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1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自由贸易区”;选择 对外贸易额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122-03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期,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建议成立一个“东亚经济集团”(EAEG),东亚开始了经济合作的探索。随着世界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发展,东亚经济的一体化合作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盟“10+1”会议上,中国与东盟达成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共识,是东亚经济合作最大最受关注的成果。
2002 年 11月,在第六次中国-东盟“10+1”会议上,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按照该协议中国首先与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泰国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与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在2015年实现零关税。于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人口、GDP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开始浮出水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按既定的日程安排逐步推进。
为了不落在中国后面,日本2002年1月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在2003年12月东京举行的日本一东盟特别首脑会议上发表了《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达成计划在2012年建成FTA的协定。韩国也宣布要加快与整个东盟建立FTA的谈判进程。2003年,韩国在东盟峰会上提出了就签署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的建议,并开始与新加坡就双边自由贸易进行谈判。中国-东盟“10+1”关系的发展竞争性地提升了另两个“10+1”的进程,使整个东亚经济合作以3个“10+1”的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们抛开复杂的政治、边界等因素,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东亚建立一个包括中国、东盟、韩国和日本在内的“东亚自由贸易区”(“10+3”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还是中、韩、日三国分别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3个“10+1”模式)对中国经济有利。
2 模型的建立与回归
2.1 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S模型,一国具有不同于他国的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从而需要进行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实现要素互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利益与社会福利都得到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与中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我们用这种联系来衡量中国与他国或地区贸易自由化后,两国间贸易额的增加对我国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
为简化模型、便于统计与计算,我们假设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全是优势互补贸易的结果。同时假设与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的外贸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同等效应的推动作用。这样,我们通过经验分析,就能求出中国与东盟外贸增长对中国的外贸总额促进作用大,还是中日韩与东盟外贸增长对中国的外贸总额促进作用大,即哪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更有经济利益。
这里,我们假设中国对某国的或地区的进出口额与中国外贸总额存在线性关系。模型基本形式为:
Y=e+aX1+bX2+cX3
其中Y为中国外贸总额,Xi为中国与Xi国的贸易额,各系数为两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
2.2 样本的选取
在数据选取方面,截取了中国比较稳定的1994-2005年的出口总额以及与各国贸易额为样本数据。复旦大学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这里用更长、更新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东盟十国中,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五国要明显密切很多。2001年这五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占东盟总进出口额的94.56%与93.36%,且这五国已统一了内部关税。另外按照《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中国将首先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文莱在2010年实现零关税,所以选取中国与这五国的经贸数据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截取1994-2005年的数据见下表。
2.3 回归分析与检验
首先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即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为中国带来经济利益,在模型中表现为促进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表示为:
Y=e+aX1(1)
其中Y为中国外贸总额,X1为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进出口额之和,a为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把上表的数据用EVIEWS5.0进行OLS回归:
Y=757.4226+11.10771X1(2)
t(12.85) (104.3397)
R2=0.998991,F=10886.78,D.W=1.724
(2)式的拟合优度R2,F值、t值和D.W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的进出口额之和与中国外贸总额存在(2)式这样的线性关系。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即系数a约为11.108
接着分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即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如果“东亚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的贸易额都会有较快速度的增长。这种情况下多边贸易的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增长的边际作用可表示为:
Y=e+aX1+bX2+cX3(3)
Y为中国外贸总额,X1为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贸易额之和,X2为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额,X3为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a,b,c为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回归得出:
Y=856.9932+8.6886X1+3.18X2-0.37X3(4)
t(3.44) (3.63)(1.39)(-0.54)
R2=0.999,F=3811,D.W=1.69
(4)式的拟合优度R2,F值、D.W检验、X1的t值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但是和X2,X3的t检验不通过。检查发现第三、第四、第五期有异常值,估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波动。引入虚拟变量D4和D5克服第三、第四期异常值。再次回归得:
Y=1159.513+8.32X1+4.53X2+1.08X3-320.8282D4-115.0581D5(5)
(5.48) (4.89)(2.74)(-1.94)(-3.22)(-1.16)
R2=0.9997,F=4708.55,D.W=2.27
可以看出(5)式引入虚拟变量后拟合优度R2, F检验,t检验和D-W检验结果都不错,t检验值也比(4)式有很大的改进,其中拟合优度R2, F值、X1的t值远远超过其临界值。由回归结果得知,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存在(5)式的线性关系,他们的边际产出分别为8.32、4.53和1.08。即从历史经验分析,中国对东盟、韩国、日本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分别会增长8.32,4.53,1.08亿美元。
3 模型结论并分析
3.1 模型分析
从上面中国与东盟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和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贸易额增长对中国贸易总额的边际产出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促进双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而贸易额增长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其边际产出达到11.07,即从历史经验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亿美元,中国外贸总额会增长11.07亿美元,这比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所得的10.69还要大。
