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红楼梦的历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红楼梦的历史范文1
宝玉的乳母李嬷嬷来看宝玉,看见酥酪,拿匙就吃。一个丫头说是“给袭人留着的”,结果李嬷嬷听后“赌气将酥酪吃尽”,宝玉回来后,袭人只得哄骗宝玉去吃“风干栗子”(《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三十七回中写道:袭人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时鲜果品,又那一个,是一碟子风干栗子栗粉糕。这栗粉糕即板栗糕,是用栗子制成的。
【制作方法】
风干栗子:取新鲜栗子择净,放于布口袋中,悬挂于自然通风处阴干后即可取用,食用时去壳服食。
栗粉糕:鲜栗子、糯米粉、白糖适量。将栗子去皮壳,煮熟,打烂,与糯米粉、白糖适量拌匀,制成糕状,外撒上桂花少许,上笼中蒸熟即可服食。
【历史溯源】
栗粉糕见于南宋《武林旧事》一书,足见以栗子制糕为时甚早。《清稗类钞》载:“栗糕,以栗去壳,切片晒干,磨成细粉,三分之一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和入白糖。”清・袁枚《随园食单》也有“栗糕”条云:“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又云:“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贾府用新栗制糕上加桂花,当系极讲究的美味佳点。
【中医观点】
栗子,又称板栗,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每年8~10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壳取仁用。栗子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在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在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便有栗子的踪影。栗子的食疗及药用价值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腰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泄泻及肾虚腰膝无力,小儿筋骨不健等。《名医别录》言其“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千金・食治》言其“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新修本草》言其“嚼生者涂病上,疗筋骨断碎,疼痛,肿瘀”。《滇南本草》言其“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证俱可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栗子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颗顿愈。”据《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慈禧太后最爱吃栗子,御厨们为了保证老佛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栗子,便将栗子加工磨成粉,再佐以冰糖等佐料,制成小窝窝头,每餐必食。慈禧虽届耄耋之年,仍皮肤细嫩,光滑润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有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常吃栗子,可防老抗衰,益寿延年。
【营养分析】
红楼梦的历史范文2
袭人依宝玉之命,将一个五寸来高的小玻璃瓶子交与芳官,里面装着半瓶“胭脂一般的汁子”。厨师柳嫂误以为是宝玉平时喝的西洋葡萄酒,便忙着取烫酒的器皿“旋子”准备烫酒,其实芳官拿的是玫瑰露,一种民间古老的露酒,在清代曾名扬京师(《红楼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但通过这一段的描写,也透露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即宝玉平时除了爱喝黄酒外,也爱喝西洋葡萄酒,而且酒的颜色是“胭脂一般的”。似乎可以推断,“胭脂一般的”定是比较浓郁的红葡萄酒。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在18世纪的清初,有一些进口的葡萄酒进入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完全是有可能的。而就连柳嫂这样的厨役都知晓,可见西洋葡萄酒在贾府的知名度。
【历史溯源】
葡萄,又名草龙珠,蒲桃,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尤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所产的葡萄味甘品优而驰名中外。葡萄的故乡在地中海、黑海沿岸。据《西域传》记载,我国的葡萄是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并广为传种、繁衍的。
葡萄酒是以葡萄加工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中国在汉代以前就已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埃及在4000年前的墓葬中发现一幅有挤压葡萄方法的壁画,说明当时已种植葡萄并挤汁饮用。
【中医观点】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脾、肺、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强筋骨,生津液,止烦渴,利小便之功,适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盗汗,腰膝酸软,热病烦渴,声嘶咽干,小便淋涩,水肿等。《神农本草经》言其“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名医别录》言其“逐水,利小便”。《滇南本草》言其可“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气,滋肾液,益肝肾,强筋骨,止渴安胎”。
