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条件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贸易条件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贸易条件理论

贸易条件理论范文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问题探讨

学生姓名: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2006年3月5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在一份名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在该报告中,他考察了英国自1870年至1938年间进出口贸易条件的变化,发现初级产品相对于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在70年中下降了35.9%。由此他得出结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那些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愈来愈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并提出了改变贸易条件恶化的进口替代战略。贸易条件恶化论经过辛格、伊曼纽尔等人的发展,其影响愈来愈大。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并没有带来普遍的富裕,反而造成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这种命运,只有实行工业化,更确切的说是走进口替代战略之路。经过经济学家们长期实证分析,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已经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长期以来趋于恶化的论点不再表示怀疑。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制成品为主;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出口以制成品为主,进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由于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趋于疲软和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技术进口需求持续强劲,发展中国家价格贸易条件也就自然趋于恶化了。由此可以看出,贸易条件恶化论比较正确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事实,并得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利益分配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这样一个正确的结论。

既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是不断恶化的,那么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他的贸易条件又如何呢?是否也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呢?为此,国内许多部门和学者进行了研究。商务部的研究表明:1993—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2%。2000年后贸易条件仍有恶化的趋势。2003年价格贸易指数下降了4.6%。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上升了22.7%。目前国内各方人士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事实已经没有大的争议,但如何看待这个事实却有争论。北京大学宋国清教授认为贸易条件恶化是货币汇率扭曲导致的;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教授范良聪指出,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的,而外贸企业在出口时竟相压价,导致“价格战”硝烟四起,出口上出现增量不增价的现象;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原油价格飙升和我国对原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高了国际原材料价格,这些使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应当指出,这些都是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解释,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选题依据: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我国对外贸易是否已经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是否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对外贸易政策,还是改革进出口产品结构,发展竞争优势;贸易条件恶化一定带来贸易利益的损失还是也存在不确定性的一面,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争论,系统全面,地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现状,贸易恶化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并研究了改善贸易条件的对策。

研究意义: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本文试图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贸易条件的恶化理论和我国贸易条件现实状况的认识,完善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研究。另外通过研究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和对策,能够给我国外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改变我国粗放型进出口贸易模式、实现我国乃至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课题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

(1)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发展及影响。通过对此理论的分析,介绍其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指导作用。

(2)实证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变化的现状,列举近期贸易条件指数数据,并据其列表说明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3)全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

(4)根据变化原因拟订可能的政策措施。

2、拟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希望解决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原因、影响的认识偏差问题,以至于能寻找更合理的对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对外贸易恶化的状况,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一)研究步骤

课题主要从资料收集、撰写开题报告、草拟提纲、论文初稿反复修改、论文定稿及答辩几个步骤去完成。

(二)研究方法及措施:

研究方法:案头文献资料研究、案例比较研究、分析归纳法、数据模拟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根据文章研究的需要,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

研究措施:社会调查、文献查阅、老师指导等

(三)研究进度安排

2009年10月;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开题报告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通过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研究撰写论文初稿

2010年2月交初稿接受指导老师审查

2010年3月—4月上旬通过指导老师对初稿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

2010年4月接受指导老师再次审查对论文再次修改

2010年5月交论文终稿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郝红.景华扬,谈如何在我国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公有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34,24—25

[2]井士锌,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煤矿现代化20043

[3]樊钱涛,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员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3327—28

[4]王少东,张国霞建立自助式整体薪酬体系人力资源200435—36

[5]徐晓明,公司管理中的薪酬激励机制河南化工2003645—46

[6]张涛,如何发挥薪酬激励的持久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72—74

[7]程瓯,将员工激励进行到底人力资源39—40

[8]胡盈,交换中的刺激人力资源53—54

[9]董玉森,当前部分国企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10]刘颖,走出薪酬激励的困境通信企业管理2003956—57

[11]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12]企业员工管理方法研究组企业员工激励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贸易条件理论范文2

关键词:FDI 贸易条件 工资外溢 技术外溢 机理

在当今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国际投资扮演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的历史角色。FDI具有促进东道国贸易数量的增长、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生产率提高等一系列东道国效应,而这些效应又能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贸易福利产生影响。以往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是在传统的框架内研究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的,例如穆勒、马歇尔等侧重于从消费角度研究贸易条件,认为一国只要面对相对占优势的世界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会有相对有利的贸易条件,从而就会在贸易利益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希克斯、巴格瓦蒂等人注重生产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认为一国生产状况的变化会改变该国的贸易条件及其在利益分配中的地位。他们都只考虑到了影响供给的国内因素和影响相对需求的国际因素,而没有考虑到FDI的影响。本文将研究FDI流入并参与贸易商品的生产后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和机理。

贸易条件的变化与进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劳动生产率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用函数表示为:

TOT=f(PX,PM,QX,ZX,ZM)

其中PX为出口价格指数,PM为进口价格指数,QX为出口数量指数,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ZM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而FDI的流入可以改变东道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出口数量及劳动生产率,这些变化又与FDI的动机类型、流入量、产业投向、技术外溢情况有关。故可给出一个FDI影响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函数关系式:

TOT=f(QFDI,MT,ID,ST)

