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数字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趣的数字教案

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1

一、生本课堂的内涵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堂中,教师通过多样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所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生本课堂的一般策略

(一)巧设预习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仅仅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方法不仅使学生的课堂探究欲望和兴趣有所下降,而且对于自学能力和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目标明确、充满趣味性的预习教案,帮助学生在课前认识知识,增加学习兴趣。预习案的设计可以从教材出发,结合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进行设计。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教案中呈现几种学生十分熟悉的商品及其价格,并让学生指出购买此商品分别需要哪些人民币的组合。再如,在《认识钟表》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几个生活时间点呈现在教案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想一想是哪个时刻。

好的预习教案应当起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也要具有发现的眼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有趣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有所收获。

(二)数形结合策略

低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很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这时,教师就应当利用数形结合策略,引导学生通过直接的感官刺激理解数量化的关系。例如,在加减法的学习当中,学生虽然理解数字的含义,但是却缺乏对数字增减的直观感受,当遇到“5+6”这样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这样解释:小明有五个桃子(在黑板上画上五个桃子),小红给了小明六个桃子(在一侧画上六个桃子),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明现在一共有几个桃子呀?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融入题目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形结合策略的有效应用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题目的含义直观地表现出来,利于学生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设计课堂导入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因此,课堂导入也应当在此教学理念下进行设计。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课堂导入的设计可以以情境的设计为载体,将所学内容通过新鲜、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苏教版《平行和相交》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呈现了几幅图画,要求学生找一找画中哪里出错了。图画中,一辆汽车下的车辙是相交在一起的,火车的轨道两侧是相交的,剪刀的两半变成了平行的等等。学生看到许多与生活中不同的事物,顿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并举手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又提问,这些地方为什么错了?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热情高涨,有人用了书中“平行”与“相交”这两个词来回答问题,教师趁机导入课堂,向学生解释“平行”与“相交”的定义和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非常投入地听课。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自控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很难在上课之初就认真地听讲。当学生终于进入课堂,往往就已经过去了五六分钟,课堂内容已进行了一部分,学生也很难再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好的课堂设计不仅能够避免这一情况,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引导合作探究学习

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2

关键词:绘本阅读;大班幼儿;兴趣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学习和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过程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不难发现早期阅读、早期阅读能力、早期阅读教育正在被提倡和重视。绘本已经被公认为最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读物。一般的经典绘本都具有培养孩子想象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并且有多层次的内涵,有的甚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阅读。

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力求挖掘出绘本中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体验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那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可以操作的教案,探索针对不同的绘本、不同年龄段幼儿具体的教学策略。但是,从我们选择绘本伊始,直到设计好教案,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略幼儿的阅读需要,把教放在了第一位,从而影响着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本身核心价值的挖掘利用。在设计和执教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避开恶猫的办法》的过程中,通过集体教研,使得自己对绘本教学的绘本选择、目标制定、提问方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选择有趣的作品,找到作品核心价值和幼儿经验之间的契合点,施以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有益的发展。

一、尊重阅读需求,选择“趣”读之作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学会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绘本,作为教师要在充分观察绘本画面,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绘本内涵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设计。而《避开恶猫的办法》充满着“想象”这一绘本的特质,情节有趣、画面生动、意趣盎然,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符合他们的阅读需要,是一本充满趣味的“趣”读佳作。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从韩国引进,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绘本――“分类与顺序”中的一本绘本。这套数学绘本是墨西哥政府制定的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荣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整套数学绘本分为六册,每册书的图、文、作者各不相同。故事贴近生活,画面风格各异。每册书在讲完故事之后,会用一页“数学概念理解”来梳理概念,用数学游戏、数学课题来进行“数学概念扩展”。

