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流程优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就医流程优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就医流程优化

就医流程优化范文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Class III Grade I hospital in Shuangyashan City is taken as the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cal process of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th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eory is used to do the analysis. First, the specificity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n through studying the process and aiming at the aspec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me implementation plans are worked out such as frequent work system, calling and queuing system, "One Card System" and so on.

关键词: 门诊部就诊流程;变频工作制;呼叫排队系统;一卡通

Key words: procedures of outpatient department;frequent work system;calling and queuing system;one card system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034-02

0 引言

目前我国医院建设发展迅速,但随着医院队伍的壮大,患者就诊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患者到医院经常出现排队、缴款、拿着药单满地跑的现象。整个就诊过程乱、差、慢。特别是三甲类大医院病人多,门诊分科较细,很多病人不清楚该到哪个科看,需要导诊逐步介绍就诊流程。从患者的立场来看,时间就是生命。在患者排队,等待缴款的时间里有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从医院的立场来看,医院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个别门诊的医师总是在超负荷的工作,而有些像接待医师、导诊等工作人员空闲时间也较多,这些问题导致医院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服务品质的降低等弊端。一般来说,患者都是在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下去医院的,在这种状态下,还要经过排队挂号、等待候诊、就诊、等待交款与取药等一系列的流程设计与作业管理显然会带给顾客很大的不方便和很低的满意度。实际上,患者和医生真正接触的时间大概只有10分钟,但是患者平均在医院的逗留时间是75分钟。因此着重于流程的重新设计使等候时间降低,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医院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医院存在的核心问题——门诊流程的分析提出对策与改善思路,优化门诊部的就诊流程。

1 医院门诊部的特性

医院是特殊行业,具有很多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特性。

1.1 服务业特性 医院门诊部首先是服务业,人力、成本密集度高,产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其中医生的数量占半数以上。此外,医院的设备大多较为昂贵,特殊性高,因此也是成本密集型产业。

1.2 医院产品特点 ①医疗产品的无形性:顾客在接受到服务之后只会产生情绪上的满意或不满意,而不像其他产品一样。②医疗产品的不可分割性:例如很多手术必须从头到尾一次完成,不能够分两次进行。③医疗产品的无法储存性:产能在某一时间没有利用就会立即消失。④医疗产品的品质不易掌握性:因为病例具有独特性,不同人的头痛病因不同,因此容易造成品质不易掌握。

1.3 不对等性 服务的接受者与提供者之间的专业知识差异很大,医生相对于患者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因此造成完全的不对等。

1.4 服务对象为人与生命 人是组成社会的元素,而医疗服务处理的是人的生命,因此更显示出医疗产业的重要性。

1.5 专业性 医生必须经由多年的专业知识教育,再加上其它许多的专业训练,才能够进入医疗领域工作。

1.6 需求的不可预测性 制造业可通过对市场的预测、订单的多少进行产能与流程安排,但医疗产业很难预测。因此必须花很多时间做准备,但仍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2 医院门诊部就诊流程优化策略

针对双鸭山市某三甲医院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后,得出该医院就诊中的瓶颈环节:一是挂号;二是交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改善措施。

2.1 变频工作制 变频工作制[1]是指在一段时间的同一时间内各个部门工作岗位的工作量频度的变化和规律,灵活主动地悬着可变动的工作岗位,预先调节工作,重新分配人流、物流等动态配置资源的方法。

调查发现挂号窗口高峰期在早上7点~9点;缴费高峰期在早9点~11点。这两者高峰期部分重叠。而且经过调查统计出本市的患者占患者总数的50%,周边矿区及县村患者为40%,约10%的患者为外地的患者。由此可以通过变频工作制的方法来优化这一环节。在早7点~9点将部分收费窗口开放为挂号窗口,最大限度满足病人挂号需求,避免了挂号高峰期的混乱现象。而在早9点~11点则将部分挂号窗口改为收费窗口,可以最大限度满足病人交费需求。另外,可以在挂号环节采用电话预约和现场挂号两种方式。为了方便外地及周边矿区、县村等相对居住较远的患者能及时就诊,可以开通采用电话预约挂号的方式,以便节省挂号时患者等待的时间。

2.2 呼叫排队系统 呼叫排队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为媒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排队管理所存在的一些混乱,无序等的问题[2]。呼叫排队系统应用于医院门诊系统中可以很好地解决患者在排队等待中所遇到的各种混乱现象。改善医院的工作环境,降低登记护士的压力。减少患者等待时间,避免以前的插队现象,慢慢形成自觉排队,安静等待的良好秩序。

以下来介绍呼叫排队系统的工作步骤:①患者走到触摸屏叫号版领取号码牌。②拿着号码牌走到等待区等待。③当挂号处护士通过呼叫系统呼叫时,在等候区作出响应,给出语音呼叫和屏幕显示。根据屏幕提示走到相应挂号窗口挂号。当然呼叫排队系统也有它的缺点。比如年龄大的人不太接受新的事物,而对呼叫排队系统时高科技的产物。所以年长者会对其有反感。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可以在叫号机周围安排导诊来解决这类问题。

2.3 “一卡通”式服务 BPR(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流程为再造对象,对企业经营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思考和分析。通过对企业流程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以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方面的内容最小化,从而获得企业绩效改善的飞跃[3]。医院门诊部流程通过BPR可明确业务体系,提高业务效率,排除不必要的业务,减少费用;并通过把负荷量大的业务分散以达到事故的发生最小值;通过将各个并列部门的业务流程,明确进行IT式管理个别业务的技能,明确改善财务方面服务质量上面提高业务效率(服务质量及财务方面的提高)。可见,在对医院就诊流程改进中应用BPR业务流程重组技术时,应该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把医院的流程细化分开来让人一目了然。本文提出基于BPR的“一卡通”式服务。所谓“一卡通”其实是个比拟生产看板的变相产物。为了方便了解该医院现行就诊流程,对已经进行调查所得到的该医院门诊部现就诊流程进行分析,该医院采用的是一个以收费为中心的就诊流程。耗时最多的排队等待次数多达四次。而采用“一卡通”之后,医院的就诊情形会得到大大的改善,“一卡通”能够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将患者的自身信息和就医信息存储在数据库里,有效的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3 结论

本文系统应用先进的工业工程理论分析了医院门诊部就诊的流程,并找出其瓶颈环节,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由此可极大优化医院门诊部就诊流程,减少无效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舒泽蓉,邹小琴,陈小蓉.大型综合医院流程管理思路探析[J].西部医学,2009,21(1):148-149.

