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1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要了解企业供应链的内涵,首先必须对供应链的概念有所了解。供应链是从扩大的生产这一概念中发展而来的。现代管理教育对供应链的定义是: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进行控制,然后使用销售网络将制造成功的中间产品和最终成品销售出去,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联系起来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

而企业供应链管理是针对单个公司的,它是对单个公司所提出的含有多种产品的供应链进行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该公司处于主导地位,拥有主导权。在这一供应链中,必须明确主导者的主导权及其具体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它是否能成为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的关键因素。如果主导权不够明确,那么一方面会对企业计划制定与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转难以维系,更无法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组织。以企业供应链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对企业多种产品的各个环节如原料采购、生产、分销、运输等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考虑。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供应链管理中,核心是企业将各级供应商的资源如业务流程、技术、能力等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来源于被整合过的价值链。价值链的具体流程是“原料采购―各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这是一种价值附加传递的过程,而且它能够将原料和产品的再利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将这一价值链中的所有组织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协同作业,也就是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制造―装配―运输―仓储―分销―最终用户”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组织联系起来,使其进行协作,从而形成一个虚拟企业组织的网络业务模式。在供应链模式中,产品生产并不是由没有形成供应链之前时制造商的推广式业务模式决定的,而是由客户来推动的。在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企业与重要供应商在网络竞争环境中的协作关系。

三、供应链质量形成的产品结构特征

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各项资源进行控制,最后经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具有整体性的功能网链结构。在这一模式中,产品质量具有特定的结构性特征,如信息不对称等。这些特征使得与企业内部控制相比,供应链质量管理更为复杂和艰难。具体来说,产品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相关性

供应链产品质量与原材料、零件生产、半成品加工、分销及物流等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它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而在某一个具体的企业中,产品质量又受到设计、采购、生产、售后等所有部门的影响。再具体至某个部门,例如制造部门,负责产品的铸造、冲压、焊接、装配等各个环节。要保证产品质量,就必须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质量。在这一包含众多企业、环节及部门的体系中,每个企业、部门及环节的质量都与其他企业、部门、环节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不仅要保证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的质量,还要保证其他企业产品的质量。

(二)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供应商与采购者之间在商品质量方面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隐性特征,部分商品在购买之前能够进行质量检验,也就是“先验商品”,还有的商品购买之前则无法有效确定质量,即为“后验商品”。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采购者在商品质量识别方面所花费的成本增加,且往往会出现质量比较、识别、检验及购买成本与产品质量之间不对等的现象。供应链中质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果有:一方面,在签订合同之前,由于制造商对原材料供应商所提供材料的性能并不确定,消费者对制造商多提品的质量也不能确定。因此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购买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相同且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那么优质产品供应商就会因为利益受到损害而被迫进行改变,使得市场上的劣质商品增多,出现类似于金融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劣质驱逐良质”。另一方面,签订合同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购买者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导致成本较小的供应者会降低产品质量,使得实际交易中的产品质量与合同中的质量不符,加剧供应链产品质量的恶化。

(三)双重边际性

双重边际性是指供应链系统中的采购者和供应者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和实体,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对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利益并不关心,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并力求使利益达到最大。当利益在供应链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时,当一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就会对市场均衡和另一方的绩效产生影响。这一特性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供应链上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不一致和分配不合理。这一特性作用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会导致供应链产品质量的进一步下降。这一特性在供应链产品质量事件中的表现为,采购者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断降低采购价格。而供应者面对较低的价格,必然会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出现产品价格及质量都较低的现象。

(四)合作关系不稳定

这是造成供应链中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供应链中的企业是受到利益的驱使而暂时进行合作,合作过程中对双方关系进行固化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合作成员的可替代性较高。这些特征导致成员之间的合作具有不稳定性,随时有瓦解的可能。在非长期合作的情况下,各个成员考虑的是自身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整体利益的长期最大化。

四、供应链中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由上述内容可知,受到自身结构特征的影响,在供应链模式下,产品将经常处于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状态,使得采购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要针对供应链的结构特征,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保证采购者所购买到的商品质量有保证。

(一)建立质量信号传递机制

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采购者与供应商之间对商品信息和质量的了解是由差别的,很明显供应商对商品的了解要多于采购者。在很多情况下,这会对采购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具体来说,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质量保证金。供应商为了证明自身商品的质量,可先向采购者支付一定的质量保证金,采购者使用之后确认无质量问题后退还质量保证金。而质量较差的供应商自然不愿意支付质量保证金,这样就会淘汰质量差的商品;二是售后包退保修制度,这也是能够对质量较差的商品进行淘汰的方式。

(二)实行跨期支付

针对供应链中存在的合作关系不稳定导致的参与人短期利益最大化倾向,采用跨交易周期的支付机制能够有效将短期交易长期化。采购者并不是一次性付清全款,而是只支付一部分。在这种机制下,供应商的收入与产品质量直接挂钩。一旦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会使购买者的购买意愿直线下降,从而使自身的利润锐减。因此供应商会对自身所提品的质量较为重视,而且这种方式对于想要提供假冒伪劣商品的供应商来说,都是非常有效的。

五、网络经济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网络经济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它不仅包括以计算机为依托的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还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更包括受到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的传统行业和部门的深刻变革和发展。因此,网络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或者与之对立的虚拟的经济形态,而是一种以传统经济形态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在网络经济下,供应链管理也会具备网络经济的特征,朝着管理越来越简单智能、管理组织越来越精简、管理速度越来越快、管理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一)供应链管理时效越来越高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广泛,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库存、销售等都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导致管理的时间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具体来说,例如在原材料采购这一环节,采购商在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可在网上下单,通过网银等形式先行支付部分货款;在商品生产环节,生产设备由机器人进行控制,实际上还是计算机控制,库存装包等也是使用全自动信息技术控制,大大提高了操作速度,缩短了操作时间,使得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管理的时间与速度都相应加快,从而在整体上缩短了管理的时间。

(二)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与资产生产率越来越高

在供应链商品生产环节,无论是零部件加工,还是商品组装,都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生产。由于计算机无论在操作速度还是效率方面,都远高于人,因此资产生产率与传统方式相比,也会大大提高。且在差错方面,计算机出差错的概率也远远小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错误,这就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由此可见,网络经济下,供应链中产品质量与资产的生产率都会越来越高。

(三)供应链组织越来越精简

由于计算机能够实现诸多功能,一台计算机在很多时候甚至能够同时取代好几倍人力的工作,并且在质量及效率方面也都有保证。因此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能够取代的人力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那么自然而然很多人力就会被淘汰,供应链组织中的人越来越少,组织也就越来越精简。组织精简能够使组织管理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但同时管理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网络均衡;动态;延期支付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eferred payment is a commercial credit mod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s become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We considered two levels of deferred payment(manufacturer provide deferred payment for retailers; retailers provide deferred payment for consumers)in the multi-period dynamic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With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complementary theory, we gives the optima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for manufacturer layer, retailer layer and the market demand layer, and then we get the whole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conditions. 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deferred payment strategy of manufacturer and retailer on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with numerical examples. The conclusions show that the deferred payment strategy of manufacturers only affects the transaction price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and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channel members' profits of the supply chain network; the deferred payment strategy of retailers can reduce the manufacturer's inventory level, improve the manufacturer's production, the trading volume and transaction price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retailer's selling price and the profits of manufacturers and retailers. Moreover, we also found that the earlier the deferred payment strategy is taken, the better the effect i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dynamic; deferred payment

