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in China and the situa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d the risk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hus ab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o promote the sound operation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关键词:创业板;中小企业;风险
Key word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SMEs;risk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36-02
0引言
创业板不仅为创业性企业提供了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平台,同时也为早期投资创业性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证券市场的退出渠道;此外,通过上市,还能够迅速规范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创业板的成功推出,还壮大了资本市场,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板也因其制度和结构的不完善,许多的风险也伴随其应运而生。因此,根据中国创业板现状,认清创业板风险实质和来源,探索风险应对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特征
1.1 进入门槛较低创业板市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上市门槛比较低。在创业板上市主要有两条定量业绩指标,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只要符合其中的两条指标中的一条便达标。
1.2 面向新兴企业,注重增长潜力创业板市场作为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的创新股票市场,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具有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提供募集资金的渠道,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这类公司往往具有科技含量较高、战略计划较好、主营业务比较鲜明,成长性高。
2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
作为创业板市场的参与者,上市企业、保荐人、投资者、监管者都应注意到创业板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风险因素、尚不完全成熟的市场。由此,应当正确认识创业板市场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寻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健康运行。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并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分别从上市企业、保荐人、投资者、监管者这四类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2.1 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危机正使得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难以继续进行技术创新的困境。此时,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定位―“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这就意味着那些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创业板市场融得发展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优化配置,促进创新型行业的发展,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创业板上市后,企业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2.1.1 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其盈利模式、市场公开占有率、公司经营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
2.1.2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与其收益下降的风险。在公司出现经营和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之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就会大幅度降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流就可能断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困难,严重的甚至会让企业破产倒闭。
2.2 保荐机构的风险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实行保荐人制度,从而赋予了现有的证券承销经营机构对其保荐的中小企业负有长达两年多的承销和保荐责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荐人应对发行人的“成长性”出具专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保荐人自身水平以及调查能力所限,很难对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及“创新能力”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此外,保荐机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企业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企业并不是完全符合成长型企业的标准,出于对前期较大投入的考虑,保荐机构难免为了追求利润对企业进行包装,然后出具模糊的专项意见,难以有效地发挥对发行人的监督作用。
3控制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措施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创业板市场来说,借鉴其他创业板市场的先进经验,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风险,是创业板市场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之一。我国要充分吸收国际创业板市场发展的经验,为创业板设计完善的制度并加强监管,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功能,保持证券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3.1 培养优质上市公司,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香港投资银行界知名人士、享有“红筹之父”称誉的法国巴黎百富勤劳团行政总裁梁伯韬说:大陆创业板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到高增长的企业上市,以及对风险的控制。他还忠告国内的投资银行业同行,一定要挑选好的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市场规律,平衡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去定价,要避免主板市场的问题就必须使上市企业的筛选标准更具有市场化。首批上市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和量,要加大风险投资力度,加快高科技产业,为创业板输送更多的优质资源,以确保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减少创业板的运行风险,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挑选上市公司中应严格把关。对首批上市的公司更要精挑细选,把好质量关。
3.2 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处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
对上市公司所募集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起资金被挪作他用,应立即实施调查,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相关责任人提出警告。这样不但是对本公司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同样也是对其他公司的一种威慑。
3.3 强调保荐人的责任,加强保荐机构的诚信管理保荐人是创业板市场的第一看门人,要求切实履行好保荐人的职责。首先要求保荐人有很高的专业知识。由于保荐人不一定了解创业板企业的技术优势,因此保荐人除了应具备丰富的投资业务经验及较强的经济实力外,还要拥有一批既洞悉创业板运行规则,又了解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保荐人要树立全新的企业价值判断标准,注重候选企业的内在素质。此外,为了防止保荐机构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提供不真实的“成长性”专项意见报告,监管机构应对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情况进行严格监控。
4结论
业内专家表示,风险投资与创业板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创业板的推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灵活而顺畅的退出通道,有效促进风投业的发展,而风险投资的发展又将不断孵化科技创新型企业,为创业板培育优秀的上市资源,从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容量、优化结构,健康发展。当然,创业板市场能否创建成功并且稳定发展,还有许多的限制因素在里面。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认识,严格控制风险,优化各种运行机制,创业板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潘凌云.创业板的市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浙江金融,2009.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2
【关键词】创业板 中小企业 融资 利益 风险