在寻找绘本的过程中,一开始,就是被“数学绘本”和“获2009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优秀儿童奖”这两个标题所吸引的。但是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而且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年龄上和文化背景上是否与我们大班孩子存在差异。“分类与顺序”这一蕴含在绘本中的数学知识,是否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大班的数学领域的目标中,并没有把图表的学习列入其中,而且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对抽象的数学符号和图表的认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选择这样的一本绘本来设计教案,不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但是当我们坐下来仔细地研读绘本的时候,我们发现,《避开恶猫的办法》讲述了一群老鼠想办法躲开一只恶猫的事。在老鼠们选择什么东西挂在老鼠脖子上的过程中,作者描绘了老鼠们讨论的过程、不同的表决方式,在画面上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来知晓老鼠们每次表决的方式和结果,图表的知识就蕴含其中。老鼠们新奇的表决方式是绘本的有趣之处。老鼠们每一次的选择、表决都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智慧。老鼠们通过排队、放大栗子、画圈、插蜡烛、串水果串的方式进行表决,充满悬念和揭开结果时的期待,抽象的图表被隐藏在有趣的画面中。

对于大班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有一定的逻辑概括能力。同时,由于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有限,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较复杂的绘本都不太适合他们阅读。《避开恶猫的办法》画面比较清晰,背景不多,但是有一些小细节需要幼儿去观察。需要幼儿比较结果数值的大小,有一定的排序能力,在此基础上理解画面的内容,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对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还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同时,我们翻阅了现在大班使用的教材,发现,在大班上学期的科学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在一部分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用符号和数字记录下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如调查我是怎样来幼儿园的,我的生日等,并且在科学活动中有大量需要幼儿用学习表格记录的学习内容,如天气记录、种子生长记录等。其中要求幼儿具备初步的调查统计能力。

集体研讨后,我们认为,虽然这是一套小学数学辅助教材,但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内容,以大班幼儿喜欢的色彩,鲜明而不紊乱地展示出来,大班的孩子可以在观察画面后得出老鼠表决的结果,使阅读可以不断地进行下去。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首先感知的并不是什么图表,而是老鼠们各色的表决方式,感受到的应该是老鼠们不断地用表决来排除不合理的方法,最后得出一个避开恶猫的最佳方案的过程。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绘本中能给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东西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去猜想。

二、慎订教学目标,攫取“悦”读之本

在制订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的“深挖”绘本的“数学”价值,到最后的“明晰”绘本的“悦读”价值,经历着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来设计目标,到以幼儿的学习特点为宗旨来设定目标的过程,一步步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绘本阅读误区,将“悦”读还给孩子。

当确定了绘本以后,我们认为既然是数学绘本,在第一次设计教案时,我将目标定为:(1)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2)通过游戏,进一步理解柱形图的使用方法。(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表格记录上。但是,通过试教,我们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幼儿的阅读兴趣:在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来演读绘本的开头,幼儿的注意力集中,阅读兴趣较高。在接下来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三次记录的插入,幼儿的阅读兴趣每每被打断,读到后面,很多幼儿都没了兴趣。失去了阅读兴趣,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幼儿的记录:幼儿要比较成功地理解绘本的主题,其在分类、比较数值大小、排序等方面都要具备一定的能力。由于幼儿的数学能力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加之刚升入大班,幼儿自主记录的能力还较弱,有一部分幼儿在三次记录的过程中不能掌握。在第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会用标记与数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记录老鼠们选择的结果,一部分幼儿只是用数字或是一些符号把每种选择的老鼠的数量给记录下来,还有一部分幼儿直接把画面给画了下来,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在第二次用表格记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幼儿在模仿教师的示范,一部分幼儿虽然还在沿用自己的一些记录方法,但是记录的结果清晰起来,还有一些幼儿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在抄袭教师的示范。最后一次的记录,因为有了两次的集体讨论和纠错,大部分幼儿学会了用标记和数字来记录观察到的结果,但还是不能将结果正确地排列到表格中。在幼儿学习表格记录的方法上,笔者没有从幼儿已有的水平出发去搭建一个支架来帮助幼儿学习,而是想当然地用了自己设计好的方法,应该参考现有的教材对表格记录的学习方式做好修改。

