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进出口贸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进出口贸易

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1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 通货膨胀 影响 对策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除了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和原材料、能源产品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外,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不断加剧以及人民币对外实际上处于贬值的状态才是当前我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外开放的领域日益拓宽,哪怕是全球经济的微小波动也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国际贸易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从商品价格传导途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国际视角上来看,由于贸易的自由化,需求和供给也可以视为一种商品进行传输,一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形成国家总供给的一部分,出口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在该国国内供给量和需求量一定情况下 ,进出口贸易会改变该国总供给—总需求平衡状况(即改变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进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波动,使该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发生变化。总需求的扩大将推动国民收入增加和物价水平上升,总供给的扩大则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迫使物价水平下降。

    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由此形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持续快速增加,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加之长期以来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使得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总供给增长缓慢,加之近几年鼓励扩大内需的政策,国内生产投资逐步升温,国内总需求增长大于国内总供给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增长同时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引发通货膨胀。

    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6420.6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7174亿美元,占到总贸易额一半。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内经济。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30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8354.2亿美元,增长12.9%;进口4697.9亿美元,增长12.5%。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为3656.3亿美元,同比增加13.4%。我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不仅提高了我国对出口商品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引发了整个社会总需求的膨胀。这种膨胀的社会总需求一旦失控,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二、从成本传导途径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通货膨胀输入的另一个方式是通过成本的传导,探讨中国进出口贸易是否可以通过价格的路径来影响通货膨胀,这需要考虑我国进口商品总量、比重以及它们在我国物价体系结构中的地位。成本传导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中国近几年的进口总额、初级产品进口额以及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均在上升,并且在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初级产品进口占到总进口额的32%。而在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生产者所需的机械及运输设备也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基本上每年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都超过了56%。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进口实行部分免税制度,所以此类的进口也呈上升态势。除此之外,美元的持续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不够,使得原材料相对价格大幅上涨,所以说中国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成本是一直上升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进口的绝大部分商品是生产的必需品,原材料、燃料、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量在总进口额中占的比重比较大。这就决定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引起物价上涨,会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 论

    从2007年至今的通货膨胀,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世界经济形式不明朗,国外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传导,以及国际LUNWEn.1KEJIAN.COM 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成本的上升是主要原因。再结合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有三个因素影响2011年CPI波动:一是2010年较高的CPI对2011年有翘尾因素影响;二是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压力,包括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也会对输入型通胀产生影响;三是国内成本推动的因素。综合这三个原因来看,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很难在短期内解决,而是一个长期现象。

    在这一时刻,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在宏观调控上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今后,我们应该把有效的控制进出口和保持物价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实现宏观经济总体的稳定增长。当然,以后的对外贸易也需要根据国家的经济战略、产业政策等做一些调整,以促进国内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2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路径;转型;升级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贸易顺差太大,贸易摩擦增多。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最先起源于欧美国家,还有东亚新兴经济体和我国之间产生的。我国需要从其他国家采购各种原材料以及零配件,还有一些中间产品,经过组装之后卖到国外。因此,把提高成本以及亚洲对欧美国家产生的贸易顺差直接转嫁给了我国,这就是我国针对欧美等国家产生的贸易顺差最为主要的来源。另外,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逐渐增多。

(2)进出口贸易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效益低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资本还有技术密集型产业当中经历的大部分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环节,重点在产品研发以及设计,还有制造以及销售,还有运输以及售后等不同的环节共同组成了整个产业链条,并且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只进行对零部件做出简单的进出口。随着进出口贸易国外增值率其增长速度不断放缓,所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经济效益也是比较低下的。大部分的高额利润都被国外企业拿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大部分的是依靠出售低生产要素的产品来获得低价回报的,随着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类别的产品占据的市场比例越来越大,我国在进出口方面有着较低的附加值,目前还处于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的最底端。

(3)对外依赖性以及依附性较强。造成我国进出口贸易依赖性以及依附性不断增强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依存度比较高的根本原因所在。到目前为止,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一旦出现进出口贸易价格波动,对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稳定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1)基于产品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从微观层面来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转型升级。把所有的进出口商品都按照具体的进出口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禁止类以及限制类,还有允许类等等。用此办法来限制我国进出口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产工艺水平较为落后的境况,并且对于容易引起出现贸易摩擦的产品,应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全面促进进出口产品贸易转型升级。