创业板市场(Growth Enterprise Market,GEM),又称为二板市场(Second-board Market),是指专门协助高成长的、主板以外的、暂时无法上市的、新兴创新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和高科技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提供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创业板市场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由于我国的二板市场主要是定位于创业型的中小企业服务,故称为创业板。创业板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新兴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帮助其发展业务,扩展业务。其最大特点是进入门槛低,运作要求严,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赢得融资机会。在中国发展创业板市场既是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更为方便的融资渠道,也为企业的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同时也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融资渠道缺乏。进入证券市场门槛较高,投资创业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券发行存在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公开筹集资金,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失调;中小企业信贷活动存在所有制歧视现象,即民营企业相对国有企业更难获得贷款,导致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我国所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基金和国际市场开拓基金,由于数量少、服务范围有限等诸多原因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此外,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缺乏等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主要存在着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出现的“家族化”,主要表现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高度合一以及企业内部形成差序格局的等级制度方面;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通常采用的大致有两种模式:集权化组织模式和相对分权化组织模式中存在相应的缺陷和不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资金不足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等等问题。
内部控制不健全。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内部控制的建设完善与否。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如下问题: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观念差;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方法不规范等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单位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从源头和制度上切实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真正做到职务与职务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创业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创业板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促使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企业制度。中小企业想要在创业板上市,首先必须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产权关系不清、家族化管理等问题。这些企业会以争取上市为契机,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企业上市前改制,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公司运行机制,使其符合市场经济规范要求。战略投资者的加盟,会强制要求企业改制,从而促使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速企业内部运作模式的转换,通过规范的企业制度实现规范的运作,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第二,引导中小企业走规范经营之路,提升企业形象。创业板市场有资本市场一整套严格监管和风险保障措施,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走入规范化管理和运营状态,从而提高新兴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促进其作为规范的市场经济主体而健康发展。企业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还必须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中小企业为了在创业板上市,就会努力提升企业形象,尤其是科研使企业规范经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创业板的投资者要更加重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方式,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第三,为中小企业解决根本矛盾,提高个体社会地位。中小企业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容易破产倒闭,资金缺口大,而且中小企业最为缺乏的是长期性的资金来源。建立创业板市场是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重要项目,是被实践证明的解决中小企业整体重要地位和个体弱势地位矛盾的根本途径之一。不仅从实质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转变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观念,提高了中小企业个体的社会地位。
第四, 加速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扩大竞争实力。创业板市场以其独特的激励机制加速了中小企业由初创到成熟的进程,使得许多企业由家族式、合伙制等低级形态迅速转化为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形态,并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提供了宽广的企业投资、技术创新、研发生产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推进了高新技术企业超常规发展,造就大批超大规模企业,如纳斯达克创造的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等神话。
创业板带给中小企业的风险分析。
第一,申请上市的成本风险。创业板市场申请上市的企业规模通常较小,因此申请上市的相对成本较高。当然,企业一旦成功上市,这些费用相对于筹集到的巨额资金是九牛一毛,但如果申请失败,大量费用无法挽回。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有企业不上市而通过其它方式融资的比较收益,企业为上市而投入的各种人力和非物质资源,企业选择首次上市的时机、地点不成熟,或者上市失败,所造成的对以后申请上市的负面影响等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很难以货币计量,但是对企业的未来收益有很大影响。
第二,被兼并收购的风险。创业板市场股份全额流通,从而增加了企业被并购的风险性。由于企业上市以后,股份可以自由流通转让。因而,随时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股东,而且,从规则上来说,这些股东可以凭借所持股权介入公司经营,这就使得企业发行在外的股份很难被发行者控制。相反,股东却有可能取得公司的控股权,以至于上市企业随时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兼并收购,给企业增加了外部压力,特别是增加了被收购的风险。
第三,市场波动性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股票市场影响股价的众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一旦股价出现剧烈波动,企业形象随之受到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持续筹资能力。股票市场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大幅度波动,就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失望;一旦股价落幅较大,就可能使股票、甚至企业本身不被市场认可,最终导致企业股票沦为“垃圾股”,这必然会严重打击企业核心业务,直至破坏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筹资能力,使企业破产倒闭。另外,创业板市场完全按市场化规则运作,有迅速、严格的退出机制。在冷酷无情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随时面临被摘牌的风险。
中小企业应对创业板的建议
转变融资理念,树立规范运作意识。创业板市场是一个高成长、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中小企业要尽快转变融资观念,加强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认识,利用多种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并加大资本运营力度。创业板的一些要求会在短期内给中小企业带来约束,但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让企业建立现代管理模式,完成向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变。
进行外部运作,选准保荐人。中小企业欲想到创业板上市,需要外部运作,引进合适的“外脑”,降低学习成本。一方面,有意到创业板上市的新申请人,须在获得资格的保荐人的保荐下才能顺利上市,而且要求保荐人要在企业上市后两年内继续履行相关责任,因此,企业在上市前要选择能为企业长期服务的保荐人。一般情况下是先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进行辅导,而后选择合格投资银行作为保荐人。另一方面,在创业板上市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许多方面,如资产、财务、法律等一系列结构设计是中小企业本身力所不能及的,这也需要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信息,并在操作程序方面提供帮助。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成因分析 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实践中广泛体现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不仅帮助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家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实力弱、制度不健全以及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而且其融资具有“急、小、繁”的特点,在经营环境的影响下,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依旧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企业自身体制的制约。首先,我国普遍存在家族式中小企业的,而其中又以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为主,比如轻工业和制造业等。这种产业不仅规模小,还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及管理不健全的问题,再加上其管理者缺乏专业管理知识、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也比较低,因而整个企业在科学的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弱。其次,在许多企业中都会出现企业经营者亲属从事财务管理人员职位的现象是,而这些一般都是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也缺乏专业的会计知识和就业培训。这种“任人唯亲”的现象使得财务管理制度无法健全,有的企业甚至存在不建账的问题 。再者,受信用等级普遍偏低的影响,我国离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机制的目标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路。由于企业缺乏完整的、合格的财务报表,使其无法将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最终造成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使其贷款风险降低,一般会要求中小企业以抵押贷款的方式来实现融资,而外源性融资不仅成本比较高,而且贷款比较困难,中小企业中最多只有10%可以从商业银行贷款成功,企业为了生存,只能把目光投向资金成本更高的民间借贷。
