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1

关键词:人工生命;人工智能;人造生命;物理主义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1)02002104

一般认为,“人工生命”、“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是三个分别从计算机科学领域、智能研究和基因工程领域提出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未,中科院曾邦哲提出人工生物系统(artificial biosystem)的工程生物系统概念,用以整合计算机领域和遗传工程领域的两个概念。概念上的整合一方面体现了“人工生命”与“人造生命”两者之间的承接性,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人工生命”发展与生物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诚如“人工生命是具有自然生命现象的人造系统”[1],那么进入微观领域,生命规律的探索与对生命分子的操作使得“人工生命”具有了反身性。这种反身性恰恰体现了“人工生命”研究并不在于使人“非人化”[2],使生命也成为技术的对象,而是包含了一定生命认识的特殊生命活动。那么,剖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进过程,就可能找到“人工生命”概念演进背后内在思想动因,从而为洞悉生命科学发展趋势提供一条线索。

一、“人工生命”阶段:肯定物理主义

在人体细胞核内,质量只有0.0000005毫克,宽度仅为0.02微米的DNA包含着大约30亿个碱基排列。科学家相信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生命的决定因素,人类生命活动中发生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3]除了特殊情况之外,DNA中含有的庞大信息能够被一字不差地复制,然后传给后代。要想获得这些信息,就需要测定DNA序列的碱基序列,这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工作。那么,测序工作则成为“人工生命”的一个阶段,对生命信息传递过程的模拟也就构成了“人工生命”研究的起点。

基于人类全部24条染色体中3×109个碱基具有固定性的化学关系即A-T、G-C,于是DNA碱基序列的测定工作实际上可以被描述为科学家接受生命分子信号的过程。应用申农所建立的一般信息系统模型,在一定的指令下进行信号传递成为“人工生命”的最初目标。强人工生命观念将“生命系统的演化作为一个可以从任何特殊媒介物中抽象出来的过程”(John Von Neumann)。以抢占计算机存储的方式,生命演化过程被计算机程序模拟出来。人们相信,如果生命遵循既定的程序,那么只要编写好程序,生命就能进行准确的信号传递,也就实现了“人工生命”。首先试图为生命编写程序的是生物学家林登迈尔。20世纪60年代中期,林登迈尔为红海藻、青苔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建立模型,提出了一种被称为“L-系统”的形态发生系统,又被称为“繁殖(发生)算法”。在编写好的程序下,生命系统转化为信号系统。生命信号模型以量化或模型化的方式来展示生命的属性。这意味着:“如果具有冯•诺伊曼式的自我复制能力或繁殖的能力,那么这个实体就是有生命的。”[4]

冯•诺伊曼所证明的自我繁殖的生命信号系统应和了人们对微观生命分子世界的物理主义观点,其实质是将诸如细胞这样一个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生命单元放在既定的关系下。尽管将生命活动视为一种生命信号传递颠覆了传统的生命物质实体论,却仍然将生命置于某种固定关系下,意味着其也不可能跳出物理主义的决定论框架。一方面,“人工生命”研究进行了生命信号传递模,并在计算机领域中建立虚拟生命系统;另一方面,人们在质疑申农的一般信息模型的同时也开始质疑“人工生命”。针对申农的一般信息模型,有学者认为:“申农通讯信息系统模型具有两方面的重大缺陷:一是该模型未能注意信息系统的一般反馈性机制;二是该模型描述的还仅仅是信息接收系统。”[5]可见,申农的一般信息模型不具有反馈性机制或不能够自创生。于是,这样一种生命的信息论观点,即“在生命运动之中物质实体-载体是流动的,组织形式-信息才是稳定保持的”[6],表明“人工生命”所模拟的对象是在既定关系之下的生命信号的传递过程。

面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样巨大的基因工程项目,测定了组成人类DNA的约30亿个碱基中85%的碱基序列只是完成了所谓工作草图。获得的基因草图只是为给基因命名、分析基因创造了条件,需要进一步找到能够提供信息的标记基因,进行基因追踪,但寻找基因的工作却相当复杂。一般信息模型不可能作为模拟这一活动的基础。

二、“人工智能”阶段:怀疑物理主义

一般认为,人类共有5万~10万个基因,如果某个基因发生了变异或者产生缺陷,必然会引起机能上的障碍。根据变异的DNA标记基因来确定另外一个基因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将其位置制成详细的地图,通过检查DNA序列来识别基因突变。学者们以DNA标记为基础的DNA基因图谱寻找致病基因。在一阶段,“人工生命”模拟的对象是寻找基因,而寻找基因的关键则体现为对信息的识别。人类基因组计划在此阶段的工作可以反映“人工智能”的研究。

尽管早在1956年,美国的麦卡锡就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才将“人工智能”作为“人工生命”的一种形式。“人工智能”阶段需要计算机能够准确识别信息。对于智能的研究涉及诸如意识(consciouness)、自我(self)、心灵(mind)、无意识(unconscious mind)等问题。对此,之前将生命作为信号系统的一般信息模型显然无法发挥作用。面对信息的识别和反馈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人们试图将信息学、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各学科整合,并在计算机领域实践,甚至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应用。然而,这种学科上的整合并没有使人们找到合适的模型来取代之前的信号模型用以描述识别信息过程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

对此,一部分学者试图通过重新定义“人工智能”概念,区分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弱“人工智能”用模拟识别信息后所表现出的行为来反推对信息的识别,也就是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而强“人工智能”则将识别信息的功能强加于计算机,如约翰•罗杰斯•希尔勒(John Rogers Searle)就计算机和其他信息处理机器的工作形式提出“计算机不仅是用来研究人的思维的一种工具;相反,只要运行适当的程序,计算机本身就是有思维的”[7]。无论是强“人工智能”还是弱“人工智能”,都将“人工智能”划分为四类: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但是,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进一步对任何一种类型进行模型化。这就表明尽管在观念上人们已经不再将生命系统作为信号系统,但其仍成为“人工生命”模拟的对象。

1999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布洛贝尔创立了著名的“蛋白质的命运”假说,即关于新生成的蛋白质去向的“信号假说”。他认为细胞内存在某种信号,这种信号决定了新生成的蛋白质的去向。这意味着每个蛋白质都能够获得向某个地方移动的信息,就像邮编一样,可以让蛋白质找到准确位置。也就是说,由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使得蛋白质能够识别信息,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与物理主义的决定论观点发生了冲突。