其中QFDI为FDI流入量,MT为FDI动机类型,ID为FDI产业投向,ST为FDI技术外溢。

一、FDI影响价格贸易条件的机理

(一)FDI流入数量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

从国际资本流量的角度分析东道国贸易福利变化的文献比较多。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俄林在《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的修订版中曾简要地分析过货币资本流动对东道国贸易福利的影响。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麦克道格尔(Macdougall)在其资本流动效应模型中,得出东道国福利的增长完全是从外资利润中转移而来的结论。但他的模型假定外来投资的多少对贸易条件不产生影响。

本文认为,FDI通过国际收支变动效应间接地影响东道国的贸易条件。首先,外资的流入在短期内会造成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外资不完全转化为额外进口,外资的流入会使东道国贸易条件好转。但从长期看,外资终究代表一种债权或利润索取权,利息、利润、管理费等的流出,要求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特别是经常项目处于盈余状态。因此,东道国必须扩大出口,造成出口价格下降,会对一国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但是,外资的流入会提高东道国的产出,也有可能会降低母国的产出,因为母国的投资由于资本的流出而萎缩。而一国的进口需求是与其国民收入密切相关的,与进口数量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就与FDI流动产生了间接的联系,资本流动通过这条传导途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结果主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供求状况和不同国家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俄林的观点,在只有东道国和母国两个国家的条件下,东道国的贸易条件的变化方向取决于两国对母国出口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东道国对母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母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恶化。反之,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好转。这里考虑的FDI流量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指价格贸易条件。如果FDI促进东道国的出口增长,收入贸易条件有可能改善。

(二)FDI的工资效应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

在东道国,跨国公司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当地企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普遍支付比东道国当地企业高的工资有很多原因。其一,东道国的劳动者在择业时一般都有“本地偏好”,为吸引这些人服务于自己,跨国公司倾向于支付高工资;其二,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通常会带来一些专有技术,为了防止这些技术因雇员离职而泄露、外传,跨国公司往往力求用高薪留住员工,减少雇员离职现象;其三,由于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熟悉程度有限,为了将优秀人才不断纳入自身运作体系,跨国公司一般都选择支付高工资;另外,东道国的各种政策或来自母国的压力等其他原因,也有可能迫使跨国公司支付高工资。在一般意义上,跨国公司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会对东道国产生“工资外溢”(Wage Spillovers)效应,即推动东道国当地企业的工资提高,并使东道国的总体工资水平提高。但是如果整个经济像阿瑟・刘易斯所说的那样可以从“农村劳动力储备”或城市失业人口组成的大量“劳动力后备军”获得劳动力供给,即在劳动力供给无限的情况下,即使跨国公司保持较高工资,东道国当地企业的工资水平也不会受其影响而趋高。在此我们只考虑一般意义上存在的“工资外溢”。

那么,工资在一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中起什么作用呢?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认为生产要素的贸易条件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这里的生产要素专指劳动力。在刘易斯看来,工资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热带农产品和温带农产品的价格差异,而物价水平差异又决定了价格贸易条件差异。对此,伊曼纽尔(A. Emmanuel)持相同看法,即“不是相对价格决定要素的报酬,而是要素的报酬决定价格”。伊曼纽尔甚至认为,“在所有其他情况相等的情况下,工资的不平等是引起不平等交换的唯一原因。”上述“要素报酬决定价格”的论点反映了产品价格形成的事实,工资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劳动的报酬,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在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工资自然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由于工资差异能够决定物价水平差异进而决定价格贸易条件差异,故从理论上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工资水平提高会使相应产品的价格提高,如果该产品是出口品,工资水平提高会引起该国出口品价格(PX)上升,由此导致价格贸易条件(NBTT=PX/PM)改善。以此推论,FDI提高东道国工资水平这一效应,将导致东道国出口品的价格上升,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从供给角度看,工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如果需求等条件不变,劳动力成本提高将导致一国出口品的供给减少,由此也会带来该国出口品价格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三)FDI的产业流向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

根据雷布津斯基定理,如果商品和要素价格不变,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中,其中一种的数量增加了,而另一种的数量保持不变,那么密集使用前一种生产要素的商品的绝对产量将会增加,而密集使用后一种要素的产品的绝对量会减少。

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模型(2×2×2模型)框架中,假定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不变,技术水平不变,就意味着两种产品要素投入比例K/L不变,要保持两个行业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变,就必须在两个行业间调整资本和劳动的存量。

当资本K增加时,假定所有新增加的K全部投入资本密集行业,为了保持该行业原有的K/L,就必须从劳动密集行业转移一定量的劳动来配合新增资本K。只要资本K继续增加,就会不断地把生产要素由劳动密集行业转移到资本密集行业。生产要素存量调整的结果必然是扩大了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缩小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进一步提高了专业化的程度。由于资本的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绝对量就会增加。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是该国的优势出口产品,随着资本K的增加,产品的相对优势也会随着增加,出口量会随之扩大,而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下降,进口增加,因此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价格会下降,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价格会上升,在这种出口扩张型增长的情况下东道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如果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那么资本K的增加会减少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进口,进口价格下降,在这种进口替代型增长的情况下该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我们由此得出以下推论:

推论1:如果要素投入比率K/L不变,以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FDI的流入将改善价格贸易条件;如果东道国的原有出口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FDI的流入会使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如果FDI的流入使东道国的K/L发生变化,那么上述结论将不能成立。

