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1

【关键词】山区公路;涵洞;水毁;原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文章对山区公路涵洞的常用结构形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涵洞水毁的原因及防水失效的原因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山区公路涵洞防护和补漏措施进行了探讨。

山区公路涵洞的常用结构形式

涵洞按自身构造形式不同可分为管涵、盖板涵、拱涵和箱涵。各类型又可有不同材料构成多种类型的涵洞。山区公路涵洞的常用结构形式如下:

2.1.石盖板涵,除了具有石拱涵能就地取材、结构坚固、造价低、工程费用少等特点外;还具有建筑高度小、对地基条件要求不高、施工简便、易于修复等特点。但其力学性能较差,一般仅适用于跨径小于2m的涵洞。

2.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是无石料地区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根据施工方法不同还可分为现场浇注和预制装配两种。预制装配式具有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工期短节省模板等优点,适用于桥涵分布集中并有运输及吊装条件的公路。现场浇注式整体性能好,施工不需要运输及吊装设备、施工简便,适用于分散或改建的单个涵洞,以及不具备运输条件及吊装条件的公路。

2.3.钢筋混凝土箱涵箱涵是一种整体闭合式钢筋混凝土薄壁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由于施工较复杂、造价高,一般用于软土地基和高等级公路。常用跨径为2m、2.5m、3m、4m、5m。壁厚一般为22cm~35cm,内壁四个折角出一般做成45°的斜面。

2.4.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该涵洞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公路建设中。其优点有:结构型式较简单,受造价低,便于工厂批量生产,受力情况以及适用基础性能良好。缺点有:过水能力小,接缝处防水结构复杂,常出现因接缝处漏水影响路基稳定性等现象。

3、山区公路涵洞水毁成因分析

3.1.冲刷作用

山区公路所面临的山谷一般都有较陡的坡度,从山谷中下泄的水流流经涵洞时,涵洞孔径通常对天然河床都有较大的压缩,致使进口断面的流速中间较大,两侧较小,而水流进入进口断面以前,整个水流断面的流速都较大,这样会对涵洞的进口处两侧产生较大冲击力和冲刷作用。洪水来临时,涵洞的进口处的冲刷作用更加强烈,极易造成进口被冲刷破坏,就可能导致整个涵洞被冲毁。即使涵洞进口没有被水毁,遭受冲刷后防渗能力就会大幅下降,水流会深入涵洞洞身的岩土体,路基岩土体在下渗水流的入渗和潜蚀作用下,强烈急剧下降,造成涵洞整体破坏,如果水流继续发展,最终可能将路基冲毁。

3.2.淤积

山区是多泥沙河流,善冲善淤,涵洞淤积现象严重。在自然情况下,河道水流驱使床面泥沙运动,泥沙运动后的床面又影响水流结构,山区降水量大,降雨季节比较集中,洪水来临时,由于洪水流速快,沿途冲刷挟带泥沙或漂浮物能力大,使河床抬高,堵塞涵洞口,另外,由洪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力巨大,携带大量泥砂和树枝,堵塞涵洞洞口,水流无法通过,从而将下游路基整体摧毁。淤积造成的涵洞破坏。

3.3.渗漏

渗漏是山区公路涵洞常见病害之一,如果不加重视,必将影响涵洞的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外观质量以及台背路基的稳定性等。涵洞的渗漏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由内到外

这种形式常见于压力涵洞或半压力涵洞。由于洪水超标,涵洞内水压力过大和涵洞连接缝止水老化,易使防水层破裂或脱落。

(二)由外到内

这种形式通常由于涵洞周围填土不密实或未设截水环,在高水头差的作用下,水流沿涵洞台身或顶部由外到内渗漏,形成集中渗漏,长期这样甚至会侵蚀混凝上板内钢筋,导致混凝土剥落,严重的会引起涵洞结构性破坏。