弄清各种基因各自会生成何种蛋白质成为需找基因的重要环节,因为如果知道了信号肽的基因,就可以知道周围的基因是决定何种蛋白质的基因。“信号肽”的发现大大推进了人类基因计划,然而,“人工智能”研究中并没有明确给出一个可以超越一般信息模型的新模型。

三、“人造生命”阶段:突破物理主义

在识别了基因信息之后,就需要对基因突变作出解释。人们已经发现,致命的基因突变由于地域特征和环境不同,其结果也会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对待人类基因时必须考虑环境的因素:一方面,环境可能使基因突变形成恶性基因,另一方面则也能促使发生有益的突变,从而形成更为适应环境的基因整体。从后者来看,环境如何引发新基因整体的形成就成为对基因与环境之间关系所进行的解释,这也就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期工作,此阶段的“人工生命”研究也将面临更为深入的问题。

“对基因整体性的认识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在分子遗传学坚信基因独立性存在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功能种类的基因间的协同关系诠释基因系统的整体存在。而今,这一方向已在原核生物领域取得辉煌的成果;另一类是在关注物种(种群)的发育和进化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探究基因的整体存在,即基因集成、基因组织单元及其关系的研究。目前,这一方向已受到综合进化论者及其他一些生物学者的高度重视。”[8]后者恰恰体现了环境对基因的作用。“人造生命”的提出则将这种作用的意义凸显出来。从其他生命体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体的操作,实际上就是将特定基因从已有的环境中分离开来,再将提取的基因染色体放入新的环境之中,即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中,这样染色体在新环境中形成新的基因组织,控制这个细胞,发育变成新的生命体。2010年5月20日,美国私立科研机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辛西娅”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证明了可以通过人工环境能够实现对基因的作用。

“人造生命”为“人工生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人工生命”概念不同于传统生命观和科学观。“传统生物学用分析方法研究生命。通过分析,解剖现有生命的物种、生物体、器官、细胞、细胞器,即通过分析现有生命的最小部件来理解生命。人工生命用综合方法研究生命,在人工系统中对简单的零件进行组合,使其产生类同生命的行为,力图在计算机或其他媒体中合成生命。”[9]“人造生命”则进一步模拟生命整体功能如何形成。这也改变了对生命的认识,从“如吾所说的生命(lifeasweknowit)”转变为“如其所能的生命(lifeasitcouldbe)”[10]。生命作为各个功能叠加的物理主义观念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功能整体性观念。

“人造生命”已有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基因整体功能的作用机制,如果能够找到体现这种机制的模型,就将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事实上,人类基因组计划都是建立在DNA分子序列的符号化前提下的。没有这种符号操作,人们就不可能应用计算机来获得、识别并整合生命信息。而这一符号学思路恰恰应和了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家、人工智能学家西蒙(Simon Blackurn)的理论。西蒙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思路。“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强调“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物质系统,如计算机的构造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的神经元等。所谓符号就是模式,如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他就是一个符号。”[11]“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从信息论模型进入了符号学模型。“人工生命”从对“生命表现出的行为的功能模拟”转向对“生命内在创造机制的功能模拟”。

这种符号学模型提示,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作用下,微观生命分子形成了不同的功能整体,具有内在的适应性意义。人们在无法支配环境的情况下支配基因,就可能造成有害的影响。从“人工生命”、“人工智能”到“人造生命”的概念演进,可以得出承认生命本身具有内在意义,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班晓娟.人工智能与人工生命[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5):1-7.

[2]林德宏.评人的“非人化”――一种现代技术机械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3):23-27.

[3]孙啸,陆祖宏,谢建明.生物信息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4]李建会.生命科学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7.

[5]邬.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5.

[6]沈骊天.生命信息与信息生命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4):71-73.

[7]JOHN R.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J].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980, 3 (3): 417-457.

[8]董华,李恒灵.基因整体实在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6):31-34.

[9]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26.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2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56-01

一、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是完整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直接的部分。形象地说,自然辩证法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特殊的文化或智识意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地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自然辩证法为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制定和完善正确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对应于“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具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科学技术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包括理论、技术和教育实践的综合系统工程。是一个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新目标向前发展的工程[1]。如同任何一种学科,计算机具体其科学性和发展规律,依托于科学技术。因此,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譬如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得到了解决[2]。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世界上诸多国家之所以纷纷提出自己的信息化战略,争先恐后地建设本国信息高速公路,不遗余力地发展和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可以对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功效,可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很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都是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的。而对于高职校这类主要培养职业类实践操作人才的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一基础学科,无论是对于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当今世界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和英语成为了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两大技能,谁缺少计算机技术,谁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到很多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例如:

(一)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个矛盾统一体,如何使学生可以学习到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协调好“教与学”。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游戏教学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测试,模拟实训操作等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效果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修改讲课速度和教学案例等。职校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很多所谓的“乖孩子”又仅仅只能学会书本的知识,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活学活用,掌握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很好的处理学生“学”的一方面,了解学生的需求、特点。根据职校学生的性格特点,多用有趣的,贴合生活的案例来教学,多以鼓励为主,多增加综合实训等。因为“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不仅仅是矛盾体,更是一个统一体。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统一关系,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是为确定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效用,而对系统的各种要素、过程和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3]。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科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防止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需要掌握系统分析法。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运用系统分析法,来讲比较庞大的实训案例,转化为子系统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这个科学方法,更好的得到实践效果。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要求学生在模拟情景下进行“某公司业务表单操作”综合实训练习,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种模拟环境下,学生需要分析各个表格的数据,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最后运用这些信息对某公司的业务进行汇总操作,完成各类表单制作。这样运用系统分析法所做的综合实训设计,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学会转化知识。

除以上几个例子,自然辩证法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更多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正确了解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透过表面的自然现象,从本质上深层次地理解并发掘自然规律,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结束语

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一名老师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人,尤其是孩子,更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们身上有着一些未被磨灭的特质和天性,而且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因此要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些耐心,细心观察,总结经验,反思过程,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善于发掘并培养这些特长,并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用很善巧的方法去成就学生,让他们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便成了因材施教的首要任务,这也是我们今后的重要课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

