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

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1

关键字: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uangyuan county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ut forward Huangyuan county rural safe drinking wa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for the Huangyuan county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constru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train of thought.

Keywords: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从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农村饮水解困和乡镇供水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大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解决。但是受到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和水源限制,广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并日益严重,许多水源水质问题相当突出,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水安全问题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80%的疾病与饮水有关,许多传染性疾病、地方病都与饮用的水有很大关系,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湟源县农村人畜供水工程现状

湟源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隶属于省会西宁市管辖,在我国黄土高原最西端的日月山脚下,湟水河上游。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00o54′至101o25′,北纬36o20′至36o53′之间。县城南北长62km,东西宽41km,总面积为1509km2,区域海拔在2470m~4898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8.9mm左右,年平均气温3~5ºC,多年平均蒸发量1454.3mm,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霜冻、冰雹和洪涝等。共有7个乡2个镇,146个行政村,228个自然村,总人口13.6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64万人,是一个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县。长期以来,由于受复杂的地理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影响,湟源县经济建设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供水设施严重不足,广大农牧民吃水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从1980年——2000年开始对全县146个行政村中的部分村庄实施病区改水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从2001年——2005年对全县95%的村庄进行人畜饮水解困和人饮改造入户,2006年——至今实施了人畜饮水安全工程11项,建成各类供水工程98项,解决了51个行政村4.634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受益总人口达10.54万人。目前,尚未实施的饮水安全工程还有22项,涉及34个行政村2.4122万人,另外还有7个行政村的9个自然社,由于自然居住偏僻分散、就近都有小泉小溪、地下水位高、群众自家有水井(或手压井)、人均投资大等原因,加之部分村社列入易地搬迁规划范围,至今257户、954人还未实施自来水工程。

农村饮水工程设施现状:全县农村人口中集中式供水人口为10.5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99% ;分散式供水人口为95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0.9%。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并且所有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官网设施,无水处理和水质检测设施。

2、湟源县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由于多数人畜饮水工程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引水枢纽布置形式单一,结构简单,结构尺寸偏小,反滤料设置不合理,集水池内未设沉砂、冲砂设施,泥沙时常堵塞管口,影响进水。且由于工程运行时间长,设施简陋及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集水池内泥沙淤积严重,使集水量大为下降,出现了供水量严重短缺的现象。

2.2 各村的水源在本村庄上游,由于沟道内流域面积小,植被稀疏,近年来连续干旱,水源水量逐年下降,夏秋季节还能勉强维持生活用水,冬春季节基本干枯,水量断流,农民重新回到了挑着担子、赶着牲畜,从几公里外的河谷、沟道中取水。

2.3 河谷、沟道两侧被农田环绕,农田内施入的农药化肥残留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沟水中的“无形杀手”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或饮用含氟、含砷等有害物质的水,有可能导致体内氟元素蓄积、中毒、侵袭骨关节使之变形,造成畸形,严重的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4 各村的输、供水管道由于在施工时采用烫接或钢管内接头,烫接质量不高,经常发生爆裂。同时,由于建设年限相对较长,且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设计标准低下,经二十多年的运行,管道输水能力和工作压力大为下降,管径普遍偏小。

2.5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部分偏辟村社集中搬迁,乡镇企业的发展,家庭温棚和畜棚建设发展,庭院灌溉和牲畜用水量大幅度增加,人们的生活用水量也相应增加,致使原设计水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水量。

2.6 在强烈的风蚀作用下,管道表层覆盖物被吹走,造成管道埋深不够,使管道出现冻胀破裂等问题。由于各村人畜饮水工程均为独立的水源和独立的管网工程,在管理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工程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年运费用逐年增加。

3、解决湟源县农村饮水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3.1 技术思路:①针对不同的缺水原因,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择优选择适宜的水源。

②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应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用水需求、地形条件、居民点分布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按照优水优用、便于管理、单方水投资和用水成本合理的原则确定。

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2

一、基本情况

太原市近几年农村新能源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秸秆集中供气工程、乡村服务网点、节煤省柴炕(吊炕)、生物质炉、太阳灶、太阳能路灯等项目。目前,全市共有户用沼气2万余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8处,秸秆供气工程17处,乡村服务网点90个,节煤省柴炕(吊炕)6000余户,生物质炉200户,太阳灶700余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主要特点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新能源建设和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方便实用的项目比较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近几年新发展的节煤省柴炕(吊炕)、生物质炉和太阳能路灯项目,一是符合新农村发展方向,二是使用效果好,三是使用起来简洁、方便、快捷,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建设指标供不应求。

2、运行良好气站的特点

从全市大型沼气运行情况看,使用较好的气站有共同的特点,一是企业或集体的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较强的把气站管好用好的意识,能够克服遇到了种种困难,坚持大中型沼气正常运行;二是企业或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向农户收取的费用较低或不收取费用,其余部分由企业或村集体补贴,不存在运行费用的困扰;三是“三沼”综合利用率高,太原绿森养殖有限公司气站自己组织周边农户进行“三沼”综合利用培训,向农户传授“三沼”综合利用的知识,激发农户使用“三沼”的积极性,气站也变废为宝,从中受益。