(2)市场失灵的问题。首先是外部效应的存在。一个人或者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是由其他人或企业的行为而获得,就可以称之为正的外部效应。银行的贷款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这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就是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比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抑制比较严重的,这严格地限制了贷款利率的实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银行发放信贷而形成的风险溢价比它所承担的风险要大,最终造成无法完全把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解决的局面。虽然银行可以通过适当浮动利率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矛盾,但是仍然无法对贷款产生的成本及风险进行抵偿,这也是很难彻底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而它所所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又会影响经济效率,使经济运行的效率大大降低,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缺失,陷入到一种相对模糊的状态。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在人力投入和企业信息的收集成本方面,还是在单位监督方面,其成本都是远远高于大型企业的。所以与大型企业相比而言,中小企业在关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方面显得更为严重。由于银行为了避免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冒险较大的风险,往往会选择拒绝发放贷款给中小企业,最终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陷入信贷资金的缺口。
最后是受垄断市场的影响。市场的垄断是由不充分竞争而引起的,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就是垄断状态,其市场结构是具有市场准入条件高、商业银行数量少特点的寡头结盟市场,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大部分的货币资源,以65%的贷款份额和70%的存款资源的绝对优势垄断着我国的商业金融体系。这是一种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商业垄断局面,这种高度非自然的垄断市场不仅限制了信贷供给的总量,从融资方向来看,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3)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从目前的国家政策来看,现有关于中小企业的相关规定还不完善。对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性的问题,我国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没有充分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自然就无法满足小企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这样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政府各部门使各自的利益得到满足,对现有政策的支持与实行力度也不够。
从法律方面来说,我国没有对中小企业相对特殊的地位进行确认,使其在发展中没有受到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护。比如,《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存在,但它仅仅只在大方向上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提供支持和保护,相应配套的法律和法规依旧缺乏,这最终使得政府难以落到实处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的工作。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1)健全治理结构,完善中小企业制度。要想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而促进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则成为常用的手段。具体来说,首先,就是把私营企业逐步向资本社会化的方向推进,在对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加以改变的基础上,促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实行;其次,通过对产权关系加以明晰,来促使产权在集体企业中的改革;最后,鼓励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通过重组走上改制的道路。
(2)合理发展创业板市场。应该明确的是,创业板市场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在成长初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找不到合适融资渠道的困境,这是由其规模小、风险大决定的,也正是由于受这些因素影响,银行一般不太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额创业板市场的出现给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因为它有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明确定位,所以较主板市场而言,它对企业上市条件和标准的要求比较低,只要企业达到一定标准的资金和规模,就可以通过发行创业板市场上的股票来筹集资金。
而要想合理发展创业板市场,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实施:其一,应该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与改造,并加快步伐;其二,尽快通过法律法规详细的制定, 从设立、管理以及经营范围等方面对中小金融机构加以规定和保护;其三,把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起来,尽量从制度上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公信力进行强化,从而使得经营的风险得到转移。
(3)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来说,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把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起来,这里包括政府性、民营商业性和企业间互助的担保机构;其次应该以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为基础,以等级化信用作为标准来判断贷款的信用度,这样才能支持那些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
(4)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应该重视国家政策和法律方面环境的改善,并以发展中小企业多方面、宽松的融资环境为目的。比如,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影响力下,中小企业不仅在经营环境方面得到改善,它的健康发展也得到了促进。但是要想更好地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就应该把担保法规、信用制度法规等其他相应配套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完善好,并对《商业银行法》和《中央银行法》等投融资体系进行修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扫除障碍。
(5)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市场的透明度。首先,要想使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减少,就要在加大主要经济信息披露力度的基础上使市场信息覆盖面提高。由于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避免跟风投资和盲目投资,所以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经济决策的逐步实现来促使企业与市场形成“双赢”的局面。其次,在建立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方面,要努力创造条件加以进行,同时也需要重视失信惩戒制度的建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信用征集、查询、披露等内容,组建起个人和企业的征信体系,努力使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减少。再次,政府通过“阳光作业”的实施,帮助行政透明度的不断提高。最后,以诚信为主题广泛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地对公众的约束力加以利用,对那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坚决制止,并防止其蔓延,同时还要使失信收益小于失信成本远远大于,以加大对失信者的信息披露为手段,营造良好的企业融资社会信用环境。
(6)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多管齐下、内外结合的方式才能够真正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在法律建设方面,以货币政策为工具,通过强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安排,积极地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引导和支持;另外,还有重视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
(7)民间金融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在过去,政府对于民间的金融活动是加以禁止的,但这些被标上“非法金融”标签的金融活动却屡屡发生,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民间金融活动十分活跃,甚至达到“猖獗”的高度。这证明,我国现有的融资体制是不完善的,它既不能使投资者的欲望得到满足,也无法使融资者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最终导致供求双方抱着“投机”的心态,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外为自己开辟融资活动的市场。所以,对于民间金融活动问题,政府应该肯定其具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才行。政府只有在正确分析、全面认识民间金融的基础上,做到趋利避害,通过立法的形式赋予其合法的地位,使民间借贷的行为在变成规范的同时被金融体系纳入监管范围, 最终帮助民间金融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委玉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1,(01).
