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1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主人,每位大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考试、考研、就业等压力都伴随着他们,所以本文就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做了部分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对前辈关于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前人的基础上给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体育运动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对当前大学生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体育运动 促进 心理健康 综述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以及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生活也丰富多彩,大学生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不亚于于对物质方面。校园体育运动不只限于强身健体更能影响大学生心理方面,希望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例如,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优美的体育动作,扣人心悬的竞技比赛等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还有在现场观看比赛,随着比赛进行的同时,人们可以大声的叫喊,可以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情感,使人们在精神上有一种轻松感。一次成功的射门,一个漂亮的投篮,随着快节奏的音乐跳健美操等,不只是健身,更重要的是给人带来的一种、成就感和心情的舒畅感。这些都是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精神方面的价值。生活水平越高,人们越是注重体育精神层面的价值。
一、基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体育运动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是大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逐渐形成发展、走向成熟,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独立性与依赖性、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等各种心理矛盾冲突交错,当遇到学习、生活、恋爱、择业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精神病、自杀和犯罪。北京市1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2005年底,浙江省四所高校3564名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19.6%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6.2%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4.3%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者高达20.04%。在对全国1.4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统计结果表明约有17%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情绪,由于心理问题导致退学的比例约占退学总人数的54.4%。现代大学生对体育健康心理学知识需求比例占50.63,高于对他各类伦理知识的需求比例[1]。上述学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浙江几所高校2000名在校学生的研究,当前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还是比较多,所以应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把一切隐患消灭在源头。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当前许多学生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严重。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其生理健康。综合各种症状及特征,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环境改变造成心理不适及适应障碍。②交际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③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④学习与生活的压力。⑤情感困惑和危机。⑥就业压力。
(二)体育运动作用的研究
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健身体。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开发智力,能力。所以体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首先,体育运动能改善参与者的情绪。它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研究表明,参加竞技性比赛,能扩大学生的兴趣,开放性情,增加与他人结识的机会。同时在激烈的对抗中,在努力拼搏的奋斗中,接受成功或失败、表扬或批评的心理锻炼。在与他人交往和冲突中,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练,使学生得以从学习压力、心理伤痛等方面解脱乃至超越出来从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2]。积极有效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具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3]。上述学者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研究表明通过体育比赛产生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向着有益于心理健康方面发展,控制好量与强度使大学生心理向着有益的方面发展。
其次,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艰苦、疲劳、激烈、竞争,这些都是体育运动的特点,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及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道德品质,而且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三,体育运动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在运动过程中对自己身体的满意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尊;通过竞争可以使自身的社会价值被认可。体育运动暴露了自身特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体育运动大多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医疗监督、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等多种途径解决,体育运动对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有独到之处的。相比之下它更直接、更现实、更积极,而且不用任何药物。更不用担心有任何负作用。是其它手段都不能代替的。把体育运动作为改善心理环境、消除心理疾病的手段,使参与者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当今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课外身体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大、中运动量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关系,既学生对体育课越喜爱,心理健康水平越高[4]。袁老师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身体素质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对此国家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材的意义,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自觉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等,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更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上述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人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体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健身,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健心,克服多种心理问题。
二、结论
高校工作者要尽可能全面的研究和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高校加强心理咨询的同时更多的开展体育运动,鼓励大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使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防卫心理问题的方法,把体育教学、课外指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运用好高校的体育资源和心理健康资源,并使其相融合,产生更大的效益,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守钧.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理论需求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30(2):236-240.
[2] 刘晓莉.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2):76-80.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2
>>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信息素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 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透视与调适 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调适与预防 大学生心理调适的策略与方法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与调适方法 本溪市9930例城市儿童气质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 农村大学生改善家庭发展状况意愿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 对Gatsby身份译介的描述性分析 加强基层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浅谈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描述性信息与违约行为的关系研究 2010年海南省大学生身体机能现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广东省技术创新描述性统计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大学生择业心理困扰的社会心理根源与调适 基于特征差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课程的“任务型”教学实践与研究 大学生碎片化阅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景怀斌.自我心理保健若干问题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1998,(4).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3):267-268.
