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历史的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历史的研究报告范文1
关键词:翻译专业硕士 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成效 问题
一、基于核心能力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
(一)起源和确立
国际上最早重视翻译职业译员培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东京审判中聘请了法庭口译员进行英日交替传译。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际上大约有270多所大学开设与翻译有关的课程,比如开设翻译专业长达30年历史的英国巴斯大学、美国蒙特雷大学、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等。国确译人才的系统培养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同文馆翻译教学,在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同现今的MTI翻译教学有诸多相似之处,为未来培养模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7年,中国政府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提高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并融入全球化中,开始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并公布了首批15所培养单位的名单,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同年,国务院学委制定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简要提及了开设原因、汉英专业名称及缩写、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重要条款,强调该专业学位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单位可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确定自身培养模式。如师范类、理工类和综合类大学的培养模式各有不同;贵州大学根据本省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文化确定翻译方向为旅游翻译,因此在课程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师资素质等方面走的是贵州特色的培养模式之路。
(二)发展现状
自2007年国家批准开设翻译专业学位的15所培养高校到2014年的近200多所高校,不同研究院校在核心能力的培B模式上情况究竟如何呢?
根据国务院《方案》中以“高层次、应用型和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不同高校在大背景下制定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如重庆医科大学MTI目标是培养医学翻译人才,华北电力大学的翻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海内外市场的电力专业知识和语言翻译人才”。另外,商务院校、政法院校等高校的培养目标也强调了其翻译的自身特色。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授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还学习了国外的创新模式,如研讨式、模拟式、口笔译工作坊以及“产学研”结合的项目翻译等。考核上则不局限于期末考试,研究论文形式也有翻译实践报告、实验报告等灵活考查方式。
二、我国翻译硕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设置
根据国务院针对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制定的《方案》,课程设置必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以不低于30学分为标准;必修课中的公共课程指中国政治理论和中国语言文化两门课程,另外还包括专业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最后一部分一般指由学校组织的实践或其他的学术研究报告。《方案》作为大纲对培养单位开设独立课程有指导性文件,以下以中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MTI课程为代表来了解一下该专业的培养内容。
中南大学MTI的公共课程有4门;笔译必修课11门,关于翻译理论和研究有9门,如翻译美学等,其余两门是高级写作和科技笔译;选修课有14门,如法律翻译等;口译课程中和笔译相同的必修课为高级英语写作、中西思想史,不同的有10门,如视译等;选修课与笔译不同的是新闻口译、商务口译、文献翻译。
作为综合性大学,从笔译开设科技笔译等必修课和法律、旅游、经贸、汉语典籍课程等选修课可知该校的MTI偏向于政经方面,将之与同类型的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和西南大学MTI笔译课程设置相比发现具有相似之处,即选修课中的非文学专题数量远远多于文学翻译。如南京大学的笔译工作坊中,非文学类翻译课程有5种,如新闻类、公文类等,另外还有暨南大学的传媒和科技翻译等。因此首先可知这类院校的MTI课程设置对非文学翻译的偏向;其次是对翻译理论课给予了重视,如翻译概论、翻译史等有利于跨科的研究生迅速掌握与翻译相关的重点理论,也有利于英语本专业学生系统地深入学习。
华东农业大学作为开设特色学科的高校代表,MTI分为笔口译。专业必修课笔译为:翻译概论、笔译理论与技巧、应用翻译和文学翻译;口译方向有三门:口译理论和技巧、交替口译和同声传译。选修课中笔译特色专业有4门,如农学概论(英语)、农业科技文献翻译等,其他均为应用型专题翻译,如计算机辅助翻译、法律翻译实践等;口译则开设了一门农业国际会议口译课程,其他为外事口译、专题口译等。
全国不少培养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在综合考虑并参考《方案》和诸多院校口笔译开设的主流课程和自身特色学科后,都积极开设了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笔译课程突出了“科技翻译”,必修课中有8个学分全是英汉和汉英的科技翻译,选修课中文学翻译只占2分;政法大学MTI是以法律翻译为培养重点,外交学院则是政经类,对外经贸大学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课程设置重点不言自明。因此,可以发现大多学校都灵活利用《方案》提供的基本课程,主动做出了调整。