[2]田高良,刘晓禹,韩洁.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2,(08).
[3]姜风旭.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4
2、招股书就是一张张考卷,一个项目你从开始接触、尽职调查到改制辅导、材料制造,你所有的思路和创新都要简洁而又深刻的展现给发审委员,这就会体现你的功底。对任何一个问题,隐瞒肯定不行,说不到位说不到重点说不到人家心里一样不行。
3、小兵曾经尝试研究研究发行审核关注的重点和企业被否原因,或许会存在形形的问题,但是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因为招股书披露有问题导致。如果企业有上市的实质性障碍而失败我们没有办法,如果一个好的企业因为我们队招股书的把握不好而失败怎能对得起人家企业?
4、因此,从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企业负责的角度,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招股书写好。
一、使用对象
1、预审员:按照核准制的要求进行预审,提出预审意见。
2、发审委:根据预审意见和分析判断,做出是否核准的意见。
3、投资者:根据公司现状及发展前景,做出是否投资及投资额度的判断。
二、基本要求
1、招股说明书的总体要求:切忌八股文、言简意赅、删繁就简、有理有据、充分披露。
2、一个好的招股书至少要具备以下特点:
1)客观:指对发行人的描述真实,符合实际,不夸大,文字朴实,阅读时没有吹捧的味道。
2)充分:指没有应该披露而没有披露的信息。充分实际上是最难以把握的,存在于每人的主观判断。同时,预审员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出反馈意见,或者要求补充披露。对充分最好的把握就是换位思考,即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想知道发行人什么,目前的披露是否足以了解发行人以及是否满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充分总是适当表达的。
3)准确:准确主要体现反映的问题和数据两方面。对于问题,主要是对问题的把握及其描述是否准确;对问题的处理及其描述是否准确;对问题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及其描述是否准确。对于数据,准确体现在:引用数据准确无误;数据来源清晰;分析思路准确。
4)简洁:对于招股意向书,由于内容非常多,信息量大,在描述中一定要简洁,尤忌罗嗦。由于招股意向书的规定很多是重复的,所以需要尽量相互引用。
三、制作协调
1、项目组的协调。根据保荐制度的特点,一个项目组的人员为2+1+2为宜,即2个保荐代表人,1个项目主办人,2个项目参与者。如果可能,一个项目组最好有律师、会计师和理工背景的人员(便于行业分析)。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现场负责人,他可以时保荐代表人,也可以时项目主办人,或者市场开拓者;但无论是谁,必须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必须熟悉发行人。同时,了解项目组成员的特点,合理分工。一般来说,招股意向书最重要的是以下内容:风险部分、发行人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财务部分、募集资金。 笔者认为,风险部分最重要,发行人基本情况是基础,业务与技术是难点,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是审查要点,财务部分是分析点,募集资金是未来发展的亮点。在写招股意向书时,负责人一定要安排得力干将负责财务部分写作,这是因为财务是所有的基础,它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会直接引用到其他部分。此外,业务与技术部分和募集资金使用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宜安排一个人完成。尽管各部分都有分工,但现场负责人一定要有清晰的判断:整个招股意向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各部分如何衔接。换言之,招股意向书各个部分应该体现了现场负责人的思想。作为现场负责人,不仅在各个部分写作时与项目成员充分讨论,确保其想法得
以实施;同时,及时听取成员的正确意见以调整自己的想法,做到集思广益;最后统稿时一定要注意前后描述一致,并按照既定的思路和逻辑完成。切忌招股意向书思路不一致,一定要有一条主线。
2、券商内部协调。券商对项目实施层层质量控制,这有利于减少风险,但也相应增加了券商内部协调难度、工作量和时间。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及时向券商审核员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从而不影响申报时间。
3、与发行人沟通。在分工制作招股意向书前,项目组与发行人无时不在沟通。人员分工后,在制作招股意向书各部分材料时,一般性的问题和资料收集宜有该部分负责人员去和发行人沟通,不要动辄由现场负责人出面,应积极发挥和调动项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重大问题由现场负责人参与并定夺。同时,由于繁琐、工作量大、经常加班、疲惫等原因,发行人可能直接找现场负责人协调,希望能够取消或减少某些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认真分析,慎重处理,既要满足招股意向书的要求,同时又要注意保护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
4、与其他中介机构的沟通
1)与会计师的沟通:自会计师进场审计后,与会计师的沟通已经开始。重点是两方面:第一,会计报表附注的沟通。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财务数字轻易不会要求调整,但对附注一定要认真阅读,严格按照证监会关于会计报表附注的一般要求对会计师出具的初稿予以反馈。同时,关注其对异常科目的解释的理由是否充分。第二,关联交易的沟通。对关联交易,主要关注定价和财务影响。如果会计师认为是市场价,我们一定要让发行人提供依据(主要是第三方销售合同、市场价格等)。
2)与律师的沟通:与律师的沟通主要是一些结论性意见,如要求律师发表的意见;律师对某问题的专项意见。与律师的沟通相对简单,也比较容易,但如果对其法律意见不一致,那就要高度重视。
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证监会对招股意向书已经作了明确要求,但是随着保荐制度的实施和审核的最新要求,证监会的理念有所调整,主要是要求中介机构独立发表意见,不要动辄参照、引用发行人的意见。此外,证监会对发行人本身的独立运营要求详细披露。值得注意的事项主要由:
1、关于释义:根据要求,释义本来用于简称或者对一些难以了解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因此,释义应加强对专业术语的解释,而对类似对人民币元、wto进行解释没有必要。
2、发行方案:根据目前规定,新股发行募集资金还是受2倍净资产的限制。实施询价后,由于发行价格不定,发行股份不定(但流通股应不低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总额也不定。因此,在制定发行方案决议时,募集资金数量尽管不确定,但要确定上限(可以按照项目投资量确定,同时略高于2倍净资产);发行股份最好确定一个上限(例如“不超过xx万股”等字样,但由于受25%限制,实际上也确定了发行下限)。