3、沼气乡村服务网点普遍面临生存的困境

网点服务人员没有工资收入,服务费用又难以收取,靠沼气服务不能保证平时的生活需要,大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致使大量的沼气服务人员流失,从而导致网点不能正常运行,网点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

4、农民对户用沼气的热情逐渐开始降温

户用沼气的建设速度与后续服务衔接不紧密,农户在使用2~3年后,由于粪源、劳力、搬迁、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开始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再加上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替代产品日益增多,电磁炉等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电炊具逐渐成为新宠。

三、存在问题

1、户用沼气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户分离。子女上学、青壮年进城务工、城镇化建设搬迁等造成部分沼气池被弃用;二是粪源缺乏。养殖业逐渐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分散的庭院养殖已经逐步被淘汰,沼气池缺乏足够的发酵原料,农户外购原料,既嫌麻烦,成本又偏高;三是替代能源方式较多。电磁炉、液化气、生物质炉、大型沼气或秸秆集中供气,代替了户用沼气;四是技术服务不配套。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难以解决。

2、大中型沼气的主要问题

大中型沼气工程在运行中,一是运行成本较高,有些气站因运行费用太高,达不到收支平衡而停止运行;二是向农户收费困难较大,收费高则农户不用,甚至出现私改管道偷气的现象,收费低气站则亏损,无法维持正常运行;三是消防问题本地无法解决,有些气站因不能取得消防许可被当地消防部门强行停止运行。

3、服务网点技工收入没有保障

因技工收入没有保障,影响日常生活,造成技工流失严重,服务质量明显下降,成为影响我市服务网点正常运行的最主要因素。

四、合理化建议

1、完善服务网点运行机制

沼气乡村服务网点运行上,一是加强对沼气服务网点的投入,以多种形式对服务人员进行补助,使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能够达达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使其能全心全意从事沼气服务工作,为农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正确引导,不搞行政强迫。对有使用意愿的农户,以优质的服务激发其自觉使用的积极性,对不想再使用的农户,不强迫使用,允许其对沼气池进行填埋、报废或其它无害化处理,降低空池率,消除安全隐患。

2、完善大中型沼气工程补贴方式

大中型沼气工程投资大、社会效益明显,对养殖企业的环境治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成的大中型沼气停运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增加养殖企业的排污压力。建议适当完善对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补贴方式,可考虑几种方式:一是建设补贴与建后运行补贴并用,二是变建设补贴为运行补贴,合理计算出不同体积的工程一年的运行费用,同时参考带动的农户数量,对正常运行的气站每年进行一定数额的运行补贴,减轻企业运行压力,激发企业使用大中型沼气的积极性,效果会明显好于建设补贴。

3、大力扶持和鼓励开展“三沼”综合利用

沼气的更深层次的开发价值在于“三沼”综合利用,既能增加气站的经济收入,减少农户在农药、化肥上的投入,又可以降低农药、化肥在农产品的残留,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一是政府要在“三沼”综合利用这一块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扶持“三沼”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工作,支持养殖场和农户对“三沼”深加工项目引进和开发,对自己投资搞沼肥深加工项目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补贴;二是加大对“三沼”综合利用的宣传,不能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宣传带动,农业部门要从上到下,利用中央、地方的重要媒体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让全社会对沼肥都有全新的认识,为沼肥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

4、增加农村能源项目推广种类,提高补助标准

农村能源项目日益增多,其中节煤省柴炕、太阳能利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生物质炉等普遍推广价值较高,社会效益显明,深受农民欢迎,目前这些项目推广的数量较少且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农民的建设需求。

5、完善审批项目和补助标准。

大型沼气项目审批上,应增加养殖园区自身循环运行模式(养殖园区本身已形成的集养殖、种植和加工于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对不带动农户的项目也应有补助标准,满足远离村庄的大型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需求。

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3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全省每年因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造成死亡事故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2010年,笔者所在大队辖区 G1513温丽高速公路温州段共46公里,全年交通事故死亡12人,因行人上高速公路引发的交通事故就死亡4人,占死亡总人数的33%,且均发生在春运期间。如何治理行人上高速公路的顽疾,保障高速公路平安畅通成为我们高速交警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论文关键词 行人 高速公路 治理对策

一、行人违法进入高速的主要形态

结合我们的日常路面巡逻、执勤执法、事故处理工作,针对“高速公路行人”这一群体进行缜密地调研分析,可大致分为以下五类主要人群:

一是精神病患者、智障者、拾荒者及流浪人员。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属于无家可归者,且大部分有精神疾病,是社会的底层人群,这类人往往把高速公路及周边地段当成了生存的场所,将其带离高速公路后,又会返回。