总之,作为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联系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它和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将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叶莲.将自然辩证法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J].科技信息,2011,15:327.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3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单甘霖(1962-),男,江苏如东人,军械工程学院二系,教授;赵诚(1982-),男,河北宁晋人,军械工程学院二系,助教。(河北

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47-0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适应了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适应了在岗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需要。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相比,它们虽然处于同一层次,但由于其生源的显著差异,其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培养模式等均有较大不同。要使工程硕士成为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规范培养模式和培养流程、明确评估办法等,2005年7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全体会议,提出“建立规范化的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设想,并选择了控制工程等五个领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率先开展工作。2007年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颁布了“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试行)”,对我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考虑我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面向部队、基地等情况,在对“专业学位标准实施细则”修订中,培养方案在符合学科内涵的基础上,要兼顾生源单位需求,在研究方向的确定、课程设置等方面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切实使培养的工程硕士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以武器控制系统为中心确定培养方案的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兵器装备的特点是精确化、远程化、智能化,以导弹、无人机、指挥系统等为代表的武器装备更突出了这一特点,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一是自动化技术。根据我院生源主要分别来自武器装备论证、武器装备试验、军代表、部队技术保障、部队装备管理单位等岗位特点,依托控制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应该以武器装备为大背景,在控制工程学科内涵的基础上紧紧以武器控制系统为中心,来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因此我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研究方向确定的基本思路是:涵盖我军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武器控制系统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为军代表系统、武器装备试验基地、部队修理所、部队装备管理等单位培养具有我军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如下:

1.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

该方向以提高复杂武器控制系统综合战术技术性能为目标,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研究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火控、指控、无人机和导弹等复杂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的方法及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等。

2.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

该方向以提高武器系统技术保障人员的装备保障能力、试验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自动测试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研究武器系统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及靶场试验中技术保障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标准测试总线的应用、测试系统模块化设计、武器系统运行状态监测与诊断、测试诊断设备研制等。

3.武器系统信息化管理

该方向以提高各级装备保障管理人员的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以人工智能、装备保障理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研究装备保障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制订适合装备保障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体系,研究建立统一的适合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化的数据交换代码,基于装备的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维修信息等进行研究装备保障领域的全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

二、以适应培养方向要求为出发点确定适宜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只有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自如地实现向新领域的转变,才具有可靠的应变能力的坚实后劲;只有在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知识、事例和经验,才能运用它们来进行创造性思维。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教学工作中起着基石性和原本性的作用,只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有可能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考虑到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是“进校不离岗”,边工作边学习,在职攻读学位的特点,在课程学习上,我院采取的是“两阶段”学习方式,即第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和领域必修课程,在学院集中学习;第二阶段主要学习选修课,采取先寄发教材供学员自学,再到学院集中辅导两次,每次为期两周,最后集中进行考试。因此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安排,另一方面更要考虑所设置课程应与各培养方向相适宜。对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应具备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具备基于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知识面。这些知识结构、知识面要通过一类课程群的设置来落实。由于培养时间、教学时数的限制,课程的门数设置受到了约束,这样就要求对课程的选择必须反复斟酌,切实使选择的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我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适用各个研究方向的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领域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英语、数理统计、科技信息检索。领域必修课主要有线性系统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测试系统。另一部分是为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选修课设置的基本思想是在保证对一个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而言,至少应掌握一个课程群的知识要求的基础上,引入专题讲座形式来开阔学生视野,增大学生知识面。根据学科培养方案设置的三个研究方向,结合部队岗位需求,我们按优化、控制类课程群、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课程群、信息传输与处理类课程群的要求设置领域专业技术类选修课课程。

具体地讲,为三个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分别是:

为武器控制系统分析论证、试验优化与质量监控研究方向设置了优化、控制类为主的课程,包含军事运筹分析、系统决策与建模、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防空武器系统效能分析以及专题讲座。

为武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研究方向设置了故障检测与诊断为中心的课程,包含测试与接口技术、军用电子系统测试、电子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与预测、人工智能原理以及专题讲座。

为武器系统信息化管理研究方向设置了信息传输与处理为中心的课程,包含数字信号处理、战术互联网及其应用、图像工程、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原理以及专题讲座。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控制系统性能不断的提高,武器装备涉及高新技术的增多,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实施细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在这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培养方案的修订,特别是涉及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其应该是动态的、开放性的,以适应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岗位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4

关键词:适宜建筑技术;概念;内涵;特性;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适宜建筑技术的提出

人类从开始的巢居、穴居,发展到当前的高楼林立,建筑技术同样在由缓慢转变为快速的发展过程。解析建筑技术,按照历史的阶段由后到前可以把其分为数字技术、现代技术、传统技术、生土技术以及原始技术。

适宜建筑技术是提倡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以及适用技术,比如太阳能、生物能、水能以及风能等,提供给建筑需要的能源。适宜建筑技术是根据所拥有条件,采取最适合的技术,不是以追求高薪技术,要考虑建筑接受技术的能力,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适宜技术”更为贴切,可以充分体现技术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适应原则。提出适宜建筑技术,有明显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时代背景。

二.适宜建筑技术的概念

建筑技术是指建造房屋的手段,其中都包括建设设备、建筑材料、技术装备、建造知识技能等。适宜的意思就是适当、适应以及适合。

适宜建筑技术是指在选择建筑基础技术的同时,更加强调建筑技术的适用性、适应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的技术。适宜建筑技术将项目所在的地域条件和先进技术相结合,提倡完善以及改进现有技术,发掘传统建筑技术。同时,适宜建筑技术解放了以往的单一思维,强调综合技术与生态、工艺、经济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有整体思维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大局观,同我国的中庸思想不谋而合。适宜建筑技术不是笼统的综合,也不是一种折中的态度,而是根据现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是智慧与辩证的抉择,体现了设计者对技术资源和社会现状的综合把握以及认识。

三.适宜建筑技术体现的内涵

如果从建筑所在地角度进行分析,适宜建筑技术综合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气候以及地理等相关方面,并且承担两个任务:第一,是对当地建筑风格的继承以及发扬;第二,是对当地建筑的未来以及现实意义进行再阐释。适宜建筑技术强调整合多种技术,并不局限与技术和功能层面,更加强调综合文化、气候、地理以及经济等方面。