在与同事的集体分析和自己查阅文献之后,发现自己对绘本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使教案的设计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在目标的设定上。在目标上,笔者过于注重绘本的教育功能性价值,把表格记录的学习排在了第一位,在活动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牺牲了绘本带给幼儿快乐的阅读体验。笔者虽然意识到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理由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是为了学习记录,在时间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挥。笔者把绘本当成了幼儿获得知识、学习技能的载体,忽视了绘本本身所隐藏的核心价值:小老鼠先是通过集体讨论,想出各种办法,然后将方法分类,接着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层层递进,最后将问题解决。在每一次表决前,是引导幼儿进行合理猜想、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但是笔者恰恰由于局限于教育的功能性目标,而忽略了绘本本身的价值。绘本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一次审美的体验,更应该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一扇大门,幼儿是社会的人,虽然他们的思维较少地受到传统习俗的制约,他们从绘本中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接近于客观事实,但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它、尊重它,而且要归纳和提升它,从而发挥它们的价值。

日本“现代图画书之父”把图画书比作“幸福的种子”。他认为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如果一直从知识或批判角度去阅读,就可能产生不当的理解,或心不甘情不愿,失去应有的乐趣。

研讨后,笔者对目标作了以下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通过阅读,初步掌握表格记录,会看柱形图。(3)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目标的调整,笔者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和观察画面上。大多数幼儿都能够饶有兴趣地观察画面,看出老鼠们选择的结果,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但是到了记录上,由于记录的时间大大缩短,采用了两次请个别幼儿记录,一次集体记录的方式,但是幼儿在数学方面发展的个体差异程度是比较大的,而且学龄前的幼儿,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操作对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是不可缺

少的。

虽然将学习表格记录放在目标的第二条,但是从活动实施的效果看,幼儿的兴趣点依然是猜想和解释老鼠们想出的方法,如果要加入记录的内容,将对绘本的理解、有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和观察图片的结果与记录的学习放在一个活动内进行,学习的量太大了些,使得幼儿阅读的效果和学习记录的效果都打了折扣,活动进行的时间过长。绘本的阅读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系列的活动,不能因为这是一个数学绘本,就在第一次活动中放进过多的内容,而有损于绘本阅读的初衷和降低数学学习的

效率。

所以,我们又对目标进行了再次调整:(1)通过阅读,分析文中各种选择的合理性,判断老鼠每次选择的方法和结果。(2)初步意识到“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掉了学习记录的目标,而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合理猜想和观察老鼠各种表决的方法和结果上,在观察中,其实已经渗透了幼儿有关的数学能力的掌握,所以把学习记录的目标放到下一个活动中。

通过这样的调整,笔者走出“重技能轻创造”的误区,尝试从绘本中抽取真正对幼儿有意义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提炼出“少数服从多数”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最后的环节引导幼儿运用到生活中,发挥绘本教学应有的价值。

三、精心设计提问,紧抓“猜”读之法

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会设定很多的问题,以幼儿的回答来推进教学,在回应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往往会肯定、否定、解释、补充幼儿的答案,以求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如果仅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的设想去设定问题,往往会使自己教学的节奏过短或冗长,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思考。其中,对“提问的开放性、提问的准确性”的把握就成了“猜”读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

1.提问的开放性

阅读中的第一个提问:“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老鼠们着急得不得了,得想个办法在猫下次来的时候好马上躲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幼儿想的办法是五花八门,有很多的幼儿一开始想到了可以躲到很多东西的后面和里面,有的孩子还想到了“用鞭炮把猫炸死、设一个陷阱让猫摔下去”等。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但是开放性的提问,要看具体情况,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思考,而幼儿有时的回答会缺少合理性,特别是像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问题。笔者这样的提问方式缺少引导幼儿思考的指向性。笔者按照绘本的意图,应该是引导幼儿猜想通过什么办法可以在猫还没有靠近老鼠之前,老鼠就知道是猫来了,只有先知道猫来了,才可以躲起来,而当猫已经走到老鼠跟前再去躲或是为了避开猫的突然出现而一直躲在某处都不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笔者在幼儿回答偏离方向时,引导幼儿往正确的方向去想,但是很多幼儿容易受最初的一个回答的影响,从而出现群体式的偏题。

所以,我们将第一个提问做了调整,改为:“如果是你,想个什么办法在猫还没靠近老鼠前,就能感觉到猫来了,好马上躲起来?”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问题的开放性,又能保证问题的指向性。