3.4.翼墙受洪水冲刷破坏

进口翼墙直接承受洪水迎面冲刷或出口段长度不足,扩散角太大而引起回流对翼墙淘刷 ,使得翼墙填土被淘空,导致翼墙倾斜、断裂、冲垮。

4、山区公路涵洞防水失效的原因

4.1.设计不合理

涵洞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施工地点有较高的地下水位、丰富的泉眼、较深的山谷等,造成设计与现实施工的差异,普遍存在涵洞设计位置不合理、流水面标高不合理、过水面积不足等问题,使涵洞的排水效果达不到现实的要求。加之涵洞的基底处理方案和措施不完善,致使涵洞的基底和洞口铺砌冒水。同时由于涵洞洞口铺砌截面短,出水洞口一般都没有超过翼墙尾端,而且隔水墙外也没对沟渠底进行有效加固,造成涵洞的底部冲刷由此处发生,翼墙、端墙厚度偏小,墙背面坡比小,墙体自重轻,抗倾覆能力低,在墙外填土压力作用下,致使墙体向外倾斜,直至倒塌。

4.2.材料选择不当

防水混凝土、沥青、油毡等都是涵洞防水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材料,它们都有着很好的防水效果,但由于材料使用上的不合理或者本身性能的局限性,容易造成防水的失败。

4.3.施工原因

防水施工是整个涵洞防水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混凝土配比或施工不合理,而导致防水能力下降;沥青麻絮熬制温度过高使沥青老化散失粘结力;需要黏附防水材料的面层没有彻底清理,导致两者之间粘贴不密实,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脱落,失去功效。

5、山区公路涵洞防护措施分析

从理论上讲涵洞的水流平面扩散要均匀、减小局部的最大单宽流量、改变铺砌末端水流的垂直流速分布等方面的可以有效的减小水流冲刷对涵洞的影响。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提出涵洞合理的防护消能方式,为工程实际服务,我们对涵洞出口铺砌的长度、挑坎的布置形式、抛石防护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5.1.增加涵洞后的铺砌长度

增加涵洞后的铺砌长度,可以减少冲刷坑对涵洞的威胁,减少涵洞破坏的几率。特别是当流量较大时,铺砌越长,对涵洞的防护效果越好,效果越明显。采用较短的铺砌时,出口处水流的流速较大,水流来不及向两侧扩散,水流的流速不均匀,造成局部冲深过大,而采用较长的铺砌时,水流在铺砌段内流速趋向于均匀流,因此垂裙处冲刷深度较为一致,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深度也较小,最大冲刷点也距离垂裙较远,由此可以得到,加长铺砌,可以改变水流的流态和流速的垂直分布,因而减少冲刷深度,但铺砌不宜过长,铺砌过大将大大增加工程的造价。

5.2.设置不同级挑坎

采用挑坎消能防护的方式,变冲为淤,可以减少水流对垂裙处的直接冲刷深度,特别是挑坎后有一段铺砌时,防护消能的效果也较好。挑坎防护系一种构造物,来改变水流条件。它是紧靠涵洞加固段的末端变冲为淤的防护方法,通过设置一级、二级、三级挑坎来实现目的。

当采用挑坎时,可以改变水流的流态,减小底流的流速,逐步形成面流的流态,并且当在铺砌的末端再加一级挑坎时,可以进一步降低底部的流速,水流的上部流速更加增大,可以减少对垂裙后泥沙的直接冲刷。

在二级挑坎的后部,加铺一定长度的铺砌,消能的效果会更好,因为二级挑坎进一步消弱了水流的能量,其后加铺一段距离,可以使水流的流态更加稳定,减少局部最大流速的产生。

设置三级挑坎,可以使垂裙后部变冲为淤,但处理不当会在两侧产生水流回漩,反而会加大局部冲刷深度,此时可以采用降低河床加固标高的形式,即将河床铺砌加固面标高降低到下坎顶或上坎顶与河床面齐平时,可以取得较好的消能效果。

5.3.出口处抛石防护

抛石防护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特别是采用较大的砾石、较长的铺砌长度铺砌垂裙后部时,冲刷坑的深度有较大的减少,其原因在于较大的砾石的起动流速较大,其起动需要较大的流速,同时它还可以调整垂直流速分布,使河床冲刷坑平、浅、长,避免底流使冲坑出现陡、深、短的情况;而且有助于水流的平面扩散,不使旁侧回漩,减小河床中部的冲刷坑深度,避免形成左右两个冲刷坑危及边坡的稳定。

