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1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分级风险动态评估;风险动态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事故总量依然很大,生产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随着企业生产任务的加重,安全生产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经历了事故管理模式、缺陷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模式三个阶段。企业有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能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经营环境,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探索性地恰当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安全保障、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风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劳动作业息息相关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然发生的,可能对员工的人身造成伤害、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1]。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安全生产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日常的生产活动,也可能来自突发的环境变化,这些风险都有可能危害到员工的人身安全、设备及财产的完好,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国家的利益。因此,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实施预防为主的重要手段之一。风险管理是以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为对象的全面风险管理[2]。而实际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具有生命周期性,在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均应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风险变化状况及时调险应对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动态风险管理。
2风险动态管理
目前,国内企业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安全监管工作模式,但在这样的模式中,企业的少数监管人员难以切实有效的管理好多数的员工,因此采用“由下至上”的风险动态评估思想,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现行的被动式的“从上而下”的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在风险动态评估过程中,引入了“标准初始风险等级”概念,即假设人的行为良好和作业环境改善后的安全状态(可认为仅指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运用风险矩阵法评估确定最基层辨识点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逐级确定企业各班组、各工段、各车间,直至整个企业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同时,将目前企业实行的“自上而下”、相对静态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量化和考核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动静结合的分级动态评估及控管网络。通过以上所述的风险动态管理过程,各级组织管理层都能清楚掌握本级风险发生变化是由下级的某个或某几个基层辨识点风险变化造成的,为其安全监管提供最有效的基层动态监控数据;同时,也让基层作业人员清楚了解自身处于何种风险状态,强化其风险意识和认知。风险动态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动态分析、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动态控制三个过程,企业进行动态风险管理的流程。
3风险动态分析
风险辨识的目的是确定危险的种类和危险的来源,是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更是风险管理成败的基础,如果风险辨识不全面不细致,风险管理就会留下死角,而这些风险管理上的盲点必将导致风险管理的失败。根据事故致因基本理论,企业根据人因失误的危险、设备的危险、物质的危险、环境的危险和管理的危险五个方面对企业历年事故进行事故致因因素辨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踏勘分析、滚动修改完善的形式,设计出人、机、物、环、管等五个事故致因因素的信息采集项目[3],科学制定切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同时,采用风险矩阵法评估确定各辨识点的风险等级[4-5],不同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例如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即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险动态评估
4.1建立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
由于客观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风险的性质和情况也会随之变化[1],因此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研究对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不同条件下,选定最佳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并在运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风险管理目标效果。按照辨识点、班组、工段、车间、企业五个级别搭建风险评估体系,即由最基层辨识点风险开始,逐级构建不同的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推进风险管理进班组到岗位。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分级情况及生产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科学且切合实际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建立如下:设Ri为各级风险值(i=1代表班组级,i=2代表工段级,i=3代表专业厂级,i=4代表公司级,下同),Xi为各级总辨识点中上升为中风险的辨识点数量(且仅为导致人员轻伤而非物损坏的辨识点)(Xi=Ni-Mi),Yi为各级总辨识点中上升为高风险的辨识点数量,Z剩i为各级分阶段剩余指标数Z剩i=Z0i-Z'i(其中Z0i为分阶段总指标数,Z'i为前期累积已发生指标数),Mi为各级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的中风险点数量(与企业阶段性计划整改相关联),Ni为各级阶段风险状态的中风险点数量。(1)在实际运用时,应从下至上逐级求得各级风险动态值,并将已评估出的下一级的风险值作为评估上一级整体风险时的一个辨识点,例如由班组中各岗位辨识点风险值求得班组整体风险,又由工段中各班组风险值求得工段整体风险(即评估班组时辨识点为各岗位,评估工段时辨识点为各班组),以此类推,最终得出企业整体安全生产风险动态值。(2)当Xi<0,即通过相应整改,各级别中某些风险点的风险级别下降。(3)当Z'i>Z0i时,应对Z0i指标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指标为Z'oi,则:本级修正:Z0i<Z'i≤Z总i,则Z'oi=Z总i-Z'i,此修正为必须修正;上级修正:Z'i>Z总i,可向上级申请机动指标。
4.2确定各级标准初始风险等级
根据第3节中的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在假设人的不安全行为处于良好状态的前提下,结合设备设施安全状态、作业环境可改善后的安全状态,确定辨识点、班组、工段、车间、企业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以此为标准,通过建立的模型可动态监测到风险的偏离。在确定标准初始风险等级时,采用了关联及组合风险评价方法。风险等级相同:如有关联或组合的若干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相同,则最终的风险等级为该相同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不同:如有关联或组合的若干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不同,则最终的风险等级取单一风险中风险等级最高的。如有必要,还应再升高一级。若按照以上两种情况确定的风险等级仍然不能完全体现出该风险整体的严重程度,仍可继续升级风险等级[6-7]。
4.3分解各级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是对安全生产情况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的有效手段[8]。在企业的年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级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Z0i),即根据本级生产饱和度(如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生产任务、季节特点等),同时结合历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规律统计分析,按时间(月份或季度)分阶段分解年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指标,如图2。通过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在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结合作业层实际情况的同时,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则结合了管理层的实际情况,使最后建立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4.4评估各级动态风险等级
