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数字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数字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数字教育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1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提高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开始加大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健康教育力度,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系统健康教育组(A组)50例,平均年龄46.8岁;对照组(B组)50例,平均年龄43.4岁。两组患者年龄、健康状况、肌瘤大小及月经改变等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于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体征、注意事项、常用药物作用、住院指征、自我保健意识、住院满意度等。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平均住院日为10d,B组平均住院日为16d。

1.2.1健康教育内容 (1)入院介绍:介绍同病室病友、病房环境、制度、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2)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及配合。(3)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的内容、目的、翻身注意事项及训练床上大小便。(4)术后教育:告知患者患者术后平卧6小时,防止麻醉后并发症及伤口渗血。6h后帮助患者翻身。另一方面,告知患者术后如无不适,可早期下床活动,防止便秘。排气后可进流质,但禁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

留置尿管患者,鼓励多饮水,防止泌尿感染,并保持尿管通畅。每2h翻身一次(护士协助下),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5)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及青菜(如香蕉、苹果等),防止便秘。(6)讲解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不良反应。(7)讲解腹部肌肉增强运动的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8)出院时指导病人的日常活动恢复及性生活的时间。(9)随时进行心理疏导。(10)出院随访指导。

1.2.2教育方法 (1)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采用面对面口头指导,分层次,有计划的指导,患者掌握后,随时进行评估。(2)让同病室的患者做现身说法。(3)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及有关书籍使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3)床边操作示范。

2 结果

对A组50例患者术后康复进行评定,大部分患者情绪稳定,能愉快接受手术,而且掌握的医学知识多,术后并发症少,很快康复出院;对照B组50例患者术后出院并发症多,康复程度较观察差

3 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因为治疗要求切除子宫,担心会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等,大多数患者为中年妇女,往往心理负担重,精神压力大。而且术后出现因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如疼痛、便秘等,会因患者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知识程度不同,常导致并发症加重,影响术后康复。针对上述特点,护士亲切的与患者交谈,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消除其顾虑,使之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通过对患者入院宣教,术前术后健康指导,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能调整患者的心态,使其正确面对疾病,保证子宫肌瘤患者手术的全面康复。

参 考 文 献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2

【关键词】LASIK术;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316.0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72-01

1 健康教育要点

1.1 门诊咨询教育

1.1.1 教育目的:LASIK术前咨询是让患者对屈光手术方法和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及正确的认识,并解答疑问和消除顾虑,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手术治疗。

1.1.2 教育内容〔1〕介绍激光近视矫治手术原理,手术效果。〔2〕年满18岁-45岁间,眼部及全身没有准分子手术限制的疾病。〔3〕如配戴隐形眼镜,软性镜应摘2周,硬性镜应摘4周以上,才可做手术前检查。〔4〕如是第二次做准分子手术,LASIK要间隔3~6个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后有远、近视和散光者,也要间隔1年以上。〔5〕近两年近视度数比较稳定,每年屈光增加50度。〔6〕告之应确有摘掉眼镜的愿望,并有健康心理状态,能承受准分子手术失败的风险。

1.2 LASIK术检查教育

1.2.1 教育内容:做好详尽仔细的LASIK术的术前检查才可保证手术取得好的效果,它与患者的配合分不开。〔1〕介绍各项检查项目及配合方法,包括远、近视力、验光视力、屈光、眼压、瞳孔直径、散瞳眼底、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眼轴、主视眼、眼前节检查等相关检查。〔2〕告之检查结果,选择LASIK术的原因:视力恢复快、技术安全可靠、方便快捷、治疗效果稳定,无需住院。〔3〕告之扩瞳后的症状: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一般4-5小时后就恢复。〔4〕术前3天点抗生素眼药,防止感染。教会点眼药的方法:滴于下结膜囊内,不宜直接滴在角膜上,轻闭眼;勿使瓶口碰到眼脸、睫毛或其他物品,防污染。〔5〕教会患者训练眼球固视前方的方法:双眼同时睁开,交替注视双眼正前方的一目标,此训练很重要,它可避免术中出现激光偏心切削,确保手术质量。〔6〕预约手术日期,告之手术日勿用化妆品,可适当进食易消化食物。

1.3 手术日教育

1.3.1 教育内容:〔1〕讲解术前复诊目的:再次精确测量屈光参数,检查有无不宜手术的因素。〔2〕介绍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手术中的配合要点;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3〕介绍术后眼部反应:可有流泪、畏光、眼内异物感、视物模糊、轻微疼痛等症状。应多闭目休息,减少眼球转动、禁止揉眼、挤眼。如出现疼痛不缓解或加重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4〕术后戴上眼罩,暂不点眼液。