(2)基于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进出口贸易在整个产业层面进行转型升级主要是通过进出口贸易产品实现转型升级作为基本条件的,这同时也是进出口贸易产品实现转型升级最为直接的表现。另外,进出口贸易产品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步转向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实现转型升级的,目的在于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由原先的资源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向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方面转变,大部分的进出口企业尤其是在产品工业流程方面实现产业升级对于带动国内进出口贸易实现价值链由先前的低端环节逐步转向高端环节方面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更进一步地拉长整个价值链进入到产业发展领域,有效带动进出口贸易产业升级。

(3)基于区域层面的转型升级。从整个区域层面来看,我国进出口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就应该针对当前进出口贸易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分布不均匀这一问题做好解决,全面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区域性经济获得协调性发展。进出口贸易表现在区域层面上的产业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我国东南沿海区域,这些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相比较中西部地区而言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实现我国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还应该让进出口贸易体现在产品层面以及产业层面这两个方面都做到转型升级,并且不同的区域都应该同时实现转型升级,不同区域之间还应该建立起优势互补以及相互联系的国际贸易产业价值链。

三、小结

目前,进出口贸易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我国不能否定也不能放弃发展进出口贸易,而要继续将进出口贸易作为我国的重要贸易战略。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也不能依靠劳动密集型进出口贸易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因此,我国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压力,对进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百福,徐小薇.国学精品课教材: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M].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3

关键词:汇率制度 进出口贸易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本币升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贬值,在进行出口贸易的时候,同样的货物进口国需要拿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进口国可能转而求其它国的商品,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而本币贬值,意味这他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同样的货品需要更多的本币,不利于他国出口。

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贸易以及贸易收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本币的升值或贬值。货币升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虽然不利于出口,但是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则可以达到相反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货币的贬值对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与此同时,在同样名义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也就是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这必然导致该国支出的下降,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另外,如该国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则贬值可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本国该种产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原理,民众的经济支出会通过凯恩斯乘数而数倍提高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提高又会提高国内支出,达到良性循环的结果。

2.汇率变动引起价格传递,影响进出口贸易

前面说到,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是货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下降,这首先在进出口贸易中体现出来。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一般价格。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从而影响进出口商的贸易额和国家的贸易收支,这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首先,货币的升值是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如原料或半成品,然后通过价格传递,影响最终商品成本的下跌和价格的下跌。其次,汇率变动会使得贸易收支发生变化,如货币贬值后会出现贸易收支顺差,然后使得外汇储备增加,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使得央行必须通过购买外汇而在国内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显然,更多的基础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近两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的增长,尽管不是人民币贬值的结果,但是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较高就是很好的说明。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鼓励人们消费,因为在名义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公众更有意愿将货币转化成有形的资产,客观上又会推动物价上升。

二、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

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主要从进出口贸易中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结算货币的选择,以及利用各种金融工具。

1.选择多样化的进口来源

如同一国货币紧盯着另一国货币有很大风险一样,进口来源的单一很容易使得出口商转移汇率风险,甚至操纵价格。因为如果进口来源过于单一,反映了该国的某种资源对其贸易对象国或者地区的高度依赖。2007年底和2008年7月发生的两次大的石油涨价行为可以说明这一切,因为全球的石油资源过渡依赖一些产油国或地区。某些资源过于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严重受制于该国的货币汇率的波动,该国进而将汇率的风险转嫁到进口商。这种单独的依赖本来就是不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明朗,进口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因此,必须适当地扩大进出口业务的地域分布,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原料来源和销售地点,在多个资金市场上以多种货币筹措资金,按照汇率走势和国际贸易形势,建立一定的货币组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外汇风险。

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4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Eviews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我国进出口贸易定量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2日

一、引言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依然处于经济危机阴影之下,总体持续下滑趋于稳定,情势依旧不明朗,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反全球化趋势渐涨。世界经济复苏能力就目前而言较弱,政府债务尤其严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欠热,新兴产业发展前景不乐观,收入分配不均,投资增速削弱,经济贸易大环境不稳定。随着经济复苏,美国劳动力市场恢复明显,货币宽松量化政策终结,加息带来的外溢效益助长全球金融市场利率,可能引起新一轮金融市场波动。失业率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大,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受挫。