[4]姚本先等.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2):839-841.
[5]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5,(7):77.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业负担的加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学业的负担、生活的压力、感情上的不成熟、就业压力等众多因素困扰着大学生,直接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其陷入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在这个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心理资本,但我国有关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着力于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各方面压力的能力。
2.心理资本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心理资本最早被发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的著作中,是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又一大资本,被认为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心理资本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并由Luthans定义为个体积极心理的发展状态[2],具有以下特征:(1)拥有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在承担具有挑战性任务时能够做出必要的努力;(2)乐观,对现在或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3)充满希望,一直坚持目标,在必要时重新选择途径来获取胜利;(4)非常坚强(韧性),能够自我恢复,在受挫或遇到困难时坚持、复原甚至取得
成功[3]。张烽将心理资本理论引入到大学生的研究中来,他认为应该从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复原力四个维度培育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潜能,最终才能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具竞争优势[1]。
2.2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专家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意见都不统一。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专家对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的意见都不统一。
3.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
虽然心理资本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很短,但有很多研究者已经对心理资本在大学生领域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因为大学生处于发展学习阶段,心理不太成熟,没有对社会深入的接触和认识,在对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不能用很好的心态去面对。而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的子维度能够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
学业、经济以及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压迫着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焦虑、惶恐等心理问题。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在10%~30%之间[4],大学生人格障碍的阳性检出率在1.23%~30.30%[5],并且据临床证实大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有具有不积极的心态,这正是社会各界关心大学生的原因所在。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大学生心理资本各个维度的心理素质表现都在提升时,大学生的各种积极行为、成就动机、幸福感就会升高,伴随着的就是心理健康。孟林、杨慧两位学者在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压力的研究中认为心理资本在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学习压力与心理抑郁的关系以及学习压力与心理焦虑的关系中均起到了调节作用[9]。李东阳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症状清单(SCL-90)、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贵阳市某医科大学208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评,得出结论部分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异常;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资本有密切的联系,并且给出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大程度的预防和调整作用的建议[6]。
3.2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
伴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不在少数,这不仅是社会的问题、学校的问题,更是大学生切身体验到的压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代表人物有励骅等人,他们运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7所大学的2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当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7][8]。
4.大学生心理资本未来展望
心理资本的提升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及成绩、就业方面的帮助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但研究较少,而大部分学者从心理资本的某一维度去探讨。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资本未来发展有可能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续完善心理资本在大学生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的研究心理资本对大学生积极的作用,以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提出完善可行的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在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压力及心理问题时如何摆脱这些心理困扰变的积极向上呢?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的途径不仅对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提升大学生学习成绩,为社会培养更优异的人才;最后,现在国内外对心理资本的测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主要以国外的测量量表为主。心理资本的测量方面需要更多的去研究,这对于完善心理资本的结构理论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烽.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研究[J].学术交流,2009,186(9):195-197.
[2]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 J.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3]甄美荣,彭纪生.心理资本理论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11,7:206-208.
[4]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的试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57-59.
[5]凌辉,杨艳,张建人.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521-523.
[6]李东阳.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761-4765.
[7]励骅,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3:54-56.