上述推论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过度扩张其比较优势行业,出口扩张,改变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状态,造成出口价格下降,引起贸易条件恶化。

推论2:如果FDI大量投入各国的相同产业,将会引起同类行业出口产品的恶性竞争,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还会引起贸易战和保护主义泛滥。

从世界范围看,如果FDI流入的产业所生产出口的产品与其他国家的产品处于竞争关系,那么这种出口导向型的FDI流入越多,同类产品出口增长越快,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就越激烈。尤其在价格竞争导向战略下,更容易引起贸易战,使得贸易福利下降。

(四)FDI的进口需求、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与东道国贸易条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进口品的需求增加,会使进口品价格(PM)相对提高,从而使本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FDI在东道国的新建投资往往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等资本品和中间品,形成超额需求。以我国为例,外商投资企业促进我国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进口的迅速增长,其进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此外FDI企业进口的产品多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中间产品,价格较高,又受发达国家垄断,价格往往不易下降。大量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势必不利于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黄平、索瓦罗(2003)在考察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时将FDI形成的超额需求作为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体系内一体化的国际生产日益结合,跨国公司以“适地生产”为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公司体系内的网络为这些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从而建立起内部市场,使以内部交易形式而产生的不改变所有权属性的新型国际贸易方式――企业内贸易(Intra-firm Trade)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进行企业内贸易主要是为了利用转移价格减少税负、转移资金与利润、逃避风险与管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跨国公司往往采取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机器设备,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口品的价格却降低了出口品的价格。“转移价格”一方面造成价格信号失真,另一方面会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二、FDI、出口数量与收入贸易条件

FDI有利于促进东道国出口。早在1990年,Rhee和Belot就综述了外资对一系列低收入国家出口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如在印度尼西亚,韩资公司和中国台资公司促进了当地胶合板制造业的发展及产品出口;在牙买加,与韩国的合资公司使该国服装得以向美国出口。继之,Aitken、Hanson和Harrison(1997)对墨西哥制造业的调查发现,当某公司与出口型跨国公司相邻时,该公司的获利水平就会提高,但与该国出口商相邻则没有这种效应。Lipsey(2000)考察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他认为在东亚电子行业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美国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起到了重大作用。早期数据显示,东亚电子行业出口的四分之三应归功于美资企业出口;外资进入还改变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结构,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化学、机械等行业的出口大幅增加。同样的效应在发达国家也存在,Ruane和Gorg(1999)指出,爱尔兰加入欧盟后,随着FDI大量进入,该国有了很大转变,在制造业,该国三分之二的净产出和近一半的就业依靠外资,而高科技行业的出口则几乎全靠外资。Sousa、Greenway和Wakelin(2000)指出外资企业会提高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浦田秀次郎(2003)运用重力模型对相关经济体FDI流入和对外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总体而言,FDI对贸易的影响为正。

FDI促进东道国出口数量增加的具体途径包括:一是FDI流入东道国的比较优势部门;二是在跨国公司全球定位的生产经营战略中,东道国处于上游供货商地位;三是东道国的出口企业与跨国公司形成产业内分工关系,或以产业内水平分工为基础,生产国外市场所需的差异产品,或以产业内垂直分工为基础,成为跨国公司整个生产链中的一环;四是跨国公司采用纵向一体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东道国。

从理论上讲,FDI对东道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是通过上述几个途径,以增加东道国出口数量的方式实现的。但是在价格贸易条件不变、改善和恶化三种情况下,FDI的收入贸易条件效应会产生不同结果。如果价格贸易条件不变,FDI通过上述途径使东道国出口数量增加,必然带来东道国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如果价格贸易条件改善,FDI促进东道国出口数量增加的结果,也同样导致收入贸易条件改善;但在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前提下,FDI的收入贸易条件效应就会不确定,只有FDI引致的东道国出口数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幅度,东道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才会改善。

同理可以推知,如果FDI不是促进东道国的出口数量增加,而是使其减少,那么除了价格贸易条件改善的幅度大于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这一种情况外,FDI减少东道国出口数量,贸易条件随之恶化。

三、FDI、技术外溢、生产率变动与要素贸易条件

在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方面,FDI除了直接进行技术转让外,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示范效应,即跨国公司进入后,会对东道国当地企业产生一种示范作用,当地企业通过效仿跨国公司所使用的先进技术,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能够带动技术进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竞争效应,即跨国公司的进入能够打破东道国当地市场的原有格局和均衡,对东道国当地企业形成竞争压力,迫使当地企业采取行动保护市场份额和利润,由此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在实践中,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往往相互交织,综合体现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麦克道格尔(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的扩散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Richard Caves(1974)明确提出了FDI的技术外溢问题,被认为是开创了FDI技术外溢效应研究的先河。Hufbauer和Nunns(1975)指出,跨过公司的特定优势往往是拥有先进技术,所以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技术转让及其对东道国当地厂商的“技术渗漏”,都会加快东道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Findlay(1978)认为,通过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的“传染”效应,FDI可以提高东道国的技术进步率;东道国当地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后者对前者的技术传递就越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增长理论明确提出,FDI可以产生外溢效应,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培育并养成自己的内生技术创新能力。这些结论被《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吸收。综观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普遍认为,东道国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第一,通过FDI带来的新技术、新设备获得技术外溢;第二,通过子公司对当地雇员的培训获得技术外溢;第三,通过跨国公司参与东道国竞争而产生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第四,通过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所进行的大量研发活动增强技术外溢效应;第五,从FDI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技术联系获得。