(二)教学方式
《方案》把MTI培养目标定为“高层次、应用型的翻译人才”,表明对该专业的实践应用性的侧重,有高校如中南大学在培养方案中指出“翻译专业硕士暂不要求公开”,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同学术型的翻译学硕士自然有所不同,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外,更多的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等教学模式。下面通过列举一些国内高校的教学方式来做对比分析。
中南大学的口笔译都采用研讨式、模拟式教学,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不同之处是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要求W生至少有10~15万字的笔译实践;口译课堂运用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开展实践,要求学生至少有累计180小时的口译练习。另外每周都开设了翻译工作坊。
通过将中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高校的MTI教学方式对比,发现这几所学校都采用了课堂授课、翻译项目和研讨会以及模拟会等具体形式。如翻译工作坊,即由一群特定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并就某个特定领域、某个具体项目或某个课题进行研究、讨论或从事实践活动的研讨会或系列会议(李伟,2006),这种让学生亲身参与、师生互相讨论的方式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主动思考、研究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另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项目翻译和去学校合作企业或机构实习,如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同贵州的英特翻译公司合作,建立黔东南旅游局实习基地,方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出真知。
与国外的知名大学如英国的巴斯大学、美国的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等口笔译的教学方式相比,相似点是课堂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实践教学以及培养翻译职业化方向上,国内有些学校的引导力度不够,专业实践的课时很少,大多依靠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找寻相关的兼职或参加相关比赛活动提升实践能力,而国外院校如英国的纽卡斯尔大学会定期组织口笔译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组织学习或实习,通过日常的“校企合作”到达实践教学。
(三)考核方式
《方案》在第五条“培养方案”中提出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考试”,但MTI毕业考核形式比撰写论文为唯一形式的学术型硕士更为多样,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字数不少于一万字的项目翻译和不少于五千字的翻译问题研究报告;二是不少于一万字的实践报告;三是不少于一万五千字的翻译研究论文。因此得出结论:翻译专业硕士的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结合的学分制,毕业考核形式灵活多样。下面通过举例简单了解国内一些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MTI的所有专业(除了译文赏析和批评、计算机辅助翻译和学术写作)必修课和选修课都采用论文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考查的方式并未采用,同时增设了中期考核,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课程学习、专业素养、实践技能进行考核。由此可知该校的考核方式较为严格,首先论文和考试的结合表明学校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并重,一般培养院校为了突出“实践性”,不会将论文写作纳入必考内容之一,如中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只对学位论文作硬性要求;其次,中期考核也起着监督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同样,北京大学对MTI的考核也增添了新要求,如学生在每一学期开学后要参加该校组织的英语水平标准测试,不及格者要在第二年或毕业前参加学习获得通过评定;每学期每个月(不含假期)独立完成4000字(汉字)自选英译汉翻译作业;第二年去翻译实习基地参加专业实习活动,并获得指导老师的合格评价。由此可见北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而标准化测试则要求学生要不断巩固英语基础技能。
华东农业大学的考核方式是必修课采用考试形式,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或口试或两者兼而有之,笔试必须有正规试卷或翻译项目实践,口试要有录音记录,最终的考试成绩应按标准评定。选修课允许采用考查形式,可采用笔试、口试或撰写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研究报告等形式,考查成绩记为合格或不合格。该校的考核方式较为丰富多样。
在学位论文考核上各高校也有所差异。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的笔译完全采纳了《方案》中的三种形式;北京大学则对《方案》第一项中“字数不少于一万字的项目翻译和不少于五千字的翻译问题研究报告”做了调整,要求翻译项目为80000字的英译汉时政社科类作品以及5000或8000字的英文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增添了另一种形式: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口笔译实习,并就实习的过程写出不少于15000字的实习报告。因此可以得出,各高校在基于《方案》制定自身的《培养计划》时会作些许改变,如提高笔译翻译字数、口译练习时间等不同程度的要求。
三、我国翻译硕士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培养模式的成效