1.4 术后复查与定期随访教育

1.4.1 教育内容:〔1〕术后第1日,检查角膜伤口、测屈光度数、眼压、视力情况。〔2〕指导LASIK术后应遵医嘱规则点激素眼药和人工泪液,不可随意停药或滥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激素眼药有升高眼压的副作用,如出现眼胀、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眼压。〔4〕LASIK术后,由于角膜瓣的存在,应避免撞揉术眼,以免发生角膜瓣移位严重的后果,所以术后20-30天内戴上眼罩睡觉。〔5〕术后10天,4周、3月、6月、1年定期随访屈光度数、眼压、视力变化。(6)高度近视、眼底有病变行LASIK术后,应特别注意随访眼底。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强体力劳动。如眼前有闪光感,飞蚊大量增加等症状,须及时到医院诊治。(7)注意用眼卫生,LASIK术后仍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防止过度用眼,术后1~2月内,多数人看近都较吃力,此时应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屈光回退的出现。

2 小结

健康教育在LASIK术的术前咨询、检查、术中、术后复查和随访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贯穿于LASIK术矫治近视的整个治疗康复过程,因此非常重要,同时也提高LASIK手术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3

【关键词】子宫切除;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98-0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断深入,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手术既是治疗的过程,也是创伤的过程。因手术带来的心理、康复等问题对手术预后有直接的影响,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术前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轻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为提高病人的手术承受力,促进康复,我院妇科从2008年2月至7月对需子宫切除的病人实施了全程分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8年2月份至7月份在我院妇科住院的89例患者,年龄最大76岁、最小30岁、平均49.03± 18.89岁,子宫肌瘤67例、子宫肌症10例,子宫脱垂5例,卵巢囊肿5例,子宫内膜异位正2例。行子宫全切术61例、行次子宫切除术 28 例。每个病人都能以一种积极地心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和护理。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促进了病人疾病的康复,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2 宣教方法

1.2.1 测定患者健康水平,以确定患者的教育需求。由主管护士负责完成与病人沟通和交流、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完善各项检查、查看病历等方式搜集和统计病人的健康需求信息。结果显示为大多数患者都有对手术存在恐惧和焦虑的心理,手术相关知识缺乏和不良的健康行为等问题。病人入院都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及时为她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健康知识[1]。

1.2.2 根据围手术期分期的护理要求和病人教育需求的特点,笔者采取了全程分期的健康教育模式,从病人入院、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四个时期连续性教育,以护士个别指导为主,辅于图文资料,健康知识手册以及病友的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宣教。

2 健康宣教内容

2.1 入院宣教

2.1.1 入院时教育指导。主动热情的接待病人,为其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有关住院、陪护等规章制度,以消除病人对环境的陌生感。详细询问病情,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病人的需求。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以及经历、心理承受能力和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感到对她们的关心,从而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2.1.2 为使病人了解手术治疗对健康的重要意义,要重点解决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问题。 绝大多数患者术前会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担心术后改变影响夫妻生活,担心形体改变、体力恢复,担心病变为恶性、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副损伤、麻醉意外等。以个体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生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和有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消除家属的错误认识和顾虑。护士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一对一的接触病人,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根据存在不同性心理问题给予讲解,缓解心理应激,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积极应对手术。

2.2 术前健康教育指导

2.2.1 手术相关知识宣教 向病人讲解疾病的医学知识,子宫切除术后不会来月经,不再有生育功能,但一般不会影响正常夫妻性生活;讲解术前各项检查、护理操作的内容、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介绍拟定的手术名称如子宫肌瘤将根据肌瘤的数量、大小、病人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范围、麻醉方式、术前后注意事项;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证机体处于最佳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术前晚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不宜过饱,术前12小时禁食,4至6小时禁饮,避免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

2.2.2 心理指导 耐心倾听病人述说,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医学知识,纠正病人错误的认识,如:子宫切除会早衰、失去等。让病人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的内容和目的,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并及时进行指导,以稳定病人的思想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介绍医院技术力量及设施,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信任感。总之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和术后康复。

2.2.3 向病人讲解术前准备的意义。术前准备包括饮食准备、皮肤准备、阴道准备和肠道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对顺利完成手术、防止术后感染、促进创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要指导患者严格按照术前准备内容进行实施。术前2―3天饮食以流质为主,术前8―12小时禁食。阴道准备术前二日用1∶20碘伏水做阴道冲洗,每日2次,保持阴道清洁,防止逆行感染。因子宫后与直肠贴近,前与膀胱相邻,为便于暴露手术视野,减轻或防止肠胀气,防止术中发生副损伤,术前1日晚清洁灌肠、术日晨留置导尿[3]。

