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1
关键词:城乡规划、意义、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乡规划简言之就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乡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同时它也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工作。因而搞好城乡规划,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的重大意义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强城乡间的交流沟通。人们逐渐意识到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城乡规划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通常一个区域的城乡综合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及建设的质量水平上。同时城乡规划也是政府的“第一资源”,亦是政府调节发展最有力的“有形之手”。因此可以说城乡规划是城镇化的龙头,是城乡建设的灵魂,其规划的好坏决定了未来城乡发展的方向。而加强城乡规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城乡综合实力水平及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更是创环境、树形象、抓招商、引项目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就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发展水平来看,与国外发达区域相比,虽说起步较晚,但也小有成效,仍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也有些许,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很多,文章以下进行简要分析,并找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其进一步完善有实践意义。
2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不足。城乡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不足主要体现有:对城乡定位的不清晰,尤其缺乏对农村市场的深度研究;没有系统性的去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尤其是在规划研究中缺乏人文理念,导致在发展定位上与地区产业升级包括文化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竞争态势存在偏差;缺乏对城乡自身的独特文化基因的综合考量,片面强调“城乡一体化”,不关注各自自身特色的发展,使得“千城一律,万乡同形”,既满足不了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又没有提高人们对在城市或农村生活的幸福指数。
2.2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有所偏差。一些地方指导思想在城市建设上,重地上,轻地下 热衷于建大马路、大广场,大搞人造景观等,造成当地人文风俗的破坏和浪费,而一些地下基础设施却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之部分地方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意识淡薄,“开发商领导,市长决策,规划局执行”的现象在很多地方仍存在。这些均会严重影响城乡规划及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不利于城乡规划的健康发展。
2.3规划编制的体系不健全。①城乡规划调控职能较弱。有些地方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有的地方出多门、多头审批,开发区实行封闭运作,不接受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管理。这些严重削弱了城乡规划管理的调控职能,影响到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②规划监管制度不完善。有的政府存在重规划轻监管的现象,对监管体制不够重视,没有设立完善的多层监管体系,各管理部门之间也缺乏应有的沟通,使得对城乡规划的监管了解不够全面,对违反规划体制的行政部门或个人也缺乏相应的追究惩罚,群众举报也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等,这些均会拖后城乡规划的发展。③对乡镇的规划不够重视。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及我国中西部地区等,乡镇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政府部门缺乏科学规划的系统性和积极性,不重视乡镇的规划或设置的规划机构形同虚设,加之没有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缺乏相配套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和乡镇规划的发展。
2.4规划管理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取决于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力。归根到底,城乡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分析以往案例你也会发现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常常会涉及到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相关问题,所以建立长效且健全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
3结合存在问题提出的加强城乡规划的合理化建议
3.1加强各部门间的联动,实行齐抓共管。建议城乡规划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并沟通,为规划工作提高强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建设、发改、国土、房产、环保、城管执法、消防等部门,要立足本职能,发挥优势,积极支持和大力协助规划部门做好规划编制、管理和执法工作,努力营造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共同推动城乡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
3.2加强城乡规划队伍的建设。城乡规划要不断加强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转变工作作风,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规划队伍,确保组队的每个成员要坚持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敢抓敢管、秉公办事。另外还要注意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用人机制,为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队伍支持和人才支持。
3.3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城乡规划方法。对比国际潮流,当今我国城镇化规划建设远比世界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状态和问题要错综复杂些。结合国情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的城乡规划方法,创造出独具自己特色的规划体系,尤其是要注意保留城市和乡村地域文化的独有特点,坚决杜绝“拿来主义”的照搬套用。
3.4健全规划编制中的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实施阳光规划。任何规划的编制都要完善健全,同时还要以人为本,体现百姓们的普遍利益,设置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组织方式,并尽快建立规划专家库,积极发挥专家作用,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同时还要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实行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和听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5建立有效的机制保障规划管理的顺利实施。严格执行规划是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的保障。这一过程中要严格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修编管理,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还可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同时还要严格规划执法和问责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乱变更、乱建设、乱占地的违法现象,做到奖惩分明。此外还要建立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将监督检查贯穿于整个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3.6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可积极推广数字规划,加快数字化地形图和城乡规划成果的更新入库。充分运用遥感卫星、数理模型等先进的技术,改进城乡规划研究的方法或手段,加强编制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对城乡发展特征及动态进行有效分析与判断,提高规划水平。
