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风险管理,物资采购公路施工企业
1采购风险采购过程是公路施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接口,它的风险来自原材料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供应商交货时间的波动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由于采购是施工企业供应链的源头,所以采购活动是一项很重要的行为和活动,采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物资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这就使得物资采购活动中面临着一些采购风险。采购风险是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近些年来,一方面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某些原材料或设备的价格下跌迅速,在采购这些原材料时,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市场上物资的价格大幅度上升,而今年钢材又进一步回落,价格波动随时发生。论文大全。
公路施工企业对钢材、水泥、地材的需求量极大,它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论文大全。
2采购风险的分类采购风险主要分为7种类型:
2.1增大开支的风险
由于在采购过程中各种增加支出因素的存在,誓如采购和保管部门费用的增加、库存太多引起的仓储费用的增加等,使完成一项采购过活动所需的最终采购支出比预期的采购支出有所增加。所以,采购面临着增支风险。
2.2供应商延迟交货的风险
由于供应商在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或决策食物,使其交货日期迟于采购合同所要求的日期,从而使采购机构不能及时采购到委托单位所需的货物等一系列服务,给采购工作带来延期交货的风险。
2.3采购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风险
施工企业购到物资质量过分低劣,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供应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所提供的物资达不到采购合同的要求给采购带来的风险。
2.4采购中的道德风险
2.5合同风险
2.6预付款风险
2.7存货风险
3采购风险防范采购风险的存在,直接地响到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
3.1明确采购目的
物资采购部门在认识上首先明确采购的物资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必须是生产市场所要求的产品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采购机构在采购过程中不应一味地追求采购价格最低化,不应把节约资金作为采购的首要和唯一目标,而应对所要采购的物资或质量和效用进行通盘考虑,在为企业节约采购资金的同时,应保证采购质量。
3.2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
在订立采购合同之前,需对参加投标的所有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包括资格预审,资格复审
3.3建立保证金制度
采购中使用的主要保证金类型有(1)投标保证金。它可使采购机构防止投标商在开标后撤回其投标;(2)支付保证金。他经常用于工程建筑中,要求承包商保证向供应商及时支付;(3)履约保证金。其目的是保护采购机构,防止供应商不能履行合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4建立对采购人员监督管理制度
3.4.1建立和完善采购信息公开制和程序公开制度
3.4.2制定《采购道德规范》,规范采购行为
《采购道德规范》应充分体现公正、诚实、忠诚原则。
3.4.3参与专业系统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由于采购自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很高。采购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职业素质。并且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并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系统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3.4.4推行采购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对采购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保证采购人员的素质是对采购人员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采购人员向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4.5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企业为完成既定目标进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建立《物资招标采购制度》、《物质采购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物质进出库计量及量差账务处理制度》、《物资订货、验收、索赔业务管理制度》、《物资供应质量保证工作标准》等等,公司、项目按照这种制度定期对其采购活动进行追踪检查、考核、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正确采购,规范管理。
建立物资采购合同会签制度,工程部、经营部、财务部共同会签。论文大全。
3.5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公路施工企业在采购活动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目前,采购的方式很多,有议价采购、比较采购、招标采购、询价采购、谈判采购等,每一只采购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如果在选择采购方式是不根据采购项目的要求和特点灵活选取,必然会增大采购风险,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从公路施工企业采购的实践来看,坚持采用的主要有:议价采购、比价采购和招标采购三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这三种方式。
3.5.1议价采购
是指由买卖双方直接讨价还价实现交易的一种采购行为。议价采购一般不进行公开竞标,仅向固定的供应商直接采购。议价采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采购商向供应商发询价表,邀请供应商报价;第二步如果供应商报价基本达到预期价格标准,即可签订采购合同,完成采购活动。议价采购主要适用与需要量大、质量稳定、定期供应的大宗物资的采购。
议价采购的优点主要有;1、节省采购费用;2、节省采购时间;3、采购中心灵活性大,可依据环境变化,对采购规格、数量及价格做灵活的调整;4、有利于和供应商建立互惠关系,稳定供需关系。
缺点:1、议购往往价格较高;2、缺乏公开性,信息不对称。3、容易形成不公平竞争等。
因而在议价采购中应掌握供应商的信息,以保证企业在采购中处于有利地位。
3.5.2比价采购
是指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在选定两家以上供应商的基础上,由供应商分开报价,最后选择报价最低的为企业供应商的采购方式。优点是1、节省采购的时间和费用。2、较公开透明3、采购过程规范。缺点是1、在供应商有限情况下,可能出现轮流坐庄;2、可能出现恶性抢标;3、供应品种规格上的差异,可能影响生产效率提高,并加大消耗。
3.5.3招标采购
是指通过面向社会公开竞争招标或邀请招标采购的一种行为。在招标采购中,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公开性。凡是符合资质规定的供应商都有权参加投标。
优点1、有利于做到采购工作的公公公平2、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场的真实价格3、有利于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4、有利于采购方建立供应商的信息资源库,增大选择范围5、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缺点1、采购费用较高2、容易出现供应商合谋或抢标—即过度压低价格而中标,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产品质量;3、采购程序复杂,应变性差。自推行招标采购以来,招标采购得以广泛推行。取得力较好的效益。例如2003年2月邀请了12家单位对钢材、碎石、砂等材料进行招投标采购工作。黄砂最高报价37.8元/t,最终采用31元/t中标;石料最高46元/t,最低39元/t。同年6月对波纹管、锚具的公开招标。锚具参与单位7家。最高620.76万元,最低报价公司587.5万元中标,波纹管单位6家,最高872万元,最低842万元。最终定标价为840万元。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3.6针对不同风险采取不同措施