0 引 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供应链渠道成员间的竞争与交互日益加剧,最明显的表现是节点企业不仅与上下游之间存在频繁的业务往来,而且与同类型企业形成竞争。如零售巨头苏宁,它不仅与上游众多的制造企业达成销售协议和产品交易,而且还面临国美、家乐福等其他诸多零售企业的竞争,对制造商和供应商来讲亦然。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结构从简单的链式结构逐渐演变为复杂的分层式网络结构。因而相比于传统的链式结构供应链,学界对于复杂供应链网络环境下企业最优运营策略与网络均衡条件的研究将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

Nagurney等[1]最先研究了传统正向供应链网络的均衡问题。后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如产品种类、双源销售渠道、回收再制造以及寡头竞争等)进行了拓展[2-5],但以上研究均未考虑延期支付货款的情况。延期支付是一种商业信贷形式,在企业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为买方从卖方处购买产品时,可延迟一定的期限及份额支付货款,并且在延期支付期限内无需支付利息给卖方,许多实践证实:延期支付在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及刺激市场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网购中的蚂蚁花呗就是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延期支付的一种实际应用。在学界,Goyal[6]最先研究了允许延期支付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树等[7]研究了存在延期支付的斯坦博格库存模型。冯海荣等[8]在延期支付情形下探讨了多个零售商从供应商处联合订购具有易腐性产品的最优订购策略。刚号等[9]研究了在延期支付条件下零售商具有损失厌恶特性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赵会军等[10]在卖方为买方提供延期支付优惠下,给出和比较了VMI供应链中延期支付与返利两种协调策略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上述研究均针对的是单级延期支付问题,而现实中更多存在的是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的同时,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延期支付的优惠等。Huang[11]提出了两级延期支付问题。Jui-Jung Liao等[12]研究了产能约束条件下两级贸易信贷政策对变质物品最优订购策略的影响。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有关延期支付的研究均未涉及供应链网络,且主要针对的是静态决策的情形。

与以往文献均不同,本文针对随机不确定性的市场需求情况,将时间划分为多个规划期,且不同规划期的有关参数可动态变化,基于此分析具有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同时零售商允许消费者延期支付的两级延期支付情形下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

1 假设及符号说明

1.1 假 设

(1)零售商面临的市场需求随机,每个零售商均负责一个特定的需求市场。

(2)制造商允许零售商部分或全部延期支付货款,即零售商从制造商处批发产品时只需支付部分货款或不需支付货款,余款将在延期支付期限截止时完成支付;类似的,零售商亦可允许消费者部分或全部延期支付货款。

(3)模型中所涉及的成本函数均为连续可微的凸函数。

1.2 符号及变量说明

m:第m个制造商,m=1,2,…,M;n:第n个零售商,n=1,2,…,N;k:第k个需求市场,k=1,2,…,K;t:规划期数,t=1,2,…,T;ε■:x=+表示零售商处供给大于需求的单位存储成本,x=-表示零售商处供给小于需求的单位缺货成本,且ε■≥0;q■t:制造商m于t期生产的产品数量;记qt=q■t■,q=q■t■;q■t:制造商m与零售商n间于t期的产品交易量,记Q=q■t■;c■t=c■q■t:制造商m与零售商n于t期交易过程中制造商应承担的交易成本函数;f■q■t:制造商m于t期向外部供应商购买q■t单位的原材料所支付的费用;f■qt:制造商m于t期的生产成本函数,为体现制造商间的竞争性,该成本函数不仅与制造商m自身的产品生产量相关,而且与其他制造商的生产量也相关;I■t:制造商m于t期转移到t+1期的产品库存量,记I=I■t■;H■I■t:在第t期制造商m的库存成本函数;ρ■t:在第t期制造商m与零售商n间的产品交易价格,记ρ=ρ■t■;ρ■t:零售商n于t期的产品销售价格,记ρ■t=ρ■t■;

c■q■t:在第t期零售商n的产品维护、流通加工以及展销等处理成本函数;T■t:第t个规划期时制造商m允许零售商的延期支付期限;T■t:第t个规划期时零售商n允许消费者的延期支付期限;r:贴现率;r■t:制造商m于t期要求零售商n当期支付的货款份额,则1-r■t为制造商m于t期允许零售商n的延期支付份额;r■t:零售商n于t期要求消费者k当期支付的货款份额,则1-r■t为零售商n于t期允许消费者k的延期支付份额;d■ρ■t,r■t,T■t:在第t期零售商n所唯一对应的需求市场的随机需求量,■■ρ■t,r■t,T■t为该随机需求量的期望值;Φ■x, ρ■t,r■t,T■t=■φ■x, ρ■t,r■t,T■tdx:需求的分布函数;φ■x, ρ■t,r■t,T■t:对应需求的密度函数,市场需求与销售价格、零售商允许消费者延期支付期限及延期支付份额有关。

2 网络均衡模型的分析与构建

2.1 模型描述

本文构建了随机需求下由m个制造商、n个零售商和k个需求市场所构成的供应链网络,决策周期为T个规划期,综合考虑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货款、零售商允许消费者延期支付货款的情况。

2.2 制造商层的均衡模型

在每一规划期,各制造商均需要决策原材料采购量、产品生产量、与零售商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转移到下一周期的库存量以及向零售商提供的延期支付策略(包括延期支付的货款与份额),目标是使各个规划期的期望利润之和最大。具体每一期的利润等于当期批发给零售商的产品销售收入减去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和库存成本。所有制造商间展开Nash竞争博弈,任一制造商m的利润函数可表示为:

π■q■t,q■t,I■t=max■■r■t+1-r■te■ρ■tq■t-f■qt-f■q■t-■c■t-H■I■t(1)

s.t. I■t-1+q■t=I■t+■q■t (2)

I■0=0 (3)

q■t∈R■,q■t∈R■,I■t=R■,?坌n

式(1)为制造商利润函数;式(2)为产品库存与产销守恒约束,其具体涵义为:在第t期,制造商的生产量与来自上一期的库存转移量之和应等于当期批发给各零售商的产品总量与转移至第t+1期的库存量之和;η为式(2)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式(3)表明制造商的产品初始库存为零,且各决策变量均为非负实数。制造商层的最优行为可描述为变分不等式,即确定q■,Q■,I■,η■∈R■■×R■,使得:

■■■+■-η■t×q■t-q■■t+■■■■+η■t-r■t+1-r■te■ρ■t

×q■t-q■■t+■■■+η■t-η■t+1×I■t-I■■t+■■I■t-1+q■t-I■t-■q■t

×η■t-η■■t≥0

?坌q,Q,I,η∈R■■×R■,其中η=η■t■。

制造商层达到均衡状态时,根据式(4)第1项,η■t=■+■为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根据式(4)第2项,当制造商m与零售商n之间的最优产品交易量为正时,由■+η■t=r■t+1-r■te■ρ■t得,r■t+1-r■te■ρ■t=■+η■t=■+■+■,即产品的实际交易价格为制造商承担的边际成本;由式(4)第3项,I■■t>0时,η■t+1=■+η■t,即当且仅当第t期转移库存的成本与边际生产成本之和与t+1期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时,制造商才会考虑将部分产品作为库存转移至下一期,否则于第t期将其全部售出。