6、山区公路涵洞补漏措施

6.1.翻修加固。对于纵向漏水较为严重的涵洞,应该采取整体拆除翻修,重建新涵洞。但是会出现土方开挖量较大,耗时耗力等情况。

6.2.涵洞内加固。对于涵洞结构损坏不是很严重,外壁防漏效果较好,渗漏较小的情况,可以用化学材料修补或重新抹面,勾缝破损处。当以上措施不能解决涵洞内部漏水量大的问题时,就需要在涵洞内壁预制一个混凝土U型槽。

6.3.注浆补漏措施。一是洞外注浆。沿涵洞的中心线方向,在涵洞两侧的翼墙上布孔,从翼墙上钻孔注浆,充填涵洞外壁与坝体之间的纵向渗漏通道,从而达到防渗补漏的效果。二是洞内注浆。当涵洞的完整性较好,墙体较厚且具有足够大的内腔尺寸时,可以将钻孔布置在洞壁的各漏水点,水泥浆液在注浆机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沿漏水通道逆水流方向而上,将漏水的缝隙填充,等到水泥浆凝固时就可以达到防水补漏的效果。

7、结束语

山区公路对于山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山区公路涵洞水毁问题的处理,加强施工设计,保证施工质量,注重后期养护,减少水毁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左从.关于山区公路涵洞水毁问题的研究和对策[J]. 公路建设.2012(15):11-15.

[2]林朝晖.公路涵洞在公路排水中的重要性分析[J].排水工程.2012(11):56-58.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2

关键词: 斜井 高寒地区 冬季施工

一、基本概况

矿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根据固原市气象站资料,固原市原州区年平均最高气温14.8℃,年平均最低气温0.3℃,极端最高35.5℃,极端最低-32.3℃,昼夜温差大,有一日四季之感。每年10月开始冰冻,至来年三月底或四月初解冻,一般冻土深度为100cm左右,最大冻土深度为143cm。造成了井上、下施工环境恶劣,寒冷受冻,井上、下施工人员无法正常施工,温度连续低于到-5℃,支护材料无法正常使用和进行养护,严重制约矿井建井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使矿井无法按照规定工期正式投产。

二、井巷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为了给井下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井筒工程冬季施工进度及质量要求,尤其是混凝土工程的浇筑及养护工作,杜绝各类质量防冻、防寒事故的发生,根据冬季施工防冻、防寒的特点和要求,并结合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以下施工方案。

1、支护材料的保温和加热

(1)水泥:低于0℃时严禁使用散装水泥,井下施工用水泥采用袋装水泥,袋装水泥存放于有暖气的水泥库内,水泥库采用全封闭设计,保证水泥库室内温度不低于0℃,并做好水泥库内防潮措施。

(2)砂、石骨料按计划用量提前堆放在暖棚内,保证配料时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3)树脂药卷:存放于有暖气库房内,室内温度不低于4℃,保证树脂药卷不失效。

(4)水:地面供水管路埋地下1.8m以下,外露部分适当加保温层防止上冻。搅拌用水预先采用暖气加热,由于水泥和80℃左右的水拌合会发生骤凝现象,所以拌料用水的加热温度不得高于60℃。

2、混凝土搅拌站

(1)在混凝土搅拌机的施工现场应搭设暖棚保暖,面积要保证可以存放混凝土搅拌机设备、砂石等原料的存放、拌制用水加热设施安置、称量位置以及有足够的人员活动空间。暖棚内部设置取暖措施,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10℃。

(2)混凝土输送泵的输送管路要进行保温措施。

3、混凝土配制、拌合、运输

(1)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比进行拌料。

(2)拌制混凝土时,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5℃以上,拌合用水温度不超过60℃。

(3)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洗刷搅拌机滚筒。

(4)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混凝土严禁使用,必须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5)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对于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制时间应取常温拌制时间的1.5倍。混凝土卸出搅拌机时的温度不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5℃。

(6)拌制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当外加剂为粉剂时,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严禁使用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氯盐锈蚀钢筋。

