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教学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教学思考范文1
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只重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问题,这与课标精神和课后练习设置的意图是不太吻合的。把古诗文教学的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是解决当前古诗文教学困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困难 课标 课后练习 比较对策
1.初中古诗文教学常见困难
(1)老师要求学生记住文言词语的意思,学生不去记,或者记不住。(2)老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学生做不到。(3)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翻译理解时不懂得用,面对句子,下不了手。(4)进行句子翻译时,总要掉词漏译。
2.教学初中古诗文的依据
2.1 课标要求: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语文教课后练习题设置。第二册:《伤仲永》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木兰诗》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孙权劝学》二、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口技》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短文两篇》二、翻译下列句子,填出句中省略的词语,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狼》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第六册:《公输》二、根据上下文,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疑问词的用法。《〈孟子〉两章》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鱼我所欲也》二、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庄子〉故事两则》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曹刿论战》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愚公移山》二、辨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异同。
2.3 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从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方面,在初中阶段要教会学生朗读文言诗文,读准停顿节奏,注意句式语气。另一方面,掌握常见的文言虚实词是能阅读文言的必要前提,因而这样的练习贯穿文言学习的全过程,不过,这种要求的量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多,在问题的设计上,往往用“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等形式,显然是强调文言词语的解释、积累必须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也即必须在语言环境中解释词义,这也是学生学习文言的途径和方法。另外,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关于课文内容理解,思想情感体验及评价的思考题,如《童趣》的第一题是这样说的,“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立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这表明文言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把文言当作“语言工具”来教,另一个目标则是它的人文性,把文言文当作“文化载体”,用以培育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只重字词句含义及用法的问题,这与课标精神和课后练习设置的意图是不太吻合的。笔者认为,把古诗文教学的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是解决当前古诗文教学困难的有效途径。
3.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我认为,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感。最终学生感觉到没多大意思,老师也感觉到教古诗文很吃力,效果还很差。因此我们要适应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深入进去:抑扬顿挫的朗读,感受其语言,美充满情感的朗读,体会其情景美;带着想象去朗读,体会其意境美;惟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1 在赏析中学会鉴赏美。
3.1.1 领悟美的意境。古人写诗贵在含蓄,常有言外之意。我们学诗,要从读入手,批文入情,体会诗作的饿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送孟浩然之广陵》三首古诗,都是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阴韵和谐、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展现出一幅幅风光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夺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如此艳丽动人的画面,如此春意盎然的景象,单就字面意思的理解是不够的。课堂上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观看flas,或给课文配插图等,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和联想,脑海中重现诗所描绘的画面:黄四娘家门前,是一片花的海洋,少女仰头而观,书生低头吟诗,孩童嬉笑不绝,诗人自己则徜徉在人群中,花海下;看到蝴蝶翩翩起舞,听着早春黄莺清脆的鸣啼,不由诗兴即发,边走边吟。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惬意的情调!如此优美的早春景象飞进了学生的脑海。此时再让学生全体起立,闭上眼睛,背起双手,一起朗诵全文。那是何等的享受!
3.1.2 品位美的语言。古诗表情达意,往往运用夸张、比拟、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且凝练,读起来常给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反复推敲,领悟写法的巧妙。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又可以给学生表情达意提供借鉴。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雪喻春花,构思巧妙,想法奇特,描绘出了边塞一夜大雪,万树挂白的壮观景象;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把雪后的群山喻为游动的银蛇,把雪后的丘陵喻为奔驰的白象,景象壮观,意象阔大,实在是妙绝;再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用社会和自然中现象,揭示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言简意赅,又流露了诗人昂扬奋发的情感。这些诗句经学生揣测玩味,必将沉积于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之中,化为学生人格气质的底蕴。
3.2 在活动中学会创造美。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当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大力提倡背诵课外古诗词,尤其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应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积累。只要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他们的古诗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他们的健康人格就会逐步养成。我们经常展开以下活动:
3.2.1 开展“每课一诗”活动。自七年级开学始,就借着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要求每节语文课前,全体同学共同朗读背诵预先抄在黑板上的一首古诗词。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去,效果就不求自现。
古诗教学思考范文2
一、了解诗词背景,感受人文情怀
人文,即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类文化现象,其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性情,磨炼学生意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每一首古诗词都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例如诗人的生平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前人的诗词赏析以及诗词的题材等。利用背景知识引入诗词教学,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词情境,获得作者意欲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深刻体会。古诗词的创作是诗人的经历、感受以及思想的体现,每一首诗词,每一句诗词都蕴含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在诗词背景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情怀,能够帮助学生感受社会的本质,理解生活的真谛,接受人文教育。
例如,在学习《相见欢》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李煜的经历,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学习《石壕吏》时,可以为学生讲解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百姓的愁苦问题拥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让学生懂得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体会关心民生疾苦的重要意义。在课前,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适当收集诗词的背景资料,提升动手能力。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将自己收集的背景资料与大家分享,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