4结束语综上所述公路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学习专业和相关知识等,把采购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1】郝渊晓、王茜草等编著《现代物流采购管理》
【2】丁立言、张铎等编著《物资企业管理》
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采购风险;价格波动;买入套期保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市场风险也不断加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面对的各种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多都会通过市场价格波动来体现。本世纪以来国内外市场中主要生产材料购价的剧烈波动,使我国企业因缺乏价格风险管理手段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表明在全球化时代中,企业要想获得财富增加不仅仅需要依靠先进的科技及其带来的高生产力,同时也需要软科技手段――价格风险管理来保护企业应得的利润。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形成了通过市场体系和市场工具来化解价格波动风险的成熟经验――利用期货期权市场套期保值功能,主动防范和管理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
一、材料购价剧烈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例如,本世纪以来燃料、动力原材料购进价格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涨幅最高。因此给依赖燃料、动力原材料的企业带来了不少经营困难。
(一)材料购价上涨,挤压企业利润
从历史数据看,原材料价格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前提下,总体呈现出宽幅振荡、波浪上升的走势。尽管全球经济每隔十年、几十年会出现一次明显的萧条,但从长期趋势看,发展的大方向是不变的,经济发展伴随着适度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很多原材料,如金属、燃料等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储量的下降,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原材料价格上涨后,企业必然会考虑出厂产品价格的上调,但是提升产品价格空间有限。企业想把一部分原材料涨价因素转嫁到产品上去时,但是当面临的是买方市场,产品价格提高,可能导致产品滞销。若产品提价幅度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将因此丢掉一部分市场份额,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不仅企业利润无法实现,连正常的生产经营也会步入困境。
(二)材料价格下跌,打压产品价格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受2008年年中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跌。据有关数据显示,至2008年底,原油、铜、铝、大豆、豆油等价格分别达到2008年初价格的78%、68%、61%、52%、58%。金融危机期间价格跌幅如此剧烈,使得整个世界都措手不及,更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我国企业遭受沉重打击。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原材料价格先涨后跌,购销价格先高后低,导致我国企业陷入罕见的困境。
为什么许多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好处?主要原因是:当购销价格一齐下跌时,由于没有有效的价格风险对冲机制,就不得不在跌价时期消化前期高成本的压力。而且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走低,就会给企业在市场上发动价格战打开空间。另一方面,一旦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跌,流通企业总是以原材料价格不断走低为由,打压制造企业的产品价格,以换取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而制造企业也确实能够向上游原材料企业要到资源,把降价的损失转移到上游企业。但是,随着世界资源性产品的日趋匮乏,这种转移降价损失的做法已经难以奏效。这样一来,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也给流通商再次向制造企业打压价格提供了一个借口。例如,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实际看,原材料及产品价格从高位快速大幅下跌,对外贸企业的杀伤力最大,企业将不得不承受高价购进原材料库存和低价出售产品之间的压力。同时当原材料价格下跌,外商会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电话或发函要求降价,对尚未执行的订单重新议价,并且因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后有一定的惯性,加大了外商压价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很难预知公司的原材料成本涨跌走势,因此如何规避原材料的价格风险,成为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材料的供给形势变得严峻,造成原材料欠缺,只能做出滞后的补救措施,即存在原材料采购的价格风险问题。企业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原材料价格,如果企业能够预先把未来的原材料价格稳定下来,将会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二、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套期保值应用
(一)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原理
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规避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是因为期货市场存在以下基本经济原理。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一致。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虽然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市场,但由于某一个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同一市场环境内,会受到相同的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波动趋势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这两个市场上的价格关系,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商品或资产相同或相关、数量相等或相当、方向相反、月份相同或相近的期货合约,取得在一个市场上出现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盈利的结果,以达到锁定生产成本的目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两者趋向一致。期货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证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两者趋向一致。期货交易规定合约到期时,必须进行实物交割或现金交割。到交割时,如果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不同,例如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就会有套利者买入低价现货,卖出高价期货,以低价买入的现货在期货市场上高价抛出,在无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这种套利交易最终使期货和现货价格趋向一致。
(二)套期保值工具的范畴
上述中属于传统期货套期保值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传统的套期保值是指生产经营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的现货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传统套期保值理论也直接体现了套期保值的本质:是指利用一种或几种金融工具规避面临的价格风险的行为,即在金融衍生产品价格与标的物变动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避险者通过持有与标的物头寸相反的衍生产品头寸,到期再将衍生产品头寸平仓。金融衍生产品之所以有避险的功能,也在于其和标的物现货价格走势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将套期保值看作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虽然源于远期交易和期货交易,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互换、期权交易以及其他尚未被认识的金融创新工具都可以发挥套期保值的风险对冲作用,套期保值不只是靠期货工具,也不会仅仅限于远期、互换、期权和期货四大交易工具。