尽管FDI对东道国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在多数情况下,FDI都趋向于提高东道国的生产率和技术水平。要素贸易条件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SFTT=[PX/PM]・ZX)和双要素贸易条件(DFTT=[PX/PM]・[ZX/ZM])。在价格贸易条件不变、改善和恶化三种情况下,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ZX)的提高会导致单要素贸易条件出现不同变化,但总的来说,只有在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幅度超过出口品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的情况下,单要素贸易条件才会恶化。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FDI都能通过促进东道国提高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改善单要素贸易条件。在双要素贸易条件中,如果假设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ZM)不变,那么FDI影响其变动的理论途径和作用机制与FDI影响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应途径和机制类似。

四、结论

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如果FDI的流入能适度增强东道国原有比较优势,则有助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如果FDI的流入过度扩张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导致出口数量激增,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贸易条件有可能恶化。

第二,如果FDI的流入能够及时使东道国贸易结构发生新的变革,有助于增强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能力,有助于贸易条件改善。

第三,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大小影响东道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化。生产要素导向型FDI的技术转移和扩散次数要高于市场导向型FDI。如果FDI没有带来技术进步效应,对东道国的贸易利益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第四,东道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外资的技术含量和外溢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上,仅仅盯住FDI促进出口增长、放纵外资重复建设和对原有比较优势的肆意损耗,将会导致贸易摩擦加剧以及社会福利的损失。所以,东道国应该对成本导向型的FDI应予以高度关注,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

参考文献

王新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朱廷:《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贸易条件理论范文3

国际贸易生产的最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利用伙计分工给贸易双方带来贸易利益,使贸易双方的国民福利水平提高。但是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该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出口扩张使贸易条件迅速恶化,其结果使所得对外贸易不增反减,降低了该国国民的净福利的绝对水平。此现象最早被美国经济学家J.Bhagwati所发现,称之为“贫困化增长”。

下面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予以说明:

模型引自赵伟主编《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

如图1,横轴代表A产品的产量,纵轴代表B产品的产量,其中X国家在A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是A产品的出口国,而且在世界市场占据极大的份额。直线P代表A国未扩大出口之前的贸易条件(Pa/Pb),其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为C,在直线P上的一点D作为A国的消费均衡点。与D点相切的曲线I为社会无差异曲线。出口扩大之后,贸易条件迅速恶化,变为P',A国消费点因此移至C'点,此时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I,明显低于社会无差异曲线I,意味着国民福利水平下降。

一、贫困化增长的发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经过国内外专家的实证分析,主要有四点,这里我就简略介绍:

1、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出口部门的生产能力的增长,使出口扩大,由于此国在世界市场上占据很大份额,将导致世界市场上此类商品供大于求,均衡价格下降。

2、国际市场对某国生产的此类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由微观经济的需求价格理论弹性,我们可知,世界市场均衡价格的下降率大于均衡数量的增长率,即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损失大于扩大出口带来的利益,致使该国的总收益下降,国家变贫困。

3、该国此类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据很大一部分份额。此类产品的世界市场供给量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该国,所以该国的出口量的大幅扩增足以影响一个市场的供求关系。

4、该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对外经济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的恶化更能引起一国国内福利水平的恶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制定以出口导向为主的贸易政策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GDP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出口增长所引起的。

分析我国贸易条件(1994年―2003年)

判断一国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贸易条件(也成交换比价、贸易比价),在数值上等于出口产品相对于进口产品的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四种类型:价格贸易条件(NBTT)、收入贸易条件(ITT)、单要素贸易条件(SFTT)以及双要素贸易条件(DFTT)。

这里仅介绍价格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在数值上等于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例。若两者的比例增长,说明本国可以一般为出口产品对进口产品更加具有价值,贸易条件变好;若两者比例降低,则贸易条件恶化,可能会导致贫困化增长。

二、我国是否符合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1、“增加出口”被誉为带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套马车”之一。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来说,应该以出口导向政策为指导,增加出口以带动经济。其实这种政策很像晚期重商主义,政府大力鼓励出口甚于进口。通过对我国在近些年的GDP增长率和进出口增长对对比,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年份,我国出口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由此我们不难推断我国的经济增长多半发生在出口竞争产业。

2、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很多企业出口的产品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玩具等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由于这种产品的的劳动密集的特殊性,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生产此类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竞争。这将导致市场上此类商品的价格地下,而且由于竞争激烈,这也将使我国的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这符合国际市场对某国生产的此类产品需求弹性很小的条件。

3、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是否依赖于出口部门我们可以看出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就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直接表现为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贸的增长。

三、应对我国贫困化增长的策略

1、改变出口导向型政策,扶持进口产品替代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进口替代型企业。通过降低银行贷款门槛、政府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措施来扶持进口替代型企业,促进其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替代企业,政府应该推广其技术,利用知识外溢和学习效应,是其他企业学习技术,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促进其生产模式的转型。

