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1

一、学会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家庭自测血压是一种投入少、收益高的行为。凡是年满30岁的成年人,每年应测量2次血压,尤其是肥胖成人或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每年应该测量血压4次,这样做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病。推荐患者使用肘臂式血压测量仪,最好是全自动的、有欧盟认证标识的正规产品。测量的时间,建议在早晨起床后30分钟,以及晚上睡前测量。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专家认为可以将家庭自测血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血压测量服务相结合。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应及时看医生,采取相应的降压措施。

二、学会早期识别病人症状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具有隐蔽性,因为它不像有些病,先让人感到痛苦使人警觉。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突然中风,转眼就告别人世,这些人大部分是高血压所致。高血压病的早期信号有:(1)枕后头胀痛。高血压的机械作用使血管异常扩张,刺激动脉壁的痛觉感受器,引起头痛。(2)阵发性眩晕伴头晕、眼花等。主要是长期血压升高导致血管弹性变差,管壁变硬,加之动脉粥样硬化,若合并高血脂、血黏度增高,均会影响血流通畅。长此以往,人体始终得不到足够的血氧供应,诱发眩晕。(3)胸闷。这是由于患者的心脏受高血压的影响发生了功能变化。如果长期随血压升高,总有一天会疲惫不堪,致使左心室扩张或心肌肥厚,进而发生心肌缺血和心率失常。如此恶性循环,会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4)肢体麻痹。高血压患者因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动脉硬化等原因,会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特别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就容易损伤脑血管,激发脑血管意外,出现肢体麻木。

平时健康的中老年人,没有任何原因出现头晕、头痛或上述其他症状,都要考虑高血压的可能性,最好及时测量血压,警惕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一旦发现有高血压倾向,应及早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接受早期治疗。

三、学会控制情绪谨防脑出血

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出血,多好发于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未能稳定控制的老年人。可以说,高血压是脑出血的第一危险因素。在当前全世界发达国家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却呈现上升的趋势。事实上,脑中风的发生总是在猝不及防间,未能稳定控制血压的老年人,一旦情绪骤然波动如暴怒、大喜大悲等,或者咳嗽、喷嚏、弯腰取物、用力排便时,都会引发颅内压升高而诱发急性脑出血。故脑出血一般都在白天发病。脑出血大多好发于大脑动脉,多累及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如内囊、丘脑、底节等,引起昏迷、半身瘫痪、半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故被称为内囊血肿,预后往往很差。有些病例位于该区的较浅部位,形成外囊血肿,则神经功能障碍显然较轻,预后较佳。不过,仍有高达30%的医师不清楚通过控制血压可以预防绝大多数首次发生的中风。许多医师并未按照国际高血压协会等医疗组织建议的标准或《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内容,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就我国而言,减少中风发病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好高血压,这也是预防脑卒中最重要的、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高血压患者对于脑出血发生的一些前期征兆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征兆有:血压很高难以控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手脚麻木、肢体活动不灵活。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要及时就医。专家们特别强调:凡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最好每年测量1~2次血压,以便确诊为高血压后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对母亲和胎儿均会造成影响,那么,妊高征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像孟洁这种有过妊高征的妇女,怎样才能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去称为妊高征,它的表现正如孟洁所经历的水肿、血压高、尿蛋白。重者有头疼、呕吐,甚至抽搐,这就发展到最严重的子痫状态,对母亲和孩子均有很大的危险。如果发生重度先兆子痫,必须及时结束妊娠,立即行剖宫产,否则会发展成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占9%左右,重者不超过2%。由于这种疾病对母亲和胎儿均会造成影响,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到目前为止,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说法很多但均不肯定。年龄大、肥胖,以及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贫血、糖尿病的人易发生,寒冷季节也易发病。由于病因不清楚,预防它的发生不现实,不过,有些地方可以多加注意。

维生素

计划怀孕前及怀孕后应口服多种维生素。市场上有适合孕妇口服的制剂,如玛特纳、福施福、爱乐维等。另外,补充足够量的钙剂。

检查

怀孕后尽早检查,定期测血压和查尿蛋白,适当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减少脂肪和盐的量。

结束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因妊娠而发生,只有结束妊娠才是根本的治疗。因此,定期检查,早期处理,通过一些药物缓解病情,等待胎儿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由于本病有时发展较快,因此人为的早产机会较多,早产儿的结局一方面取决于胎龄(孕周)、体重,另一方面取决于医疗条件,所以,要找设备好的医院分娩。