总之,加强城乡规划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要事。我们要重视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善于总结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合理化的建议,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上寻求全方位的创新;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寻求全方位的突破;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解决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推进城乡规划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玲;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凌传梅;城市规划与城镇规划协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李赓;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城乡规划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综合效益;必要性;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current era,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f 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facing extremely serious engineering challenge of building effecti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should conscientiously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reach for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we must strive to do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Departure from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work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st management, and talk about issues related to effective cost management to improve engineering efficien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build maximum benefi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benefits; necessi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各企业之间的利益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在行业发展中的研究越来越热,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突破点。建筑企业切实地推动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建设高质量按时的完工,还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本文就是从以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为手段提升工程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谈论了当前时期强化有效的造价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造价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企业提供一定的助益。
一、强化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从工程的组织设计阶段开始,一直到最终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部过程所产生的费用总和,它既包括了工程材料、设备、人员等直接支出,又涵盖了工程建设中所有的管理人员费用、场地租赁费用等间接的费用,是工程建设中极其复杂又极为关键的一项事物。整个企业对于特定的工程建造综合效益的获取,皆与工程造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工程造价即是建设效益的最终决定因素。
工作人员对工程造价开展管理工作,就是针对工程建设全部环节的所有费用开展的管理,它致力于通过优化工程组织设计、合理调配建设资源以及费用预算和核算等工作来为工程建设企业争取最大的建设收益。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综合建设收益的高低,还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居住着的切身利益,而且在长远来看管理工作的优劣还直接决定着建筑企业及总体行业的发展。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就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而言,造价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实施还不够全面,许多中小型施工企业或者是工程建设的材料与设备供应企业等,还未能切实的意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而且在具体实施造价管理时也存在着非常多的漏洞。另一方面,造价管理的工作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工程建设工艺的进步而逐渐提升,当前的造价管理工作还无法真正的做到对于工程造价的预先控制,进而不能够顺利地通过造价管理为企业争取必要的建设利益。
从造价管理与建造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来讲,企业目前在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时,还有极大部分企业不能充分地意识到造价管理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收益。某些企业往往会为了节省造价管理的人员、技术等费用的支出,或者是为了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而将造价管理工作置于一种无用的形式化状态,企业的工程建设达不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建筑工程企业目前必须强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开展力度。
二、开展造价管理以提升工程综合效益的措施
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效益的获得,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生死有关的影响。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论一下强化造价管理工作的措施,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造价管理以推动工程综合效益的获得。
1、完善造价管理认知,全面落实管理工作
当前时期,建筑工程企业要想推动自身造价管理的工程效益的获得,就必须努力地完善造价管理的认知,争取通过有效的造价管理理念推动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使造价管理工作在有效开展的前提下,为企业的工程建设工作谋取更多的综合效益。而企业要完善工程造价认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3
【关键词】国内建筑工程;监理意识;创新途径
1.前言
监理工作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许多业主对工程监理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工程监理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体制改革以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工程监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可以更好的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工程监理的质量,创新工程监理的意识将会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提供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理意识的创新。