在确定各级标准初始风险等级和分解各级阶段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再次运用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对最基层的各风险辨识点的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得出各风险辨识点的动态风险等级,然后,根据4.1中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进行逐级的动态评估,从而得出各级的动态风险等级。
5风险动态控制
通过逐级、动态的风险评估,企业将得到不同时间段各级的风险状态: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企业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编制不同等级的风险控制实施方案。通过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和风险控制实施方案,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能够清楚风险状态及风险具体存在的地方,同时也能明确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动态控制,从而提高了企业各级的风险控制水平,且使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6实例分析
基于某生产企业真实背景开展了安全生产风险动态管理研究。针对每个评估对象的特点,采用现场观察、询问、交谈、查阅有关记录、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通过踏勘分析、滚动修改完善的形式,设计了人、机(物)、环、管等事故致因因素的信息采集项目,分别从如何正确选择工器具、合理选择作业方法、确定现场安全防控重点等方面提供了信息,并辨识出其生产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危险源,共22个风险辨识点,通过一线人员工作经验和风险矩阵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后果以及风险等级进行了初步判定。结合每个风险辨识点初步判定风险状态,根据关联及组合风险评价方法,综合判定该企业的标准初始风险等级为中风险。通过统计该企业往年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分析出该企业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段为5~8月和10~11月两个时间段。根据该企业已确定的年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情况(4个轻伤),结合该企业生产任务实际情况以及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段,确定该企业分阶段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再次通过辨识点风险动态分析表分析,对最基层的各风险辨识点的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评估。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生产运行后,该企业共有2个下降为低风险的辨识点,4个上升为中风险的辨识点,没有上升为高风险的辨识点。结合对应的分阶段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将动态风险等级和标准初始风险等级相对比,按照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计算得出:Y=0且0<X<Z因此,该企业在该阶段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此时,企业应综合考虑生产任务和管理等因素,调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致因因素排查和整改,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情况下,立即与一线工作人员协商积极、迅速展开措施使之降低或恢复初始风险状态;如不能有效降低风险,开风险控制小组会议,提出强化的管理措施,达到风险动态控制的目的。
7结论
根据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及管理情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建立了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级风险动态评估模型。通过风险管理全过程,企业根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和各级风险等级,采取风险控制实施方案进行分级控制,提高整个企业的风险警惕敏感性,并使得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各级安全责任分明,实现了企业的整体风险控制,有效减少了企业事故发生数量,减小了企业和社会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少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罗云,樊运晓,马晓春.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4]李树清,颜智,段瑜.风险矩阵法在危险有害因素分级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4(20):83-87
[5]党兴华,黄正超,赵巧艳.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40-143
[6]何学秋,林柏泉,田水承,等.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7]隋鹏程,陈宝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2
[关键词]化工企业 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Q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088-01
引言
安全风险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切不确定因素,安全是相对的,风险是绝对的。安全风险管理与常规安全管理相比,不是“反应性”管理,而是“前瞻性”管理,区别在于是“事前”还是“事后”;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实施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风险分析(是否纳入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的对策),逐步建立基于闭环、重视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所有的事故发生之前都有一系列的事故链条,而且事故链上有一个事件失去控制,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如果要阻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制止这一连串隐患和违章中的任意一个事件,截断“事故链”。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易燃、易爆因素多,事故链条更为复杂,只有变传统的单一事后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事后的事故管理相结合,把人、机因素进行过程风险综合分析与控制,才能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1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立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际,系统收集梳理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经验教训,修订完善企业过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推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管理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修订要注重和安全作业管理、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涵盖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既包括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也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的管理,明确了全风险评估职责分工和实施步骤,要求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级管理,从直接作业、岗位操作到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同时根据生产安全评估的内容和结果,按危险级别和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度进行等级划分,进入隐患治理程序,全过程跟踪监控,实现安全评估闭环管理。
2 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化工企业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各阶段都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对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都要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和控制。化工企业依据自身企业实际合理划分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的风险管控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公司层面要着重从建立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工作规划入手,提供组织、制度、文化和财、物保障,做好系统评价和管理评审。业务部门要根据安全生产职责和专业分工,组织策划各自专业范围内的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控制策划、监督检查、效果评价工作;组织编制专业范围内各类安全风险评估表样表,做好公司重大风险分析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及时做好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导工作。车间要组织制定各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评估出的较高风险,及时按隐患排查程序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制订、落实好相关防范措施。班组岗位要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组织好班组重点工序和岗位扎实开展“工前安全预知”活动,以交接班程序为抓手,从“人员、工具、环境、对象、票证”等方面积极推进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
