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优化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优化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优化方案

化学优化方案范文1

【关键词】卓越计划;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教育部高教司在2010年启动的一项重点工程就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当前国家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本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化本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优秀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应当占据高等教育的主流,于是,“卓越计划”的实施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各理工科高校都在积极组织和落实“卓越计划”的建设工作。该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规划纲要”)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卓越计划”势必成为理工科院校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理论依据

1、写作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起的作用。输入语(input)和输出语(output)都属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输入语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课题。Krashen(1985)提出了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称可理解输入是促成语言习得“必要的、充足的、有效的条件”。但对于输出语,他认为输出语不会对语言习得产生影响;输出语无非是证明二语习得已经发生的标志,它除了转化成为输入语没有其他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输出语也是二语习得产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Swain(1985)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强调输出对培养和提高语言产出能力的贡献。他认为除了输入语,学习者的输出语对学习者提高交际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写作输出对培养和提高语言产出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爱好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等。该理论还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通过其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的典型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往往需要获得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然后相互交流所获得的知识,并讨论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发现还需要研究另外一些新的学习议题,学生们就需要反复循环地产生学习议题,分头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直到问题得以解决;问题解决后,学生们还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二、方案背景提出

自2010年至2013年的近300篇关于英语影视赏析教学的论文中,大多侧重于电影对大学英语听力、口语的辅助教学作用,另有少部分文章提到电影课的局限性,个别文章将电影赏析作为综合英语第二课堂,较少涉及将影视作品欣赏、戏剧赏析等与反馈式写作能否促进英语教学,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近年来,全国数十所高校先后开展了“以写促学”的教学实验,利用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冲破英语学习的极限,大大提高了英语写作以及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显著。

一般学校的大学英语课主要有综合英语课与试听课构成,第二课堂主要体现在与学生共同进行英语角、定期英语沙龙等活动,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建成有老师指导的能够直接服务于课堂英语教学的体系。我们的优化方案尝试把“以写促学”模式与“影视赏析”相结合,运用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尤其是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生。通过与综合课主题高度相关的原版电影、戏剧的赏析促进课下小组讨论和个人长作文的写作,并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方案优化目标

第二课堂的建设无疑能够提高校园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对第二课堂建设的优化,我们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增强语言导入和文化导入。影视、戏剧赏析的过程是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操练。通过第二课堂的学习,学生能够弥补在课堂上精细学习而致使语言输入较少的不足,使学生更多地沉浸在英语语境中。同时,对影视、戏剧的理解过程也是构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的能力的过程。学生们将了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理念、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将所学的文化背景衍生扩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当再次遇到同类题材或主题相关的文本时,能通过所掌握的知识构建自身的意识群,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

2、增加语言的输出量。影视赏析的重点是“析”。在影视赏析后不限长度、不限体裁的写作和口头报告,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写和说的能力,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方案实施步骤

第二课堂的原版影视作品集视、听、说于一体,语言内容丰富、地道、通俗,是最接近生活的会话语言。同时,英文影视作品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不论是在外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内在意义蕴含上,都能真实反映使用目的语语言的社会群体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能够为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语言和文化提供真实和及时的信息。另外,大学英语课课后和影视欣赏后的口头作文、书面作文能够强化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增加语言输出。

第二课堂活动的优化对教师和团队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影视作品的选取、点评、对口头作文的点评、书面作文的批改等,都需要教研室团队的集体智慧。优化方案的实施以下图为示:

五、总结

鉴于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是国家教委指定为数较少的大学试点项目,如何创新完成大学英语的课程,如何使参加卓越项目的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高人一筹,对众多的高校和广大的教学工作者是新话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肩负三大任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如果能让教师从事与教授的学科相关的科研,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满足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和教师在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过程中,动态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变化,探讨教学情境,自我反省探究,促进企业需求和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结合,提出卓越工程师大学院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和理论。针对学生学外语多年而不会运用的困境,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优化方案是:设计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和写作冲动的任务。具体为:在一定的学习阶段,顺应外语学习的规律,通过调节口头、书面的作文长度要求,逐步加输出量,使学生增强学习成就感、提高自信心,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课堂的补充将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平台,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Reigeluth,C.M. 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M]. Washington, D. C. :Georg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100.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6.