二是高速公路沿线的村民、未成年人、企业工人。高速公路大多穿越城乡郊区,阻断了当地居民的通行。居住在沿线村庄的不少中小学生、村民、企业工人由于安全意识不强上高速公路穿行,未成年人则上高速公路玩耍嬉闹。

三是在高速公路沿线上下的乘客。乘客上高速公路候车,和客车在高速公路违停上下客行为屡禁不止。部分客车车主或驾驶员唯利是图,随意停车上下客,我行我素,乘客则安全意识淡薄,抄近路横穿高速,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是高速公路作业人员。高速公路业主员工、施工工人、施救人员,在高速公路管理、维修、养护、施工作业过程中,为图方便,不按规定设置标志标牌,甚至不穿反光背心,超出施工区域随意走动,往往使过往车辆触手不及。

五是高速公路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堵车或随意停车后下车活动的人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事故后,一些从事货运专业驾驶员,他们大多不去报警寻求帮助,而是占用车道自行修理。多数司乘人员在发生堵车、故障或事故后,下车察看、随意活动、看热闹或争论不休,甚至大小便,这些人员缺乏应有安全意识,极容易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

二、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整体法律观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识欠缺

1.在高速公路抛洒、遗洒物品,吸引附近居民违法进入高速公路。司乘人员素质各异,将生活垃圾抛洒到高速公路上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如饮料瓶、易拉罐、纸质包装等废品易吸引周边居民、流浪人员、拾荒人员进入高速公路,捡拾废品进行变卖。另外,货运车辆由于没有将货物捆绑牢固,导致货物抛洒、遗洒,这些物品很容易吸引附近村庄的群众、流浪人员等上高速公路拾荒。

2.沿线的居民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欠缺。高速公路途经城市郊区、农村、山区等地域,村民常因生产、生活、上学需要,横穿高速公路,存在着侥幸心理。

3.司乘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车辆发生故障、事故或堵车后,在相关部门到来之前缺乏安全防护和警戒意识,司乘人员置自己于险地,随意下车活动,或占用车道自行修理。

(二)高速公路设计缺陷及维护不到位

1.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随着高速公路沿线经济迅猛发展,因生产生活的需要,两侧村民来往随之增多,原有的跨线桥和涵洞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被高速公路隔断的居民通行的需要,再加上部分地道涵洞年久失修,维护不到位等情况造成涵洞形同虚设,一些村民为了贪图方便,横穿高速公路。

2.防护隔离设施维护不到位。沿线护栏、隔离墙等高速公路上的封闭设施被破坏后维修不及时,为行人上高速提供了入口,很容易形成上高速公路行人的“熟路”,管理起来难度更大。

(三)客运车辆司乘人员铤而走险,随意上下客

1.客运车辆随意上下客。尤其是长途客车,车主或驾驶员不想去正规车站下客,或是怕下收费站多收费,或是明知存在违法怕下收费站后有执法人员检查,而直接选择在高速公路上揽客、抛客。

2.乘客进入高速公路上搭车。为图工作、生活之便,主动要求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就近停车上下或与驾驶人预约乘车地点,在高速公路上等候上车,更有甚者,随意拦停搭乘正常行驶的车辆。

(四)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管理的不到位

1.高速公路通车后没有切实解决好附近群众的通行问题。跨线桥、涵洞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只要群众的出行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行人进入高速公路这一难题就难以得到切实解决。

2.宣传不到位。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对沿线的村庄、学校等还是做得不够。很多村民不理解,民警制止行人时经常会遭到当事人的语言攻击,甚至人身攻击,许多当事人认为不准他们进入高速公路是交警故意为难他们,是交警找麻烦,对自身违法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

三、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治理对策与事故预防

杜绝行人违法进入高速这一痼疾,需要高速公路各个管理单位的共同协作,需要高速公路沿线村委及政府部门、客运企业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一)加大与沿线的村委会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做到情报互通互报

1.要积极与沿线的村委会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完善高速公路周边的基础设施,解决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的困难问题。比如在车流、客流、物流较密集的收费站周边设立长途汽车乘坐点,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同时,可以在行人经常横跨的地方设置跨线桥或者涵洞,方便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2.让养护部门与沿线村庄建立联系,组建由村民和养护工人共同组成的维护队。主要负责对高速路下人行通道的管理和保通工作,督促养护部门及时清理路面垃圾,断了靠上高速捡垃圾营生的行人的“财路”。

3.要积极与地方公安机关派出所协作,对于故意破坏安全设施的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要集中处理相关违法犯罪人员,让这种行为成为人人都不敢触碰的高压线。确保安全设施完善。

(二)加强与高速公路各个管理部门的联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强化合作长效机制

1.要与高速公路指挥部门或投资单位合作。高速交警应参与新高速公路的设计,根据实际管理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消除规划设计中的缺陷,为日后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横穿高速公路多发地区增加跨线桥、涵洞,解决周边群众的过路难。