2、提高产品的含金量、质量和多样化性,尽最大可能满足国际消费者需求。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其获得尽可能多的满足感,这样有利于消费者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依赖,即所谓的“品牌效应”。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而相对提高了消费者对我国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此产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

3、改变出口增长方式,以技术密集型和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代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通过对近年来世界贸易总额的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所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据相当大部分,而且这两类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垄断力。我国要想在国际市场上长久占据份额,必须也得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变。

参考资料:

[1]赵伟主编《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Paul R.Krugman著《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贸易条件理论范文4

(一)贫困化增长的含义美国经济学家萨尔瓦多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现在已经被许多高校作为《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的教材,在该书第七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中,说明了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Growth)出现的原因。贫困化增长也称为“不幸的增长”,由经济学家杰格迪什·巴格瓦蒂提出,主要是指即使福利效应自身可增加国家福利,贸易条件也有可能下降很多,以至于使国家福利出现净下降。

(二)贫困化增长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巴格瓦蒂的观点,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原因与贸易条件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使得一国的出口在贸易条件不变下大大增加;如果该国是一个大国,那么出口的增加过大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若这种出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非常低,则会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再加上该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很强,以至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引起国家福利的减少,从而出现了出口越多越穷的奇特现象。(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国际经济学理论中提到的贫困化增长问题,主要容易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据统计,2005年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1.4221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78.5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伴随着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据测算,与1995年相比,2004年贸易条件下降了近35%。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研究结论就是贸易条件呈现出总体恶化的趋势,而贸易条件的恶化导致贫困化增长现象的产生。贫困化增长现象不仅出现在了中国的贸易领域,更有甚者,在中国的教育方面也越来越明显。

二、《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中的贫困化增长现象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大学双语教学试点,其规模逐渐扩大,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泛,但是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成熟,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并没有与其规模成正比,相反教学质量正不自觉地陷入“贫困化”陷阱。

(一)双语教学的“三多”现象

贸易条件理论范文5

关键词:要素贸易条件;劳动效益系数;劳动要素贸易条件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6-0047-06

在中国外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贸易条件的变动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商品贸易条件(NBTT)指数的下降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而相比之下,要素贸易条件由于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而较少被人们所关注。其实,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反映的是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贸易净利益的变化,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能力,在理论和实际意义上的重要性都不比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低。可以说,要素贸易条件所衡量的是一国技术能力的变化,这一指标对于一国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技术改造,从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就对贸易条件的研究而言,主要涉及到用什么方法来衡量比较合理,对不同的贸易条件指数如何计量和判断,贸易条件的变动如何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由Prebisch (1951)和Singer(1950)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提出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这一命题本身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收入弹性低,导致贸易条件持续下降。第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进步速度不同,劳动市场结构存在差异,导致前者获得的贸易利益下降。同时,由于劳动市场存在过度竞争,会导致劳动要素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报酬下降。可见,Prebisch和Singer已经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不只是单纯的商品贸易条件下降,要素贸易条件下降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刘易斯(1984)指出,要素贸易条件决定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条件的变化,而决定要素贸易条件的是国内的生产率水平和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在一个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中,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国内的平均工资水平增长较慢,而工资水平较低不仅影响社会的总物价水平,也对劳动生产率进步具有不良影响,进一步导致其要素贸易条件下降。

贸易条件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Mendoza(1997)的一项研究表明,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使得相关生产部门的投资预期回报率提高,从而加速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他的回归结果是,贸易条件每上升1个百分点,将使得消费增长0.2个百分点。Bleaney等(2001)利用Mendoza的模型对1980―1995年间14个亚撒哈拉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贸易条件改善,投资增多,单位资本产出的GDP不断增长。Hadass 等(2003)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之间联系密切。

关于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商品贸易条件上。郑智海等(2002)对1993―2000年间中国与美国、日本、东盟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进行考察后得出中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结论。赵玉敏等(2002)根据拉斯帕尔斯公式,分别编制了中国1993―2000年间初级产品、制成品及制成品分类以及前述所有产品的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结论是这一期间中国整体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贸易条件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张蕾 (2004)、吴亮(2001)等人认为,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呈小幅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要素贸易条件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陈飞翔等(2005)的研究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品贸易指数在持续地下降,但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却呈现出明显改善的趋势,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来做出中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判断是不合适的。

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还相当有限。这就使得国内关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讨论缺乏充分的根据,至少分析的角度仍然不够全面。因此,本文拟对近20年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进行一个初步的实证分析,为中国进一步的贸易发展与转型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指标测度方法的选择与计算

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作详细的分析,我们选择了1985―2004年20年的数据。传统的要素贸易条件仅考虑生产要素的效率,而没有考虑生产要素的成本,因而不能全面反映一国所取得的贸易利益,不能解释一些经济强国劳动生产率很高,但其产品却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现象,也不能反映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真正竞争力。可见,要全面反映一国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只考虑劳动生产率还不够,还要考虑投入要素的价格。因此,本文将对要素贸易条件进行进一步修正,结合劳动力成本提出劳动效益系数,进而计算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1.单要素贸易条件(SFTT)及其计算