2.3 术后教育指导

2.3.1 卧位指导 麻醉未清醒病人,护士告知家属并给予病人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清醒病人去枕平卧6h,以免脑脊液外漏,引起头痛。术后1日,给予半卧位,利于病人腹腔引流,减少毒性物质的吸收;减轻腹部肌张力,减轻切口疼痛;使膈肌下降,肺扩张,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2.3.2 预防术后并发症知识宣教 指导病人进行手术后适应性训练,具体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活动,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以排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因痰液积聚而引起的肺部感染;保持切口辅料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预防切口感染;在子宫切除术中,有可能伤及输尿管,术中分离黏连时牵引膀胱及输卵管影响排尿功能,为此需留置导尿管,加强尿管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拔尿管后要协助病人排尿,以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鼓励病人定时小便,以防尿潴留的发生;术后多巡视病人,安慰、关心病人,瞩其尽量不要,以免咽入大量气体引起腹胀,可改善胃肠道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也可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密切观察阴道有无出血情况,预防阴道残端出血。指导病人卧床休息1周后适当下床活动。

2.3.3 营养与饮食 术后6小时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排气后进食半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普通饮食。术后饮食基本原则为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以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促进切口愈合,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2.3.4 术后心理指导 术后及时为病人提供手术信息,多安慰、关心病人。疼痛与不适是术后病人最大的感受,应积极为病人止痛,减轻痛苦与不适,可预见性的肌肉注射杜冷丁,或使用镇痛泵连续性止痛效果更好,使患者在较舒适的状态下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用药及时等都有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2.4 出院指导

帮助病人了解康复知识,建立 生活信心,恢复正常生活。

2.4.1 饮食指导 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多食水果蔬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阴道残端破裂出血。注意营养与休息;

2.4.2 定期检查。术后1个月复查,定期检查。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就诊。出院后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异常分泌物等情况需及时来院进行检查,若无特殊情况,1月后反院复查,以后按医嘱定期进行检查;

2.4.3 情绪调整。非更年期病人,有卵巢功能,正常分泌性激素,不影响正常生活,克服抑郁情绪。

2.4.4 应用激素疗法,向病人详细介绍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副作用,严格按医嘱用药,达到用药目的,提高生活质量。

2.4.5 适量运动6个月内避免提取重物,以预防正在愈合的腹部肌肉用力和阴道残端出血。避免从事会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动,因盆腔组织的愈合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环;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性生活以免影响阴道残端愈合和感染[4]。

3 体会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能够调整情绪,了解生殖系统的解剖知识,掌握术后的各项指导内容和出院指导要求,促进了病人的康复和健康。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对子宫切除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积极参与护理过程,自觉地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健康行为的改变,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护士与病人的接触和交流多了,护患关系更融洽了,增加了对护士的信任和敬佩感,提高了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工作热情、责任感加强,同时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车慧玲. 门诊注射患者健康宣教护理实践.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34:141-142

[2] 韩凤兰. 术前宣教在手术中的作用.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8:160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4

【关键词】 子宫肌瘤;子宫全切术;心理应激;健康教育;皮质醇;白介素-6;随机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055、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9-00638-05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Patients Facing Hysterectomy

WANG Fen,LI Chun-Bo,WU Wen-Yuan

1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a, The Tenth Peopl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2 Department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Tongji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Methods: 40 young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were selected continuously. 20 of them received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before operations. With HAMA and HAMD, 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on mood status when they admitted (T1) and before the operation (T2);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cortisone and IL-6 at T1, T2 and the second day after operation (T3) were also tested. Results:(1)The young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showed distinct anxiety or depression symptoms when they admitted hospital. After integrated l intervention, the HAMA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decreased from14.4±5.9 to 9.1±4.2; HAMD score from 17.8±3.5 fell to 9.4±6.8.(2)The cortisone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changed from 16.6±4.0 ug/dl (T1) to 13.4±3.9 ug/dl (T2) and 14.2±4.8 ug/dl (T3).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tisone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t T2 (13.4±3.9/15.5±4.3 ug/dl,t=2.10, P=0.05). (3)The IL-6 concent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mood status of patients facing hysterectomy calls more attention,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ainly about health could decrease the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ress.