4、混凝土浇筑、养护

(1)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及时测定入模温度,确保入模温度不低于5℃,凡低于5℃的混凝土严禁使用。

(2)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采用暖风保护法,其思路是将井下供风进行直接加热,使井下温度达到+5℃~+15℃:井下工作面保温及混凝土保温养护采用以蒸汽为热媒、暖风机为散热器的供热方案,其具体做法是在将蒸汽暖风机直接安装在风机出后,然后再接上风筒向井下供暖风,将蒸汽管路与蒸汽暖风机连通供暖。采用蒸汽暖风机加热法进行空气预加热,使巷道及工作面的温度达到了+10℃左右,使井下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经济效益评价

1、在严寒冬季采取的保温加热法,井下工作面温度达到了+10℃,确保工作面良好的工作环境。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3

关键词:冬季 冬期 施工方案

一、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每天6、14、21时所测室外温度的平均值)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砼工程按冬季施工办理。

2、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冬季的12月20至次年的3月10日严格按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3、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服务合同,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4、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护的具体工程项目或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防护措施,并在物资和机械做好储备和保养工作。

5、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

6、检查职工住房及仓库是否达到过冬条件,及时按照冬季施工保护措施施作过冬篷,准备好加温及烤火器件。当采用煤炉和暖棚施工时,作好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棚内必须有通风口,保证通风良好,并准备好各种抢救设备。

7、在进入冬季前施工现场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

二、桥涵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桥梁工程

我部5座桥均已施工完毕,桥上竣工测量工作已完成。现还未进行铺架工作。在冬季来临前将锚栓孔内碎石杂务、积水清理干净,用采胶布沙袋将孔进行覆盖,避免雨雪进入孔内冻坏混凝土。

对桥梁人行道步板及托架预制工作采用在暖棚内进行施工。

当架桥机对桥梁铺架完毕后根据天气及工期进度按排是否进行托架安装。当需要进行安装施工时,桥上必须使用防滑脚手架,上桥施工所有人员必须穿防滑靴系安全绳后方可上桥操作施工。

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2.1、冬季条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

2.2、冬季施工的砼配制、拌合、运输:

2.2.1、为减少、防止混凝土冻害,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此时可适当提高水泥标号,水泥标号不底于P.O 32.5。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外加剂)时,其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在钢筋混凝土中禁止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氯盐锈蚀钢筋。

2.2.2、拌合设备进行防寒处理,设置在温度不低于10℃暖棚内。拌制砼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洗刷拌合机滚筒。拌制砼时,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0℃以上,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先将拌合用水加热。当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合温度时,可再将骨料均匀加热。

2.2.3、水及骨料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

2.2.4、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此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

2.2.5、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热。

2.2.6、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可以在使用前转运入暖棚内预热。

2.2.7、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运送中覆盖保温防寒。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堤的加热温度。

2.2.8、混凝土拌合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对于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制时间应取常温拌制时间的1.5倍。砼卸出拌合机时的最高允许温度为40℃,低温早强砼的拌合温度不高于30℃。

2.2.9、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2.10、拌制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当外加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外加剂为液体,使用前按要求配置成规定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别放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

2.2.11、冬季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措施:

1)正确选择拌和机摆放位置,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

2)正确选择运输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温材料。对长距离的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容量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浇注时间选择。距离较小时可采用敞开式运输车,但必须进行加盖隔热材料。

3)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工作。

2.3、冬季施工的砼浇注:

2.3.1、混凝土浇注前,清除干净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采用暖棚法将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加热至正温。

2.3.2、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砼结构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砼分层连续灌注,中途不间断,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

2.3.3、新、旧混凝土施工缝的清理:

1)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

2)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3)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

4)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进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5)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6)混凝土采用机械捣固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小于20cm。

2.4、冬季施工的砼养护:

混凝土养护采用暖棚法和掺加防冻剂法养护。

2.4.1、暖棚法养护:此方法适用于框架施工

1)在构筑物周围用钢管搭设大棚,用采胶布包裹密封,大棚搭设必须牢固、不透风,上覆盖草带。

2)采用燃煤取暖炉加热,必须将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将烟气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

