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1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作的基础,其建设也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先期工程。然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又具有投资大,风险大,利润也不高等特点。因此,如何拓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如何实现合理的运营管理,使之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研究的问题。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和分类,对应总结归纳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然后提出可以拓展增加的资金渠道。最后提出一些在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最后讨论部分,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有待研究的方向。

1、特征分析

有研究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具有纯公共品性质的设施,以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城市绿化、城市防灾设施为主。这类设施具有纯公共品的所有特性,因此,城市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主体,预算拨款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第二类,公共品特性较强的设施,以城市道路、桥梁、环境卫生、供电、供水、供气等设施为主。城市政府仍是主要的投资主体,城市财政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但当资本条件和技术条件具备时,私人资本的介入是可能的,另外,由政府投资、私人经营是这一类设施的又一特点。

第三类,私人产品特性较强,但仍为准公共品的设施,以资本进入规模较少。排他成本较低的城际,区间高速公路或公路,市内外公共交通,集中供热等设施为代表。一旦条件具备,立刻可以转化为私人资本投资和经营的项目。对这类设施加强监管和采取包括财政资金引导、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诱导手段在内的方法,是解决城市财政资金供给不足,提高基础设施运营效率的有效办法。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基本来源都是政府财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等,单纯靠政府财政来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困难,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和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单纯靠城市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因此,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拓展新的资金渠道,建立公开、规范、适应城市基础设施筹资需要的投融资体制十分必要的。

2、建设资金渠道――经验与建议

根据国内外的投融资经验,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渠道可以向以下4个方面拓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项目融资、专项资金。

1、 股权融资:

其特点为融资主体主动、筹集资金广泛、资金用途灵活和使用期限长,较商业银行贷款优越。按照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发行证券融资(公募)和私募融资两种方式。

(1)公开发行证券融资:对于像供电、供水、公共交通、邮电通讯等巨额投资,垄断性强的城市基础设施,证券化融资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原因是这些项目所提供的服务层次属于满足社会基本需求,需求弹性较小,又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因而受到广大投资者青睐。建设运营的筹资比较容易。长江电力(长江三峡工程的电力公司)就是一个汉好的例子。

(2)私募融资:在股份有限公司的筹备与组建过程中,通过私募方式,吸收多种渠道的资金。此方式可减少审批手续,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披露,筹集的资金量大,公司决策层稳定。

2、 债权融资

债权融资可以分为外国政府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债券融资等几种方式。

(1)金融机构贷款。银行贷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常用的一种凑资方式。由于投资巨大,企业债务负担重,还贷压力大。

(2)债券融资。通过向各类社会投资者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可以收费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需要得到法律或国家特殊批准,要通过一定的程序。

3、 项目融资

可以应用于现金流量稳定的发电、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项目。主要采用BOT的融资方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一般为大财团),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收回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是一种典型的公私合作模式。

BOT模式目前应用比较多,如承包商出资建设高速公路,政府许以特定年限的高速公路收费权。但是BOT也存在很多风险,需要政府在合作谈判上审慎对待,以免承包商利用合同缺陷给城市发展带来负面效果。

4、 专项资金

指通过财政拨款、基础设施运营企业的利润留存、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把资金集中起来,建立专项资金制度,专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以上几点,是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资金渠道。笔者以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特别法令,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获取城市基础设施的隐性利润。根据谁收益谁附费的原则,让获益群体按比例支付或偿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

4运营管理建议

当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是:(1)责权利不分;(2)缺少监管;(3)资源垄断转化为部门利益。这些问题的后果是,市民附费后享受不到应有的等价的服务,仅仅以铁路、电信为例,这几年民间对这两大系统的不满和投诉数不胜数,其余的还有燃气收费,自来水收费,排污收费等等,都成了许多城市居民议论的话题。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需要突破上述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发展,给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

一般而言,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部门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部门,如市政部门及下属公司;(2)大型国营企业(电信、电力);(3)有特许执照的国营公司,其企业获利来自于基础设施受益者交费;(4)公私合营公司。

对于政府部门和大型国营企业管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其管理运营的计划应向公众公布,接受公众的质询,才能使基础设施的运营切合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需要,而非是市政管理部门利益实现的工具。在此背景下,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成本,收益、以及收益的使用等都需要透明化。通过这些方式,划定运营管理部门的责任,权力和应得的回报等等,从而使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顺利高效,减少公营部门和民众之间的冲突。笔者认为,只有当下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往这方面转变,才能给城市居民提供高质的公共物品(比如,公布营运计划,发展规划,机构组织和职能范围,定价听证,公布成本,贷款偿还情况及盈余使用情况等,将能使市民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也能使基础设施更适应城市居民的需要)。

对于有特许权企业运营的基础设施和公私合营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前期应制定好企业需遵循的运营规范,运营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管。这两种情况,很类似于BOT运营管理模式,BOT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固然可以解决政府投入,提高设施运作效率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承包运营商追求最大利益的动机往往会在和城市发展需要发生矛盾时,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城市利益。因此,城市政府在颁发特许权或公司合营合作的时候,需要出台规范的监管方案,使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符合城市远期发展需要,而不能完全放任为企业的纯市场化行为。