【营养分析】
葡萄有“生命之水”、“水果明珠”之称。据分析,鲜葡萄含糖量为10%~30%,有机酸为0.1%~
红楼梦的历史范文3
在《红楼梦》外译的研究中,学界大多集中探讨其英文译本,对其德文译本则缺少关照。《红楼梦》最早的德文节译本由德国人弗兰茨・库恩(Franz Kuhn)于1932年完成,这个译本在欧洲具有一定影响,多年来不断修订和重印,并被转译成英、法、意、荷兰等多国文字。2007至2009年,欧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最新的德文译本,由德国汉学家莱纳・施华慈(Rainer Schwarz负责前八十回)和马丁・沃斯勒(Martin Woesler负责后四十回)共同完成,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德语全译本。笔者以该德译本的章回目录翻译为研究对象,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讨论该理论对章回目录德译的适应性,探究译者翻译章回目录时使用的翻译策略,并试图对形成的翻译效果进行评价。
一、《红楼梦》章回目录的特点
《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每回皆以八字的对句构成,形式整齐划一,同时兼具音韵美,运用叠音、叠韵等手法使之平仄协调,读来朗朗上口,如“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十九回)。
除其形式特征外,其章回目录还有上下句意群分段处一致的特点。基本句型为“3+2+3”“3+3+2”“3+1+4”“4+2+2”“4+4”,且上下句对仗工整,词性到词义皆相对或相近。“3+2+3”的意群划分句型为《红楼梦》章回目录的基本格式,如“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第十二回),该句型每句三顿,每顿字数为两个字或三个字,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此外,大量运用借代、谐音、双关、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是《红楼梦》回目的又一特点,如“滴翠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二十七回)。这无疑是章回目录中增色添彩的部分,但对于译者而言却是个艰巨的任务。如何将在一N文化中不言而明的东西,在无法加注、也无法进行文外翻译的条件下将其丰富的寓意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受众读后并且能领悟其中的蕴藏之美,这无疑非常考验译者的翻译功底。
二、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
1968年,法国著名口译专家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率先提出“释意理论”这一概念,1984年,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合作出版了《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正式确立。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译者应脱离原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即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其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原语的意义和思想,实现“得意忘形”。
释意理论从语言层次的角度出发,将翻译分为词义层次、话语层次和篇章层次。其中,篇章层次将注意力集中于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篇章间建立交际意义的等同性,只有“意义对等”才是翻译表达追求的效果,也是衡量翻译的标准。释意派区分了“词语对应”和“意义对等”两个概念,“词语对应”只适用于数字、称谓、专有名词等少数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翻译来说是行不通的。释意派同时认为,翻译是一种有人的认知参与的交际行为,基于此诞生了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释意理论将“意义”作为翻译行为中的核心对象。释意和翻译都要围绕意义展开,如果不经历这一阶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只是语言间的机械代码转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翻译。
三、释意理论下对《红楼梦》章回目录德译的评价
古典小说的章回目录的主要功能是概括全章的内容或本章的主要事件,使读者在读到回目标题时就能了解本章大意,引起阅读兴趣。此外,回目翻译与小说的正文翻译也不尽相同,回目作为标题,所占篇幅不应过长,也不宜进行加注等文外翻译。
(一)释意理论对《红楼梦》回目德译的适应性
虽然回目的翻译也强调对形式的要求,但当内容与形式发生冲突时,由于回目的篇章概括性特点,《红楼梦》德译本的译者在必要的时候舍弃了形式,为内容作出让步。在施华慈和沃斯勒的合译本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释意理论关照下,这种注重传递其原文“意义”的翻译处理。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19回)
译: Zu traulicher Nachtstunde spricht Hsi-j?n ein ernstes Wort; in stiller Nachmittagszeit entstr?mt Dai-yü ein sü?er Duft
在这一章回中,宝玉偷跑到花袭人家去探望她,凸显袭人善解人意的性格,古时也有用“解语花”来形容聪慧可人的美女一说;而后一句对应宝玉和黛玉在潇湘馆中玩闹,宝玉闻到黛玉袖中有奇香,便闻个不停,尽显宝、黛初恋的柔情蜜意。从该回目的德译来看,施华慈的翻译明显抓住了本回的意义核心,花袭人的劝诫和林黛玉的自生奇香。原文用“花”和“玉”分别代指花袭人和林黛玉,可能是考虑到“解语花”和“软玉生香”的双关之义,而施华慈在译本中直接用音译的方式道出了二人的姓名,直接表明了本章的两位主要角色和她们所实施的行为,并用两个带有形容词且相对应的时间状语zu traulicher Nachtstunde和in stiller Nachmittagszeit表明事件发生的情境,即“情切切良宵”和“意绵绵静日”,在传达回目本来意义的同时,打破了原文的语言结构外壳,这对缺乏中国古典文化背景的德国读者而言,无疑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自然带来更流畅的阅读体验。
