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69-02
一、引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质上是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开展学习与创新的实践活动,它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
二、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的特点,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大学扩招后,相当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欠缺学习主动性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时发现,学生开始都挺茫然,有热情,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去获取更多的资料。而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必然经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构思设想和实践三个基本过程。在经过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之后,学生们在查阅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分析、整理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是学习前沿科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整个创新科技活动过程中,就选题与开题、项目分析、实践动手操作、撰写科技文章以及申报专利等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锻炼,为日后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团队意识不足、合作精神不够的问题。科技创新活动的选题、申报、立项,都会与校外、校内多个部门与人事进行沟通,凭一己之力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可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既应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又需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把科技活动做实做好。如何处理个人与创新团队的关系是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社会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学生个人知识是否全面、技能水平是高还是低,还特别看重该学生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不能与人良好沟通。经过科技活动的锻炼,将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
3.科技创新活动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高校科技创新最好能接地气,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学校发展及当地的企业、市场结合起来,力求选题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国家设立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等,以及各省市及高校为层层选拔参加国家级比赛而设立的各种科技活动平台。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在校园内,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必须有设计作品才可以参赛。这就要求学生想尽一切办法,亲自动手做出模型或实体来。这促使学生去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经常到企业、到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学生在反反复复地研究、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首先,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逐渐培养正确的思考方法。其次,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在科技活动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遵循自然界的自然规律,学生学习、积累经验,追求创新活动的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三,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习、研究、动手操作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很辛苦的,甚至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非常苦恼,且一般会经历多次失败,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第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新活动是群体的活动,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出去交流或比赛,学生为了维护集体荣誉感而顶住巨大的压力,发挥自身应有的水平,为集体争得荣誉。我校在每年的省级大赛中屡屡获奖,学生们都特别自豪。
三、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良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准确定位,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各高校办学条件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在科研型的高校和教学型的高校,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及参加人数不可相比,实验室的开放与利用,科技活动经费的支持,都不相同。通过宣传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如竞赛、讲座,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和认识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自身完善和对学风建设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加入创新团队。高校应根据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发展需要,合理选题立项,最好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立项具有延续性。创新团队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指导,为科技创新团队配备德才兼备的老师,不断提升创新的科技含量,使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得来的知识终是浅,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团队应有梯队建设发展的意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分层教育培养,如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兴趣培养,加以引导;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逐步介入课题活动,从认知、有兴趣开始进入有思想、有目的的实质性实践活动;三、四年级在专业知识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开发,由此形成一个不断更替、良性循环的创新团队。
2.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团队活动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所以很有必要建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创新基地既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等形式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以逐步发展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科技开发中心。全校实验室都可以作为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向学生开放。在创新基地,成立以相关主管领导组成的基地管理组织,负责对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制定基地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评审专家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创新学生团队。基地还应配备日常管理的专职人员。加大基地的硬件投入,争取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建设,同时也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针对专业学生的需要,分别建有两个科技活动中心,分别由相关的两个二级学院单独管理,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希望学校考虑整合两个中心,形成一个综合性质的科技创新基地,集中建设。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设计和竞赛设立一套规范、科学,行之有效的奖励机制。如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以及综合考虑指导教师如评职定岗各方面的考核方式方法等。奖励机制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有助于创新科技动的良性发展,利用得不好、不合理,势必打击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与毕业就业联系起来,是学校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鼓励和认可,对学校学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将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对后续的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现我校对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团队中的成员采取的是物质奖励和减免一门课程的考试的办法,笔者认为后一条的合理性有待考量。对免试课程的性质是否有规定,是全部课程范围内任选还是有条件的选择?因为免试很可能会使学生学习免试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影响,现学生挑选免试的课程往往不是其学得好的那门课程,而是专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系统性学习的完善需求,对学生个人反而是不利的,在同学中更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可能产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享有特权的负面影响。而对参加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希望学校在工作成绩考核、工作量核算及评职定岗时给予适当地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高校应为大学生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使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对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的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白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2,18(6).
[2]李晓宁,罗正祥,蒋宁,等.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创新教育[J].2006,25(10).