2.提问的准确性

阅读中最重要的提问部分就是在“分页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猜想老鼠们各种选择的合理性”这一环节中。在老鼠们第一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锁和羽毛”来代表轻的东西和重的东西;第二次选择的画面上是用“袜子、手电筒、哨子”来代表有气味的、会发光的、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笔者一开始试教的时候,容易在提问和反馈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将选择轻的说成选择羽毛,选择会发出声音的说成选择哨子,而且解释起来一不注意,就会将这两种说法混着用,以至于幼儿都被自己带糊涂了。在大家的提醒下,意识到轻、重、有气味、会发光、会发出声音指的是物体的种类,不能用某一种物体来代替这一类物体,这样会给幼儿的思考带来障碍。在“判断什么时间送铃铛”这一环节上,有三个时间段,晚上、清晨、中午。在一开始设计时,笔者的提问比较随意和笼统:你觉得哪个时间比较好,为什么?结果通过试教发现,“晚上”这一时间段,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有些幼儿说晚上好,因为人少,老鼠在送的时候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晚上猫是醒着的,是最不能选择的时间,也就是要让幼儿明白这是常识问题,不容许随便猜想。所以最后,把问题具体化为:你觉得晚上送行不行?清早送牛奶的叔叔来的时候送好不好?中午邮差大叔送信时送你觉得怎么样?晚上只有“行与不行”,而后面两个时间点留给幼儿猜想的空间就比较大。

四、体现数学特质,不放“特”读之能

《避开恶猫的办法》是一本专门的数学绘本,绘本本身蕴藏着数学领域的特质。在运用这样的数学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体现出绘本作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更应该抓住绘本中的“数学”元素这一特质,开展绘本阅读,尊重幼儿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放“特”读之能。

通过这次的绘本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在进行数学绘本教学前,对绘本的选择一定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去选择适合某一年龄段幼儿的数学绘本。所选的数学绘本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必须是正确的,情节与数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为了数学而拼凑的一些情节。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下的“数学认知”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优秀的数学绘本其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的特质之一。数学绘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让孩子在体会文学作品美好的同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来自我们的生活。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顺应幼儿的阅读天性,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觉得阅读是快乐的,所以教师在设定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时,要把绘本中最具价值的东西与幼儿的认知特点与情感特点相结合,要发挥数学绘本的“特”读之能,同时切不可为了“数学认知”的习得而放弃绘本中蕴含的对幼儿整体发展的价值,这是数学绘本阅读特质之二。这也是在利用数学绘本开展集体教学时,作为一线老师所要把握的关键点。在学习减法时,不要忘了猫头鹰爷爷对动物宝宝的舐犊之情(数学绘本《都到我这里来》);在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不要忘了奶奶为孩子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数学绘本《奶奶的红裙子》);在学习多种方法数数的时候,不要忘了自我悦纳是多么的重要(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

在数学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绘本来组织阅读。绘本阅读一般分为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导读、阅读讨论、幼儿的表演与创造四个步骤。在多次的试教中我发现,不同班级的幼儿,在数学能力上还是存在群体性的差异,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到本班大多数幼儿的情况,设定适宜的难度。在不改变绘本原文的情况下,教师要在阅读时,把握好阅读重难点,这是数学绘本阅读中的特质之三。

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是一件头疼的事,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喜欢上阅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故事,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引他们入境。把孩子发展的需要放在本位,把阅读的快乐、数学学习的快乐还给孩子。

参考文献:

[1]金波.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J].基础教育课程,2012(Z1).

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G623.5

一、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1.学生本身兴趣不高

随着科技发展,在方便我们的同时也带来开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手机和电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现在学生遇到问题首先不是自己思考而是直接去网上搜索。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越来越差。其次,学生的作业量大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小学生处于学习初级阶段,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还需要培养。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比较抽象,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吃力。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掌握,所以需要加强课后训练来巩固知识。作业的完成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反复的练习,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但是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占据,大多数学生会反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学校管理的落后

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但是现在教师教学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单一。有的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案都是一样的,这样不能根据现在的教学需求去发展提升终究是不行的。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大是特点。而且学生接触网络比较频繁,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仅仅止于学校。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否则,单调的教学是无法提起学生兴趣的。