警惕再发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3

经常补充水分

临床观察发现,盛夏时节,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塞、脑血管栓塞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我们知道,心脑血栓形成有三方面影响因素:第一,血管内膜受损,暴露出易于形成血栓的部位;第二,血流缓慢;第三,血液黏稠度大。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有程度不等的损害。由于夏天出汗多,血液易浓缩,在人们睡眠或安静时血流缓慢的条件下,就容易发生血栓形成。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首先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即使感觉不太热时也要及时补水,特别是出汗多的情况下更应及时补充饮料。无糖尿病的患者可加大新鲜水果的摄入量;有糖尿病的人,应以清茶或凉开水为主。高血压患者容易在清晨发生中风和心脏病,有研究认为与夜间缺水有关。所以,半夜醒来时适量进点水,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有益。

坚持饮食治疗

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治疗,不但要有利于降低血压,同时还要预防或纠正其他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出现,比如高盐是使血压升高的肯定因素,也是妨碍药物降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具体办法是:

1.将膳食中的盐包括所有食物中的钠折合成盐,减少到每日平均4~6克。

2.增加含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

3.控制膳食中的脂肪及过多的谷类主食。

4.增加禽类及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动物油食物。

5.每天饮牛奶250毫升,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

6.限制饮酒或最好不饮白酒,每人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毫升。

调整降压药物

人的血压是波动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时刻在发生的。如一天血压波动变化规律是早上6点与下午6点两个高峰,中午稍低,半夜2点最低,一年血压变化是夏天偏低。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天应调整降压药物剂量,避免血压过低,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特别要减少利尿剂及其含有利尿药成分的一些复合剂的应用。只有当病人血压控制不满意时或已发生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病人,可适当间断应用利尿药。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4

[关键词]规范管理; 高血压;治疗率 ; 控制率;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93-0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mmunity standar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rate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control rates and improve the impact of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78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to regulate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data. Results 178 patients with standar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after hypertension treatment rates, control rates and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to improve markedly increased. Conclusions Hypertension and Enhancing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rate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atient's bad habits, reducing the risk factors. Help regulate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s to control the progress of an effective good way.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的诊断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而现状是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处于较差水平。为了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国家实行了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陕西省交通医院社区中心对辖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管理,经过1年的管理,观察到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病的治疗率,控制率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选择

2009年6月至2009年7月对本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档案建立,在档案建立工作时对居民进行了家族史,个人情况,疾病史,生活习惯,是否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治疗情况等方面的询问,按2004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范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对否认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而此次测量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的居民,进行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对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纳入高血压病患者范围。

此次调查的人群中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的115人,不知道患有高血压病而通过此次调查确定患有高血压病63人。合计178人。

2 管理实施

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对 178名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管理方法:

2.1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危险评估,按低,中,高,极高危分为一,二,三级管理。其中一级管理36人,二级管理83人,三级管理 59 人。一级管理:全年血压控制优良和尚可的低危层患者以及血压控制优良的中危层患者,每3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随访管理。二级管理:全年血压控制优良的高危层、很高危层患者,控制尚可的中危层患者以及血压控制不良的低危层患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随访管理。三级管理:全年血压控制不良及尚可的高危层、很高危层患者以及血压控制不良的中危层患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2.2 随访形式:电话,门诊,上门。

2.3 管理内容:

A: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大讲堂对全民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通过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干预有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使患者认清高血压危害,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监测血压、坚持规范化药物治疗,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B:指导非药物疗法:

通过宣教和督促,促进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全面控制高血压及有关危险因素。要做到合理饮食,限制脂肪摄入量,戒烟,限酒(男性饮白酒每天不超过1两),限盐(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食盐),适当运动,保持好心情,避免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C:用药指导和监督: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结合专科医生的建议,指导使用科学合理的降压药物。坚持长期用药,平稳降压,不随意停用药物。

3 管理效果

2010年8月对规范管理的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健康体检。初始管理178人,中途因搬迁退出6人,有效管理172人。

4效果评价

通过对 172 名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使其治疗率上升 58.32%,控制率上升33.2%,同时用药的依从性也明显上升。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危险因素有所降低。

5 讨论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长的趋势。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使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掌握高血压的预防保健知识,科学正确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提高了治疗率和控制率同时也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了危险因素。说明高血压规范管理是控制高血压发生和进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年版).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5

湖北省孝感市95825 部队医院 湖北省孝感市 432100

【摘 要】高血压是临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患病几率比较高,最近几年伴随这种病老年人里面患病几率越来越高,甚至可以引发老年人致残,死亡这些并发症,对患病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一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最佳治疗及管理办法。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管理