传统的定义把套期保值解释为企业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或交易方式。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述,套期保值本身不是交易行为,也不是交易方式,当然也不只是期货交易,而是远期、互换、期权和期货四大交易方式可以作用的交易策略或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只不过,现实中期货交易因为市场诞生早、交易标准化、流动性强、交易便捷等优势而被广泛利用于套期保值实践,发挥作用也最突出。
(三)买入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回避未来某种商品或资产价格上涨的风险,称为买入套期保值;另一种是用来回避未来某种商品或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称为卖出套期保值。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主要担心的是材料价格上涨问题,买入套期保值也是材料采购中主要应用的套保类型。“买入套期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购入期货,用期货市场多头保证现货市场的空头,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持有多头头寸,来为交易者将要在现货市场上买进的现货商品保值。这种用现货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
(四)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套期保值应用
1.没有找到原材料供应商。在没有找到原材料供应商之前,对未来所需要原材料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如果以后找到原材料供应商,可将相应部分原材料平仓;如果到期货合约到期时仍未找到原材料供应商,可以进行期货交割,或将期货持仓合约平仓并在现货市场买入原材料,方式的具体选用以成本最低为准则。
案例:2004年,国际、国内大豆现货和期货市场风云变幻,国内榨油企业经历了严峻考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2月,国内豆粕价格受禽流感蔓延的冲击下跌到2760元/吨附近。某一饲料厂在4月份需要使用豆粕1000吨,由于当时的豆粕价格相对于进口大豆加工来说,明显偏低,饲料厂担心后期随着禽流感的好转,豆粕价格将出现回升,从而导致其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锁定其后期的豆粕采购成本,饲料厂决定买入大连豆粕0405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2月11日,饲料厂以2720元/吨价格买入100手豆粕0405合约(1手=10吨)。到了4月份,豆粕价格正如饲料企业所预料的那样出现了上涨,价格上涨到3520元/吨,而此时0405豆粕合约价格也上涨到了3550元/吨。4月5日,该饲料厂以3520元/吨价格在现货市场买进1000吨豆粕,同时在期货市场以3570元/吨卖出豆粕0405合约平仓(见表1)。
表1 饲料厂套期保值情况
从盈亏情况来看,现货价格的上涨导致饲料厂的原料采购成本上升了76万元,但买入套期保值操作产生了85万元的利润,在弥补了现货市场成本上升的同时还获得了9万元的额外利润。
2.已找到原材料供应商,签订浮动价格合约。已找到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了远期合约但签订的是浮动价格,即按交货时的现货价格进行交易。为防止未来价格上涨,需要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到期时,将期货平仓同时履行现货合约。此时期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市场上买入,方向相反。
案例:某港资面粉厂,拟购进东北春小麦1万吨,为回避风险,该厂利用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变化趋势一致这一规律进行套期保值。在与东北一家农垦企业签订合同时,坚持交货价格参照郑州交易所小麦价格制订,将交货价格定为郑州交易所小麦期货在交货期间的加权平均价。为防止未来价格上涨,随后该面粉厂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小麦期货合约1000手。到浮动价格合约交割时,如果交易价格上涨了,则期货市场会盈利,用期货市场盈利弥补现货进货成本的增加。
3.已找到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固定价格合约。已找到原料供应商,签订了远期合约,而且已经确定了远期价格。此时,由于已经消除了未来价格的不确定性,可以不进行期货交易。但如果签订远期合约时嫌价格过高或防止交割月的价格下跌,可以卖出现货到期月的期货合约。远期合约到期时,如果价格下跌,带来盈余,使原材料成本下降。如果现货交割时,价格不跌反而上涨,就会带来价格上涨的亏损,原料成本上升。这种情况明显存在投机的动机。
案例:某用铜企业,最近因为铜原料涨价,厂家大幅提高了铜的出厂价格,与供货商签定了一份55000/吨的采购合同(或在55000/吨价格囤积了1000吨的铜原料),过了半个月,由于经济恶化,市场上的铜价格开始缓慢的下跌,该企业预计以后的价格还将更低,此时该企业害怕竞争对手以低于自己的进价购入原料使自己的产品没有竞争力。这样他就在期货市场里面做卖出套期保值。以57000的价格卖出1000吨的铜期货,1个月后,该型号的铜价格跌到了45000元/吨,而这个时候期货合约价格在46000元/吨,他们在这个价格买入期货合约平仓了结。
表2 某铜企业套期保值情况
这时存货损失:55000-45000=10000/吨,期货市场盈利:57000-46000=11000元/吨。通过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不仅弥补了存货下跌的损失,还有1000元/吨的额外盈利。
套期保值是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并遵循风险对冲等原则,利用套期保值工具来寻求解决企业经营中所碰到的困难。运用套期保值来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生产材料购价剧烈波动的风险,也必将成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一定要将套期保值看作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运用。虽然成功的套期保值有时会让企业获得额外的收益,但是并不能将套期保值看做一种盈利手段,要区别于投机行为。套期保值又是一把“双刃剑”,国家不断完善衍生品市场的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管,树立正确的风险控制观念,进一步学习有关衍生品交易的知识,让套期保值业务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才仁.《套期保值与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陈伟,沈群.《金融衍生产品避险的财务效应、价值效应和风险管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李斌雄,鲍盛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外贸企业的对策选择.《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2
[4]陈伟,沈群..《金融衍生产品避险的财务效应、价值效应和风险管理研究》.2008
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3
关键词:风险管理审计 医院 药品采购管理 应用
一、风险管理审计的应用概述
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医院药品采购具有种类多、资产高的特点,是医疗服务的基础保证。考虑到采购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内部审计能够监督医院的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充分发挥监督和评价作用,才能够对医院各个部门进行审查,通过查缺补漏降低管理风险。具体到药品的采购上,风险管理审计能够保证采购活动科学、合理,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重要性有以下三点。
第一,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第二,能够对采购、管理等部门进行审查,评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同时发现新的风险点,发挥警示作用,降低风险损失。
第三,风险管理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包括思路、内容、职能等要素。和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不仅提高了内部审计的作用,而且在多个方面均有明显改进。在医院中,内审部门是独立的,有利于内审工作的开展,站在客观、全局的角度上,通过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当前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药品的销售主要依靠医疗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其占据85%以上的市场。基于这种背景,医院作为买家在药品市场中占据优势,因此药品的采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成为管理漏洞形成的首要因素,常见问题如下。