四.适宜建筑技术具备的特征

(一)适宜建筑技术具有层次性,可以根据技术能力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1、低技术。对于比较封闭的地区,体现较强的传统性以及地方性。比如在农村地区,一般采用生土技术和木构技术。2、中技术。其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根据该地区接受技术的能力来进行技术选择,保证社会经济与技术成长保持一致,比如发展比较成熟的太阳能技术。3、高技术。其是以先进的科学发展为基础,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的综合运用,比如空调变频技术、声控技术、光控技术等。高技术具有技术性强、高效益以及高成本的特点,同时还要求进行科学管理。

(二)适宜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主体采用不同的建筑技术。比如我国西南的农村地区特有的吊脚楼,就采用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在选择建筑材料上,大部分都运用了天然材料,屋面瓦就采用了薄石块;而施工技术则是延用了以往的工匠型。传统的技术以及本土材料,决定了其造价较低。

(三)适宜建筑技术具有相对性,建筑技术的最终选择,是经过权衡以及比较的结果。例如会堂的建设,结构类型有多方面选择,双曲屋面、薄壳结构、空间网架、育顶、筒拱等。采取合适的建筑方案,要根据建设的目标,选用前卫以及现代的设计方案,都可能会导致综合效益失衡。目前,我国机场建设大同小异的选用网架结构,使人们对是否合理选择建筑技术产生疑虑。

五.适宜建筑技术体现的价值倾向

(一)相对于人,其价值倾向体现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满足自身娱乐、生产、工作、居住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生存利益,隐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相对于自然,其价值倾向体现在优化和维持自然平衡,尽可能的不破坏自然环境。其实自然并不能作为价值主体,人们只是被动的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三)相对于自然与人,其价值倾向体现在,通过建筑技术,在自然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桥梁,达到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创建生态文明。

六.结语

适宜建筑技术充分体现了社会效益和自然生态的观点。在建筑技术前期,人们没有余地进行技术选择,随着建筑技术的充分发展,人们认识到了生存以及生态的危机,开始对技术运用进行反思。本文从多个层面对适宜建筑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建筑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5

当代电子计算机也称电脑,电脑仿人脑的创造是当代电脑科学中的中心议题。怎样研究电脑仿人脑的创造思维?电脑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总结人脑历史发展规律,模仿人脑思维经验才会取得明显的成果。《易经》就是三千年前人脑思维的经验与规律总结。事实上电脑的发展正沿着《易经》的规律在发展。不仅是二值硬件结构就是人工智能也与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首先探讨《易经》与电脑的创造过程,对于我们研究人脑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早在十六世纪,帕斯卡创造机械计算机时,得到了德国大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的帮助。为了解决计算机计数制问题,莱氏创立了二进制,就在莱布尼兹创立二进制过程中与中国的《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莱氏从来过中国的耶稣教传教士白晋那里得到《易经》。看过之后指出:孔子曾在其中找到了哲学的奥秘。其它人则在其中找到了一种占卜的方式。另一些人则找到其它类此的虚妄不实的东西。但是《易经》只要指出用1和0来这样表明一切的这种方法是多么美妙就够了。而这使人看到古代中国人不仅在虔信上,而且在科学上都远远超过了近代中国人。(见法.奥里维.伊罗著《莱布尼兹与中国》第156页)。

二、 创造性思维契入方向

同样是一部《易经》,创造性思维的契入方向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孔子找到了哲学奥秘;莱布尼兹找到了二值方法的美妙;其他人找到了占卜(算卦)的方式;还有些人找到类似算卦的虚妄不实的东西。这是多么中肯的批评而又使人省悟的哲理啊!正如当代电脑一样,有人用来搞科学实验,自动控制搞信息处理,也有人用来搞游戏,搞算命赌博,搞计算机犯罪。难道由于计算机用来赌博和犯罪而责怪电脑的发明创造是公平的吗?从而也说明了有些人对《易经》的种种偏见和责怪也是不公平的。

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主要是冯.诺伊曼、戈德斯泰因和伯克斯三人通力合作,并且写论文把二进制系统用到计算机上的结果。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逻辑思维基本上都是二值的。无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还是《辩证逻辑》都是二值逻辑,甚至二值还可以表达《哲学》的"对立统一"与矛盾律。因此二值在模仿人的思维规律上抓住了根本的东西。其成功的原因之二是由于计算机元件都是双稳元件(开关:或开或关,脉冲:或隐或现,真空管:或明或灭)具有二值特性,同时还能《排列组合》表达"位"(BIT)信息。于是EDVAC便具有了模仿人脑的三个主要功能即:二进制数字计算,程序存贮和逻辑判断等功能的电子计算机了。半个世纪以来,尽管电子计算机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飞快发展(甚至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分立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乃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更新了四代)。但是它的基本结构原理,二值逻辑的方法始终没变。人们通称电子计算机为冯.诺伊曼式计算机。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在我看来,在中国的贤哲们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 三、 哲学是科学之母

说到这里,再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易经》,孔子是怎样找到了哲学奥秘的。孔子说:"乾坤,其《易》之门邪。是故,合户谓坤,辟户为乾,一合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为之通"。这段话,如果与当代电子计算机的"门电路"联系起来,就会看出它十分精辟地指出了"门"电路的工作原理:乾(奇),坤(偶)即是1与0,合户为坤(0),辟开户为乾(1),一合一开即联与断(1或0)为"变"化,往来不穷即1与0(排列组合)就沟"通"了(信息)。

孔子又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此得出了"太极"20---"两仪"21---"四象"22---"八卦"23这样的二进制数律。说到底,二进制数律应该是孔子创立的。为了这种说法,历史界有过学术争论,甚至用难睹之词"阿Q精神胜利法"来贬斥这种见解。孔子远见卓识,好象预知后人的凝虑"?就是说:世界上人们所思虑的问题,尽管是不同渠道,但是按其规律,必然是"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世界上的思虑都必然如此。

美国人坦普尔从我国古代优秀创作谈起例举了中国在世界上一百个第一。他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坦普尔指出:"人们之所以不知道这些重要的事实。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中国人无视自己的成就"(见《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序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有五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指出,他们的发明创造受到过《易经》的启示。所以诺贝尔资金获得者《宣言》提出:21世纪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找智慧。(1995年3月22日中央电视新闻)。

所以,《易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理论,创造性思维是科学的,科学从哲学中诞生。

四、 易经哲学的理论框架

钱学森同志在谈智能机时指出:哲学是哲人之学,自古就是讲智能的,搞智能机的人,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哲学。