3、关于风险分析:除证监会要求的风险外,近年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和煤电油运紧张,相关因素对发行人影响较大,证监会对此相当关注,可能要求进行风险或者特别风险提示。此外,证监会对竞争对手和未来市场竞争加剧也很注意,可能要求进一步披露未来市场竞争情况并作特别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切合公司实际,对策适当、可行,忌空对空,特别风险提示反映了公司面临的现实或可能的重大问题。
4、关于发行人基本情况:除发行人的一般情况外,目前证监会越来越关注控股股东的业务发展历程以及设立发行人时的出资资产,剩余资产以及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的独立性。
5、关于业务与技术:对采购和销售,还关注其是否存在网络共用情形。同时,如果公司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50%以上,可能要求详细披露客户名单及其性质(如生产商或者经销商等)并作风险或特别风险提示。此外,对销售渠道、销售方式和销售
过程很关注,尤其对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回扣、让利行为要求说明其合法性和会计处理。如果数据资料及其来源有限,发行人应提早组织相关人员写作文章,经我们审阅后在权威杂志发表以便于招股意向书写作。以前不太重视,现在成为判断公司成长性的主要章节;最能出彩的地方,好的行文流水,差的形同八股,不是简单数据和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通俗易懂,能够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和投资欲望;要求通俗易懂,言之成理。
6、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三会一层依法履行职责、大股东有稳定收入,独立生存、公司独立运作,三分开,五独立。
7、关于财务。一定要做好以下内容分析:
(1)关于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加是否由于销量增加还是价格提升,或者二者兼之。如果是销量增加,则要说明公司的生产能力如何提升,近年来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和项目投资是否配比;如果提价,说明公司的定价能力较强,则要说明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究竟在哪里以及如何形成。
(2)关于主营业务成本。重点关注原材料是否提价或者为国家控制物质。此外,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率差异较大,也要求说明原因。
(3)关于三项费用。如果三项费用同比异常,一定要说明原因。财务费用相对简单,管理费用比较复杂,有时候管理费用激增可能是由于减值准备计提增加,尤其要关注存货减值准备是否增加,这涉及到发行人在产品是否有积压情形,这又可能与产销率、存货周转率、产品合格率等指标联系。
(4)关于其他业务利润。对于同比大幅增长(30%以上)的科目,需要说明原因。另外,材料销售、生产过程中的废旧物资、次品变卖等涉及到成本核算和毛利率变化,在分析时应一并考虑。
(5)关于投资收益。对于证券投资,应该在辅导期间之前予以处理。对于实业投资,如果其比重占利润总额较大,应提早建议发行人增加持股比例以达到合并报表目的。
(6)关于营业外收支。对于大额项目,要说明原因,如果为事故或者重大固定资产处置,还要关注其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和产能、产量联系在一起。
(7)关于所得税。主要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对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此,一般分析税前利润总额的变化。如果税前利润同比有所增长,说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较好。但是,对于发行人享受了对利润有较大影响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将其列为特别风险提示。
(8)关于同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这本是对定价分析报告和盈利预测的要求,但目前询价制度下,对此作比较分析也很重要。从最近反馈意见看,证监会要求在财务分析中对此说
明。建议在资产质量分析、盈利能力等内容进行同比分析。在寻找同行业上市公司时,最好是竞争对手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如果分行业难以获得,就发掘大行业的上市公司。
8、关于募集资金。保荐制和询价制下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越来越关注。在描述时,既要结合行业与技术的内容,更要加强对市场容量和市场营销的比重。尽量不要对项目作精确或者较高的盈利预测。
9、关于滚存利润分配。监管证监会没有明确要求,但比较倾向于新老股东共享。同时,由于股东大会决议为12月,故决议最好是“发行前产生的利润由新老股东共享”。如果由于从申报到发行周期较长(超过12月),发行人确实想作分配,此时决议已然失效,发行人可以重新召开股东大会,或者届时按照证监会的意见处理。
10、关于重大合同。发行人的合同包括购销合同、借款/抵押/担保合同、商标/专利技术转让、许可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合同。同时,在收集发行人重大合同时,一般要确定一个截止期,建议合同截止期限与审计报告基准日一致,以确保这些合同已经会计师审阅。此外,在合同描述时应该与律师描述一致,可以直接套用律师的相关描述。
11、关于签署。为了加快速度,建议尽可能采用签字页,日期最好空白。同时,一次可以出具若干签字页以备用。
五、创业板招股书的几点探索
1、企业的盈利模式亮点要写透。优秀企业的盈利模式应具备这么几个特点:有门槛,大市场,可复制(产品线延伸的可复制性及销售区域的可复制性),难模仿,可延伸(产业链的延伸,即由制造环节向服务延伸或向特许权外包延伸等)。要从以上五个方面来写明盈利模式的亮点。门槛可能有多种,可以是技术门槛,也可能是渠道门槛,还可能是认证周期的门槛,甚至可以是消费习惯(如携程)。如果没有技术门槛,则至少这个企业应具备明确的先发优势。如携程、如分众。
2、企业盈利模式的结构要分析清楚。如果按两分法进行细分,可以将企业的销模式全部分析清楚。
销售方面,可以分为内销/外销模式,贴牌/自有品牌销售模式,一般出口/加工贸易模式,直销/经销模式,多而散的众多小客户模式/少而大且相对集中的客户结构模式,产品面向最终消费者/产品面向工业消费者模式等等,须经招标后的销售/非招标化销售等。比如软件企业,可以分为做项目赚钱/卖license/卖服务赚钱等多种模式。
生产方面,也可按不同角度细分为:自主制造/制造部分外包/制造全部外包等,先产后销/以单订产等,生产集中化通过物流外销/生产分散化通过销地产,自主生产设备型生产/外购生产设备型生产等等。
收款及确认收入方面,三六一模式/预收款模式/现货两清模式/放账模式等,发货确认收入/验收确认收入/安装确认收入等。
采购方面,以产订采/批量采购赚存货升值钱/零存货管理法,国内采购/国外采购,向强大供应采购/向弱小供应商采购,采购中的账期政策(预付款模式/放账模式/现货两清模式) 创业板企业的盈利模式的合规性,也要讲清楚。比如有些企业赚取的是资金占用的利息(如淘宝网占用资金),有些是赚取银行给的手续费(如贷款中介公司),有些赚的是数据库的延伸服务的钱(为政府部门做数据库然后利用数据库赚额外的钱)。
3、创新的分析手段和思路。不妨可以增加杜邦分析法来分析财务数据,增加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增加重大风险及对策分析,加入到md&a中。
4、创业企业的法人治理。多数有风险投资介入资金支持但不参与管理,因此比较大的风险是内部人控制风险,同时也存在股权战争风险,大股东背信的风险反而不大。需要将创业企业不存在内部人控制及股权战争风险的种种理由讲清楚。可能还要将风险投资机构中不存在对赌协议或存在对赌协议所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讲清楚。