就医流程优化范文2

目的 对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进行仿真优化救治的研究。方法 根据该大型医疗救援船现有甲板舱室情况,将该船的三、四层甲板各舱室按照所配备的救治功能进行分区,并在对海上可能出现的伤情进行轻、中、重分类的同时将三种伤情的急救流程根据舱室功能优化处理。结果 通过仿真手段模拟三类伤病员在治疗区域内的可视化救治流程。结论 实现了救治流程的优化,为该船海上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急救 伤情 救援流程 仿真 分类救治 医疗救援船

Simulation study on first aid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 large comprehensive medical rescue ship

Fan Wei Wang Shi-feng

Shanghai Shanda College;

Abstract:

Objective To simulate the first aid process of a large comprehensive medical rescue ship and optimize the treatment proces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eck compartments of the large medical rescue ship, the compartments on the third and fourth deck of the ship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treatment functions, and the emergency procedur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injuries wer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compartments while the possible injuries were classified into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degree. Results Visual treatment process of three types of the wounded in the treatment area was simulated by simulation. Conclusion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is realized,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first aid work on the ship at sea.

Keyword:

First aid; Injury; Rescue process; Simul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reatment; Medical rescue ship;

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是各国家海上救援力量的主体,在建造之初已对其布局结构进行优化,分配好急救医疗区域、舱室的功能,但对人员救治、各舱室之间运转路线的流程优化却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论证。以我国现正在使用的某大型医疗救援船为例,其各层甲板舱室位置布局已固定,在救援船正式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对该船各舱室进行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设计之初与实际应用时功能舱室布局的不合理之处,进一步增加舱室布局的科学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然后再针对各功能舱室进行伤病员救治流程的优化,以保证海上伤病员大量出现的情况下能用最优化的路线、用最短的时间救治最多伤病员。在相关医疗船救治研究中,一般文献都是对现有船只内各舱室的布局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器材、人员的配备要求,但并没有对整体海上救援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考虑,用仿真的手段去模拟整个流程的相关文献更少。

本研究以海上遇险人员可能出现的伤情为背景,以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现有舱室布局为基础,对保证舱室功能、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并通过模拟仿真的形式将优化后的流程展现出来,实现针对伤情分类、救治路径优化模拟仿真[1],保证各伤病员在现有条件下及时、有序得到最合理的救治。流程经过优化后,伤病员救治运转效率得到提高,并可通过仿真手段将复杂的流程以可视化的方式传送给船上每一位工作人员,实现救治流程的快速普及,为海上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1 舱室功能分配与急救流程优化设计

1.1 舱室功能分配

急救流程主要依据该船现有舱室而设计,急救场所分主医疗区与辅医疗区,分别分布在三层甲板与四层甲板上,两个区域间可就近通过楼梯实现互通。主医疗区为该船伤病员急救的主要场所,分布三层甲板,由急救室、手术室、病房、救护站、检查室等组成,主要对各种伤情的伤病员进行分类救护、检查治疗。辅医疗区为辅助场所,分布在四层甲板,由治疗室和诊查室组成,主要功能是对轻度伤病员进行治疗与诊查[2]。

1.2 伤情分类设计

由于海上船只中人员密集度较高,受伤人员容易大量集中出现,应首先针对伤情进行分类[3]。当伤病员在不同地点出现时,首先经过两次急救处理与伤情分类。伤病员在第一分类点主要进行急救处理,如基本的止血处置、包扎,避免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昏迷等致命伤害。在第二分类点进行伤情分类,将伤病员分为轻伤病员、中度伤病员及重伤病员三大类,然后针对各类伤病员进行各自的伤病治疗[4]。

1.3 伤病员救治流程优化设计

1.3.1 轻伤病员

经过两次分类被诊断为轻伤病员后,由于伤情不重,则有足够的时间安排进行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5]。根据需要,一部分人员到B超/心电室检查,另一部分人员到X光室检查,检查完成后到四层甲板诊区的治疗室和诊查室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从楼梯处出院[6]。

1.3.2 中伤病员

经过两次分类被诊断为中伤病员后,直接到轻伤病房住院观察,然后到B超/X光室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需要做手术的伤病员到手术室进行手术,如果手术室满员或有重伤病员急需做手术,则先到急救复苏室进行术前处理同时排队等待,待手术室有空床位后再进行手术[7]。手术完成后回到病房观察,视情况后送治疗。

1.3.3 重伤病员

经过两次分类被诊断为重伤病员后,直接到手术室进行手术,如果手术室满员则到急救复苏室排队同时进行急救处理,待手术室有空位后马上进行手术[8]。手术完成后部分伤情较重伤病员先到监护病房观察,待伤情稳定后转至重伤病房,其余人员直接到重伤病房,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到B超室或X光室进行检查,检查完后回到手术室观察,视情况继续住院治疗或后送治疗。

2 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2.1 仿真设计总体思路

首先通过平面建模软件绘制该船现有舱室平面图(见图1),并根据优化后的医疗布局情况分配各舱室的功能,如分类点、手术室、检查室、病房等都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标出,然后将设置不同类型的伤病员图标,通过Ballmc内置函数及Movemc移动设置来加载每一类伤病员的运转路径、排队时间、治疗时间,根据分配路点起始坐标、结束坐标,计算移动距离进行速度设置,用动画自动演示的方式完成并获取新一轮坐标。急救流程演示采用长流程,单元接力、路点标记接力完成单元流程;单元结尾增加延时等待功能,延时结束则开始新一轮单元路点标记流程;所有单元结束,整个流程完成。

2.2 舱室布局与仿真设置

2.2.1 舱室布局

该医疗船主要急救舱室分布在三、四层甲板,其中三层甲板为主医疗区,四层甲板为辅医疗区,在平面图设置时将这两层甲板放在同一图幅上,通过标注的楼梯实现互通。主医疗区设置了两个分类点、急救复苏室、手术室、重伤病房、轻伤病房、监护病房、X光室、B超/心电室等主要救治功能舱室。辅医疗区主要为轻伤或转为轻伤的伤病员进行救治的治疗室与诊疗室。在病房或手术室内的病床、手术台等用专用图标表示,手术进行时手术台前端会出现十字转动状态,病床被占用时其颜色会变成红色。