3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
3.1 把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引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结合《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作业规范》、安全确认制度,把安全评估工作可率先引入动火、高处、受限空间、盲板抽堵、吊装、检修、动土、断路等安全作业和工艺交接班等一些常规安全管理环节强化风险管控。可在安全作业中明确危险辨识、措施制订、安全确认和安全验收等几个环节,强化安全作业风险评估闭环管理。在工艺交接班中,可围绕“人员、工具、环境、对象”四要素,合理设定相关细节,实施百分制打分,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进行打分考核。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可结合工艺管理过程落实相关风险管控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建档及日常管理工作,可按月或是季度进行安全评估,促进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3.2 把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
可以按照“岗位、班组、车间、部门、公司”五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模式,采取专家诊断式、专业对标式、系统解剖式与职工自主查隐患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工作危害分析的方法实施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提前辨识安全风险、实施过程控制和闭环管理。对列入隐患的项目按照隐患治理程序实施定项目、定资金、定措施、定完成时限、定责任人等要求进行跟踪监控,直到隐患彻底消除为止。
3.3 对于国家重点监控的危险化品、危险工艺和重大危险源实施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对于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重点监控的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以及辨识评估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系统装置,可以引入中介机构进行hazop分析或是由专家团队带领企业人员系统推进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
3.4 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开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利用集中控制、视频监控、检测报警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完成生产现场安全信息的收集、反馈、动态跟踪与闭环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管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管理权限可随时查阅现场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使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更加便捷。
4 安全风险管控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应注意划分清楚风险辨识、分析评估的范及各级管理组织的职责。
(2)制订明确的风险评估准则、时机和频次,根据风险分析、评价。
(3)风险评估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4)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及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控制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人体防护措施等。
(5)安全评估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跟踪进行治理,直到治理完毕后组织验收。
(6)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方法、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增强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所在岗位的风险,并掌握控制风险。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3
以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持稳住安全生产基本盘,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防范化解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从严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有效防范化解我县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风险。
(二)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
(三)持续推进我县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四)抓实工矿商贸行业、重点作业安全专项治理。
(五)完成工业园区安全生产整体性风险评估。
(六)健全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总台帐和六个分类台帐。
(七)完成年度执法检查和随机抽查计划。
三、主要工作
(一)夯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
1.强化安全监管力量。各乡镇、高新区管委会,要结合属地及园区安全监管任务,及时协调配齐配强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充实安全监管力量。
2.提升安全监管能力。针对我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人员调整频繁,各乡镇要尽快使新调整人员具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力。
3.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各乡镇、高新区管委会,要进一步对辖区内所有工矿商贸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企业监管档案,实现企业“一企一档”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4.压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各企业要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设置专(兼)职管理人员,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及时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对压力容器、压力表及特种设备设施进行检验、检测;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非煤矿山冶金、有色及机械(有铸造工艺)的企业要按要求配备注安师从事安全监管;鼓励其他工贸行业企业配备注安师进行安全管理。
5.提升安全科技保障。持续推动非煤矿山、冶金、有色、机械(有铸造工艺)行业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对存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且未进行淘汰升级的企业,一律不得生产作业和施工建设。
(二)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
1.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按照《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和《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要求,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县应急管理局将在2020年3月底前,拟定我县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名单。2020年10底前,建设企业应编制完成《安全生产风险点辨识管控清单和风险分级管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将《报告》上报县应急管理局。
2.推进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各乡镇、高新区管委会要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和《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规定,组织督促辖区内企业每月开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并及时上报。每个企业要建立完善重大隐患排查、登记、报告、整改制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3.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乡镇、高新区管委会要依据新修订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和行业标准,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县应急局将严格按照市局要求严格评审标准和程序,严格落实有关硬性要求,凡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且未整改完毕、年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等情况的创建企业一律不予通过评审。