单要素贸易条件(Single Factorial Terms of Trade ,简称SFTT),计算的是每消耗一单位国内生产要素用于出口后,该国获得多少进口,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消耗单位生产要素所能换回的利益。单要素贸易条件上升,反映一国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的提高。

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计算公式: SFTT=(Px/Pm)×Zx

其中:Px、Pm分别是一国的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Zx为一定时期内本国出口商品的生产率指数(计算结果详见表1)。(注:关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说明如下:在现有的统计资料中,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大都是依据所有工业生产部门数据,但我们认为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口产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要准确地衡量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必须依据出口部门数据,排除非出口部门。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查找我国历年主要出口商品种类,然后,在其所涉及的生产部门范围内,依据1986―2005年多种统计年鉴获取出口商品部门生产总值、从业人数以及周平均劳动时间等指标数据,依据下式测算我国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指数: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出口部门年生产总值/(出口部门年从业人数×出口部门产业年平均劳动时间)。因版面所限,本文略去了部分附表,感兴趣者可直接与作者联系。)

单要素贸易条件表明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实际国民收入增长可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出口部门生产扩大可以吸引落后部门生产要素的流入,这样,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率也会因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改善而提高,从而,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会因平均生产率的提高而得以弥补。但是,随着一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生产率提高而单要素贸易条件出现下降,就有可能出现巴格瓦蒂所说的“贫困化增长”。这时,就需要对现行的贸易结构进行调整,所以说,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国结构调整的重要信号,其变动对一国外贸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双要素贸易条件(DFTT)及其计算

双要素贸易条件(Double Factorial Terms of Trade ,简称DFTT),计算的是每一单位的国外用于本国进口的生产要素可交换到多少单位国内用于出口的生产要素。双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反映了一国国内对于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相对其他国家是提高还是降低,可以反映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情况。

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计算公式: DFTT=(Px/Pm)×(Zx/Zm)

其中:Zm为一定时期内外国生产本国进口品生产率指数。Zx/Zm指的是两国相互贸易品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情况,表示需用多少单位包含在出口产品中的本国生产要素来换取包含在进口商品中的单位外国生产要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单要素贸易条件一般都是呈上升趋势,不能很好地反映各国间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平等现实,而双要素贸易条件可以更准确地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双要素贸易条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指数。

在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中,与美、日、德、韩四国的直接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51%,因此通过考察中、美、日、德、韩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双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详见表2)。

3.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及其计算

要全面反映一国所得的贸易利益,仅考虑劳动生产率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投入要素的价格。因此,我们对要素贸易条件进行了修正,结合劳动力成本提出劳动效益系数的概念。

劳动效益系数为:L=Y/W

其中,Y、W分别为每个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产出的增加值和劳动力价格。

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亦可同样分为单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SLFTT)和双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DLFTT)。计算公式分别为:

SLFTT=(Px/Pm)×LxDLFTT=(Px/Pm)×(Lx/Lm)

其中,Lx为一定时期内本国出口部门劳动效益系数。Lm为一定时期内外国生产本国进口品部门劳动效益系数(计算结果详见表3、表4)。

三、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1.传统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

过去的20年,中国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近10年来增幅尤为明显,这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不断下降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见图1)。尤其是自1995年以来,中国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处在不断下降的趋势中,2004年下跌到80.04的最低点。相比之下,中国的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则在2004年达到新的历史高点。导致中国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快速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工业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业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下降速度,因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保持了快速改善的趋势。

劳动生产率的横向比较显示,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详见图2)。1985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3%,日本的3.1%,德国的3.2%,韩国的13.4%。1985―1991年间,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以后,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加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缩小,2004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4.3%,日本的8.8%,德国的9.6%,韩国的7%。这说明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要素劳动生产率自1992年开始得到大幅提高和改善。因此,中国双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远不如单要素贸易条件乐观,虽然整体是一种上升的趋势,但表现不是非常明显,而且波动非常频繁,在90年代虽对韩国的改善幅度较大,但近年来相对于韩国又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这表明中国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还有很大差距,且这种差距缩小的进程较为缓慢。

双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仅仅反映中国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劣势,并没有反映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从而无法反映中国出口商品的真实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劳动效益分析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2.对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的分析

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单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见图3),尤其自1995年开始,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2003年达到495.76的最高点,2004年虽稍有下降,但并不影响上升的大趋势。相对同期商品贸易条件的不断下降,中国单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劳动效益的不断提高,即劳动效率的增长快于工资率的增长。而与单要素贸易条件上升了近16倍相比,单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仅上升28.87%,表明中国的工资水平同样在这20年中有了大幅增长,导致劳动效益提高幅度有限。

同样,当我们将中国的劳动效益在世界范围内作横向比较,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从图4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双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下降趋势,90年代初虽稍有上升,但很快就因为工资率的大幅增长而重新下降,直至1997年后,中美、中日和中德双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才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这表明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充裕,工资增长放缓,增长率相对劳动效率的提高慢于日、美、德。与此同时,中韩双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处于不断下降中,表明中国对韩国的单位劳动报酬创造的增加值优势在减弱。