2.整合高速公路管理力量,要主动与管理处、路政部门、施救及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整治行人进入高速行为的长效机制,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杜绝行人从收费站、服务区、施工区域随意进入高速公路。

3.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问题。督促养护部门及时整改,特别是对铁丝网等隔离设施损坏的要及时修理。对重点路段,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安全防护网等安全设施加高加固,或者增设跨线桥、涵洞等安全通道。

(三)开展调研分析,借助科技力量,加强路面秩序管控能力

1.调研分析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的特点、规律,制定针对性的勤务方案,突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管控,重点加强对沿线村庄的路段进行重点巡逻,预防和查处高速公路行人随意穿行、翻越护栏和上路候车等违法行为。

2.借助交通科技设备来进行监控,通过网络监控平台进行“电子巡逻”,在行人经常出没的地点或客车上下客的地点不定时的进行网络监控,快速查处。

3.联合安监、运政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加强中、短途客运市场的整顿,坚决依法严厉打击“黄牛”,取缔高速公路上的非法“客运中转站”,加大对违法上下客行为的打击力度。

4.遇事故、故障或堵车,要借助新媒体及时告知,接警员要告知报警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民警到达现场后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疏通应急车道,迅速施救、疏堵。现场勘查民警要快速勘察,尽快清理现场,减少因阻塞而产生的滞留人员。

(四)采用多种形式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

1.以高速公路电子显示屏、跨线桥、涵洞等为载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电子显示屏上24小时不间断的滚动播出交通安全提示语,在跨线桥、涵洞悬挂宣传横幅,制止车内乘客乱扔垃圾,做好货物捆绑等给广大司乘人员以警醒。

2.结合实际需要,在收费站、服务区、沿线村委会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进家串户走访宣讲,播放相关交通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与相关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在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广泛宣传行人违法进入高速公路和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随意停车上下客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3.从源头上抓管理,到辖区各客运站进行宣传,组织客车司机展开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在车上贴放举报电话和警示牌,严禁客车违停上下客,对单位负责人和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与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杜绝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下乘客。

4.对行人上高速的违法行为登记造册,定期走访,加强监管力度。对沿线进行排摸、调查工作,了解高速公路沿线行人的种类和分布状态,对上高速的行人的身份信息、住址及上高速原因、方式及行走路线进行登记并照像。

5.与新闻媒体单位开展互动,定期组织针对行人上高速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对一些不听劝阻,态度蛮狠的群众要采取媒体曝光,严格处罚,对学生上高速公路的定期通知学生所在学校。

(五)对查获行人上高速的违法行为后期处置

1.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行人进行登记,每过一段时间将这些数据通报到村小组,村委会甚至派出所,对当事人进行教育批评,对屡教不改的群众深入家庭进行教育,落实处罚措施,督促其及时缴纳罚款。

2.针对精神病人,在对这类人的管控过程中,一定不能让对方受到惊吓,以稳为上。及时制止,加强监管。要周边村庄的精神病人进行统计,与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员进行面谈要求其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进村入户宣传过程中,对有精神病人的住户要着重进行宣传,利用周边居民的力量协助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员做好监管工作。

3.将当事人带回支大队统一移交对当事人进行建档,不但增加违法当事人的时间成本,而且能形成一个违法成本比较。因此,建议要对行人上高速建立档案制度,要求对上高速的行人的身份信息、住址及上高速原因、方式及行走路线进行登记并照像。

4.公安交警部门对管辖沿线的情况进行摸排和摸底调查工作,了解高速公路沿线行人的种类和分布状态,然后针对具体的情况,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联系,请政府参与管理。

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4

测量范围为航道全程(全长86km),测量内容包括:平面控制,高程测量,陆上、水下地形,助航标志、航行障碍物、码头、锚地、航道站、整治建筑物、临河、跨河、过河建筑物、城镇和其他重要地形、地物的位置或轮廓等。

二、优化施工组织管理是关键

(一)作业施工准备

为保证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投入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其中RTK-GPS两套(2基准站+2移动站)、全站仪1台、测深仪2台、水准仪3台,以及完备的测量使用船只。所使用的仪器除送有关单位进行年度合格检验外,在开工前还进行必要的校核。

做好测量前准备工作,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查。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熟悉任务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根据任务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多个作业方案,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制订各种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

(二)精心组织施工

针对本次作业面广、线长、点多的特点,结合作业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精心组织施工。在施工组织编排上除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外,其他作业内容均采取了分段开展,段内流水作业方式进行,分段点根据流动驻点情况决定,为方便生活和后勤供给,流动驻点选择在乡镇或较大的村庄。段内流水作业分组为:二级平面控制组、水准组、地形A组(RTK—GPS)、地形B组(全站仪)、水深组。该作业方式既保证了作业的合理性,资源(包括人、仪器设备和时间)利用的最优化,又避免了长距离转移和流水作业可能出现的间断。