3)暖棚内底部温度不低于5℃,当低于5℃时应采取增加煤炉的办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安排专人对煤炉进行检查,填加燃煤,保持棚内温度。

4)暖棚内应有一定的湿度(由实验室测定),当湿度不够时,要向混凝土面及模板洒水或覆盖润湿堤草袋。

2.4.2混凝土掺加防冻剂的养护:

1)混凝土外露表面采用采胶布加草袋进行覆盖,在负温情况下不得浇水养护。

2)混凝土养护初期的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时,且混凝土强度小于3.5Mpa时要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温度不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

2.5、混凝土拆模

2.5.1、冬季混凝土拆模强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拆模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

正常温度下混凝土拆模强度: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以下要求时方可拆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板、拱

≤2

50

2—8

75

100

≤8

75

>8

100

悬臂梁(板)

≤2

75

>2

100

2.5.2、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草袋及彩胶布。

2.5.3、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得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2.6、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

2.6.1、冬季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满足一般混凝土要求外还要满足下列要求。

2.6.2、在砼拌制和灌注期间,测定水和粗细骨料装入搅拌机时的温度、砼的拌制温度、灌注温度和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用低温早强砼或用蓄热法养护砼时,在灌注后3天内随时进行检测。

2.6.3、冬季施工砼除按规定制作标准养护的试件外,还根据建筑物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制作施工检查试件,借以查明强度的发展情况。施工检查试件的养护应与建筑物相同。

3、砌体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本管段的砌体工程主要是路基加固及附属工程及部分框架顶进到位后挡墙工程。对于分散、量少、不影响工期的工点冬季尽量不安排施工,对砌体集中且工期紧迫要求的工点可以安排在冬期施工。

3.1、砌体工程防冻要求:

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冻。

冬期施工的气温、冬期施工前的准备符合前述要求。

3.2、砂浆配置及砌筑

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砂浆正温砌筑:砂浆原材料加热、暖棚内拌制砂浆、掺盐法、就近工点拌制、减少积存、避免倒运。

3.2.1、砂浆原材料加热;同混凝土原材料加热,通过热工计算,采用暖棚法时保证砂浆砌筑温度不低于5℃。

3.2.2、砂浆在暖棚内机械拌制,环境温度不低于5℃,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当砂浆用量较少时,可在暖棚内人工拌制,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过称计量,翻拌次数较常温增加2—3次。

3.2.3、砂浆随拌随用,中途不倒运,每次拌制砂浆尽量在30min内用完,当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时,砌筑前要重新拌和。已凝结或冻结的砂浆一律不得再使用。

3.2.4、暖棚设在每个工点,兼作砌体养生用,保证短距离运输砂浆(距离一般不超过20m),可以避免积存,无须倒运。

3.2.5、砌体所用的石料,砂预先清除冰雪冻块,并且根据工程进展,提前运入棚内。石料表面与砂浆的温差不高于20度。

3.3、砌体养护

所施工砌体随砌筑随覆盖养护,一般情况下采用覆盖草袋及采胶布养护砼和砌体。

对有条件的框架挡墙可采用暖棚法养护,即砌体在暖棚内进行砌筑施工。其施工同混凝土暖棚法施工。

冬季施工砌体除按规定制作标准养护的试件外,再根据建筑物养护、拆模和承受荷载的需要,制作施工检查试件,借以查明强度的发展情况。检测试件的养护应与建筑物相同。

4、钢筋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

4.1、冬期钢筋的闪光对焊采用在室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低于0℃。

4.2、钢筋提前运入加工棚内,焊接完毕后的钢筋待完全冷却后才能搬运往室外。

4.3、在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闪光对焊的环境气温可适当降低至-10℃。

4.4、冬期电弧焊接时,有防雪、防风、及保温措施,并选择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4.5、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采用五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帮条与搭接焊缝厚度不小于0.3d,并不大于4mm,焊缝宽度不得小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三、路基工程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冬季低温路基施工的重点是处理好土壤的防冻、土壤的挖掘及土方的填筑三个环节。

1、路堤填筑施工

1.1、低温的界定:昼夜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连续15d,均应按低温施工办理。

