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1
关键词: 新时期 人学 问题思考
一、对学生的做人教育重视不够
关注学生的做人教育是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如何做人方面重视不够,效果不佳,问题不少。
1.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关于做人道理的具体化教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过程中,教育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平时的教育中很少提到做人道理的教育,有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而已,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实践当中,都没有具体化的做人方面的教育内容。做人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怎样做人,这些都是关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却认为无关紧要,缺乏这方面的思考和钻研,使某些大学生做人有问题,如有的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甚至制作虚假信息骗取奖学金等。
2.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关注较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高。为人处世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当今社会,社会交往往往是体现一个人能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当前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式对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内容提及不够,认为这些方面是父母应该从小教给孩子的,在高校里面,重点是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当前,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历练不多,人际交往能力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引导不够、重视不够。
3.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诚信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重视,诚信教育效果不佳。“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非常重要的条件,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和人交往的。当前,大学生在做人方面诚信度比较差,社会反响不好,比如毕业生在签就业协议时,经常毁约,给用人单位和学校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没有起到良好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多注重的是思想上怎样让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上的人”,诚信教育虽然提到了,但是教育者具体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平时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较少。
二、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注重大学生思想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整体思想素养的培养,淡化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方面,教育者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认识不充分,导致教育者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上,教育者没有很好地把这一理念实施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本原因是教育者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从实际效果看,由于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因此不少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全面性,甚至是片面发展。例如许多学生重专业学习,轻政治理论的学习;重理工科目,轻人文素质的培养;重书本知识,轻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重休闲,轻体育锻炼,等等。
三、缺乏对学生成长需要的了解
马克思认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实现,那么人就没有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也就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是形成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利益是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客观需要出发做思想工作,这是一个明显不足。
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所关心的事、迫切想得到的东西,都没有真正了解。由于对其所需的不了解,导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被动,教育者只是注重理论上的灌输宣传,而不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缺乏对学生自身成长需要的了解,忽视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教育者没有从大学生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兴趣爱好出发关注他们的需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因此,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高低和接受能力强弱及情绪体验好坏等方面,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和内心的认同。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情绪上的变化也不相同,教育者没有了解和关注这些方面的存在,在教育过程中只能是一刀切,不管大学生能否接受,不管他们是否需要这些理论教育,只顾完成任务,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及抵触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四、轻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方面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以来从主观上把教育者自身当做主体,没有很好地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片面强调培养大学生如何遵从社会道德、服务社会等,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独立人格问题。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完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大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不够。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大学生当做教育客体,对大学生的个性了解不够,对他们的个性表现缺少支持。教育者过多地在内心考虑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对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棱角”看不惯,觉得他们与自己所希望看到的现象不一致,对大学生的一些特长和爱好关注不多,这些做法都压抑了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个性特点。
2.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很好地为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创造条件,缺乏培养个性环境氛围。马克思指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这说明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大学生的性格不同,导致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不同,当大学生的个性表现非常明显的时候,一些教育者往往没有对其进行引导,更不能为其个性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甚至无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比如有的大学生喜欢玩电脑、打游戏,教育者一般会持反对态度,事实上,这不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者只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这一行为,他们可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不会对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
3.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培养学生个性的思想观念。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思想上就对培养学生的个性这一内容没有重视。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只要服从管理、听话就行,因而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心理上就没有接受和认同,对学生的个性表现不予认可,对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缺少钻研。
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没有完全把学生当做主体存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口号上提出学生是主体,要以学生为根本展开工作,实际上这一点做得并不够好。虽然学校一再强调学生的重要性,但是一些教育者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接受这一观念,他们总认为学生就是学生,教育者就是教育者。无形中使教育者高高在上,片面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置于非主体性的客体地位,认为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很好地得到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表现在教育者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马克思说:“人始终是主体。”这表明人作为主体的重要性。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一原则,把自己和大学生对立起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完全重视,因而没有以大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工作,而是以教育者为中心,从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缺乏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强,还表现在教育者没有充分遵循主客体间的互动规律。由于一些教育者没有树立充分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地位没有实现平等,那么就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沟通和互动,他们之间缺乏更多交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没有更好地实现统一,他们的相互作用就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93.
[2]曾真.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西华大学,2001.
[3]杨亮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95.