如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韩国、日本的贸易额都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种贸易额的增长同样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不过边际产出值会发生变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下降到8.32,中国与韩国、日本的贸易额增长对中国外贸总额的边际产出分别只有4.53和1.08把三个边际产出加起来有13.93,大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模型中的11.07。
这说明建立但从贸易额方面讲,如果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各增加1亿美元,中国的总贸易额会增加13.93亿美元,而如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增加1亿美元的贸易额,中国贸易总额会增加11.07亿美元。如果仅仅从贸易方面讲,这个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国内许多学者的结论一样。但这比唐朱昌曾用94-03的数据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个人认为原因是我们的时间序列选取比前者大,数据比前者有了更新,且最近两年中日、中韩贸易增长幅度也有很大提高。从长期看,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更能体现出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增进贸易。
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利益
上面对两种自由贸易区形式进行了在严格假设条件下的模型分析,但是现实情况比这个模型复杂得多,模型只是在某种层面上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复杂的实际问题要具体分析。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两种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东盟国家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额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与东盟五个主要成员国的贸易额达到1200亿美元,东盟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东盟第六大出口市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TCD从1993年的0.87上升到2001年的1.18,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正在快速加深。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深化,加上东盟国家希望减轻自己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性,扩大彼此间以及与中国的贸易规模。相信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会得到快速发展,并通过模型中的边际产出效应对中国外贸总额造成11.07倍的扩张,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3.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足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势
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亦有美中不足之处。比如:它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而这又是中国长期竞争力提高的关键。由于模型的局限性,这种情况无法反映出来。
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近似性将会制约双方贸易和经济的发展空间。由于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的近似性较强,而且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出口产品都存在一定竞争性关系。根据一家研究所对东亚地区各国制成品的贸易特化系数(TSC=(Xi-Mi)/(Xi十Mi ),其值越接近1贸易结构越趋同,越接近-1贸易结构越异化)的估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与中国的相关系数都分别在0.8与1.0之间。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与中国的相关系数为负数。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都集中在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虽然双方的贸易会有较快的增长,但进一步的分工,特别是产业间分工受到了制约。
从上面的模型分析可以知道“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外贸总额的推动作用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即从经济和贸易角度看,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需求更迫切些。这一方面说明了近几年,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保持了不亚于与东盟的外贸增长值,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种互补的经济关系在比较长的时期来看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虽然中国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关系比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要成熟,所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相对不如东盟那么快(增长的绝对值不相上下,但东盟五国的基数较小)。但从中日韩的产业分工看,中日经济关系以互补性为主。日本的国际资本密集型和研究开发、专有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优势。中日两国的经济互补关系十分明显,具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分工的一般特征。中韩之间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互补性,产业分工基本反映了各自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条件。三国经贸合作的加强有利于各国产业优势的发挥。
贸易关系是对外经济关系的一部分,从吸收国外投资、技术引进等非贸易经济角度看,中国更需要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中国目前还处于东亚经济“雁行模式”的中后部,也就是说中国产业在整个东亚产业结构链的中、低端。一国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决定了它的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中国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就应该积极推动与处于“雁行模式”前部的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等,从而提高中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产业结构链中的位置。从这个角度中国应积极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另外,与这一地区建立全面的自由贸易区,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稳定中国周边的政治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4 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中国而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短期优势已经由着数据样本时期的变长而不复存在,东亚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不过,对中国来说首选的是发展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关系,其次才是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应当采取的政策是以积极姿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项协议和日程安排逐步落实,从而实现中国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使另两个“10+1”得以竞争性地提升,从而加速东亚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004年中国第一次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日本和韩国的诱惑无疑是不可抵挡的,他们都不愿意与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失之交臂。所以即使中国不积极推动FTA的建立,他们也会为之努力。但是,中国不必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做出太大的牺牲和让步。东亚地区的复杂历史、政治关系的现实,使得中国应该在不过多牺牲政治、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发挥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应有的作用。这样的一种政策安排才能为中国带来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靖宇.“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J].和平与发展,2001,(2).