5、创业企业的历史沿革。按我的建议,英雄不问出处,创业企业的历史就不要问那么多了吧。但实践中估计很难,还是会把祖宗八代交代出来,如果这样,即创业板企业的历史沿革的审核和主板一样严格的话,很多创业板企业会死在历史沿革上,理由很简单,企业越是处于初期,不规范的东西/拿不上台面的东西应越多。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5
关键词:企业;筹资渠道;现状
一、我国企业的筹资渠道
企业筹资渠道是指企业聚集和融通资金的渠道,是企业资本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企业是否有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更是企业资金运动和财务管理的起点和基本环节。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资金,由于受筹资成本、筹资风险、筹资数量的影响,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在我国,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
政府财政资金,即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形式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它曾是我国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资金来源;
(2)银行信贷资金,即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形式给企业提供的资金,银行的贷款是目前企业筹资的主渠道;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即各种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机构,如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通过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满足企业资金上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深入,这种融资渠道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4)居民个人资金,随着人民理财意识的增强,除了存款之外,人们还会将资金用于其他的投资,于是就有了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把个人、企事业单位里闲置不用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而进行筹资的这一渠道,个人资金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前的空间;
(5)企业自留资金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资金,如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二、我国企业筹资渠道现状及问题分析
1.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多元化融资方式为辅
随着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我国企业在经营理念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融资方式较从前有了较大的改变,即融资渠道多元化,然而,目前,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相较于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新兴融资渠道,仍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仍旧以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主渠道。其他的融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国有大型企业独占资本市场鳌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贡献了全国70%的GDP2。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政策一直是偏向于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没有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加上中小企业筹资规模一般较小、资信度不高,可供抵押物品少,资金需求量小但频率高,加上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筹资难的困境,不少企业甚至资金缺口越开越大3。另外,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这一渠道来取得银行的借款。然而通过银行信贷渠道筹集资金手续繁琐、周期长、风险较大,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主很难从银行及时获得短期借款,致使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问题面临倒闭。
3.新兴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取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有了很大的发展4,股票市场,不论是主板市场还是新三板,创业板,都吸引了无数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国债市场也大大改进,如国债市场化发行让政府不需要通过限制发行企业债券来保证国债的发行任务完成,从而为企业债的发行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国债利率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这为确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提供了依据。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也让许多企业开始尝试采用信托、资产管理计划、保险等获得企业融资,这使得企业筹资渠道更趋向多元化发展。但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这些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也出现了很多筹资风险无法控制的案例,这就需要企业在采用这些新的筹资渠道时必须谨慎。
三、企业筹资渠道选择的相关原则
