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菏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问题研究
总的看,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开工建设生态文明村237个,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达到111个,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有26个。目前全市完成了村镇体系规划,今年初步建成的300个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都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规划设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很多成功的模式。我市农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78.06亿元,增长3.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 890元,增长23.9%。全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17.22亿斤,实现了连续八年增产。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90家,比去年增加4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90亿元,同比增长11.2%。
一、我市人口和地理位置基本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京九铁路与新欧亚大陆桥在此十字交汇,现在已成为我国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虽然交通发展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对社会管理也增加难度。我市人口91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10;土地总面积12 239平方公里,南北最长距离157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0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
二、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有以下因素影响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对推进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还缺乏积极性、稳妥性;对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够,采取的形式,多种渠道培育试点村还需要加强。对基本达到生态文明标准的村,还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确保真正达到标准。对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村,还需抓紧做好“四通”、“五化”等工作,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农民早日入住。对开工建设的村,要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抓好工作建设质量,尽快建成生态文明村。
(二)资金投入力度相对不够。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难点在于资金不足,要想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就必须切实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为此,在于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土地复垦政策,土地挂钩试点政策,开发区建设政策,农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气、农村医院、学校、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集中向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尤其是重点村镇倾斜,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确定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够,如村村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网“四通”工程、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所以,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达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标准,还需要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生态文明乡村,强化后续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日常保洁队伍,形成长效机制,还需要重视。
(四)农村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虽然2011年9月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但全市清理“粪堆、土堆、柴草堆、垃圾堆”等,相对达不到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标准;对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脏乱差”现象的根本改变还有一定距离。
(五)工作督导调度力度相对不够,详细了解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进展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六)个别地方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标准不高。如和潍坊寿光市,滨州博兴县、滨城区,德州平原县、齐河县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七)农民对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不够。同时,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农民群众的行为,农村文明风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干部有的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不闻不问,有的对发生的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持有推脱的态度,不积极进行处理和解决,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农村社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 体制创新 改革试验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83-03
一、推进体制创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报告,又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即未来我国将形成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从理论探索,进入实践和逐步推广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也将从侧重环境保护的较低层次。向探索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较高层次迈进。
从2007年开始,我国在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基础上,陆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到目前为止,国家环保部共批准4批共53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三部委相继批准13个市和74个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由于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限制,已经开展的试点,基本上着重于环境保护,而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建设之中,破解其协调发展中的难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需要探索一条生态型、资源节约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这条新的生态型发展道路既不同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同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的新探索。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都需要对旧有的体制、机制进行扬弃和超越,需要制度创新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创新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形成完整的体制创新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融合,必须进行系统的体制创新。其核心内容应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经济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经济体制创新,即通过深化财政体制、税制改革,完善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口是解决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经济补偿问题。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对区域因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在我国,对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的生态区主要位于边远的高原、山区、草原、深海区等生态薄弱地带,经济和公共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因为需要承担生态屏障功能,其开发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老百姓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等,客观上都需要通过经济补偿来解决。根据国际经验,政府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对于实施政府特定政策目标、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地方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使用方向明确、见效快、便于监督等特点。我国可在借鉴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成熟做法,创新财政体制,建立以生态发展为基本导向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长效机制,通过对生态区外溢受益区财政资金向生态区的转移,确保生态功能区能够在保证日常运转的基础上。增强生态保护的内在动力,进而使区域达到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创新区域税制体制,探讨生态保护区与优化开发区的税收分成和税收转移规模及其比例。
(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生态文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即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探索生态型区域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的改革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可通过建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进行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等进行创新。对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区域或领域设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是国内外管理体制设计的共性。这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避免按照传统行政程序而耽误重大战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解决核心问题。生态文明发展不同于常规工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高规格的协调和决策机构,突破落后的行政体制束缚。针对生态区管理人口少、经济总量少等特征,可探讨实施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试点创新;设立独立的生态保护管理局,强化生态保护和管理的职能;整合现有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管理资源,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在考核体制创新中,避免将GDP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约束下选择和设计新的地方经济和当地干部的考核指标。应将生态保护的成效,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绿色产业发展增加值作为考核的重点。