(三)“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

测绘管理是一项复杂烦琐的系统工程,人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管理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

1、根据作业队员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技术专长,合理的搭配,优化组合

测量作业最讲究的是团队协作和配合。团队内部心理氛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团组的工作效率和效益。为此,在进行作业分组时,我们便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根据作业人员的不同性格和以往配合情况等,合理搭配,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

测量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员工们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作业的进度和成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于是我们根据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专长,做到扬长避短,优化组合。由于组队合理,队内人员在作业时都配合得相当默契,工作有序高效,表现出团结一致、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状态。

2、推行人性化管理机制与严格要求技术干部相结合

参加本次任务的技术人员和测工均以青壮年居多,他们具有表现活跃,讲究个性张扬,喜欢独立思考,有很强进取精神的特点。在施工作业中,我们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机制,尽量满足他们的好表现欲望,创造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鼓励员工对各项工作决策的参与,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大胆采纳或予以认同。

对技术干部,则明确责任,在技术上严格要求;同时,在不偏移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赋予其(特别是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自,为其能够自由发挥创造一个更广阔空间,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干劲。

3、兼顾公平和效率,充分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

考虑到本次任务的性质和单位的情况,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实行责任与利益挂钩,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为进一步挖掘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目标管理制度。参考以往的工作效率和本次任务的具体情况,确定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工期,以此作为奖罚的时间量化标准。

4、结合作业环境,丰富生活,消除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厌倦心理

对于该河段,我们的作业人员除了几个船员外,其余基本上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因此,对作业环境新异倍感好奇。于是,我们便以此为契机,把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作为引子,丰富队员们的精神生活,使得许多作业人员都觉得自己并不仅仅是在工作,同时也是一次自助徒步旅游。在连续战斗的几十天时间里,虽有点背井离乡的伤感,却多了份酷似旅游的乐趣,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以往容易出现的厌倦心理。同时,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多了,在情感沟通中队伍的凝聚能力和战斗力也不断增强。

(四)仪器设备的优化配置

航道专题地图测量自动化、数字化的最好模式是DGPS测深系统、RTK-GPS和全站仪结合,所投入的仪器设备完全满足该测量模式的要求。而如何进行优化配置、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切实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是顺利完成各项测图任务的关键。为此,我们着重对RTK—GPS、DGPS测深系统、全站仪三种仪器的不同作业方式和优缺点进行比对,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分析仪器设备、人员分工与环境利用的协调配合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作业内容、进度控制、其他船泊机械设备等)探索仪器相配合测量的解决方案、实测技术以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既保证测图精度,又在施工作业中能合理利用各测量手段的优点,扬长避短,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五)实行动态的作业管理

为了对施工作业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的全过程实行了动态监控。首先,实行每天一小结制度,每晚技术人员均要对当天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简短小结,管理负责人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运用网络技术,动态判断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灵活调整作业顺序。其次,实行段段总结,每完成一个工作段,均与既定计划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以及对后续工作和总进度的影响,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第三,保持作业的连贯性与争抢零碎作业时间相结合。即在作业的安排上,尽量避免每一个工作组作业内容和作业人员的变动,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使工序衔接顺畅,作业紧凑有续,争抢一些诸如工地转移、开工准备等零碎作业时间。

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是基础

(一)控制测量

在控制点布设和优化设计方面,则先进行内业选点,根据河流的走向,选择最优的布设网形,尽量避免采用强度差的大地四边形,然后实地踏勘,选点埋点。

在外业工作中,要求各观测组严格执行规范,认真细致观测,力求准确无误,杜绝违规,避免返工。完成一天的外业工作后,均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二)水下地形测量

在如何提高精度方面,由于GPS测深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平面定位与水深测量的不同步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所以影响水下地形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仪器的安装、测深船航行姿态(船航速、横摇与纵倾)和数据后处理的方法(水位改正等)。因此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办法和技术措施。

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根据GPS测深系统可以对测深船的精确导航定位,实现有规律、有目的的水深测量工作特点,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加强技术资料管理

测量的成果主要体现和载体为数字数据、图纸和电子文件等,为此做好技术资料的管理显得犹为重要。在资料的收集中,为确保成果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强调作业与记录同步,杜绝事后补记,谁收集谁负责,签字确认,记录格式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为防止资料的遗失遗漏,要求包括与本测量任务有关的仪器检测、观测数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技术记录均要归档管理,实行全员负责和专人负责相结合,既要求每一位作业技术人员要对自己所收集的技术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又有专人负责进行系统的汇总、分类、归档管理。