(一)采购金额大、折扣高
医院对于药品的需求量大,因此在购买数量和资金上高,成为药商的公关重点。针对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调查显示大型医院通常在40%左右,基层医院则占比70%以上。另外,在购买途径上,大多包括生产企业、批发企业、中药材市场等渠道。供应商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就会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常见如商业折扣。其中,明扣能够上交医院,暗扣的受益人则是院方领导、医师、采购经办人员等。较高的折扣降低了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长此以往会对药品安全性产生影响。
(二)采购计划不科学
不科学的采购计划,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部分医院在药品采购上,缺乏完善的计划方案,或者药品的购备和临床应用有出入,体现为常规药品库存量大,特殊药品供不应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医院在确定药品的采购种类和数量时,往往以差价大小作为依据;二是部分医院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喜欢采购新药,或者药商上门推销的产品,因此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在以药养医的认知下,个别医生喜欢开具大处方、高价药,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也不利于药品合理使用和科学采购。
(三)采购操作不规范
药品在采购环节上的操作不规范,会导致采购风险的发生。举例来说,为了提高买卖双方交易的便利性,或者出于药品让利考量,部分医院在采购资金的支付上选择现金,可能出现盗抢、上当受骗等情况;而且由于药品质量无法在现场进行检验,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另外,药品采购人员往往也是出纳人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发生舞弊行为,难以保证采购资金使用的公开性、透明性,为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采购合同不完善
采购合同自身不完善,或者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样很容易带来采购损失。例如一些医院对于采购合同的重视程度低,将采购工作交给某个部门甚至某个人员,就可能忽视合同的签订;或者药品采购只提供类型、数量、价格,没有按照合同内容规范履行;又或者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对于双方的责任规定不明确,体现在缺少质量保证条款、安全事故追究条款等。如此,违约现象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高,但责任赔偿的归属成为一个难点。
三、药品采购管理中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应用
(一)完善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审计的应用,其前提是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药品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各个岗位职责。在具体操作上,应该组建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从宏观层面把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组员则是各学科专家;对于院内涉及用药的科室,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工作任务如下:一是指导临床用药;二是制定并完善药品管理制度;三是做好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四是针对用药差错现象及时有效处理;五是定期药品风险信息;六是评估新型药品的临床安全性,对高危药品进行替换等。而岗位职责的落实,能够保证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对于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提高用药安全性。
(二)识别风险因素
对于内审人员而言,应该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采用有效的方法判断潜在风险,例如决策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等,实现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目标。具体来说,在采购计划编制环节,分析计划的合理性,看是否依据药品目录进行编制,看需求药品是否全部覆盖,看采购资金和预算规定是否相符等。在申请审批环节,要求审批手续齐全,按照审批采购计划执行,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验收入库环节,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药品检验,严格执行各项验收制度,保证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岗位相分离,并且对入库单准确填写、存档。在药品领用环节,要求采用定额控制、限额控制,领用过程要有相应的记录,保证流程的规范性。在盘点处置环节,要求对药品定期清查盘点,检查核对制度是否完善,以及亏损、盈余是否按照规定处理等。实践管理经验表明,准确R别风险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基础,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以风险因素作为依据,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评估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就是针对已经明确的风险因素,对影响严重性进行等级划分,为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必须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以保证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不会因为个人主观因素导致评估结果盲目、随意,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且,经验表明药品采购风险评估中的关键点,在于采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具有充分的评估依据,保证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相一致。
(四)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识别和防范,都是在为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打基础,在具体的措施上,一是可以组建药品质量验收小组,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减少验收异常、验收舞弊现象的发生;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药品管理信息系统,针对药品的采购、入库、出库、使用进行全程监管,避免药品出现严重积压、断档等现象,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为了保证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期间应该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防范措施要和药品采购的实际情况相符,从医院的经营管理特点入手,能够和医院管理制度保持一致,并有机融入药品的采购环节;二是防范措施的应用,应该具有可行性,确保采购管理部门能够接受,而且管理期间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保证合理;三是防范措施的应用,可以对采购风险实现规避、分担、降低的作用,能够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五)风险审计报告