(三)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即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态区土地开发价值,探索灵活的土地管理、调控机制体制。可在城市更新方面积极探索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等路径。“容积率奖励”是指土地开发管理部门为取得开发商的合作,在开发商提供一定的公共空间或为保护特定公益性设施(如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奖励开发商一定的建筑面积。“开发权转移”作为容积率应用的补充和深化,将奖励范围扩大化,在土地开发价值得到规划管理部门肯定的前提下,以转让开发权为条件,换取对生态及历史环境的保护或经济补偿,同时将换取的开发权转移到更具有开发价值的地方。容积率奖励和开发权转移政策的突出优点,是能够协调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即可以优化行政手段规定的容积率,从而使土地开发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得到平衡。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等政策在土地私有化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仍处在探索阶段。根据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实际,建议我国可在生态功能区对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区域进行整体改造或城市更新时,探索使用开发权转移和容积率奖励政策:即以政府为主导,引进社会资本。对能够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商或开发主体,采取额外建筑容积率补偿的政策。
其次,可对部分生态用地进行委托管理,提高生态用地的资产价值。对生态用地采取委托管理,即在不改变生态用地国有性质的前提下,将生态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交给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能够承担生态区生态保护职责的法人去有偿经营、管理的土地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在不改变产权性质的条件下,对生态区土地等资产要素进行重组,加速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及土地资产增值的目的。委托管理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在景区、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主题公园等方面。建议生态功能区将部分适合开发的生态区域划为景区,吸引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开发条件的专业团队进行委托管理,为区域土地价值的提升创造条件。
(四)将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纳入立法
健全的立法将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法律保障。新加坡、日本、美国和欧盟国家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有效规范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我国的生态保护立法也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两层体系,特别是地方根据发展实际,由地方人大通过区域性生态立法。对推动地方生态长效保护起到了决定性的保障作用。201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颁布并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建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设立漓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建立漓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划定保护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绩效考核、加大对影响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活动行政执法力度等内容都纳入了法律条例,为流域生态保护及长效机制的创新确立了法律保障。
建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和科学发展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将对生态功能区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施转移支付资金考核及其相关经济、管理、土地等相关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纳入法律条例。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3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4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离不开国家及各地区的资金、组织、技术支持,编制生态省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包括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法制保障、科技保障、管理保障等在内的保障体系,使之更加完善,从而促进生态省的进一步建设。各省市区在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区域合作。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抽样调查;业余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不断向扩展,使周边的乡村逐步变成了郊区,进而发展为新城区。这些城市边缘区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既有城市化的特点也具有乡村的气息,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当然也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许昌作为一个国家排名前三的宜居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不例外,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文明建设中的重点之一。
党的十明确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一、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国家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社会对精神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城市边缘区的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边缘区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他们享有和城市一样的待遇,农产品又比较丰富,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本质上的提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盖起来楼房,拥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这些普遍的家用电器;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发展步调够不够协调?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现状怎么样?哪里还需要改善?这些我们都需要了解,才能从实际出发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团队在暑假期间对许昌市东城市边缘区部分村庄的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研,希望能从中了解目前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一方面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为改善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工作做一点贡献。
二、调研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部分村庄的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研工作。该地位于许昌市的东城区与许昌县的结合部,共有30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206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58.3平方公里,人口5.1401万,耕地面积5.581万亩。通过对该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调查,充分了解居民业余文化现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丰富城市边缘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改善居民的文化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中了长村、彩女村等五个村庄作为调研的具体地点,又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居民进行调研走访。此次调查中,共发出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94份,其中有效的调查问卷594份。
三、调研结果分析和建议
1.调研结果分析
表1 业余文化活动统计表
经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许昌市东城市边缘区50岁以上的居民占了34.60%,35~50岁的居民占了28.00%,20~35岁的居民占22.2%,20岁以下的居民占15.20%。这表明该地区居民以老年人和孩子为主,老人年老主要负责家里的一些农活和接送孩子上学,守着自己的家和子孙;20岁以下的居民以受教育的孩子居多,大都在接受教育;而中年人大部分都会出去工作或者打工,增加自己的家庭收入(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调研的时间为白天,大部分中青年居民都出去工作的缘故),这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居民年龄分布的现状,城市边缘区也是这样的状况。居民业余文化活动统计如表1:
调查显示,城市边缘区居民的业余文化活动前三名是看电视、上网、玩纸牌和打麻将,其中看电视的占75.4%,上网的占27.7%,玩纸牌和打麻将的占26.1%。看电视的以50岁以上的居民居多,上网和玩纸牌则是以年轻人居多,大部分孩子的业余时间都是看电视、上网和看电影。这说明本地区的居民除了看电视基本上就没过其他文娱活动,很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城市边缘区居民业余生活的一个现状――年轻人相对较少,缺少有意义、大家乐于参与的娱乐活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乏味,缺少沟通交流的活动,跳舞则是以妇女居多,晚饭过后聚在一起跳一下广场舞。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职业”(如图1)这一项,有58.9%的居民职业是务农,而且他们还以中老年人为主;19.90%的居民职业是学生,年龄都在20岁以下;12.90%居民的职业是个体经营,14.80%居民的职业是打工,主要集中在20岁到50岁之间。在城市边缘区生活的居民,一方面距离城市较近,而且村庄附近就有规模相当的工厂,例如方便面厂、旅游中心等这些地方占用了当地居民的土地,用工人的时候优先考虑当地的居民,所以大家可以去这样的企业工作挣钱养家,居民自己拥有的土地资源相当少,仅靠土地生活是很困难的,还有一部分是自由职业,去城市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城市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所以经济收入都是相对可观;另一方面,蔬菜和粮食等日常的食品非常充足,价格便宜还比较新鲜,日常生活用品也很丰富,比市区相对来说价格略低。所以城市边缘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经济发展也较好,但是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跟进,业余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从而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文明社会的发展。