教学设施逐渐健全。因为计算机辅助翻译能使翻译在人的参与下提高质量和效率,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培养单位的重视,并纳入必修或选修课程,如北京语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同样,翻译技术和应用、语料库与翻译也成为一些学校的课程。虽然该领域受关注程度有所不同,但发展势头呈良好的态势。翻译教学课程所需的新兴设备,尤其是口译专业,利用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设施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实战的学习氛围,有些学校甚至配备笔译实验室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更加创新。该专业经历近8年的发展,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探索并实施了一些有效促师生和同学之间互动学习实践的方式,如翻译项目、模拟式教学、翻译工作坊等。翻译项目是指由培养院系单位承接翻译任务,学生进行翻译后再由老师点评讲授,既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战应用能力,也能从老师的讲授中进一步获得改进经验;模拟式教学也能让学生间接感受真实情景,如口译现场模拟等;翻译工作坊和项目翻译有类似处,也是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练习和讨论的创新形式,其目的是希望通过专业训练帮助学员走入职业的大门(吕雪,2014)。
实习基地陆续建立。为了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目标,很多学校都因地制宜建立了翻译实习基地,方便学生进行实质意义上的操练,为进入职场做好铺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实习地点为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欧盟口译司,或作为国际会议口译员进行实习;北京大学的实习地点则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总公司、世界知名出版社和世纪同文翻译公司。另外贵州大学结合当地对外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同旅游局建立合作关系,输送翻译实习毕业生。
(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翻译专业硕士作为偏向实践性的专业应该以职业化为导向,而现今该专业的潜在问题在于课程设置的局限性和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了毕业生仍然缺乏一定的实战经验,不能满足高级翻译市场的要求。中国翻译协会发表的2014年《中国翻译业服务报告》指出,翻译服务企业严重匮乏高端人才,多数为薪酬相对较低的高学历年轻群体;企业翻译业务倾向兼职化,不利于保证质量。从该报告可得出加强学生职业化道路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培养中,一些培养单位并未接近或实现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主要在于未能突出特色课程,而是一味地以市场上缺乏的几种翻译人才为参考,或者开设的实践翻译课程种类过多,造成学生看似“样样通”,实际上“样样不精”。非文学翻译的源语文本如法律、商贸等本就存在一定知识专业性,合格的译者不仅要对源语言理解充分,还要对要译成目标语的专业术语和用词等十分熟练,因此学校在提供几种实践翻译课程的同时若能重点要求学生精通某一两门翻译,并开设相关辅助中英文课程提高这方面知识,才可能真正增添学生就业的砝码。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MTI(笔译)课程以“航天”领域的科技翻译为重点,南京理工大学甚至将笔译细化分为商贸翻译、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等几种专业系别。
总之,翻译的职业化教育并不代表该专业等同于“高等职业”,或一定要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而是要真正实现国家《方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课程设置上不但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培养的毕业生还要符合市场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媛媛.同文馆的翻译教学及其对MTI教学的启示[D].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刘婷.翻译项目管理与高校翻译硕士教学[D].北京:北京外国语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吕雪.“工作坊”式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之创新与现实意义初探
[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0):130-131.
[5]孙琪.法国精英学校培养理念对我国翻译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
[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0):150-151.
[6]王晓敏.贵州大学翻译硕士培养模式之探索[J].考试与评价(大
学英语教研版),2012,(3):18-20.
[7]余振远.市场视角下的翻g硕士(MTI)培养[D].长春:吉林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于艳玲.MTI教育“产学研”立体化教学模式建构[J].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学报,2014,(4):98-101+112.
[9]苑欣,裴正薇.国内外十所高校翻译硕士培养方案分析[J].内蒙
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6-98.
[10]严杰,李婷.国内外翻译硕士培养方案设计的比较研究[J].沈
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89-792.
[11]周亚莉,蒋雪芳.翻译专业硕士(MTI)教育研究现状与反思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8-143.
[12]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
语,2008,(6):4-8+14.
[13]仲伟合.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翻译,2014,
(4):40-44.