5、讨论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2

一、加快集中供热行业法规建设,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经济”,否则其主体交易就无法有序开展。当前,有电法、水法、燃气管理条例等,但作为同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集中供热在大多城市却是无法可依。集中供热的主要功能是减少环境污染,未参加集中供热的市民、单位、街道商户也是收益者,应大力支持。但现实却是个别人、个别单位为局部利益,在集中供热实施过程中恶意敲诈或破坏设施。由于没有法律保护,热力企业显得很无奈。如热力站设在地下,管网中大量气体无法排出,影响供热质量,但地产开发商为了减少用地,硬是将热力站设在地下室。凡此种种,都需要地方政府出台条例、法规予以规范,以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集中供热的健康发展。

二、谋划好热源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热电联产项目

集中供热是典型的能耗行业,必须选择最佳的耗能方式,才能获得最大收益。当前,许多城市供热的热源很大一部分是区域锅炉房。但飞速上涨的煤价,使得热力企业收入抵不上购煤的支出,出现巨额亏损。即使有些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补贴,但也是杯水车薪,严重影响热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谋划实施热电联产热源项目。同锅炉相比热电联产效率高,供热成本低,许多发达国家都全力发展热电联产供热项目。具体到我们国家,热力企业实施热电联产项目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国家产业部门对热电联产项目审批的条件要求高,银行融资利息优惠少;二是地方政府的配套费只包括供热管网,不含热源建设,财政覆盖面不到位,发展热电联厂资金缺乏。为此,热力企业要加大政府公关力度,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打破目前的发展瓶颈。

三、加强行业战略管理,确保企业正确发展方向

热力企业是典型耗煤产业,而高涨的煤价必然会催生新的替代技术,因此热力公司要加强行业战略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动向。要成立精干的部门广泛收集分析国家产业政策,高度关注新型能源的发展趋势,如地暖、热泵供热、住宅保温技术等,特别是家庭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发展态势。新的替代技术一旦达到市场普及程度,必将对现有供暖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使热力公司依靠规模经营的商业运营模式优势荡然无存。因此,公司要高度关注替代燃煤新技术的发展,及早跟踪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商业运营模式,并拟定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规划,以应对市场突变,把握生存主动权。

四、开展内部业务流程再造,提高管理运营效率,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业务流程是企业整合资源的有效手段,必须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制约运营效率的提高。郑州热力公司经十余年的发展,原有业务流程急待再造,如热用户发展流程再造。当前热力公司一个突出问题是热源不足,有限的供热能力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的使用原则是效益最大化,因此要有选择性地发展新用户。首先,运行部门要审核用户所在区域的管网是否有匹配输送能力;工程、财务部门要确定投资是否相比最少;经营部门要确定用户申请的入网负荷是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满负荷用热。只有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达到最佳,才是要发展的优良用户。否则,不是无法保障供热,就是投资大、运行效益差。其次,还要建立工程项目立项、建设、投运链接机制,重大项目联席审核机制,投标运行机制等横向业务流程。公司规模越大,横向业务流程的科学性就越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资源的有效使用,因此要高度重视业务流程管理。

五、改革供热运营管理体制,为提高供热质量奠定管理基石

供热是典型的连续性工艺流程,但现行网、站分管的形式,无法统一调度管理,造成一、二次热网难均衡供热。首先,绝大多数热力站管理人员都是临时聘用的农民工,无任何管网平衡调节技能,故从管理、节能的角度上讲委托统一管理是最佳选择。其次,收费与管理不统一,使供热质量责任难以界定。再次,从法规条例角度来看,国务院新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用户庭院网维修由热力企业负责。最后,从经营收费角度来看,热力公司收费后要从热价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用户单位或物业公司,用以支付热交换站的运行费用。由于每个站情况不一样,费用支付标准难以统一,以至发生截留热费现象。随着单位自建房的终止,大型公共社区越来越多,代管的物业公司截留热费现象日趋严重。针对大量旧站设备老化严重,统管后需投入大量更新改造资金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两步走的策略加以解决,即近期建成投运的站马上统一管理,老站由用户更新达到相应标准后再统一管理。鉴于以上情况,热交换站统一管理势在必行。

六、依托行业优势,解决运行时间短的季节性难题,创造新的赢利点

热力公司运行期仅4个月,非运行期人员安置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公司曾进行了饮用大桶水、新型供水管材等项目的经营探索,但均未成功。笔者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依托行业优势,进入了自己不擅长的行业。就目前企业实际情况看,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建立专业承揽采暖工程的子公司,对外积极承揽新发展用户的采暖工程和现有用户的更新、改造、维修保养工程。非采暖期各分公司专业技术工种员工,如焊工、管工、钳工、电工在完成本单位设备大修、维修工作后,由工程公司统一管理参加工程建设。其次是充分利用广泛分布于全市各个小区的数百座交换站资源,进行商业开发。