2.3 零售商层的均衡模型

在每一规划期,各零售商需要决策与各制造商间的产品交易价格与交易量,用以满足市场需求。考虑到市场需求的随机性,其将面临可能出现的过剩库存或缺货损失。此外,零售商还要考虑是否允许消费者延期支付货款,以及如何选择最优的延期支付期限和份额,以达到使其所有规划期期望利润之和最大化的目标。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w■q■t,s■t,d■ρ■t,r■t,T■t=w■Q

=max■r■t+1-r■te■ρ■tmin■■ρ■t,r■t,T■t,s■t-ε■max0,s■t-■■ρ■t,r■t,T■t-ε■max0,■■ρ■t,r■t,T■t-s■t-c■q■t-■r■t+1-r■te■ρ■tq■t

因为,s■t=■q■t,所以,w■Q可表示为:

w■Q=■ (6)

由于:

Emin■■ρ■t,r■t,T■t,s■t=s■t-■s■t-xdΦ■x, ρ■t,r■t,T■t

Emax0,s■t-■■ρ■t,r■t,T■t=■s■t-xdΦ■x, ρ■t,r■t,T■t

所以,进一步计算可得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函数为:

Ew■Q=r■t+1-r■te■ρ■tEmin■■ρ■t,r■t,T■t,s■t-ε■Emax0,s■t-■■ρ■t,r■t,T■t

-ε■Emax0,■■ρ■t,r■t,T■t-s■t-c■q■t-■r■t+1-r■te■ρ■tq■t

=■r■t+1-r■te■ρ■ts■t-ε■+r■t+1-r■te■ρ■t■s■t-xdΦ■x,ρ■t,r■t,T■t-ε■■x-s■tdΦ■x, ρ■t,r■t,T■t-c■q■t-■r■t+1-r■te■ρ■tq■t

计算■=■■r■t+1-r■te■ρ■t-ε■+r■t+1-r■te■ρ■tΦ■s■t, ρ■t, r■t,T■t-ε■-1+Φ■s■t,ρ■t,r■t,T■t-■-r■t+1-r■te■ρ■t

■=■■-ε■+r■t+1-r■te■ρ■tφ■s■t, ρ■t, r■t,T■t-■-ε■φ■s■t, ρ■t, r■t, T■t

故规划问题(5)为凸规划。可将式(5)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如下的变分不等式问题,即确定Q■∈R■■,满足:

■■■ε■+r■t+1-r■te■ρ■t+ε■Φ■s■t, ρ■t, r■t, T■t+■+r■t+1-r■te■ρ■t-ε■-r■t+1-r■te■ρ■t×q■t-q■■t≥0 (8)

其中:s■t=■q■t。

式(8)由两部分构成,其中ε■+r■t+1-r■te■ρ■t+ε■Φ■s■t, ρ■t, r■t, T■t为随机部分,其余的部分为确定部分。

2.4 需求市场的均衡条件

在网络均衡状态下,零售商n的消费者行为应满足互补条件[13]:

■■ρ■■t,r■t,T■t■ (9)

■■ρ■■t,r■t,T■t为随机需求d■ρ■■t,r■t,T■t的期望,即:■■ρ■■t,r■t,T■t=Ed■ρ■■t,r■t,T■t。

根据互补问题与变分不等式的等价关系,需求市场层的最优行为可表示为如下变分不等式,确定ρ■■∈R■■,满足:

■■■q■t-d■ρ■t,r■t,T■t×ρ■t-ρ■■t≥0, ?坌ρ■∈R■■ (10)

2.5 供应链网络均衡

将式(4)对应的制造商层均衡条件、式(8)对应的零售商层均衡条件以及式(10)给出的需求市场层均衡条件相加总,即可获得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条件:

■■■+■-η■t×q■t-q■■t

+■■■■+η■t+ε■+r■t+1-r■te■ρ■t+ε■Φ■s■t, ρ■t,r■t,T■t+■-ε■-r■t+1-r■te■ρ■t×q■t-q■■t

+■■■+η■t-η■t+1×I■t-I■■t+■■■q■t-d■ρ■t,r■t,T■t×ρ■t-ρ■■t

+■■I■t-1+q■t-I■t-■q■t×η■t-η■■t≥0, ?坌ρ■∈R■■, ?坌q,Q,I,ρ■,η∈R■■×R■■×R■

s.t. I■0=0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交易价格ρ■t是通过式(4)第二项的内生价格确定的。

3 算例分析

在本算例中,供应链网络由2个制造商、2个零售商和2个需求市场构成。假定规划期T=4,则易知第1期的最大延期期限为3期,第2期的最大延期期限为2期,第3期的延期支付期限为1期,第4期的延期支付期限为0。设零售商处的随机需求服从均匀分布,即d■ρ■t,r■t,T■t~0,D■ρ■t,r■t,T■t,下面给出D■ρ■t, r■t,T■t的具体形式:设D■ρ■t=■为有延期支付时的市场需求,D■ρ■t=■为无延期支付时的市鲂枨螅则D■ρ■t-D■ρ■t为潜在的市场需求,通常而言,零售商的延期支付期限对其产品需求量的边际作用与潜在的市场需求成正比,不妨将其表示为■=λ■1-r■tD■ρ■t-D■ρ■t。假定边界条件D■ρ■t,r■t,T■t|■=D■ρ■t,所以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出需求函数D■ρ■t,r■t,T■t=D■ρ■t-D■ρ■t-D■ρ■te■。

上述需求函数的构造可参考文献[14]。

零售商延期支付敏感系数为λ■,在以下分析中将其设置为0.5;零售商的单位库存成本ε■和ε■单位缺货成本和均为1。其他相关函数[1]如下:

f■qt=1.5+tq■t■+q■tq■t+3q■t, m=1,2, t=1,2,3; f■q■t=1+tq■t■+q■t+1, m=1,2, t=1,2,3; c■t=1.5q■t■+3.5q■t, m=1,2, t=1,2,3; c■q■t=0.5■q■t■, n=1,2, t=1,2,3; H■I■t=0.5+tI■t, m=1,2, t=1,2,3。

在以上参数赋值和函数表达式的基础上,采用修正的投影收缩算法[1]对变分不等式进行求解,其中设置所有决策变量(包括Lagrange乘子)的初始值均为1,迭代步长为0.01,编制Matlab程序进行仿真求解。

为描述方便,设延期策略为a,b,c, d,e,f,其中a,b,c表示制造商的延期支付策略,d,e,f表示零售商的延期支付策略,a为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货款的规划期,b为其在该期允许的延期支付期限,c为其在该期允许的延期支付份额。同理,d为零售商允许消费者延期支付货款的规划期,e为其在该期允许的延期支付期限,f为其在该期允许的延期支付份额。