[4]邱伟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德育创新的行动指南[J].思想理论教育,2001(10).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36-01
1.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作为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为了转变传统的专项化的培养方式,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1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目标上的要求
人文课程的设立并不只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面上的拓展,同时与高校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人文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渗透出一种教育上的理念,其与高校在教育目标和高校的学校特色相契合,让学生能够在人文课程的学习中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思想文化等素质的提高,通过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配合来实现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总的来说,高校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精神的,同时还能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宽容与合作精神的形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2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认知情感以及意志等方卖弄能够和谐而健康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实现其自我感悟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其精神境界上的生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还使得人性上受到了束缚,并且道德精神方面也存在负面消极的影响。高校在进行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同时,只是凭借专业性的课程却很难实现,还需要通过与人文课程的配合,在知识结构完善的同时,实现事业的开拓,最终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强大的人际协调能力。
2.现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文学术上的危机影响了学生的政治意识
人文学术上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危机,从深层意义上看,其是人文精神上的失落。从我国现代的历程发展来看,其从精神上的满足到现今的实用性的满足的转变,在认知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冲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就使得高等教育上出现了经济上的规律与教育上的规律混为一谈的现象,这就导致教育的过程中传达了一种功利主义的意识,很多的大学生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经济效益来进行衡量,与政治没有关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经济、法律等社会性学科的学习,而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却很少问津,这就使得其缺乏坚定的政治方向,进而导致缺乏积极的人生观念。
2.2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与择业观
受到传统的选择式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在进行人才的选择过程中,更加爱注重一定的社会阶级、一定的社会行业中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大部分的高校在非常长的时间之内,都施行该种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这种功利式的教育使得教育中更加的注重其专业性的教育,进而对于其人文素质培养方面有所疏忽,导致很多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只是进行单方面的索取但是却从来不讲求风险,盲目的进行金钱以及物质上的享受。同时还导致了毕业生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工作责任心不强,怕苦怕累。
3.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对策分析
3.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能够更加积极的面对来自现实和历史上的挑战,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能够理性的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进而实现其教育观念上的转变。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有勇气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来实现人才在综合素质上的全面性提高。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过去的教育经验,在兼顾自然科学教育的同时,实现人文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协调发展,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的交叉与渗透,结合社会的发展来实现现实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责任感和意志力的培养,培养更加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3.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
从目前高校的教育来看,其主要实行的是专业性的教育,但是由于在进行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出现专业面狭窄的现象,这就使得整个教育呈现出了一种功利化与职业化,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认知上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也就是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才能够有出路,这就对于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课程存在着厌学和敷衍的现象,这就使得人文学科的课程教学效果十分的不理想。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目标的培养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巨大的改革与发展,这就需要把握专业性教育与大学生人物素质培养之间的重要作用以及辩证关系,进而实现其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功能、内容等的高度统一,保证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够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和人文修养,最终实现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调研;统计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洪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J].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人生五行构建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探讨与实践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成果(项目编号:LX2013Y12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82-02
一、引言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1],社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思想不够成熟,有明显知行脱节的现象。大学生对人生的了解不够深刻,一些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处于迷茫状态,于是大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人生的内容包括哪些?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怎样避免和面对逆境?这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些问题,一些大学生没有思考过,或朦胧地思考过,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人生内容的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不知道人生的内容,就不会懂得人生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人生五行,就是人生五大内容的运动变化,彼此既有促进又有抑制的影响作用。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和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主渠道,“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但总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消极应付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通过什么途径、方法和手段才能改变学生不喜欢上这门课程的状况,这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五行学说与人生五行
(一)五行学说[2]的基本规律