2.2.2 仿真设置

轻、中、重三类伤病员在仿真模型中分别以白、黄、红三种颜色的球代表,在演示时可在画面上出现三种颜色比例的球形伤病员运转。医生用绿色十字球代表,护士用蓝色十字球代表,两者固定站位分布于各功能舱室。

2.3 急救流程仿真

2.3.1 伤病员分类路线

在伤病员大批量进入医疗船后,首先到达第一分类点,这时伤病员还处于尚未明了的伤情状态,虽然在仿真过程中随机到达的伤病员颜色仍分为白、黄、红,但三种颜色在不断闪烁,代表目前未被确认伤情。第一分类点进行急救简单处理后,伤病员依次到达第二分类点,在这里伤情得到确定,每一位伤病员得知自己的伤情属性(轻、中、重),然后根据医生的指导分流到各舱室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流程。具体行动路线根据优化过的轻、中、重三种不同流程路线执行。见图2、3。

2.3.2 轻、中、重伤员救治流程线路

软件界面左下方有四个按键,白、黄、红分别代表三种单独类型伤病员按键,绿色代表混合伤病员按键。单独按白、黄、红时,会单独跳出轻、中、重伤病员,每按一下跳出一个,此功能也可用于单独展示每一种伤情的伤病员救治流程线路仿真,但此时的伤病员不会经过第一、二分类点,因其伤情已被确诊,因而单独按白、黄、红按键时伤病员从底部的楼梯出口进入。由于轻、中、重伤病员所处的救治区域不同,轻伤病员集中在三层检查区域和四层诊疗区域,重伤病员集中在三层手术区域和监护病房,中伤病员则在二者之间,所以单独运行某一类伤病员时其运转轨迹较为集中。见图4、5。绿色自动演示按键仿真的是大量不同伤情的伤病员集中进入医疗船时的场景。每按一次该按键后,从右侧楼梯口处进入30人到第一分类点,这30人的伤情尚未明了,其颜色图标为闪烁状态,然后依次进入第二分类点,在该点处确诊伤情,颜色图标固定后进入各自治疗流程,则画面上可同时显示白、黄、红三种颜色图标的行走轨迹,见图5。某类伤病员在进行某项目检查或手术时,如果前面检查位或床位已满,则轻伤病员在旁边等待,需要手术的重伤病员可在监护病房等待,手术位空出后转入手术室。

2.4 仿真逻辑设计

①仿真函数首先初始化数据,加载路点,加载轻、中、重伤病员流程路径。②床位设置(包含床位、检查位及等待位)根据分配等待延时。③自动演示流程整个运行时间约为8小时,每一批次伤病员设计为30人,其中轻伤病员8人(26%),中伤病员10人(34%),重伤病员12人(40%),重伤病员中的30%设计为住院观察,其余后送治疗。流程仿真采用Ballmc内置函数及Movemc移动设置,根据分配路点起始坐标、结束坐标,计算移动距离进行速度设置,动画完成则获取新一轮坐标。如在结束坐标时需延时等待,加载上级床位等待函数。④同一路点2次经过执行不同路径设置,所有路点增加访问次数侦听。当所有床位被占用时,伤病员进入排队序列流程。所有排队位被占用,则返回初始点。⑤流程运行过程中,设定每演示1秒钟为实际时间5分钟,X光、B超室演示时间均为2秒钟,手术演示时间为15秒钟。

3 仿真结果讨论与总结

本研究目的在于优化海上医疗救援流程并利用可视化的方式,让伤病员在船上各诊室行动路线、等待时间、治疗方式进行模拟仿真,为医疗船上工作人员对整体救治流程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与手段。本仿真研究成果中首先对某型医疗救援船救护区域进行了平面建模,绘制出了该船三、四层甲板各舱室形状位置、通道的走向等总体布局图,根据该船的实际布置情况优化设计了伤病员救治流程,并通过模型推演的方法展示出各类伤病员在船上的救治流程。

在流程的仿真过程中,首先根据海上的伤情容易聚集性发生的特点,对集中到达的伤病员进行两次分类,区分出轻、中、重伤病员后针对不同伤情进行专项救治。这样的好处是不会影响危及生命的重伤病员的最佳救治时间,在第一分类点进行急救处理后,第二分类点处诊断为重伤的伤病员可以通过快速通道直接到达手术室或急救复苏室进行救治,省去排队做检查的步奏。而轻伤病员在第二分类点确诊后,主要路线是到四层甲板的辅助科室进行检查,不会对重伤病员的急救通路形成拥堵;中伤病员则先在病房住院观察,根据情况再依次进行检查、手术。

综上所述,将三类伤病员的行动路线、救治流程进行优化,在伤病员集中到达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救治时间,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设备的利用效率。对优化后的流程进行可视化模拟仿真,通过flash二维图形建模软件将三类伤病员从分类到治疗的行走路径、治疗过程清楚地表示出来,并设置了排队时间、等待时间及伤病员等待场所等具体细节,可以清楚地理解救治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我国某大型医疗救援船伤病员急救工作部署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伟萍,夏菁,王海涛,等.以检伤分类为核心对医院船远海医疗救治流程优化的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1):1052-1053.

[2] 马宝岚,刘承剐,杨林,等.“卫勤使命一2013”海上医疗救护演练分类组工作的组织实施[J].护理研究杂志,2014,24(1):235-236.

[3] 钱阳明,田丽丽,陈永鹏,等.海上伤病员在医院船上的救护研究总结[J].军事医学杂志,2012,36(8):564-566.

[4] 刘阳,孙建军,徐武夷,等.我军海上医院船发展与海上医疗救治现状和需求[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9):729-733.

[5] 田丽丽,周山,王海威,等.医院船医疗救治流程优化[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1,18(10):979-981.

[6] 胡家庆,于东方,刘建,等.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的运用与完善[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2):117-119.