算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分析和比较在同一规划期制造商和零售商延期支付期限的变化(即b,e变化)对网络均衡及成员利润的影响,其结果如表1所示;(2)分析和比较在同一规划期制造商和零售商延期支付份额的变化(即c,f变化)对网络均衡及成员利润的影响,其结果如表2所示;(3)分析和比较在不同的规划期制造商和零售商采取的延期支付策略(延期支付的期限和份额)不改变时,采取延期支付策略所在周期(即a,c变化)对供应链网络均衡及成员利润的影响,其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表1的1、4、7或2、5、8或3、6、9列可以发现:在第1规划期,随着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期限的增加,制造商的生产量、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量、制造商的库存水平、零售商的销售价格、制造商及零售商的利润均未发生改变,而制造商与零售商间的交易价格提高。原因在于:尽管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货款,但在零售商未允许消费者延期支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不变。因此,即便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可从心理上刺激零售商的订货行为,但由于市场需求量没有增加,所以零售商不会盲目扩大订购量,否则必会导致产品滞销和利润亏损。对制造商而言,其延期支付策略会使自身利润因金钱的时间折扣而有所减少,故为保证自身收益,其会提高与零售商的当期交易价格,最终维持在无延期支付时的最大获利情况,零售商的均衡状态也未受影响。同样,在第2规划期与第1规划期体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这里不再赘述。

对比表2的1、4、7或2、5、8或3、6、9列发现:随着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份额的增加,其均衡解的变化趋势与延期支付期限时的情形一致。

对比表1第1、2、3或4、5、6或7、8、9列可以看出,在制造商延期支付策略不变的情况下,当零售商增加对消费者的延期支付期限时,制造商的生产量、制造商与零售商间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制造商利润及零售商利润均有所增加,反之制造商的库存水平降低。这是因为当零售商向其消费者提供延期支付策略时,会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商品,市场需求量增加,且延期期限的增长或延期份额的增加将使该趋势更加明显,从而导致制造商的生产量增加,双方利润均有所改善。

对比表2第1、2、3或4、5、6或7、8、9列,可以看出,在制造商的延期支付策略不变时,零售商增加对消费者的延期支付份额与延长期限时的均衡解变化趋势一致。

对比表3的1、4、7或2、5、8或3、6、9列,分析当零售商对消费者采取的延期支付策略和起始时间均固定不变时,探讨制造商采取延期支付所在周期对供应链网络均衡的影响(其中制造商对零售商采取的延期支付期限及份额固定),结果表明:制造商对零售商采取延期支付策略仅仅改变采取策略当期双方的交易价格,而在其他周期的均衡解和双方利润均未发生改变。对比表3的1、2、3或4、5、6或7、8、9列可知:随着零售商采取延期支付策略起始时间的后移(从较早的周期到较晚的周期),制造商的生产量、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量及交易价格、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均降低,而制造商的库存水而提高,这表明:对于零售商而言,其允S消费者延期支付的时间越早,制造商和零售商及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效益越好。

虽然以上算例的结果表明制造商的延期策略对供应链的均衡影响不大,而零售商的延期策略可以大大提升供应链网络整体的效益,但是制造商的延期策略仍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货款时,可以使得零售商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又不会使自身的利益受到亏损,而零售商也会因此有能力向其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更有利的延期支付策略,从而间接地提升了制造商及零售商的利益。

4 结 论

本文研究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对下级成员提供延期支付策略的三级供应链网络动态均衡问题,着重分析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采取不同的延期支付策略下网络均衡解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在同一规划期,当制造商允许零售商延期支付的期限和份额变化时,随着延期期限或份额的增大,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价格提高,但制造商的利润和零售商的利润均未受影响;(2)在不同规划期,制造商采取相同的延期支付策略仅影响当期与零售商间的交易价格,其他均衡解不变;(3)在同一规划期,零售商允许消费者的延期支付期限与份额的增大使制造商的生产量、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交易量、交易价格以及零售商的销售价格均增大,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亦会随着延期支付期限及份额的增加而改善;(4)在不同的规划期,当零售商采取相同的延期支付期限及份额时,早期延期支付的效果比晚期更加明显;(5)制造商的延期支付策略可以刺激零售商对消费者采取延期支付策略,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效率。

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仅考虑了简单的正向供应链网络,后续可以将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纳入模型中,来探讨延期支付策略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此外还可考虑决策者具有损失厌恶或公平关切等行为特征等。

参考文献:

[1] Nagurney A, Dong J, Zhang D. A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2,38(5):281-303.

[2] Dong J, Zhang D, Nagurney A. A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 with random demand[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156(1):194-212.

[3] 桂涛,胡劲松,孙浩,等. 具有缺陷产品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5):68-79.

[4] Savaskan R C, Bhattacharya S, Van Wassenhove L N.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Models with Product Remanufacturing[J]. Management Science, 2004,50(2):239-252.

[5] Yang Guangfen, Wang Zhiping, Li Xiaoqia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network[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9,45(1):16-28.

[6] Goyal SK.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under conditions of permissible delay in payments[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85,36(4):335-338.

[7] 杨树,梁牛邱昊,等. 考虑延期支付的斯坦博格库存模型[J]. 系统工程,2006,24(4):21-24.

[8] 冯海荣,李军,曾银莲,等. 延期支付下的易腐品联合采购费用分配[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6):1411-1424.

[9] 刚号,唐小我,慕银平,等. 延迟支付下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参与的供应链运作及协调[J]. 控制与决策,2013,28(7):1023-1027.

[10] 赵会军,刘丽文,等. 延期支付条件下基于VMI的竞争性供应链协调分析[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21(1):246-255.

[11] Huang YF. Optimal retailer's ordering policies in the EOQ model under trade credit financing[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3,54(9):1011-1015.

[12] Jui-Jung Liao, Kuo-Nan Huang, Pin-Shou Ting, et al. Optimal strategy of deteriorating items with capacity constraints under two-levels of trade credit policy[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4,233:647-658.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3

突发公共事件按影响范围可分为国家级、地区级、行业级和社区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等基本特征。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的数量及规模的迅速扩大,突发公共事件又表现出连动性、并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从而显著地放大了破坏力,增加了应对的难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体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策略制定经历了由“静”到“动”的转变,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正是信息安全保护向动态转换的标志。直接推动此机制建立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生在西方的两起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其一是“莫里斯蠕虫”入侵互联网。在短短12小时内,6200台工作站和小型机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不计其数的数据和资料毁于一夜之间,造成一场损失近亿美元的大劫难。其二是美国和西德联手破获了前苏联收买西德大学生黑客,渗入欧美十余个国家的计算机,获取了大量敏感信息的计算机间谍案。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安全防护及管理机制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状况成为共识。于是,1989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紧急响应小组——美国计算机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及其协调中心(简称CERT/CC)建立,由美国国防部资助,信息安全进入了以动态防护机制为主的时代。在互联网不断发展、虚拟社会逐渐成型的当下,政府进行治理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对国家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中国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组织和应急体系不完备

中国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主要分为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网络内容管理应急几个部分,其应急管理部门是由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机要局)、国家安全部、总参三部等部门共同组成,其应急响应分别由这些不同部门来指导、协调和督促管理,其中,国务院应急办只是在形式上对其他部门进行应急协调,没有统一的顶层领导体系,形成职责不清和应急响应不及时的格局,对于同时涉及跨网络、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网络内容管理等方面的应急响应难以形成统一应对措施。地方网络安全应急部门机构的设置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地方设有专门的应急办,有的地方设在经信局、科技局、政府办、信息中心、公安局、安全厅等不同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从上到下的整体应急响应效率较差。