1.充分了解宏观经济,合理利用资本市场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筹资渠道,首先要结合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对企业筹资渠道的影响甚大。所以企业在做筹资渠道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如财政政策、利率,不同资本市场对企业准入的要求等因素5。因为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筹资的成本,风险和数量问题。另外,资本市场的发达、健康与否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筹资选择,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有符合大型企业的利益需求的主板市场,也有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合理利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2.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最佳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筹资渠道也可能有多种,采取的筹资方式也多样,但无论采取何种筹资渠道,对于企业来讲,一定要控制资金成本以及风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合适的筹资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收益,也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因此在做筹资渠道选择时,企业要对各个渠道、各种筹资方式进行选择比较,选出最佳的资金来源结构,以降低资金成本。
3.注意安排筹资结构,降低筹资风险
筹资结构指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以及各类资金来源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內源资金与外源资金的比例、长期资金来源与短期资金来源的比例等。这些比例影响着企业的营运指标,关系着企业内部成本的合理控制,因此,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筹资结构。筹资风险是指筹资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一旦利率变动,资金结构或调度不合理,或企业决策不当,企业就会出现无力偿付债务等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蔡贤斌.《论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筹资问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第2期.
[2]朱敏.《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财经视点,2010年第2期.
[3]谢立广.《我国企业筹资渠道与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2越第2期.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范文6
关键词新兴媒体风险投资策略
新兴媒体泛指那些采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方式或者开辟了新的盈利模式的媒体,如网络杂志、视频分享网站、商业楼宇媒体、移动电视、3G手机媒体、IPTV、触摸媒体、网络综合平台等。当下正处于一个媒介内爆与融合加剧的时代,任何一种创新的传媒科技马上会得到普及,任何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推广,任何一种新的盈利模式马上会被克隆。但媒体由萌芽、发育到成熟的阶段,资本运营问题往往成为其壮大发展的瓶颈。同时中国传媒业具有严格的资本准入制度,一般的资本形态难于进入传媒资本市场。而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以其运作灵活、政策壁垒宽松等特点很快进入中国新兴媒体市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IDG成功注资百度、腾讯、当当网、土豆网,软银成功孵化分众传媒、淘宝、阿里巴巴、共合网……学会与风险投资打交道,擅长与风投共舞成为新兴媒体的一门必须课。
一、新兴媒体的资本渴求
首先,在发展初期新兴媒体的传播样式还不为人知,Blog和SNS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对于新兴媒体还没有建立基本的认知和使用体验,更谈不到用户的粘性,作为新生事物其“创新一扩散”过程需要集聚一定的市场势能和用户人气。其次,新兴媒体的发展市场尚不明朗。其市场预期处于一时间难以评估的状态。而新兴媒体要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传媒资源的卷入,对于资本的渴求异常的强烈。一般情况之下在发展的初期。新兴媒体一般都是资本投入期,处于“烧钱”的阶段。新兴媒体创业者往往是有技术、有想法、有创新、有激情,而无资本、无经验、无业绩。在这样巧妇无米的困境之下,新兴媒体遭遇融资的困境。
一般的融资渠道难于适用于新兴媒体的创业与发展。传统媒体的出资人和创办者一般是各级政府、国有企业,而新兴媒体完全是市场化的产物,很难获得传统资金来源垂青。商业银行的首要投资原则是信贷的安全。新兴媒体由于其市场前景、媒介环境等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信任。同时银行的贷款一般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和可靠的担保,对于尚且处于事业草创阶段的新兴媒体,资金的流动性本来就是个难题。对于高额的贷款利息更是难于及时偿还的。上市并且以创业板的形式进入股市大规模融资是新兴媒体梦寐以求的事,但是股票市场一样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只有像“华谊兄弟”这样成功的创业媒体才能获得股市的认可。较之其他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不回避风险,并且力图驾驭风险,不需要严格的信贷担保,不要求在短期内偿还本息,甚至不需要传媒马上进入盈利的状态,风险投资能够满足新兴媒体创业的资金需求。
二、风险投资的注资意愿
风险投资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仍然有数十亿计的风投资本瞄准中国传媒业。在互联网高涨时期,网络媒体被其青睐;现在影视制作更加被风投垂青,三个月内就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得到风投机构资助。风险投资之所以对中国的新兴媒体偏爱有加,表现出强烈的注资意愿一般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出于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和巨大潜力。自2001年起,中国传媒业利税总额已经超过烟草业,成为利税总额第四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兴媒体更是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仅以互联网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7月17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38亿人,其中宽带网民3.2亿人,网站数306.1万个,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广大的市场意昧巨大的商业价值,没有人会在市场面前踟躇,没有人会对巨大商机犹豫不决,注资中国新兴传媒领域的市场回报巨大。二是中国的传媒市场逐渐向非公有资本有限开放。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存在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非公有资本的进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险投资在传媒领域内的作为,也给风险投资注资我国传媒业带来了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2005年起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传媒行业资本构成的单一局面,为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传媒行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风投资本注资传媒业具有了基本的合法性。这样的背景之下,风险投资在中国的新兴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IDG、软银、凯雷、鼎晖等风险投资纷纷注资孵化新媒体行业。受益于风险投资,搜狐、百度、腾讯、易趣、3721、当当网、土豆网、分众传媒、共合网、PPLive等一批新兴媒体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媒体公司。