3.社会的关注过于片面

在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分数无疑是学生、家长、学校最关心的。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盲目追求分数,而把思想、能力的提升抛之脑后。在分数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往往达不到真正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同样,这也使教师和家长过度关注,而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数学竞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等相关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就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观察物体》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行政是不一样的,并使学生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从而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可以采用形象直观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然后,在游戏中为学生展示真实的物体,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比较。其次,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分析物体的特征,并找出物体不同之处,这样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样学生就会将自身的内心想法告诉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够合理的因材施教。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对话教学,首先,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中是否都有一个钟啊?”这时学生都会说有,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自己带来时钟,让学生观察教师带来时钟的特征,并让学生思考家中的时钟与课堂中的时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当学生发现时钟的分针、秒针、时针相同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认识钟表。

3.合理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渐渐带入我们所设定的情境中来,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并积极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动画情境、故事情境等,将抽象的数字和公式与这些有趣的情境相结合,达到看似娱乐实则学习的目的。例如,在给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十位数内的加法或减法”时,可以将数字的相加与小学生最喜欢听的故事相结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传授知识:“森林里最近发生了盗窃案,因此黑猫警长开着飞艇去抓小偷,发现一共有6只小偷老鼠,于是他拿出手枪当场击毙了4只小偷老鼠,剩余的小偷老鼠听见枪声偷偷地逃跑了。同学们,你知道有几只小偷老鼠逃跑了吗?”设计这样简短、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将本来就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变成了一道美味的数学大餐,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巧妙利用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数字的组合,而且有图形的分类与归纳。因此,在学习“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圆的定义是: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做圆,然而文字的描述不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讲解圆的特性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可以自己做一个漂亮的圆形卡片在课堂上讲解,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圆的定义,又能够根据图形猜想出其具有的特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恰当的道具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易懂。

三、结束语

教育在不断改革,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一个好的教学体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仅仅靠一个人,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鼓励他们去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49-01

提起数学,很多小学生脑海里反映出的第一个词语就是枯燥。他们甚至还会因为对这个学科的厌恶而开始对数学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小学数学老师们是有苦难言,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

1.设计教案时添加趣味元素,使学生易于接受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要巩固新知识,除了多温习,就是要在学生遗忘之前使他们的记忆强化。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和公式,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老师们在设计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接受能力,多在教学过程中参杂一些趣味元素。举个例来说吧,在教授加法的竖式运算时,就可以用"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这样的口诀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2.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有趣的数学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尤其是对数学这样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学科。这时候就需要数学老师们多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趣味数学知识。举个例来说吧,在小学生刚开始了解分数的概念时,可以为他们变一个小小的魔术。具体如下:

1/3=0.33333……

1/3*3=1

而0.33333……*3=0.9999……

1不等于0.9999……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从高中数学的角度来理解,这是一种极限思想的体现。但是小学生听来就会觉得神奇而有趣!

3.利用模具教学,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

实物模具直观教学,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比如在教授对几何形体特征的认识,以及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内容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相关的模具,按"具"说话,细致地为孩子们讲解几何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对应的运算法则。小学生的空间概念较差,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模具,使学生们形成概念化的认识。

不过实物直观也有明显的局限性,那就是在某些实物中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常常容易被非本质属性所掩盖,学生不容易感知对象的本质特征。举个例来说吧,学生在观察时钟时,很有可能只是注意到了平时司空见惯的时刻,而忽视了时、分、秒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所以,在实施实物直观教学时,教师应简明扼要地抛出所要传输的知识的实质内容,以使学生不至于对概念模糊。