3.对总体变动趋势的整体判断

结合相关计算与分析,我们对近20年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总体上中国贸易条件是持续改善的。尽管中国20年间商品贸易条件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但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却显示,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下降速度,要素贸易条件指数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与此同时,单、双劳动要素贸易条件整体保持一定的上升趋势,这一点不仅从实证计算结果得到反映,也可以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得到有效支持。事实上,为了从不断扩张的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完善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生产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二,单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快于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改善。20年来,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单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快速上升,而劳动效益的不断提高亦使得单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把中国国内对于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劳动效益相对其他国家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对美、德、日的贸易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韩国则波动比较大,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

第三,贸易条件改善的速度有波动。由于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改善,单要素贸易条件的波动幅度不大,基本上保持持续改善的趋势,但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波动比较频繁,特别是对韩国从90年代初到1999年持续改善,而且增长较快,但从2000年开始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劳动效益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波动更为频繁,特别是在整个90年代,出现了快速改善而又急剧恶化的过程。这主要是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1993年前后中国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陈飞翔,郑静,聂钊. 2005. 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分析:1995―2004[J]. 经济经纬(5):30-33.

刘易斯. 1984.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 北京:商务印书馆:37-45.

吴亮. 2001. 对贸易条件的分析和思考[J]. 兰州商学院学报(2):40-42.

张蕾. 2004. 细究中国对外贸易条件[J]. 中国国情国力(5):20-22.

赵玉敏,郭培兴,王婷. 2002. 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 国际贸易(7):18-25.

郑智海,赵玉敏. 2002. 1993―2000中国贸易条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69):23-36.

BLEANEY M,GREENAWY D. 2001. Long-run trends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primary commodities and in the terms of trad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R].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5: 349-363.

HADASS Y, WILLIAMSON J G. 2003. Terms of trade shocks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1870-1940: Prebisch and Singer revisited[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1 (April): 629-656.

MENDOZA E. 1997. Terms of trade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4: 323-56.

PREBISCH R. 1951.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n and its principle problems [J]. 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 (7):1-22.

SINGER H W. 1950. The distribution of gr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 473-485.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al Terms of Trade in China:1985-2004

HU Jing CHEN Feixiang NIE Zh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贸易条件理论范文6

中国与韩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双边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1992年,双边的贸易额只有50.3亿美元,在2005年,双边的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119.3亿美元的新高,2007年双边的贸易额达到1599.0亿美元,是1992年的31倍多,15年年均增长26%,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的7.4%,同时韩国也成为中国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是韩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那么,贸易利益在中国与韩国之间究竟如何分配?也就是说中国同韩国的贸易条件究竟如何?这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贸易条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长期趋势的变化情况;二是其波动性(volatility)。并且Blattman、Hwang和Williamson对不同类型国家贸易条件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条件的波动相对其长期趋势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更重要,也更值得关注。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关注也主要集中在其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上,其中代表性的研究有:赵玉敏、郭培兴和王婷、林丽和张素芳、黄满盈等。最近,关于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黄满盈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和国别角度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关于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还是波动情况,国内学者都还尚未涉足。一方面由于韩国在中国对外贸易当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由于韩国是中国的重要近邻,因此对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二、数据说明

由于中国与韩国的经贸关系自1992年以来才开始迅速发展,因此本文也重点分析自1992年以来中国同韩国的贸易条件。本文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第2版4分位数的基础上,根据Lall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共选择初级产品145种、资源型制成品196种、低技术产品161种、中技术产品200种、高技术产品66种。为了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所有的原始数据(1992年~2006年)都来自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Depts/unsd/index.html)。另外,为了反映观测期内进出口数量变动在价格指数构成中的作用,本文在计算进出口价格指数时均采用帕氏公式(Paascheformula)。

三、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变化情况的经验分析

1.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从1992年~2006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出现了小幅下降,2006年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2.6%。从1992年~1994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大幅上升,并在1994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这很大程度上与当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一方面增强了中国商品特别是制成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同时有效遏制了进口的增长,从而降低了进口商品的价格。但汇率调整的影响是有限的,也是暂时的,在1995年,随着进口价格的大幅反弹,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快速回落。在1996年,由于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大幅改善,带动了整体贸易条件的大幅反弹。1997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大幅下降。此后,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基本上呈振荡走低的趋势,并在2004年达到历史的最低点。不过,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2005年和2006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连续两年出现了反弹。

资料来源:本文计算整理

2.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变化情况

如图2所示,从1992年~2006年,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06年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8.9%。在1992年~2006年间,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在大多年份都小于100,也就是说,在大多年份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都比基期(2000年)要差。在1996年,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达到历史的最高值,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初级产品出口价格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在1998年和1999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只是略微大于90。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同韩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连续下降,并在2006年下降到历史的最低点,这主要是由于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大幅上升所造成的。

资料来源:本文计算整理

3.中国同韩国的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化情况

如图3所示,从1992年~2006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制成品贸易条件出现了小幅的下降,2006年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1.9%,其中低技术制成品与中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资源型制成品与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从1992年~1994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制成品贸易条件不断上升,并在1994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此后基本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并在2004年达到一个相对的低点,在2005年和2006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幅度非常小。中国同韩国的高技术制成品贸易条件在1992年~1994年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都大于175,并且不断上升,在1994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此后呈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在2006年由于高技术制成品进口价格的大幅上升,导致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大幅下降,并达到历史的最低点。中国同韩国的中技术制成品贸易条件在1998年以前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在1998年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此后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自2003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在2006年,由于中技术制成品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从而使中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大幅上升,2006年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50%,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在此,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同韩国的资源型制成品贸易条件自1996年以来、低技术制成品贸易条件自1994年以来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特别自2003年以来,下降幅度非常明显。