例2: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第45回)
译: Zwei Freundinnen wechseln Freundesworte; in einer Regennacht entsteht ein Herbstdicht
本回讲黛玉秋日里犯病,宝钗前去探望,黛玉心生感动,不再对宝钗心怀芥蒂,两人互诉真心,成为真正的知己,之后两人的相处便情同姐妹。宝钗走后,独自一人的黛玉在秋霖脉脉里不禁黯然伤怀,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金兰”在汉语中指牢固契合的友情。后也用作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成语“义结金兰”。在施华慈对本回目的翻译处理中,将“金兰”译为朋友,“金兰语”用一个自造的组合词“Freundesworte”,即“朋友间所说的话”来代替,将德语回译回来可以译为“两位挚友互诉衷肠”,这也圆满地传达了原文的核心要义。笔者认为,施华慈对“风雨词”的翻译处理则更为巧妙,此处他没有强行将“风雨词”直译为“Regengedicht”来与前面的风雨夕“Regennacht”作语言形式上的对应,而是考虑小说原文中黛玉的秋思之苦,译作“Herbstgedicht”,即“秋辞”,如此一来,更渲染了秋日寂寥和黛玉内心孤寂的氛围,使本章回目真实的意境呼之欲出,也体现了对原文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尊重。
释意理论中同样强调了翻译过程中人的认知参与的重要性。释意学派认为,意义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对原语语言含义的理解,更需要译者的认知补充(complements congnitifs)。释意学派认为,意义是语言含义和人的认知知识融合的结果。例3可以看出在《红楼梦》章回目录的翻译中译者的认知参与的价值。
例3: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27回)
译:Beim Pavillon Tropfendes Grün jagt eine Yang Guee-fee nach schillernden Schmetterlingen; am Grab der Blüten weint eine Dschau Fee-y?n um die welkende Pracht.
本回讲述了《红楼梦》故事中两个经典的场景“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而在回目中分别用中国古代两位著名美女杨贵妃和赵飞燕来指代她们,薛宝钗和林黛玉在体态和气质上的差别立刻跃然纸上,《红楼梦》书中常有“钗肥黛瘦”的具体描写。译者在处理此回目的翻译时,分别将“杨妃”和“飞燕”的音译名补全成“Yang Guee-fee”和“Dschau Fee-y?n”,f明译者自己的认知知识库中有与此相应的背景知识,杨贵妃和赵飞燕是中国古典美人的代表,在海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对她们的全名进行音译,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说,显然比只音译“杨妃”和“飞燕”更有助于内容的理解。在《红楼梦》的回目中,出现了很多黛玉和宝钗的别名。译者并不是只用音译法进行翻译,而是根据不同别名所蕴含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此处将“林潇湘”译为“Die Kaiserfrau vom Hsiau-hsiang-Flu?”,是译者考虑到林黛玉的雅号“潇湘妃子”进行认知补充的结果,此处运用了字译加阐释的方法,补足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欠缺,笔者认为这同样是恰当妥帖的翻译。
(二)释意理论下对《红楼梦》部分回目德译的批评
施华慈和沃斯勒在处理《红楼梦》的某些回目翻译时,更偏向异化的翻译,他们尽可能保留了异己的文化因素,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了新的文化体验,满足了对原语言文化的异质性期待,但同时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学误读及文化冲突的现象,从而影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4: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琼卿夭逝黄泉路(第16回)
译:Yüan-tschun wird für ihr Talent in den Ph?nixmusterpalast aufgenommen; Tjin Dschung mu? in der Blüte seiner Jahre den Weg zu den Gelben Quellen antreten
笔者认为,此处施华慈对“黄泉路”的翻译还有待商榷。“黄泉路”在中国的神话和道教典籍中指人死后通往黄泉地府的路,属于中国文化专有项,在德语中并无此意象。所以,施华慈将黄泉路字译成“den Weg zu den Gelben Quellen antreten”,即“踏上通往黄色泉水之路”,这明显只是释意理论所批评的语言含义层面机械的代码转换,并未用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传达原语的真正含义,实现“意义对等”。德语读者无此背景知识,其在阅读完该回目的标题后,并不会立刻如中国读者一样,想到秦钟的夭亡,只有在通读完整章内容后才会理解。这就造成回目内容和意义的缺失,降低译本的可读性。
释意理论主要产生和应用于口译领域,在该理论视角下进行《红楼梦》的回目翻译分析时,重点是追求其“得意忘形”,但是在回目形式的美学翻译上有所欠缺。
例5: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第34回)
译:Von Gefühlen bewegt, rührt Bau-yü seine Kusine; im Irrtum befangen, r?t Bau-tschai ihrem Bruder.