4.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要求,制定党委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组织督促企业编制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清单,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重大安全风险管理清单、日常安全工作清单(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清单)等。
5.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各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安监总办〔2017〕140号)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鼓励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对存在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或其他严重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投保职业病相关保险。2020年12月底前,将完成非煤矿山、金属冶炼两个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工作。
(三)抓实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1.抓实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各乡镇要对已关闭非煤矿山(页岩砖厂采场)进行排查,看是否按标准关闭到位,地质环境是否恢复治理到位,保留的地面主要建筑物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处置,需要转为其他用途的地面建筑物是否办理转移和备案手续;地面建筑物不再利用的是否及时进行拆除、清理。
2.抓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一是整治露天矿山和砖瓦企业采用掏底崩落、掏挖开采和“一面墙”开采;二是整治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油气增储扩能过程中抢工期、抢进度、设备设施超强度运转,是否按设计配备井控装置,是否落实防井喷失控等措施;三是整治地质勘探企业未按照
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勘探作业,或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抓实工贸行业重点作业安全专项治理。一是开展冶金铸造企业专项治理。对使用煤气环节专项治理“回头看”、“回头查”,坚决遏制因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管理不到位而引发事故。二是继续开展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重点对金属粉尘作业场所10人、其它粉尘作业场所30人以上的企业开展整治。对整治不力、作业场所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坚决停产整改并予以处罚,有效化解涉粉作业重大安全风险。三是开展涉氨制冷企业调查摸底。各乡镇安办再次摸清我县有无涉氨制冷企业,摸清使用方式和作业区域作业人数。
(四)推进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管
1.推进工业园区企业源头安全监管。高新区管委会应在2019年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本园区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台帐,实行台帐式管理,严格落实“一企一档”;对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老旧企业,高新区管委会应配合县应急局及时下达执法文书,督促企业限期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年内园区未办理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老旧企业应整改完成80%。新入园的新改扩建项目,应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手续。
2.推进工业园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工业园区,要进一步梳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抓好整改工作,提高规范化水平。
3.推进工业园区安全生产整体性风险评估。高新区管委会要认真落实国、省关于加强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和抓好风险管控的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并积极运用评估结果,抓好项目引进、建设、验收、运行各环节的风险控制。2020年10月底前,应全面完成整体性风险评估。
(五)严格执法监管
1.落实监管执法责任。一是严格按照执法计划和“双随机”抽查要求,实施执法检查;二是聚焦问题隐患多、安全风险大、监管难度大的行业企业,实施精准执法;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改变只执法不处罚的现象,树立“违法必究”的思路,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执法震慑,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突出安全生产事前事中执法。按照“以查促改,以罚促管,应罚必罚”的原则,加大事前事中处罚力度。要紧盯事故易发多发地企业和安全薄弱环节,聚焦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的督导检查。
3.开展“诊断式执法”、“说理式执法”。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对石油天然气开采、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和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诊断式执法”,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企业存在的难题和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限时整改。对没有造成事故、现实危险达不到法定处罚标准的一般违法行为,采取预先提醒、主动指导、责令改正等柔性措施予以纠正,督促和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六)强化县重点企业的监管
1.强化安全生产隐患管控。县重点企业要自觉开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并按重大生产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及时向县应急局报告。2020年12月底前,我县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要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开展运行。
2.强化安全生产投入。各规模以上重点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按规定使用。要积极对老旧生产设备及国家列入淘汰落后目录的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换代,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3.强化应急管理。各规模以上企业要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及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做好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凡应急预案未在县应急局或行业管理部门完成备案登记的单位,应于2020年10月30日前完成。
(七)抓实疫情和安全生产叠加风险防控
今年上半年,肺炎防控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带来极大难度。各乡镇、高新区管委会监管人员要保持清醒认识,充分分析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叠加的风险,切实树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稳定“两手抓”意识,坚守安全生产基本盘不动摇,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采取严格监管和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紧盯冶金、有色、非煤矿山、石油天然气开采、劳动密集型、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等行业企业,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和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牢固稳定。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再加上肺炎疫情爆发,公共卫生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叠加,安全管理任务重、压力大。各乡镇、高新区管委会要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良好局面。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完整版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九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条 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内容。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十四条 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和备案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二十二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并抄送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中央企业总部(上市公司)的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前款规定以外的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