[4]刘新丽,刘雍潜.[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7.

[5]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M]. Washington, D. C.: Georg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176.

[6]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 Newbury House, 1985. 235-253.

作者简介:

李欣,女,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化学优化方案范文2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有关文件精神,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任务和作用,深刻反思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并对我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集体讨论解决的办法。 

二、规范办园  

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于乐。要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孩子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准备好玩、有益的玩具和材料,提供广泛的、启蒙性的教育内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孩子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方法和好习惯比知识技能更重要,因此,要注意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乐学、会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同时,要让孩子愿意并学会自理、懂得并学会遵守规则、乐于并善于和同伴交往、学会倾听和理解并能清楚地表达。要对孩子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孩子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既要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更要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进行幼师保育员培训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幼师保育员实施科学保教、规范保教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教观。

2、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规范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四、抓好家庭教育

1、做好家长工作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如让家长了解、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意愿,不要拔苗助长。

化学优化方案范文3

关键词:幼儿卫生与保健 学前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5

鉴于国内多将《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定位于理论课程,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改革,突出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旨在使学生获得从事学前教育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保育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克服学生“重教轻保”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保育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保育技能,以便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切实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课程教学团队积极与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共同研究,构建重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基础理论模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一模块采用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综合训练模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几种患儿的基本护理技能和急救术,以备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不时之需。这个模块教师讲得少、指导得多,主要采用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模拟教学模块: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模块采用校外实践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除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恰当运用了体现本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操作、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

2.1 小组合作学习

“托幼机构的保育、教育活动卫生”一章内容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通过到幼儿园现场考查其生活制度和教育活动卫生、合作制作课件、小组代表讲解、小组成员答疑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搜集整理信息、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2.2 情景模拟操作

学到“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内容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手段,设计一定的情景,准备一些工具或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受伤者和救护者,进行现场的急救和包扎;学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内容时,除了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外,还可以设计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并要求学生两人合作轮换完成操作练习。

2.3 现场教学法

“幼儿健康检查和评价”一节的内容,在讲解了基本知识和检查操作要领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协助保健教师进行晨间检查;讲到“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考察,认识到托幼机构建筑、设备和用具卫生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所见所闻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4 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录像机录下幼儿园一日保育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入园、盥洗、入厕、进餐、午睡、各类教育活动、离园等环节),也可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和教育实习搜集整理幼儿园中典型的保育案例。将这些案例穿插到相关章节的课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全过程”的教育实践

为了让学生充分接触和学习保育工作,增强对幼儿保健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次保育见实习。课程学习前,安排学生到幼儿园保育见习1周,初步接触和了解保育内容;课程学习中,安排课程实习或利用其他课程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设计观察量表,让学生有目的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将分析整理的问题及遇到的疑难之处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来;课程学习后,安排1周保育见习,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调查分析报告;最后在毕业前夕集中教育实习1个学期,学生以保教人员的身份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提升各项保教技能。

4 “全方位”的考核评价

改变传统的通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进行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课堂出勤,听课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及全班讨论时是否积极参与、发言次数,发言内容,对其他同学提问的回应,见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和实习幼儿园的评价意见,各阶段的见实习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或调查分析报告等都纳入课程成绩,实行课程学习“全方位”的考核。这样对学生考核的不仅是能力,也是态度,关注的不仅是结果,也是过程。它更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以上仅是对《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搞好本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健康发展及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化学优化方案范文4

同时,加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成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针对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力争做到自主探究、注重体验感悟、加强求异创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可行性的教学方案,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打牢基础知识,稳中求新

初中数学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要想学好数学那只是空想.对学生来说,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解数学题时游刃有余,并且才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的.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对初中生数学知识的考查任务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学方法运用能力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大钢有所研究,明确初中数学所有的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辅助、深化教学的作用.对于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比较牢固的学生,数学教师应该对这些题目进行改编,转换题型或者改变题目条件再给学生解答,充分挖掘藏在这些习题里的潜能,这就做到在基础上创新的效果了.这些习题所特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探索性对于其他习题来说是一个优势,这些例题和课后习题对落实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都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

例1 在ABC 中,AB=AC,∠B、∠C 的平分线BO、CO 相交于点O,过点O 作EF∥BC,交AB 于E,交AC于F.求:(1)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2)EF与BE、CF 之间的数量关系.