汉字历史的研究报告范文2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它的现实针对性及实施目的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⒈深化职教改革的时代要求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作为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着力于市场与人才供求关系的调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都提出了要求。顺应这一趋势,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日渐从基础教育的理论性、务虚性框架里分离出来,它以时效性、实用性为特色,以进入市场、投身实践为目的,与分数决定一切的传统教育观相比,它取的是“能力决定命运”的一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正经历着从独抒机杼的自发状态向系统而有效的自觉状态的华丽蜕变。
⒉教学自身发展所需
就教学体系建设而言,职业院校体制的健全(职高与普高的分流,中专、中技和职高的合流,中职和高职的衔接,高职本科院校的出现,成人教育的职教化倾向等)和功能的转型,要求职业教育拥有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
就教与学的互动来说,首先,学生和家长期待着职业导向的短平快式教学成效,它针对学校和教师,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力的倒逼机制。其次,大凡教师,总在主动寻求教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中职语文作为基础课,则在专业课程改革之际,力图保持与专业课的良性互动和平衡,同时又坚持着自己的个性。
⒊国外职教的启示与借鉴
德、日、美等国职教发展相对成熟,“重工”而不“轻文”,通识教育在职业院校的普及,是作为“人”的基本需要而实施的。其中人文教学的常态化,与技能和实践教学形成软硬相间、张弛有度的关系。它带给我们当下中职教育的启示是:实现职教转型,或曰最大限度实现教育效益的功利化,语文为代表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觑,语文所秉持的审美和心灵“质”的坚守,和它在说与写上“用”的机变,贯穿于中职语文教学具体的过程,为职教学子提供了虽仓促却十分必要的文学和思想,以及读的基础上的说话能力和写作基本功。
(二)现实针对性和实施目的
现行中职语文教学有着诸多的偏差或弱点,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各自为政、学生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教学内容或沿袭普高教材一成不变,或紧盯技术和“诀窍”急功近利;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或语焉不详,或简单应付工具化倾向明显;过分崇尚技术,轻视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培养,造底蕴和长足发展后劲的缺失……课题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展开,力图回归中职语文教学的常态。
课题的实施,将有助于确立中职语文的教学理念(先是在大语文背景下,梳理中职语文的教学规律,把握其发展脉络,估量其内涵和外延;再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中职语文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即确立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大纲到课程设计到授受方法一以贯之的实施路线)和方法论(以读说写三位一体为基本内容,以及其他方法),并为职业学校人文学科建设,在短长效应(短中期方法与效益的把握,及长期绩效的估量)、软硬尺度(技术主导的教学氛围下的人文执守和方法应用)等方面寻找共同点。另外,课题的实施,对中职校园文化也会有所裨益。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举隅
(一)课题研究价值
我们把中职语文教学力图在读说写各方面多管齐下、彼此互动、统为一体、立体生成作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其研究价值表现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
教的方面:摸索出一条与学生的身心状态和职业目标――处于成人又成才关节点上的“技工”――相匹配的读说写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的教学路径;为个人化、自发式且多色彩的中职语文教学,提供系统化的可供操作的教学范例;为教学经验的各自表述乃至自说自话的教学研究,寻求公认的理论认知,撰写可行的研究报告和教学纲要。
学的方面:在读说写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学感知和应用表达能力的;引领学生阅读先行、致力说写,以说写实践推动阅读进度、借阅读的深入提升说写水平,读说写并行不悖,立体交叉。借此,既锤炼学生的综合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其短中期工作和生活所需,又对其审美和艺术感悟力、思想人格、人文素质等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性教学
⒈优化教案设计,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逐渐实现职教与基教的分离,初显现代职教的本色
从二十多年前人民教育社一统天下的高中语文简约版中专(中技)教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若干职教语文班子抱团出台的“表达训练”一类试行本,到世纪之交各出版社竞相推出的“规范教材”(包括某些部委社出版的“专业语文”),以至当下职教转型之际技术课业挤压下的课改资料、校本教材,中职语文教材(读本)为教育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所驱使,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奔竞不止。教师的教案也被迫随着教材年年更新,到后来老师们干脆把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当作了教学主轴,一切教材为我所用也可为我所不用。这无疑是职校语文教学自主的一个表征,但也揭示了该课程的芜杂现状。