国内经济面临增速滞缓,房地产去库存情况不容乐观,进出口总量下跌,但对外贸易情况有所进益,总体呈稳中上升态势,发展走向新常态。2001年我国加入WTO,从这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得到了飞速提升,其相关依存度也越来越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越发重要。

进出口贸易总额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放眼国民经济领域之中占据了不容小觑的地位,研究进出口贸易对于整体国内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的把握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进出口贸易模型设定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的宏观统计数据资料,收集我国2000~2012年各年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据。利用单方程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及出口贸易情况做出定量分析。(表1)

(一)指标假设。Y: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X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0年=100)。

(二)模型建立。y=β1X1+β2X2+μ,模型中μ代表随机误差项。

三、进出口贸易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

(一)参数估计。假设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单方程计量模型的1~5项所有基本假设,由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法),利用Eviews软件得出结果。(表2)

y=-469240+0.047995X1+5245.841X2+μ

由上述分析可得,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可以利用上面得到的模型对进出口贸易总额进行相关的预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就增加0.047995个单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就增加5,245.841单位。

(二)统计检验结果如下:(1)拟合优度检验:R2=0.938901,拟合优度比较高;(2)方程显著性检验:F~Fa(k,n-k-1),方程显著性好;(3)变量显著性检验: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由表2可知,变量不显著,小概率p大于显著性a。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异方差性检验:本文采用White检验,采用White交叉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因为伴随概率p=0.369115,故认为模型无异方差性。

2、自相关性检验:本文采用DW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4)由表4中DW检验结果可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3、多重共线性检验:R2=0.990069,VIF

我国应该适当调节相关产业经济结构,把握机会,逐渐削弱贸易经济成本和增加高附加值贸易产品出口率,为调节稳固市场经济,大力发挥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在国际市场的风雨中平稳快速发展。

四、进出口贸易模型的不足和展望

(一)模型的不足。本文采用的是最基础的线性回归方法,构造的模型较为简单,考虑的各类影响因素可能会不够完善,也许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针对经济研究对象提出的模型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加以拓展,比如考虑非线性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对于影响因素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角度进行探索。

(二)进出口贸易发展建议

1、进出口贸易发展需要进出口企业积极配合引导,尽快调整其多方面经营方法理念,针对国外的中高端市场,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技能,降低产品经济成本,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尽可能配合地方情况利用各企业的自身优势。

2、改良商品出口内部结构体制,加快完成出口商品从粗制造、低附加值商品为主到精制造、高附加值商品为主的转变,提升其非价格市场竞争能力,提升贸易加工的普遍增值率。

3、拓展发扬各大自主品牌,更深层次优化提高出口产品的结构,加大改变改良出口盈利模式的力度,以高附加值、高产高质的产品优势迅速抢占登陆国际市场。

4、认真处理与各大国的经贸往来,向外拓宽我国经济的发展领域。美国、日本、欧洲、俄国、东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不仅仅是国际贸易大国。促进和多方大国及各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更高更好地发展,这是我国对外经贸的一大重头戏。

5、努力发展促进与各区域间经济产业合作和多边经贸协作关系,创建促成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全球范围下的自由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区域间经济合作,并加合国组织等多方国际经贸活动,以加强我国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中的有力作用。

6、加快推动发展区域间经济产业合作和多边经贸协作关系,重点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出口产业发展。

五、结语

贸易占很大比重的当代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多边贸易关系都产生重大影响。2016年底我国进口较大幅度增加,表明不仅海外需求上升,并且国内需求也在加速增长,这些都显示中国内需坚实回暖。对于国内相关经济政策实施和产业结构改革致使需求走强,拉动进口回升是必然现象。特别是针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措施使得进出口向好。总的来说,宏观政策应该继续向进出口发力。我们应该把握和利用进出口贸易的多方影响因素以及宏观层面的条件控制,深刻认识和把握进出口多边贸易的发展特征和走势。我们要辨证地对待我国当下所面对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机遇中蕴藏的挑战,还要把握住挑战中隐藏的机遇。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应该要开放和自由,同时充分利用每个国家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及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所以,对于当下的我国经济,应当倡导自由进出口贸易,继续积极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综合利用经济贸易有利条件,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2016~2020年维持6.5%年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在开放的贸易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与各国多边经济贸易有着密切关联,各经济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各国应该积极调控国内外经贸环境,经济与货币政策和国情环境相适应,确立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周边经济往来,实践和改进贸易经济措施,大力宣传贸易监管政策法规,降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促成世界贸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白冰.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21.