1.2、低温施工的路堤必须在冻结前处理完毕,处理方法除满足路基一般施工规定外,还要清理干净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型的未冻土填平压实。处理好的地基随即覆盖不使冻结。

1.3、路堤填筑

1.3.1、填料要求:

低温填筑路堤用料,一般采用A类填料,本段路堤填筑均选用卵石土(渗水土)。

1.3.2、填筑压实

填土厚度;冬期路基施工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平铺,分层填筑厚度按正常温度施工的厚度减薄20—25%,并不得铺成斜层,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中断施工;路堤填筑每侧超宽填10—50cm并压实,待冬期过后修整边坡时削去多余部分并夯拍密实。

施工地段的积雪,施工前进行清除干净。

施工中遇大雪或其他原因中途停工时,整平填层及边坡并加覆盖;继续施工前,清除干净边面冰雪。

填筑路堤要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保证挖、运、填、压的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对取土场宜一次连续挖至设计标高,挖土前清除干净表面积雪,对取土场、路堤边坡外露土层采用草袋进行覆盖。

低温施工的路基坡面及边坡整修工作在来年解冻后进行。

2、级配碎石工程

2.1、级配碎石尽量抢在冬期以前完成,部分剩余量在0℃以上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的时间施工,雨雪天不施工。

2.2、碎石级配均匀,结冰的集料不使用,对石粉进行遮盖,防止雨雪淋湿。

2.3、搅拌级配碎石按配合比一次将水加足,避免施工现场洒水,装运中及时加盖防寒棚布,并尽快运至现场。

2.4、搅拌好的级配碎石运至现场后,立即摊铺碾压,避免长时间裸露,已铺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

2.5、碾压检测合格后立即使用彩胶布覆盖,并加盖草袋保温养护,此时不得洒水养护。

2.6、施工中级配碎石搅拌,必须根据运输、摊铺能力相匹配,要衔接好,做到随拌随用,减少拌制好的级配碎石停留时间及材料浪费。

四、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火、防滑工作措施:

1、在进入冬季前对所有机械设备做全面的维修和保养,作好油水管理工作,结合机械设备的换季保养,及时更换相应牌号的油;对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确保防冻液符合当地防冻要求;未使用防冻液的机械设备要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采取停机后排放冷却水或进入暖棚车间内)

2、各种车辆使用的燃油,要根据环境气温选择相应的型号,冷车起步时,要先低速运行一段路程后再逐步提高车速。

3、冬季车辆启动发动机前,严禁用明火对既有燃油系统进行淤热,以防止发生火灾。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4

1施工方法与冬季施工期的确定

在隧洞施工中,采用多工序平行作业,充分利用空间;通过解决防水和保温问题确保质量和安全;有规划弃渣,保护冻土,保护环境。通过计算并结合工程特点,根据初冬(11月15日至12月15日)和严冬(12月15日至翌年2月底,以气温低于-10℃为标准)各时期的气温,选用合理的添加剂和保温措施。根据《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取冬季施工防寒保温措施,并应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或时间为3月15日,为冬施结束日期。现场于11月15日即开始对大气进行测温,上述2个条件有1个达到即确定为冬施的起、止日期。

2现场准备工作

进入冬期施工前,组织掺加外加剂、测温保温等有关人员学习冬季施工措施,并逐级进行技术、施工安全交底。搭建暖棚,控制好温度,在暖棚预制砼块及拱圈。安排专人观测气温,并做好记录。此外,还应建立冬期施工组织机构。砼温度测定方法:①采用每24h测量6次为标准,进行施工现场气温测量。②对拌和材料和防冻剂等温度测定每工作班不小于3次。③对出搅拌机的砼拌和物,每2h测量1次。④对浇灌现场用的砼,至少2h测量1次。⑤对养护过程的砼,在初凝前,每2h测1次,初凝后每24h测2次。⑥为了确保砼内部温度的稳定,在砼梁温度较低的上部和独立柱中部设测温度孔,即在浇筑时预埋一些一端封闭的温管,并加以覆盖,该孔应有详细编号,温度计每天至少测量3次,每次5min以上,并做好记录。⑦上述所有测量,均应按顺序、时间、编号记录成册。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器具、化学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用锯末、草袋将未达到养护期的渠道遮盖,确保其不被冻胀破坏。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外加剂的试验工作,提出合理施工配合比。