4.组织课堂数学游戏,提高学生智力

小学生受智力发展水平和生理条件的限制,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问题的理解也很浅显。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们积极主动地组织一些数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许多游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就拿最常见的"谁先数到31"这个游戏来说吧。他要求两个参与者从1开始轮流依次说出一到三个数字,看谁先数到31则为输。看起来这只是考研运气的趣味游戏。其实,从本质上来探究,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哲理。1+3=4,只要控制这个4就可以赢,只要每次说31-4n的数字就可以确保最后能说出31。31=4*7+3,也就是说只要一开始说3的人就可以赢。也就是说对方说1个数时己方说3个数、对方说2个数时己方说2个数,对方说3个数时己方说1个数,确保每次加上4。其实对方说几个数不重要因为己方是固定的即3、7(3+4)、11(3+4*2)……27(3+4*6)、31(3+4*7)。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将它们穿插在枯燥的教材教学中,可以缓解同学们的厌烦情绪,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建立奖励机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小学生往往渴望被认同,特别是被代表权威的老师们认同。老师们应该抓住这一特性,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具体来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来做。首先,在课堂抽问时应该一视同仁,适当提高差生被点到的频率。当差生答不上来或者答案有误时,应耐心引导并加以鼓励,并充分挖掘答案中的闪光点给与认同。其次,在批改作业时,应耐心细致地指出作业中的优缺点,写上鼓励学生继续进步的评语。最后,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对学生的能力加以表扬,并多准备奖品,尽量争取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肯定。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奖励和表扬,对小学生来说,这都是提高自己学习数学信心的有力途径,也是自己学习的动力。

6.循序渐进,分阶段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老师在向他们传授知识时不应该操之过急。应该注意知识的顺序性,确立教授知识的体系,根据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地进行数学教学。这样学生们理解起来才不会过于吃力。而老师在每个阶段的教学完成后,也应当做一个小结,并对学生们在这一阶段的努力表示认可。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激发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信心。

7.成立学习互助小组,"一对一"学习数学

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职专;数学课改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在不断的探讨与改革中。自我2007年从事教师职业以来,我看到了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变化,社会与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伴随着我的职业成长,高等职业教育也在这7年中不断成长,我们在一年又一年的学习培训探讨研究中,得到了更多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获得了很多的更为实用的课改成果和经验。同时,作为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掌握了更多的职业教育的技能与方法。

在职业教育各专业中,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课程改革最早拉开序幕,也是探讨最久的一个,而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这一门课程又该伴随着哪些相应的改革,这也是老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难题和讨论的热点。我们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作改革,教育者就应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有个正确的认识:

(1)幼儿教育具有师范性。学生毕业后会成为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幼儿教育。在我们的职专阶段,必须教于他们一些必要的教育理论,让他们有教育理论基础,将来成为幼儿教育家。

(2)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他们正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学生他们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会如何去教这些幼儿,用什么方式去教。

(3)《高等教育法》中规定了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幼儿教师”。这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幼儿园工作能力,还要有能适应幼儿园发展与变化的能力。

(4)对数学知识的要求: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其中,科学领域中的数学认知部分,目标1要求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要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要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因此,要求幼师对生活中的形状、数、数字信息、规律排列事物及“量”“加”“减”及简单的几何体有更多更深的认知。

针对以上的幼师专业特性和要求,而我们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在在幼儿园从教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有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已在幼儿园稳定的工作,但园长也有反映过毕业生质量不高。我有对部分毕业生做过问卷调查。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园里工作认真积极,并且不断学习进一步深造,这些学生她们认为在职专的数学学习对于她们的幼师工作还是有用的上的,有很多的帮助。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工作一般,不懂得去思考在职专学习的数学到底是否对他们现在的工作有帮助,工作无忧患意识,不会了解政策在不断变化,幼师要求也不断在提高。

因此,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和现今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我们的数学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我自己在7年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特点,过去在制定教学内容及备课时,我尽量把难度降低,删掉难度较大的题型及内容,适当添加初中的计算知识,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我也尝试过在平时的上课内容中添加一些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模块和趣味数学题目,让学生上数学课不会太枯燥。例如,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与艺术的关系等内容。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也很感兴趣。在多次的尝试中,我也深知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改必须是长期坚持的事情,并非只是短期或是一时激起的热情,我们还应从下面这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革。

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

过去,学生在学校学的和在单位用的完全是两回事,这直接致使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最后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我们的数学课程设置也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1.1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与职专其他专业的特点差异较大,该专业学生在数学教学目标上,与其他专业也显然不同。因他们以后面对的是幼儿,数学课在教材、教学内容上应降低难度,不会使得学生学的数学与其他专业一致难度。但我认为难度可降低,基础的知识不可以删。即使是幼师,他们也必须掌握这些基础数学知识。