油气输送管道运营单位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跨行政区域的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煤矿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第二十八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应急预案材料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逾期不予备案又不说明理由的,视为已经备案。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九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三十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
第三十一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第三十二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三十四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七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四十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工作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重点内容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执法检查。
第四十二条 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应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五)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六)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并重新备案的;
(七)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制定。
第四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看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还看了: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2.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最新2017版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5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对我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的工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生产安全对于这些企业的生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在国外早些时候开始,我国的企业安全机制起步也相对较晚。安全评估的应用为企业生产安全提供了依据,评价内容复杂,需要大量的科学计算。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性,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全面营造有利提升企业安全评价的条件。
一、企业危险度评价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安全隐患的存在也在增加,所以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越来越有必要性,技?g标准要求较高企业的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更加注重企业安全的提升,提升对于企业安全事件的重视。企业一旦发生生产安全问题,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社会稳定,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评价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用有效的安全评估方法分析生产中的风险,然后根据企业管理的现状,调整和改进企业生产和生产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特性为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对不同企业生产过程采用适当的安全评估方法,最大化的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企业危险度的评价
1.经济安全层面
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共同协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增长,为企业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国家经济战略,为国际地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关系,从而保证了领导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在价格上将主动维持化工市场的稳定,才能创造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外部因素减少对市场的影响,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生产安全和企业施工安全评估应用和工业化改进发展。
2.经济能源层面
能源安全是国家长期发展和能源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本保证,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安全评价,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应该加强全面性研究,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是全球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评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几种关于企业危险度评价的方法
1.对安全检查表的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一些特殊的企业,这些企业建立专门的危险度评价系统和单位,需要整合一些项目,然后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在安全清单上列出,根据具体数据的形式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对系统的运行进行记录和确定。检查对象,包括现场选择、总体布局、设备、过程、操作、控制和安全。 根据检验要求和相应的标准,可以更全面,系统的检查,看是否存在设计或操作缺陷、错误等。安全检查表分析是一种半固定评估方法,可以提供一些方法 为安全管理人员,以确保化学品生产的安全。
2.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分析
对于一些危险品加工企业,应该对一些主要工艺区域和部件使用预危险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处于一些危险品生产的早期阶段,在没有过程数据设计和运行的前提下,有初步分析的风险,可以有效的控制安全。 在危险品企业的实际安全评估中,设备的主要部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虽然风险评估分析是在生产安全的早期阶段进行的,但也可以发现一些隐患,在订单前后使用的设备比较大,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3.故障类型与影响的分析
故障类型和效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需要一个完整的分割系统,从而形成许多子系统或设备,独立于分析,故障诊断是可能受到故障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能,是分析评估的有效方法。这里的FMEA主要从几个方面:第一是分析选择和决定系统,并对子系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然后确定了各部分的各自职能;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安排,分析故障类型,对引起故障原因进行了讨论和确定;最后总结了故障分析的影响以及分析结果。
生产安全风险评估范文6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标准化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is increasing, road construction is ente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growth, the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problem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safety standards, on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standards an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引言 :为了能够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需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深化,积极推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并加强对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实践,尽可能的提前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必须要立足预防,从源头出发,做到标本兼治,构建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从制度出发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 