【Key words】uterine leiomyomas; hysterectomy ; psychological stress; health education; cortisone; IL-6; random controlled research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 岁的妇女[1],是子宫切除最主要的原因[2]。子宫在妇女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对性和更广意义上的女性特征都起着表明女性身份的作用,以至于许多妇女错误地认为子宫是保持女性特征和产生的唯一器官[3]。她们认为切除子宫会改变妇女的形象,降低女性魅力,减弱或丧失,影响夫妻关系[4],担心术后性格改变,衰老提前等。

Lalinec-Michaud等[5] 认为,妇女在子宫切除前需要足够的“哀悼(mourning)”时间去探究子宫切除的意义,以去适应子宫切除的概念-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自我身份的丧失及威胁。Drellich 等[6] 建议“焦虑”的心理分析概念应该扩延,除了对男性生殖器的焦虑外,还应包括子宫。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在子宫切除前有50%妇女在情绪上有明显的不正常,如焦虑和(或)抑郁,而这些不正常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12%-14%。子宫切除术是一个强烈的应激源,可引发患者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应激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明显增多。应激时血浆皮质醇的升高快(仅需2-3min)而显著(可升高5-6倍),加上检测方便,因此血浆皮质醇已成为判断机体是否处在应激状态和应激程度的一个最常用指标。

目前国内对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干预大多局限于术前焦虑和抑郁、术后、婚姻、生活质量等方面[7-10],而且多由病房护士、妇产科医生来实施。也有学者对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进行心理干预,但是对象是所有手术病人[11,1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根据Johnson的“准确期待理论”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内容。为了排除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功能变化对其情绪、性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只针对≤45 岁的患者。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4年12月~2005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患子宫肌瘤需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45岁的连续住院患者40例,最小33岁,平均42±3岁。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①≤45 岁的已婚妇女,丈夫健在,无明显的婚姻冲突,排除分居、离婚;②术前经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需择期行腹式子宫全切术。排除双卵巢病变史、恶性肿瘤病史、妇科大手术史;③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④ 无精神病家族史或个人史;⑤无脑部疾病史及智能障碍;⑥无药物或酒精依赖史,近3 月无服用激素史;⑦既往无麻醉或手术并发症;⑧排除近期发生挫折、扰乱、苦难的重大生活事件;⑨家庭经济有稳定来源;⑩不是文盲。分组:将符合入组标准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对照组,各20例。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和其他临床处理;在入院至手术前的手术准备时间内(一般为4~7天),对干预组进行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学历、月经史、性生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步骤

1.2.1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入院后,接触患者说明意图,征求患者同意后签署自制的知情同意书和住院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本次住院主要忧虑的诱因分类表(术前)。

1.2.2 在入院第二天即干预前(T1)、手术当天麻醉前(干预组即为干预后,T2)由第一作者(受过HAMA和HAMD评定的专业培训)在双盲情况下对所有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

1.2.3 在入院第二天晨(T1)、手术当天(均为清晨手术)麻醉前(T2)、术后第二天晨(T3) 所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2ml,离心抽取上层血清置于-20℃冰箱内,一月集中一次,送核医学科,使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皮质醇和白介素-6浓度。

1.2.4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术后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所有患者麻醉手术均成功实施,麻醉方法和手术方式一致,术后无一例麻醉手术并发症发生。

1.2.5 术后第二天或第三天随访患者,再次填写本次住院主要忧虑的诱因分类表(术后)。

1.2.6 在20例干预组患者手术前的4~7天内,对其进行3~4次的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每次20~30min。本研究中所有干预措施均由第一作者本人实施。

1.3 综合性干预

1.3.1支持性心理治疗 于日常医务工作中进行并贯彻始终。本研究中首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鼓励患者进行情感的表达和宣泄。采取解释、鼓励、安慰、保证和暗示等方法,帮助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和对子宫切除的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心,获得安全感。

1.3.2健康教育 为本研究的重点。针对患者及其丈夫进行,采取个别进行和集体(2~3个患者共同进行)两种方法相结合。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1)基础知识教育:用简明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图表说明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宫、卵巢的不同解剖、生理知识,着重阐明子宫切除仅是丧失生育能力,子宫全切不等于卵巢切除,它不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不会使其女性魅力降低,更不会发生男性化、衰老加快等。

(2)性健康教育: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a劝解患者努力消除心理障碍,以便无拘无束地从性生活中追求更大的享受;

b讲解人类性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识,指出女的出现不仅是一种身体刺激的反射,更是一种精神产物;

c鼓励夫妻间交流性的感受和与刺激的方式;

d指导他们探索和尝试更为有效的性生活技巧。

(3)麻醉手术知识宣教:向其介绍麻醉手术流程;全身麻醉的基本原理、步骤、可能出现的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术后使用镇痛泵的利与弊;手术室环境和麻醉医师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向患者介绍其他手术顺利、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患者,以增强其信心。

(4)家庭和社会支持性心理治疗:针对丈夫(主要)或子女进行,每次15~20min,1~2次。本研究首先对丈夫进行手术意义、方式、术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讲解,然后指导亲属于术前、术后、出院后在情感上、生活上体贴、照顾患者,在各方面关心、鼓励、安慰病人,给病人以温暖和信心。如果患者丈夫对妻子切除子宫也有顾虑,就须加强对丈夫的健康教育。