对于药品采购的风险管理工作而言,风险审计报告是最终结果,在报告内容中,会对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评估的合理性、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继而发现其中的不足,为下一步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采购金额大折扣高、采购计划不科学、采购操作不规范、采购合同不完善等方面。文中分析了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药品采购中的具体应用。要求首先完善管理制度,及时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继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完成风险审计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加强药品采购管理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佐德.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审计浅析[J].中国药事,2012,(3):301-302.
[2]雷铎.风险管理审计在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2):71,81.
[3]李榕.加强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与成本核算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4):224.
[4]超.发挥药师职能,确保药品采购管理与安全用药[J].海峡药学,2012,(1):257-258.
[5]蔡大伟,古光耀.三级医院药材集中采购供应管理新模式[J].医院管理杂志,2014,(11):1095-1097.
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 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Modern banks must strengthe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However, 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commercial banks are still at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there are many loopholes and flaw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banks. They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promot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complete financial data system, and offer new services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doing so,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framework could be restructured for building a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banks.
Key words: bank,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一、前言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必须加强的管理工作,在西方金融发达国家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并形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传统。而我国市场经济和商业银行都处于发展的早期,文化传承、历史积淀存在的差异导致我国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制度、基础理论、组织体系、基本思想、管理方法上的问题,形成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漏洞和缺陷。新时期,银行应该将财务风险管理的构建作为头等大事,将财务风险管理列为银行永恒的主体,通过对现代财务风险管理思想的树立,以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基础信息系统,开展新型服务为手段,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新机制,在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结构、系统、组织优势的前提下,构建适应我国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确保银行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与全面管理。
二、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调整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一个独立、高效、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银行财务风险管控的基础。主要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由董事会、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以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以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管理的支持部门为辅助,与承担财务风险的各业务经营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新组建的风险管理部负责全行的财务风险管理;授信业务部负责各类客户的评级、授信、项目评估;信贷管理部负责全行信用风险管理、信贷监督检查和行业区域分析。风险管理部在高级管理层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集团统一的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对财务风险计量所使用的系统、模型和参数进行有效性审核和验证等。建设银行进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在风险政策制度、计量分析、风险监控等方面,实行全行整体层次上的集中管理。设立风险官员也是该行实施改革的内容之一:总行设有首席风险官,一级分行设风险总监,二级分行设风险主管,同时向县级支行派出风险经理。中信银行将力争在未来3~5年内率先成为中国第一批与新资本协议全面接轨的商业银行。目前,中信银行已组建了财务风险专业委员会,设立了专业职能部门,组建了专业团队,以有效应对财务风险。
2.建立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重点做好如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方面,应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一是要根据银行的企业特点和组织结构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在企业决策者层面设立财务风险管理的专门组织,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的政策、规范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设置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单位,组织实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并实现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领导和监督。二是要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执行组织,要以扁平化为中心,以银行管理和经营工作为平台,建立起完整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执行组织,组织必须涵盖银行业务、管理、经营的各项内容,以此来控制银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做到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面执行和强化。另一方面,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政策体系,要根据银行高风险的特点建立政策、制度和规范体系,实现对业务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等各环节的有效管理,达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进而做到对风险的控制。在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提升政策的可执行性,使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政策强有力地支持,这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银行收益水平的稳定提升。最后,必须建立适于银行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该以服务于财务风险管理为工作核心,以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管理为对象,达到对财务风险全面管理。在评价体系中应该覆盖财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对重点工作和细部环节的全面覆盖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在取得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控制财务管理中不良资产的形成,做到对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品质的保证。
