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巴蜀民族文化;研究分析;唐代诗歌;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13-01

诗歌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当前巴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相当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着相当鲜明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相关作品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巴蜀文化的描述,其中的一部分虽然看起来与巴蜀文化没有密切的关联,但是本质上也受到了其影响。所以在研究工作之中还应当从文化的视角这一层面着手,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以及其受到巴蜀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充分并且深刻的发掘其中的内涵因素,以更好的促进相关文化作品分析工作的发展。

一、巴蜀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特征分析

明确巴蜀民族文化的基本起源情况和文化中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稳步开展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之中还应当着重的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历史之中,巴蜀民族文化有着多个层面的特征。首先相关文化历史之中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不少史料记载之中,当时时期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当强盛,国家的科学技术也处速的发展阶段之中。另外,一些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是诗歌创作过程之中的天然性素材,在巴蜀地区之中,风景秀丽,并且气候湿润,不仅有着清澈的河水,同时还有着高山,所以,这样的场景使得广大诗歌作者有着强烈的作诗欲望,正如李白的诗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巴蜀地区有着相当险固的地势环境,这样的情况使得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得到一个相当安定的环境,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因素,正是因为巴蜀地区相当优厚的地质条件,使得其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安定祥和的趋势。所以,总的来讲,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实践的研究过程之中不仅应当加强对巴蜀民族文化相关起源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充分的结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对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影响的具体层面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真正意义上促进研究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二、巴蜀民族文化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巴蜀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基本的特征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文化对于历史的影响。下文将针对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促进相关研究项目的稳步发展。

(一)巴蜀民族文化中自然风光和唐代田园诗歌

巴蜀民族文化之中优美的地域文化使得诗歌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兴盛的时期之中。恬静的山水、优美的风景可以为诗歌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作者在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面之中,在优美的景色之中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赞美兴趣。正如杜甫在其诗歌之中所描述到的一样“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这样一种优美的环境必然会为广大诗歌的作者带来丰富的创造灵感。同时,在其诗歌之后的几句之中,也体现出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诸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以,巴蜀民族文化之中优美的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可谓是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在实践的研究工作之中应当加以重点的关注和细致的分析。

(二)巴蜀民族文化地域气息和诗歌中的客愁思想

由于巴蜀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蜀地,而在入蜀之前,他们大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来到蜀地之后,感受到这里与家乡迥异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勾起客愁情结。当黄昏来临,年迈的杜甫因远离家乡、客居蜀地而乡思尤甚,在嘉陵江边独自落泪,“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又睹巴蜀这与家乡全然相异的景色:“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鹜后鸿鹊”,更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最后道出“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的苦水。“梅花欲开不自觉,棣尊一别永相望”,巴蜀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杜甫睹物思情。

总的来讲,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巴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相当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着相当鲜明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相关诗歌的发展过程和受到历史因素影响的相关层面内容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旨在更好的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相关文化作品研究工作的深入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2

1诗与乐──诵得其韵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每个学段的小学生古诗词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新课标在“读”和“背”中均强调了一个“诵”字,这既符合传统诗词的文体特征,也符合诗词的审美及教学特征。因此,如何在“诵”字上下功夫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何为诵?对其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同“吟”、同“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的读”;一种认为同“吟”、同“咏”有区别,“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侧重强调语言本身的节奏,而非音乐的节奏。其实,“吟”、“咏”、“诵”的内涵早就混同合一,之间难以区分明确的界限,当前,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的探索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这里用“吟诵”一词代替“诵”的称名。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歌是先秦以来就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的方式,其优越性、实效性早被证明,现在强调这种方式不过是对传统的回归。

其实,很多作品可以配乐吟唱,可以拉长声调吟诵,这些不仅仅本身是切入诗词情境的方式,也由于其形式活泼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2诗与画──悟得其境

宋张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而阅读、欣赏诗歌一个必要的也是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入画入境。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诗词多属于不必解作品,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作必要的字词疏通外,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旨意的挖掘上,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入画入境。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一首将多幅富有动感的画面高度浓缩于46字之中的传世佳作。但它又只不过是等待读者激活的一串符号,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从文字进入画境,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显得尤为重要。窦桂梅老师执教该课时,她先引导学生想象茅檐、青草、小溪等单独的画面,然后又通过小溪这条线将“瓮媪”、“大儿”、“中儿”、“小儿”等多幅画组合成一幕有立体感的生活场景图,然后,她又引导学生想象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被激活了,变得有血有肉有生命了。

这就是诗中的画,它的意蕴无限,内涵无穷,它能将人带回到古代诗人的生活中,让读诗的人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诗激活画,让孩子们脑海中的意象立起来的过程,不就是学生读懂诗词的过程吗?

3诗与情──品得其意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的目的即表情达意,情意统称为意蕴。意蕴中情是根本。因此读诗的最终旨归是入得其情、会得其意。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老师可谓引导学生在诗画中品情会意的高手。例如: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这个“卧”。看图,小儿的“卧”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趴、躺。

师:把“趴”“躺”送进诗句中,说说感受。

……

师:小儿的两个脚丫翘起来,想分开就分开,想合上就和上,想前后摆就前后摆……总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送他一个词!

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天真无邪。悠闲自得……

师:这是“卧”动态的时候,可“卧”还指“睡觉”或休息的时的安静,例如“卧佛”,多么安详宁静。那你再看小儿“卧”剥莲蓬的表情,再送小儿一个词!