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与条件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艰巨而且复杂,安全隐患排除不彻底,采取的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不完善、科学,又造成了新的安全隐患,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破坏了安全效益,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事实上,通过采取科学、系统、完善的施工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完全能够排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操作标准规范施工,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公路施工现场施工材料、设备、施工人员众多,条件不一,安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是安全工作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分析公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可发现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是因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排除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的因素后,影响安全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素质,这是施工现场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的素质低,缺少施工机械施工操作的技能,对于施工技术的掌握不足,使得施工操作过程不规范,产生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2.部分施工企业赶进度。有些公路工程工期较短,施工企业为了尽快完工,或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尽快完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赶进度,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得过且过,弄虚作假,没有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生产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3.安全监管的缺乏。施工单位安全监管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的措施和制度,比如管理原材料的供应和采购、监督施工过程施工机械的操作、运转。即使存在完善科学的安全监管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行,安全管理不到位,让制度和规范流于形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安全保障措施的重要性。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监理单位没有起到监理的作用,不能有效、有力地监管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环节。
4.安全保障技术的缺乏。安全保障技术直接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来进行安全技术控制,另外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技术不过关,施工设备落后等都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措施
1.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
要实现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就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必须要明确项目部、财务部、设备部材料部、办公室以及施工队等各个部门各自所需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职责。在此基础上细化每一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所在岗位需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出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并且安全检查、培训、防护管理等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防止在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不能够进行快速有效处理的现象。
2.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制,制定奖罚措施,定期考核
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制,并制定出合理的奖惩措施,加强标准化考核。确定评审单位与评审人员。评审组织单位与评审单位必须要严格的根据想要求规定开展工作,同时各级的安全部门要对经验进行积极的总结,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程序进行完善,并控制好考评流程。对于评审组织单位以及评审单位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管理,让考评工作能够得到规范,把好质量关,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情况,必须要严肃处理,如果情节严重,必须要取消评审资格。同时对于那些评审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惩罚,责令限期整改。并且在评审合格之后必须要定期的进行考核。并且需要采取法律的、经济的以及行政上的手段构建起良好的奖惩机制。
三、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对公路施工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是减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要对施工风险评估进行重视。
1.总体风险评估
该风险评估针对的是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风险的大小,可以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定量评估。总体评估需要建立在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需要由建设单位来进行组织,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参加成立起评估小组,对总体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总体风险评估的结论能够作为工程相关安全简单管理部门对公路施工风险总体监控的依据,并且施工单位也可以根据总体风险评估的结论来制定出对策措施。
2.专项风险评估
该评估的对象是各种施工作业活动,其主要流程包括了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这三个方面。在风险源辨识的过程中需要对参与者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相关的基础性资料进行收集。在风险源辨识中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基本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分析工程建设的目标、阶段、活动以及周边环境中所存在的风险。同时还需要根据公路施工作业的基本流程,分解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在此基础上,辨识并筛选风险源,并对风险进行估测。
专项风险估测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对工程的建设条件、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环境条件等各个阶段的开展风险评估。事故的后果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人员伤亡与直接经济损失,并且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将环境影响、延误工期、社会影响都作为风险后果的考虑范围之内。通过专项风险评估,能够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风险等级来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完善,并做出风险控制措施。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采用定性估测、定性与定量估测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主要是应用于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并且往往需要采用专家调查法。
3.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风险评估的结果、成本效益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悬着,所选择的应对措施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根据针对性与重要性对措施建议进行分类。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需要根据以下顺序来进行:(1)本质安全措施,选择控制措施时需要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对风险源进行消除或者是让风险能够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2)安全隔离货防护,如果不能够本质安全对风险进行控制,那么就需要通过隔离或者防护的手段来让风险降低;(3)进行警告或者标示,对于通过上述措施之后还留下的风险,必须要通过警告、标示等辅助措施来降低风险;(4)进行教育培训,必须要将所确定安全措施在施工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安全管理与施工作业人员,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不安全行为。
四、结束语
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与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公路安全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公路施工安全风险,必须要积极的开展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