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1
关键词:兴趣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9
1 目前聋哑孩子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计算机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这部分学生,学习计算机就显得很困难;部分学生来自城市,他们的理解是认为自己游戏玩得不错就是计算机学得好;当然有极少数的学生已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他们学计算机就更容易入门。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来说,他们观察问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加上他们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后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加上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也时间不多,导致学生不能主动探索知识;还有的学生,上课时,当老师用教学广播软件控制其电脑后,他却悄悄结束教学广播软件程序,自己在下面玩游戏。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急需提高,学习态度急需端正。正常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想象力就比较弱,更何况是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照着葫芦画瓢,老师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很少有学生会举一反三,设计自己的作品。
1.3 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还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不同,接受知识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就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这就难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2 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途径
2.1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通常在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顺序是这样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 幻灯片、网络基础知识等,对于一个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正常学生可能是比较合理的顺序,可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有听力残疾、语言障碍、基础很差、理解能力又不强的学生,这样的教学顺序是很难入门的。如果还是按顺序按部就班地教学,一开始就是理论、概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引起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反感。所以,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安排教学课程,整合教材,从打字入手,由于聋哑学生听觉及语言能力的丧失,导致了他们的拼音很差,所以在教授打字的时候,最好教授五笔打字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打字方法后,再进行Word 入门,因为操作简单、易懂,只要学生会打字,就很容易入门。教师也可以教学过程中将word操作中遇到的软硬件相关知识提出来让学生了解下,由于学生在学习word时,需要存储自己的文件,那他们很自然地就学会了创建文件、文件夹等方法。有了对Word学习的兴趣,学生再返回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就容易多了。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适当开展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抢答大赛、打字比赛、电子报比赛、演示文稿制作等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可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
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于学生的是否参与,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一台主机展示在学生们面前,提问:“你们知道主机里面都有些什么吗?”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便急切地想把自己对主机里面所了解的情况告诉给其他的同学,然后教师可以打开主机,让学生们观察,让他们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最后教师再逐个地进行介绍,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解释,这样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对计算机硬件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2.3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吃不饱”和“吃不了”情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从而区别对待,这样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组教学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对于这些聋哑孩子,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同时又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接受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差别很大,导致知识结构与所学的知识形成必然的分歧。对于WindowXP来说,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之前,就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些动手操作能力,而还有一部分学生之前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了解,以便有的放矢,以及对计算机新知识的了解,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清楚了解。此外,根据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目的是为了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指导。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的同时,要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
总之,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怀着三心去教导这些孩子,即关心、爱心和耐心。我们不能与正常学校的学生比聪明比反应,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群特殊孩子的认真与努力。我们不能与正常学校去比升学率,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进步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2-9-20(4).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2
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探讨学习成果以及学习目标,最好用的工具无非是分数。
放学路上,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
孩子:89分。
家长:怎么连90分都没有?你们班最高分是多少?
当家长听说有满分时,大多不再淡定,行色匆匆地拖着孩子回家做题去了。
貌似打过鸡血型的家长,除了分数,还喜欢问名次。
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名?
孩子:不知道。
家长:那么第一名是谁?
分数和名次,似乎让孩子之间的上下高差陡然明晰,让家长和孩子的心也随之焦虑起来。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要回避量化真的很难。现在各学校的计分评价俗迹也是越来越精确。除了原始分,还有标准分,排名还要算百分比排位。我们的高考计分方式,和美国的SAT计分方式也是越来越接近。
然而,一般好的教育,不在于计分方式是否精确,而在于如何对待分数。
我曾采访过近百名美国的校长、老师和家长,问他们如何看待分数,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等才是更重要的。在学校具体的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成绩。他们不看重一次考试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西方有些研究认为,甚至连数学和科学的能力都无法用考试成绩鉴别。比如,遍布高等工程、计算机、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美国白人男性,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在SAT数学考试中取得650分以上的成绩,而大于三分之一的人SAT数学低于550分。在最高科技层次领域里,科学成就和考试分数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看一个家长是否称职,要看家长如何对待分数、名次这些量化指标的态度。
有智慧的家长,往往会淡化分数、名次,而是把精力用在孩子的身心发展等非智力因素上。因为他们深知孩子不是机器,不可以只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在家庭教育中,他们会把重点放在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个性上,家庭中的沟通也主要围绕培养孩子自我审视习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想象等方面,教会孩子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寻找心中的“太阳”
我不是鼓吹分数无用论,而只是想表明,分数只代表孩子某阶段某种知识学习的结果,不能替代孩子发展本身。但很多家长似乎接受不了这个观点,一般要求孩子必须向某个分数看齐。若是分数不达标,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寻辅导班、请家教,目标是要把分数提上去。假使成绩还没有起色,家长便会开始焦虑。而孩子身心发展等教育的真正目标,则被弃之不顾。
若是家长眼里只有分数,对孩子发展而言其实是本末倒置;通过提高分数来获得孩子的发展,基本算是缘木求鱼。可是,在无法回避分数的情况下,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分数这个评估工具呢?