[2]王世金,宋健.“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选择”[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莫长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亚'雁行模式'的发展趋势”[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4]田中青.“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利益”[J].当代亚太,2003,(5).
[5]杨义瑞.“日本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立场浅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5).
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2
【关键词】 外贸 增长方式 路径依赖 转变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我国外贸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1.42万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2006年,我国外贸总额达到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3.8%,我国已经成为了贸易大国。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07年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高达27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
贸易地位的提升,反映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外贸结构和外贸增长方式还属于粗放型。因此,我国外贸应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积极转变增长方式。
一、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出口商品主要依靠低价格竞争,大多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三高一低”即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我国出口产品大多是依靠低成本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平均工资是主要发达国家的1/40左右,广大农民工的待遇更是低下。土地也是这样,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低价出让土地,没有完全反应土地的真实成本,扭曲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高物耗和高能耗加剧了国内能源的紧张,甚至使得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且对多种战略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我国出口增长越快,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
2、与货物贸易相比,我国服务贸易比较落后。我国是一个商品贸易大国,服务贸易规模却并不突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第八位,占同期出口额10%以下,且长期逆差。2006年,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在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我国仍处于较低水平。
3、缺乏自主品牌。目前我国有700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几乎没有世界性的自主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培育方面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企业自主研发投入不足。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投入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一个百分点。二是一些企业尚未建立“搞开发,树品牌”的意识。我国50个最著名的商标有一半在境外没有注册,很多商标在境外被抢注。三是政府扶持政策不配套,没有形成促进品牌树立与发展的体系。四是还没有想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很多消费者还没有建立起对民族品牌的消费认识。
二 、外贸增长方式路径依赖的原因
1、体制约束。我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强调顺差,在评价地方政府业绩时,也就把对外贸易额的大小和逆差与顺差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准,导致很多地方政府千方百计的促进出口,更多的关注出口创汇,从而导致很多不良影响。各地政府急于建功立业,只注重经济的短期发展,不考虑经济的长期发展,从而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技术含量低,再加上管理混乱,导致出口市场集中,为了争夺市场,很多地方企业甚至以低价竞销为手段,造成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口市场结构单一,出口价格持续下降,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等问题。
我国的煤、电、水、土地、天然气等资源产品的价格长期由国家管制,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且企业不需要支付环境污染成本。这就导致了企业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不仅客观上容易鼓励资源低效滥用和浪费,造成生态恶化,还无形中鼓励企业满足于依赖资源来获利,从而失去创新动力,长期依赖于价格竞争。
2、产业水平及产业结构的约束。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即传统部门(如农业)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城乡差距明显。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导致了我国农业对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2%,仍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30%左右。
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也处于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据统计,中国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和石油化工设备的80%以上,轿车制造、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的70%被外国产品或外企挤占,多家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值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达到50%左右。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服务业存在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不当、竞争力差等问题,见表1。
3、企业营销渠道及技术创新的制约。我国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产业链较短及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能力。另外,我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存在着国内外企业待遇不平等、信息服务不充分、法律法规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我国大多数出口制造商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差,主要是为国外企业做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主要是为国外企业做加工出口贸易,大部分企业的出口营销活动还停留在国内,在海外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主要依赖外贸公司海外商或合资中的外方销售渠道;企业促销方式单一、实力弱、没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出口的产品没有品牌,也仅仅依靠低价促销等营业推广手段来促进商品的销售,没有实力综合采用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销售服务等促销手段。
三、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1、转变观念,改变对外贸业绩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出口效益为主结合资源利用率、污染程度、职工福利、技术含量等的综合考核指标。在出口退税上,实行差别退税政策,对于出口效益好的企业,给予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对于那些出口效益差,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企业降低其出口退税率甚至取消对其的出口退税。同时,主动调控过大的贸易顺差,改变顺差偏好,重视进口的积极作用,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