最近几年,高血压是在老年人群中比较频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结合多年成功临场研究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高血压病伴随患者年龄递增而呈上升的趋势,伴随我们国家老龄化问题逐渐上浮,针对老年高血压治疗及管理已经显得刻不容缓。部分医学界人士持这种观点:高血压病发病原因不单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还因为老年人不规律生活习惯导致的,比如像饮食规律不合理,营养配比不完善,运动量不够等等都可能致使高血压病生成。现如今针对高血压病治疗及管理办法还没有成型,一般采取前期预防为主的方式,患者方面则是护理占有主要地位。本文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希望对相关医务工作者可以有所帮助。

1 老年高血压概述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现如今还没有完全明晰。现在主要观点是年龄增大,主动脉壁的内膜与中层加厚,中层的弹力纤维出现断裂与减少,胶原、钙盐与脂质出现沉积现象,未被分化血管的平滑肌内的细胞移行穿透弹力层做增殖,结缔组织的生成有明显增加,该种结构变化能够致使动脉管腔趋于狭窄,硬度也有明显增加,大动脉的弹性降低,自身顺应能力减少,弹性扩张的能力下降的也较为明显,血管压力不能得到及时缓冲出现升高现象,这就是普遍认为高血压的形成原因。高血压是临场比较普遍心脑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是很高的[1]。最近几年,伴随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涨与老年人人口数量不断增大,让老年老血压发病率也随之上涨,对老年人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高血压对于老年人患心理衰竭,冠心病,肾衰竭还有脑卒中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它引发死亡率也是非常之高的。所以,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应当说具有深远意义的,通过这种办法不仅辅助患者对血压进行控制,对靶器官有所保护,还可以有效降低其它心血管并发症发病几率。老年之年龄超过六十五岁以上的,据有关资料显示我们国家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几率要超过百分之四十九。早先人们将老年高血压视为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但是经过众多学者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对老年人生存与生活质量有严重危害,通过积极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脑卒中等心血管状况危险系数。总之无论年龄是大是小,都应当由医生指导对血压进行控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2]。

2 社区治疗方法

2.1 针对非药物的治疗还有指导

为病患及家属发放《高血压健康防治手册》还有血压的记录册。组织患者还有家属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进行学习,对高血压危害进行宣传,努力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还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除此以外,要辅助患者构建良好生活方式:首先,每天患者食盐摄入量应当控制为五克以下;其次,确保合理膳食结构;再次,要督促患者戒烟戒酒;第四,要合理安排有氧运动;第五,对体重进行控制;第六,对精神压力给予缓解,保证患者有一个平衡的心态,对治疗是极为有帮助的;第七,确保有充足睡眠[3]。

2.2 药物治疗还有指导

按照两千一零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患者以非药物的治疗方式为基础,再适当结合降压药物,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做个性化指导还有治疗,综合提升混着治疗依从性。高血压的低危患者通过非药物的治疗三个月之后,假使血压据标准值还是有所差距,则可以结合降压药物口服方式做治疗;中危还有高危患者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前提下,可使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辅助治疗;极高危病患结合非药物的治疗同一时间,可使用三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辅助治疗,尽量让血压达到既定标准。降压药物可以选择利尿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还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等。

3 社区管理办法

对患者采取管理办法的时候要依照两千一零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来进行。第一对患者血压水平,治疗情况,对高血压认识情况,健康状况,生活方式还有治疗依从性等进行了解,随后对患者采取个性化治疗还有管理办法,创建档案,并做定期随访调查。结合患者血压水平,存在危险因素,并发症出现情况还有器官受损情况这些对它做危险分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还有极高危。同一时间,依照随访结果对治疗方案时时进行调整。对高危还有极高危患者要重点进行管理,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治疗负担,起到生活方式改善的作用,努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4 结语

总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及管理不单在患者及家属接受程度上有明显改善,还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生活方式也有很好改善效果,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好血压还有并发症发病几率,所以本文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应当被广为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芳.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 中华全科医学,2012(12):1967-1968.