七、以建立工效挂钩机制为突破口,激发组织运行的内在原动力,建立长效内在发展机制

第一,对直接从事生产的分公司,参照3年的变动成本消耗情况并结合相应价格变动趋势,拟定万元收入投入的变动成本百分比,然后确定变动成本支出总额,即变动成本总额=万元收入变动成本百分比×总收入。由于变动成本总额=工资+其他非工资性可变成本,那么在成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工资与其他可变成本即形成此增彼减的关系。员工要想获高工资只有两条路:一是降低非工资性单位变动成本,二是提高收费率增加单位总收入。成本超出定额以工资弥补,反之则对节余部分提成奖金。第二,对从事工程建设及设计部门,将其收入的30%与其工作质量挂钩,督促他们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建设中的先天性缺陷。鉴于工程设计施工的质量验证滞后性,可将其挂钩的30%工资先以借支的形式发放,竣工后如出现问题,即按问题严重程度确定处罚指标,并从以后的工资中扣除,冲减借款。第三,对不易定量考核的部门,取前两者实发工资占应发工资百分比作为实发工资调整系数。

八、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让广大市民满意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3

关键词:集中供热;经济;节能;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or domestic heating statu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central heating system economic operation significance, heating economic operation needs cit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thod, heating the running process of the way of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saving measures such as central heating system economic operation and energy-saving measures.

Keywords: central heating; economic; energy saving; 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 TU8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

一、国内供热现状及能耗指标

我国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历程,1953年距今已经一个干支纪年。60年来,华夏大地尤其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城市集中供暖的发展突飞猛进,基本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先进高效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全国共有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行集中供热,不同省份平均耗热量不尽相同而且差别很大,基本规律是

北方严寒地区远远大于中部寒冷地区,而且随着供热技术的日趋成熟和节能建筑的推广供热实际能耗每年均有下降的趋势。北方采暖地区平均能耗范围为1.29~0.48GJ/ ㎡a(以采暖期为单位计,以下同),平均需热量为0.33GJ/ ㎡a。《山东省能耗评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期间供热节能降耗年度指标为:非节能建筑为14 kg标煤/ ㎡a,节能50%的民用建筑供热能耗 12kg标煤/ ㎡a,节能65%的民用建筑供热能耗 10kg标煤/ ㎡a。部分供热企业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措施,平均能耗做到了9.7kg标煤/ ㎡a而且供热效果较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二、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意义

2010年底,我国城市人口达4.58亿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6.2%,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会达到45%;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也大大改善,对宅内温度和温度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居民冬季要求集中供暖、夏季制冷。近年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供热采暖系统热效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单位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倍,节能空间极大。因此,节能、环保、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供热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每百户家庭的暖气、空调每年约以20%的速度增长,宾馆、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要求更高,普遍安装了能耗设备,负荷偏大,能耗浪费严重。预计“十二五”期间民用建筑能耗会占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50%以上,全国要节约2.4亿吨标准煤,其中民用建筑节能要达到1.01亿吨标准煤。

图三

从图三可以看出,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筑平均消耗热量0.33GJ/㎡a,因过量供热、管网损失、二级站间不平衡、建筑物间不均衡等原因累计造成热量损失0.155 GJ/㎡a,占供热量的34.4%;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在二网供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室温可以增加3-7℃,若平均按5℃计,可以节约热量 0.15 GJ/㎡a。济宁地区一般建筑冬季完全不用热,室内温度大约能够维持在8℃左右,按照室内温度达到20℃的标准,建筑实际耗热约为0.21 GJ/㎡a。按照全国平均耗能指标计济宁地区尚有36.36%的节能空间,节能潜力巨大。

可见城市集中供热不是一种简单、粗放的生产、输送和供应的运营模式,而是需要实行运营管理过程的精细化,从过量供热、一二级网损失、二级站间不平衡、建筑物间不均衡及建筑物的散热等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损失,提高能量的有效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三、供热经济运行需要引用的科学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的管理方式。实际也是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是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阿米巴”经营管理理念,合理划分核算单元,量化核算指标;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借助科学完整的表格和数学模型,发挥全员积极参与的作用,做到日统计、周分析、月对照、季调整,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在推行的过程中要明确组织,专人负责分析、及时反馈、立即调整,始终将能耗放到最低,以达到整体节能目标的实现。

四、供热运行过程中的节能途径和节能措施

针对前面提及到的“过量供热、一二级网损失、二级站间不平衡、建筑物间不均衡及建筑物的散热”等各个环节造成热量损失严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降低能耗,提高供热运营的整体经济性和服务水平。

(一)过量供热

原因:由于个别单位和个人要求供热温度偏高于供热标准,为保证老串联系统最底层用户室温达标造成顶层室温超标,室外气温升高供热参数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因供热系统不平衡造成部分用户室温偏高,部分用户习惯于室内通风造成暖气片多散热等原因造成过量供热,过量供热约占总供热量的13.3%。