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5

【关键词】汇率;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综述

一、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整体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一)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卢向前,戴国强(2005)选取1994-2003年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的长期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存在显著影响,ML条件成立,存在J曲线效应。曹阳,李剑武(2006)选取1980-2004年数据,使用AR-GARCH模型测度汇率波动性,采用E-G两步法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认为汇率波动的增加在短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不大,但在长期,随着汇率波动的增加我国出口量将会减少而进口量则会增加。张进铭,周才云(2007)运用邹至庄检验对1980-2005年样本数据进行参数稳定性检验并分为1980-1993年和1994-2005年两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在1980-1993年我国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进口贸易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与出口贸易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汇率的正向冲击对进口和出口贸易影响均为正,其中,对出口贸易影响较强烈而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微弱。谷宇,高铁梅(2007)选取1997年1季度-2006年3季度数据,采用GARCH模型测度汇率波动性,使用E-G两步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均表现为负向冲击且对进口的冲击效应更大;在长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而对出口则表现为负向冲击,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扩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贸易顺差。周才云,曹泰松(2008)选取1980-2005年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我国进出口与汇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微弱。胡晓(2009)选取1985-2007年数据对中美贸易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出口产生正向作用而对进口产生负作用,认为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美国对中国的巨大贸易逆差。黄锦明(2010)选取1995年4季度-2009年4季度数据,利用GARCH测度汇率波动性,采用E-G两步法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短期和长期均成负相关,而出口贸易仅在长期易受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影响。李文懿(2010)选取1988-2006年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认为进出口增长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影响更为明显;出口贸易与汇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汇率提升在短期促进出口增长。谭越月,贾建华(2011)选取2005年7月-2010年10月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格兰杰因果关系。李天峰(2012)选用2002年4月-2010年4月数据,使用GARCH模型测度汇率波动性,在汇率水平值变化和波动率变化两方面对中欧双边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在短期推动中国对欧元区的进口抑制出口,人民币贬值对中国进出口均具有推动作用;在长期,中国出口额随汇率波动增加而进口额随汇率波动减少,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与欧元区出口均造成伤害且我国出口受伤害程度为欧元区6倍。许可(2012)选取2001年1月-2010年6月数据,采用AR-GARCH模型对汇率波动进行测度,选用E-G两步法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和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长期成显著负相关,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短期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短期有正向冲击作用。

(二)采用其他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1.采用OLS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张毓卿(2009)选取1998-2007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可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反向变动,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口影响较大而对出口影响较小。邱礼海(2010)选取2005年3季度-2010年2季度数据进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进出口差额的分析,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与当期的进出口差额的负相关,存在J曲线效应。

2.采用最大似然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蒋竞(2007)选取1989-2004年年度数据,采用汇率的方差度量汇率波动性,对中美进出口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系运用极大似然法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出口总额和美国进口总额波动性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波动性正相关,我国进口总额和美国出口总额波动性则与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波动性负相关,从而验证了汇率波动的价格转移机制的正确性。

3.采用其他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周宇(2008)选取1992-2005年数据,采用不完全替代模型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影响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汇率与出口正相关且存在两年的滞后期,对进口的影响虽为正但并不显著。任再萍,张迎斌,姚大伟(2008)选取1986-2006年数据,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增长率和汇率波动呈反向变动,进口增长率则与汇率波动同向变动。姜昱,邢曙光,杨胜刚(2011)选取1985-2008年数据,采用Hansen门限面板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不同汇率区间均不存在门限效应,但在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存在门限效应。单门限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减少我国当前贸易收支情况,人民币贬值不会扩大我国贸易顺差;双门限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率超过11.78%后将会减少我国国际收支。