[3]蔡苇,余波,兰伟,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6).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2
一、创新实践能力的内涵
创新实践能力简言之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创新是目标,实践是过程,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作为近年来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可以理解为大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条件下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形成的有可能创造新价值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大学生最终形成创新能力的心理和行为准备。
二、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
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总书记强调,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结合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创新”,即“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可以读出,创新是推动人才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创新型社会的需要。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工作者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做得仍然不够。一方面,由于受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影响,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此外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了大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平台和师资力量的指导与支持,往往在创新实践中单打独斗,这两者共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反映在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学生的创新研究立项较多,水平高的较少;查阅文献的理论层面研究较多,结合实际,走产学研结合,转化成具体效益的较少;急功近利、重视成绩的较多,踏实研究、重视过程的较少。应该说正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剖析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原因,找到改革的出路,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四、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1.建立“三创”评估指标体系并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评估、检验、指导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高校往往感觉开展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抓手。“三创”评估指标体系即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客观情况进行评估,直接反应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质量。“三创”包括:创新指标,即大学生每年从事创新研究方面发表并收录在CNKI的论文数量及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创造指标,即大学生每年获得国家专利局批准的专利发明数量及占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创业指标,即大学生每年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数量及占当年全校毕业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将“三创”评估指标体系纳入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可以有力的促进高校加大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杜绝“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浑水摸鱼的现象。
2.遵循“三结合”培养途径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内容繁多、形式多样。然而在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培养途径,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清头绪,有的放矢。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注意“三结合”,即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相结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抓好培养过程的“三保障”
①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抓好环境保障。高校在营造良好地创新实践氛围方面应注意普遍性原则,通过多样的学术交流为大学生进行“充电”和“启蒙”;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应注意主题性、导向性和个体性原则;②建立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抓好师资保障。大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能力、阅历、眼界的制约,在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离不开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因此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稳定的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就尤为重要;③制定配套的管理、奖励机制,抓好制度保障。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需要场地、经费,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没有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参考文献:
[1]邓光,傅伟.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2-01
近年来,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出现很多所谓的“学霸”,其中不乏高分数低智能,意志力薄弱,性格孤傲之人,只会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处理人际关系和语言沟通的实际经验。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这种传统的只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掌握专业管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应首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多年来,我国一直对高校学生高考分数成绩过分注重,大部分高材生出现“情商低,智商高”的现象,从而严重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其他素质的培养。2015年,据我国教育局调查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显示:善于交际的大学生占23%,不善与人交流的大学生占70%以上,无法与人沟通的、心理有明显异常的大学生占10%左右。[1]许多大学生因为交际能力差,走进社会复杂的环境一时无法适应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最终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因此,怎样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和探讨。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体现自身素质
在社会或者一个集体中,都避免不了人与人的相处,这就形成了人际关系。[2]人际交往的好坏决定着自身人际关系的好坏,如果你与人交往是友好的,关系密切且和谐健康的,在人际关系中就是素质高的体现。反之,如果与人相处不和谐,与人关系疏远、恶化,甚至不往来,这就直接体现了在人际关系中的低素质。
(二)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大学生走进社会
《2013年调查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社会上各个企业与用人单位所看中的是“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更为看重与人沟通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适应工作岗位人际关系的能力。走向社会化首先就要具备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取得社会就业和基本生活的资格。人际交往使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如果没有合作,个体是无法掌握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想要取得社会的认可,就要不断地与人交流,与人平等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增添新的构想。
三、全面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一)坚持正确原则
首先,大学时期的导师在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和每个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打下心理基础,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大学生自身与人交往同时要本着平等互助原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有高低贫富之分,应该人人平等相待。做到真正的尊重他人,谦虚而不做作,不仰视,不藐视,以真诚平等的原则取得他人的信任,在这种互相鼓励支持、互相尊重接纳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稳固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坚持诚实守信和宽容原则,不食言,不计较,才能使更多的人愿意跟你交往。同时,与人交往中要注意交谈技巧和言语的感染力,真心真意聆听他人心声,能够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度。除了用语言沟通交流以外,每个人脸上的表情、眼神,以及手势等都是一个人内心的表达,在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与人交流中要坚持耐心聆听,认真注视对方的原则。
(二)克服心理障碍
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因生活水平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怕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被看低,所以不敢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自傲心理特别严重,家庭条件优越,生活水平较高,或者一直是老师眼中的高材生,也从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鉴于这两种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应该做到对社会现状的偏差有正确的认知。大学生应该主动参加各种集体公益活动,或者社团实践活动,无论条件优越还是贫困,都应该在大学期间体验勤工俭学,了解社会现状,锻炼自己的毅力,通过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了解自己,随时调整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人和人之间的印象往往建立在最初见面的基础上,通过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相处,相互之间也会有全新的认识,这样很好地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结语