我们做过“同步异行”的教案尝试。“同步”,意味着尽量与指定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层次和教学顺序保持大体一致。“异行”,就是把不适合于学生接受水平和课堂讲授效果不好的内容,有选择地予以剔除或修改,以便课堂讲授内容服从于老师统筹的教学脉络;在尊重指定教材的基础上,把多种教材的精华之处综合在一起,不惜编写校本教材以求教学良效(其中,母语和人文的着力浇灌是语文课在任何处境下都不言弃的坚守;而读的基础上说、写能力的激发,也是一个必须倾力的教学追求)。
⒉从情感愉悦入手,以审美为中介和经络,在文学的面上进行立体的表达能力训练
因为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技术至上的氛围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拓展,所以老师必须在语文课堂和课间,灵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特别是要抓住他们青春萌动、亲情有感、节日家庆、联谊聚欢等情感充沛文艺思维活跃的时刻,因势利导,及时把他们引入语言文学的感性愉悦当中。也就是说,从情感愉悦入手,以可读性强的文学文本(中外文学精短名篇,少年人所适用的读物等)为依托,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享受审美的快乐。当审美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期待时,它俨然就是维系语文教学内在品质的一条经络了――如此已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文学作品、阅读文本的语言质地和艺术内涵,以及它的境界、情思、意义等);当我们在此“面”上自觉地推动读说写三者的互动(表达能力训练),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便展现出来。
这么一个点线面至于立体的进程,我们是在教学的微妙推进中,历经多年观察才确认的。虽然有些粗糙,但躬身多年的教学体验,却能保证它是切近语文本质的有理可循的教学经验。
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互补
从教材的庞杂困局整理出一条讲解线索之后,我们先是坚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纸质教材、诵读、串讲、板书、词句习得、文本和结构分析、口头和书面作业等)进入课程,它注重的是师生面对面,讲与学、问与答之间的互动,以及情与思的碰撞和释放。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则是为了拉近学生与网络资料、文艺时尚的距离,是为了借助声光色影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方面,PPT投影当然有其必要,而融观赏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更是我们所倚重的。比如有关作家作品介绍的百度百科网页、教材所涉文学文化知识的图片和文字、经典诗歌散文的诵读录音、某些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的现场影像、“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视频,还有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等。
借助具象的听赏和观赏,激发学生对“文”(课文、作品)的感知,使他们在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仍不避读文,仍以读文为本……这才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互补的关键所在。
(三)研究方法和视角举隅
除了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常规研究方法之外,本课题还采用了以下方法和视角:
“三观”结合法:立足于微观的教学实践、创新尝试和绩效评估,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人才观念、市场需求等宏观背景下,进行符合中职教育目的和语文教学规律的思考和论述。其中的推进与演绎、期待与反馈、整合与扩张,正是系统思维在教研中的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其相互关系的启发。中职语文教学研究“三观”皆备,最终落脚于“中观”的应用型理论和教育场域。在把握微观和宏观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研究体验,姑且不称其为“研究方法”,而只把它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以人文眼光打量中职语文读说写的三元并举和多象共存,再由语文转向其它人文课程,在差异里寻找类同之处。也就是说把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读说写实践建立在语言文学的本质上,同时还让它和史哲、艺术的教学,和品德、人格的养成,和思想修为、精神成长等有机地联结起来。在语文为主轴乃至为触媒的教学情势下,促成学生人文素质的逐步提高,并使之与技能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便是我们的“多元共生”之法的初衷。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读说写教学实践表述,三者的比例关系与相应教学效益估量,以及母语背景下读说写三合一模式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倾力于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与中职学生相适应的读说写方式。读,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在中职阶段,应区别于普高的分数指向阅读、高职的欣赏维度阅读而独辟蹊径。说,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尽早掌握的“武器”,作为读的最广泛的应用形式,实践第一,与成人的过程相伴随。写,作为一种基本的表达能力,文学类和应用类写作均应各适其度,底线是不能有任何硬伤。