我和孩子一直是这么说的:学习的目标不在于分数本身,而在于你通过学习得到了多少乐趣,长了多少本事。学习就像是你追着太阳在跑,分数就像是你的影子。只要你向着太阳前进,影子永远会追随你。可你若是为了追逐影子,背着太阳,那么影子也会越来越弱。
通过这个拟人化的比喻,孩子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能理解学习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看待分数,极少产生焦虑。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3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PAT运动,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单是教育孩子,也是教育父母”。以此为源起,“生活式早教”渐渐流行。教育界权威人士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倡导把“课堂”搬回家,特别强调“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如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家长推崇“生活式早教”,家长们体会到,早教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过程。
借助“生活元素”教孩子
(黄女士,34岁,某科研所研究员)
说起“生活式早教”,其实不少家长都在运用,只不过有的家长是有意识的,有的家长是无意识的,我则属于前者。四年前,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美国的生活式教育,他们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课,比如教孩子烤面包、做煎饼、策划旅游线路、买东西讨价还价等,引导孩子学习各种知识,我觉得很受启发,回来后便将这种生活化教育运用到了教育女儿逗逗上。
教具不用刻意准备,孩子生活中随时接触到的物品都可以当教具,比如牙刷、毛巾、杯子、电话、手机、电视、电脑、沙发、桌子、衣服、鞋袜、鱼缸及锅碗瓢盆等,借助这些物品教孩子学认字,学英语,认识数字,练习观察,提高认知水平。比如,我家逗逗前不久参加区里的幼儿趣味英语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不少家长都找我取经,问我是不是让孩子上了英语兴趣班,学的什么教材。其实我女儿并没上什么英语兴趣班,就是我平时借助生活中的道具随时教她的。比如,喝水的时候,我就教她杯子(cup)、水(water)等单词;刷牙、洗脸的时候,就教她牙刷(toothbrush)、毛巾(towel)等单词;吃水果的时候,就教她苹果(apple)、梨(pear)等单词。单词积累多了,再教她扩展为句子,再到简单的会话。女儿的英语都是这样在生活中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学习的。
再比如教孩子认识数字,开始逗逗爸跟我念叨过好几次,说逗逗是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的孩子,哪怕你很形象地教她2像小鸭子、3像耳朵、7像拐杖也没有用。我就想,既然逗逗对这种传统的方法不感兴趣,能不能想个别的办法激发她对数字的好奇呢?我发现逗逗喜欢玩电脑,很喜欢胡乱按键盘,我便灵机一动,打开Word文档,把字体设得大大的,很清晰,然后让逗逗按数字键,她按出来哪个数字,我就教她认识哪个数字,逗逗的兴趣可浓了,一来敲击键盘很好玩,二来大概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掌握主动权,自己敲数字自己认,不一会儿逗逗就认识了好几个数字。那一周,我晚上用电脑的时候,逗逗就会凑过来玩一会儿,经过反复敲击数字键盘,她不仅对数字不再陌生,对简单的计算也有了兴趣。