2.我国目前工程监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1监理工作和人员认识程度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的工程监理水平显得跟不上建筑项目的发展。许多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也无法达到相关的要求。这样许多监理企业的人员就存在着不足,不得让一些有着较高素质的人员一个人几个职位,这样就肯定会造成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监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把监理工作承包给一些业务能力较低的企业,这样就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程监理工作无法到位,这样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受到一定的影响。监理工程师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总得说来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三控、两管、一协调。而目前监管工程师的工作内容一般仅仅停留在质量的监管上面,其它的方面没有相应的权力保障,这样就会使得监管无法到位,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下降。
2.2监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偏低,使得监理工作的质量下降
现在许多建筑单位的监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存在着问题。许多建筑单位为了节省资金,把一些以前从事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经过短期的培训后,就开始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让一些离退休的监理人员继续进行工作,这些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无法达到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认为监理工作就是单纯的质量监督,对目前工程监理的相关要求了解的程度不够。一个合格的监理师不仅要对工程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管理、经济以及法律有足够的研究,这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而目前这些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素质确实不够全面,使得工作进行起来不是非常顺利。
3.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关措施
3.1改善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使得监理工作的创新意识得到保证
每个优秀的监理单位一定是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用新的方法对管理、意识和思维进行创新。只有用创新的思维开展监理工作,这样可以使得监理工作的品位得到保证。我们要把优秀的监理人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得每个监理人员都能有相应的工作,这样每个人员都各司其职,使得监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企业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进行监理工作的人员有着相对较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领导层也对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有着英明决策能力的领导层,可以对监理工作进行很好的部署,使得每个监理工作人员的优点都能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发挥。这样对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领导层合理的对监理人员进行工作安排,能很好的保证监理工作的效率,这样就使得监理工作有着比较高的反应能力。
3.2完善监理工作的法律体系
完整的法律体系对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监理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保证才能使得各项工作顺利的进行。首先,监理单位要进行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这样才有力于完整法律体系的建立。监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利润,有许多能力不足的单位进入监理市场,这样的公司实施监理工作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从而使得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完善法律法规,使得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单位退出监理市场,这对监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有些单位的监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就可以使得这些单位的一些行为变的规范,使得监理工作顺利的进行;最后,有些监理单位对监理行为存在着不负责任的表现,有些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联合起来进行欺骗以获取利益,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对这些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监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以使得监理工作的水平提高。
3.3将监理工作的重心前移,做好事前监理工作
监理公司进行工作之前,相关的政府部门会提出一些相关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得监理公司进行工作时更加的有热情。在监理工作进行时,监理公司也要设定一定的质量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会使得监理工作更加的到位,更能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提高。
监理工作的进行,我们可以把监理工作的重心进行前移,事前监理工作做好,对后边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做好事前监理工作,可以使得监理工作进行时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便于在监理过程中进行控制。监理企业开展质量现场会也能取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非常有利于监理工作的各项指标能够满足一些相关要求,这就意味着监理工作在正常的运行。这样监理企业就会受到企业单位和政府的肯定。
3.4改善单位的建设,提高监理单位的服务质量
改善监理单位的建设,能很好的提高监理单位的服务质量。对监理单位进行改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组织一些技能培训活动,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监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有比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把相应的工作很好的完成。监理单位可以组织一些培训活动,并且可以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监理单位人才结构的合理性。监理单位必须要及时的组织培训活动,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可以跟的上形势的变化,这样使得整个监理单位可以监理工作拥有更高的质量。其次,监理单位可以和一些相关的设计单位进行合作,这样对会使的监理企业的功能更加的全面,这样可以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理,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监理工作的水平得到了提升。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我们的监理单位可以对国外优秀的东西进行学习,这样对监理单位的不足进行改善,这样使得监理单位的工作水平越来越符合目前社会的新形势,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我们必须要对工程监理的模式进行改善,培养工程监理的意识的创新,这样使得工程监理适应新的形势,不断的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这样工程项目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取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辉.建筑工程监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
[2]杜秀娟.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7).
