并对瓦斯抽放工作加强检查与监督。
最后,加强对于明火的控制,避免放炮、摩擦、冲击等产生的火花接触瓦斯聚集区,引起爆发。
(2)瓦斯安全防范技术
瓦斯抽放技术:煤层瓦斯抽放,是煤矿瓦斯安全防范的主要技术。目前,经过本层、邻近层、穿层、采空区瓦斯抽放实验,改进了抽放瓦斯的技术方法和施工设备,强化了控制瓦斯爆破、加强瓦斯抽放的技术效果,进一步保证了生产安全。
水泥扩孔技术:利用钻机,通过钻杆和钻头,沿着钻孔喷出高压水射流,并对扩孔进行旋转式切割,能够加强瓦斯抽放,提高安全系数。
2.煤和瓦斯突出安全防护措施
(1)煤和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目前,我国的煤和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实现了加强预测、采取措施、检验效果、和安全防护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与进步,技术水平接近世界顶级水平。
(2)煤和瓦斯突出预测技术
首先,采用以钻屑瓦斯解吸特性和钻屑量来综合判断煤层突出危险的ATY、WTC 预测仪。可以进行煤层15万米左右的突出预测,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效率。
其次,采用非接触式预测方法,与安全监测系统相结合,对于矿井环境和安全隐患进行预测。
最后,通过地质雷达、天然电磁辐射等先进的物探技术,进行区域性预测,提高了预测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提高了安全防护工作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3.矿井火灾安全防范措施
在火灾防治技术中,对于火灾的预测技术是防范和治理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科技人员通过对于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的自燃条件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形成针对煤样在低温氧化、加速氧化自热期、激烈氧化三个阶段有明确区分标准的灵敏气体指标。与此同时,科研人员还成功研制了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并且研发了与监测系统相配套的多参数色谱仪、火灾气体和温度传感器。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束管预测的实效性和维护的便捷性,还研制了束管与电测综合使用的经济型火灾预测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做好安全生产防护措施,是满足煤炭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社会能源需求,和构建和谐社会需求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障。我们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与研究,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促进煤炭企业稳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合军,刘铁忠,李志祥.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理论框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
[2]狄平,位风云.强化调度技术管理努力建造本质安全化调度矿井[J].煤矿现代化,2009(3).
[3]肖培华.摆正煤矿的技术、安全、生产三者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J].煤炭技术,2009(09).
井下安全防护范文6
由上可见,鲍店煤矿井下存在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矿井火灾等灾害事故的可能性,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因此,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
1 组织保障
为确保鲍店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以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矿长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分管副总工程师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通风科,通风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协调各单位“六大系统”设计方案的编制上报和建设完善情况的汇总上报等日常工作。
2 建设目标
2011年4月26日,矿研究制定了《鲍店煤矿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结合集团公司具体时间安排,制定了鲍店煤矿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总体目标。计划2012年上半年建设完善除紧急避险系统外的“五大系统”,计划2012年底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任务
按照安监总煤装〔2011〕33号和相关标准要求,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达到“运行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标准。
3 强考核促进度
成立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任组长,安监处、通风科、调度室、机电科、通计中心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检查验收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小组成员由安监处、通风科、调度室、机电科、通计中心等有关单位管理人员组成。每季度组织对 “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情况及日常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考核挂钩,督促并确保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规定建设完善。矿每季度评出安全监测监控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适当奖励。
2011年11月份,矿成功迎接了山东省安全工作会议参会人员对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的参观指导,矿高规格准备两条路线三处临时避难硐室作为参观路线,全方位展现了矿井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上级及公司领导的一致肯定。
4 抓细节强督察按期保质完成
“六大系统”是生命工程,更是责任工程。必须做到“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保进度”,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在质量监管方面,坚持班班检查,发现不合格工程当即返工处理,并按制度规定处罚责任人。重点地段排出跟班表,干部轮流督察,做到了“班检查、日通报、旬落实、月考核”。在督察考核方面,每天调度会通报各系统建设进度,每周由领导小组在安全办公会上通报任务落实情况,每月对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进行总结,列入标准化检查和百分考核。
领导小组根据建设目标和时间节点落实督察责任,每天通报工程进度和隐患整改情况,奖惩及时兑现。职能部门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全力管安全,技术部门保障安全,二线部门服务安全”的全方位原则,变管理为服务,变检查为指导,出主意、想办法,切实提高了工程质量,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5 圆满通过上级验收
矿井于2012年10月下旬接受了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专家组对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检查验收,省局专家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一致认定鲍店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符合《山东省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验收标准及评分办法(试行)》要求,并以优秀成绩通过。
6 “六大系统”建设概况
6.1 监测监控系统
鲍店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为KJ95N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该系统与集团公司监测网络联网,实现了数据共享,能对井下生产现场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速、二氧化碳、粉尘、氧气、主要风门开关、风机开停、设备开停、馈电状态、负压、电流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井下分站、传感器运行正常,运行管理、资料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6.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是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69J型双向人员定位系统,包括实时监测、查询统计、考勤管理等功能,系统信号覆盖上下井口、主要采区大巷、采掘工作面、紧急避险设施内部等重要场所,能及时掌握井下人员数量及运动轨迹,保证了合理的人员调度和管理。
6.3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压风自救系统由地面空气压缩机、主送气管路、阀门、集水放水器、分支送气管路、压风自救阀门及避难硐室内配备的压风自救装置组成。
6.4 供水施救系统
供水施救系统由地面蓄水池、水泵房、供水管路、阀门、水管远程在线监测装置及避难硐室内配备的供水施救装置等组成。
6.5 通讯联络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由生产调度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安全语音广播系统组成。
6.6 紧急避险系统
根据《鲍店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方案设计》和矿井采掘现状及接续计划,鲍店煤矿共建设完成临时避难硐室11处,其中,正在使用7处,已撤除4处。临时避难硐室为避险人员提供密闭保护、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动力供应、生存保障等功能,配备防护时间为45min的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互连接,在无任何外界支持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7 长效机制
加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日常管理,整理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并根据井下采掘系统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系统维护,保证系统灵敏可靠。加强系统设备日常维护,定期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