就医流程优化范文3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原油价格形成机制石油国有化

现货市场是国际石油贸易基准油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并能大幅提高交易的流动性。因此,通过标的原油品种的交易,期货市场已经逐步取得了形成世界原油价格的主导地位。期货市场的金融性质及其在原油价格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国际原油价格形成过程中资本会发挥较大作用。在原油价格从上涨到下降的周期性转变中,凭借着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美国成为原油消费国中受益最大的国家,而产油国则在油价上涨周期中受益,并通过国有化等手段来提高受益程度,在油价下降中则面临着财政收入萎缩的风险。

一、21世纪初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变化会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震荡,这已是国际共识。国际资本流动导致商品价格波动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国际资本的聚集与分散呈周期性波动;二是资本聚集或分散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三是资本要对在国际商品价格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市场产生影响。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资本对商品价格的冲击就是暂时的,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商品价格的波动就会产生从属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金融属性得到显著加强。从21世纪初以来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情况来看,这几个条件都已经具备。

(一)国际资本的波动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呈现高度一致性。

“9·11”事件之后,为推动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1%的低利率保持了两年以上,为经济注入的大量货币资本流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同时,美国不断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金融市场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由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他国家将贸易盈余所得的大量美元资产都转化为对美国证券的持有,美国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国际资本拥有的美国证券大约是4.338万亿美元,而到2007年中,这一数字已经激增到了9.7717万亿美元。同时贸易盈余国因贸易盈余而造成国内货币扩张也加剧了全球流动性。

在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日本经济刚刚结束了“停滞的十年”,而在这十多年中,日本一直采取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政策。在欧洲,欧洲央行也将欧元2%的低利率保持了五年之久。三大经济体竞相向经济中注入货币,而这些货币都具有国际货币的功能,从而使得国际资本的流动性空前增长,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预期越来越大,并逐渐演变为事实。

为抑制通货膨胀,三大经济体开始提高利率刺破泡沫,从2007年开始,国际经济进入衰退期。伴随着前期的繁荣泡沫和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中积累了大量的信贷风险,经济衰退将这些风险暴露出来,演变成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与商品流动相比,资本流动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短期内可以迅速的聚集和分散,这也就造成了2008年上半年国际资本市场还呈现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下半年却转变为流动性不足。因国际资本流动形势的巨大转变而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进一步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了伤害,并引发了更大的经济衰退。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表现出与世界经济周期的高度一致性。

(二)资本向发达国家集中,资本集聚冲击商品市场成为可能。

国际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可交易标的的种类和总量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对流动性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证券投资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主渠道,在规模上已经超过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是指以在境外公开市场流通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对象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国际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两种。不同于国际直接投资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跨境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的流动性强,而且偏好资本市场发达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尽管美国多年来在国际贸易的经常项目下一直表现为巨额赤字,但其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金融市场却吸引了远超过贸易赤字的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弥补了经常项目逆差,维护了国际收支平衡。国际资本的这种流动格局推动了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强化了现有金融市场的格局。目前美国几乎占到了全球资本净流入量的70%。而英国和法国等也是重要的资本净流入国。大量的资本流入并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为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但在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转化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后,资本也迅速撤离了发达国家市场。流动性中断必然导致畸高的资产价格难以为继,资产价格的暴跌也会对国际经济产生持续的负面冲击。

(三)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交易中心。

资产价格的膨胀必须要有充足流动性的支持。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品的规模高峰值达到了415万亿美元,是世界GDP总量的20多倍,这其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完成的。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构建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国国内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交易都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美国拥有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等国际性的期货交易所,进行各种金融工具的期货交易,主要交易品种有货币、利率、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由于美国在本世纪初放松了对金融创新的管制,美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交易数量增长很快。从总体交易情况来看,金融期货交易的规模已经走在商品期货交易的前面,占整个期货市场交易量的80%。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统计数据,1998年美国的交易所内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量总共大约为6.3亿手。到2007年,交易量达到32亿手,增长了四倍多,占全世界交易量的50%左右。2008年,成交量继续快速增长,1月至7月成交量已经超越2007年全年的17.3%。美国的期权交易则从1997年的5亿手,增加到了2007年的25亿手以上。2007年,美国金融期货和能源期货交易量同比增幅超过27%,农产品期货和金属期货分别增长23%和38%。

此外,英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与美国一起左右着世界商品和金融期货的走势。伦敦拥有排名世界第四的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2007年该交易所的交易量达到了9.49亿手(单边),同比增长29.95%,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期货和期权交易所,以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为核心的价格体系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5%。

总体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囊括了世界主要的期货交易所,通过期货交易所,资本的大量流人和流出发挥着左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作用。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机制

资本流动性、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和美国期货交易所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制度基础。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机制也是这一制度安排的产物。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通常采用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P=A+D

其中:P为原油结算价格;A为基准价;D为升贴水

这种算法就是选用一种或几种参照原油的价格为基础,再加升贴水。公式中的升贴水综合考虑了运距、运力、支付方式等,由交易双方协商决定,因此公式中基准价就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形成的核心,能够影响基准油价,就能够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均衡位置。

在国际原油定价体系中,定价参照的基准油有很多种,比较重要的有布伦特油(Brent)、西得克萨斯轻质油(WTI)、阿曼和迪拜原油等。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价格是其他两个市场的风向标,欧佩克的油价则作为Brent油延伸而与WTI同向浮动。WTI原油实物交割很少,因而更具金融色彩,而Brent原油交易则具有一定的实物特征。由此,这两个品种互相补充、互相依赖,前者提供价格指导,后者提供现实保证。有关研究表明,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主要来自期货市场,从长期来看,期货市场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发现中的作用占99%以上,现货市场不足1%。这一研究结论也证明了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居于核心位置。

经过五年时间,WTI期货日交易量的规模达到了国际原油日产量的规模,而达到两倍规模用了十二年,达到3.5倍用了一年,达到六倍仅用了一年。2007年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共成交5973万手,接近WTI期货交易量的一半,即这两个期货的日交易总规模几乎达到国际原油日产量的九倍。如果将其他原油期货交易量加在一起,规模会更大。2008年1-5月的WTI期货日交易量规模较2007年又上升了16%,与此相伴的是原油价格的暴涨。很明显,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WTI无疑居于核心位置。

WTI是国际原油价格形成的核心基准油,但它并没有完全客观地反映国际原油供求情况、国际地缘政治、季节波动等因素对油价的影响,而是更多地叠加了美国国内的供求情况、季节波动、天气变化、战略储备变动等因素。这一判断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对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四种WTI期货合约价格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在美国俄克拉马荷州库所交割的WTI现货价格研究显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在短期内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可能有所偏离,但在长期走势和波动情况上具有良好的协整关系。WTI现货原油仅在美国交易,如果期货价格偏离了美国的原油市场情况就有可能出现供给过剩或者供应不足,现货价就必须与期货价脱钩以实现市场的出清,这种假设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是矛盾的。因此,WTI价格走势含有较多的美国因素是一个客观存在。

这个结果就为美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提供了可能。美国影响WTI期货价格,甚至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具体机制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面:

首先是美元计价体系。二战以后,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霸主地位,使美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为了维护美元的价值和国际地位,1971年美国与沙特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沙特同意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随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从此以后,石油美元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超过80%的外汇交易和超过50%的全球出口是以美元来计值的。产油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都是美元,美元将美国与产油国捆绑在了一起,同时也为产油国向美国的利益输送提供了基础通道。在2007年以来的原油价格上涨中,美元贬值对原油价格上涨的贡献度接近30%。尽管美国经济也受到了高油价的伤害,但由于美元贬值而导致的债务减轻使美国受益更大。近期内,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恶化超出预期,除日元外,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货币都出现了相对美元疲软的现象,美国俨然又成为危机时期的资本避风港。危机的策源地成为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地区,资本流入会为美国发行国债拯救其经济提供资金来源。由此可以看出,无论美元贬值还是升值,世界各国都要为美国的经济危机买单,贬值时向美国提供更多实际财富(减少债务),升值时资助美国摆脱经济萧条(提供资金和低价原油)。产油国实际收益远低于名义石油美元收入,产油国和贸易净出口国以自身的美元储备为美国债务买单。

其次是美国的信息机制。美国能源部下属的美国能源信息署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收集和研究全球能源数据、信息,并对未来的预测信息。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大幅回落,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已经明显陷入衰退,人们对原油需求下降的预期也越来越强烈。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原油价格的下降,美国宣布其原油库存出现意外减少,原油价格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以阻止原油价格的下降,事出突然还是有意为之,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思考。即使是国际能源署也是以美国为首的OECD国家的能源信息机构。美国通过这些能源信息机构,配合政府的政策意图调动国际资本影响WTI价格的走势,从而使得国际能源价格按照美国希望的方向变动,以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石油安全。尽管这一举措并不能改变油价下降的总体趋势,但其影响力仍可见一般。

最后是美国的石油储备调控。这实际上是对美国国内供需情况的直接调控。近十多年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数量与原油价格之间具有高度且稳定的正相关性,尤其是2006年以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与油价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53。2007年,在国际油价仍处于每桶65美元以上的高位时,美国宣布增加战略原油储备量,有力地支撑了油价的攀升。在今年油价超过130美元以后,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19日签署一项议案,暂时停止增加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此后,油价冲高到147美元/桶后逐步回落,再加上美国停止降息,美元逐步由弱转强,国际油价终于止升回跌。在国际油价形成中,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增加尽管只是美国的内部事务,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包括美国使用玉米加工乙醇而引发的粮价上涨,都表明美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原油价格实际上主要受到WTI和Brent原油价格的影响,而前者的金融属性又决定了其极易受到国际过剩资本的青睐。因此,本轮原油价格波动的路径非常清楚,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带来的石油实际需求增加的支持下,美元贬值和资本在美国国内的集聚引发国际过剩资本流入期货市场,从而推动了原油期货价格的上升,而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石油需求下降预期下,国际资本撤离期货市场回避风险和美元升值则推动了油价的大幅下降。

三、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国有化

过去三十年里,跨国石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的油气资源储量显著下降,已经从1970的85%跌至2007的7%。与此趋势相反,随着石油资源国有化进程的反复进行,国家石油公司掌控的世界石油资源却越来越多,目前已经超过了90%。外资企业国有化的补偿形式在外国公司同东道国之间一直存在争议。但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却为资源国将外国公司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国有化提供了法理基础。《宣言》重申对自然资源的永久原则:“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规定各国有权使用适合本国情况的方法,包括国有化或将股份转给本国公民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实施有效的控制。这一权利是国家充分的永久原则的体现,任何国家都不能诉诸经济、政治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压力来阻止对这一不可剥夺的权利地实施。

(一)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引发了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运动。

从石油国有化的历史来看,国有化与私有化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高油价时期,产油国更倾向于将石油资源国有化,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以使本国从大幅上涨的国际油价中获得高额利润。随着油价的走低,产油国的国有化政策逐渐变弱。进入低油价时期,产油国纷纷采取私有化政策,向私人资本开放石油领域,利用外资以及外国石油公司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本国的勘探开发水平。这种关系表明,原油价格高涨对于石油国有化起到了主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正确理解促进石油国有化的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运用Logit回归方法,通过大样本数据的定量研究揭示出导致国有化产生的内在因素。从研究结果来看,油价冲击和国家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促成产油国有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油价冲击与国有化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也意味着产油国从这一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从国家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产油国除了从国有化中获得经济利益以外,也获得了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政治筹码。例如,俄罗斯通过控制天然气出口对乌克兰和欧洲产生的影响,以及委内瑞拉减少对美国的石油出口而对抗美国的敌对态度等。对于石油资源不丰富、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国家而言,国有化只能获得部分经济利益,却不能获得政治利益。因此,国家石油资源越丰富的国家,在油价高涨中国有化的总体收益就越大,也就越有国有化的内在冲动。

(二)新一轮石油国有化的进展及其前景。

虽然石油国有化并非始于拉美国家,但拉美国家的石油国有化却是本轮国有化进程中最为密集和突出、影响最大的事件。

2004年,俄罗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对石油业的宏观调控,将尤科斯公司收归国有,然后通过收购的方式将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打造为俄罗斯“石油业龙头”。同时在法律上,《矿产资源法》和《天然气出口法》将石油天然气资源及其基础设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2006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先后通过政策或法律,大幅提高对石油公司的利润分成,或者直接将油田国有化。在非洲,乍得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也早已开始提高分成比例和限制外国公司在原油开采中的控股权,土库曼斯坦强化了总统对资源开发的绝对控制权,并削弱了油气生产和贸易企业(各康采恩、国家公司)的权力。

原油价格的高涨和国有化给产油国带了丰厚的收益,各国普遍增加了对国内各项事务的开支,包括对经济和公共事务的投资,稳定了各国的政治状况,改善了民众福利。但是,这一良好势头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即国民经济支柱的单一性和原油价格下降所导致的良好发展势头的不可持续性。产油国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具有刚性特征,扩大容易,收缩比较困难。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到了接近50美元/桶,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而委内瑞拉的2008年财政预算是按照100美元/桶的价格编列的,情况较好的沙特也是按照50美元左右的价格编列的,2008年全年油价预计平均略低于100美元,这些产油国的预算仍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但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在低位徘徊乃至继续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要求产油国必须大幅压缩预算开支,否则就需要大幅增加原油出口以保证预算规模,而这又反过来导致原油价格更大幅度的下降,产油国已经再次陷入了两难处境。收入的减少同样也会影响国家石油公司的投入能力,甚至是产出能力。这样一种反向循环减弱了产油国将石油国有化的内在动力,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产油国仍有将其石油资源私有化的可能。