2、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加工贸易目前仍然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贸易方式,要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应提升加工贸易的水平和档次,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鼓励发展和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中低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应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增加就业和满足现阶段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应鼓励和扶持加工贸易向中高端产品或生产环节延伸和发展,逐步积累比较优势。要针对“中国制造”所存在的产品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环境问题下功夫,朝高技术含量、高产品品质、高环保品质、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及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的方向发展。
3、发展服务贸易。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许多服务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海外开拓市场,形成服务出口。但许多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所以应当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及各类服务标准和条件,同时转变传统观念,把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国家政策应向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倾斜,提供税收、设施、信贷等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应以专门人才培育为基础,提高国内现代服务业生产力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引导外国企业投资服务业,改变过去只重视投资制造业等一般产业的做法,提高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能力,使中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外包的重要基地。
还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的立法,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承包工程、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加大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金融网点建设,增加对重要贸易伙伴的运输航线。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和对外开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抓住国际服务业外包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承接新一轮的国际服务业转移。
4、加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企业首先要对国际市场进行及时准确的调研,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手段广泛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价格动态、竞争情况以及有关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法规、措施和贸易习惯,以使企业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寻找并发现新的市场营销机会,择优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制定合理的出口计划和市场营销方案,扩大企业产品出口。
同时,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争创优良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政府也应给予优惠政策,对于研发投入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减免税等,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建设政府支持体系,推进品牌展会建设,为中外企业提供开拓国际市场的信息、采购和合作平台。
【参考文献】
[1] 杜玉平:从国际营销角度探讨中国外贸出口型企业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5(9).
[2] 耿协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5(6).
[3] 李玉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面临新考验[J].经济导刊,2005(11).
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3
一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渊源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 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 国内生产 从业人口 从业人口人均
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 (万人) 年产值(元) 工资(元)
西藏
64.53
115.67
5611
8930
四川
4215
6464.9
6519.8
5010
贵州
719.83
1783.20
4032
4758
云南
1491.62
2186.2
6823
6231
陕西
1175.38
1762.7
6668
4937
甘肃
714.18
1521.46 4694
5882
青海
183.57
247.20
7426 6513
宁夏
193.62
245.36
7891
5635
新疆
912.15
—
—
5098
西部地区
8757.73
14326.69
6112.88
5888
东部地区 37903.2
23906.41
15854.8 7229.9
全国
67795
68850
9846.8 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
单位工资产值(元) 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
1.03
0.96
东部地区
2.19
0.45
全国
1.59
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
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 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 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王耀中主编.国际贸易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4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尽管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但我们仍应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民营企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国际竞争力不足,在对外贸易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认真分析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积极引导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规模数量分析
一是参与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尤其是1999年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和2008年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外贸领域的限制以来,许多民营企业开始以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方式走上国际舞台。
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自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对外贸易体制的革新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从事对外贸易的民营企业数量迅速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也不断上升,这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海关统计,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9.1万亿元,微降0.2%,占进出口总值的37%,占比增加2.5%。其中,出口10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外贸出口的45.2%。
2.贸易方式分析
贸易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多数是在国内依据现有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进行生产,这促使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七成左右,成为了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2173亿美元,增长1.2%,占外贸出口的53.5%;而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7978亿美元,下降9.8%,占外贸出口的35%(参见下表)。