在本回目中,“情”和“错”分别重复出现了三次,不仅字词对仗工整,更传达了音韵上的美感,体现了非常缠绵的艺术效果。此处译者的翻译过于简单直白,建议本回可以译为“Eine wortlose Mitteilung trifft auf stummes Verst?ndnis; eine grundlose Zurechnung führt zu unverdienten Taten”。笔者用两对近义词(wortlos和stumm,grundlos和unverdient)来表示原文反复出现的“情”字和“错”字,并且wortlos 和grundlos 后缀相同,在形式上也有一定的对应,回译过来即为“无声消息更遇无言理解,无端非难导致无谓指责”,如此一来,在传递意义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本章回的形式美。
红楼梦的历史范文4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首写的是晴雯。
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首写的是花袭人。
3、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首写的是香菱。
4、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写的是林黛玉和薛宝钗。
(来源:文章屋网 )
红楼梦的历史范文5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交际心理;处世态度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6-0069-04
《红楼梦》人物众多、各具情态。关于做人、处世的评说,人们似乎一致认为:在贾府最会做人的是宝钗、熙凤和袭人,最不会处世的是宝玉、黛玉和晴雯。这从人际交往方面概括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态度。当然,由他们的态度而导致的结果也是经纬分明的。最会做人的宝钗、熙凤、袭人无不例外地得到了封建大家长阶层的厚待和重用。而最不会处世的宝玉是有名的“富贵闲人”,因衔玉而生受到宠爱,却招致莫名陷害被父亲毒打;晴雯更是被上上下下的主子奴仆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还落了个“狐狸精”的虚名,被折磨而亡;黛玉在大观园不仅没做成宝二奶奶,竟还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眼泪”、“柔弱多病”、“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等含有贬义性质的代名词,她“在精神生活领域被人倍加赞叹、敬仰,在世俗生活领域又使人唯恐避之而不及”。[1]其实不然,林黛玉在大观园中也是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是一个很强大的人。只因她是一个很自恋的女子,所以非常强调自我的感受。她在贾府不是不会做人,也不是不会讨好别人,而是不想违背自己的处世原则。林黛玉留给人们的不擅长为人处世的感受与印象,其实就是她用自己的一套独特的人际交往准则造成的:时时要求自己做一个有距离感的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策。对丫头、婆子、管家等下人是立威为主、言语刻薄,对宝钗、湘云、妙玉等情敌则是化敌为友、情深意长,既保全了自己的爱情,又成全了自己的友情。
一
“自恋”一词在英语中是“narcissim”,译为汉语就是“水仙花”的意思。这来自一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厄索斯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后,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最终憔悴而死,变为一朵水仙花。这是心理学上的自恋,属于病态的范畴,和本文所说的自恋不是一回事。林黛玉爱自己,但不要求所有的人都爱自己,“颦儿才貌世应稀”,她的自恋是健康的。
林黛玉的美貌,出自贾雨村口中是:“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今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再到贾府后,“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林黛玉的母亲是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而林黛玉又是其父林如海中年得女,“故爱如珍宝”。黛玉自幼就聪明清秀,其父更是为她请了家庭教师――贾雨村来教她读书识字,可知黛玉从小就培养出了非凡的气度,难怪此处有脂批:“写美人是如此笔仗,看官怎得不叫绝称赏!”