我家有个不错的创意,叫“蔬菜大课堂”,我觉得也是我“生活式早教”的一大成果。这个创意,缘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天我观摩到有个绘画班开设的“蔬菜实践课”,我觉得在家里也有条件开这个课,因为我家房子比较大,一般周末时我哥哥和我老公的姐姐都会带孩子过来小聚,我们会做一大桌子菜,何不借这个机会多采购点蔬菜,给孩子们开个“蔬菜大课堂”呢?而且,三个孩子年龄差不多,也能玩到一起。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方案,跟嫂子、姐姐商量,她俩拍手叫好,一致赞同。第一堂课就很精彩。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猜谜语认蔬菜”,第一个谜语是:“一个胖娃娃,住在水里面,腰身细细的,心眼多多的。”猜这个谜语孩子们颇费了一点周折,从白萝卜到空心菜到蝌蚪,愣是天马行空一大圈还是不着边际,最后在关于荷叶的提醒下,逗逗反应过来了:“是莲藕!” 可为啥叫“心眼多多”呢,我将莲藕切开,让孩子们看莲藕的一个个小孔,孩子们恍然大悟的同时,对藕丝又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二个谜语是:“头戴绿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装满一肚子。”这一次孩子们猜得非常顺利,估计茄子的紫袍子已经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里。可是孩子们不明白为啥会有小小芝麻子,我只好现场展示茄子的“肚子”。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小细节,那就是在我的提醒下,小家伙们大声喊出“茄子”的口号,笑作一团!第二个环节是切菜。你不得不承认孩子比大人富有想象力。大人切菜也就讲究个刀功,可孩子展示的是创意。逗逗说,她切出来的西红柿里面有个蝴蝶,眯眯(我侄女)举起她切的胡萝卜说是太阳,而洛洛(我外甥)展示他切的一块土豆:“这是喜羊羊的脚!”切完菜,“课程”进入第三个环节:蘸色盖章。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把颜料涂抹在切过的形状各异的蔬菜上,然后拓印在白纸上。逗逗将黑色颜料涂在包菜横切面上,拓在纸上,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洛洛用莲藕涂抹的画面很有男人气概,他解释说是“车轮大战”,在蓝色的大道两边,有两军作战。蓝色车轮大军战胜了咖啡色车轮大军。无论是切蔬菜,还是蘸色盖章,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我真切感受到了借用生活元素教育孩子的妙处。
帮我缓解“早教饥渴”
(杨女士,31岁,某纸品公司文员)
“生活式早教”的理念,帮助我缓解了“早教饥渴症”,让我受益匪浅。从儿子杉杉一岁开始,因为担心他“输在起跑线上”,我就对如何教育他十分焦虑,上网查了各种早教信息,遇到有孩子的同事或亲友我也经常跟人家打听,让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都学了什么,孩子进步快不快。媒体上的一些报道也会刺激我的神经。比如我们当地电视台报道了一个神童,7个月会10以内的加减法,8个月会乘法口诀,1岁半能背近100首唐诗,我更担心儿子将来被淘汰,坐立不安,几乎有点神经质。
一天晚上,我跟丈夫说了我的担心,忧心忡忡地问他:“咱家杉杉可怎么办啊?”丈夫莫名其妙,回了我一句:“什么怎么办,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神童啊!”但我就是觉得人家的孩子好像个个都是神童,就我们家杉杉咋看咋普通。为此,我加大了对孩子早教的力度,花大量时间来教孩子认字、背诗、算算术。同时,我还向神童妈妈学习,把孩子的房间布置得极有学习氛围,墙上贴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三字经》等,小黑板上写着儿歌、童谣、唐诗等,电子相册闪现的是世界名画,此外,家里的不少物品上都贴有中英文对照标签。我丈夫说我:“你这么做也太过头了吧!”我说:“不这样又能怎么办,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考个公务员,几千人争一个名额,不让孩子早点起步能行吗?”
可让我难过的是,虽然我出力不小,效果却并不明显,儿子各方面还是表现平平,情急之下我又给儿子报了少儿英语、珠心算、绘画、围棋等6个兴趣班。晚上和双休日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带着孩子到处上课。奔波了不到一个月,问题就来了,孩子居然产生了厌学情绪,一上课就神游,心不在焉,就连一对一的教学也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而且,每到快要出门去上课时他就嚷嚷:“我不去上课,我讨厌上课!”有个周末为了不去上课,他还以不吃饭相要挟,并大发雷霆,把书包里的课本全倒在了地上。见此情形,老公劝我:“这样下去,孩子不到上学年龄就会厌学,我们还是向专家请教一下吧!”