3.产品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活力日益凸显,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纺织业,对外贸易结构单一。据统计,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达8.15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7.7%,增长1.2%;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2.93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20.7%,下降1.7%。
二、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要支撑,企业仍处于以“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低附加值”为基础的传统盈利模式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在研发新产品时多数是以仿造为主,导致企业在自主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创立和自主知识产权获取等方面都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能力。
2.贸易方式单一,管理模式落后
一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主要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其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较大程度上忽略了加工贸易方式和其他贸易方式的应用和发展,对外贸易方式比较单一。
二是在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因经营规模小、部门设置简单而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家族成员的作用,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因其在组织机制、人才机制和经营决策等方面固有的缺陷,已不能满足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3.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效应低
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竞争能力较弱,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等,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产品品牌效应较低,竞争力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为追求眼前利益、赢得生存空间,大打价格战,采用各种手段降低生产成本,不顾声誉,不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与培养,使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获利甚微,在国际贸易中屡屡受挫。
三、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强化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方面,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一流的生产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控制手段,实现跨国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整合,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注重研发能力的培养,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转变贸易方式,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一是要改变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方式单一的现状。应引导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出口方式开拓市场并参与竞争,在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同时,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方式逐步趋于合理。二是要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合理的考核机制和选拔程序让社会人才担任管理层职位,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保障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
一是要增加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民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人才,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创新,逐步推进出口产品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过渡,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二是要打造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设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不断开发新客户、维护老客户,进而为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总结
综上,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之下,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应当立足于长远,增强创新能力,实行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结构,转变贸易方式,从而实现对外贸易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5
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经济贸易活动。近年来尤其是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受“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驱动,以及“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引领,电子商务已经在我国乃至在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对传统的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在我国对外贸易方面,也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发展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主体
在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中,由于国内外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并不能获得实时的产品需求信息,因此对外贸易的主体并非这些生产商或销售商,而是那些作为国家间商品和服务买卖中间商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他们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资源赚取利润。而随着电子商务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网络平台建设,打造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减少对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依靠。特别是,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专门为各国生产商和销售商提品服务需求信息的虚拟企业,这些虚拟企业利用网络平台综合各种产品服务信息,使各国的生产商和销售商都能通过这个开放的动态的网络中获取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服务,而这种模式的效率和效益都远远大于以对外贸易公司为代表的中间商。这样,在电子商务的驱动下,一种以跨境物流为依托、以资金往来和信息往来为核心、广大生产商和销售商普遍参与的全新对外贸易形式正在形成。在这种形式下,作为国家间商品和服务买卖中间商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必须适应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角色以及主营业务的变化,转型成为企业对外贸易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商,他们对外部贸易竞争环境的科学判断,以及对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分析,可以为那些参与对外贸易的生产商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因此,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有了参与对外贸易、进入国际市场的平台,这进一步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格局。
三、电子商务发展降低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对更多利润的追逐是拓展经营活动的最主要目的。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是因为电子商务平台在信息成本、洽谈成本、运输成本以及销售和宣传成本方面均与传统的对外贸易模式有着明显优势。