(二)网络安全风险形势研判能力不足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态势处于一个新的形势之下,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风险点不断增加;从信息安全威胁的角度来说,随着高级持续性威胁的案例层出不穷,攻击者已经从攻击信息系统本身,转向攻击其背后的业务目标和政治目标。网络安全应急作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应对的重要过程和方法,不同于其他常规行业应急,我们当前还是局限于传统的应急角度,没有将防御和应急救助结合起来,对中国各类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网络攻击行为、网络攻击目的等方面的形势研判能力不足。对中国目前面临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威胁缺少精准案例和证据,首先是数量不清,很多部门对有没有受到攻击不清楚,国家多大范围的网络和信息产业受到威胁不清楚;其次是问题不清楚,到底入侵渗透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对于真正的攻击源头不清楚。

(三)重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不完备

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制定方面,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已经制定涉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对于网络舆情的应急也有一定的预案,有些部门和地方也都不同程度制定了一些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不过,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不平衡,预案操作性较差,存在一些缺陷。对于涉及到国家安全、民生和经济等重大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没有整体完备的预案。

(四)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措施缺乏

中国的网络安全技术装备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公司占据,从网络设备到网络之上的软硬件设备,大多采用国外装备和技术,一旦发生涉及国家利益的突发事件,在国外技术装备被攻击的情况下,我们很难找到可替代的应急设备。例如,2014年4月8日微软停止了对WindowsXP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前使用WindowsXP的用户占到70%-80%份额,这些用户有半数没有升级到更高操作系统的打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应急措施。如果一旦出现更严重的国际争端甚至发生战争,我们受制于人的这些网络技术装备难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五)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水平较低

网络信息安全与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息息相关,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自主化是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战略性产业基础。目前,虽然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但是整体来看,国产核心信息技术装备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也比较大。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国内浪潮、曙光、华为和联想等高性能服务器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不足三分之一;虽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相关的研发产品,但并未走向市场化。国内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等主要应用领域的芯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低。在技术差距方面,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关键元器件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目前仍依赖国外厂商,数据库的发展水平和成熟度与国际标准也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市场占有率、技术差距等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国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装备不足,存在数据泄漏风险和情报监控风险。目前,国外企业已广泛参与了中国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重要行业,长此以往,中国的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将存在严重的战略风险。有数据显示,中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信息化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面向复杂业务处理的中高端服务器几乎全部采用了国外产品。如大中型主机、高端服务器产品基本上以IBM、HP、SUN为主,而这样的选择也直接导致了处理器、部件甚至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相互之间并不兼容,用户一旦采用某厂家的小型机后,就很难摆脱高额投资与服务追加的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它直接导致了被境外控制的威胁,对设备带有的“漏洞”和“后门”抵抗力、免疫力减弱。不能预先检测到间谍软件和隐蔽通道,就无法有效遏制数据窃取。据统计,2013年前8个月,境外有2.2万个IP地址通过植入后门对中国境内4.6万个网络实施控制。中国关键信息系统对国外主机的长期依赖,使得信息安全不可控的问题日益突出。WindowsXP停止服务的事件也是冲击国内2亿用户的重要信息安全事件。对国外信息产品的严重依赖导致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底数不清,国外垄断信息产品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黑盒子”,无法准确判断其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

三、加强中国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建设完备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关系国计民生,这个系统性的体系是否完备、运转是否得当,会对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产生重大直接影响。因而,理顺网络安全应急机制、清晰地明确权责是统筹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首要工作。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成立网络安全应急中心,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直接领导。该中心作为中央政府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导、协调和督促网络基础设施应急、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急、网络内容管理应急等网络安全应急工作,建立不同网络、系统、部门之间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可以考虑另行成立相关的指挥协调机构,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有效的作用。二是把仍然分散在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应急管理职能适当加以整合。同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类的特点及管理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将不同业务部门所涉及到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应急机制与系统有机地统筹、结合在一个子体系中,以提升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与系统的应急指挥、协同部署的效率与效能。

(二)加快网络应急法制建设

当前,国家对于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管理已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来保障此类事件发生时的有效应急管理,而对于网络安全应急尚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出台有关业务流程和相关业务标准,进一步加强有关信息安全的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并进一步细化相关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全国立法机关也应该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尽量加快有关国家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应急体系与应急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划、制定工作,将网络应急工作全面纳入系统化的法制建设轨道中来。

(三)健全应急情报共享机制

任何应急响应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环节。一是未雨绸缪,即在事件发生前的充分准备,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安全计划、安全意识的培训,以安全通告的方式进行的预警及各种防范措施等;二是亡羊补牢,即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以期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这里,措施的执行者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系统。这些措施包括:系统备份、病毒检测、后门检测、清除病毒或后门、隔离、系统恢复、调查与追踪、入侵者取证等一系列操作。可见,对相关信息的及时掌控是预警和采取科学性措施的关键,必须建立应急情报共享机制。通过可信的信息共享,实现网络安全信息情报的及时、有效沟通,能够为网络安全应急提供充足的预警、决策、反应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的网络安全应急中心负责协调关键基础设施拥有者和经营者,保障在业务连续性、危害管理、信息系统攻击、网络犯罪、保护关键场所免受破坏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并与中国情报分析相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共享网络威胁情报,提高网络安全风险形势研判能力。要充分利用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协同、信息共享这一有利契机,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社会各方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共建、共享。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构,保证政令畅通。建立完善的预警检测、通报机制,分析安全信息,警报信息和制订预警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四)强化网络安全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最早始于军队,是将平时制定和执行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与战时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应急预案基于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将应对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落实应对过程中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是实现“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有效途径。由于应急预案是在平时研制的,时间上比较从容,因此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并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意见、深入论证,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通过应急预案的研制,可以增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危险源的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也有利于对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进行系统评估与论证,提高应急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网络安全的应急演练工作需要各有关单位根据各自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网络安全应急中心应根据重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网络基础营运部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相关网络应急部门开展网络安全事件演练,以网络安全保障为场景,采用实战方式,通过演练有效检验各单位的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水平,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可以考虑建立由网络基础运营部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相关网络应急的一级部门以及涉及安全保密的科研机构、民族企业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联盟,在应急演练方面形成国家级的权威标准,定期进行不同业务部门的网络安全应急演练与评测,以“应急演练”的方式促进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发展完善。

(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网络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是有效提升网络安全应急管理的关键。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步伐,建立健全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高效的人才培训机制,以及广泛的人才交流机制。要发挥科学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优势,积极支持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培训机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技术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加强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要密切跟踪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加强相关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着力开展新的网络框架下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以有效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应不断提高网络安全应急人才队伍素质,定期组织对网络安全应急人员的能力培训,强化和补充新的网络安全威胁知识,进一步加强对有关网络安全应急一线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的有关政治素养和技术业务培训。网络安全应急工作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新技术新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领域一线的工作人员与科研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发现新矛盾、寻求新方法,才能有力地促进网络安全应急工作的不断发展;只有培养和储备足够的网络安全应急专业人才,我们的网络安全最后一道屏障才能得到保障。