二、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区域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一)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区域进出口贸易影响

姚允柱,张国强(2006)使用面板数据分析1981-2004年汇率变动对我国28个省际间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我国区域间进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异,我国整体及大部分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对汇率缺乏弹性,认为1992-2004年的市场发展使得我国出口对汇率变动开始变得敏感。

(二)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各地区进出口贸易影响

蒋洁芳(2006)认为广西进出口额不大且出口以农产品、资源型初级产品、纺织服装和瓷器为主,进口以工业产品作为原材料为主,汇率变化的影响是有限的,人民币升值虽然会缩小贸易顺差的规模,但不会改变市场格局和持续顺差的局面。邓超,章贤(2007)选取2001-2006年季度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湖南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出口总体影响不大,对出口影响的时滞约为1年,对进口的滞后期约为半年;汇率波动对不同行业影响不同。孔晴(2008)认为人民币加速升值有利于甘肃省扩大进口,降低进口商品成本,增强进口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迫使企业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缪露(2009)选取2005-2007年季度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江苏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认为汇率波动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J曲线效应;对出口影响的时滞为5个季度,对进口为1个季度。指出,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变江苏省的贸易顺差状况,甚至仍会因江苏省以加工为主的贸易方式和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贸易主体而使得顺差不断扩大。施芳芳(2009)分析1998-2008年相关季度数据,认为2005年7月汇改前汇率对广西进出口影响都较大,而汇改后影响较小,且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冯梅,刘思格,徐丹(2010)通过研究2005年7月-2010年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陕西省进出口的关系,认为陕西省出口对实际有效汇率具有显著的格兰杰影响,但实际汇率变化对出口没有显著的反馈作用。张文汇(2011)认为重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人民币升值虽然没有改变河北省进出口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但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会促使企业调整财务及经营策略,虽然短期内会加大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但长期将有利于促使国际收支平衡。陈望远,蔡武(2012)选取2005年7月-2010年12月数据,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广东省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认为汇率波动对广东省进出口存在显著影响,ML条件成立,存在J曲线效应。

三、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不同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白瑶,李坤坤(2008)认为由于我国加工型贸易产品主要是快速消费品,所以相对与汇率的变动,加工型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更取决于贸易对象的消费能力。任再萍,姚大伟,陈(2009)采用2005年8月-2008年3月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对各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间存在相关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变化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体上初级产品的进口与汇率波动呈现显著相关性,大部分工业成品对汇率波动无显著相关性。刘海月(2009)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具体行业进出口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可以降低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行业的大宗交易成本,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但另一方面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对我国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品的行业构成一定的威胁。由于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为主,人民币升值会抵消我国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使我国出口价扬量跌。李永宁,任强(2010)认为汇率波动对各行业存在差异,其中对制造业影响较重。马峰(2011)选取2001-2009年季度数据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对我国钢铁行业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我国的钢铁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在2005年7月-2009年1月间不存在J曲线效应。谭越月,贾建华(2011)对不同贸易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原料来自国内的贸易方式对汇率的敏感程度最大,汇率变动的贸易效果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生产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成反比。刘婷婷(2011)选取2006年8月-2010年12月数据,利用GARCH模型测度汇率波动性,运用Johansen多变量协整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会造成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从长期来看增长率下降,其中,对食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影响程度最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增长率产生的影响中,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影响程度最大。人民币贬值有助于我国进出口增长率上涨。

四、评述

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的与理论相符,有的则与之相悖,由此可见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尚无定论。此外,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整体进出口贸易的层面上,对于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对于我国具体的地区和行业影响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在这两方面进行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影响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31-39.

[2]张进铭,周才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基于1980-2005年的实证研究[J].理论探索,2007(6):84-86.

[3]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49-57.

[4]姜星,邢曙光,杨胜刚.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门限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11(7):36-42.

[5]刘海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基于具体行业的分析[J].金融,2009(11):91-94.