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于工作环境、居住环境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总所周知,要建设质量稳定的工程项目,就必须要存在着一个好的施工队伍,而好的施工队伍必须有个好的管理者。换言之,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纵观我国当前社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因此,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地被探讨研究。下面就对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认识。
一、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还很不到位,存在着很多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 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
在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其主要表现在许多建筑施工单位普遍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短期行为很突出。很多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以及管理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都不强,这也导致了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较混乱。 同时,施工设备投入的质量以及数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设备不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的需要进行投入而导致的。 此外,在工作实践中由于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更难以对材料实现全面控制。
1.2 在施工工序操作方面,存在工序操作不严格的状态,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于工作量巨大,纠偏的难度及损失相当大,纠偏措施的决策也较为困难。 在工作实践中,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时发现,往往造成大面积返工,进而给施工单位造成极大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缺乏安全意识,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那么一句话
“安全第一、质量第二、工期第三”,可见安全意识是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关键,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工程进度的工作。 但是许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并没有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安全方面的投资极少,而是过分重视经济效益,从而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对其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在此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提出了一些优化施工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宗旨进行施工管理,把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以事前预防为工作重点,以安全教育制度为基础,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指导项目施工,统一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及设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项目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安全保护设施进行统一检查并监督使用,出现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分析,采取安全值班制度,全面进行安全管理。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主要以基础施工及高空作业进行重点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高空作业前,需要进行划分,根据区域划分设置围栏,挂牌示警,确保施工安全。同时高空作业外沿需要在行人处搭建防护棚,针对电梯井口、楼梯口、阳台口等危险区域要设置危险标示及防护围栏。根据施工需要,脚手架搭建前,需要进行严格设计计算,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搭建,并按照相关施工规定进行,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及气候,以 15 米为标准,增设避雷设施,不能铺设照明电线。高层建筑施工时,要求在工作面外侧设置宽度至少为 3 米的安全网,施工层与首层间要求搭建安全网,间距为 3 至 4 个楼层,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网禁止使用,直至高空作业整体结束,安全网方可拆除。安全帽也是高空作业中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要求具备耐烧、耐低温、耐冲击、耐穿透、耐侧压及具备绝缘性能等特点,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符合使用标准,有无合格证,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取下帽衬,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帽必须停止使用,以确保施工及人身安全。
2.2 施工质量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主要包含施工材料控制及施工工序的控制,从项目各方面进行管理,从而确保项目质量。而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要优化施工质量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相关人员,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特别是必须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具体地说,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其质量的管理控制主要表现在材料质量和工序质量两个方面。 ①在材料质量管理上,管理者应当对进场的材料以及配件等详细的核对相关资料,并且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之下,对材料的数量、规格、类型进行确认,之后才能进人现场。 而对于不符合工程条件的材料,一律予以退回;②在工序质量管理上,应当加强施工中操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及监督,监理单位要对质量进行有效核查,全程实施技术质量检测,使施工质量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同时,质量检测员必须在保证技术交底全面的情况下,才能允许建筑工程进行工序的施工。
2.3 优化施工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在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这一目标的前提下,项目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首先,需要全面落实三项工作,即做好成本预算和使用计划,合理规划资金支出;做好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认真研究并深刻理解招标文件所列的各项条款;对投标工程成本进行预测,认真编写标书,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索赔和确定有利的合同条件提供保障。 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竣工结算时的成本进行准确核算。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首先是要做到优化施工方案。 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查,同时对施工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进行比选,牢牢把握住施工方案优化,编制先进工艺,制定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实现施工进度管理,按时完成建设项目
项目施工管理需要针对施工进度及计划执行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首先,在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应主要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步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单位工程的总工期等等。 在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后要组织计划的实施,充分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并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采取适当的组织、技术、经济措施进行处理。 其次,要在保证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均衡上,做好施工机械的均衡和限制。 一般来说主要施工机械基本决定了主要工程量可达到的最大施工强度。 所以在安排施工进度时,需要考虑大型施工机械的及时进场和转移,使同一种大型施工机械的各个工序上相互衔接,保证进度。 最后,要做好技术保障,注意使用新型施工工艺和新技术。施工中可以多考虑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等,开辟新的施工顺序和相互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关键工序影响着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 所以当遇到技术难点工序、关键工序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予以保证其按时顺利完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逐步得到重视。因而要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在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外,还需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更需要从实际施工过程的现场施工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优化,保证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5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宏观框架。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说明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基本达到了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西安工程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 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建设 学生能力