3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不宜在冬季施工,若必须在冬季施工,施工前应周密计划,做好准备,做到连续施工。由于冬季施工难度大,露天渠系部分已于11月1日停工,只有隧洞的开挖、支护工程进行冬季施工。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冬季土方开挖采用防止冻结法,在冻结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翻耕耙松30cm以上。冬期填土每层应比常温时减少20%~25%,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铺填充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0mm。由于冬期施工时隧洞进口洞深开挖已经达到50m,土体已无被冻迹象,只有出口段10m左右,需进行洞口遮盖等办法进行保温,土体外运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均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安全。

4混凝土工程

冬季施工用混凝土标号必须提高1个等级,并根据工程情况、部位及气温情况,在混凝土中加防冻剂。采用外加剂法施工,外露铁件应刷防锈漆2遍,以防铁件锈蚀。冬季拌制混凝土时应采用加热水法,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分别不得超过80℃和60℃。混凝土出罐温度不得低于15℃,运输应采取保温措施,尽量减少热量损失。该工程混凝土拌合在温棚内进行,减少了运输这一环节上的散热。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及时在其表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2层草袋进行保温。混凝土试块除按规定留置外,尚应增加不少于2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定方法:首先应按规定绘制测温孔布置图;然后测温表面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测温表留置在测温孔内至少3min。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5

【关键词】冬季;水泥;施工;技术

水泥混凝土冬季低温施工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

试验室必须每天进行室外温度测定,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砼工程按冬季施工办理。确定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护的具体工程项目或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防护措施,并在物资和机械做好储备和保养工作。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检查职工住房及仓库是否达到过冬条件,及时按照冬季施工保护措施来施作过冬篷,准备好加温及烤火器件。当采用煤炉和暖棚施工时,作好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棚内必须有通风口,保证通风良好,并准备好各种抢救设备。

2 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

2.1 水泥混凝土冬季低温施工技术要点

2.1.1 为减少、防止混凝土冻害,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此时可适当提高水泥标号,水泥标号不低于P42.5级的早强硅酸盐水泥,而且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对于细骨料我们要采用级配良好的硬质、洁净的中砂,不得含有冰块、雪团,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强度要高,要有抗冻融的特性,含泥量不大于1%。冬季低温条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能低于设计标号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能受冻。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外加剂)时,其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在钢筋混凝土中禁止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氯盐锈蚀钢筋。

2.1.2 搅拌机等拌合设备要进行防寒处理,最好时将拌和机放置在温度不低于10℃暖棚内。在拌制砼前以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洗刷搅拌机滚筒。拌制混凝土时,确保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0℃以上,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先将拌合需要将水加热。特殊情况下当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合温度时,可再将骨料均匀加热。水及骨料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此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热。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可以在使用前转运入暖棚内预热。

2.1.3 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运送中覆盖保温防寒。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堤的加热温度。混凝土拌合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对于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制时间应取常温拌制时间的1.5倍。砼卸出拌合机时的最高允许温度为40℃,低温早强砼的拌合温度不高于30℃。

2.1.4 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拌制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当外加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外加剂为液体,使用前按要求配置成规定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别放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冬季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措施,我们在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选择拌和机摆放位置,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

(2)正确选择运输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温材料。对长距离的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容量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浇注时间选择。距离较小时可采用敞开式运输车,但必须进行加盖隔热材料。

(3)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工作。做好机械的调度和现场的管理,使混凝土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

2.2 冬季水泥浇筑 技术

2.2.1 混凝土浇注前,清除干净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采用暖棚法将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加热至正温。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水泥混凝土结构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砼分层连续灌注,中途不间断,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

2.2.2 新、旧混凝土施工缝清理时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冬季低温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进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2.3 冬季低温水泥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养护采用暖棚法养生。暖棚法养生时在构筑物周围用钢管搭设大棚,用采胶布包裹密封,大棚搭设必须牢固、不透风,上覆盖草带,采用燃煤取暖炉加热,必须将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将烟气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暖棚内底部温度不低于5℃,当低于5℃时应采取增加煤炉的办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安排专人对煤炉进行检查,填加燃煤,保持棚内温度。