措施:1、对于个别单位和个人要求供热温度偏高于供热标准的,要尽量压低供热标准,在其一网或二网加装定流量控制阀,防止用户流量过大。对于一网控制难度较大的中心站,要在一网安装压差平衡阀,确保二网温度可控;2、在用户室内放置具有GPS传输功能的温度监控仪,实时监测用户室内温度,在确保底层和山墙用户室温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供热参数,甚至宁可为部分用户因温度不达标退费也不随意提高供热参数;3、对于分户的用户,根据无线温度检测仪或走访发现室温超标的用户,给予适当关小阀门;4、要结合当地多年供热经验制定供热调度方案和各站的供热温度曲线,利用气候补偿技术随时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一级网及二级网的供热参数,确保按需供热;5、针对习惯冬季开窗户通风的用户,要适当关小用户的阀门,使其室内温度低于下限值,然后上门给予宣传冬季为何不能长时间开窗通风的道理,让用户逐步改变习惯;6、对于存在居民、办公、学校等热用户的混供换热站,掌握办公、学校的用热规律,及时在下班及放假期间进行停用,减少无谓的热量消耗。

(二)一、二级网损失

原因:由于供热管网敷设方式(架空/直埋/管沟)、建造年代、保温性能、管网规模、供回水温度、维护水平等,供热管网老化造成跑、冒、滴、漏等现象,循环泵的电耗等造成一、二级网的能量损失约占总共热量的5%。

措施:1、新建供热管网尽可能采取开挖路面直埋敷设;2、对于建造年久的供热管网和供热设备能采取保温修复或能提高保温性能的应尽早采取措施;3、应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蒸汽供热管网,以高温水供热方式取代;4、管网建设应坚持“一网大、二网小”的原则;5、管网运行应坚持“高温度、小流量、大温差”运行模式,减少输送环节的能量消耗;6、应加大检修、维护和治理失水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7、针对二级网失水量大的换热站,非采暖期成立专职的核查小组,进行入户检查,一经发现违规用户,限期拆除;8、严格控制一网补水率,避免一网运行成本的增加;9、利用GPS通讯技术安装管网巡查系统,对管网的运行做到可控、在控;10、具备条件的位置可以安装汽动泵或采取分布式供热技术,降低电能的消耗;11、根据供电公司的峰谷电价适当调整水泵的运行频率,以降低总体用电费用;12、管网调试完毕后应尽可能将供回水联络门拆除加盲板,放置内漏;13、管网安装、运行的过程中应逐步取消逆止阀、分(集)水器、过滤器等阻力较大的元件。

(三)二级站间不平衡

原因:对于供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不平衡。由于站点的分布位置、供热面积规模、调节装置不完备、调整力度不大,为保证最不利用户的正常供热不得不加大供热量等原因造成二级站间不平衡引起供热能耗损失,占总供热量的3%。

措施:1、减少混水站,尽可能采取间接式供热模式,做到各站独立可调;2、距离首站较近的分支、一网供水压力过高的换热站要安装孔板或平衡阀、减压阀等调节装置;3、对于因一网过大引起末端压差偏小的应加设中继泵,中继泵的扬程要严格核算,扬程不能过高并安装变频器;4、要从公司层面上,由负责技术的同志对一网整体进行平衡调整,各供热所不得随意调整,避免前端富余、后端不足现象的发生;5、运行中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判断换热器状态,发现结垢及时清理,保证主设备高效率运行;6、各站要实现自动控制并安装热量表,在热源充足的情况下,根据所带面积按需分配热量;当热源不足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同步可调,将有限的热量均匀分配,不至于部分区域因热量严重不足造成严重投诉。

(四)建筑物间不平衡

原因: 建筑物间的不平衡是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问题而且也是最为难以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即使在同一供热系统中完全相同的建筑物,相互之间实测供暖能耗相差也很大。包括室内管网无法调节,房间之间失调;室外管网无法调节,建筑物之间的失调。这部分损失比管网的直接损失还要大,约占建筑物实际需热量的20%-30%。

措施:1、坚持二级换热站供热规模的小型化,一般情况下单站供热面积不超过5万㎡,单站供热面积1-2万㎡最好,要深入探讨一楼一机组供热技术和分布式供热技术;2、对于老串联供热系统要积极协调,尽快实施分户控制改造;3、对二次管网及换热站采取标准化管理,建立各换热站设备档案,绘制二次管网系统图纸,距离二级站近的分支和楼的单元要安装调节阀、回水温度测点和热量表,不厌其烦地进行平衡调节。

图四

(五)建筑物的散热

原因:建筑物的散热主要包括维护结构传热和通风换气热损失两部分组成,占总供热量的33.3%。20实际80年代建设的不节能供暖建筑物平均热指标为30W/㎡,达到第一阶段节能标准住宅的平均热指标为25W/㎡,第二阶段节能标准住宅的平均热指标为20W/㎡。