显然,此题考查三角形知识里的等腰三角形、平行线等性质,同时考查学生读题能力.只有读懂题目才能自己画出图形来帮助解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需要掌握好三角形基本性质,之后认真解出这道题就好了;而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教师就有必要将此题进行变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变式一 改变条件,去掉AB=AC,其它条件不变,问题不变.

变式二 改CO 平分∠ACB 为CO 平分外角∠ACD,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 EF 与BE、CF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通过变式,对典型习题进行创新,促使学生多维思考、多角度地看问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巧妙设置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所创设的教学情 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可以使学生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平日的课堂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几何体的表面图》时,课前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正方体,在课堂里展现给学生看.如图,叫学生思考从图中A点到B点沿着正方体表面如何走才能最省时间,总共有几种途径,并试在图中将路线画出来.

这样教师借助于一些几何图形给学生创造一个具体可见的数学教学环境,让学生发现这种环境的特点,由此就会引发学生对于几何的特点、应用等的思考.将抽象数学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并能够把学生从灌入式的教学方式里解放出来,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整个数学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加快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成功源于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一个贴近新知识的课前导入是保证整节课成功授课的关键所在.一些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感到有些乏味,而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师没有认真设计好课前导入,往往是开门见山式的照本宣科地讲述着课本里的知识,课堂气氛难免沉闷.而一个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导入,可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过来,内心的好奇心驱动学生主动去学习.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时,老师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建筑物来作为课前导入.如,木房子的屋顶框架侧面就是三角形的,叫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不做成四边形而一定是三角形的.再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叫学生拉,看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化学优化方案范文5

关键词: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96-02

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培养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1]。土木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除了英语、数学、政治等基础课之外,还包括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在内的专业基础课,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大量专业选修课,总学时在250~320之间。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为后续的论文研究和职业实践做准备[2-3]。

但是,随着土木工程学科的迅猛发展,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都出现了与当前的研究进展脱节,所学知识不能满足论文研究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趋势[4],亟待改革和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广州大学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并提出了优化改革的初步方案。

一、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调研报告

为了解我国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本文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参加2015年5月在先建筑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听取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的专题报道,了解其课程设置情况;通过主办广东省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会的机会,与省内十五所院校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师座谈;在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答辩期间,邀请大量兄弟院校和企业专家参加答辩,征求其对于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意见;充分利用各高校网站上有关土木工程学科点的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料信息,并对其进行调研、收集和整理。调研结论和收获如下:

1.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应当突出特点,分类培养。根据教育部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专业型研究生的目的是“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有所不同[5]。因此,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突出重点,坚持分类培养。就土木工程学科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应当注重数学、力学等系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拓宽知识面,加强其基础科研能力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应当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体系设置对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可以邀请拥有大量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专家开设实践课程或相关讲座。

2.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当与当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新方法、新技术充分结合,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有限元方法、结构动力学等,应当强调编程和数值模拟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通用的工程应用软件(如Matlab,Abaqus等)进行教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强调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学习;个别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在施工现场实习教学。

3.研究生课程应当因应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分类设置,动态调整。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迅猛发展,相关理论和技术日新月异。土木工程学科点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当与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既保证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又使研究生的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论文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6]。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和结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点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优化调整的基本思想包括: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课程体系优化为培养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与科技发展和工程实践的需要充分结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分类建设,动态调整。

为保证和促进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广州大学确定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多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研究生授课管理,奖惩结合,鼓励相关教师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等,其目的就是积极促进理论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充分结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其具体措施包括:

1.土木工程学科点研究生课程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对于学位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保证授课学时,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学位论文研究做好准备。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开展分学科的专业课群建设[7]。目前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点在建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群包括结构工程课群、防灾减灾工程课群、工程管理课群、工程力学课群等。