(一)降低了信息成本
传统对外贸易模式中,货源信息、需求信息是进出口贸易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传统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如果不从进出口贸易公司获取这些信息,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从海量的报刊杂志和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介中去找寻,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及时性也均存在一定影响,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去考察核实,这种成本支出将远远大于进出口贸易公司。但是,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使这些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更加迅速便捷,不管是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均可以将信息在这些电子商务网站上,方便潜在贸易对象进行查询和筛选比较,在初步确定之后还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进一步沟通联系,从而促成对外贸易活动的最终实现。这样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方式,成本得到了最大控制,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也有最大程度的保证。
(二)降低了商务成本
在传统贸易活动中,商务洽谈的过程比较繁琐和冗长,需要双方在同一个地点进行面对面谈判,因此商品的供需双方就签订供需合同所形成的商务洽谈支出,主要集中在差旅费和会议费上面,这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但在电子商务的新模式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商品的供需双方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往来等形式对需求数量、标准要求、供货方式、付款方式、违约条件等内容进行前期洽谈,并且还可以同步与几个潜在贸易对象进行洽谈比较。在便捷的交流方式的支撑下,商务洽谈的成本得到了极大的降低,这对对外贸易企业的成本控制是极为有利的。
(三)降低了物流成本
在贸易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商品服务的提供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予以交付,在传统模式中,不管是何种性质的商品服务,均需供方通过物流的方式提供给需方,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也最终反映在商品服务中。在电子商务模式下,虽然那些非虚拟的商品服务仍然需要通过物流的形式予以解决,但电子音像制品、软件、图文、以及网络虚拟服务等则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予以传输。
(四)降低了营销成本
在对外贸易传统模式中,销售和宣传成本一般占了较高比例,有的甚至可以达到50%以上,这是因为这种模式下需要的营销链条长,营销人员及费用自然企高,这也是在传统模式中较少企业能够参与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电子商务模式下,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产品、企业的营销宣传均可在网络上进行,不仅可以减少人员,缩短链条,降低成本,并且还可以将网络平台建设成为售后服务平台,及时响应客户服务,合理调派服务人员,这对售后服务的成本控制也是极为明显的。
四、电子商务发展改变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方式
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贸易活动中的渗透,无形之中也在对服务于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造成一些明显的影响和变化,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化和电子化。
(一)交易工具的变化
在传统国际贸易中,一般通过信件等方式进行文件合同的传递,其效率和速度对贸易双方而言都是折磨,电话沟通方式虽然便捷,但却不能形成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文件。在新型国际贸易中,EDI将贸易活动中的订单、进出口许可证、发票、海关申报单、提货单等一系列信息用国际标准化的文件进行封装后,采用网络进行传送,在大幅提高传统文件传递速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文件处理成本和文件处理差错率,极大提高了贸易活动的效率,因此EDI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有纸贸易。
(二)支付方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中,主要通过开信用证、托收等方式进行支付,汇票、本票、支票等单证也常常用到,甚至需要专门人员现场支付现金,核对较为繁琐,涉及的金融相关风险也较高。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系统进行支付结算,用电子货币替代纸质货币,采用网上信用证结算、网上转账的方式进行,而以亚马逊、阿里巴巴为代表的贸易平台,可以采取担保交易的形式为国际贸易双方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使得交易支付高速、便捷、安全,交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三)交付方式的变化
在传统模式中,大宗货物运输交付的时间较长,而对于一些较小规模的交易活动,其在物流方面的成本较高,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货品脱离交易双方的控制,一旦出现意外,商务纠纷解决起来也较为复杂。而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快递、物流已经可以通过运单实现实时查询跟踪,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大幅降低运输风险。并且,不管对于有形产品或是依托有形载体的无形产品,交付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对外贸易的方式范文6
关键词:对外贸易 中部六省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65-02
位于中国大陆腹地的六个省份: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市场,依靠全国10.7%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2%的GDP。2004年,总理提出促进中部崛起,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作为中部崛起主体区域的中部六省,其经济发展情况在国家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东西部融合,南北部对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研究内陆中部省份对外贸易情况,有利于中部六省对对外贸易发展进行正确的定位,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一、中部六省对外贸易相关指标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对外贸易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外贸结构和外贸依存度的测度,分析中部六省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1.中部六省对外贸易规模分析。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六年来,中部六省GDP显著提高,从2007年的6947.9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8453.54亿美元,增长2.66倍。对外贸易额也从2007年的743.3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934.28亿美元,增长2.60倍。从表1中可以看出,GDP和对外贸易额的增长率具有正相关性。2009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全球购买力下降致使六省对外贸易额下滑,GDP的增速放缓,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转变生产方式,到了2010年,对外贸易反弹式增长,且以后两年的外贸额不断增加,GDP不断增长,显示出对外贸易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和拉动作用。
中部六省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占全国比例不高,且六省的对外贸易规模存在一定差距。由表2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虽然不断增加,但仍未突破5%,这与六省2012年GDP占全国22.6%的经济规模不相称。同时,近年来各省对外贸易发展程度不同,对外贸易规模差距逐年拉大。河南省在2010年以前六省中排名徘徊在第三、第四位,但近两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产业基地的发展,2012年已跃居六省首位,发展潜力巨大。江西从2007年不到100亿美元规模的六省末位,到2010以来一直居于六省第三位,发展速度较快。安徽、湖北外贸发展平稳,保持一定的年增长速度。山西、湖南对外贸易发展步伐较慢,一直处于六省后列。