(六)加速基础技术与相关标准的研究

与网络安全应急相关的业务部门、科研机构、民族企业等有关单位应进一步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面向全局、着眼未来的网络安全应急运作机制、网络安全应急处理技术、网络安全预警和控制等研究,组织参加相关培训,推广和普及新的网络安全应急技术。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具有高度概括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又能在短时间内部署测试的,能够与不同地方、不同业务部门相适应的网络安全应急相关标准,建立包括技术标准、业务标准、流程标准、配套设施标准在内的网络安全应急标准体系。

(七)加快核心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逐步替代的步伐

为实现核心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逐步替代的良好局面,需要有短期和长期目标。在短期内,确保中国网络空间和数据信息运行的安全可靠;从长期看,要确保中国网络和信息的自主可控和网络空间的长治久安。为实现自主可控的长期目标,在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方面肩负重大责任,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大事应该由国家来推动。在过去的几年中,政府在推动使用国产信息产品方面的力度很大,希望国家今后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核心产品的研发,有效汇聚国家重要资源,在影响产业发展的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安全终端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上加大科研资源和优势要素的投入,实现信息安全中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技术突破。整合国家科研资源,通过多部委合作,加强安全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等基础信息安全技术的攻关。促进上下游应用产品的开发,完善自主技术产品应用环境,提高相关技术产品的可用性。为实现安全可靠的短期目标,可依托高校、研究机构、民族企业和特定行业用户打造自主创新的大平台,加大核心信息技术的投入,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相互搭桥,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速度。当今世界大项目的运作多采用“团队制”,信息安全技术攻关和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应进行机制创新。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从科技攻关、重点企业培育和政府采购等方面下大力气。一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核高基重大专项,及时跟踪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广泛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二是重点培育若干具有较强信息安全实力的企业,专门为政府、军队等提供整体架构设计和集成解决方案,形成解决国家级信息安全问题的承包商;三是加快立法,促进政府采购自主产品工作有序开展。在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枢纽和关键网络系统的采购中,禁止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公司介入。军事国防、政府办公、海关、金融等重要的部门或行业在采购网络信息安全设备时,要坚持采用自主可控产品优先原则。

(八)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多方合作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4

一、加强安全工作联动技能,深化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和配合。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网络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威胁。对此要坚持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政企之间的协作,加强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之间的协调配合。真正建立起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将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科研院校等资源更好地利用形成合力。

二、防控应急能力的建设,强化网络安全环境的综合治理。基础企业和广大互联网企业要认真开展安全评测和风险的评估,加大网络安全保障的服务,落实行业网络安全标准和各项防护的措施,强化安全防护管理,坚持做到安全防护测试的同步和规划,同步建立以及同步运行,及时消除安全威胁和隐患,切实提高网络安全方面的水平,要逐渐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能够准确的判断,迅速的反应,有效的应对。保障重点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预警和重要的数据安全。要落实企业的责任,要继续开展针对各类安全威胁的清理和处理。同时相关企业要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净化公共互联网网络环境。

三、加强新型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研究投入,探出有效应对措施和保障技术。针对网络钓鱼、木马、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APT攻击以及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可能引发的新问题新风险,要加大科研能力投入,提高应对网络安全新风险的能力,加强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形成网络空间威胁检测全局感知,预警防控,实现对我国互联网安全攻关的整体把握。提高对网络威胁的检测和预警能力,从而大力提升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保障技术能力。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5

一、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形势

(一)基础网络防护能力明显提升,但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根据工信部组织开展的2011年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检查情况,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水平较2010年均有所提高,对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对非传统安全的防护能力显著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达标率稳步提高,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总体达标率为98.78%,较2010年的92.25%、2009年的78.61%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

但是,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部分网络单元仍存在比较高的风险。据抽查结果显示,域名解析系统(DNS)、移动通信网和IP承载网的网络单元存在风险的百分比分别为6.8%、17.3%和0.6%。涉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安全漏洞数量较多。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收录的漏洞统计,2011年发现涉及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的漏洞203个,其中高危漏洞73个;发现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零日DNS漏洞23个,应用广泛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软件Bind9漏洞7个。涉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攻击形势严峻。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监测,2011年每天发生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事件中平均约有7%的事件涉及到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域名系统或服务。2011年7月15日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三五互联DNS服务器遭受DDoS攻击,导致其负责解析的大运会官网域名在部分地区无法解析。8月18日晚和19日晚,新疆某运营商DNS服务器也连续两次遭到拒绝服务攻击,造成局部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互联网。

(二)政府网站安全事件显著减少,网站用户信息泄漏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据CNCERT监测,2011年中国大陆被篡改的政府网站为2807个,比2010年大幅下降39.4%;从CNCERT专门面向国务院部门门户网站的安全监测结果来看,国务院部门门户网站存在低级别安全风险的比例从2010年的60%进一步降低为50%。但从整体来看,2011年网站安全情况有一定恶化趋势。在CNCERT接收的网络安全事件(不含漏洞)中,网站安全类事件占到61.7%;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36612个,较2010年增加5.1%;4月-12月被植入网站后门的境内网站为12513个。CNVD接收的漏洞中,涉及网站相关的漏洞占22.7%,较2010年大幅上升,排名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网站安全问题进一步引发网站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问题。2011年底,CSDN、天涯等网站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公开的疑似泄露数据库26个,涉及帐号、密码信息2.78亿条,严重威胁了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和互联网安全。根据调查和研判发现,我国部分网站的用户信息仍采用明文的方式存储,相关漏洞修补不及时,安全防护水平较低。

(三)我国遭受境外的网络攻击持续增多

2011年,CNCERT抽样监测发现,境外有近4.7万个IP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我国境内主机,虽然其数量较2010年的22.1万大幅降低,但其控制的境内主机数量却由2010年的近500万增加至近890万,呈现大规模化趋势。其中位于日本(22.8%)、美国(20.4%)和韩国(7.1%)的控制服务器IP数量居前三位,美国继2009年和2010年两度位居榜首后,2011年其控制服务器IP数量下降至第二,以9528个IP控制着我国境内近885万台主机,控制我国境内主机数仍然高居榜首。在网站安全方面,境外黑客对境内1116个网站实施了网页篡改;境外11851个IP通过植入后门对境内10593个网站实施远程控制,其中美国有3328个IP(占28.1%)控制着境内3437个网站,位居第一,源于韩国(占8.0%)和尼日利亚(占5.8%)的IP位居第二、三位;仿冒境内银行网站的服务器IP有95.8%位于境外,其中美国仍然排名首位——共有481个IP(占72.1%)仿冒了境内2943个银行网站的站点,中国香港(占17.8%)和韩国(占2.7%)分列二、三位。总体来看,2011年位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恶意IP地址对我国的威胁最为严重。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成员单位报送的数据,2011年在我国实施网页挂马、网络钓鱼等不法行为所利用的恶意域名约有65%在境外注册。此外,CNCERT在2011年还监测并处理多起境外IP对我国网站和系统的拒绝服务攻击事件。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面临的境外网络攻击和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

(四)网上银行面临的钓鱼威胁愈演愈烈

随着我国网上银行的蓬勃发展,广大网银用户成为黑客实施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2011年初,全国范围大面积爆发了假冒中国银行网银口令卡升级的骗局,据报道此次事件中有客户损失超过百万元。据CNCERT监测,2011年针对网银用户名和密码、网银口令卡的网银大盗、Zeus等恶意程序较往年更加活跃,3月-12月发现针对我国网银的钓鱼网站域名3841个。CNCERT全年共接收网络钓鱼事件举报5459件,较2010年增长近2.5倍,占总接收事件的35.5%;重点处理网页钓鱼事件1833件,较2010年增长近两倍。