2.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城市边缘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不容乐观,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
图1 城市边缘区居民职业百分比
(1)业余文化生活单调。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调查,发现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纸牌等)两种。其中,75.4%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其他的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也比较少。
(2)活动场地受限,缺少组织人员。这里的居民白天大都在工作,晚上回家之后基本没有地方可去,就是在自己家门口走走和邻居闲聊,缺少活动交流的场地,随着广场舞的流行,很多妇女晚饭过后也会组织一起跳舞锻炼身体,大都是自己组织买音响等设备,但是往往没有足够大的场地供她们活动,只是小范围的而已,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组织。学习的场所则更少,文化站在白天就很少有人去,晚上就关门了,阅读需要的主要是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则主要集中在娱乐和杂志方面。
3.建议
(1)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免费送图书到文化站以及开展大型文艺活动进村;对各级专业剧团的下乡演出给予演出场次的补助,同时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和自娱自乐活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编排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节目,到露天广场或人群比较多的区域去表演,为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
(2)政府要足够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真正开展工作文化学习,不流于形式,请当地的专家给需要的居民讲种植或养殖的知识;或者是教居民手工艺品的做法;对于爱好唱歌跳舞的可以组建相应的团队,成立自己的文艺队,需要演出的时候,也可以推出自己的节目。
(3)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好新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建设,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业余文化生活的提高。在调研中青少年较多,他们大部分都没有什么爱好,就看电视为主,甚至连出去玩的都很少。可以根据情况,建立一个暑期学习小组,大孩子带小孩子学习,还可以带他们一起做游戏,可以是小规模的,也可以是大规模的;居民里面有很多人喜欢唱歌听戏剧,那就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唱歌,一起听一起唱,这样业余生活将会是丰富多彩的。
由于调研的时间有限,本文的调研结果及建议仅代表团队观点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汪鹏.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7.
[2]孟祥东.安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3]焦存朝.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文环境的优化[J].农业经济,2007
(4).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5
××山下,××河畔,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提升,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文秘杂烩网。这一切都凝聚着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对家园建设的赤诚之心!
但是,我们的家园还有许多缺憾!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群众生活质量;无论是社会进步程度,还是市民文明习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这需要每一个××人以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精神去追赶、去超越。
当前,我县正在开展创建文秘杂烩网“全省文明城市”活动。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情。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发展和谐的城市。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去争取这份荣誉,因为我们都想成为文明的××人。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修身之本!创造良好的城市文秘杂烩网环境,关系到全县人民的切身利益,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需要我们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让我们人人都去争当文明城市的先行者。
“人人都是创建的主体”。我们要牢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自觉告别各种不文明习惯;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本文来源:文秘站 遵守公共道德,爱护公共卫生,和谐家庭邻里关系,注重城市交通行为,管住自己的“嘴”,看住自己的“手”,抗住利益的“诱”,提升自身的“德”,敢于向一切不文明行为说“不”!
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您,为了我,为了他,为了我们大家,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号召,共同为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期待着您的积极参与,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6
一、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1、生态基础
2012年,国家批准临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云南省首个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789.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65%;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5.6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49%。
2、环境基础
一是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减少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6.56%,城镇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全市主要河流、水库水质全部符合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二是资源利用方式逐步转变。全市重点排污行业――制糖业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深化污染治理、落实节能减排上探索出了一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25亿元,实现了制糖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单一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三个重大转变,解决了占全市90%以上的工业废水COD排放问题。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8县(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临沧市中心城区烟控区、噪达区覆盖率分别达91.3%和80.26%。
3、制度基础
临沧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临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建设森林临沧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为全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1、自然条件的制约
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破坏依然突出。比如:临沧耿马县92%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0%,是临沧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严重;人为不合理的干扰仍然存在,森林面积虽有所增加,但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植被生态防护功能不足,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
2、思想观念的制约
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全民维护生态安全的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不够强。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观念仍然较为淡薄。环境保护仍然以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尚未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动。环保宣传教育、生态创建意识、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创建活动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制约
全市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行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压力大。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主要以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为主,环境治理落后于经济发展。
4、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对各级政府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考核机制体制不健全,过于看重对GDP的考核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相对缺失。二是自然资源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相关资源产权制度的政策法规不配套,产权化制度与渠道不完善,产权市场化程度低,权属与功能存在错位。三是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保护和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四是生态补偿力度不足,补偿领域窄、措施少,资源价格和现有补偿标准不能客观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效益。五是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区域生态较为脆弱,边建设边破坏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推进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避免对生态文明内涵理解的两种误区
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内涵仅仅停留在生态层面上。从理论上讲,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不仅包括生态建设,还应包括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多领域、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设内容。以生态市建设为例,生态立市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生态立市确立战略目标,利用生态建设成效和基础,将生态立市逐渐转向生态富市,在生态富市的基础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强市。另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对立矛盾的文明来理解。生态文明在文明的物质内容上虽然不能超越更不能抛弃工业文明,但是它却可以利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和创富能力去弥补工业文明自身的不足。生态文明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甚至认为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