国内进出口贸易范文6

目前我国是一个能源净进口国,以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煤炭为主,2005年我国能源净进口(16945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223319万吨标准煤)的比重约为7.6%,2001年只有1.8%,近年来我国。我国能源净进口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8%。能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作为我国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最主要方式,它在保证我国能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产品贸易大国之一。

我国能源贸易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源贸易额占全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24.1%增长到2006年的26.1%;能源产品贸易额迅速增长,2006年能源贸易额1001.87亿美元,比2001年232.71亿美元增加330.5%,年均增长率达到33.9%。

我国能源产品贸易量大幅增长,2006年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37396万吨标准煤,比2001年21974万吨标准煤增加70.2%,年均增长率11.2%。2001年以来,我国能源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能源贸易量的增长幅度,能源产品贸易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其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重要原因,同时,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更是导致能源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

石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47.3%。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2006年从9个国家合计进口石油13018万吨,占当年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71.7%。

二、2001-2006年我国能源贸易额占矿产品贸易额的比重

2001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232.7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966.56亿美元的24.1%,2006年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1001.87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3839.01亿美元的26.1%。我国能源贸易额占矿产品贸易额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006年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1001.87亿美元,其中,石油917.54亿美元,占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91.6%,煤炭50.7亿美元,占5.0%,天然气33.63亿美元,占3.4%,石油的进出口贸易在我国能源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我国占绝对的优势。

三、我国石油进口额占矿产品进口额的比重

2001年我国石油进口额为154.06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口额565.46亿美元的27.2%,2006年石油进口额为819.52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全部矿产品进口额2302.93亿美元的35.6%,近年来我国能源贸易额占矿产品贸易额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四、2001-2006年中国石油进出口贸易特点和趋势

我国石油消费巨大,严重依赖进口,2006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16286万吨。从我国石油的进口贸易情况看,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长,自2001年的8163.2万吨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18157.0万吨,2006年比2001年增长了122.4%,年平均增长率为17.3%,从目前的趋势看,我国石油的进口量还会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石油的进口额增长幅度更大,自2001年的154.0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819.52亿美元,2006年比2001年增长了432.0%,年平均增长率为39.7%。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8%,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从我国石油的出口贸易情况看,我国石油的出口量从2001年1674.1万吨到2006年的1871.4万吨,最高的年份2005年为2207.7万吨,我国石油的出口量变化不大。

2006年位居我国石油进口前九位的国家为:沙特阿拉伯(2471万吨)、安哥拉(2345万吨)、俄罗斯(2113万吨)、伊朗(1864万吨)、阿曼(1318万吨)、韩国(1106万吨)、委内瑞拉(732万吨)、刚果(542万吨)和赤道几内亚(527万吨),9个国家合计进口量为13018万吨,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71.7%,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五、2001-2006中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

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只有29.1%,2006年上升到47.3%,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为缓解国内石油供求的突出矛盾,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六、2001-2006中国天然气、煤炭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

2001年我国天然气出口量为223.30万吨,2006年为225.24万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出口量基本上维持在200余万吨的水平上,变化不大,从我国天然气资源和产量分析,未来我国天然气出口量不会有大的变化。

2001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489.62万吨,2006年为605.81万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的进口量维持在600余万吨的水平上,增长不大,由于我国进口的主要是液化天然气,而天然气的大规模输送必须通过管道,未来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变化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天然气进口输送管道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景。

2001年我国煤炭出口量为9012万吨,2006年下降到6330万吨,近年来我国煤炭的出口量逐年下降,由于国家限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税,预计未来我国煤炭的出口量还会有所减少。

2001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只有249万吨,2006年迅速增长到3836万吨,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逐年大幅增长,年增长率达到72.8%。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北煤南运,陆路运输成本较高,在符合比较效益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我国煤炭的进口量还会进一步增长。

七、我国能源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增长很快

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只有29.1%,2006年已经上升到47.3%,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导致了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而石油消费增长迅速,从而导致石油进口量连年大幅增长,使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将很快超过50%。巨额的石油进口以及对石油进口依赖程度的快速提高,使我国的石油消费严重地依赖于国际市场。

2.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成本在大幅度上升

自2001年到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增长了122.4%,年平均增长率17.3%,而石油的进口额却增长了432.0%,年平均增长率39.7%,石油进口额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石油进口量的增长幅度,这说明我国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