我觉得老公说得有道理,就向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咨询。指导师的话让我吃惊,他说我患了当今不少家长的通病――“早教饥渴症”。他跟我解释说,因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实行“压榨式早教”,力图让孩子认很多字,背很多诗,做很多题,学很多特长,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孩子看似先人一步,却很容易厌学,上学后学习成绩反而会落后于那些起步晚的孩子。指导师建议我,不妨尝试“生活式早教”,把教育融入生活中,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潜能。按照指导师的指点,我先将孩子从兴趣班中解放出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渗透性、随机性教育。比如我发现儿子对蝴蝶、蜜蜂、蚯蚓、蚂蚁等小生物很感兴趣,就借机训练他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我们家有个大露台,种了好多花草,常有蝴蝶飞舞。我便招呼儿子来看,引导他观察蝴蝶对称的花纹,注意蝴蝶的不同品种,然后启发他自编算术应用题:“先飞来了几只蝴蝶,又飞来了几只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接下来到书房上网查有关蝴蝶的知识,念给他听。这种方式有趣轻松,孩子很喜欢,而且能举一反三地学到东西。再比如,儿子有很多玩具,老公觉得可以通过这些玩具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便经常在儿子玩玩具时提问他:“为什么沙漏玩具里同样是沙子,有的流动快、有的流动慢?”“是什么原因让跳跳球跳得这么高?”“为什么同颜色的磁棍不能吸到一起?”然后引导儿子查找资料,学习科学知识。尝试这种“生活式早教”后,孩子明显比以前兴趣广泛了,也比以前自信了,我的紧张焦虑情绪自然也得到了缓解。
教育方法生活化
(林教授,男,42岁,学前教育专家)
生活式早教,我认为不仅内容上要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形式上及方法上也要生活化。首先,应选择有趣的游戏式活动,来提升孩子的多种能力。比如有人说“拍皮球好过弹钢琴”,这话乍一听有些偏激,让家长很难接受,高雅的弹钢琴怎么会不如拍皮球呢?但细琢磨这话还有一定道理。实际上,从促进孩子身心发育这一点来看,拍皮球一点不亚于弹钢琴,甚至还可能好过弹钢琴。现在不少孩子学弹钢琴,大多是被大人“逼”的,孩子自己并不乐意,而且最初的练习会让孩子感觉十分枯燥,如果家长再引导不得当,弹钢琴对孩子来说就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因此,就出现了有的孩子希望小偷把他们家的钢琴偷走,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自己破坏钢琴。你想想,这种被逼无奈地学弹钢琴,孩子怎么可能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拍皮球就不同了,孩子多半是喜欢拍皮球的,而且拍皮球会有多种情感体验,拍多了他会开心,拍少了他会沮丧;拍出花样来,他会有成就感;拍失误了,他会懊恼……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会增强他内在的感受力,让他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有,你不要小看了拍皮球这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它还可以拓展出非常多的游戏,很巧妙地融进去许多知识,让孩子在快快乐乐的玩耍中收获多多。比如,拍皮球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与量,以及前后、上下、左右、远近、高低及时间长短等概念;左右手协调拍球可以促进孩子左右脑均衡发展,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作敏捷性;拍皮球可以提升孩子感知空间的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技巧等。再说了,即便单单从开发音乐智能这方面来说,拍皮球也照样对孩子有帮助。我们说,一个人对声音是否敏感,部分地决定他了他对音乐是否敏感,而拍皮球可以培养孩子对声音的敏感。皮球落地时会发出声音,皮球落在不同的平面上,比如落在水泥地上、落在木地板上等,发出的声音会不同;皮球落地的高度以及速度发生改变,发出的声音也会跟着改变。引导孩子捕捉或发现拍皮球时的不同声音,可使孩子的听觉更加敏锐,对节奏感有所体验。一个拍皮球就能衍生出这么多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可见玩耍和游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地开掘和利用。再比如,钻纸箱游戏可以提升孩子对空间相对位置的判断力;捡豆子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分发东西的小助手游戏,能给孩子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机会。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4
渗透知识:开发游戏的悬念元素
幼儿游戏具有一定的悬念性,可以启发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从而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意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比如识字卡和数字游戏等。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这类游戏悬念性的开发,以此启发幼儿思考,让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开发自身的智力,从而变得更聪明。
在开展“赛船”的小游戏时,笔者提出问题:“划船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但是很容易把衣服弄湿,这应该怎么办呢?”对此,小朋友们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分批做游戏啊!这样人数减少了,就不会弄起太多的水花了。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小船上装上一个小帆,这样风就可以带着我们漂游啦!”对于孩子们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好评。在游戏结束后,笔者鼓励他们勇敢说出自己的游戏体会,比如:小船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如果小船坏了应该怎么修补?由此让幼儿在思考和猜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
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幼儿突然问出一些问题,对此,幼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回答,这能间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如在体验“赛船”游戏的时候,有幼儿提问:“要是比赛的时候船突然翻了怎么办呢?如果运动员不会游泳怎么办?”针对孩子们的问题,笔者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向他们做了普及,使之间接懂得了更多的内容。
体验快乐:开发游戏的趣味元素
有人问:游戏本身就有趣,谈何“开发趣味元素”?其实,这里所指的趣味元素主要体现在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上,包括他们的接受情绪、期待值和积极性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满足幼儿对玩耍和娱乐的需求,@时幼师要懂得开发游戏的趣味元素,以此获得幼儿的认同。