孔子的哲学思想虽然是前科学的。事实上与现代科学都能联通,如孔子在《系辞》中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想。就是一个时空模式。是一个各种知识结构的理论框架。

如:"太极与两仪:。原子世界表现为统一整体的各部分关系的网络。为了理解它们的关系,玻尔引进了把粒子图象与波的图象看成是同一体的互补性描述。这种互补性概念在中国《易经》中找到重要根据。为了感谢玻尔的科学成就和他对丹麦文化生活的重要贡献他被封为爵士。当他必须选择一种盾形的主要花纹时,他选中了中国的太极图来表示阴阳的互补关系。可见太极原理与科学的联通。

再如"四象与八卦","四象"是西方引进坐标的四个象限的内容。逻辑"方阵"(AIOE)也是四象的形式。四象就是西方一再提出的"十字阵","八卦"在"模式识别"中与"基元"模式非常想象。这种基元(基本的简单成份)用弗里曼链码标出的八个基元(八进制码)恰是"八卦"的表现形式。

《易经》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框架。这个结构共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模式层次;二是网络层次;三是场域层次。

第一层次是模式结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基本结构。它是所有知识的基础结构。例如:]

《易经》 : 太极 两仪 四象 八卦

维 : N0 N1 N2 N3

二值 : 20 21 22 23

几何 : 点 线 面 体

化学 : 氢1 氦2 铍4 氧8

物理 : 原子 电子 四力 波射

计算机: 单晶硅 门电路 触发器 寄存器

逻辑 : 观念 概念 判断 推理

哲学 : 对立统一 一分为二 二分为四 四分为八

矛盾论: 矛盾 主次矛盾 主次方面 诸方面

马恩: 对立统一 质量互变 否定肯定

列宁: 科学圆圈 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上升转贴于 五、 网络与场域是思维的复盖面

第二层次是网络结构,由不同模式结构构成网络结构。

当代人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左右两个半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主要是左右两半脑的合作,协调统一。大脑交叉神经支配身体,如右脑支配左手;左脑支配右手。右脑与心脏、脾脏;左脑与肝脏、胆等有关。在分工中,通常认为:右脑以形象(直觉)思维为主,左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左脑是感情的、综合的、离散的、非形式化的、定性的方式为主;右脑子是理性的、分析的、连续的、形式化的、定量的方式为主。甚至有人认为:东半球人(即东方人)善于用左脑,文化结构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有人认为:女人善于直觉形象思维;男人善于推理抽象思维。

据日本创造工程研究所中山正和推测:人脑存贮概念信息和形象信息之比为1:1000,因为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有形象来表现。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发挥创造性能。因而"直觉"(INTUION)一直引起西方哲学界的关注,于是在思维中形成经纬纵横的网络。

第三层是场域结构。

钱学森同志指出:要对研究对象有个认识,认识怎么来的呢?如工程师,战争指挥员,有丰富的经验,形势一估计决心就下了。别人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最根本的是形象思维,或叫直感思维。这个形象思维跟随那个抽象思维路子不一样,抽象思维是一步步推下去的。是线型的,或者又分叉是树叉型的。而形象思维常常连一点来龙去脉都搞清楚。所以我觉得它是面型的,二维的,而不是一维的(《在全国思维研讨会上的讲话》)。

钱学森同志对于思维本质区别已作了归纳。譬如:一、抽象思维是一维的,线性的;二、抽象思维是理性的,显意识的;形象思维是感性的,是二维的,近于潜意识的;三、抽象思维是逻辑的(形式系统);形象思维是直感的(非形式系统)等等。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逐渐证明:直觉的世界观,是认识自然的必然趋势。如:所有事物的统一性(统一场论),时空相对概念,量子场论的动态宇宙观、空与形的认识,以及夸克理论与"易"的变幻模式等等都说明了现代物理学对自然认识,与东方思想的一致性。

六、 把握创造性思维的机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对于事物从本体规律到本质认识的升华,然后用这种本源的方法改变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与其它思维方工不同,它是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它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各种思维方式只是创造性思维的某一种形式。例如辩证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凝结(对立统一);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引伸(二值线);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扩散(四值面);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超越(零维体)。这种凝结?quot;点",这种引伸是"线",这种扩散是"面",这种超越是"体"。综合在某一个整体事物中找到它灵性的所要突破的那个点,便构成了创造性的思维。

所以工程师,战争指挥员,有丰富的经验,下决心时,不仅仅是形象思维,还有灵感顿悟,以及场效应。

为此,孔子有《系辞》中早已指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说,运用语言(抽象思维)时,注重词句;举止言行(直觉思维)时,注重变化;制造器物(形象思维)时,注意物象;进行占卜(灵感思维)时,注意灵性。四大思维同时并用才构成立体思维的真正内涵。

四大思维同时并用,不仅孔子发现了,佛祖释加牟尼和庄子也都发现了。所以,东方文化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的思维文化。

七、 结论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范文6

一、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主要基础性问题

心理内容研究是当代意向性研究的一个特殊面向。从心理语义学、哲学解释学切入的论者认为,意向性就是心理符号的意义即心理语义性问题。站在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立场上的论者认为,意向性问题主要是表征问题。表征的特征就是“关于性”,即表征总是指涉它之外的事态。而持认识论和逻辑学视角的论者则把意向性问题归结为心理内容问题(或简称为内容问题),因为意向性就是心理有特定的意向状态,而有这些状态就是有特定的态度和相应的内容,因此他们着重研究心理内容的基础、条件、转换过程和加工方式等。

当代心理内容研究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继续与深化。一方面,当代诸多心灵哲学家在研究起点上大多以命题态度问题为出发点,并以命题态度的传统研究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展开对内容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纲领主要包括以下基础性问题:(1)主体问题;(2)本质问题;(3)表征问题以及错误表征问题;(4)真之条件问题;(5)因果性问题;(6)自然化问题;等等。