三、银行实施财务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1.推进金融制度的改革
当前,银行应该借助利率市场化的平台,以市场经济和银行自身财务管理特点出发,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并将其转化为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变革的基础。由于当前我国金融环境复杂,基金公司、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金融主体的存在使得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过度的竞争导致利率起伏扩大,给银行的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要立足于财务工作,借助金融制度改革的潮流推动,从各个层次出发,深化银行财务管理改革。在微观层次上,银行应该创新财务风险管理的形式,进一步调整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框架,使其符合新时期金融工作的需要,同时做到对金融改革的适应。在中观层次上,银行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市场化体系,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顺应金融改革的潮流,更好地发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作用,实现对管理工作和经营工作的变革。在宏观层次上,银行应该建立财务风险管理的变革机制,使财务风险管理符合金融制度改革的需要,构建出符合市场经济体系、适应银行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在加速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2.完善财务管理的数据系统
数据系统是银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将财务风险管理数据系统的建设列为头等大事,才能够建立适应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平台,也才能够创建财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基础。当前,银行业将数据库和数据系统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希望通过数据系统的建立为基本业务、财务风险管理、其他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以此来提高银行开展基本业务、财务管理和其他工作的质量与水平,降低银行在经营、管理和其他工作中的风险。在财务管理数据系统建设过程中应该首先加强基础信息建设,要建立对银行财务活动的监督和跟踪系统,特别应该健全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和检查制度,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预警,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的初级阶段。在数据系统建设中应该做好“互联互通”,依据金融系统的网络建立起基础信息和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平台,做到对财务风险的全面跟踪,以更大的系统来控制财务风险,在扩大财务风险管理范围的同时,确保财务管理的整体安全。在数据系统建设中应该结合人民银行的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将财务管理纳入整个信用体系和金融系统,通过规模和效率优势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使财务风险管理能够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深入、更为彻底的支持。
3.开展财务管理的新服务
财务风险管理既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银行重要的服务工作,应该根据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不断推出的实际,推出财务管理的新型措施,以更新的服务和更适应管理的措施,推进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向深入开展。当前,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外汇、债券、期货、股票等诸多产品,同时也推行着买卖、结汇、回购等各种交易,大量的金融创新给了银行更大的市场空间,也带来了财务管理方面的难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应该把握金融市场变革和创新的机遇,重新定义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更多的服务和更扎实的工作来控制财务风险。应该重新解读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和功能,调整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使财务管理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在取得利益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形成对银行、市场和对象的综合服务与有效管理。
四、结语
银行属于高风险金融企业,为了确保银行的正常发展应该重视对银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建立起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由于我国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存在时间过短和经验不足的缺点,在银行财务管理的环境、组织、制度上存在着很多漏洞,现代化财务风险管理思想还没有被银行管理者所接受,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得到确立,这会影响到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也会影响到银行整体风险的有效管理。当前银行应该将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作为重要工作,以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特点出发,推进银行财务管理的变革,做到对社会、经济、企业发展的有效适应,创建更有利于实现银行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参 考 文 献]
[1]赵瑾璐,安瑛晖,张小霞.战略监管关系构建与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3-105
[2]迟晓英,朱军勇.我国金融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差距与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4):53-56
[3]张永杰,张维,武自强.一个次贷危机生成的概念模型及其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9(2):132-135
[4]张桂庭.完善县域农行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2(5):85-88
[5]徐建华.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06):213-214
[6]彭钊慧.构建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1):58-59
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5
关键词:信托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 我国信托产品简介
信托理财产品也是-种理财计划的形式存在。回顾世界信托的发展史,信托被当做一种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种经济活动中。当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掺杂了信托关系的理财产品都可算作是信托理财产品,如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计划、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2005年后快速发展起来的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公司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信巧公司与养老金公司及商业银行合作推出的企业年金基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金融业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设立了专口的信托机构即信托投资公司。我国的信托业务由信托投资公司来开展,其中的资金信巧不仅是信托业务也是理财产品。本文所讨论的信托理财产品系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信托资金计划(金融信托)。