以数字类游戏“10以内的相邻数”为例:在最初开展该游戏的时候,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得兴致淡薄,极不情愿,笔者意识到这是因为数字本身比较枯燥乏味,他们兴趣不高也在情理之中。若想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发出该游戏的趣味性。于是,笔者在游戏中安插了竞争元素,并安排5人一组,小组之间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完成游戏的效率最高,并给予小红花奖励。该手法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又比如,在开展字母卡、识字卡类的小游戏时,同样可以采用竞争式的手段开展游戏,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获得快乐。大多数幼儿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夸赞。因此,不妨满足他们的这个需求,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表现平台,并在他们施展才华的过程中给予最真诚的夸赞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具积极性和自信心。
培育思想:开发游戏的德育元素
德育要从娃娃抓起,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幼师认真对待的重点问题。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是打造幼儿游戏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但需要客观承认的是:幼儿年纪尚小,不但缺乏对和错的概念,甚至很多道理摆在他们的面前,都无法被他们理解。因此,幼师要变换方式,用行动帮助幼儿体验德育思想。
例如:“过家家”是一个角色扮演型的幼儿游戏。在以往的操作中,大部分幼儿只是走个过场,娱乐了即可。而这一次,幼师不妨改变一下传统规则,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给幼儿们传达几个小问题。比如:“小强妈妈,你的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架了,应该怎么办呢?”“小明,你的苹果好大,但是你的爸爸妈妈也想吃苹果,怎么办呢?”由此一来,幼儿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懂得如何处理这些事。当然,在幼儿思考和行动时,幼师不能用要求成年人那样要求他们,而是要客观地看待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并适当给予指点。比如:在吃苹果的时候要懂得让给老人,做父母的要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等,从而让幼儿在这个小游戏中体会更多的道理。
结束语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5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日益加剧,许多年轻的父母已经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得不把孩子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被称为隔代教育。
看似温情脉脉的隔代教育,实际上却带来了不少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避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隔代教育是中国特色
近年来,隔代教育在我国越来越普遍,问题越来越突出。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59%和73.45%。有关部门对全国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58%的家庭在帮助子女照管孙辈。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占84.6%。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占到总数的一半。一项对北京市两万多人的调查显示,0~3岁幼儿54%由奶奶带,23%由姥姥带。另外有15%由保姆看护,5%由全职妈妈看护。也就是说,近80%的孩子由祖辈看护。
从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统计看,隔代教育似乎是社会的必然选择。2008年~2010年,北京市每年新生儿达17万人,2011年有19万新生儿,2012年新生儿数量超过19万人,这个数字一直到2014年还会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到2010年,全市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23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7%,且以每年17万人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3%。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新生儿,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老人,从社会回归到家庭,转换生活的主战场,替儿女带孙子已经成为这些老年人生活的寄托。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青壮年夫妻双双外出或进城务工,将子女交付祖辈教养的现象更为突出,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记者在温州某镇调查时发现,该镇常住儿童80%以上接受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在我国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少。调查显示,带孩子的老人中,24%有大学文化,约43%有初中文化,21%有小学文化,还有11%的人没上过学。25%的老人觉得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扰是“与孩子观念上的分歧”。另外有21%的老人觉得体力精力不够,16%的老人觉得自己的教育效果不明显。而多达44%的老人承认自己对孩子太关注、太溺爱。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因此,有专家认为,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出现的问题也很突出,必须予以深刻的认识。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容易产生六类不良习惯:1.自私,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道为别人着想;2.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后不懂得尊重人;3.社会适应能力弱,个性有孤僻、缺少热情的倾向;4.自主精神和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5.不爱惜财物,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被动,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有厌学情绪。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教授认为,隔代家长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他主持的一项有数万人参与的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我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因果关系,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的溺爱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因此,王教授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隔代教育,积极引导起来,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高效率的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优势明显却难掩弊端