内容主体问题是传统意向性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有二元论、还原论、功能主义、解释主义、取消主义等理论。内容本质问题,即内容究竟是什么?内容是否存在?如何存在?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当代主要有外在主义或宽内容、内在主义或窄内容、内容二元论、内容本质主义等主张。表征问题主要包括表征概念问题,心灵表征理论、表征与表征为的关系问题、表征的形而上学问题等。表征问题是认知科学中最关键的基础性问题之一。表征概念问题在我们模拟和解释认知机制中是必不可少的①。心灵表征理论者如福多、菲尔德、卡明斯等人通常接受心理表征内容的自然主义描述,但是这些自然主义描述方案对错误表征问题(也就是析取问题)仍然争论不一,这使得“析取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个研究领域”②。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还引发了认知动力学的相关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认识到,表征观念应该以更直接的、物理的术语来模拟和重构认知。当代强表征主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知觉经验来说,具有某种现象特征就恰好是对它来说具有某种表征内容,但强表征主义遇到了两个问题,即双重面相问题和副本问题③。内容的真之条件问题也就是内容的真假或真值赋值问题,主要针对的是各种命题态度或意向状态的真之条件或可满足条件等问题,并且往往与逻辑论证密切相关联。关于内容的自然化问题主要解决:内容在自然界的秩序中有无地位?能否用自然主义术语、物理主义原则来说明内容?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自然主义描述方案,主要有德雷斯基的信息论描述方案、米利肯的目的论描述方案、福多的思维语言描述方案。另一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项目编号:11CZX05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方面,除了以上有关内容的基础性问题的一般研究以外,当代学者还对内容的特征问题(如规范性、透明性、因果相关性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在规范性问题上,在当代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意义和心理内容具有一个规范维度,这个规范维度是思想和意义的一个必要条件。正是这些规范条件阻止将语义学的内容和心理的内容还原到自然主义属性或因果属性④。重要的是,心理内容和态度的规范本质主义成为当代内容规范性问题研究的主流。规范本质主义是有关具有命题内容的、或简单命题态度的意向状态的一个理论,并且该理论认为,能被以规范术语理解的这种状态有两个维度,即态度成分和内容成分⑤。内容成分的规范性能以两种不同方式来理解,即作为有关语言学意义的一个论题或作为有关心理内容的一个论题。态度成分的规范性在于针对某个心理内容而采用的特定态度所相关的规范要求和正确性条件。一些学者(特别是Zangwill等人)已经辩护所有的命题态度应该根据这样的条件来被理解,而其他人认为不同于信念的态度规范性能被还原为与相信相关的规范性。Ralph Wedgwood认为,根据规范原则,心理内容和态度以它们各自的本质而被理解。Nick Zangwill则进一步强调有关命题态度规范本质主义中心理东西的规范本质的重要性。Paul Boghossian也辩护这样的观念:即信念是根据其认为它正确的构成规范而被理解的,并且这些信念的定义特征是根据该规范来支配的。David Velleman和Nishi Shah也以不同的理由来辩护这样的观念。戴维森、克里普克、Michael Morris以及Robert Brandom等人也发展了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的这种传统,并且使之在近二十年来处于主导地位。

当代内容透明性问题研究被分成两部分,即“相似性的透明性”和“差异性的透明性”。传统观点认为:(1)如果一个思考者的标记思想中的两个思想拥有相同的内容,那么该思考者必定能先天地知道这两个思想拥有其各自的内容;(2)如果一个思考者的标记思想中的两个思想拥有不同的内容,那么该思考者必定能先天地知道这两个思想拥有其各自的内容。这里的“先天地”是指“独立于外在经验”。Paul Boghossian指出这种传统透明性问题的不足:第一,当心理内容违反这些透明性论题中的一个或两个时,就会污染了推理错误和事实错误之间的不同。第二,在柏奇和普特南意义上,心理内容的反个体主义构念也违反了这两个透明性论题⑥。

在心理因果关系问题上,我们通常假定一个人的思想内容因果地影响他外在的物理行为。但从哲学角度看,它们的前提假定引发了当代许多有争议的问题。第一个假定:存在心理因果关系,就会导致金在权所提出的因果排斥问题。第二个假定:人们心理状态的内容是因果地相关于它们的行为的,这从心理内容外在主义视角中看是有问题的。第三个假定: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优越通道,这在外在主义论题看来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正如外在主义所认为的,如果我们的一些心理状态的内容是部分地由经验状态所决定的,那么不清楚的是:主体如何能拥有他们心理状态的完整知识而无需作出经验观察⑦。另外,由于内容的因果相关性问题是其在解释行为方面由内容的作用中所引发的,因此,在内容解释作用问题上,有观点坚持认为,内容的解释相关性在于它随附于计算状态的形式属性。近年来在这领域研究颇深的学者们一方面关注相关因果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关注相关因果理论的应用。

二、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流派众多且争论不断

首先,从内容的本质方面来看,主要有外在主义与内在主义之争。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内容外在主义是主流观点。外在主义认为,“意义(或内容)不在头脑之中”,甚至强外在主义论点认为所有意向状态的内容都是外在地被决定的。越来越多的当代哲学家成为意识外在主义者,如德雷斯基、泰依等。但是批判者们认为,外在主义思维依赖于两个错误的假定,并且外在主义真之要求的条件是不一致的⑧。当代内在主义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并且深入地对内在主义进行了级别划分。弱内在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内容是独立于它们主人头脑之外的世界的:在从意义的命题态度情况中,微观物理复制品能够并且将会在心理上有所不同。塞尔为弱内在主义进行了辩护,他思考了从意义的命题态度,这种命题态度是有关该态度的主人的,如他的身体或时空方位⑨。

当代这种内容本质的内外争论主要体现在:“外在主义”概念与“反个体主义”概念区分有无合理性?自我知识是否与外在主义兼容?是否内容外在主义与通过第一人称权威获得的某种知识(或认识内在主义)相兼容⑩?近年来学界已经引发了所谓心理内容的“双重成分”理论和“二维”理论,被称之为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在中间道路的观点上,心理状态是被假定具有两种内容:民间心理学的种类,这种是我们经常谈论的并且是宽的;另一种是窄的,是某种非民间心理学种类。尽管如此,大多数学者不得不在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间作出选择{11}。

其次,从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主要有概念主义与非概念主义之争。传统主流观点是内容概念主义。概念主义者们根据严格的逻辑区分原则来确定内容是概念内容还是非概念内容,这些原则主要有(1)复合性;(2)认知重要性;(3)指称决定性;(4)效力独立性。根据这些原则,概念内容具有理性一致性、逻辑复杂性、主体性和媒介性、决定性、可表达性、可交流性和可行性等。当代重视内容的科学哲学研究的哲学家主张概念内容是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在他们看来,内容被认为是命题内容、意向内容、认知内容或心理状态的语义属性或意向属性的承担者。