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全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基础,是实现其在社会生活中基本能力的首要条件,也是学校和社会全方面齐抓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敏.当代大学生英Z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86+107.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46-01
前言: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中都是普遍的存在抗挫折能力较差的问题。很多的大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还有的就是在感情上不是很顺心或者是在求职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等,这些都是由于学生们的抗挫折能力是比较差的,这些学生通常情况下是会很消极的以及不知所措,还有的学生会走向极端的方式来躲避现实的状况。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挫折以及预防挫折还有应对挫折等等来训练以及教育学生们。经过挫折教育,会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抗挫折能力,进而才能战胜挫折。
1大学生受挫能力现状
在大学生中抗受挫折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这个问题也是在日益的严重,这样的话是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还是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当前的大学生抗受挫能力不强,这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譬如,占一定比例的大学生都会有些自卑,孤独,绝望的心理并且很多大学生并不能独自较好的克服困难。这可见目前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多么薄弱。
2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2.1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家庭的一些潜在或显性的条件,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挫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小娇生惯养的孩子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和战胜挫折的经验,往往就经受不住哪怕是稍微一点阻抑个人要求、愿望的刺激,易产生心理挫折。
2.2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大学的专业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大多数学生高考的志愿都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劝慰和参谋下填报的,只有少数学生是出于个人志向的主动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大学校门之后,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志向大体一致的大学生会感到满足、欣喜和安慰,并因此增添学习的动力。
2.3人际关系障碍。当代大学生大都渴望有较高的人际沟通能力,以不断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对新生而言,新环境、同学关系等都与中学显著不同。大家来自四面八方,经济、文化背景各异,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不太容易交往。对老生来说,有的由于个性特点或修养有缺陷,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导致在群体中不受欢迎,没有知心朋友。
2.4期望值过高,理想追求受阻。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越高、目标期望脱离实际,满足自己要求的机会便越小,遭到挫折的可能性就越大。在长辈们的呵护娇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大多自我感觉良好,对一切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认为自己的能力能够处理一切所遇到的事情,一旦遇到打击或不如意,就会因承受不了而出现抑郁、忧愁、痛苦等情绪。
3如何提高大学生抗挫能力
3.1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的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社会阅历丰富、社会实践多的人往往比社会阅历缺乏、社会实践少的人的抗挫折能力强,更能够正确认识挫折,有力地战胜挫折,在挫折中前进。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社会经历简单,缺乏在社会实践中的锻炼,缺少对挫折的体验,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不知所措。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引导大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
3.2营造和谐友爱的群体氛围。
社会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不良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有些大学生遭受挫折后,到底是战胜挫折积极进取还是畏缩不前消极退却,同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以及环境氛围关系极大。如果群体中充满互相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的气氛,受挫者就会从其中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如果群体中成员相互疏远、感情冷漠,则会降低受挫者战胜挫折的勇气。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为受挫者创设一个良好的群体氛围,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4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挫折观。
在人生旅途中,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要教育学生面对挫折,能勇于承认“失败”,但不要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即承认对奋斗过程中某一环节的努力的失败,但不能对自己本身做出消极、否定的评价。其次,要培养挫折辩证观。挫折对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5提供情绪宣泄的安全机制,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排解力。
所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与受挫者进行心理交流,采取个别谈话、意见箱、开展热线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方式,给受挫者提供各种抒发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把不满的情绪全部宜泄出来,以达到内心的平衡。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应该是对学生而言是占着主体的地位,社会以及家庭的一些影响是起到次要的地位,这三个方面的教育要是不能合在一起的话,学校的教育力度再大也是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在学校大力的投入教育的时候,社会以及家庭也是应该极大的改善相应的环境,积极的做好社会育人的功能,进而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还有的就是应该全面的提高大学的心理素质以及自信心还有意志力的培养,这样的话才能做到有效的增强他们的抗挫折的能力,进而会极大的避免大学生的挫折感的产生,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闭志友,旷文建,王家林.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效果的追踪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10
[2]王宇丹.关于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3
[3]张旭东.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3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5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创新思维
当人类面向21世纪的时候,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国家间竞争的加剧,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创新与发展则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主席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顺应时展的需要,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出一批批素质全面,专业技术优势明显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欲望和热情驱动下的创见性思维活动。通过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现。
1.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志
因为创新思维是以超越固定的常态“模式”,突破传统的、习惯的影响为依据的,是以个体前所未知、社会前所未有的创见性和新颖的东西成为成果的。因此,新颖性和创见性是创新思维最本质的属性。
2.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
创新思维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但更主要的表现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发散思维就像一个由中心扩散开来的无穷的思维方向所构成的圆形射击面。这种思维方法的创新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使人的思维不受原有的知识、规则、常识的限制,允许对问题的思考标新立异,在方向上可以“海阔天空”、“异想天开”,从已知的领域去探讨未知的境界。集中思维是一种异中求同的思考方式,具体说来,集中思维是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最有价值的设想。要设法找出一条通向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来。在创造性活动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通常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往复,才能完成。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和现实定向的有机统一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创造性想象是不依赖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文艺作品中新形象的创造、科学研究中新假说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等,都离不开创造想象。但是,大脑的想象如幻想,不一定都符合科学的要求。因此,只有既鼓励幻想,又提倡求实精神,把创造想象与现实定向高度统一起来,才能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代化,赋予真正的社会价值。