事实上,关注隔代教育的呼声近几年从来没有停止过,民间力量和研究机构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广东省中山市老干部大学的15名退休老人组成了一个隔代教育研究小组,他们在经历了三年的走访调研后,撰写了30篇家教论文,研究探讨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老干部大学校长姚本棠先生介绍道:“这个隔代教育研究小组是一群热心于教育的学员自发成立的,成员大多数是过去从事幼儿、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工作者。”该小组的走访调研遍及市区村镇,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在调研过程中,组员们发现隔代教育之所以为人诟病,主要是因为祖辈对孙辈普遍溺爱,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组员撰写的《对隔代教育的弊端分析及对策探讨》中,作者认为,祖辈家长自身缺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溺爱孙辈。多数祖辈家长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愿望。这种愿望往往导致产生“隔代亲”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缺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第二,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中给孩子传授了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大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第三,造成孙辈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造成孩子很难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与父母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小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从事养殖,极少回家,孩子从出生两个月开始一直由爷爷养育。从小到大,这个孩子深受爷爷疼爱,每顿饭的餐桌上总会有一两盘专门为孩子做的“专利菜”,别人都不准吃。一次,孩子的姑姑尝了一口“专利菜”,孩子躺在地上哭闹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爷爷再为他重新炒了一盘菜才罢休。由于爷爷的溺爱,年仅6岁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任性、自私和不合群的偏执性格。
类似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祖辈接孙辈放学时,看见孩子值日,马上抢过扫把代劳,就连背书包、抄写黑板上的家庭作业等也一手包办。老干部大学常务副校长张镇鎏先生说:“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老一辈往往将未能在第二代身上实现的理想,转而寄托在年幼的第三代身上,或者出于对第二代过往的教育存在愧疚,而把希望都押在了第三代身上。祖辈的溺爱和迁就,使孙辈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
除了溺爱,研究小组还发现,祖辈由于知识陈旧,影响了隔代教育的质量。小学的放学时间通常为下午4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父母因为上班都无法接孩子放学,这项任务就落到了老人的身上。“可以说,从小孩放学至晚上六七点吃饭前的这段时间,是隔代教育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老人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张镇鎏表示。
研究小组成员何绮雯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两个案例:一名初二学生长期和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晚上睡觉,奶奶一定会讲一个鬼故事给孙女听,致使孙女从小迷信鬼神。有一次期中考试,开考的铃声响过了,迟迟未见这名女生进考场。大家四处搜寻,最终在离学校不远的寺庙堂内找到了她。班主任问她在庙堂里干什么,女生回答:“我奶奶说,只要在佛祖面前许愿,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由此可见,老人的陈旧思想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孙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另一个案例则发生在一名初一男生身上。这名男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也强,平时很喜欢摆弄一些小玩具。有一天,他把妈妈刚送给他的一架小飞机给拆了,想看看里面的结构。爷爷看到后,马上制止,并指责孙子的“破坏行为”和“浪费行为”。孩子爱动脑筋,积极探索本来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赏,但祖辈由于传统观念束缚和教育知识缺乏,对孩子横加干涉,严厉批评,无疑与科学的家庭教育背道而驰。
尽管隔代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但是如果祖辈家长能够具备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隔代教育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优势一: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
优势二: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三: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四:祖辈家长大多有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尽管隔代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潜力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要祖辈家长改变心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知识,完全可以成为子女的好帮手,对孙辈的成长施加正面的影响。
扬长避短是唯一出路
那么,隔代家长怎样做才算合格呢?网友们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他们讨论的结果是,合格的隔代家长应满足以下十个条件:
第一,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第二,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第三,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第四,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第五,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第六,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第七,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第八,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第九,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第十,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平心而论,网友们对隔代家长的要求太高了,能达到这十个标准的老人家恐怕很难找,但不得不承认,网友们的要求都是有道理的,值得隔代家长们深思。