措施:1、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考虑改造的必要性和投入的效益进行论证,墙体结构改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可以就门窗进行改造,采用双层玻璃中空结构。对墙体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黏贴进行隔热,同时对已实行集中供热的既有建筑进行分户控制改造,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和用热计量装置,公共建筑还应安装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用电分项计量装置;2、新建住宅应严格按照现代节能技术要求,推广使用民用建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再利用实心粘土砖快,通过合理设计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利用新型墙体材料。

五、结束语

城市集中供热重在确保供热效果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供热设备和IT技术,由一支专业技术队伍、一个监控平台、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信息监控中心,对整个供热板块统一管理。实现政府可管、企业可控、用户可调的市场运营机制。供热企业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供热建设、生产、输送、销售和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管理、科学有效控制,将建设安装费用降到最少,能耗等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产出放到最大,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江亿,建筑节能与生活模式[J]建筑学报,2007,(12)

[2]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汇编

[3]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

[4]居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5]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号

[6]郎四维,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现状与进展[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2,23(12:):12-23

[7]深度规范,建筑节能大有可为[J].山西经济日报,2009,17(2):004

[8]谭杨威,刘玲,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外建筑,2007,(6)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4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认识风险,更要把风险意识深化到所做的每一项工作中。有收益就有风险,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选择不去面对,也不能因为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杀伤力。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直接操作者,更应该发挥财务对风险认识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做好服务。财务风险对每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与企业的发展壮大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一)风险的含义

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理论上风险的狭义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风险的概念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而广义上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中,由于各种财务活动的因素影响,而导致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企业能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消除不了的必然产物。

(二)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为收益不确定性,另一种则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长期来说是必然的,短期来说是偶然的,只要从事生产活动,必定会有收益和损失的可能,但这是不确定的,它的大小可以预测却不能确定。第二,风险的客观性。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只要从事生产活动,不断变化的经济活动必然会产生结果、利润和损失。不论企业如何加强管理,财务风险总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第三,风险的激励性。风险与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说,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可能越高。

二、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困难

经济周期的变化,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金融市场的行情变化,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可能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又可能使企业面临一定威胁。如果企业财务管理不适应变化的环境,会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的经营业绩受煤价变动影响较大。企业主要原材料是煤炭,煤炭成本占产品价格的95%左右,2007~2012年煤炭采购成本年年居高不下,该期间企业的盈利水平极低并出现常年亏损。企业的设备老化,高能耗低效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二)资本主要来自借款,资金来源渠道过窄

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企业发展上升期,借款是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信贷紧缩,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产生极大的风险。合肥热电集团前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比例很大,建设期很长,资产的流动性不强,常年亏损导致企业资金出现严重短缺,生产经营中的净现金流量常常为负数,财务风险很大。

(三)内部管理权责不明,产品结构单

一,效益不高企业管理权责不明,执行目标做不到生产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种种问题产生的后果最终都会产生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是国资委下属的公用服务性企业,企业成立初期,没有正确定位,没有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只为完成公用服务的目标和任务,没有生产力最大化组织生产。虽然一直强调多元化生产,提高效益,但主要业务还是以供热服务为主,少量供电,季节性强,忙时设备利用率达80%,闲时设备利用率仅为10~20%。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权责不清,管理水平不高

高水平的企业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合肥热电集团以前虽然一直重视会计核算,但对财务管理,特别是对成本的事前和事后的管理重视不够,管理系统的使用与开发也流于形式。

三、合肥热电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进行业先进设备,开展多元化

经营改造现有设备,降底能耗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老设备,老技术,能耗大,热损高。从2009年到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筹集1个亿,关闭所有抽凝机组,淘汰所有链条炉,改为热电行业能效最高的背压机组和最环保的循环硫化装置。改造以后,供热机组热效达到79%以上,是目前热效能利用率最高的供热方式。2010年,合肥热电集团在全国率先启动小区站房数字化改造,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改造以后,站房运行恰如变频空调模式,根据气温和用户需求灵活调节供热量,自动化、低碳化运行,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值。小区站房自动化改造,平均每个小区耗能量下降10%~20%,不仅实现了节能降耗,也降低了用户的供热成本。积极向能源供应、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工程建设等领域扩张延伸,合肥热电集团现已从单一型公用企业发展成为以供热服务、能源供应和工程建设为“三驾马车”主业结构的综合型能源企业。集团利用多元化经营,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合肥热电集团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集团的管理层是委员会的成员,委员会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点进行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一些重大决策和重点项目的上马,即时召开临时会议,对重大决策以及重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不仅如此,集团还要求全集团人员必须按职责大小缴纳安全风险保证金,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公司的安全风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三)加强核算制度建设,完善热、电核算体系