[8]励骅.心理资本视域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J].中国高教研究,2010,3:73-74.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4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 心理健康教育 必要性 工作要求
近年来由于失恋、就业受挫等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引发的恶性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为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己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实践的角度入手,对在学生生活的微观环境――学生公寓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走进学生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包括社会心理氛围、群体心理氛围、人际心理氛围、组织心理氛围等等。学生公寓可以说是以学生群体为主要构成的具有社会、群体、人际、组织等属性和功能的微观社区。走入学生公寓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是在社区的范围和环境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和有效的形式,是学生社区综合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拓展社区管理功能的深入尝试。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原则来保持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即通过讲究心理卫生,培养集合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心身两方面的目的。
二、在学生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寓内的延伸
现在的大学生个性独立,喜欢自主,传统的上下分明、你说我听、你讲我通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他们更倾向民主、平等、相互信任和尊重的交往模式。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平等、尊重、真诚、信任的心灵沟通模式更能被众多大学生所接受。所以,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以另外一种形式被学生主动接纳,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面对大学生活。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人际关系紧张、情感纠葛等问题时,在公寓内开展心理辅导就能为他们提供宣泄、解开心中矛盾、恢复心理平衡的机会和场所,这也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很好的补充。
2.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工作,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不仅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还可以形象反映教育工作者充满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 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和宣传, 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实质, 真正体现校园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建立学生公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前提
各级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工作是有效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的前提。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公寓管理部门都要为在公寓内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办公地点和设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在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等方面给心理辅导老师必要的倾斜,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师积极热心从事这项工作,干出成效。
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至少应该保证在每幢学生公寓中都有人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并时常主动关注学生公寓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在遇到存在重大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应当有组织地帮助其进行心理治疗。
学校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层次不同的、专职或兼职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教育培训方案,把大学生心理咨询培训工作逐步纳入正规化、制度化轨道。
2.方法得当,运用和摸索适合于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是保证
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应该力争落到实处,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进行一系列心理咨询活动时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交谈,了解他们对生活、学业、感情、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困惑,力图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议,促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换位思考,从而达到避免学生走死胡同的目的。
还可以以板报、标语、宣传画册等形式为学生剖析一些典型的或者最新的案例。这些个案都来自于同龄人,因此对学生们会有很强的震撼作用。通过这些个案,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寻找自己需要的心灵之药。
心理咨询宣传活动必须以宿舍为宣传单位成立小组,使学生在宿舍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心理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进学生间的情感。
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和预防工作体系。以老师、宿舍管理员、班级心理卫生干事为核心,以班级同学为基础,配合各院系的心理工作构建心理健康保健网络,贯彻“多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早发现(心理疾病患者)―早干预―助恢复”的预防工作方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跟进,为学生提供心理保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适应、心理冲突和心理方法方面的矛盾,才是开展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3.持之以恒,要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是一项造福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而非权宜之计,要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工作也要不断加强。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得失,培养和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