五行学说中所反映的规律有六个:一是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二是相克,克即制约、阻抑、克制。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三是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四是相乘,乘是一种反常现象。相克超出了正常范围,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五是相侮,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六是母子相及,母病子,子病及母。
(二)人生五行与五行学说的对应关系
人生有五大内容,即人一生所做的事有五大类:一是生命与健康的维护;二是恋爱婚姻与家庭的经营;三是学习成长与进步,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四是职业与事业,为生活创造基础和人的自我实现;五是人际关系与交往,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以求得到社会的支持。恋爱婚姻与家庭属木,学习成长与进步属火,职业与事业属土,人际关系属金,生命与健康属水。相生关系是起着发展和促进的作用。
(三)人生五行关系及异变
人生五行和五行学说不是完全对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变异的,即学习成长与进步、职业与事业、人际关系、生命与健康、恋爱婚姻与家庭其中每一类内容对另四类均有生克和乘侮作用。人生五行关系的启发是:一是应注重系统思维和掌握五类平衡,在发展某一类的同时,不能忽略另四类;二是应注意统筹兼顾和平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三是人的一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主要人生任务,要明白在不同年龄阶段应首先完成哪些重要的事情,解决哪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加正确有效地认识人生、经营人生和发展人生。
三、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的教育实践
(一)人生内容关系模型的建立
人生的困惑往往是来自于对人生认识的偏颇,如何平衡五大发展内容,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探明人生五大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建立人生内容关系模型,除揭示出人的一生所做的有五大类事情外,还揭示出五类事情的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好多人是顾此失彼,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另一些方面是非常地失败,绘成一个五边形是一个斜五边形,而不是一个正五边形。人与人的不同和人生是否完整精彩,就在于其五边形的正斜和大小。
(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施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45分钟)、“平衡五大发展内容,创造精彩绚丽人生”专题讲座(90分钟)和心理咨询中人生五行内容的运用(30分钟)来进行的。经过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人生五行内容教育法,对于大学生掌握人生内容、端正人生态度、领会人生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的欢迎和认可。
(三)未来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的深化研究
人生五行内容作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引擎,是人生目的、人生意义教育的基础,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中运用,但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如人生五行品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人生五行品质评估量表的编制研究、人生五行品质病态诊断的研究和人生五行论与心理咨询的深化研究等课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完成。
四、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的教育效果
(一)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必须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丰富和拓展其教材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才能改变目前大学生普遍排斥和消极应付学习的局面,才能使大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加入“人生五行”内容,重点分析人生五大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人生不同时期的重点发展任务。启发大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思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二)专题讲座中的效果
以“平衡五大发展,创造绚丽人生”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专题讲座,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在专题讲座中,更多的加入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内容,引入现实案例,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和课堂教学相比,延长了互动时间。在专题讲座中,把人生五行内容与大学生审美观、生命观、健康观、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学习观、成才观、职业观、事业观、奉献观和人际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大学生产生使命感、责任感、羞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心理咨询中的效果
“人生五行”内容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富有形象化和生动性之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运用“人生五行”内容,能够较快得到感悟和启发。从而提高对人生的全面认知,明确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认知疗法枯燥乏味的缺点,有效提高大学生求助者的认知水平,对于解决大学生由于适应问题、恋爱问题、发展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等症状的改善均有显著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采用人生五行及相互关系原理进行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梦想的构筑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能够明确发展内容,二是能够重视平衡发展,三是能够懂得优先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1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48-53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5
论文摘要生命价值追寻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大学语文教学立足人文性目标定位,借助经典篇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然而,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本着实用性的高职教育中,似乎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才获得了合法性,而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审美情趣的养成、意志力的磨练、为人处世之道等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作为人文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知识,同时要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安全、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教育、对生命的理解和欣赏等角度来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
1、人文关照、生命呼唤是来自时代需求
每年的l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可见精神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成为影响我们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高校作为缩微的社会形态,这种症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发生学生自杀案件是对这种现象的诠释。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1.7%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自杀行为上,“16.7%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念头。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崇尚生命、注重生命的人文价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大学生生命及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语文》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思考和智慧资源,能培养学生汲取正确对待生活并且适应生活的精神养料;在与语文的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生命愉悦的享受,并对人生善恶进行鉴别,积累人生经验,张扬人性美,对人的生命发展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在大力推行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