综合教育专家的意见,本刊认为,要成为一位合格的隔代家长,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以孩子的成长为重,控制自己的感情,杜绝溺爱。隔代教育是许多家庭的无奈选择,但隔代教育也有一定优势,除了很大程度上解除孩子父辈家长的后顾之忧外,还可以缓解祖辈家长的孤寂,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大有裨益。但是,从大量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隔代教育也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异常,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畸变、心理脆弱等,所以,祖辈家长要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对孙辈爱得适度,用正确的爱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做合格的隔代家长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隔代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给孩子立规矩。孩子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要求孩子自己主动整理,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祖辈家长就将玩具没收,态度要温柔而坚决。如果孩子配合得很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特别需要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如果爷爷严格要求而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的。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空间。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穿衣、吃饭、分筷子等,都让孩子自己做。要着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思考的,应当让他自己思考。凡是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和做决定的事,一定让孩子参与,也可以让他当小主人,在小事上拿主意。
其次,祖辈父辈要通力协作。父辈家长对教育孩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父辈是主角,祖辈是配角。所以,父辈家长要端正态度,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做儿女的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应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祖辈与父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当多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两代人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是普遍现象,如父辈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则看重做人的道理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当祖辈家长溺爱孩子时,父辈家长应及时提醒、干涉,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合力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要让孩子学会照顾别人,为家人服务,这对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当父辈家长教育孩子时,祖辈家长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父辈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唯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隔代教育与父母抚育各有优势,两代人应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如何教育孩子学数字范文6
智新超越的课程结束后,34期清华脑力特训营桂林学员石博文跟奶奶一起回家,两天一夜的火车上孩子悉心照顾奶奶,细心又耐心,赢得车厢内所有乘客的一致称赞。在智新超越学习的十天让孩子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
“脑刀”第二把:2分之差,家长接到回访电话为什么后悔不迭?
电话回访,32期山西一位学员的家长情绪波动比较大说:“非常后悔!”为什么后悔?难道10天的特训营没有效果吗?原来这位学员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家长只希望他能顺利毕业就好。谁知孩子2011年参加清华脑力特训冬令营后进步惊人,还在今年参加了高考,成绩出来后,距离二本线就只差了2分!家长非常后悔,如果让孩子早点参加智新超越,孩子今年就上一本也不是不可能。
“脑刀”第三把:是什么原因让不自信的孩子变得开朗活泼又优秀?
33期学员叶楠,初来时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源于小学时曾经被老师嘲笑,留下了心理阴影,在智新超越清华脑力特训营10天学习过程中,孩子逐渐变得自信、开朗。学习结束后,叶楠在家仍每天坚持用特训营的方法进行学习训练,已经达到40秒记忆40个随机数字、20分钟记忆50个单词的惊人水平!在给叶楠妈妈打电话进行回访时,叶妈妈很是欣慰,为现在变得开朗活泼又优秀的叶楠感到骄傲,更庆幸为孩子正确选择了清华脑力特训夏令营。
“脑刀”第四把 同一个家族的四个孩子为什么连续三年都报智新超越精英班?
2010年暑假参加智新超越清华脑力特训夏令营暑期精英班的高启恩,回家以后因为进步惊人,于是2011年表弟刘藤伟和表妹一起参加了的精英班,接下来2012年家族的另一个孩子再次报名精英班。一个家族的四个孩子连续三年都报精英班,智新超越教育用数据证明了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个聪明的家族,因为事业再大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失败的缺憾,以后必定也是一个辉煌的家族,因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可以撑起整个家族,他们家有四个优秀的孩子,根基牢固,攻不可破。
“脑刀”第五把 是什么让有网瘾的孩子历经千辛万苦非要来智新超越?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孩子任秋谌平时很喜欢玩电脑,这让任爸爸隐隐的担忧,在网站上看到了智新超越教育的信息,就决定让孩子来体验一下。天公不作美,途经秦皇岛时遭遇下暴雨山体滑坡严重影响了行程,可是任爸爸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来”。于是父子二人转站沈阳,预计8月6日到京。但是为了不耽误孩子的课程进度,任爸爸再次决定转站长春,坐飞机于8月5日9:45分最终抵达北京。就这样一波三折,孩子终于来到了智新超越的课堂,我们坚信他们的执着绝对不会白费,小秋谌会在这里产生质的飞跃。
全脑教育品牌、好习惯养成领军品牌智新超越教育清华脑力特训营,在清华大学已经开办了35期,在全国100多家分校已经开办了近千期。您在网上可以看到我们历届学员的大量案例,视频,图片,新闻报道,家长感言,在校老师评价,学生成长历程等。学员结营后,还有为期一年的电话或网络跟进,让孩子不断在精彩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