财务核算对于合肥热电集团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具有重要意义,热、电独立财务核算能够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企业效益。热电行业本身季节性强冬供期间生产等各部门任务紧,业务繁忙,会计人员主动服务,加强成本观念,贯彻全员成本管理。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通过财务信息及时反映生产的方方面面,纵比横比成本,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财务管理方面:第一,因事设岗,因才用人,各业务之间相互配合协调;第二,加强员工培训与员工轮岗,让财务人员成为多面手;第三,引入外部培训机构,对主要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第四,让财务主管人员参与生产运营管理,熟悉企业的整体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发展前景,使财务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核算成为各种管理技术的纽带,监控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四)提高企业管理技术,优化信息资源

合肥热电集团全面推行“5F”管理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全寿命成本核算、全流程服务提升、全系统安全保障、全方位创新发展),全过程质量控制把供应、制造和销售的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相互控制和监督,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和内外互援的目的。全寿命成本核算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通过“银行账户管理,资金调度会、资金收支管理”等措施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应付款比例,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全流程服务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标准服务、标准流程的业务体系培训,建立奖惩制度,内部相关部门监督、跟进、考核奖惩。提升服务品质,留住客户,让服务产生效益。通过运用企业管理各种技术,通过记录、收集、整理、计算、分析、总结和控制等办法处理企业运行中各种内外部数据,提高管理水平,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让管理出效益。

四、结语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是企业为应对和改变所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状况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行为。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企业对财务风险防范的能力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周宏.论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审计,2003(04).

[2]李凤鸣.企业风险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01).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5

尽管新奥燃气2009年天然气销售量仅26.32亿m3,与国内消费量874.5亿m3相比,占比不足5%,但丝毫不妨碍这家燃气民营巨头继续渗透各个城市。自1992年输送廊东油田的石油伴生气至廊坊开发区伊始,新奥就进入燃气分销领域。2010年中报显示,新奥燃气上半年营业额50.44亿元,同比上升25.6%;纯利润同比增长42.5%至5.33亿元。

同属新奥集团的除新奥燃气外,还包括太阳能源、能源化工、能源服务、能源资本、新奥置业等相关多元业务,共同构成集开发、储运、分销于一体的清洁能源服务体系。截至2009年底,新奥集团总资产超过340亿元,销售额达190亿元,其中86%的收入来自于能源业务。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长输管线投产运营,对保障下游气源有极大帮助;同时,为达到2020年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率10%的既定目标,国家将在多方面给予绿色政策。”新奥集团CFO于建潮对未来几年充满信心,“包括新奥在内的城市燃气供应商,将迎来一轮高速发展时期。”不过更令新奥集团兴奋的是今后科技决定能源的趋势,日前其潜心研发的“泛能网”在上海世博会上全新亮相,标志着新奥集团智能能源构想迈出标志性的一步。

转型智能能源

今年7月15日,“光电之星科技港・新奥智城”项目揭牌仪式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其目的在于希望利用新奥的系统能效技术、IT智能技术,将南汇工业园区建成智能低碳现代企业社区的标杆。这是新奥集团战略转型后的首次实践。

自1989年新奥集团创立以来,已历经三次转型。1992年到1996年,新奥以廊坊为原点,集中开拓能源分销业务,铺设万庄至廊坊的管线。从1996年开始,新奥集团开始第一次转型,逐步进行多元化业务探索,涉足太阳能源、房地产等行业。2001年新奥燃气登陆港交所,获得了充足的资金,进入高速发展期。据资料显示,在2001年新奥燃气上市前,新奥集团一直发展比较缓慢。城市燃气项目仅仅四个,接驳率不到50%。而今燃气项目已达88个,覆盖了上海、泉州、长沙、青岛等地。今年上半年,新奥签署了第一个海外管道天然气下游项目,占43.8%权益。

2009年,为给客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更低碳的服务,新奥确定了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定位为“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未来新奥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三部分,一部分是传统收入,接驳费、燃气费;一部分来自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另一部分主要将来自能源管理,也就是整个智能能源系统管理服务。”已在新奥工作14年的于建潮对未来的营收来源十分清晰。

据介绍,新奥集团不仅仅局限天然气的分销,还尝试将太阳能、生物能、二甲醚、甲醇等能源融合,为家庭、社区、工业区提供发电制热能源系统。在能源的传输、应用过程中,各个点的能量流通过传感器直接反应出来,再经中央处理器计算,描绘出整个社区的能量消费量、用量高峰与低谷,以及年度趋势图。最后通过计算公式,将各种能源不同时间节点的组合成本计算出来,最终达到低成本、低能耗、高能效。此外,通过联网,用户也能随时掌握能源消耗量,从而节约成本。

智能能源网是将现有的电、热、燃气、水务等单项运转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从实践而言,别墅、写字楼、小工厂的用电、用能、用热需求都不一样。如果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安排储存和配送,随时自动调节能量供应,需将云计算、物联网计算揉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实时动态,完成自动平衡的系统。”于建潮简要道出智能能源系统的本质。