1.3.3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RET),针对入院时的HAMA≥14分或HAMD≥17分者,根据患者忧虑的原因个别深入地有针对性地交谈,加强干预效果。每位患者增加交谈2-3次,每次15min。同时嘱患者安静舒适地躺在床上,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每天至少1次,10~15min。鼓励其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1.4 工具

1.4.1 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本次住院主要忧虑的诱因分类表 均为自编调查表。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情况、月经史、性生活情况等。本次住院主要忧虑的诱因分类表包括12项,存在为1,不存在为2。

1.4.2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3]总分超过14分认为肯定有焦虑症状。国内外报道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

1.4.3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3] 本研究使用17版本,总分超过17分认为肯定有抑郁症状。

1.5 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

2结果

2.1 入院时和术后忧虑诱因调查

入院时,干预组超过半数患者忧虑的原因集中在第1、2、4、5、6项,对照组也集中在这几项上。术后,干预组忧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第3、4项,对照组超过半数集中在第4、5、6、9项上。将上述原因分别与两组入院时、干预后的HAMA 、HAMD分值行相关分析(存在上述原因为1,不存在为2),结果见表1。

*P

2.2 干预前后HAMA 、HAMD评分变化

HAMA因子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入院时均以精神性焦虑为主。HAMD因子评分从高到底依次是: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阻滞、认知障碍、体重变化。干预前后干预组HAMA 、HAMD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HAMA 、HAMD无明显变化,见表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干预后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HAMA因子分比较:干预组的躯体性、精神性焦虑分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HAMD因子分比较:干预组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分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体重、阻滞、睡眠、认知障碍无变化。对照组干预前后五个因子分变化不明显。

2.3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血清皮质醇的变化及比较

表3显示干预组干预后和术后第二天血清皮质醇含量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

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干预组血清皮质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10,P=0.05)。

2.4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血清白介素-6的变化

干预组血清白介素-6变化虽然在三个时间点无统计学的差异,但在干预后、术后第二天比干预前有所下降,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见表4。

3讨论

子宫切除这一强烈心理生理应激引发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4]。现有的一些对子宫切除患者干预的研究,人员一般局限于病房、手术室护士;多针对术前的焦虑抑郁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对于围术期应激反应干预的专业性较差。本研究通过对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年轻患者进行术前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旨在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认知等,同时帮助她们度过手术这一难关,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也为今后在临床广泛实施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3.1 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担心手术影响健康,使体力下降、体质变弱, 影响生活、工作;担心内分泌紊乱、第二性征改变、男性化;认为手术使下降,影响夫妻关系;担心衰老加快;担心性格改变等。对手术的恐惧和对子宫切除的忧虑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影响了生活质量;但自责、自杀、激越等较少。 Béatrice S等[15]对65名子宫全切术后患者的2个月和8个月随访发现,术后症状与术前焦虑、抑郁和敌意密切相关。

3.2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经过积极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等均明显缓解,使患者对子宫切除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负性情绪在躯体和心理的反应也显著缓解。而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负性情绪评分和患者的自我感受评价变化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心理干预可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医患间相互作用和关系模式,由“主动-被动”型改为“指导-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通过术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使患者更可能有充分的动机与方法实施或配合医护人员的行动。此结果和Donoghue等[16]一致,对术前和术后可能导致负性影响的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包括缓解压力在内的干预方案非常适用,它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外科手术。有学者认为选择性手术前由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医师对患者心理进行诊断和治疗是可行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可防止术后心理障碍的发生[17]。

3.3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血清皮质醇的影响

经过干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二天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较入院时有显著性降低,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干预后干预组的血清皮质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说明心理干预对本研究中心理应激源引发的应激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降低了患者的应激水平,此结论与李传刚等[12]的研究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干预效果不仅在术前体现出来,而且延伸到术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日恢复。

3.4 心理干预对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

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诱导B细胞生长、分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可诱导T细胞分泌产生IL -2及表达IL -2受体等。皮质醇的免疫抑制作用已被广为接受,皮质醇可使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使单核吞噬细胞功能降低。Keller等[18]发现循环血液中淋巴细胞数目依赖于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心理应激后的皮质醇水平与IL -2水平显著负相关,提示应激可通过使糖皮质激素升高来引起免疫抑制作用。但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干预后、术后第二天血清白介素-6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也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心理应激时皮质醇和IL -6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之,应重视并了解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有关的认知态度,积极进行综合性心理健康干预,能降低围术期心理应激水平,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观察周期相对较短,长期作用有待进一步随访,患者和家属的认知态度对有关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3.

2 Vollenhoven B. Introduction:the epidemiology of uterine leiomyomas. Clin Obstet Gynaecol, 1998, 12 (2):169-176.

3 Le-Cornu J. The need for counseling of women who undergo hysterec -tomy:a feminist perspective . Contemp Nurse,1999,8:46-52.