2.中部六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出口贸易结构方面,2007年中部六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仅占贸易额的22%,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近年利用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到了2012年,加工贸易已超过一般贸易成为中部六省的主要贸易方式。商品结构方面,2007到2012年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大幅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54.93和61.59倍,表明中部六省在出口产业结构方面逐步向制造业和高新产业发展。
进口贸易结构方面,2007年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约为4:1,全国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约为1:1.6。2012年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比例有所提高,约为1:1.8,与全国平均水平1:2的差距缩小。商品结构方面,2007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86%和0.81%。2012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4.89%和4.9%。可以看出,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有所增加,但仍有需求空间。
3.中部六省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外贸依存度是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是出口额和进口额占GDP的比重,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由表4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保持着正增长,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出现下滑,但在以后年度逐步恢复,这与全国外贸依存度变化基本一致。另外,中部六省经济外贸依存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外向度不高,这与中部六省所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随着国家将中原经济区、山西综合改革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提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六省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将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潜力。
二、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外贸规模不高。中部六省对外贸易额从2007年的743.33亿美元,占全国21738亿美元外贸额的3.4%,增长到2012年的1934.28亿美元,占全国38668亿美元外贸额的5%,外贸规模偏小。这与中部六省地处内陆不无关系。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沿海沿边城市的国际贸易最为发达。在我国,具有天然区位优势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外贸额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外贸对经济的贡献率在50%以上。中部六省可以依靠政策优惠降低内陆到港口的成本,以发展内陆外贸,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外贸发展不平衡。中部六省内部的外贸发展水平不平衡,对外贸易发展较好的省份是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近年来对外贸的重视使对外贸易取得较快的发展,江西省处于中等水平,而湖南省和山西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另外,贸易方式不平衡,从2007—2012年六省贸易方式的数据来看,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一直以一般贸易为主,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可以获取技术溢出的加工贸易中去。近两年随着安徽、湖北、河南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产业转移,三省的贸易方式逐步向加工贸易转换,河南省近两年的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比重近2.5∶1。
3.外贸龙头企业少。中部六省外贸龙头企业较少,中国外贸十强企业中难觅六省企业身影,而在百强企业中东部和沿海企业占绝对比例的优势。2012年中部六省年进出口总值超过10亿的企业不到5家,进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也仅100家左右。龙头企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例如,2012年河南省对外贸易额跃居中部六省第一,其很大部分是由富士康旗下的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公司贡献的,该公司全年进出口总值占全省进出口的54.6%。中小型外贸企业生产能力分散,抗风险能力较弱。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等不利因素,中小企业风险抵御能力较低,发展后劲不足。
4.外贸结构不合理。中部是我国农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农业是中部六省的主要产业,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工业制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是反映出口竞争实力的指标,中部六省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制品为主,附加值较低,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2012年,中部六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国比重的5%和5.6%,比2007年中部六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国比重的1.8%和1.6%有一定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和沿海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三、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建议
1.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在中部六省所占的份额较低,其对经济的贡献度不高。中部六省应充分重视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外贸因素,融入到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中去,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外部需求,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例如,河南省近两年重视外贸发展,政府出面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富士康智能手机生产项目,扩大了当地就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全球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2.利用口岸建设的辐射作用。中部六省不占国际贸易的先天区位优势,但各省的保税区、综保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具有一定政策优惠的特殊经济区域为各省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平台。各省可以借助口岸中加工贸易企业的建设发展相关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就业和经济的双增长。2013年3月,国家批复建立郑州航空港区,发展临空经济。为中部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突破口。同年6月海关总署批复郑州航空港区可以开展跨境E贸易,发展全国首家跨境电子贸易。电子贸易是科技发展的所趋,跨境电子贸易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满足了消费者跨境需求,是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利用好口岸建设的契机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后发优势明显。
3.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中部六省可以继续发展传统农业,并依据本地区优势和特色,培养农业优势产业集聚,加大对深加工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例如:发展花卉产业,利用航空港和劳动力的优势,打造地方品牌,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继续深化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将产品优势体现在质量方面,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陈子曦.我国主要经济区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
[2] 郝娜.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研究[J].市场论坛,2008(9)
[3] 雷朝阳,资树.河南省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