二、分析鉴赏语言,培养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诗歌的创作技巧,也要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帮助。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文化情感培养难度也很大,因此,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在诗词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讲解诗人的用词用意,让学生形成对诗词内涵的深刻认识,在情感上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进而发现生活之中的美好。
例如,教师在教授《早春》一诗时,“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既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也使用了写作技巧。诗句利用倒装的形式,将早春小草萌芽的样子描写得活灵活现,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在学习“僧敲月下门”一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句诗中的小故事,让学生体会“敲”字的妙处,了解诗人的情感。在对诗词的分析与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诗句内涵,将人文性渗透到诗词教学中。
诗词既需要讲解,也需要鉴赏,二者的学习过程相互结合,才能增强诗词的魅力。诗词是凝练的艺术,其事物描述与情感表达具有较大的跳跃性,鉴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好指导,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诗词鉴赏中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意境鉴赏,二是情感分析。意境与意象紧密相关,意象组合能够构成不同的艺术境界。
例如,在讲解《山居秋暝》一诗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诗词“空山”“雨”“松”以及“清泉”等意象中体会诗人的情怀,让学生体会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情操,增加情感体验,在发现诗词美好的同时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在进行《游子吟》一诗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其编成简单的剧本进行表演,让其将母亲与游子之间的浓浓情感表现出来,体会平凡而伟大的母爱,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教化,树立感恩意识。古诗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小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师应当合理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生是一个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的群体,正确的引导对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古诗词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实现小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朗读诗词内容,熏陶人文情感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经过朗读,学生能够理解诗词意义,明了诗人情感。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词的韵律,在平仄交错的诵读中体会诗词鲜明的节奏和情感的跌宕起伏。在学生吟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配乐,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诗词中的诗情画意。
例如,在吟诵《敕勒歌》时,可以为学生配以大气辽阔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体会敕勒川的美丽图景,在耳畔回响牧民辽阔的歌声,感受其对家乡与生活的浓浓热爱,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古诗教学思考范文3
一、诵读法
诵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具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古诗教学应以学生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指导学生诵读时,先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然后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重音、停顿等。在这样的诵读氛围中,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词句意思。例如:《江南春》这首诗,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采用“读、评、再读、议”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从而将诗句的意思理解透彻。
二、联想法
具体做法可这样安排:先根据诗歌的内容提出想象要求,在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联系说话或讲故事的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完善,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方法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比比看谁想想丰富,谁描写的语言生动。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学生也喜欢古诗,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三、演示法
对于内容浅显、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特点突出的写景咏物诗,可采用绘画演示进行教学。可提前让学生绘制好彩图,也可以课上及时勾勒简笔画,或指导课后作画,培养学生的想象绘画能力。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我在引导学生学完后就留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意境。学生积极性高涨,画的画也十分美丽,表现了诗歌的韵味。而且我还将画的优秀的作品进行了展示,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于一些古诗词,可让学生以演唱的方式展示。虽然我们无法按照古代词牌来演唱那些优美的词,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现代歌曲的曲调来演唱古词。例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上课时就先给学生唱了一遍,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在整节课中,我将演唱贯穿始终,课堂效果良好。
四、时代背景联系法
古诗教学思考范文4
关键词:小学 古诗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210-01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经典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一文谈到:“稍稍翻一翻历史书籍,我们就会发现:大师们无一例外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无一例外在他们的少年儿童时期诵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打下了宽厚的文化基础;他们大多在青年时期远渡重洋,到当时的发达国家接受了西方先进文明的熏陶,广读博览了大量的西方名著。由此可见,一个传统文化的根基,一个西方先进的文明,二者的嫁接,才造就了这样一批大思想家、大学者、大作家、大教育家。”
1 重视从朗读中体验情感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者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首先,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其次,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人的“悲怆”心境。再次,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通过导语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清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门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2 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3 营造读诗的氛围
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比较浅薄,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是师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试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而且幽默风趣,学生则一定会为这妙趣横生的课堂所陶醉,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和“感知、理解、记忆”也就会在这种氛围下悄然完成。如教学《咏柳》时,为体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好景致,则可以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为背景,配以行云流水的古筝乐,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境。值得一提的是,对不同的古诗,选用不同字体,能够有助于表现不同的意境美:如黑体的方正沉稳,隶书的凝重端庄,草书的狂放不羁,行楷的活泼灵动,魏碑的古朴淳厚,营造出或悠远绵长的意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4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古诗产生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古诗中出现的生活片段很难让现在的孩子接触和体会。所以单靠教师的只字片语很难解释清楚,孩子们也无法体会出相关的诗意。这时就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制作课件,让学生通过声像、视频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意,也帮助学生拓展了课外知识。例如:箬笠、蓑衣这两件物品现在已找寻不到,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再现这些物品,让学生直接感官认识。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历史,还可以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例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这时笔者在教学是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庐山三叠泉的视频,学生仿佛到了实地,感受到了三叠泉壮观的气势。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在一课三研中,平行班运用图片介绍进行教学的对比中,运用多媒体的班级课堂效果好于运用图片的班级。同时,教师也体会到运用多媒体上古诗文课自己也轻松很多,学生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直观掌握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参考文献:
古诗教学思考范文5
一、视诵读为诗词教学的生命线
诵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的教学,学生的朗读是任何理论、手段都替代不了的。我认为,读诗如剥洋葱,要有步骤、有层次,首先要字正腔圆,读准字音;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节奏;三要字从句顺,读出诗歌所描写的情境;四要细语微吟,读出诗人的感情。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曾说“读诗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的严谨和重要。人教版所选的古诗词多魏晋唐宋绝句和律诗,也有汉乐府和《诗经》里面的诗歌。诗歌节奏的把握较为简单,重要的是读出诗句的情境、意蕴,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形式多样的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催化剂。应该说,今天人们已经没有可能超越唐宋诗词,那么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词诵读竞赛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以诵读带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普及给语文教学插上了启发学生想像的翅膀,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词进一步演绎成一幅流动的画、一首动听的诗,使缺乏实际生活阅历的学生的较为单一的思维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比如我在讲《诗经》中的名篇《关雎》时,用悠扬的古琴音乐带学生走进远古那迷人的氤氲着雾气的河边。动画显示男子魂牵梦绕的姑娘,在雾气中恍若翩翩仙子。学生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心理感悟到的全是激发审美体验的形象。原本枯燥乏味的古诗学习成了享受影音娱乐的美味大餐。
三、巧设情境,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的人生体验感知古代诗词的意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关于“情境”的论述,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对处在一定情境中,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事物往往印象深刻。由于古代诗词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比较久远,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又十分有限,我国古典诗词讲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它们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所以要想深切体会诗歌中的意蕴,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思想内涵。例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力求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画面感,调动自己曾经有过的关于秋天肃杀凄凉的人生体验,让自己穿越时空,仿佛自己就是骑着瘦马,迎着秋风,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的天涯游子,体会那种相思断肠的愁绪。这样不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诗意,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每一首古诗词的背后其实都有着诗人的人生阅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首诗词又都有一个故事,由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发生的有关推敲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在许多古典诗词当中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典故讲清楚也需要老师在授课时精心安排。例如在讲授杜牧的《赤壁》时,讲一讲“东风”的典故,说一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俗语,聊一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学生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意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四、活学活用古诗词是学生继承古诗词文学传统的有效手段
言简意丰、含蓄典雅、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古诗词在今天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在作文中,如果学生活学活用古诗词名句,不但使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而且给读者许多感悟和收获。
我们不可能像古代的诗人一样走遍千山万水,阅尽悲欢离合,把人生体验浓缩为流传千古的名句。但是我们可以把古诗词名句所饱含的人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写作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很大提高。
古诗教学思考范文6
其次,从“文学作品”这一特质解读,目标是“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方法是“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再次,从“古代优秀作品”这一特质层面解读,目标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方法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可以从知人论世、咬文嚼字、品头论足三个维度建立古代诗歌教学的立体空间,有效推进课堂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文学批评)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先贤孟子的阐述最为简明:“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现代文学大家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由此看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而且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应该有意识、有序地进行引导,在持续的“背景简介”中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那么学生将在不断的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眼界和智慧。
当然,“背景简介”不一定放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完全可以在对具体诗句的解读中适时插入。如在教学李清照《声声慢》时,对李清照生平经历的简介完全可以在对“愁”字的品味中自然链接。
总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其处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样才能洞察作品所表现的情志及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深入欣赏和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旨趣。
二、咬文嚼字
古典诗歌创作很强调炼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树立品字意识,引导学生潜心吟咏玩味,品出关键字背后丰富的内涵和卓然的意境。
谢冕先生说:“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段‘工序’。”通过咬文嚼字“泡”出诗的原味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1.宏观把握上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宏观到微观是把握作品的一般思路,宏观地把握作品需要选好切入点,需要找到行文的线索,需要找到牵一线而动全篇的这“一线”。做到这样,再长的作品,也能迅速地整体感知,宏观把握。
2.微观研读中的“字斟句酌”
而在具体的评析论说过程中,更需要帮助学生搭建驻足欣赏的平台了。
三、品头论足
古代诗歌流传至今,经历了时光的淘洗,也经受了历代诗评者的品评玩味,留给我们许多或共识性的、或个性化的经典批评,这些诗词评论文字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文艺理论作品,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汲取、传承。而且如果善于运用,这些评论在教学中往往可以起到引航导路、画龙点睛的作用。
1.利用前人的批评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讨论。
2.利用前人的评论加深理解,拓展视野。
诗词鉴赏切入的方式可以很多,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尽可能还原文本本身的情感内涵,触摸到文字背后那颗美好鲜活的灵魂。以上四个维度的建构是依据诗词鉴赏的规律和方法探索古代诗歌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模式,也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