更有聪明如王熙凤者竟也亲口赞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一段虽有凤姐讨好贾母之嫌,但“‘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
到了宝玉眼中,黛玉更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心细,不只是见了黛玉的“情”、“娇”,更是连“才”也感受到了。由此可见,林黛玉不是徒有花容月貌,而是更有言谈举止的清丽脱俗。
黛玉才情似海,在入住大观园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渊博的知识就连贾府的小厮兴儿也都知道:“我们家的姑娘不算,另外有两个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
如此一个可人儿,贾府上下自然喜欢,何况还有贾母的万般宠爱。因此,人见人爱的林黛玉没有不爱自己的道理。这一点从她所作的诗词中亦可看出:“林黛玉所创作的诸多诗词透露了极其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她诗词中所体现的自我意识又是不断呈现出来的,而且愈来愈强烈,表现了一种趋强性。”[2]《白海棠诗》是借白海棠惟妙惟肖地反映出一个娇弱、纯洁、孤傲、多愁的少女形象;《咏菊》是自我的倾泻,借物写人,描写自己和一样,傲岸不屈;《菊梦》其实就是黛玉自己的梦;《唐多令》、《秋窗风雨夕》和《葬花吟》更是黛玉的满腔愁绪。可见,黛玉关注的对象是自己,欣赏和品味的对象亦是自己,她是一个太爱自己的人。正如有评论者指出:“林黛玉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才貌双佳的贵族少女,其心灵上积着一种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自恋情绪。”[3]
二
自恋的人往往都很自我。林黛玉从小就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这从她刚进贾府的一举一动就可以看出:“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她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自己全部融入贾府的生活中,所以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不比薛宝钗来时就“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尽管黛玉也生活在贾府,居住在大观园,从表面上看她与众多的小姐们拥有一样的待遇:作诗、祝寿、嬉闹,但实则有天壤之别。约略看来,宝玉、探春、惜春、迎春、宝钗、湘云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与他人的世俗纠纷和利益冲突中,而黛玉则似乎与这个世界存在着天然的绝缘体――她虽活动在人事纠纷的大观园中,却又始终远离大观园的是是非非。这与黛玉的自恋心理有关,一则自恋的人只见自己的思想情感,只关注自我的发展状态,所以也就不去理会外界的纷争;二则自恋的黛玉即使知道了这些是非,也不屑于参与或争论,最多也只是在心里感叹感叹罢了。例如对于王熙凤接尤二姐进大观园之事,“园中姊妹和李纨、迎春、惜春等人,皆为凤姐是好意,然宝黛一干人却为二姐暗自担心”。黛玉自然知道王熙凤的底细,不免为尤二姐担心,但也只是“暗自担心”。她不愿意别人闯进自己的世界,也不想去干涉他人的生活;她就像个天生的寄居者,只不过是借其一角还前生欠下宝玉的甘露而已;她与凤姐、探春等人,似极亲密,又似全无牵挂,仿佛是一个生活在别处的人;她一生展示的是别人与自我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为了保持自由的心性、自我的尊严、自我的才智、自我的世界,而固执地选择了孤独。“有自恋情结的人严重自我中心,惟我独尊,渴望别人的特殊赞美和特别爱护,因而一般正常的人际关系难以满足他们这种过份的苛求,产生孤独失意之感便势在必然了。”
宝玉是惟一走进黛玉自我世界的人,但他也是黛玉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黛玉种种的小心眼,说话故意冤枉宝玉,动不动就伤心流泪,看似无理取闹,实则大有深意。正如她对宝玉所说:“我难道为叫你疏她?我成了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黛玉的一生其实不是为“情”,而是为了自己的一颗“心”;她更爱自己对宝玉的那份感情,爱宝玉对自己的那种态度;她对宝玉向来是自恋多于爱情的,更何况大观园里的其他人呢。
三
黛玉虽然自恋,但不自闭。她虽然不喜欢处理人际关系,但毕竟还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世俗纷扰的世界,也不得不和各色人打交道。对于这一点,黛玉也是心知肚明。例如她和宝钗结为金兰之交后,在说到自己的病情时,宝钗建议她每日吃燕窝,黛玉说道:“……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这里有黛玉的伤感,更有自恋的敏感和自我的要求。林黛玉有贾母的宠爱,贾府的人是轻易不敢冒犯她的。但她深知,是要和这些人时时打交道的,贾母也有想不到看不到的时候,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