2.4 混凝土拆模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度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拆除模板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措施,如覆盖草袋及彩胶布。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

参考文献:

冬季施工防寒措施范文6

一、混凝土冻害的影响因素

影响道路混凝土面层冻融破坏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如下:

(一)内部因震:如骨料、水泥、外加剂、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含气量、配合比,即混凝土本身的质量。

(二)外部因素:如冻融温度、冻融速度、湿润条件、冻融循环次数,即影响混凝土的工作环境条件。

(三)构造因素:如有筋无筋、体积大小、厚薄、排水措施等。

(四)施工因素:如配合比、拌合、浇捣、养护条件等。

上述诸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着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程度和速度,主要因素如下:

(一)混凝土设计抗冻标号偏低:决定混凝土抗冻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混凝土的抗冻标号。在我省目前往往不考虑冻融破坏问题,经常是不确定混凝土抗冻性指标就进行施工。

(二)材料品质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影响: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品质与抗冻性决定着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另外抗冻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可采用加气剂提高抗冻标号。

(三)混凝士在施工和养生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配合比不严、水灰比过大、人工拌和不均、振捣不密实、不注意湿润养生等等。尤其在养生初期混凝土受冻,都会降低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二、混凝土工程冬季低温施工措施

(一)水泥混凝土冬季低温施工准备及要点

1.为减少、防止混凝土冻害,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此时可适当提高水泥标号,水泥标号不低于P42.5级的早强硅酸盐水泥,而且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对于细骨料我们要采用级配良好的硬质、洁净的中砂,不得含有冰块、雪团,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强度要高,要有抗冻融的特性,含泥量不大于1%。冬季低温条件下灌注的砼,在遭受冻结之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其临界抗冻强度不能低于设计标号的30%,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能受冻。在充水冻融条件下使用的砼,开始受冻时的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0%。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外加剂)时,其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在钢筋混凝土中禁止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氯盐锈蚀钢筋。

2.搅拌机等拌合设备要进行防寒处理,最好时将拌和机放置在温度不低于10℃暖棚内。在拌制砼前以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洗刷搅拌机滚筒。拌制混凝土时,确保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0℃以上,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先将拌合需要将水加热。特殊情况下当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合温度时,可再将骨料均匀加热。水及骨料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此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热。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可以在使用前转运入暖棚内预热。

3.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运送中覆盖保温防寒。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堤的加热温度。混凝土拌合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对于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制时间应取常温拌制时间的1.5倍。砼卸出拌合机时的最高允许温度为40℃,低温早强砼的拌合温度不高于30℃。

4.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拌制掺用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当外加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外加剂为液体,使用前按要求配置成规定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置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分别放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冬季施工运输混凝土拌和物时,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热量损失措施,我们在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选择拌和机摆放位置,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选择最佳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

(2)正确选择运输容器的形式、大小和保温材料。对长距离的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容量根据混凝土施工用量和浇注时间选择。距离较小时可采用敞开式运输车,但必须进行加盖隔热材料。

(3)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工作。做好机械的调度和现场的管理,使混凝土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

(二)冬季低温水泥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注前,清除干净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采用暖棚法将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加热至正温。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水泥混凝土结构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砼分层连续灌注,中途不间断,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

2.新、旧混凝土施工缝清理时前层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1.2Mpa。施工缝处的水泥砂浆、松动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必须凿除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新混凝土在浇注前,宜在横向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继续浇注新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的新层混凝土要重点捣实。冬季低温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注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注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进浇注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

(三)冬季低温水泥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养护采用暖棚法养生。暖棚法养生时在构筑物周围用钢管搭设大棚,用采胶布包裹密封,大棚搭设必须牢固、不透风,上覆盖草带,采用燃煤取暖炉加热,必须将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将烟气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暖棚内底部温度不低于5℃,当低于5℃时应采取增加煤炉的办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安排专人对煤炉进行检查,填加燃煤,保持棚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