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障碍物;事故;预防对策

当前,在高速公路事故处理工作过程中,因障碍物引发的交通事故相当常见。笔者所在单位――温州支队三大队,管辖G1513温丽高速公路温州段及S10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72公里,仅2013年,共发生71起此类事故,占全年事故总数的12%。其中两起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是:8月14日,在S10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瓯江大桥上,因路面伸缩缝设施破损,发生6起交通事故,涉及7辆次车;11月24日,G1513温丽高速公路往温州方向慈湖岭隧道口至温州南段,因路面遗洒猪皮废料,导致路面湿滑,发生8起交通事故,涉及13辆次车,造成1人重伤瘫痪。高速公路上障碍物事故频发,直接引发事故当事人对业主及管理者的不满。由于高速公路上的行车速度快,由障碍物引发的交通事故多为突发性,驾驶员在不可预见的条件下很难做出妥当的处置,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下面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就高速公路常见障碍物的种类、产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

1 高速公路常见障碍物的种类、危害及案例

根据多年的一线实践,本文将高速公路障碍物定义为:因交通参与者故意或过失产生的抛弃物、遗落物、散落物,在高速公路上活动的动物,以及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损坏产生的各种影响行车秩序的物体。这些障碍物的种类繁多,特点突出,本文结合事故案例,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1 司乘人员的抛弃物

主要是司乘人员素随意丢弃生活垃圾,这类生活垃圾种类繁多,我们平常所见的有饮料瓶、易拉罐、食品等物品,这些生活垃圾很容易成为危险的障碍物,一旦被过往的车辆碾压弹起,产生的力度和后果非同小可,其威力足以敲裂车辆的挡风玻璃。为躲避此类障碍物而失控的车辆,还经常引发连环追尾、侧翻等事故。另外,这些障碍物还有“经济利益”可图,很容易吸引拾荒者,造成行人伤亡事故,如:2013年08月24日早上,王某驾驶福建籍半挂车途经G15沈海高速公路往上海方向1677公里+100米处,挂车左前侧碰撞正在横穿高速公路拾取饮料瓶的行人林某,造成林某当场死亡。

1.2 车辆载运过程中的遗洒、飘散物

这类障碍物大多从货运车辆上掉落,常见有石板、废铁、煤渣、管桩、木材、家具、动物的毛皮等,这些障碍物很少标有记号,很难查到源头去追究遗弃者的责任,且危害性极大,高速行驶的车辆碰撞、碾压时,往往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2008年9月20日,一辆安徽籍大客车从安徽金寨开往浙江温州,途经杭甬高速宁波方向萧山瓜沥路段时,由于该路段有大量的抛散物(猪皮),导致路面湿滑发生仰翻事故,造成车上乘员5人死亡,多人不同程度受伤,民警立即通知前方卡口拦截,将前方运载猪皮的江西籍嫌疑大货车查获。

1.3 车辆所属机件的脱落物

“老龄车”脱落现象较多,常见的有破损轮胎皮、车辆底盘零部件、钢板、备胎。这些障碍物破坏性极大,一般驾驶员很难及时发现情况,给后方车辆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往往让后车举手无策,意外就可能随时发生。这些障碍物扎到轮胎,容易引发爆胎。如果刮到底盘,容易让底盘较低的车辆零部件受损而报废。如果砸穿挡风玻璃,则对车内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2012年5月29日,杭州“最美司机”吴斌驾驶大巴从无锡返回杭州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重达7.1斤的制动毂残片从空中飞落,击碎前挡风玻璃再砸向驾驶座上的他,导致肝脏破裂,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时,他强忍剧烈疼痛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打开车门疏散旅客,引起广泛赞扬,这也应当引起我们管理者的重视。[1]

1.4 高速公路路面附属设施损坏产生的障碍物

高速公路路面附属设施顺坏产生的障碍物常见的有:破损的桥梁伸缩缝、雨天路面产生的坑洞、超出施工范围或未审批施工的标志标牌以及被强风吹断的沿线绿化植被、防眩板等。这些物体无论是直接砸向车辆还是被间接碾压碰撞,后果都不堪设想。2007年06月12日,叶某驾驶小型轿车,由义乌市开往温州市区,22时50分许,途经G1513温丽高速公路往温州方向44公里+300米(沿江高架桥上)处,碰撞慢车道内脱离的桥梁梳齿钢板伸缩缝装置,造成后排乘员卢某从后车窗被甩出掉落至瓯江后死亡。

1.5 在高速路面上活动的动物

进入高速公路活动的动物时有发现,有些动物长期在沿线生活,如:野猫、野狗。另外,也有从运载动物的车内跑出的动物,如:猪、牛、羊等。一些沿线农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发现高速公路有青草饲料,竟然赶着家禽、家畜上高速觅食,造成险象环生。2010年11月2日,吴某驾驶青海籍重型厢式货车,从永康市开往福建省福州市,行驶至G1513温丽高速公路往温州方向38公里+100米处,发现前方车道上有两头牛在活动,遂紧急制动,紧随其后的林某驾驶的福建籍半挂车制动不及,追尾碰撞前车,造成林某当场死亡,乘客刘某受伤。

2 高速公路障碍物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速公路的障碍物有着种类多、破坏性大、来源不明等特点,预防障碍物引发的交通事故,首先要弄清障碍物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产生障碍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个别司乘人员素质不高,随意丢弃的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