非概念内容是相对于概念内容而言的。在当代心灵哲学界中,有些学者明确否认非概念内容的存在,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不可忽视非概念内容,如McDowell、Sedivy等人。但也有学者认为不可忽视非概念内容,如埃文斯(Evans)、皮科克、福多、Heck、Crane等人。他们分别从婴儿和非人类动物认知角度、从现象学的优质性(fineness of grain)角度、从知觉识别角度、从区分知觉(或经验)和判断(或思维)的角度、从知道如何与知道什么之间的区分角度、从概念获得理论角度、从指示词理论角度等不同方面对内容非概念主义进行了论证{12}。在非概念内容的作用问题上,一些心灵哲学家(如德雷斯基)已经暗示非概念内容作为一种信息产生和加工概念内容之间的中间地带,在自然化语义学方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多则认为在说明某种听觉和视觉现象中非概念内容发挥着解释性作用,而且非概念内容仅仅发生在先于意识觉知的知觉加工的前期阶段。而在具体的知觉内容问题上,还有学者提出了内容非概念主义的“内容”观和“状态”观。绝大多数当代非概念主义者运用优质性论证(FoGA)来反对概念主义的论证。而由麦克道威尔所领导的概念主义者则运用所谓的“指示词策略(DS)”来回应。也有极端分子如Jeff Speaks认为,没有有关非概念内容的任何问题,但事实上存在有的知觉状态的表征内容原则上不能是概念的情况。

针对各方的争论,罗伯特·汉纳提出了弱专制非概念主义和强专制非概念主义,并且称弱专制非概念主义所主张的内容为“偶然绝对地非概念内容”,由强专制非概念主义所主张的内容为“本质绝对地非概念内容”,或简称为“本质地非概念内容”。为此,他提出了“两手论证”来论证非概念内容的存在{13}。而T. M. Crowther认为经验内容具有概念的和非概念的特征以及相应不同的哲学动机,并对之进行了从占有—独立角度的论证和认识论上被驱动的论证 {14}。近来也有学者认为争论的关键之一是:知觉经验是否拥有非概念内容和概念内容?当然,也有学者指出,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的区分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尽管在认知科学中从视知觉的认识论研究角度来看概念内容和非概念内容之间区分是有用的,例如Jacob和Jeannerod就把非概念内容观念运用到视知觉的经验研究之中,以体现思维的复合性和知觉的优质性,但是从心灵哲学的视角来看,非概念内容观念具有异类本质,而且对于“概念”观念的本体论思考也仍然困难重重 {15}。

再次,从内容表现形式的研究传统上来看,主要有心理学视角、现象学视角、语言学视角等。当代跨学科的研究使得内容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认知动物行为学等)一起形成认知科学。这些学科中的每一学科的特定目标不同,但所有学科都分享这样的信念:即认知过程是可以被分析和被理解的。

在心理学研究框架内,当代一些学者认为,认知状态和认知状态的内容之间的混淆造成了对心理主义的颠覆,并且逐渐形成两种内容心理主义颠覆观。弱颠覆心理主义认为我们能够通过研究内容来研究认知状态,例如我们能通过研究语言学或逻辑来研究心灵。这种态度在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理论中是有一席之地的。强颠覆心理主义认为,我们能够通过给予计算机表征来产生认知状态,这种表征表达认知状态的内容并且在引起适当行为中发挥作用 {16}。

在现象学视角中,当代学者在继承胡塞尔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现象内容的研究。越来越受欢迎的论点是认为现象特征是一类表征内容,而且现在更关键的关注点是那些已经被称为“经验的透明性”的东西 {17}。这种“经验的透明性”论题引发了大量的视觉经验及其现象特征的表征主义描述。通过现象学观察得出的结论是,经验内省似乎能接触的唯一方面是它的表征内容,即现象内容,从而形成现象特征的表征理论。如在现象意识的内容研究方面,有学者提出了“PANIC”理论,即认为“现象特征是一个这样相同的特征如平衡的、抽象的、非概念的、意向的内容”{18}。

在语言学视角方面,当代的塞拉斯、戴维森、福多等人倡导基于语言的思维模型,主张思维语言观点。这也成为当前的主流观点,由此而形成了不同“语句主义”或“表征主义”的类型或级别,如 “最小语句主义”和作为高级别的“直接语句主义”{19}。许多哲学家已经论证或假定在某种方式上语言是思维的本质方面,而且意向心理状态本质的哲学解释、心理表征机制的心理学解释、内容归属的语义学解释也以各种方式经常依赖于语言学上的表征和心理的表征之间的类比{20}。还有一些人根据语义理论解释复杂表达式所具有的成分结构来刻画构成思想的内在状态,如各种语义学理论、意义理论。

最后,从内容的研究方案上来说,主要有民间心理学传统方案、取消主义研究方案、自然主义研究方案。内容的民间心理学传统方案主要是通过心理语言进行隐喻式的描述体现出来的。内容的取消主义研究方案包括传统的意义怀疑论描述以及极端的取消主义描述。极端取消主义研究方案主张民间心理学所断定的实在根本就不存在,否定世界上存在着意义、内容之类的东西,相关的心理术语应该完全被取消,甚至认知心理学的概括化也不会适合民间心理学的概括化{21}。

内容的自然主义研究方案是当代内容研究的主流方案,它一方面坚持民间心理学的立场,承认内容的存在地位,另一方面坚持对内容进行自然化。它实质上是介于二元论和取消主义之间的一种研究方案。德雷斯基等人用信息来描述思维内容,即信息论研究方案;米利肯等人则用生物进化中历史选择的专有功能或目的来描述思维内容,即目的论研究方案;福多等人深入到思维内部,提出了思维语言假说,将思维内容描述为思维语言中的心理表征,思维就是计算,即计算主义研究方案。