(三)本轮石油国有化的本质。

从更本质的角度看,本轮石油国有化是产油国同国际资本与跨国大型石油公司的较量和对现行国际石油市场秩序的挑战。虽然跨国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储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其凭借着强大的技术、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仍对世界石油市场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国家石油公司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局面,已经形成了与跨国大型石油公司的正面竞争和冲突。广大资源国一直依赖石油出口换取外汇,可是石油出口不仅价值量低,对带动国内经济、工业化和就业等作用微弱,而且出口价格也依赖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没有价格上的话语权。石油国有化运动彰显了国最大利益原则,对于现行的跨国大型石油公司和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石油市场秩序形成了挑战。产油国正在全力发展国内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吸引外资进入下游领域是主要措施之一。此外,产油国还积极开拓新兴消费市场,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为争取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做准备。但应该看到的是,在国际原油供需紧张的时候,这样一些做法也许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旦出现原油供给过剩,国有化措施最终还是有可能伤害到产油国自身。原油价格的快速下降表明,短期内产业的单一性决定了产油国挑战现行国际石油市场秩序仍难以取得明显进展。

四、新形势下的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发展的对策

石油国有化对现行国际石油市场秩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原油价格的迅速下降则为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机遇。石油国有化虽然冲击了原油的供需格局,但在原油价格高涨时,产油国处于强势地位。中国是后来的预期石油消费刚性增长的大国,因此中国企业在业务谈判中较为被动,而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则为中国扭转被动局面提供了机会,在积极有效应对国有化风险的前提下,与产油国的合作将会取得双赢。

(一)深入研究资源国动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投资结构。

加强投资选择地区政治风险的评估,从宏观上把握国有化风险。在微观层面具体分析投资方案的区域特点与国别特点,确认计划项目最易遭受国有化风险的地区、风险发生的可预见性、概率以及后果。识别潜在的国有化风险源,预测将来国有化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与时间,从而根据目标国的总体政治、经济形势和石油战略动向有针对性的投资。

(二)积极创新与产油国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空间。

策略性地加强与产油国的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投资要统筹考虑盈利性和资产的安全性,可以采取以市场换资源,以技术、劳务换资源,油气合作与经贸合作相结合,资产互换,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提高应对国有化风险的能力。特别是针对产油国近年来大力发展下游业务的情况,中国石油企业立足于利用国内下游业务和市场资源开展多方面合作,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合作模式也非常有利于防范风险。

就医流程优化范文4

[关键词] CCLMIS 冷链物流 配送优化 遗传算法

当前,中国冷链物流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是信息技术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服务的需要,特别是结合冷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原因,导致中国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很高,竞争力低下,行业不成熟。由于城市冷链物流的专业性和运作始终与能耗相关,温度和成本难以控制,因此城市冷链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是配送路线优化和成本控制。通过研究配送路线优化方案和配送成本,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 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又称低温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特殊的物流形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冷冻冷藏食品市场将呈现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711美元,由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可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 城市冷链物流配送的特点

城市冷链物流在低温中运作,运作过程始终与能耗相关,控制冷链物流运作成本至关重要。城市配送是冷链物流的核心,决定了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城市冷链物流配送是路线距离、配送时间最短,温度合适,成本最低的配送组合。通过优化配送路线,缩短配送时间,降低冷链物流的整体运作成本,提高冷链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3 城市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分析

在以往的大多数配送路线优化研究中,以路程最短为目标,只考虑了路程成本最低的理想情况。而现实中配送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城市配送中,路程和时间是相互独立的,研究成本的发生因素也非常重要了。特别对于特殊的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路程成本已经不是主要的成本,而时间成本将会变得非常重要。时间成本的产生和城市的交通效率成反比的关系。因此,优化城市配送路线必须要考虑时间成本,才能取得较满意的优化方案。

4 城市冷链物流配送问题描述

4.1城市冷链物流配送问题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路线、成本优化问题可以描述为:假定一个城市有1个“冷”物流中心和n个销售商。每个销售商配送路线有多条可以选择,配送先后顺序不确定。配送路程成本和时间成本相互独立,不存在某种关系。路程成本由距离确定,时间成本由制冷成本、司机成本、机会成本、商品质量成本确定。配送路线优化的任务是根据配送任务要求,确定具体的路线和合适的时间,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使得路程成本与时间成本的综合目标取得最小值。

4.2配送问题算法描述

旅行商问题,即TSP问题是组合优化的著名问题之一。假设一个旅行商人要拜访m个城市,他必须选择所要走的路径,路径的限制是每个城市只能拜访一次,而且最后要回到原来出发的城市。路径的选择目标是要求得的路径路程为所有路径之中的最小值。

数学模型为:

对于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的问题,在路径成本分析方面,可以看作一个TSP问题来研究。

5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配送路线优化问题

5.1遗传算法简介

遗传算法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种有效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它最先是由John Holland于1975年提出来的,是模拟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作为改进启发式算法的佼佼者,以其简单通用、健壮性强等显著特点,被称为显著的智能算法,尤其适合于处理传统搜索方法难以解决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5.2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特殊的TSP问题

5.2.1选择算法分析

使用黄勇军等提出的改进的遗传算法模型进行求解城市冷链物流的路线最优化问题。这里只求解路程最短问题,不对算法做过多研究。由改进的遗传算法分析,该方法是一个简单,并且能够防止早熟收敛,有效解决TSP问题的遗传算法。

5.2.2配送点坐标初始化

设“冷”物流中心要为31个大型超市配送商品,31个大型超市的位置由a矩阵给出,则初始化坐标为:a=[3302 2541;3163 1259;4397 1245;4712 2639;2487 4575;2326 4156;2538 3289;1054 4104;4152 4870;3356 1700;3070 1670;2652 4536;3088 2541;1851 3166;4332 2695;3515 2678;4158 2279;3461 2430;1580 2612;3676 2658;3629 2638;2673 4931;1349 2108;43572736;23944263;24693521;43352540;15102550;15452737;42784826;3370 2977];

下图是由Matlab所绘出的31个大型超市的初始位置坐标图。初始坐标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模拟城市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大型社区的所在地。