探求当今社会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我们应当不断摸索适合于在大学生公寓内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的工作方法,使它与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2]陈传锋,武雪婷,严建雯.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7,(5).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5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的第二次“断乳期”,心理问题出现频繁但是缺乏相对独立的处理能力,不少需要心理援助甚至处于心理危机状况下的大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为此,其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如何帮助大学生有效处理心理困惑、应对心理危机、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迫课题。心理求助是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困难时,主动向外在社会资源寻求包括理解、支持、信息、建议、治疗方法等帮助以达到解决心理困扰、促进自我心理成长的过程。心理求助有两大类:一是专业心理求助,指的是向受过专门训练或者专门认证的人员求助,诸如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心理卫生工作者等;另一类称为非专业心理求助,是指向非专业人员(如家人、朋友、学校里的普通教师)求助。笔者以“大学生+心理求助”为题名、关键词、摘要,搜索出国内108篇研究论文,并根据以下标准筛选出64篇进入综述范围:①关注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现状实证性描述;②以大学生为被试,关注与心理求助行为或者态度有关的变量。本文综述前人研究,总结我国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旨在为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主要特点
1.1先求诸己,后求诸人的求助倾向
个体求助行为是一个分阶段的内部决策过程,首先是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其次是自评估,判断自己是否愿意和有能力独立处理所面临的问题;阶段三为他评估,主要评估能否寻得合适的资源解决心理问题。大学生倾向于自助解决问题,在觉察问题之后,多数大学生会选择自己消化或者解决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对隐蔽的原因。当自助阶段不奏效时,大学生会考虑向关系密切的人求助,多数大学生仅在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选择专业心理求助。不少研究发现,在一般问题上,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求助对象,其次是家人和恋人。虽然心理咨询师极少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求助对象,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求助非专业人员后,也会视心理咨询师为第二或第三求助对象。
1.2因问题而异的求助对象
大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类:人际、情绪、自我规划发展、恋爱、家庭关系矛盾、学业以及其他的病理性问题。尽管大学生心理求助表现出相似的过程,但在不同问题上的处理方式又有所差别。例如,学业问题较倾向于向朋友和老师求助;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更倾向于向家人和朋友求助;恋爱问题优选寻求朋友和恋人的帮助;而在情绪问题上,向学校心理咨询师求助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根据问题的风险性和可控性,有明显区分,当问题变得相对不可控时,更容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1.3相对淡薄的求助意识
大学生的主动求助意识相对薄弱,不少大学生及时身处危机当中,也意识不到自己需要帮助,或者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或者专业心理求助,甚至多数学生宁愿极力掩盖心理疾患也不愿进行心理治疗。秦向荣和马莹[4]对上海1139名大学随机进行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大学生对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熟悉;高东的研究中不了解不熟悉的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廖文娜[6]对高职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2/3的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并不付诸行动,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和医院医生求助的比率更低,仅有一小部分会主动选择专业心理求助。
2大学生心理求助的影响因素
2.1个人层面的影响因素
2.1.1年级的影响:高年级的学生对心理求助的态度显著比低年级开放,大二、大三学生在求助的开放性上显著高于大一[8]。年级的差异既与个体的成熟度有关,也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的影响。刚入校的大一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适应问题,经常出现心理困扰,再加上心理健康常识比较匮乏,容易导致对心理疾病的非理性认识。随着大学生涯的发展和心理教育教育的推进,大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知识面更加广阔,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变得更加理性。
2.1.2性别的影响:女生的求助态度相对积极,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求助,而男生更倾向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中发现,男生的专业心理求助可能性反倒更高[10]。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可能会影响性别差异。一是性别角色意识。男生在成长中接受了很多特殊的价值观点,比如不要轻易显露感情、要更加独立、更被期待着自行解决问题等,因此表现出一般求助行为相较于女生少。二是个体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女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对比较完善,更容易求助于身边的熟悉人群,非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例较高;而男生由于资源和性别角色问题,在难以向身边熟悉人群求助的情况下,就更容易会选择专业心理求助。
2.1.3出生地及家庭影响:农村生源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较少,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城市生源学生则更愿意进行心理求助[9-11]。农村生源学生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审慎、内省、有自卑感、独立性强,他们对心理求助可能存在更多的负面评价,接纳度更低,主动求助的动机不强。而恰恰是这类学生,在经济和生的适应等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冲突,更需要专业人员的心理帮助。国内少有提及家庭关系的研究,余晓敏和江光荣[9]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地位会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刘艺龄等[12]的研究发现,父亲的求助态度影响男生的求助态度。但是,国外有大量研究发现,与母亲之间的交流和对母亲的依恋安全感是预测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显著变量,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有正相关[13]。因此,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也是存在的,只是尚缺一些实证研究,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2.2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2.2.1专业心理帮助的可获取及可信任程度:专业心理帮助在国内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即使在相对容易获取的高校里,心理咨询机构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低。