三、挑战与策略
在使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媒体的经营某种程度上处于被监管的状态。自身独特理念难免受人左右,独立的媒体品格难以形成,同时更要防止资本对于媒体内容的侵蚀。一个新兴媒体的公信力最终要靠市场、靠受众的承认而不是风投。所以新兴媒体一定坚守自身的传媒品格的底线,在使用风投的同时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内容传播品质,不为资本劫持,不为一时小利而饮鸩止渴。在风险投资引入、使用和退出期应该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策略。
1.风投引入期
适时原则。风险投资的引入应该以促进媒体事业的扩大为前提,而不是在传媒经营运转出现困难时引入风投。很明显在传媒经营捉襟见肘之际,能够对风险投资有多大的吸引力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即使成功引资也难免在谈判的环节因为无牌可打陷入被动的局面,为日后媒体与风投的合作埋下隐患。
坦诚原则。和风险投资打交道,要坦诚的与对方推心置腹,不仅把传媒未来的美好前途描绘给风险投资商,同时也要把传媒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坦诚的告诉给风险投资商。因为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风险不可控。坦诚的交往能与风投建立起双方合作的信任感。
平等原则。在资本的引入期,新兴媒体往往由于对资本的巨大渴求,而饥不择食。媒体创业者需要始终明确与风投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合作关系,媒体以其独特创新传播理念和明晰的盈利模式作为创业成本,保证未来可预期获得报偿。很明显只有在引资阶段就确定平等关系才能为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度原则。在引入风险投资时,引入多少是传媒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当你提出的要求一旦被满足之后,到底能不能消化好利用好引入资本,能不能将引入的资本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传媒价值的保值增值。所以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就非常必要,适合传媒发展的中短期需求,适合传媒的现实消化能力是传媒的引入风险投资的适度原则。
多家引资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尽可能不要从一家风投引资。单一风投的引入容易使传媒公司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与多家风险投资展开合作,可以使媒体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更多可以周旋的余地。如果一家风险投资撤出资金,也不至于使资金的流动性受到毁灭性威胁。
2.运作期
获得风投的管理扶助。风险投资并不是单纯提供资金的金主,与其他募资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于新兴媒体的全程培育。风险投资通常有一整套科学的企业治理经验,可以为新兴媒体提供传媒战略决策制定、传媒市场的分析、相关技术市场应用前景评估、潜在风险分析、成本控制及其回收等一系列的管理支持,此外还可以帮助传媒企业进行招募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可以说一个成熟的风险投资是传媒企业的创业孵化器。通过与风投的合作,传媒企业可以避免走弯路、错路,尽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应对压力,增加动力。引进风投之后只是传媒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般风险投资在注资之后都会要求传媒企业达到更高的层次,这在无形中给传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2004年3月鼎晖国际等6家机构为分众传媒注资1250万美元,要求分众传媒当年必须实现86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完不成,股权就要被稀释。2007年lO月兰馨亚洲投资基金等4家VC注资炎黄传媒3500万美元之后,给炎黄传媒的任务是2008年营业收入达到3.5亿元,利润率为50%。可见,在风险投资运作期,传媒企业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风险投资对利润的渴望与追逐。传媒企业唯有积极运作,与风投展开合作才能够实现盈利的目标。要实现盈利目标,除了上文所说的借助于风投的管理扶助之外,传媒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是无从回避的。传媒企业必须始终思考如何将现有的强大的资金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既定的盈利模式,如何掌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资源。
确保信息对称,规避道德风险。道德风险(MoralHazard)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在风险投资与新兴媒体合作的过程之中,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新兴媒体在创业的初期主要依靠一些创新性的关键传播技术和模式等无形资产,一般会被视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一般会被少数的媒体创业者所掌握;新兴媒体一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和财务数据,没有完整的信誉记录。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兴媒体与风险投资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双方的合作潜在着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家担心风投资本被以做假账、过度投资、滥用资本等方式侵吞。新兴媒体企业应该根据风险投资运作的特点,及时、对等的公布自己的业绩和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新兴媒体在发展的初期处于“烧钱”的阶段,但是应该明明白白把怎么烧钱告诉风险投资商。
3.退出解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