林黛玉也有自己独特的处世方式,那就是强调主观个体的存在,决不肯委屈自己的心性。对那些丫头、婆子、管家们,她虽然不放在眼里,但也知道她们都是不好惹的,所以她平日里说话刻薄,这正是她保护自我的方式。这与薛宝钗在周全大局中谋取自我利益的风格不同。如果说宝钗是立恩为策,那么黛玉则是立威为主。黛玉的禀性是决不容别人轻看或冒犯她,如宝玉在薛姨妈家吃酒一节,因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多事说了一句,黛玉便利嘴不饶人。情景如下:
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黛玉就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姑娘,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这算了什么呢。”
在这里,黛玉为什么要“冷笑”?一则李嬷嬷的称呼实在是不讨人喜欢;二则黛玉刚暗自奚落了宝玉不听她劝,反倒是听从宝钗劝,改吃热酒的事,心里正不自在;三则黛玉心高气傲,李嬷嬷这样的人反来说她,一时真是自尊大伤,出口的话自然是“比刀子还尖”。
黛玉自有黛玉的脾气,她向来直爽率性,连大管家周瑞家的在帮薛姨妈送宫花的时候,被黛玉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噎得不敢言语一声。贾母跟前的大红人王熙凤都被黛玉评说:“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罢了。”因此,黛玉的嘴巴厉害是上上下下都领教过的,这就不能不使一些人对她心存敬畏。倘若有人冒犯她,她必是以牙还牙,这就给她赚了个“刀子嘴”、“好刻薄”的恶名,连怡红院的小丫头小红都知道“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又细的”。但黛玉的目的达到了,她要的就是众人对她的敬畏,既保全了她的尊严,又省了世俗的纠纷,至少不会像贾府的二小姐迎春那样尊严全失,还要整日与丫头、婆子们吵个不停。
黛玉的刻薄,使她给人以冷峻、难以接近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她的保护色,她也有很热情的时候。如果你不小瞧她,真心地尊重她,她是会把你当成知己和朋友。大观园里的主子小姐是很多的,林黛玉和她们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地位,自然是不可以像对待丫头、婆子们的方式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黛玉又始终是自恋的,与自己性情不大相投或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人,她一般不怎么理会,礼节上过得去就可以了。相反,那些和自己密切相关或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她是很密切关注的。大观园里,和黛玉成为好朋友的有三人:宝钗、湘云和妙玉。这三位都是大观园里一等聪慧美丽的女子。换句话说,黛玉很注重交友的质量。“自恋的人对自己的精神需求和要求都很高,一切的交往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4]更有意思的是,这三位都可算是黛玉的情敌了,由此可见黛玉新奇而又自信的交际心理与处世态度。
黛玉对宝钗的态度前后变化最大,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心理和心态的变化。她一开始是极不喜欢宝钗的,因为“宝钗年岁虽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就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更让黛玉难以接受的是宝钗带来了“金玉良缘”的说法,在黛玉心里,宝钗就是她的头号情敌,所以才有了对宝钗的处处挖苦和讽刺。因为这时候,黛玉对宝玉的爱情还不敢保证,宝玉还没有向她有过明显的表白,更何况宝钗各方面的条件似乎都要比自己强。等到宝玉对她诉说衷肠,说出“你放心”三字之后,黛玉就完全相信了宝玉的爱情,也就很少再和宝钗“水火不容”了。黛玉因为自恋,不轻易接受别人,但与薛宝钗这样优秀的人结为好友或姐妹,她也是愿意的,所谓“惺惺惜惺惺”也。薛宝钗的处世原则是“随分从时”,“只愁人人跟前失于应侯”,又善察言观色,自然感觉到林黛玉态度的转变,于是把握时机,在黛玉行酒令失言第二天就“蘅芜君兰言解疑僻”,黛玉便立刻接受了宝钗的好意。众人在惜春处讨论画画的事儿时,黛玉取笑宝钗把嫁妆单子都写出来了,宝钗也并不恼她,还说:“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拢。”二人关系一时好得紧。之后“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二人结为金兰姐妹,速度之快,连宝玉都“暗暗的纳闷”,“他俩个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竟比他人好十倍”。此后,黛玉更是把薛姨妈也当成亲妈对待,满足了自己对亲情的渴望。对宝钗,黛玉是有意结交,姐妹情深。