4.迷恋所产生的灵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点
迷恋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高度专注的心理状态。灵感是指在创新思维中,新形象、新观念的突然出现。灵感虽然具有突然性,但它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们付出艰苦努力和辛苦劳动的结果,是由于迷恋而产生的。
二、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全新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人才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突出表现出以下几种特性:1.无形性。知识是人们所拥有的信息知识和经验类知识的总和,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因此是无形的。2.无限性。知识是非稀缺的资源,它可以源源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来,知识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更新快。新的知识不断涌现,旧的知识不断淘汰,新知识可以迅速取代旧知识而占支配地位。4.波及效应大。知识通过信息网络传播速度快捷,一项新的发明可以迅速地作用于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上知识的特性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引擎和决定性力量,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比资金的投入与积累、市场的占有与扩张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在培养目标上:一是由于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视野和思想不够开阔,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人们普遍习惯于用较多精力去培养“学究”式的尖子和“优秀学生”,使得这些学生往往只是按常规走路,按书本行事、死背教条、照搬照套,缺乏非逻辑思维直觉、联想和想象,因此很难产生创新思维。
2.在课程设置上:一是教学内容陈旧,没有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特别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二是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没有针对学生的思维现状和要求来科学地设置相关课程。
3.在教学方式上:一是教学方式单一,盛行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是知识的“存储器”;二是教学手段陈旧,很多教师仍固守在“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死记硬背,相互讨论的机会不多,发言的机会更少,致使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
4.在教学评价上:一是教学评价单一,只重视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学生思维的评价,只重视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致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二是只重视笔试,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多,运用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且口试及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很少运用,导致学生只满足于知识的简单再现,很难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由于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思路固定,思域狭窄,不能面对丰富多变的大千世界。可见,改变束缚创新思维发展的传统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1.尊重学生个性,激发自主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学校教育应该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潜能。应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精神。教师要在承认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或从事创造性活动。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学生的各种正当兴趣、爱好特长给予必要的鼓励,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6
【关键词】学科竞赛;教育技术;能力发展
0引言
所谓的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是指和教育技术以及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本文是从两个方面来界定教育技术学科竞赛的,一方面是由教育技术学科职能部门举办的竞赛,另一方面是由其他部门举办的,参赛对象主要是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的一种竞赛形式。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既考察了该专业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又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逐步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1学科竞赛对于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技g实践是大学生进行创新的源泉,教育技术实践能力的发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背景下,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有调查显示,学生对高校的教育环境不是很满意,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也不高[1]。这就说明我国高校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举办的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有实践研究表明,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未参加过的学生相比要高出很多。
1.2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这也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企业发展也离不开团队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参与学科竞赛就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因为现在的教育技术学科竞赛已经不再是个人参赛,而是以小组形式参赛,这样就一定要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竞赛任务,通过协调分工共同解决问题,才有最终走向胜利的可能。
1.3有利于奠定就业基础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我国人口的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在供大于求的前提下,企业开始提升自己的用人标准,越来越关注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而学科竞赛获奖证书将就是学生能力的证明,这也成为毕业生的一个就业优势,参与一项竞赛,就相当于经历了一场项目开发,整个竞赛过程都可以看到学生的能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基础。同时,学科竞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参赛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可以针对自己的缺陷不断改进、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4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科竞赛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紧密联系的,竞赛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就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在赛前培训和指导以及逻辑思维训练等方面,教师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辅导学生参赛的同时,就会发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为了适应竞赛的要求,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所以竞赛也是教师的一个提升机会。
2提升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水平的策略
2.1建立系统化的竞赛体系
学科竞赛应该以传统竞赛为基础,构建全方位的竞赛体系,形成国家级竞赛、省级竞赛、校级竞赛和院级竞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出各类学术团体对教育技术学科竞赛的推动作用。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教学,要举办一场成功的学科竞赛,就要先建立一套竞赛机制,确保竞赛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对于如何组织竞赛和辅导、工作人员安排和评审颁奖等各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并制定出相应的竞赛奖励措施,对教师的指导工作程度进行规定,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2.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举办一场竞赛是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科学地运用激励机制,就可以正确引导参赛选手,鼓励他们突破自我赢得胜利。在高校建立学生学分制度是确保学科竞赛活动持续开展的一种动力。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时候,应该把创新学分列入必修学分行列,这样就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学校还可以设立创新奖学金,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都要计算工作量,然后通过绩效考核给予教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教师的指导积极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学科竞赛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可以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育技术学科亦是如此,开展教育技术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就业增强技能,提升社会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樊里略,陈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6,23(07):201-202.
[2]李是良,雷永鹏,苑洪亮,等.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08):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