预防高血压的办法范文6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 糖尿病

随着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服务工作越来越重视,慢病防治工作列入了政府议事日程。中心不断探索和完善慢病管理的办法,并取得了些成绩。现报告如下。

方 法

落实责任:中心分管主任亲自抓此项工作。医务科长、预防科长策划和指导全科医生开展慢病管理工作,并组织学习卫生部《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年~2010年规划》等文件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结合社区和本中心实际情况制定《社区慢病管理实施方案》,动员以全科医生为主积极参与。中心提供人力和物力保障,有组织,有计划,分步严谨实施。

健全网络:①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点,规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居民在步行10~15分钟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网点,便于居民,尤其是老年慢性患者接受医疗保健服务。②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在区卫生局、疾病控制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参与;中心设立慢病管理领导小组,管辖全科诊室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任务由社区慢病管理专职责任医生(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地段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

健全各项慢病管理制度和办法:周密地制订了《慢病管理实施方案》、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制度、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制度、责任医生团队工作制度、社区健康教育制度和社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等制度和措施,使慢病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慢病管理工作者,以制度与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工作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和防治疾病的效果计算发放绩效奖励。

进行适宜技术的指导与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慢病管理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慢病管理和适宜技术培训。采取的办法是请三级医院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专家为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专家为职工讲解《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工作规范与标准》。中心组织职工学习《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手册》、《慢病管理方法与流程》等社区慢病管理和防治知识。按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方法与流程进行系统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慢病防治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慢病防治知识。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组织1次健康教育活动,发放诸如测血压的正确方法,高血压和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指导等健康教育资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请二三级医院、健教所有关专家,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社区义诊、参与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群体活动;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如门诊、病房、义诊、下社区咨询、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居民体检、家庭病床、上门随访、电话咨询与随访、糖尿病和高血压之家等活动,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充分利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宣传栏,不定期更换健康教育栏,引导居民看卫生宣传栏、黑板报、卫生墙报和各卫生报刊和卫生专栏。结合高血压日和糖尿病日等健康节日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掌握社区慢病发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通过全科门诊、住院患者、化验室、义诊、下社区免费测血糖和测血压、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等形式,筛查与收集登记高血压和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

分类管理: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首次管理应详细登记慢病患者登记卡和基本登记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目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评估和制定针对性个体化防治方案。全科医生根据要求定期上门为主的随访。随访后如实填写随访记录、信息资料及时输入电脑,并归档管理。根据病情季度和年度效果评估,分析慢病防治效果,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慢病防治工作方法。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建立门诊测血压制度,对35岁以上的初诊患者一律检测血压。对高危人群进行登记:通过门诊、病房、化验室、体检和咨询等方式,发现血压正常高值、一级和二级亲属、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高血脂、超重/肥胖患者、进行登记。尤其对这类患者要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防治疾病的基本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检测以及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如发展成高血压和糖尿病,列入慢病管理。

统计报表:对所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每季度上报登记人数、管理率和控制效果,并定期上报。

结 果

管理情况:中心和下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发现并建卡建册的高血压患者5843人和糖尿病患者928人,其中完成全年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为5686人(97%)和884人(95%)。

高血压控制率82.66%(4830人),其中1级64.4%(3110人)、2级32.3%(1561人)、3级3.3%(159人)。规范管理率97.31%(5686人)。高血压评价结果:控制优良和尚可分别为34.62%(1672人)和35.72%(1725人)。

糖尿病控制率64%(594人),其中控制优良和尚可分别为36.26%(215人)和31.58%(188人)。

健康教育和其他工作:为辖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发放各类健康资料16 000余份,群体健康教育81次。接受群体和个体健康教育的居民12500余人次。各种健康教育专栏和黑板报85版次。社区居民群众满意度95%,居民可信度不断提升,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得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认可。

讨 论

需要政府重视: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政府应将慢病防治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保证组织管理和经费的落实,有利于慢病工作者安心,百姓放心,慢病防治工作才能落实到实处,不断提升百姓对政府的形象,享受高速经济发展的成就。

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好社区慢病防治工作离不开全科医生。采用社区医生责任团队完成任务。责任医生团队由专职慢病防治医生(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预防人员组成。慢病防治责任医生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与其工作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密切相关,将社会效益和防治效果放在首位,克服追利行为。

掌握适宜技术:社区慢病防治不仅要求慢病防治责任医生掌握全科医学知识,还必须掌握适宜的技术,如入户的技巧、各种关系沟通的技巧、健康教育的技巧、慢病患者资料收集和随访技巧、防病治病的临床技术等技术。同时,要有技术保证,本中心设立慢病管理全科团队长、社区预防科科长为慢病质量控制责任人,指导慢病责任医生工作。从而形成慢病管理责任医生、上级医生和慢病管理医生的梯队管理,以保证工作质量和效果。

重视干预效果: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关键要看干预后取得的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在慢病防治管理起步阶段,强调随访次数对强化和引导医务人员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患者接受和依从管理的理念起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作不断深入,通过医务人员对人群健康干预以及指导患者健康自我管理,重视慢病防治效果则更为重要。

总之,慢病防治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及医务人员的技术和付出。切实做好慢病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是促进人类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金朝,马志华.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探讨.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5(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