湘云的性情、遭遇与黛玉最为相似,二人同是自幼父母双亡,同是寄人篱下。湘云是大说大笑的男孩子豪爽脾气,而黛玉自幼也是被父母“假充养子之意”以待,因此,黛玉很是欣赏湘云的男子气概,又从小常一起吃住玩乐,按理说二人早该成为好朋友了。可是,湘云每每多赞宝钗,让黛玉心里很不受用,再加上黛玉心高气傲,二人都是性情率直之人,自然口角就多了。宝玉得了金麒麟后,黛玉更是“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上撮合……今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却再一次听到了宝玉有关“混账话”的肺腑之言,一番感叹之后,就再也不对史湘云起疑心。其实,史湘云是最不将儿女私情放在心上的,她每每说话不给黛玉留情面,正是因为了解黛玉。而黛玉一旦决定和她交好,自然是锦上添花之事。所以,写到诗时,二人更是互相赞赏。及至中秋夜“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二人同起身世之叹,湘云更是关心宽慰黛玉要好好保养:“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诗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在这里,且不说薛宝钗平日对人好是出于什么目的,就连一向夸赞她的史湘云都说她的不是了,可知此时,湘云从先前的了解黛玉转向理解黛玉了。所以黛玉也不肯负她作诗的雅兴,二人联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奇绝诗句。对湘云,黛玉是同病相怜,互相欣赏。
妙玉是大观园请的带发修行的道姑,人品、相貌也是一流的。尽管她很少参加大观园众多的活动,但她的一举一动都早已泄露了自己的心思,即她在暗恋宝玉。黛玉自然是最先感觉到这一点的,但黛玉却不担心,因为她深知一个女尼是根本不可能成为宝二奶奶的,所以在众姐妹想要赏红梅写诗时,还主动让宝玉去找妙玉乞红梅。假如是叫宝玉单独去宝钗处,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另外,黛玉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妙玉的知己。例如,写到妙玉请黛玉、宝玉和宝钗吃梯已茶时的情景: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天夏天才开。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此处有一脂批:“黛是解事人。”黛玉很明白妙玉的性情,并且可以说很体贴妙玉,稍坐一会儿,就“约着宝钗走了出来”,偏留了宝玉在内。黛玉的心理很是奇妙,总归是自恋的,是对自己很自信,所以她并不担心宝玉和妙玉共处。同时,黛玉和妙玉的处世态度也是很相似的,都喜静,都有洁癖,都自恃甚高,都是“世难容”――不懂迎合世俗,不懂适者生存,不懂摧眉折腰,不懂趋炎附势。二人可谓是同类。相似的人总是很容易看出彼此,且好沟通。黛玉和妙玉可以说是精神层次上的朋友,所以妙玉才为黛玉续诗。对妙玉,黛玉是关照自我,精神知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的交友处世都从自我角度和立场出发:是自我,不是自闭;是自强,不是自私。纵观整部《红楼梦》,黛玉没讨好、拉拢过任何人,也没有因自己伤害过任何人。这就是林黛玉自恋式交际心理和处世态度所造成的,她是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是一个在自恋中自我强大的女子。
[注释]
[1]朱萍:《孤独中的得与失――林黛玉形象议》,《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1期。
[2]霍省瑞、陈冬季:《林黛玉的诗词及其自我意识》,《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红楼梦的历史范文6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一个重要语言学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分析不同语境中各种语言的言外之意,更有助于读者理解文学作品。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是翻译《红楼梦》的最杰出的两个代表,他们的译作也被很多学者研究过。本文拟从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分支—言外行为理论进行赏析第三章对王夫人这个角色的刻画。该研究发现,通过言外行为理论分析,杨译和霍译互有优劣,各有长短。我们可以借此方法赏析对比各种文学作品的译文以及同一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