四、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

1.理论模型:贸易条件的分解

关于贸易条件的波动,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方面,不同类别的进出口商品(比如初级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由于其产品特征和国际市场结构的不同,其贸易条件的波动将会不一样,我们把由不同类别进出口商品贸易条件波动引起的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称为“分类商品价格”效应;另一方面,不同类别商品相对出口价格或相对进口价格的波动(比如初级产品相对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价格或进口价格)也会对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产生影响,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相对商品价格”效应。下面,我们将根据这一思想来对贸易条件进行分解。

用px表示整体出口价格指数的对数,那么,

(1)

其中,pix表示i类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对数,pp、rb、lt、mt及ht分别表示初级商品、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αix表示i类出口商品在全部出口当中所占的份额,并且。

同样,用pm表示整体进口价格指数的对数,那么,

(2)

其中,pim表示i类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对数。αim表示i类进口商品在全部进口当中所占的份额,并且。

用(1)式减去(2)式便得到贸易条件的对数,

(3)

根据前面对“分类商品价格”成分和“相对商品价格”成分的定义,通过对(3)式进行代数变换,我们可以把贸易条件表示成这二者之和,但是,表示形式并不惟一。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为了把这些“分类商品价格”成分加总到整体贸易条件当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权重,既可以采用出口份额作为权重也可以采用进口份额作为权重。所以,对(3)式可以有两类分解方法,一类采用出口份额作为“分类商品价格”成分的权重,另一类采用进口份额作为“分类商品价格”成分的权重。另外,对每一类分解方法,表示形式也不惟一。这是因为对“相对商品价格”成分,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商品作为基准商品,这有五种选择,所以对每一类分解方法,就有五种表示形式。在此,限于篇幅,我们仅列出每一类分解方法的一种表示形式。

(4)

(4)式右边的前5项表示的是“分类商品价格”成分,分别表示的是不同类别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后面的4项表示的是“相对商品价格”成分,分别表示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相对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

(5)

(5)式右边的前5项表示的仍是“分类商品价格”成分,不同(4)式的是用进口份额做了权重;后面的4项表示的仍是“相对商品价格”成分,与(4)式不同的是,这4项分别表示的是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相对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而不是相对进口价格。

2.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波动性

在对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中国同韩国整体贸易条件及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在计算各种贸易条件的波动性时,均采用它们年度增长率的标准差来计算,这一方面是因为贸易条件的短期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其长期趋势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单位根的出现。实际当中,Razin、Baxter和Kouparitsas对贸易条件波动性的测算也都是这样处理的。具体的计算结果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样本数据本文计算

从1992年~2006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年均波动10.6%,其中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大于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年均波动13.0%;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波动小于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年均波动9.9%。所有分类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波动都大于整体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波动,其中资源型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波动稍大,年均波动分别为19.2%和20.0%;低技术制成品和中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波动稍小,年均波动分别为16.0%和17.0%。

如果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为分界,把整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国同韩国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在制成品内部,除了中技术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总的来说,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波动在前后两个阶段是有显著差异的,即加入WTO之前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波动大于加入WTO之后贸易条件的波动。

3.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原因分析

在此,我们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对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对贸易条件的分解共有两类分解方法10种表示形式,而选择哪一类分解方法哪一种表示形式并无优劣之分。在此,本文选择(4)式和(5)式对中国同韩国的贸易条件进行分解。分解时,式子的右边共有9个方差项和36个协方差项,这些协方差项对整体贸易条件方差的影响很小,忽略它们并不影响文章的主要结论,实际当中,Baxter和Kouparitsas对贸易条件的方差分解、Rogers和Jenkins)对真实汇率的方差分解也都是这样处理的。具体的分解结果见表2。

中国同韩国的贸易条件根据(4)式和(5)式分解的结果一致,即“分类商品价格”成分的波动在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波动当中起主导作用。根据(4)式的分解结果,在“分类商品价格”成分当中,αmtx(pmtx-pmtm)和αhtx(phtx-phtm)的波动对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影响较大,这二者可以解释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35%,结合表1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方面是由于αmtx和αhtx比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波动较大引起的;在“相对商品价格”成分当中,(αmtx-αmtm)(pmtm-pppm)的波动对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影响较大,可以解释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14%,这主要是由于αmtx-αmtm较大引起的。根据(5)式的分解结果,在“分类商品价格”成分当中,αmtm(pmtx-pmtm)和αhtm(phtx-phtm)的波动对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影响较大,这二者可以解释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59%,这一方面是由于αmtm和αhtm比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技术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波动较大引起的;在“相对商品价格”成分当中,(αmtx-αmtm)(pmtx-pppx)的波动对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影响较大,可以解释整体贸易条件波动的10%,这主要是由于αmtx-αmtm较大引起的。

资料来源:根据样本数据本文计算

总之,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中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在中国同韩国进出口贸易当中所占的份额较大、中国同韩国中技术制成品贸易的不平衡(出口远小于进口),以及高技术制成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

五、减小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