4 徐斌,王效道.心身医学.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129-134.

5 Lalinec-Michaud M, Engelsmann F, Marino J. Depression after hysterectomy:A comparative study. Psychosomatics,1988,29:307-314.

6 Drellich MG, Bieber I. The psych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uterus and its function. J Nerv Disorders. 1958, 126:322-336.

7 尹姣,段丽娜,秦云君.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技巧.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74.

8 周美华,林丽红.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浙江预防医学,2003, 15(9):80.

9 孙晖,王秋宇,王梁爽.认知和行为治疗改善子宫切除患者的、婚姻与生活质量.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36-2837.

10 张新艳,高玉民,姚宇,等.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49-757.

11 王振英,郭梅,李淑英.择期手术病人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4, (8):9-10.

12 李传刚,潘晓军,张东海,等.心理干预缓解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42(3):343-345.

1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137.

14 Kim KH, Lee KA. Symptom Experience in Women After Hysterectomy. J Obstetr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01, 30 (5):472-480.

15 S Béatrice E, Toivo H, Marten K, et al.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hysterectomy. J Psychosomat Obstet Gynecol, 2005,26(3): 193-204.

16 Donoghue AP, Jackson HJ, Pagano R.Understanding pre-and post-hysterectomy levels of negative affect: a stress moderation model approach. J Psychosom Obstet Gynaecol,2003, 24(2):99-109.

17 Marek K, Dimter A, Jawor M, et al. Anxiety-depressive disorders in women after hysterectomy. Literature review. Psychiatr Pol,2001, 35(5):763-769.

18 Keller SE,Weiss JM,Schleifer SJ,et al. Stress-induced Suppression of Immunity in Adrenalectomized Rates. Science,1983, 221:1301-1304.

2006-06-20收稿,2007-03-15修回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131-02

糖尿病足临床发生率可达糖尿病的5%,患者病情随病情加重,可导致下肢多种并发症出现,甚至导致患者截肢[1]。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护理内容较多,护理难度较大,及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自理能力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健康教育是目前改善患者认知能力的重要护理模式。该科在临床实践中,对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40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实施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以了解健康教育对患者手术康复过程的影响,为糖尿病足截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提供有效方案。现将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自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状况行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该科80例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实施观察,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基础组(n=40)和教育组(n=40),基础组患者中含有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跨度52~73岁,平均年龄(64.2±8.8)岁;糖尿病病程跨度6~23年,平均病程(15.5±5.4)年;单侧截肢38例,双侧截肢2例;教育组患者中含有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跨度51~73岁,平均年龄(64.1±8.7)岁;糖尿病病程跨度6~23年,平均病程(15.6±5.6)年;单侧截肢39例,双侧截肢1例。基础组与教育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并参照WHO制定的相关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足患者;自愿实施截肢术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配合随访患者。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部位严重并发症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自理患者;原发性认知、精神、沟通、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截肢术治疗。基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①环境护理:加强对病房环境清洁消毒,并且通风、光照处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治疗环境,护理操作中尽可能减少护理噪声,保证患者睡眠充足,治疗环境舒适。②患肢换药:护理人员需定期查房,定期检查患者切口状况,术后将患者患肢适当抬高,定期更换敷料,出现出血、渗液状况时及时通知医生,并辅助医生实施处理。③疼痛护理:及时了解患者术后肢体疼痛状况,患者疼痛难忍时,可按医嘱给予患者镇痛剂辅助治疗。④安全护理:护理人员在夜间需加强病房巡视,为患者加高床栏,避免患者夜间坠床;在病房中加设扶手,保持病房、科室、厕所内地面干燥,避免患者摔伤。

教育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①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耐心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截肢术治疗的原因、目的、意义,并向患者介绍患肢疼痛出现的原因,耐心倾听患者的身心感受倾诉,积极安慰及鼓励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必要时采取镇痛药物辅助;在患者治疗各阶段,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进行情绪排解,正确看待疾病,正视现实,不断提升生活信心,引导患者家属积极陪伴患者,引导患者及早回归社会[2]。②皮肤清洁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介绍皮肤清洁过程对康复的影响,指导家属积极辅助患者进行皮肤清洁,保持皮肤干燥,并加强皮肤保护,避免皮肤损伤或感染发生。③饮食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均衡,术后早期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饮,控制糖分、钠盐等摄取,指导患者多饮水,定期排便,避免便秘。④生活安全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及时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行走辅助工具,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摔倒的危害,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预防摔倒,并在病房、科室、厕所、浴室等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识,提升患者及家属重视。⑤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积极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持重训练及下肢直腿抬高训练等,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先从床上肌肉静息训练、抬腿训练开始,逐渐转为抗阻力训练,训练过程中避免过度,以患者难受为准[3]。⑥自我护理健康教育:及时参照Orem自护模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在科室为患者建立咨询服务,并定期为患者组织康复训练、血糖监测方法、血糖控制方法知识讲座,定期实施康复技能训练等,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实施随访,了解患者康复状况,针对患者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生活、饮食、康复训练、心理调理等知识教育。患者均实施6个月随访。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负面情绪状况。使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评价,分数高低与负面情绪高低成正比。