1引言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分别作了翻译。该书最典型的章节为第三章,生动饱满,自成一体。本文所选研究对象是王夫人,她作为贾家的幕后主角,很多地方值得深入挖掘。要对她做深刻透彻的了解不能只关注其表面的语言动作,还要看她的言外之意。而要正确把握言外之意,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外行为理论是一重要而又恰当的切入点。把握人物的身份角色、性格等各方面才能真正把文章翻译好,言外行为理论正好提供了这种理论支持。因此,本文以第三章为例,在言外行为理论基础上分析两个译者的翻译进行赏析。
2言外行为理论
言外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一部分。奥斯汀认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P8249-252,胡壮麟,2001,7)美国语言学家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类:表达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宣告类。(P90-91,戴炜栋,2002)他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该理论解决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意思”来表达简洁的“言外之力”这样一个问题。(周明,2000)本文就是要以该理论为基础,对第三章中王夫人的性格行为进行赏析。
3王夫人
王夫人在贾府是个重要人物,有着一定的分析研究价值。如:“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霍:"We looked and looked, but we couldn’t find any likethe one you described yesterday. Perhaps you misremembered."杨:"But though we searched for a long time we couldn’t find any ofthe sort you described for us yesterday, madam. Could your memoryhave played you a trick?" (P181-210,党争胜,2008.9 )
这里最能体现出王熙凤和王夫人之间的关系。杨译”Couldyour memory have played you a trick?”相对比较委婉,更适合她们的级别和身份。在贾家这样的封建大家庭里,尤其需要注意措辞。杨译翻得就很好,在英语里就是“是不是您的记忆跟您开了个玩笑?”说出来更容易让人接受,体现出熙凤说话滴水不漏,处事圆滑的同时,更能体现出王夫人在熙凤面前的威严。
王夫人和林黛玉之间的对话是本章一大亮点。原文: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一你只日后不要睬他……霍:There is only one thing that worries me. Ihave a little monster of son who tyrannizes over all the rest of thishousehold ……The thing to do is never to take any notice of him.杨:Just one thing worries me: "That’s my dreadful son, the bane of mylife, who torments us all in this house like a real devil……Just pay noattention to him." (P183-213,党争胜,2008.9 )
这里既引出宝玉,也给黛玉敲响警钟,让她离宝玉远点,不要自找麻烦。为达目的,王夫人当然是把他说的越不能惹越好。相比两个译文,霍译更有威吓作用。"monster" "tyrannizes" "never”都是阐述类言外行为,都更好地体现出王夫人的“良苦用心”。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对于不了解情况的黛玉,王夫人势必要交代清楚。接着就是“笑”,“笑”也是一种语言,其言外行为更加值得分析。既是苦笑又是解嘲的笑,是表达类言外行为。宝玉实在不好惹,稍有不慎可能就导致他神经大发了,让人无奈;由于黛玉不了解情况,也略显出对黛玉的幼稚加以轻微的嘲笑。这笑也是一种阐述类言外行为,对自己上述话语进一步肯定和重申。.此外,这个笑还是指令类言外行为,她一笑自然就引起黛玉的注意,达到“你给我听好了”的警示目的。霍克斯译成“gave a rueful smile" ,"rueful”的意思有“expressing sorrow or regret in a slightly humor-ous way",根据场景,该词用的恰到好处。既增强渲染效果,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王夫人那种暗示多于语言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