2.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强化基础理论课程与学科研究前沿的联系。学术型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要面向当前学科的研究前沿,与实践应用相接轨。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已经发展到了用大型计算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计算的阶段,这些软件都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必备的工具。因此,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就兼顾理论知识的教授和相关计算模型和分析软件的学习,既要让研究生对基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又要引导其熟悉和使用先进的计算软件求解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因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的一线技术人员,土木工程界的设计、施工单位都希望学校输出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经过尽量短的适应期就正式开展工作[8]。因此,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应当根据论文研究和职业规划的要求,适度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数量和比例,充分利用实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其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除了积极派遣研究生去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实习之外,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还积极邀请企事业单位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甚至直接参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特别是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采取由校内主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框架,由校外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研究生课程体系管理

为保证上述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方案的执行,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具体包括:

1.完善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组,对研究生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定量不定期现场听课、监督,给出对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建议。特别是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给出的建议,对于研究生课程与工程实践能力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研究生课程学生评价体系,根据研究生及其导师对课程的反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有效管理,动态调整。

2.支持和鼓励相关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建立了常态化的研究生教学研究支持体系,鼓励相关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设立了一系列研究生教学科研项目;鼓励与工程实践关系紧密的课程扩大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对接,提高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鼓励和支持教授同一课程的教师不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语

在土木工程行业迅速发展,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比例逐渐增大的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当前科技研究的前沿相结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土木工程学科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也必须做出积极响应和调整优化。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出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案,并给出了教学管理方面的支持和激励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炎锋,侯昱晟,李俊梅,等.土木工程学科开设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生课程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

[2]虞翔,段秋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及学位标准探讨[J].文教资料,2010,(12).

[3]秦力,鞠彦忠,杨世东.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

[4]张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5,4(13).

[5]朱丽华,史庆轩,任瑞,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

[6]赵茜,朱记伟.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分析[J].人才培养改革,2014,(12).

化学优化方案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优化流程;教学导入;自主探索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主要阵地,如果课堂流程繁冗错杂,肯定会造成学生信息筛选困难,从而不利学生正常吸收知识,当然更无法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是经过教师精心筛选信息打造的优化课堂,那教学流程简洁明了,教学方法针对独到,这样的课堂才能事半功倍,取得不可小觑的成效。鉴于此,笔者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生物课堂优化流程进行简谈。

一、情趣导入

课堂基调发轫于课堂伊始,趣味的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他们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和探索。比如,我们在教授“呼吸作用”时,笔者就结合大家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给大家抛出问题包袱:白萝卜储存久了会糠心,苹果放久了为何就不如以前脆甜?学生可能很熟悉这些生活现象,但是现在猛然提出还是猝不及防,一时不能回答,心里充满了疑惑,于是探索欲望和驱动能量生成了。我们再在此基础上加以诱导,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到最大势能,产生出最大效能的学习动力,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二、引导探索

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被动地学习知识吸收率太低,根本不能达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结合节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索方案,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掌握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流程。

比如,学生普遍对减数分裂感到抽象,于是笔者就这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索:(1)减数分裂中DNA复制几次,细胞分裂几次?(2)染色体数目什么时候开始减半?(3)为何染色体数目会减半?这些问题作为准绳,让学生有依有据,结合教材中的描述和图解去自主探究,使学生对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理解的水平。

学习是主动吸收的过程,如果是被动地灌输肯定是消极低效的,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课堂学习的主要过程。

三、教学反思

反思是对课堂的回顾,反思可以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每堂课我们都不能忽视教学反思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寻找自己的教学漏洞,从而弥补不足,提升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反思完善自我认知,提升探索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总会给学生留白,给他们时间回顾知识,并用新学的知识来解释有关生物的热点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诱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应用技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新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内化,最终生成技能。比如,教师可以针对长江打捞死猪的事件,引导学生分析猪链球菌怎样传染,死猪被无良养殖户丢到江水会不会污染下游的饮用水资源?这样结合时事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利于大家及时巩固知识,激发探索兴趣,还能帮大家树立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最终由知识生成技能,这样的课堂才是流畅的、高效的。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课堂如何拨冗反陈、优化流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概而述之,囿于课时关系,教师必须摒除传统的絮絮叨叨的、没有轻重的抽象理论说教,从课堂伊始就注意趣味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有效问题牵引大家探索认知,最后在反思阶段渗透应用提升能力,这样优化流程,三位一体,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