具体而言,即将工厂、社区等各个能量点集中起来,形成网状结构,进行数据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分析、调度管理、运行优化等统一起来,形成智能能源解决系统。

“这个系统非常方便,什么时候用天然气发电,什么时候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对成本综合评估。通过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的耦合,达到能效利用的最佳效果。”于建潮补充道。据介绍,智能能源系统在理论上、技术上皆已成型,对支撑系统的软硬件及系统新奥正在进行后期测试。

目前,除上海浦东智城项目在实施外,新奥“智能能源生态城”前期规划设计已完成,预计2012年竣工。“智能能源生态城”不但将太阳能发电、生物燃气发电、微藻生物吸碳技术、垃圾发电等技术进行整合利用,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更通过泛能网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实现能源的智能化应用,提高能效。生态城建成后,与传统的城市能源相比,碳排放将减少35%,能效提高20%,自给能源实现40%~45%。

稳定收益

2010年中报显示,新奥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总管道燃气的销售量达19.9亿m3,同比增长了49%,其中对工商业用户的售气量同比增速高达57%;新增持驳天然气住宅用户42.62万户,工业用户增625个至1821个。

据中金公司分析,我国城市平均天然气渗透率只有17%,而燃气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渗透率在20%~30%之间,上升空间大。预计未来三年,各城市燃气公司的接驳业务都讲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而于建潮对新奥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信心。

不过这同时也意味着,伴随新奥的高速扩张,大量资金需要投入。众所周知,城市燃气管网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慢,对于新奥而言,将如何应对?

于建潮坦陈,在系统的建设中,由于资金约束,很可能导致项目失败,因此必须结合节能减排政策、银行信贷、VC/PE等资源,推动项目的发展。于建潮强调,必须通过资源整合,同时解决当前资金流和未来收益平衡问题。他表示,可以采用交易结构,或引入基金投资,或者采取金融租赁,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实战经验丰富的于建潮显然对各路资金的调配和利用已经驾轻就熟。“一旦建成后事情就顺利多了,或卖掉或独立运营,都可以收回投资。”

同时于建潮表示,燃气行业项目的收益因阶段而异。项目初期,燃气公司按照城市的规划,铺设主要的管道,建配气站、压气站、储气站等。按惯例,天然气从上游输送过来后,需要在城市边建站接气,再通过调压,将高压调到中压,并进行工艺处理,加入臭味,保障用户使用安全。同时,建储气罐保障城市一定时间内天然气消费量也很重要。于建潮表示这些基础性项目前期投资很大,用户都是免费接入,因此前期收益率低甚至微亏,都属于正常现象。但他强调一般4年以后,项目就开始盈利,而且随着接驳基数在不断扩大,盈利也越来越多。“在一个项目运营10年后,管网的维护、更新压力很大。一般老管需要维护,一些细管就要更新了。总体而言,按30年作为一个运营周期,总资产收益率不超过8%。”于建潮对燃气行业的盈利模式分析道。

“现在城市管网基本成型了,用天然气成为了一种趋势。之前居民接入天然气,都是咬着牙接的。现在生活富裕了,天然气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接气的人自然就多了。因此,近年来新奥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在新奥提供的整体能源解决方案中,不仅包括为城镇集中供能供热,收集用能数据、管理能耗,还包括资金解决方案。这套资金解决方案包括新绿能源投资平台、基金管理、委托经营、专业咨询四部分。涉及政府政策、区域、开放商、建筑商、供应商等多个主体。

剔除城市燃气业务,新奥还投资70多亿元构建大型甲醇、二甲醚生产基地。目前,新奥集团鄂尔多斯60万吨甲醇、枣庄36万吨甲醇和张家港20万吨二甲醚生产基地均已建成投产,公路、铁路、水路三位一体的分销物流网络也已建成。

三级财务管控

目前,新奥集团主要采取三级运营管理模式。第一级是集团财务部,作为战略投资管控的中心,既负责财务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也承担着资本运作、价值管理、风险防控。第二级为战略业务单元,分为能源分销、太阳能源、能源化工、能源服务、新奥置业等多个分部。第三级是直接产生利润的一线企业。

“对于总部来说,重心在于政策的把控、资本运作,运用多种投融资渠道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其次,新奥强调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由于不同业务单元的管理架构、客户、市场、运营模式均不相同,因此需要分别管理,这个支撑需要通过信息化来实现。将企业会计核算、交易处理、财务报告都纳入到系统中,用共享的形式,实现低成本和标准化。同时,在资金管理上,通过结算中心,实现融资管理和现金管理的一致;通过网上银行建立资金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在把握政策、风险的基础上,财务部门的核心工作就是去支持经营。包括透过预算管理控制运营、做好成本测算和成本控制、在商务谈判中保证有利于公司的合同条款。”于建潮对三级财务管控的经验侃侃而谈。