归纳国内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因素值得思考。①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存在感和可获取性较弱。很多高校的宣传工作不足,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结构的功能、原则及心理咨询人员的职责等不了解;有些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设置相对偏远,大大降低部门存在感,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求助的可能性。②大学生对高校专业心理服务能力的不信任。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咨询师相结合的工作体制,对兼职咨询师的准入资格宽松,后期的培训和督导不足,从而导致专业心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学生的首次心理求助体验将会直接影响其对专业心理服务的态度。③大学生对专业操守的不信任。很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求助原因和咨询内容暴露给辅导员或周围同学。如何提高咨询的保密性和学生的信任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使用率的重要因素。
2.2.2污名的影响:污名是指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某种负面的、不受欢迎的属性,导致其价值受损、身份被贬抑。有学者认为,污名是阻碍大学生寻专业心理帮助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名,未来访者比主动来访者更严重。关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不愿意参加心理咨询,绝大部分(77%)是因为怕被误解,认为一旦去咨询,就是心理上有问题,怕被同学嘲笑疏远。充分表明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心理疾病污名,突出地反映了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3对高校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高校大学生关于心理疾病的认知还处于低认知、浅层次阶段,因此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一方面,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引导,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实现适应,通过对心理问题的介绍,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客观认识和接纳程度,降低污名。其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诸如广播、心理沙龙、心理剧等方式,充分利用自媒体渠道,加强学生除了课堂教育的之外的知识吸收,使大学生更快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三,针对不同群体重点引导,诸如男生群体、农村生源学生、带药上学学生等,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改变观念,一方面,树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危机意识,在遇到较大压力和心理冲突时能够主动进行寻求帮助;另一方面,逐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非专业人员求助的可能性。
3.2努力构建自助、互助的心理健康氛围
鉴于大学生对非专业心理求助较高的需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求助特质,并使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大学生心理求助品质与社会支持系统共同提高。一方面,努力形成友爱、和谐、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挖掘身边的社会支持,注重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以学生团体的形式开展活动,或者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种互助式的团体,由专业人员予以指导,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求助的顾虑,同时扩大心理教育的覆盖面。
3.3提高专业心理服务水平,增加学生的信任感
大学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对较低,一是在于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二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之外,心理咨询中心也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宣传,提高存在感,降低公众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陌生感和神秘感,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困扰却求助无门的情况。另外,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需要有所保障和进一步加强。不少专职教师在校期间的系统心理咨询培训不足,入职之后也是边工作边练习的状态,再加之目前高校难以保证足够的咨询师资源,多数采用专兼职相辅的工作模式,这样专业性也大打折扣。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上,需要加强其实务能力的训练和实践;对于兼职咨询师,可以适当提高其准入标准,严格把握兼职咨询师的资历。服务期间,做好专、兼职咨询师的工作考核,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要求专、兼职咨询师参加统一的督导,在督导或者同辈督导中更好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鼓励专职、兼职咨询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2]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3]段文婷.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决策过程的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秦向荣,马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的现状及思考———基于上海市1139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2):92-96.
[5]高东.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求助行为调查[J].华夏医学,2009,22(4):723-725.
[6]廖文娜.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状况和教育对策[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3):54-57.
[7]李凤兰,周春晓,董虹媛.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6):72-79.
[8]汤芙蓉,闻永.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和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495-1499.
[9]余晓敏,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26-428.
[10]王海萍,王玉芹,吴超荣,等.大学生专业及非专业心理求助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青年研究,2015,8(5):51-58.
[11]王亮.当代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实证调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18(2):251.
[12]刘艺羚,侯志瑾,黄罡.父亲心理求助态度对男大学生求助态度的影响:依恋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59-162.
[14]陈英俊.污名是阻碍青少年心理求助的主要因素[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6(3):46-49.