②分析总结2种护理模式下患者治疗依?男宰纯觥F兰勰谌莅?括饮食、用药、康复训练3项,总分0~9分,评分7~9分表示依从,4~6分表示基本依从,3分及以下表示不依从[4]。

③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自理能力状况。自理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足部护理知识及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分,评分高低与自理能力高低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负面情绪评分、自理能力评分,行t检验。用[n(%)]表示依从性,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负面情绪状况分析

健康组患者激惹、抑郁、焦虑评分较基础组更低(P

2.2 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治疗依从性状况

健康组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依从性较基础组更高(P

2.3 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自理能力状况

教育组患者随访6个月自理能力评分(77.5±11.3)分较基础组(56.8±13.5)分更高(t=7.436,P=0.000)。

3 讨论

健康数字教育范文6

一、衡星系列玉米的抗旱性

87397×001(衡星101号)是苏氏玉米属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新品质,杂交培育出的名、优、特、稀的品种,符合“863”抗旱育种目标的品种。为了验证其抗旱耐瘠性,1998年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南阳市农科所分别进行87397×001、87397玉米自交系新种质的抗旱耐瘠性鉴定试验研究。

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抗逆试验室,用丹玉13、新黄单85-1为对照,与87397×001进行比较,通过采用苗期反复干旱试验、盆栽干旱试验、苗期叶片、根系生理指标测定、旱棚中播前浇一次水试验、旱地不同土壤水分试验进行测定。从苗期反复干旱后的成活率看,都是87397×001最高。三叶期活苗率比丹玉13高1.6%,比新黄单85-1高5.7%;八叶期活苗率比丹玉13高0.18%,比新黄单85-1高6.4%。盆栽试验,株高低于丹玉13 10.7%,低于新黄单85-1 16.4%;有穗株与丹玉13无差别,比新黄单85-1高25%,但有籽穗数丹玉13和新黄单85-1为0, 87397×001为20%;苗期保水力比丹玉13和新黄单85-1分别提高0.6%、0.53%;气孔扩散阻力比丹玉13和新黄单85-1分别提高7.85%、7.79%;蒸腾强度分别降低1.02%、6.6%。苗期叶片、根系生理指标测定,在干旱1小时测定,叶质膜透性、根质膜透性、叶片含水量无明显变化;干旱3小时测定,叶质膜透性、根质膜透性、叶片含水量变化不明显,单根的含水量增高,比单玉13提高6.3%,比新黄单85-1提高4.2%;干旱7个小时后,各生理指标差异明显,丹玉13和新黄单85-1两个对照叶质膜透性、根质膜透性分别比87397×001提高8.7%、7.7%;叶片含水量、根的含水量分别降低5.1%、5.9%、3.4%、17.2%;干旱9个小时,叶质膜透性、根质膜透性分别比处理提高8.0%、20.4%、2.1%、9.9%;叶片含水量、根的含水量比处理分别降低4.2%、3.98%;12.5%、35%。干旱期越长,叶根的含水量作用越明显。从根系调查处理品种根系比较发达,单株根条数分别比单玉13、新黄单85-1多0.5、3.5条;新根多0.1、0.3条,平均根长增0.5、0.9cm。

旱棚只浇一次水的情况。通过对16个品系(种)考种结果看出,87397×001在干旱情况下,植株高度下降,但下降幅度居16个品种(系)之中,而结实率达100%,比丹玉13提高50%,比新黄单85-1提高25%,比常规材料001提高86%。由此可以看出87397×001的抗旱耐瘠的具体性能和表现。

从南阳农科所所作的87397×001抗旱耐瘠性鉴定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将红薯育苗大棚除去四周塑料薄膜,仅留顶部塑料,除去表面肥土,将池分4段,每段四周挖66cm深沟,埋上双层塑料膜,形成简易隔离池。

试验按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设四个浇水处理:Ⅰ.播种时浇1次水;Ⅱ.播种水+拔节水;Ⅲ.播种水+拔节水+抽雄散粉水;Ⅳ.播种水+拔节水+抽雄散粉水+灌浆水。整个试验在无肥情况下进行。每区每次浇水67.8㎏。