除通过建立资金池,实时掌握资金流向以外,新奥集团还引入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模式,将集团战略规划成功落实到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与员工的个人战略绑定,实现战略的有效执行,同时也建立起聚焦于战略管理的企业运营时间表与权责体系。财务对此制定了四个衡量标准,分别是新的收入来源、增加客户价值、改善成本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

据了解,早在2008年以前新奥集团就涉足直投和产业基金,主要管理非主业投资。2009年新奥向科瑞集团投资2000万元发展电力驱动车,预计回报率将超过15%。于建潮表示,“做投资管理,是一个探索。我们希望基于对能源行业的管理经验,发现新的机会,去培育比较好的产业。如果投资本公司的项目,也会通过规范的基金管理方式进行项目调研、评审、决策、项目管理。”

伴随着新奥集团的急速发展,对于于建潮来说,财务管理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的匮乏。

目前,新奥集团太阳能能源产品不仅在北京等国内城市建立了广泛的市场网络,触角也已延伸至硅谷、慕尼黑等国外的城市。此外,天然气业务也在周边国家陆续开展。因此,对国际性财务人才需求很旺盛。

供热公司运营管理范文6

关键词: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效应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urban rail transit effect, Urumqi

Li Xiao-yang, Liang Dong, Yang Can-jie

(Xinjia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njiang 830000)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port in Urumqi,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ity'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on the specific role of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Keywords:Urumqi; urban rail transit; low-carbon effect

低碳城市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之一,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将大幅降低城市排放强度、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是乌鲁木齐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

1.低碳与现代城市建设

低碳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发展新体系,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化”:1能源低碳化、2交通低碳化、3建筑低碳化、4农业低碳化、5工业低碳化、6服务低碳化、7消费低碳化。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纽带,城市交通起着连接和运输的作用。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及城市机动化的高速发展期,在城镇化和机动化的双重作用下,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发挥的瓶颈。而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无论是城市日常出行总量,还是出行距离都将大幅增长,城市交通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2.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现状及大气状况

2.1乌鲁木齐市的公共交通情况

纵观乌鲁木齐市的客运交通发展历程,公共汽车对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方便居民出行方面的贡献更是无可比拟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辆保有量激增, 居民出行的流量流向、道路交通状况也随之急剧变化,原有传统的运营方式与现代化交通的管理模式之间矛盾重重,因公交线路、站点、配车数等因素不合理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公交线路、站点、调配车数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乌鲁木齐市现有公交运营线路103条,投入运营的公交车辆现有2675标台,市区公交线路网密度约为17公里/平方公里, 截止 2003年底,乌鲁木齐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约15标台。目前,乌鲁木齐公共交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现有的公交线网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只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也是经验型线路网规划方法的产物,其中,既不乏合理而可行的线路,也有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等原因带来的不合理成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主干道公交线路过于集中及线路重复系数高。

(2)场站建设滞后。公交线网的场站包括线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站、枢纽站以及车辆保养场、中心停车场等。其中,线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中间站和枢纽站是保证公交系统正常运营的基础设施,车辆保养场、中心停车场是保证公交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并待命发车的基础设施。由于缺乏系统的公交线网及场站布置规划,因而在建设场站时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问题。

(3)运营管理手段落后。公共汽车交通,是定时、定向、定线行驶并按客流流量、流向时空分布的变化而不断调节的随机服务系统。这个系统能否正常有效地运行,不仅取决于道路和车辆等物质、技术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营运管理手段的科学、先进与否。目前,虽然引进了智能IC卡系统,节约了人力也节省了乘客上车时间,但是在车辆调度方面,仍然实行固定的发车间隔管理模式,公交公司只能在起点与终点对车辆运行进行监控,但是在路段运行过程当中无法对车辆进行有效管控,更无法根据客流流量、流向的变化随时调整运力,经常出现“公交火车”或者“大间隔”现象,要么使乘客候车时间过长,要么前车提前离站、后车拥挤不堪,高峰时段乘车难、平峰时段空车营运,这种现象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尤为突出。

2.2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情况

乌鲁木齐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冬季煤烟型污染城市,每年冬季采暖期长达半年之久,煤炭直接燃烧供热面积占到全市总供热面积的80.5%。煤烟、烟尘、粉尘等污染成为影响乌鲁木齐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2009年,乌鲁木齐市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达到12.6万吨和6.1万吨,超过乌鲁木齐的环境容量近1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2009年1月份的31天里,乌鲁木齐空气质量仅有两天为Ⅱ级良,其余29天全为Ⅲ级或Ⅲ级以上的污染天气,其中有186个全国重点监测城市中空气污染指数排名最高。7日、11日、24日空气质量达到重8天在度污染,最严重的1月7日污染指数更是达到500,这一数值已是环保仪器能监测的最大值。三面环山的乌鲁木齐冬季逆温、静风现象出现频率最高,冬季的逆温层平均厚度约860米,最厚时达1200米,这厚厚的逆温层就像一个大黑锅盖罩在乌鲁木齐市上空,使冬季乌鲁木齐空气中聚集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及对燃煤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监管力度,也会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