2 我国信托理财产品的风险表现
2.1 产品流动性风险
产品流动性较差主要集中于集合资金信托,流动性差主要表现为:受法律法规的限制,规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收益权转让过程中只能转让给机构投资者,且转让时不能对信托产品进行拆分;缺乏信托产品集中交易平台,投资者需要独自承担高额的交易成本;信托产品投资项目如房地产、基础产业建设等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征为信托产品的转让及赎回增加了难度。信托产品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信托业发展的瓶颈,如果产品流动性问题能得到解决,对信托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产品管理风险
从信托产品分类表中可以看出,单一资金信托一直在信托产品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占比在整个信托资产中达70%以上。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多为机构,在资金运用上多体现委托人的意愿,基本是委托人利用单一资金信托的通道借款给指定资金使用者,通常单一资金信托业务的信息具有完全的私密性。在这样的业务中信托公司仅起到通道、中介的作用,在产品管理能力上没有任何的体现,且极易引发内部关联交易风险。如果不注意产品管理,信托资产严重受到威胁。
由于在中国经济的特殊背景下,对信托业赋予的可"跨市场"的独特制度优势,使得信托公司整体上存在产品创新的惰性,其产品投机性之强也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在这种优势下,信托发展的规模并非得益于其产品管理能力,而是制度优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外生机会所赋予的,在获得较高收益的同时也积累了风险,压抑了产品创新和管理能力。泛管理时代的到来,信托业这种优势不再,原有行为模式不可持续,转型需要迫切。
2.3 信托公司内部风险
2.3.1 违规经营风险。由于信托I在传统体制下的定位,为了弥补银行信用不足,在这种体制下对信托就有规模上的限制,导致信托业资金来源有限。为了扩大经营,突破制度性的限制,信托公司采取各种手段筹集资金,夺取资金市场,采取超范围经营业务、超限制、超利率、超期限招揽存款的手段吸金,更甚的是,从拆借市场和证券回购市场违规拆入大量短期资金,一旦债务链中断,资金回收困难,极易引发社会经济不稳定。对信托业财务管理方面法规的缺失,导致部分信托公司存在表外经营,财务账实不符的情况。
2.3.2 操作性风险。信托公司对项目、交易对手等的尽职调查是事前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是降低违约风险的一个手段。现存在信托公司的尽职调查能力不足,使得存在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隐形风险。从多数被曝光的风险事件中可以看出,风险频发的原因与信托公司尽职调查能力不力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交易对手的财务及债务信息了解并不充分,信息来源不够全面,缺乏对交易对手经营管理能力的评估体系,忽视作为风险保障的质押物评估,均是造成信托风险事件频发,信托公司需要反省的管理缺陷。
2.3.3 项目管理风险。信托公司在信托项目过程风险管理不力,对事前风险管理及过程风险管理重视度有差别,过于依赖一些既定的风险管理控制手段,对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易对手恶意违法行为及风险预见能力不足;风险管理工具简单,与极具灵活性及广泛性的信托产品不匹配;管理人才缺乏等都是导致信托项目存在风险的原因。
3 我国信托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风险管理的第一层次。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和控制风险,保证企业平稳有序运行的根本。如果内部控制足够有效,可将风险甚至危及及时、有效地避免。
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包括多个方面,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还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公司风险管理模式、内部制约监督机制、高素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如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为例,设立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四个结构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中董事会拥有实际控制权,股东大会拥有最终控制权,监事会拥有监督权,经理拥有经营权,四项权责分立又相互制衡,共同为公司的治理负责。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优良与风险管理效果密切相关,健全、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3.2 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就是整个行业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政府监管的必要补充。行业自律是信托企业个体自律基础上的团体自律,是信托机构风险的第二层控制圈。通过成立信托行业自律组织作为引领者,引领信托行业自律性的提高。信托行业自律组织一般由企业自愿组成,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管理规定、道德规范等章程来规范、约束和管理组织内的成员,对声誉维护和风险规避起促进作用。
3.3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指社会团体和社会投资者对信托机构的监察和督促,包括委托人和受益人、投资者和社会舆论、中介机构的监督,是风险控制的第三层次。法律规定,委托人有权对信托机构进行监督和约束,有权向法院申请撤销或解任受托人,并依法给予赔偿。信托业务的直接关系人对信托的积极监督与约束,为信托公司加强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要求信托公司建立规范、严格、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全面披露公司财务状况、资产评估情况、风险情况、信用评级等信息,利于督促信托机构改善风险管理,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并关注信托机构内部管理状况。社会监督是信托行业外部对信托机构风险的控制圈,虽然这种控制作用并不是直接作用于风险,有时候是间接甚至是不明显的,但这种风险监督是必要和不可忽视的。
3.4 政府监管
政府对信托机构的风险监管是不可缺少的,是对风险最强劲有力的外部监管作用。虽然信托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需要会主动防范风险,但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使得仅依靠信托业内部控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风险。
因此,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具有强制性、权威性、执行力的外在力量进行风险的外部控制,达到稳定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这种外在力量主要就是政府监管。现今,信托业是与银行、证券、保险并位的四大金融支柱,是重要的金融种类之一,其健康发展更需要严格的外部监管规范,已达到金融市场稳定的目的。监管部门不要将眼睛只盯着风险,需要加强对风险管理文化及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视度,将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比业务规模更为重要的评价信托公司的衡量标准。
综上,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有机结合,以内部控制为本,外部监管为辅,在行业自律的影响下,相互促进,互相依存。建立内外有效,适度有弹性的风险管理模式,是促进信托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曲延英.分工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N].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
采购的风险管理范文6
一、企业管理机构财务风险概述