(五)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呈现增长态势

继2010年伊朗布舍尔核电站遭到Stuxnet病毒攻击后,201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家水厂的工业控制系统遭受黑客入侵导致其水泵被烧毁并停止运作,11月Stuxnet病毒转变为专门窃取工业控制系统信息的Duqu木马。2011年CNVD收录了100余个对我国影响广泛的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安全漏洞,较2010年大幅增长近10倍,涉及西门子、北京亚控和北京三维力控等国内外知名工业控制系统制造商的产品。相关企业虽然能够积极配合CNCERT处置安全漏洞,但在处置过程中部分企业也表现出产品安全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六)手机恶意程序现多发态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机勃勃的发展,黑客也将其视为攫取经济利益的重要目标。2011年CNCERT捕获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6249个,较2010年增加超过两倍。其中,恶意扣费类恶意程序数量最多,为1317个,占21.08%,其次是恶意传播类、信息窃取类、流氓行为类和远程控制类。从手机平台来看,约有60.7%的恶意程序针对Symbian平台,该比例较2010年有所下降,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程序较2010年大幅增加,有望迅速超过Symbian平台。2011年境内约712万个上网的智能手机曾感染手机恶意程序,严重威胁和损害手机用户的权益。

(七)木马和僵尸网络活动越发猖獗

2011年,CNCERT全年共发现近890万余个境内主机IP地址感染了木马或僵尸程序,较2010年大幅增加78.5%。其中,感染窃密类木马的境内主机IP地址为5.6万余个,国家、企业以及网民的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网络安全信息通报成员单位报告,2011年截获的恶意程序样本数量较2010年增加26.1%,位于较高水平。黑客在疯狂制造新的恶意程序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逃避监测和打击,例如,越来越多的黑客采用在境外注册域名、频繁更换域名指向IP等手段规避安全机构的监测和处置。

(八)应用软件漏洞呈现迅猛增长趋势

2011年,CNVD共收集整理并公开信息安全漏洞5547个,较2010年大幅增加60.9%。其中,高危漏洞有2164个,较2010年增加约2.3倍。在所有漏洞中,涉及各种应用程序的最多,占62.6%,涉及各类网站系统的漏洞位居第二,占22.7%,而涉及各种操作系统的漏洞则排到第三位,占8.8%。除预警外,CNVD还重点协调处置了大量威胁严重的漏洞,涵盖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网络设备、网页浏览器、手机应用软件等类型以及政务、电信、银行、民航等重要部门。上述事件暴露了厂商在产品研发阶段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质量控制不严格,发生安全事件后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等问题。由于相关产品用户群体较大,因此一旦某个产品被黑客发现存在漏洞,将导致大量用户和单位的信息系统面临威胁。这种规模效应也吸引黑客加强了对软件和网站漏洞的挖掘和攻击活动。

(九)DDoS攻击仍然呈现频率高、规模大和转嫁攻击的特点

2011年,DDoS仍然是影响互联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DDoS攻击事件发生频率高,且多采用虚假源IP地址。据CNCERT抽样监测发现,我国境内日均发生攻击总流量超过1G的较大规模的DDoS攻击事件365起。其中,TCP SYN FLOOD和UDP FLOOD等常见虚假源IP地址攻击事件约占70%,对其溯源和处置难度较大。二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有组织的DDoS攻击规模十分巨大,难以防范。例如2011年针对浙江某游戏网站的攻击持续了数月,综合采用了DNS请求攻击、UDP FLOOD、TCP SYN FLOOD、HTTP请求攻击等多种方式,攻击峰值流量达数十个Gbps。三是受攻击方恶意将流量转嫁给无辜者的情况屡见不鲜。2011年多家省部级政府网站都遭受过流量转嫁攻击,且这些流量转嫁事件多数是由游戏私服网站争斗引起。

二、国内网络安全应对措施

(一)相关互联网主管部门加大网络安全行政监管力度

坚决打击境内网络攻击行为。针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事件愈发频繁的情况,工信部在2011年9月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对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底,工信部印发了《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开展治理试点,加强能力建设。6月起,工信部组织开展2011年网络安全防护检查工作,积极将防护工作向域名服务和增值电信领域延伸。另外还组织通信行业开展网络安全实战演练,指导相关单位妥善处置网络安全应急事件等。公安部门积极开展网络犯罪打击行动,破获了2011年12月底CSDN、天涯社区等数据泄漏案等大量网络攻击案件;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积极发挥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有力支撑各部门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二)通信行业积极行动,采取技术措施净化公共网络环境

面对木马和僵尸程序在网上的横行和肆虐,在工信部的指导下,2011年CNCERT会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域名从业机构开展14次木马和僵尸网络专项打击行动,次数比去年增加近一倍。成功处置境内外5078个规模较大的木马和僵尸网络控制端和恶意程序传播源。此外,CNCERT全国各分中心在当地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协调当地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分公司合计处置木马和僵尸网络控制端6.5万个、受控端93.9万个。根据监测,在中国网民数和主机数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控制端数量相对2010年下降4.6%,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互联网企业和安全厂商联合行动,有效开展网络安全行业自律

2011年CNVD收集整理并漏洞信息,重点协调国内外知名软件商处置了53起影响我国政府和重要信息系统部门的高危漏洞。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ANVA)启动联盟内恶意代码共享和分析平台试点工作,联合20余家网络安全企业、互联网企业签订遵守《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描述规范》,规范了移动互联网恶意代码样本的认定命名,促进了对其的分析和处置工作。中国互联网协会于2011年8月组织包括奇虎360和腾讯公司在内的38个单位签署了《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自律公约》,该公约提倡公平竞争和禁止软件排斥,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终端软件市场的秩序;在部分网站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后,中国互联网协会立即召开了“网站用户信息保护研讨会”,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建议。

(四)深化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切实推动跨境网络安全事件有效处理

作为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对外合作窗口,2011年CNCERT极推动“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已与40个国家、79个组织建立了联系机制,全年共协调国外安全组织处理境内网络安全事件1033起,协助境外机构处理跨境事件568起。其中包括针对境内的DDoS攻击、网络钓鱼等网络安全事件,也包括针对境外苏格兰皇家银行网站、德国邮政银行网站、美国金融机构Wells Fargo网站、希腊国家银行网站和韩国农协银行网站等金融机构,加拿大税务总局网站、韩国政府网站等政府机构的事件。另外CNCERT再次与微软公司联手,继2010年打击Waledac僵尸网络后,2011年又成功清除了Rustock僵尸网络,积极推动跨境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2011年,CNCERT圆满完成了与美国东西方研究所(EWI)开展的为期两年的中美网络安全对话机制反垃圾邮件专题研讨,并在英国伦敦和我国大连举办的国际会议上正式了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成果报告“抵御垃圾邮件建立互信机制”,增进了中美双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相互了解,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

三、2012年值得关注的网络安全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2012年的网络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网站安全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网站中集中存储的用户信息将成为黑客窃取的重点。由于很多社交网站、论坛等网站的安全性差,其中存储的用户信息极易被窃取,黑客在得手之后会进一步研究利用所窃取的个人信息,结合社会工程学攻击网上交易等重要系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财产损失。