2、树立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即语文的实用功能,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就是“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立人教育”。“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方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文学是人生的另一种存在,充溢着真情真性、至情至性的生命美学。
《大学语文》以经典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还原一种生命精神,使学生感动于这种生命状态;或者通过作品的解读,将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揭示出来,使后人感奋于这样的精神形态,从而达到通过文学来认知社会与人生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入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格养成,对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给予纠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通过读经诵典的过程,体验《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迈,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典雅和谐,宋词的飘逸灵秀等,使民族文化重新弥漫于校园,净化学生浮躁的心态,重归健康和充实。
3、探寻生命意识,关注当下人生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3.1 传统文化传递生命意识。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来先哲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沉淀了诸多母题--爱情婚姻、人生价值、仕与隐,这些话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探寻、自由人文的追求。
事实上敬畏生命,爱身养生、安贫乐道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我们可以透过经典文选,看到国人“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而儒家经典中所透露的“忧道不忧贫”,则体现了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君子固穷”,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同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是对生命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千古第一文人”苏轼的诗文中浸透了一种旷达超脱又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山水审美消解生命悲苦的东坡人格。在这种经典人文关照中,体会出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
3.2 经典阅读审视当下人生。对大学生而言,现实世界的、悖论、问责是最真实不过的,人文教育唯有穿透现实,方能承受生活的重压。大学语文课程面向的多是大一新生,正面临着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定位、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调整,以及成长过程中接踵而至的挫折,加之对青春、爱情等问题的敏感、困惑和茫然,使他们迫切的需要获得指引和帮助,更容易从阅读中寻求人生经验和价值导向的指引。教学过程中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因势利导,与学生现实世界结合。如《伤逝》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角色代入和角色转换,探讨涓生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失业后心态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效果差异的同时,学会对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障碍等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分析涓生的懦弱和缺乏责任感,在困难面前没有和子君携手面对,而是选择退缩与逃避,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生命在爱情中的责任;而子君在这一失败了的爱情中所体现出的欠缺,则是经济未能独立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丧失与人格依附等问题。
4、因势利导、倡导真爱的途径渗透大学语文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授课教师要关注人生,以人为本,教学要用文本的积极因素去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做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
4.1 因势利导,榜样激励,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因势利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充分发挥文本中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选择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生观是蕴涵其间的人文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对学生具有垂范作用。鲁迅为改变和提高国人的精神素质而选择的弃医从文,并在时代的风雨中以深邃的目光和坚毅执着的勇气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铁骨硬汉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巴金一生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晚年后对自己的严厉解剖和批判,更是对自我人格不断追求完善的典范。此外,郁达夫的率真、徐志摩的浪漫、汪曾祺的冲淡、北岛的叛逆都以其独特的人生选择来展示和丰富着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家人生选择的关注,可以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影响、鼓励和安慰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对其健康完善之人格的形成颇具影响力。
作品本身的内涵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王蒙的《安详》倡导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而不纠缠于琐碎小事的困扰;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里,倡导人生要过得“丰盈饱满”,“领略美好时光”;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芙的《笑的价值》认为微笑面对人生的心态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可以像“利刃一样应对外来的矫饰、虚套和压抑”,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微笑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4.2 倡导真爱,以关怡情,燃起生命的热情。真实鲜活的生命是充满七情六欲,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亲情、友情、爱情于我们而言仿佛就是我们需要呼吸的空气,但在生活中往往我们会有呼吸艰难的时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友情陷入谷底;爱情触礁搁浅……面对如上情况,该如何理性应对?文本中的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祭十二郎文》《追悼志摩》《怀念萧珊》,或哭亲人,或悼友人,心情郁结忧伤,但在哀伤中仍有对生活的美好展望;《关雎》《静女》《蒹葭》等篇章,或表达两情相悦的缱绻深情美好,或表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痴情守望。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光水影的熏陶中,心灵的狭隘、偏激、冲动、暴怒、苦闷、创伤都可得到修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展现青春洋溢之美;“东南形胜”、“烟柳画桥”的《望海潮》展现风情之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富有诗情画意;《瓦尔登湖》寂寞、恬静、智慧……这些课文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视角,用山水的灵秀、壮阔、幽深、诗情画意来涤荡心灵的埃尘,让我们去体味生命的美好,愿驾生命之舟徜徉在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l997(9)
大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幸福;三重境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93-02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幸福是同人生目的、意义以及现实生活及理想紧密相连的。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追求幸福的一生。对于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期,时刻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的冲击,复杂的社会现实、激烈的社会竞争,给他们带来诸多困惑。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幸福观不正确、幸福感淡化的问题。树立对幸福的正确理解和追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快乐和挫折,科学地规划人生道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而且有助于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在不断提升自身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所在。
一、正确认识幸福