当代语言哲学中的内容主题,是通过假定该语言使用者的某些心理状态具有适当的、被转移到言说者表达式中的内容,从而使语言学内容能被解释。不同的学者把这些心理状态在这种理论中所发挥的作用描述为或者是功能的、或者是推理的、或者是概念的,并且内容的相关理论就相应地被称为功能作用语义学、或推理作用语义学、或概念作用语义学。Gilbert Harman明确地将心理状态的计算功能主义和这些状态的内容的功能作用语义学(FRS)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了CTM-FRS理论{22},而丹尼特则继续赖尔的传统形成解释语义学。在最近20年,对基于拒斥表征主义的CTM 的批判日渐普遍。但福多的CTM论证仍被学界认为是当前最好的有关心灵的内容理论,因为通过假定能反映表征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因果过程,它提供了产生一种科学的心灵理论的希望,并且接近于我们心灵的民间理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整体而言,当代心理内容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现象学的路径,重在从现象学的立场出发考虑感受质和现象特征问题。还有学者在胡塞尔现象学研究基础上,把胡塞尔称之为“原始数据(hyletic data)”的东西解读为不可清楚表达为一个命题态度的经验的那种主观感受质性,即关注对感受质的研究,并且认为胡塞尔陈述的知觉经验描述,解释了我们如何体验接受性和敏感性的分布以及它们如何在知觉识别里合作。另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胡塞尔知觉现象学中所阐述的非概念内容思想为当代内容非概念主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二是分析哲学的路径。这条路径肇始于弗雷格,他的涵义理论、思想理论以及由此引起的论争构成了当代心理内容研究的理论背景。三是融合的路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象学传统和分析哲学传统的各自内部的融合。如在当代分析哲学传统中,意义研究就有一种建立能说明一切形式的意义统一理论的趋势;另一方面是这两大传统之间的融合,例如,很多当代学者都把意向性、心理内容、表征、语义性、意义等看成没有本质区别的属性或特征,作为统一的对象来研究,于是,意向性、表征论、语义学、意义、内容等以前分属不同领域的研究便合而为一了。就英美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而言,当代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第一,心理内容已经成为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心理内容不仅是形而上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更成为许多学科的交汇点、聚焦点。一方面,心灵哲学、语言哲学、解释学、逻辑学等哲学分支发挥各自优势从特定的视角、独特的概念框架对它进行透析。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则基于强烈的应用动机,从特定的方面对它进行解密,因为已有的计算机、人工智能模型要实现其智能水平的突破,必须具有像人那样的本源的、自发的心理内容,只有这样它才可能由纯符号的加工机、句法机变为能意识并加工意义的语义机。而要这样,必须研究心理内容的本质、机制、存在方式、功能和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心灵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推动和有效的工作,又有对心理内容问题的综合的、整合性的研究。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大阵营:一派以现象学视角的经验内容研究为主,一派以理性认识的思维内容研究为主。

第二,从整体上看,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家们注重寻找心理内容的自然科学基础,而且往往借助于当代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微观描述,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心理内容研究深入而具体、生动而不空泛,有力地推动了当代本体论、认识论研究。当然,他们对心理内容问题的整体性回顾、反思仍然不够,而且当代内容外在主义和内容内在主义在内容本质、特点、成立条件等问题上缺乏全面的、整体的、历史的观点,尤其在揭示内容成立条件过程中,尽管注意到了语言指称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但对其他因素仍关注不多,宏观把握不够。

第三,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当代西方学者开始重视从哲学的立场来研究心理内容问题。尤其是,当代内容外在主义者们从漠视心理内容理论到充分肯定、承认之。例如,吉勒特和麦克米伦等人引入并运用实践观研究内容问题,提出意义作为内容的呈现方式最终是由实践决定的,心理内容的出现或存在根源于实践。皮科克等人分析了思想的内容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佩里格林则在内容结构问题上体现出明显的辩证法思想等,甚至有些学者还从内容外在主义立场对的心理内容理论进行了评析。这些都为国内研究心理内容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广阔的研究平台,并且对深化我国心理内容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释:

① H. Lyre, Special Corner: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Cogn. Process,(2009)10, pp.51-52.

② Jesse J. Prinz, The Duality of Cont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2000)100, p.30.

③ Berit Brogaard, Strong Representationalism and Centered Content, Philos Stud., (2010)151, pp.373-392.

④ Pascal Engel, Wherein Lies the Normative Dimension in Meaning and Mental Content? Philos Stud.,(2000)100, pp.305-321.

⑤ Asbj rn Steglich-Petersen, Against Essential Normativity of the Mental, Philos Stud., (2008)140, pp.263-283.

⑥ Paul Boghossian, The Transparency of Mental Content revisited, Philos Stud., 15 September 2010, Springer.

⑦ Albert Newen, Preface to Mental Causation, Externalism and Self-Knowledge, Erkenn.,(2007)67, pp.147-148.

⑧ Amir Horowitz, Contents Just are In the Head, Erkenn, (2001)54,pp.321-344.

⑨ Anthony E. Newman, Two Grades of Internal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2005)122,pp.153-169.

⑩ B. J. C. Madison,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Epistemic Internalism and Content Externalism, Acta Anal (2009)24,pp.173-183.

{11} Anthony E.Newman,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Irrational:Three Views About Ment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004)Vol.17, No.1.

{12} Y. Gunther, Essays on Nonconceptual Content, MIT Press, 2003, pp.1-19.

{13} Robert Hanna, Kantian Non-conceptualism, Philos Stud.,(2008)137,pp.41-64.

{14} T. M. Crowther, Two Conceptions of Conceptualism and Non Conceptualism, Erkenn,(2006)65,pp.245-276.

{15} Alessandro Dell'Anna, Marcello Frixione, On the Advantage(If Any)and Disadvantage of the Conceptual Nonconceptual Distinction for Cognitive Science, Minds & Machines(2010)20, pp.29-45.

{16} Terry Dartnall, Reverse Psychologism, Cognition and Content, Minds and Machines,(2000)10, pp.31-52.

{17} U. Kriegel, Phenomenal Content, Erkenn,(2002)57, pp.175-198.

{18} Alex Byrne, Consciousness and Nonconceptu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2003)113,pp.261-274.

{19} William G. Lycan, Mental Content in Linguistic Form, Philosophical Studies,(1990)58, pp.147-154.

{20} Robert Stalnaker, Mental Content and Linguistic Form, Philosophical Studies,(1990)58, pp.129-146.

{21} John Collins, Theory of Mind, Logical Form and Eliminativism, Philosophical Psycholog,(2000)Vol.13,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