5.2.3通过matlab仿真,确定改进遗传算法的参数

算法中的参数主要有初始种群n、迭代次数c、交叉概率pc、变异概率pm、淘汰参数m。由于遗传算法的随机初始种群的特点,不能确定最优的参数,通过多次改变参数,分析参数的选取,然后再通过较优参数计算最短路径。

下面是通过定量改变参数的方法,分析每一个参数对结果的影响,如下表格

通过分析知,最优参数的取值是一个组合,当c=1000,pc=0.9,pm=0.2,m=2(m=1时,会影响收敛速度)时,可以较好的得到路径最短。

5.2.4matlab求解最优路线方案

由于初始种群的随机性,种群的初始化会给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通过三次运行,得出该方案的最优结果(如下图)。

最优值:rlength=19000

其中R为最优路径编号顺序,rlength为最优路径距离。

6 考虑时间成本的人工辅助优化设计

6.1人工辅助设计优势分析

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可以取得路程成本最低的配送路线方案。但是,由于城市冷链物流的特殊性,其成本比常温物流成本高很多,因此,我们也必须考虑时间成本。只有平衡路程成本和时间成本,我们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配送路线优化方案。

6.2区域化的配送路线人工辅助优化

假设城市冷链物流配送的最短路径如图1所示,现实的情况(图2)是客户的分布地点成区域化(1、2、3、4区域),并且客户需求量也不一样,区域1需求9单位的商品,区域2需求7单位的商品,区域3需求16单位的商品,区域4需求3单位的商品。配送车辆满载为5单位。因此也产生了满载率与路径优化的问题。

根据时间成本,配送原则是:以区域化为单位,分配配送车辆;以总路程最短方案为基础,优化区域内的配送路线;以时间合适为标准,选择配送路线;以满载率为目标,选择区域间的配送路线。

6.3人工辅助优化方案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区域内客户需求量分析,区域1需车2辆,区域2需车2辆,区域3需车4辆,区域4需车1辆。理论需求7辆车,所以需求车辆数N为:7≤N≤9;

步骤二:以满载率为目标,区域2、4合为一个区域,这样满足满载率目标;

步骤三:根据总路程最短目标,分配2辆车去区域1配送,4辆车去区域2配送,2辆车去区域2、4配送,路线为遗传算法得到的方案;

步骤四:结合GIS道路信息管理系统和时间单位成本,选择快速长路程或者短路程慢速的路线;

7 结语

通过对以往的城市配送路线优化方案问题的分析,研究了基于城市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的成本优化问题。以传统的方法解决路线最短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城市配送的路程成本和时间成本,通过创新人工辅助优化配送路线,提出了人工辅助的区域化优化配送路线的方法,解决了城市配送中路程和时间相互独立的问题,实现了总成本最优的目标。为解决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的路线、成本最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下一步的工作是开发实现CCLMIS的专业信息系统,解决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芳,罗清明,叶春明.JIT方式在冷链物流配送中的应用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1.

[2]高义佳.基于复杂网络的冷链物流网络优化与应用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06.

就医流程优化范文5

【关键词】流程优化;门诊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让病人满意很难。以往就医流程中某些环节的不合理造成病人就诊时间的延长,导诊护士机械地执行流程,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病人一旦对我们服务过程中的某一方面不满,就可能导致他们对整个就医过程的全盘否定[1]。通过对易造成病人不满的就医环节进行流程优化,注重体现人性化关怀,突出个性化服务,把病人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实施中不断地改进完善,使门诊工作规范有序,患者就医时间缩短,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 合理安排门诊布局,优化医技流程

1.1 合理安排门诊布局:为方便患者就诊,在各个诊区设置了分诊台,除在人员集中的门诊大厅设简易门诊和多个收费取药窗口外,还在不同楼层设立了划价收费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便民服务,从而避免了患者集中排队和反复排队现象,减少患者候诊的时间。

1.2 医技流程:新的门诊医师工作站实施后,患者收费后凭条形码到检查科室,工作人员通过条码获取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检查、检验并确认报告后,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即时传到门诊医师工作站。患者返回诊室,听取医师交待后就可交费取药,结束门诊过程,使其在医院滞留的时间大大缩短[2]。

2 综合预约模式

针对现行门诊流程的弊端,我院采用了“综合预约模式”科学分流病人,按预约时段就诊或安排患者择期来院就诊、检查,最大限度的满足病友需求。既减少了病友在医院的无效等候、无效移动,又规范了医院工作流程,真正实现“医患满意”。

2.1 硬件配置:综合预约由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支持,场地设在门诊服务中心。

2.2 预约内容和方式:综合预约内容包括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治疗、预约手术等所有医疗项目。预约方式主要有: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病友直接预约等。

2.3 建立综合预约网络,拓宽医疗市场:以周边社区及医院定点医疗单位工会或医务部门为网点代为预约。

3 优化导诊流程,体现人文关怀

3.1 规范导医行为: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健全的导诊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认真组织落实。加强医疗服务监督管理,适应导诊人员专业发展要求,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护理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扩大服务范围,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保健、导医服务[3]。

3.2 强化导诊人员服务意识:要求热情接待患者,开展正确的导诊流程服务,不随意、不推诿,确保患者正确就医医疗安全,使医疗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3.3 加强沟通,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工作中加强与患者沟通,用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慎独”精神,用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去感染病人及家属,用恰当的语言解释病情,建立起医患双方互信、和谐的关系[4]。

3.4 加强导诊人员培训:继续搞好医学教育,提高理论业务水平,鼓励导诊人员参加专业学习和学术会议,了解最新学术动态,跟踪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4 讨论

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与主观评价,获得患者满意是门诊流程优化成功与否的标准。患者就诊满意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与声誉,反映门诊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门诊流程优化后,门诊各个岗位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患者对门诊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成为流程改革的最大受益。

参考文献

[1]何谦,廖清书,刘建萍.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3,10(4):371.

[2]钟初雷.实施门诊医生工作站与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6):377.