抗旱观察:新黄单85-1在8月10日植株始出现干旱状,丹玉13号8月15日植株出现干旱状,87397×001在8月19日开始出现干旱状。第2处理新黄单85-1在8月20日植株出现干旱,其他处理没有出现干旱状。

无施肥情况下,产量结果表现:处理1出现干旱进而枯萎,基本上未能结实;处理2,丹玉13结实200g,新黄单85-1结实325g,87397×001结实497g;处理3,丹玉13结实400g,新黄单85-1结实400g,87397×001结实410g;处理4,丹玉13结实325g,新黄单85-1结实300g, 87397×001结实400g。87397×001四个处理平均结实432.3g,比丹玉13增40.2%,比新黄单85-1增产26.5%。

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抗逆实验室对衡星101玉米的三重抗旱测试证明,在严重干旱时,能明显表现出“气孔阻力大,蒸腾强度低,叶片保水力强,根长根深含水量高” 的特性。干旱期测试对比结论是:“苗期抗旱,后期更优”。“干旱时间越长,较其它品种抗旱性越明显。” 在国内16个品种的大旱测试中是唯一结实率100%的品种。

二、衡星101号的耐寒性

普通玉米统常在6℃以上可发芽,在10℃以上可以生长。而衡星101玉米2009年在北京丰台种子试验站7月14日超晩播种,生长后期经月余霜降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到11月18日收获,是唯一 一个在霜期正常进行灌浆结实收获的品种。开创了北京在冬季收获玉米的历史记录。2011年1月在广东博罗县试种表明,衡星101玉米幼苗在3~4℃低温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而其它三个对照玉米幼苗则全部冻死。

三、衡星101号的耐盐碱性

玉米属不耐盐碱植物,盐碱地种植产量甚低。普通玉米在含盐量0.50%盐化土壤上种植,产量最高达200kg, 特殊年份甚至绝收. 而衡星101品种2009年天津静海在含盐量0.60%-0.75%的中度盐碱化土壤种植,取得了亩收获粒籽550kg,收鲜秸杆6000kg的较好产量.开创了盐碱地玉米高产纪录。

四、衡星101号的耐瘠薄性

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都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是自然坡度大于25?, 土层厚度小于40cm, 石砾含量大于20%的劣质土地上, 或是土壤质地差, 板结, 缺肥缺水的低产田, 种植常规玉米亩产量很难突破300kg, 而种植衡星101亩产可达500~600kg, 对大面积提高我国70%的玉米中低产田产量意义重大.

为了弄清苏氏玉米属间远缘新品种衡星101的耐瘠作用,自2005年、在镇平县老庄乡进行了预备试验;2006年制定了统一方案,在南阳市所属的宛城、卧龙、邓州、南召、镇平、方城、西峡、内乡的山丘地区安排了7个衡星101号品种的抗旱耐瘠大区对比试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2006-2008年衡星101号大区对比产量结果

年份 示范地点 亩产量(kg)

衡星101号 郑单958 增产率(%)

2005 镇平老庄 683 590 15.8

2006 邓州林扒 777.8 703.3 10.6

2006 方城广店 807.4 636.2 26.9

2006 内乡赤眉 703 620 13.4

2007 西峡丹水 734 642 14.3

2007 宛城汉塚 691 626 10.4

2007 卧龙谢庄 1005 827.1 21.5

2008 镇平杨营 686 563 21.8

合计 760.9 651.6 16.9

2005年在镇平老庄东湾进行的预备试验,参试品种5个,均为当年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品质好的品种。经试验,衡星101号充分表现出了其抗旱耐瘠、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亩产达683kg,比郑单958增产15.8%,比浚单18增产18.8%,比鲁单981增产23.5%,比宛单18增产38.6%。

2006年在全市安排3点,2007年3点,2008年1点的大区对比试验,以已被共认为高产、稳产、品质较好的郑单958为对照种。从2000年以来,国家所审定用传统方法选育的1000多个玉米品种中,能超过郑单958 10%以上的品种寥寥无几。通过对比示范,8个点的衡星101号产量结果均超过对比种郑单958。

经统计2005-2008年预试及大区对比的8点,衡星101号平均亩产达760.9 kg,最高达1005 kg,最低亩产为683 kg;郑单958平均亩产达651kg,最高达827.1kg,最低亩产为563kg。增产率最高为26.9%,最低10.4%,平均达16.9%。

五、衡星101号的抗病虫害性

衡星系列玉米经多年多地多点试验, 均表现出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纹枯病、褐斑病、弯孢霉褐斑病等,虫害为害也较轻,整个生长期几乎不施用农药。镇平县植保站2009-2010年进行的衡星101抗病虫性鉴定结果证明,衡星101对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褐斑病、弯孢褐斑病免疫,对玉米粗缩病高抗,抗蚜虫及玉米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