幸福是什么?不少学者对此做过深刻的探讨,得出很多不同的结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将幸福看成是一种通过知识才能获得的经历,认为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克服各种物质欲望。柏拉图则认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正幸福”,认为只有具有美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至善即是幸福”的观点。综观这些伟大学者关于幸福的论述,笔者认为幸福是人的某种需要(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得到适度满足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幸福产生的前提是有某种需要,只有有了某种需要才会有满足产生的可能,才有可能体验到满足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说只有有了某种需要人们才有追求幸福的动机。
第二,幸福是某种需要得到适度满足。也就是说这种需要的满足要达到一种适度的程度。当这种满足大于人的需要时,可能会引起人的更大更多的需要,那么这种满足相对于更大、更多的需要则成了不满足;而在小于某种需要的情况下,就不能让人充分体会甚至不能体会到满足的快乐和感受。
第三,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北师大教授于丹也说“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富贵无关,同内心相连。”同样一种满足对于持有不同幸福标准的人,他们的幸福感受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一个相信世界上不存在幸福的人,那么无论何种满足都不能让他体会到幸福的感受。
综上可知,幸福是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理想目标得到实现时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体验状态。直接地说,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根本上说,幸福则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大学生的幸福是其在教育过程中自由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或成长理想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是对自己生存或成长状态的意义体味构成的幸福感。
二、学会感受幸福
虽然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却并非人人都能如愿感受幸福。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能导致人产生幸福感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然而一些人因缺乏对幸福的感受而丧失幸福感。当今大学生,他们多数生活在优越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中,然而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不仅感受不到幸福,有的反而滋生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产生沉重感、负担感,甚至犯罪、轻生。因此,只有懂得感受幸福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一)在不幸中感受幸福
正确看待幸与不幸,这对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中国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正如高兆明在《道德生活论》中所言,“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存在,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不幸。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只有饱经人间沧桑磨难,读透尘世沉浮变幻这部天书之后,人才有资格说他真正懂得拥有幸福。”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懂得,在短暂的人生中,幸福与不幸总是如影随形的,有些不幸是我们难以预知的,如先天的残疾、飞来的横祸、疾病传染,消极以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
(二)在感恩中感受幸福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继承和传承的一种优良传统美德,更是生活中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在心间的情感。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行动,实践于生活之中。一个人会因为感恩而感到快乐,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将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及满足。感恩,会让你在苦难和仇恨侵袭时以平和理智的心态面对;感恩,会使你的人生永远丰盈而有意义。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享有生命的幸福喜乐。
每个人的幸福是不同的,需要我们用感恩之心去体验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命成长需要感动来唤醒、来引领,用感恩的心,融化他们的冷漠心、自我心和自私心;用感恩的心,培养当代大学生感恩图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用感恩的心,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和自然的恩赐,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感受到内心的祥和、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幸福,才能勇敢承担起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父母、对同学、对孤寡弱残的那份神圣的责任,真正地体会和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三)在实现人生目标中感受幸福
对于漫长而短暂的人生而言,人生幸福应该体现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而非得到的结果上。具有幸福感的人常常对生活给予肯定性评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重视对生活以及实现奋斗目标过程的享受而非注重结果;而缺乏幸福感的人,过分关注和痴迷于结果,不懂得在驶向理想彼岸的过程中享受沿途的美景,常常觉得生活单调乏味,悲观失望,缺乏生活激情,不能积极主动面对现实生活,难以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幸福看作一种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奋斗过程,在每一次小的目标实现后去不断体验幸福意境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次出发的幸福观念。这种过程的幸福体验可能是弱小的,但却是多次的、连续的。在追求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觉到空虚和无聊,只会感觉到成功或失败、痛苦,在艰难曲折中、在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中,体验每一次幸福之后所激起的奋发向上的心理体验和需求、那种被新的幸福目标呼唤的温馨,因此对于肩负使命的大学生必须重视在实现人生目标中感受幸福。
三、真正获得幸福
对于如何获得幸福,苏格拉底认为要获得幸福必须克服各种物质欲望,柏拉图认为必须在拥有智慧的基础上追求美德才能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至善才能获得幸福。幸福观认为追求和创造才能获得幸福,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求创造的幸福观。马克思说:“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奋斗。”
对于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获得幸福,首先要具有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稳定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要素既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那些对人宽容、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人,才是快乐的人,幸福的人。
其次,作为当代大学生,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懂得追求人生幸福绝对不等于纯粹的物质享受,也不等于单纯的感官享受,幸福是心灵的充盈和精神的充实。追求人生幸福必须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否则,将会迷失人生方向,失去人生目标,最终将会无任何幸福可言。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真实的幸福感受。
最后,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真正具备感知幸福的能力,而且还要真正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每一个大学生,都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每一个大学生的幸福感,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是在通过坚持不懈地奋斗,以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在为实现自己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去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懂得追求真正幸福的人。
参考文献:
[1]肖永春.幸福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戴维・吕肯.幸福的心理学[M].黄敏儿,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吴玉峰,许星.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研究[J].江苏高教,2012(2).
[4]邹国振,李国岳.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