司乘人员素质各异,将生活垃圾抛洒到高速公路上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给其他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饮料瓶、易拉罐、纸质包装等废品还极易吸引周边居民、流浪人员、拾荒人员进入高速公路拾取,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高速公路沿线村庄顽皮的小孩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员,也有在路边扔石子玩的情形,对正常行驶车辆构成威胁。

2.2 货物在装载时未捆绑牢固,导致载运物遗洒散落在路面

所载物体散落主要是由于驾驶人员无安全意识,对所载物体捆绑不牢固,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颠簸,就有可能出现绳索松弛甚至货物洒落,驾驶员在货物掉落时也很难发现,甚至个别驾驶员任由其遗落在高速而不管,由此将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装载废铁、石板、管桩、木材、煤矿、家具、动物新鲜皮毛的中型(重型)货车、重型半挂车通常是货物遗洒的主要车辆,同时还存在超长、超高、超宽等违法行为。

2.3 施工、事故现场的遗留物未及时撤除、清理

施工完毕后,施工现场残留的泥沙、石块、以及标志标牌等,若不及时组织清理干净,将对过往车辆带来巨大的危险性。而高速公路上事故现场往往较大,尤其在夜间,事故救援人员若清理现场不够仔细,残留、破损的货物,以及车辆掉落的零部件如前后保险杠、前后灯、玻璃等车体碎片,很容易造成新的障碍物,制造新的安全隐患,引发次生事故。

2.4 车辆保养不善或违法装载,导致机件劳损脱落

车体所属机件或零部件脱落主要是由于各种汽车零部件质量各异、机件磨损或者安装不牢固,如部分货车前后保险杠以及侧翼的防护设施为常受损部位,驾驶员通常为了赶时间而忽视安全设施检查,长期使用出现机件劳损,导致保险杠、防护设施等残损碎片脱落。部分超载超限运输车辆,一旦经过有坑洞的路面,容易爆胎,持续高温天气也会引起车辆爆胎,这些轮胎碎片,尤其是钢丝胎散落在路面上,给底盘较低的轿车带来严重的威胁,后车在发现异物后紧急避让,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2.5 高速公路附属设施质量不合格或损坏后未及时修复

部分高速公路建设时未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许多附属设施质量不合格,如:桥梁安装了梳齿型钢板伸缩缝装置,这种梳齿型钢板主要靠螺丝固定,有些质量较差,长期被过往车辆碾压,容易导致螺丝松动,最终脱离路面,成为障碍物,驾驶员往往措手不及,一旦碾压或碰撞后果不堪设想。[2]此外,高速公路虽然是全封闭路段,道路两侧均有铁丝网设置,随着年久失修或人为破坏,若不及时修复,动物很容易从缺口进入高速,对行车秩序带来隐患。

2.6 道路业主单位管理不到位,对清理障碍物重视程度不够

高速公路业主作为主管经营单位,负责路面的建设、收费、维修、养护和清障等工作,日常管理多从经济方面去考虑,忽视了道路行车安全方面,其下属的路面养护部门,通常为了下降经济支出,减少了路面巡逻力度,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对于落面障碍物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路面障碍物清理工作是交警部门的事,忽视路面障碍物清除工作,未能尽到保障路面交通安全的义务,致使障碍物产生后未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埋下事故隐患。

3 高速公路障碍物引发交通事故的预防与预防对策

障碍物及时清理难度大,部分障碍物从产生到发生事故的时间非常短暂,甚至同时发生。且发生事故后调查难度更大,就算通过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的描述或指证,也因为高速公路特殊的地域限制难以查到“罪魁祸首”,这就给当事人民事赔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对障碍物预防与治理对策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3.1 加强源头隐患监管,提高司乘人员素质

一是从制度上加强货运车辆源头监管,争取在第一道防线减少甚至遏制障碍物遗洒的发生。参照客车专管员制度,设立货车管理专管员,以货运企业为重点,指派专员到货运站、配货站、货运市场进行专项管理,强调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装货标准,通过案例演示,告知随意装货的危险性,使驾驶员及企业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车况良好和装载捆绑的重要性。二是专门走访容易产生障碍物的货运企业,要求企业把好货物运输第一道关口,对于运载废铁、石板、管桩、木材、煤矿、动物新鲜毛皮等没有捆绑或装载好的,坚决不得进入高速。目前,笔者所在大队走访调查了花岗岩、矾矿、煤矿、废铁生产地或转运站的福建南安市水头镇、苍南矾山、龙湾码头、永嘉瓯北阀门工业园区等地,有效的从源头上实施监管。三是努力提高驾驶员的“自觉意识”。教育驾驶员依照法律法规要求,自觉将货物捆绑牢固,自觉清理自身掉落的货物,发现路面障碍物能主动报警。四是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多元化的媒体宣传,法律法规等信息,做好提醒提示,告知司乘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文明行车,文明乘坐,自觉树立社会公德意识,不得将饮料瓶、易拉罐等生活垃圾随意扔出车外,强调发生事故的承担的后果。五是主动走访沿线村庄取得配合与支持,教育顽皮小孩不得往高速公路上扔物品,同时了解周边精神病人情况,要求监护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3.2 深化研判治理方案,守好高速公路卡口