二是读说写三个方面的互动和共生。读是基础,说和写是应用;说和写反求助读,推动读的理性安排和有序进展;说的灵动和机变有助于写的拓展,写的艺巧和适度,保证说的精彩与恰当。推动读说写三者之间的互动,首先要促成三者各自内部诸要素的协调和共振,使得三者各自以最佳状态出现并作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立体过程,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读说写三位一体。即在感知能力和欣赏水平确切保证的基础上,促成表达能力的综合提升,从而由读说写的良性互动,跨入三者混然一体的自如境界。这正是老师所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也是学生的情思、审美、知识、能力等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成功样态。
四是立足于成熟读说写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母语语言文学给养之下的专业适应、角色变换、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以及顺应规律的前瞻视野和突破常态的思考与行动能力。
(二)读说写教学实践表述
“善读、能说、会写”,是立足于目的层面,对教学实践的一种通俗表述,也是老师摸索多年总结出的中职语文学习“六字方针”。
善读,高效的择善而读。
要选择恰当的教材和读物。选择承续初中基础的,与普高难度一致但密度较小的适用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课外阅读方面,经典古诗文、现当代作家的代表作品、高中教材乃首选读物,《读者》《青年文摘》《散文》一类审美和励志的杂志,同龄人作文选(如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选)、网络美文等,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要把握好读物的层次。应尽量选择那些稍在学生现行阅读水平之上,尚能理解并留有期待空间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为明显的提升。
精读(经典读解、文本细读)为主,辅之以泛读。精读须字斟句酌,针对文字词句、结构脉络和情怀美学,并适度考量其思想文化和社会意义,更须在文学情境下,有序地安排、逐步地推进。泛读是量的积累,是知识面的铺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类和篇章,使得阅读有选择、方法有分别。
意味阅读。审美的方式(以提高文学欣赏水平为指针)和启智的方式(以培育思想和锤炼认知为目的),两相兼顾内在互动。其中的妙处尽在课授言词、临场发挥,以及师生的交流和神会之间。另外,阅读中的写作模仿,模仿过后的痕迹脱化,都和细致揣摩的审美意味紧密勾连。
能说,恰当的能动言说。
强调现代职教――技术语境下学生的语言应对和业务沟通能力,不求巧舌如簧,但必须表达到位、沟通有效、言行适度、体面自尊。相关教学包括基本口语、日常和工作谈话(交谈、讨论、面试应答、临场发挥等)、公开说话(诵读、演讲、辩论、发言等)等的训练。
会写,简约的会心摹写。
力求文学体裁的一般性写作水平达标,其底线是无论主题、情思、结构和语言都必须“过关”;而针对性的应用写作,也能够简洁完整、准确规范。书写效果方面,篇章布局合理、字型结构得体、繁简假借等严守规范,又不失各自的书写个性。
以上读说写三者的各自地位和彼此关联,我们简单地把它归置为“读本―说用―写继”。即以读为本、由说而用、因写成继,如此下来,读说写三相交驰外呈一体,联袂激发阅读的乐趣、话语的感性和创写的韵致,为职校语文、人文学科和校园文化,准备了充足的食粮。
(三)三者比例关系在教学中的把握,以及相应教学效益估量
在研究性教学中,我们把读、说、写三项在语文教学(包括课内和课外)中所占的时间份额,控制在以下范围:
读≥50%;说≈30%;写≤20%。
也就是说,大量的阅读,多少带些恶补的意思,以便为面临成人和就业压力的中职学生,开辟最后一个补缺补差的在校阅读地带;适中的说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说话,从被动的应对发展到主动的交流,为他们在不远的将来与社会的对接作必要的准备;少量的写,各种文体都尝试一下,但均不能沉湎太久,举一反三才是不失其绩效的对策。
综合学生的母语语文期待、社会―职业身份自我意识、创造性的焕发与保持、临场应变能力与自由发挥潜力等,估量读说写三者互动之后的教学效益:三者相加,大于其和,甚至呈倍数增长。
原因在于:一,读说写内在于语言文学的互动和合奏,激发了学生在读说写各层面的主动性,在言语感悟、思维的连续和贯通、联想和想象、表达的能动性和个性化、自我纠偏和及时反馈等方面,有着茅塞顿开、灵光骤现一样的效果――这是中职学生所经历的文学与人生的首度“开窍”!二,读说写多方同步感性介入,在教学理性的背景下,不仅在读说写三者之间,更在三者与文学作品阅读文本之间,都产生一种互相作用的效果(彼此互动、竞相照耀,又内在协调),它无疑是对语文教学效应的放大和提升。
还有一个更可观的效益:经过此短中期语文的训练和习得,学生与语文课的隔膜和对语文课的无助感都会逐渐消解,对于母语语言文学的亲和与自信就会水到渠成。某种程度上,这是职业教育顺应市场需求又不舍学科要求,在语文教学方面颇具有效性的成果。
(四)母语背景下读说写三合一模式,以及中职语文与其它人文学科关系初探(与校园文化相伴随)
如图:
中职语文,以文学作品和阅读文本为核心,在读说写的交互作用下,呈现出圆熟自如生生不息的态势。它与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教学相辉映,打造了一个充满磁性和感召力的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人文效应的发生和扩张,始终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伴随。
母语不仅作为上述所有学科的背景,母语更是语文学科的直接渊源,作为语言文学最本色的质地,蕴藏着最为内在的力量。母语给予我们兴味无穷的词象感悟、心领神会的文化认同和神秘宴乐般的语言―艺术享受,为教育教学打上了一重命定的色彩――那便是中国化的人文教育之于莘莘学子心志的多向培育,是蕴藉自足的人文之于技术主导的中职教育价值的多重呵护。
四、若干研究观点,相关质疑示例
(一)若干研究观点
现把从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想到的几个观点呈现如下:
善读、能说和会写,是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近期目的,它与中长期职业教育目标相匹配,是人文和技术、教育和市场结合的产物,也是老师应该致力的基本教学追求。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职语文教学,因为时间短促空间狭窄,“鱼”(即灌输语文知识,辅之以理解和表达上的基本训练)和“渔”(即培养对语文的整体感知,传授语文学习方法,激活对语文学习的自觉意识)难以两全。此时,不是舍“鱼”取“渔”,而是重“渔”兼“鱼”,也就是说在感性的课堂氛围里,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整体感知,先把学习语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再在方法的主导下,增加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表达能力,最终令美学感悟和人文情致慢慢充溢学生的心灵。
强调知识的柔性应用,读说写综合发展,心灵成长和语文学习同步。即摸索出一条以能力为立足点、以素质为本位,人文统摄之下富于发展前景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教学设计的创新,是中职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如:教学理论为纲,教材和资料为目,读为经、说写为纬,纲举目张兼而经纬交叉的教学设计;还有近期(语文在教的本学年度)效果、中期(学生在校期间)效益和远期(独自走上社会的前几年)效应三者兼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论。
读说写三方面协同发展,应做好其与不同专业的对接工作。在总体一致的框架下,读说写各自的内容、进度、教法等,也应因科(学生所在的专业)制宜各有侧重。班主任和实习教师,是实施对接的中介,也是推动研究进程促成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二)相关质疑示例――关于中职语文教材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材迭出,却难觅代表性版本,主要是因为中职教学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难以规范,也不排斥“近亲繁殖”、树门户立壁垒的可能。尤其是少数打着“情境化语文”“表达技能实训”旗帜的教材,它所设定的“情境”或因与文艺和心灵无关,只能称之为单调的场景,它所从事的“实训”或因脱离了言语质感和写作冲动而沦为强说强写式的练习。更有个别版本尽是些格式化机械性的句法段法训练。它把人文为内质的语文表达能力训练,搞成了纯粹的技术性操作,不仅脱离了文化基础,还因缺乏恰当的表达语境和基本的亲和力,使得师生深陷枯燥和乏力的境地。鉴此,我们呼吁无论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设计等怎样定向了中职教学的路数,在语文课方面,富于启发性的阅读文本和经典作品,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和课授起点――“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古训,对当下的语文和人文教学,越来越显出其规训作用。
五、课题展望
职校语文延及职校人文,与校园文化生态息息相关。而读说写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因其母语的先天使命,因其审美、情思和理想相互呼应的独到优势,已经成为职校教育软实力的一个缩影。职校语文立,技术主导的职教才可能受到其潜力和底蕴的涵养;职校语文废,学生的精神成人和全面成才定会错过黄金时期。
职校人才培养目的固然无法改变,但在职校着力打造“技术的人”的现实当口,语文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把美与雅、情与思、爱与梦带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历程,我们不惧技术的诱惑,更倾心于培养精技在身的“文化的人”和“社会的人”,使他们自立于社会担当起历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曹长德等.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理念与路径[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估探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6]孙春成.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7]汪青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余文森,洪明.校本研究九大要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9]余飞,张松斌,赵丽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10]张仲良.论听读说写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1]倪胜利.通识教育:真谛、问题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1,(9):94-97.
[12]伍嬗婷,崔香淑.21世纪语文课程发展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149-150.
[13]刘爱兰.新大纲理念下中职语文“八步法”教学模式[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14]吴胜尧.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在职教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5]是新宇.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1.
[16]吴小攀,翁小筑.袁伟时:提防伪通识教育[N].羊城晚报,2009-8-29(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