就医流程优化范文6

【摘要】“看病难”的矛盾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为解决“看病难”, 通过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全方位的自助服务、边诊疗边结算模式和先进的排队叫号系统等多种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方式,优化门诊流程,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效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门诊流程

【Abstract】

The difficulty in medical treatment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in recent years.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have been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 such as: various forms of appointment registration, a full range of self-service, treatment with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advanced queuing system and other, which work together to optimize patient flow,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utpatient visits, and enh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ment,Outpatient service process

【Author′s address】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ofNanjing, Nanjing 2113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56

“看病难”的矛盾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我院门诊人次2 000多,不可避免也存在“看病难”的现象。如何优化门诊流程,缓解“看病难”的问题,是门诊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调研我院的门诊流程,寻找到就诊流程的弊端,并依托信息技术,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优化了门诊流程。

1门诊流程的弊端

医院门诊流程模式:患者到门诊-排队-挂号-候诊-就诊-检查-缴费-候检-检查-再就诊-开药-再缴费-取药-治疗-离院的循环模式。这种流程模式存在“五多一短”特点:即病人集中多,诊疗环节多,人群杂病种多,应急变化多,医生变换多,诊疗时间短;以及“三长一短”的现象: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诊疗时间短。致使患者看一次病大部分时间均耗费在等候和排队上[1]。

2门诊流程的优化

2.1采用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系统是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进行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也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2]。

目前采用现场、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的预约服务来分流患者、节省患者时间。通过探索建立公正、透明的预约挂号机制,真正使广大患者享受到信息网络带来的方便[3]。

2.1.1现场预约现场预约包括人工窗口预约和自助机预约。患者可以在就诊结束或出院时直接预约医生下一次就诊的时间。

2.1.2电话预约主要为了方便年纪较大,或不熟悉电脑操作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可以拨打热线电话预约挂号,由客服人员协助完成预约。

2.1.3网络预约实现了院内HIS系统与南京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的直连,患者登陆卫生信息网可以完成预约登记,并使用银联卡完成挂号费用的支付,患者到医院就诊时无需再排队缴费,直接取号就可以去就诊。

2.2提供全方位的自助服务

患者到医院看病都要经历多次到窗口排队挂号、缴费的情况。有调查显示在大医院看病平均耗时157分钟,其中大量时间花在排队上[4]。我院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服务,提升自助式服务的层次和应用水平目前,门诊各楼层设立了6台自助挂号机、2台自助检验报告机和若干自助查询触摸屏,免去患者上下楼奔波之苦,门诊大厅排队的现象大大减少,极大减轻了门诊就诊压力。

2.2.1自助发卡患者首次就诊时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冲入一定的预交金额,完成南京市民C卡的发卡注册。若患者就诊账户中的金额小于欲扣减项目费用,系统自动提示患者进行充值或交费。患者结束此次门诊时,可选择将卡中的余款退还或继续留存,以待下次就诊用。

2.2.2自助挂号

我院自助服务系统支持多种介质的就医卡,如:院内就诊卡、高淳新农合卡、高淳医保卡、南京医保卡、南京市民卡等。患者在图文提示下,通过触摸屏操作逐步完成科室、医生选择及付费等操作,自助机自动打印出挂号凭条,患者凭借凭条直接去相应诊室的候诊区即可。院内排队叫号系统会自动调去自助挂号信息。

2.2.3自助缴费缴费是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患者到医生处就诊后,凭就医卡到自助终端机上直接进行划价扣费。自助服务系统与各类医保系统及银行系统进行连接,支持多种形式的缴费,如:医保账户支付、现金支付、银联卡支付等。

2.2.4触摸屏查询医院各个楼层都放置有触摸屏查询电脑,给患者提供各种查询服务:医院介绍、诊室介绍、专家介绍、价目查询、用药查询、医保政策、就医指南等。方便地引导患者了解医院状况、快速就诊,有效改善医院就诊环境,减少医患矛盾,提升医院服务和信息化水平。

2.2.5自助报告机打印使用医院病历本或回执单能在自助报告机上打印出患者的检验报告单,患者无需去人工窗口排队打印、翻看报告单,免除了专人负责打印、查询等繁琐工作,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对保护了患者隐私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

自助服务的的投入使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通道,明显分流了医院的排队人群。患者完成挂号的时间也由人工时的1.5分钟左右缩短为30秒左右;提高了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3提供边诊疗边结算服务

我院为优化门诊流程,推出了“边诊疗边结算”的就诊模式。患者持有医院就诊卡或新农合卡、医保卡中的情况下,即可在就诊后到相应的窗口缴纳药费、检查费、检验费、治疗费等,院内账户余额不足时直接刷银联卡缴费,省去患者多次排队缴费的环节。

2.3.1直接在药房、输液室缴纳药费、输液费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后,患者直接在药房缴纳药品费用并取药,输液时可以直接去输液室缴纳输液费用。

2.3.2直接在医技窗口缴纳检验费、检验费、治疗费患者到医技科室进行相应检查或治疗,医务人员读卡,确认所做的检查或治疗项目,扣除患者院内账户中的金额。

“边诊疗边结算”服务模式的推行,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排队缴费的环节,也减少了退费情况的发生。待患者就诊结束后,可以去收费窗口换取缴费的发票。

2.4拥有先进的排队叫号系统

排队叫号系统遵循“先报到先服务”的原则,采取二次分诊的模式。患者在自助机或人工窗口挂号后,需要到就诊诊区的导诊台扫描条码号进行报到候诊。报到后患者只需在候诊区等待即可。诊室内的叫号软件能够实时刷新已报到患者,医生可以查看候诊队列中的患者列表,按照顺呼、复呼等方式呼叫患者。

候诊区采用42寸的液晶电视机,医生点击呼叫时显示器上显示以下内容:诊室名称、出诊专家、正在就诊的患者姓名、等待就诊的患者姓名,并伴有语音提示。语音提示和显示屏信息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叫号速度,方便了患者。

通过使用排队叫号系统,患者挂号时选择相应的医生,到导诊台报到后可以静坐在候诊大厅等待自己挂号信息被广播语音叫号和显示屏的呼叫。患者候诊大厅变得排队有序,病人心绪平静,改善了医院门诊就诊环境,从而使整个医院形成宁静祥和的就医环境。

3结语

门诊工作是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门诊流程的改造是一项医疗服务工作的重大变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发、改造、完善门诊业务系统,引入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优化现有门诊流程,使门诊业务更加规范,有效提高门诊患者的就诊效率,提升医院门诊的医疗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竞争力[5]。

参考文献

[1]郭音彤,赵鹏图.我国医院服务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改进措施分析[J]. 现代医院,2013,13(9):105-106.

[2]姚秀萍,张子荣.浅谈医院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在医院的实施[J]. 中国数字医学,2011,7(11):89.

[3]王聪,桑博,郭怀蕾.浅析门诊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改进[J]. 现代医院,2013,13(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