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在其日常运行过程之中,其财务活动的开展往往会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就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而财务风险不仅仅会使得其正常运营受到阻碍,还会对于其经济利益造成影响。所以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财务风险就是指的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它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变成为经济损失。所以在企业管理机构的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有效对于这些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企业管理机构之所以要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主要就是因为在企业管理机构开展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来对于自身筹资所遇到的问题加以了解,从而有助于其完善自身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其次,通过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还能够使其进一步明确了自身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二、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及其原因
(一)资金错配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资金错配主要是来自于现金流方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指的就是由于现金流不畅或者是现金流断裂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因为股权无法及时退出而造成的风险,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一风险,主要就是因为当前在我国的市场之中,产权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就导致了长期投资一般都有着很长的变现周期,而且诸如企业管理机构这一类的投资公司总部目前的退出机制还不是十分完善,所以就使其投资资金回笼变得非常困难;第二是分红不均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管理机构来说,其主要的收入都是依赖于分红,但是如果在分红的过程中出现了分配不均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机构的利润以及现金流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进而导致资金错配风险的产生;第三就是企业管理机构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对于债权及时地加以回收,也可能会导致了资金错配风险的产生。
(二)投资链条方面的风险
对于企业管理机构而言,首先,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分红是其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其利润的增长就需要依赖于自身的投资链条,而如果在其对于投资链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又或者是其投资所涉足的领域较广,而自身在技能以及知识方面难以满足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要求,从而就使得自身面临投资链条方面的风险。对于许多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往往都是通过控股或者是参股于各个项目企业之中的方式来获得利润,所以其次,其为所投资企业担保的数额往往十分巨大,而这些担保项目企业的经营风险就有可能被转嫁到企业管理机构身上,所以说一旦项目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最终将会使得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风险高度膨胀。再次,如果企业管理机构投资链条越长,那么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一旦信息失真,就有可能由于自身的决策失误而造成财务风险。投资链条的长度越长,企业管理机构要想对于每一个控股和参股企业的情况更加深入地进行了解往往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也就使得企业管理机构难以掌握自己控股和参股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其负债及负债的偿还能力,而这些都是会导致风险出现的潜在因素,如果企业管理机构不能够对于这些信息有效地加以掌握,往往就有可能使得自身面临财务风险。
(三)筹资风险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机构而言,其资本往往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其要想对于投资的规模加以扩张,就必须要依赖于银行的贷款,通过债务融资的手段来谋取用于投资的资金,所以说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杠杆往往都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不可控制的意外因素,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进而使得企业管理机构陷入财务困境之中,使其面临财务风险。所以说筹资风险也是企业管理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风险。
三、企业管理机构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是企业管理机构获得利润的直接方式,但是同时投资也有可能使其面临较多的财务风险,所以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首先就必须要加强自身对于投资风险的管理。在对于投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投资之前必须要对于自己即将参股或者控股的企业进行投资价值评估,对其投资价值加以评估是规避风险投资的一个关键,所以说在投资之前必须要科学地对于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再作出投资决策。其次,还应该分阶段地进行投资,通过分阶段投资来对于投资风险加以有效地规避,而且采取分阶段投资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对于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监督,促使其加强对于自身的管理,保证自身持续盈利的能力。企业管理机构也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于控股和参股企业进行监督,使其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从而对于投资风险加以有效地控制。只有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企业管理机构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二)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
企业管理机构的筹资渠道往往较为单一,而这十分容易引发筹资风险,所以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更好地对于财务风险加以规避,还必须要进一步地拓展自身的融资渠道,对于资本结构加以优化,从而使得自身的财务杠杆得以降低,更加有利于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企业管理机构必须要合理地对于自身的投资规模加以管理,使得自身的投资规模能够和当前自身经营情况相匹配,不能够盲目地进行投资扩张,一味地向银行贷款,使得自身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同时在其筹资的过程中,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从而更好地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控制。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要想使得企业管理机构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首先在组织结构方面,建立起优秀的财务风险管理班子,创建起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平台,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其次,还应该制定专门的财务风险管控条例,从而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得以开展。所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才能够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