[15]孔德生,刘雨芙.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2(4):57-58.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00-02
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既包括情感反应,也包括认知评价。
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自己的幸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研究如何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为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经过大量的文献比对,以及根据工作实际的探索性分析,本文重点找寻了七大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别是消极情感、积极情感、交往满意感、外界环境满意感、家庭满意感、情感满意感、学习满意感及自我满意感。考查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是它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本文重点探讨,在对七个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具体考量下,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一、 主观幸福感因素一
消极情感,指大学生可能经历的主要消极情感,包括个体自身方面的沮丧、压抑、对事物的厌烦等。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竞争空前激烈使大学生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因此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得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需要“阳光课”,既需要从认知上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又要在具体方法上指导学生,增强他们的技能,促进积极情感的建立。比如要教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要让他在实际受益中,逐步建立起积极情感;也可以通过积极词汇组练习,帮助学生提升积极意识观念。
2.不良情绪疏导技巧。需要为学生讲解不同消极情感应对的方式和策略,协助学生进行恰当的自我心理疏导。
3.帮助学生找寻适当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自尊的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使他们有倾诉的机会,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感。
4.通过提升能力缓解消极情感。能力是先天遗传基础和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要通过对意志品质的训练,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增进自我认同感,一定程度上促进自信,缓解消极情感。
二、主观幸福感因素二:积极情感
涉及大学生可能经历的主要积极情感,包括为自己做完的事情自豪;经常有幸运感:感到有希望等。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中心协助学校广泛开展各类学生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互动中体会到积极情感。人是多元的,一定会在某个方面更为擅长,所以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学生参与中感受快乐、感受成功,形成正向激励,。
三、主观幸福感因素三:同学朋友交往满意感
包括是否有较多的朋友;和同学朋友的关系是否融洽;朋友间的友谊深度等。人类对于爱、关心、尊重等交往的需要十分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需要在心理课上,增加对两性问题的关注和讲授,学生需要对异性进行了解,而且可以通过对异性的了解而更有效的建立和谐、稳定的异性关系,更主要不会因为异往的失败,给自己贴上好多负性标签。
四、主观幸福感因素四:外界环境满意感
主要是大学生对社会大环境一一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和对学校小环境一一学校规章制度等的满意感。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 建立大视野观
国际国内的大形势,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形势的变化,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大的视野,一个普遍联系,互为因果的大知识体系,只有学生视野放宽了,心胸才会开阔。
2. 因材施教
如果学校环境艰苦,要帮助学生树立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识,如果学校环境优越,要重新帮助学生认识到已经享有的美好,不要再因跟比自己更好环境的盲目攀比而使陷入悲观境地。
五、主观幸福感因素五:家庭满意感
涉及大学生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家人内部关系;家人生活状况等的满意程度。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学会接纳、学会珍惜。帮助学生意识到不是世界所有完美的东西我们都拥有了,而是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都爱。这句话同样适用在我们出身的家庭环境中,世界大而不同,正是差异性,才组成了世界的色彩斑斓,家庭会因经济、人格等因素而有大不同,但是一切家庭都有我们可以珍惜之处,教授学生学会珍惜、学会知足、学会感恩。
六、主观幸福感因素六:情感满意感
即爱情满意感。涉及是否能追求到自己所爱的人;与男(女)朋友关系如何和是否能常得到对方理解与支持等方面的满意感。对于爱情的满意感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大学生的恋爱状况直接影响着他的情绪状态,所以要开设两性心理的相关课程,关于大学生的爱与性的问题,都应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展现出来。教育部新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求中,也明确增加了大学生的恋爱与性的教育,这就更需要我们开展恋爱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七、主观幸福感因素七:学习及自我满意感
包含对学习状态;对学习成绩;对自我的外貌和能力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学习是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学业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大学生意识到人是多元的,优势与劣势并存,学会扬长避短,增加自我效能感,提升幸福指数。
2.心理健康课程要涉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研究表明,大学生幸福感指数与自我概念总分显著正相关。充分的认识自我,才能更好的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更能很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和学习。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身的方方面面,更能促进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利于促进主观幸福感,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增加学会学习章节,讲解学习的规律、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并逐步引导学生对学业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
4.完善人格特质:通过参加日常的锻炼,降低焦虑、抑郁,增加自尊;积极参加群体社交或志愿者活动,使自己变得外向乐观;掌握合理的归因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
综上,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内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更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促进自身适应能力,提升幸福感。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创造美好生活。在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策略上,几乎很少有人研究,我也呼吁更多的一线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工作者能够增加干预策略的研究,提升我们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大学生不仅能够快乐的度过大学时光,更能信心满满的走进社会,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胡燕红、代琼琼.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医生,2011年8月总第198期
[2] 杨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09,10(10):182
[3] 牛艳峰.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研究综述[J].求是网,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