1.2按照实用性原则,数学课程也应专业化,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相结合。我们应根据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重新制定教材。可以趣味数学的形式加入到数学课程中,利用趣味数学,可实现课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化,培养学生具有全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运用基础知识巧妙、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适当的加入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课上,增加对更多的数学中的图形与数字的认识,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简单数学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1.3数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这样热门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还应为其他专业课服务。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叫学生如何去认识那些几何图形,可为美术专业课服务。

1.4平时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幼儿园数学活动示例,幼儿园数学上课教案及上课视频,优秀案例等,让学生进行评议。放一些以前学生在幼儿园开设数学公开课的案例视频,增加学生对园里数学课的认识和想象。使数学教材更具有具体性、实用、科学性。

1.5多补充一些数学史料、有趣的数学阅读材料,或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数学名人轶事,自己讲名人的数学故事。一方面增进了他们对数学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1.6把课程与当代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社会在发展,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应不断地关注国家的政策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变化,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同时,多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幼儿园里对儿童的数学要求在哪个阶段。

2.教学方法上

2.1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大都是女生的这个特点,除了要将我们的课程设置的简单化以外,我们的数学老师在上课时,也应多注意上课的方法和技巧,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来学习我们的数学,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由于幼儿的上课多以游戏的方式,我们的数学也可以适当的以一些游戏的方式涉入课堂。

2.2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注意与幼师专业特色相结合。在上课时,注意往教会学生如何教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在幼儿园要如何教会幼儿学习数学。

2.3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如在立体几何部分,可让学生利用美术技能自己去动手做立体模型,再进行评选,更能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品质:

3.1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尤其需要创造意识。因此,在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例如:数学教师可结合现在所学知识与幼儿数学课的内容,设一些竞赛题目,或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上台板演,并讲演,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2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经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幼儿教育的数学课中,这种发散思维训练题有很多。因此,我们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要求学生:用集合的思想创编一个物体分类的游戏教案;用比较的方法创编一个游戏教案,使幼儿能区分物体大小、长短、轻重等。在数学课堂上,尽量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展开想象。

3.3注重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逻辑思维的传授。在对学生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教会他们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前提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必要的数学知识上,不能放松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仍要抓好基础知识,坚持基础文化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发展专业素养和品德素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因为未来的新时代的幼师们他们应具备有更高的文化知识水平。

我们必须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出思维敏捷,有创造力、思维活跃的智慧群体,才能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幼儿教师,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因此,要真正把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改落到实处,我们责任重大。对学生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教师也必须学习更多的信息与幼儿园变化要求,及时掌握国家幼儿园政策变化,从而及时反映给学生。

总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教育,我们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各方面还需不断完善,教材改革和教师教法改革都需要继续深入的进行。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对数学尤其是对数字的敏感性,让学生能把对数学中的图形、数字的兴趣放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为今后的幼师教育工作做各种准备。

有趣的数字教案范文6

一、激发兴趣,保持兴趣

成功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路途中始终充满自信心,一直走向成功。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让学生喜欢上教材、爱上这本书。学生只有喜欢上了这本书,他才会经常去翻阅。我们要从教材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声音或者图片来吸引他们。

(2)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万事开头难”,在教学新单词、句子和课文时,较难的是如何导入正题。因此,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有利于顺利导入正题。

二、明确小学英语教学新目标要求

1.语音方面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是掌握字母读音,了解单词重音,懂得正确的发音,并且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音语调。

2.词汇方面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认读、拼读简单的单词或者根据听到的单词识别指认图片或实物(600~700个单词)。

3.句子方面

要求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认读、模仿范例写句子、问候语、标题。

4.短文方面

小学阶段还没有掌握默读技能,应从朗读做起,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听懂、正确朗读短文,在教师帮助下讲述、表演简单的小故事。

5.对话方面

要求学生听懂提问,能进行简短对话。

6.语法方面

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语法项目,如名词、代词、动词形式上的变化,了解表示时间、地点、位置的介词,了解简单句子的基本形式。

三、创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即有“爱心”。

(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即有“耐心”。

(3)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即有“童心”。

(4)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2.建立和谐的老师之间的关系

(1)英语老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在教学知识或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老师之间要相互沟通,经常开展组内的教研活动。

(2)和其他科目,特别是和班主任之间,要搞好关系,经常反映学生的动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纠正错误,要取得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