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的制定与实施,培养造就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人才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专业教学计划是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宏观框架。专业建设是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计划中的课程的设置来实现的,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所以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是统领专业课程建设的纲。
目前,国内外的高校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学生自己选课,自己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另一种是由专业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前一种可以照顾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但是也要有学校的框架性指导。我校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的是后一种形式。
我校应用化学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七届毕业生。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是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为基础;已形成材料物理与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业分析四个专业方向;拥有博士后1人,博士6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教学和实验人员共19人的稳定合理的教学团队,(团队绝大多数成员出身是211大学),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校级特色专业,校级精品课程一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几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数十篇SCI科研论文,申报数项专利的显著成绩。七年来学生年就业率平均为90%。我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较宽广的应用化学知识、较强的基本实验技能、现代实验技术及初步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化学工艺生产知识和化工技能,能从事化学、化工应用基础研究、科研开发与管理、解决一般化工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使学生受到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研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1)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文献阅读能力,并熟悉文献检索方法。
(2)掌握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能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科研与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了解一般化工过程特点及单元操作工业基础知识;具有化工制图的基本技能。
(4)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具有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图文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能熟练上机操作。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部分。公共基础教育涉及人文社科管理系列、体育系列、校公共选修课,外语系列,自然科学系列。其中外语系列包括大学英语和自然科学双语课程;自然科学系列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计算机应用等理论和实验课。学科基础教育涉及工程基础系列、技术基础系列、专业基础系列和选修课。工程基础系列包括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及化工(厂)设计、金工实习;技术基础系列包括电工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基础及应用;专业基础系列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专业教育包括界面与胶体化学、材料化学基础、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工程、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与专题等。这个教学计划保质保量的实施可以达到重基础、宽口径、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我们专业建设这几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从反馈途径了解到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但我们并不能掉以轻心,今后我们要突出品德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培养,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要着重通过毕业论文环节进一步加强品德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能突飞猛进,走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城市合理化建议范文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扩招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职毕业生考入高职院校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加,在这期间,中高职教育衔接己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导致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怎样解决职业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中高职衔接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结合近年来,我院汽检专业高职3+2的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以下方面,供大家参考。
1.高职3+2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衔接
为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专业课程系统科学合理的衔接,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共同调研,一起研究,共同制订3+2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根据中、高职学校对两种层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中高职院校对各自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无论是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都要做到有效系统的衔接。如高职中的主要公共课程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应是中职课程的延伸与深化,并根据3+2学期特点,将两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这些课程下沉到中职第六学期,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专业平台课程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进行延伸、深化,有的要作拓展。 像本专业的汽车机械系统检修,学生在中职期间重点掌握拆装与调整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学习期间则突出学生诊断能力的培养。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衔接,按照中职阶段以培养汽车拆装与调整能力为主,即培养学生汽车维护与修理、部件功能检测的专业核心能力,在中职阶段,技能达到汽车维修四级水平,高职以培养汽车故障诊断能力,即培养学生汽车综合检测与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在高职阶段,技能达到汽车维修三级水平,从而做到技能上有效衔接。因此我们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基于职业能力标准,重构了从汽车维护与修理修到汽车检测与诊断分析能力层次递进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按照明确目标、工学结合、强化技能、注重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校合作共同规划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延伸的平台化、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双融通” 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通过校企共建的“东风裕隆学院”和“长安福特订单培养”合作平台,引入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水平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优化适应杭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高职3+2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内容和支撑。为了做好中、高职课程衔接,我们与对口衔接的中职学校(温州平阳 、温岭、仙居、桐江职业中学等)一起开展了多次研讨会,共同研讨和制定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衔接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内容衔接上进行统一规划、一体化设计,形成技能和内容层次递进的有机整体,从而避免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重复问题。
具体措施有:第一,根据中、高职两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课程内容依据不同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及岗位目标的要求,选取相应的课程内容; 第二,按层级、梯度递进原则选择课程内容,中、高职期间课程学习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技能上有明显划分和区别; 第三,双方骨干专业教师在暑期组织一起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采用共同备课的方式,确保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和实施。
3.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学生教学质量管理上的衔接
进入中职学校的基本上是基础教育阶段中,文化成绩较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因此为配合中职学校做好学生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中高职有效衔接,我们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在学生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做到中、高职学校学生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上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