一是大队要召集业主、路政、养护等各个管理部门,召开专项治理会议,对高速公路障碍物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深入研判分析,各部门共同制定“标本兼治”的专项治理方案,对预防障碍物事故进行部署,重点把好高速公路入口关。二是强调收费员“一岗双责”,严把源头管理关。充分发挥收费站工作人员的职能优势,尤其是省际收费站,务必要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在发卡时先对车辆进行观察,发现存在装载安全隐患的禁止发卡,必要时要通知民警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近日,笔者所在大队与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州管理处共同制定,针对管理处巡查员清理障碍物的“一岗双责”的细化举措,提出“全员防控”,严格责任追究,管理处巡查员在路面巡查中发现障碍物不及时清理,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律倒查,严格追究责任,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扣除考核金,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降级、开除等各种手段措施。三是在收费站开展专项整治,在高速入口对严查违法装载的车辆,处罚、劝返严重超载超限车、运煤车、运废铁车、运猪皮牛皮车等重点车辆。在执勤执法中,还要重点检查货运车辆安全设施,如前后保险杠、防护设施、备胎放置情况,提醒广大驾驶员自查车辆性能状况。

3.3 强化路面动静态管控,净化道路通行环境

一是要与高速公路指挥部门或投资单位合作。高速交警应参与新高速公路的设计,根据实际管理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消除规划设计中的缺陷,如:针对桥梁伸缩缝的设置,要淘汰容易损坏导致事故发生的梳齿钢板伸缩缝等产品。增加监控设施,使路面监控做到“全覆盖”,全方位发现障碍物,为日后的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强化合作长效机制,整合高速公路管理力量,要主动与管理处、路政部门、施救及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整治散落物的长效机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问题,对于上下落差较大,颠簸幅度较大的路段,雨天路面产生的坑洞要及时加铺,或做好安全措施,树立标志标牌告知驾驶人经过该路段时要控制车速,避开隐患,谨慎驾驶。三是对沿线绿化植被较好、高速周边从事畜牧养殖等重点路段,要求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安全防护网等安全设施加高加固,防止动物、行人进入高速。

3.4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快速清理路面异物

一是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将警力下到路面,采用路面巡逻和电子监控巡逻相结合,同时督促业主巡查员、施救及路政部门派遣车辆上路巡逻,进一步加强路面警力的覆盖率,实现了24小时全覆盖、全方位、无缝隙管控,一旦发现路面障碍物,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提高路面巡查细致度。在路面执勤过程中一旦发现路面障碍物,要及时清理。不能立即清理的,及时通知养护部门清障;发现货车上所载货物倾斜、捆绑不牢等情况,要通过话筒喊话提醒引导其离开高速,及时提醒驾驶员消除安全隐患,当发现驾乘人员向车外抛洒物品时,要予以制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其危害性。三是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及故障后,思想不能松懈,现场遗留的破损的货物、车体碎片残片散落,要清理干净,方可恢复交通,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四是施工现场清理到位。施工作业完毕,应当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消除安全隐患,经业主、路政和交警部门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3]

3.5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营造舆论监督氛围

一是要坚持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为指导,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拓宽新媒体宣传渠道,及时路面障碍物信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二是在收费站和服务区设置警示标志、标语、标牌,在违法行为处理窗口摆放展板,利用路面跨线桥、边坡设置“注意、防止遗洒滴漏”等宣传标语,在可变情报信息板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向司乘人员发放宣传手册。三是实行路面障碍物有奖举报的机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标语等发动交通参与者在发现路面路面障碍物的第一时间报警,实行有奖举报,自2011年来笔者所在大队与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州管理处共同推出“路面障碍物有奖举报”措施,对举报属实的,给予20-50元的充值话费的奖励,这一奖励机制实行多年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也使得管理部门争取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清除,消除隐患。四是加强法律知识普及。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每位交通参与者包括业主单位能了解障碍物的危害性,以及引发事故后所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

4 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障碍物已然严重威胁到正常的行车秩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司乘人员,务必要捆绑好车上的货物,谨防遗散飘撒;按规定保养好车辆,谨防车身部件脱落;不乱扔垃圾、生活废物,以免造成安全隐患。对高速公路管理者而言,务必将加强障碍物管理和清除工作,有效预防因障碍物引发交通事故,积极创造平安畅通高速。

【参考文献】

[1]张灿灿,王地.“最美司机”遇难,责任谁来承担[N].检察日报,2012-6-6(01).

[2]张惠莉,吕玉峰.伸缩缝止水材料与结构装置设计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