(二)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丰富和3G、wifi网络的快速发展,针对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恶意程序也将继续增加,智能终端将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由于Android手机用户群的快速增长和Android应用平台允许第三方应用的特点,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将成为黑客关注的重点。

(三)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普及,网民的理财习惯正逐步向网上交易转移,针对网上银行、证券机构和第三方支付的攻击将急剧增加。针对金融机构的恶意程序将更加专业化、复杂化,可能集网络钓鱼、网银恶意程序和信息窃取等多种攻击方式为一体,实施更具威胁的攻击。

(四)APT攻击将更加盛行,网络窃密风险加大。APT攻击具有极强的隐蔽能力和针对性,传统的安全防护系统很难防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将APT攻击列入国家网络安全防御战略的重要环节,2012年APT攻击将更加系统化和成熟化,针对重要和敏感信息的窃取,有可能成为我国政府、企业等重要部门的严重威胁。

(五)随着2012年ICANN正式启动新通用顶级域名(gTLD)业务,新增的大量gTLD及其多语言域名资源,将给域名滥用者或欺诈者带来更大的操作空间。

(六)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开始实施,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启动商用试点,以及无线城市的大规模推进和云计算大范围投入应用,IPv6网络安全、无线网安全和云计算系统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

网络攻击应急演练范文6

一、网络架构与网络核心技术

(一)网络架构的本质及其安全问题

从本质上看,网络就是把计算机联接起来的软硬件体系,而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及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就形成了互联网,其中因特网的影响力最大。除了因特网(Internet),美国还控制和运行着别的互联网比如“国际学术网”(BITNET),美国还从2018年开始启动“射月工程”,研发全新架构的互联网,用于替代有本质安全缺陷的因特网。互联网的基础是由地址架构、寻址协议、通信方式、网络设施等构成。地址架构就是构建网络地址的数据格式和表达方式,决定着网络空间的大小和特性,更是攸关网络安全,因特网的大量安全问题本质上就是因特网的地址架构存在严重缺陷并难以克服。寻址协议就是找到网络地址(网络空间)的方法,具体体现为一系列的接口软件,因特网目前广泛使用第四版TCP/IP寻址协议族即IPv4,正在推广第六版寻址协议族即IPv6,这些TCP/IP协议族的知识产权大多由其他国家垄断。通信方式是前往网络地址(网络空间)的道路,目前广泛采用第三代通信方式即IP分组、路由表广播等,对路由表广播的控制权是其他国家实现定向网络干扰或断网、定向窃取网络信息的技术基础,但并未引起我国安全部门的重视。网络设施主要由通信光缆、交换设备、路由设备、根服务器、计算设施、存储设施、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组成,是目前政府和公众对网络安全的关注焦点。

(二)网络的核心技术组成

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如光缆、路由交换器、通信基站、二次电源等)、网络运行系统(如路由系统、数据传输协议)、网络服务系统(如域名系统、用户认证系统等)和网络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云计算、区块链等)所组成。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覆盖这四大组成部分,它们是网络安全体系中的核心技术组成部分,是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一是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该部分可分成骨干网和接入网两部分。骨干网络设施是互联网的主动脉,以光纤和相关交换设备为主,在和平时期要确保其绝对安全可靠和高性能运行,以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在战争时期,要尽量确保安全可靠的基础服务,满足特殊应用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要保障一定数量的冗余网络设施,也可以研究新型网络技术来综合使用民间通信资源。接入网为用户终端提供入网服务,目前以有线和无线接入方式混合。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灵活安全的接入方法。但是,无线通信信号更易被截取和受到干扰,所以要加强对无线通信安全使用方面的指导和对频谱资源使用的实时监管。二是网络运行系统。要逐步实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等关键技术(协议、算法等)的绝对掌控,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主要涉及到物理信号的安全收发技术、网络安全接入控制、数据的快速交换和安全路由以及在网上所传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保护等方面。由于陆地移动用户数量巨大,海上和空中均无法使用有线连接,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更易受到攻击,所以要加大研发和生产无线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三是网络服务系统。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离不开各类服务支撑系统,比如域名服务系统以及用户认证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应用的安全性,它们不仅仅与其所采用的技术安全性相关,更决定于运行和管理系统的组织者。比较著名的服务系统是域名服务系统,它主要负责将用户容易记忆的域名转换成网络数据传输认可的IP地址。目前该系统的运行由其他国家掌管,一旦它停止对某个域名进行解析,其所对应的服务就无法被访问。所以,该系统几乎控制了整个互联网的应用空间,对网络安全的影响巨大。独立的网络安全体系必须要摆脱这样的掣肘,但是要使一个新域名系统得到他人的普遍认可要比实现其技术难得多。所以一种可行的方案是研究多域名系统共存技术,以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局面。四是网络应用系统。它是由通过网络所连接起来的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和运行其上的各种应用软件所组成,主要终端包括服务器、数据库设备、个人终端以及各类传感器和远程控制设备等;应用软件系统更加多种多样,如购物、股票交易和网络游戏及在线会议和聊天等软件。虽然这些系统往往会自带安全机制,但是对于来自网上的安全威胁还是无法独自应对。例如,简单且历史悠久的分布式DOS攻击曾经使得一些著名服务系统瘫痪,如Google和百度浏览系统以及最近的湖南卫视等都遭受过类似攻击。对于来自于网上的安全威胁,我们除了要加强研发、部署隔断和防火墙等被动式防御措施外,更要研究主动式安全防御技术,以尽早发现和消灭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互联网空间司法刑侦技术的研发,以便于加强互联网空间法治执行的力度。

二、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

上海在数字经济强势崛起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网络安全挑战,包括:一是出现更多形式的网络攻击及违法行为。数字时代的网络攻击及违法行为已经发展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防不胜防。例如:永恒之蓝勒索病毒;隐私窃取并定向诈骗的产业链;社交软件“杀猪盘”;等等。二是网络攻击及违法的技术门槛极低。比如,随意就能网购的改号软件、自动呼叫软件、基站跟踪软件、手机窃听软件、黑客软件等,让犯罪变得越来越便利。三是新的智能设备产生更多新的漏洞。如,居家摄像头、手机摄像头、手机APP、WIFI设备、大数据存储等,更容易被犯罪分子直接调用,导致犯罪门槛下降。四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带来全新的安全隐患。比如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刹车、转向、油门等,远程从事恐怖活动、不怕追捕。五是数据泄露风险加剧。企业数据、个人信息被各企业及政府机构过度采集,信息泄露渠道过多、难以追责,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安全。六是网络犯罪违法成本过低。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技术性、跨地域甚至跨国性,导致刑侦难度大、成本高,加上立法不够完善,造成网络违法成本相对过低。七是互联网缺乏自主可控性。目前我国互联网主要依赖其他国家因特网,随时面临其他国家的互联网霸权和长臂管辖。比如,2018年美国废除了《互联网中立法案》,可以合法使用因特网达成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2020年美国宣布“清网行动”:取消中国通信公司在美国的营业执照;美国禁用中国APP;禁止中国手机预装美国APP;禁止中国公司提供云服务;禁止中国公司竞标海底光缆;等等。

三、上海数字化转型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