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旁若无人……

……

老师从诗中的一个“卧”字入手,让学生反复咀嚼想象,不仅激活了孩子们脑海中关于小儿的那副画面,而且又透过画面十分自然的想到了使这幅画面有灵性的小儿身上流溢出来的那份悠闲自得,若无旁人之情。

同时,“醉”字也是窦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一个诗眼。当学生明白了瓮媪为什么而醉,醉成什么样的时候,我们也醉了。诗人心中那丰富的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不就跃然纸上了吗?诗中有画,诗中有乐,画乐中渗融情意。从教学步骤看,似乎是诵韵在先、悟境其次、品意为终,实则不分先后,尤其入情品意贯串始终。

4诗与诗──联得其类

当我们立足教材和孩子们一起诵诗赏画品意之后,我们还得丰富拓展诗词的学习空间,以一诗为端绪,联类引带,诗外觅诗,以诗带诗,用诗比诗。使孩子们在老师的比较教学中学会举一反三,自读自悟。如:

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纳兰性德有《长相思》、白居易不是也有《长相思》吗?

同一题材不同诗人作品的对比,刘禹锡的《浪淘沙》、王之涣的《凉州词》、杜甫的《黄河二首》、还有李白的《将进酒》。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真写作;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语言构建;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6-01

目前,在高考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倡导高考作文应该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其结果是学生不再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而去追求所谓的“艺术真实”,到最后却连“艺术真实”也失去了,因为“艺术真实”也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于是高考作文出现了大批语言空洞、没有灵魂的作文。这样的写作与当今提倡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相背离的。

为此,我们提倡学生作文的“真写作”, 这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真写作”就是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抒发出自己真实的感情体验,以情动人,以格感人,以理服人。自我写作动机、真情实感、鲜明个性、创意表达是“真写作”的主要特征。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笔者比较认同以下说法,它包括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真写作”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

一、“真写作”带领学生感悟真实情感,这是学生审美鉴赏的开始

审美是伴随情感发生的,“真写作”涵养学生的真实情感,这样审美鉴赏才有了开始的可能。学生的真情实感从哪里获得呢?

1.学生不是完全没有生活,而是没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所以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捕捉闪光点,寻找内心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感情才是个性的,独一无二的,有新意的。比如爬山这件小事,有的学生写起来如流水账,从山脚到山顶,一一道来,读之索然无味;有的学生会把爬山过程的曲折与情感起伏结合起来表达,抓住个性内容,借爬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而不是就事写事,虽是叙事却理趣盎然。

2.阅读优秀作品,也是获得感悟的另一种方式。毕淑敏说,“很多伟大人物在现实中已经睡去,但在书中他们却微笑着醒来。”学生在别人的作品中获得共Q,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就被进一步强化了;或者先从书本上体会了这种情感,当自己有了类似的真实体验,那么对这种体验也就不会“视而不见了”。读书体验和生活体验相互补充,感性经验和理性思考相结合,会使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更加深刻和立体。

二、“真写作”对学生语言构建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真写作”要求学生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其表达方式与特色不一样。快乐的情感,语言如跳动的山泉,和煦的春风,清丽流畅;悲伤的情感,语言多低缓曲折,如泣如诉;激昂的情感多用短句、排比,短促有力,气势磅礴……这其中包括词语、句式的选用,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只有多读多练,持之以恒,才能逐渐提升,并非一日之功。

2.“真写作”要求学生把真情实感表达得有个性、有创新。首先读书成诵可以积累优秀的词句,理解谋篇布局的妙处,也可以滋养精神,更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领悟力、创造力等。语文学科中创造性思维与思想创生的培养,离不开读的浇灌。其次利用课堂阵地,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带领学生不仅理解情感、碰撞思想,更要学习表达,锻炼表达。再次鼓励学生创新作文,突破旧有文体束缚,不拘一格,个性表达情感;鼓励学生写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等,由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真写作”要求文章要有 “格”与“品”,这体现着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4

【论文摘要】新课标下,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受到技术理性和标准的挑战,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正名迫在眉睫。本文以此为逻辑切入点,探讨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语文课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但是在“新课标”下,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语文工具化,用技术理性和标准来肢解文本之非审美现象又起沉渣。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功能被严重扼杀,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的审美功能乃至人的“生命世界”微妙、丰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教育方法的长期积淀、现行考试评价与导向机制的种种“泥淖”对语文学科审美功能的冲击与扼杀;基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完人”,让语文学科担负起“成人”的教育目标,为语文学科 的“人文教化功能”正名已迫在眉睫。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人”。而语文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发挥工具作用外,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润德”、“启智”、“成人”、“教化”的审美功能。 

具体言之,语文学科正是凭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审美空间结构昭示着其审美特性,并实现着其人文价值。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1.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语文学科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应该是抒情的艺术。《课标》和《大纲》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并“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此说来,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的对话仰仗于品味、感受语言,这就使得语文文本阅读成为一种体验式的阅读,或者就是在语言品味基础上主体心志的“入乎其内”。 

文本是情感符号的结晶。从文本的创作来说,情感易使作者产生创作的冲动,是联结艺术形象和主体情思的红线。从文本的接受来说,只有以情动人,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才能收到良好的审美体验效应。例如,在诗歌文本阅读中,我们应该懂得,诗人追求对应于时代诗情的主体建构,“我”既是时代的代言人又作为主体心态外投的独特情感范型在文本中得到凸显。这是一种以主体来洞察万物和传递诗情的方式,主体精神在重建着世界秩序,“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着物象,客体为主体所强烈地干预、征服和主宰。因此,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体的理想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内容就是在平静祥和与祝福表言下主体的矛盾与分裂。 

2.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这种审美情思对于文本而言,实际是一种阅读空白,仰仗于主体审美想象的认同性或求异性参与与填补。在这个意义上,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就是缪斯展翅高飞的羽翼。主体心理场强烈充沛的情感体验易于激发思想,引发想象的纵情驰骋;大胆丰富的想象,又有助于开启情感的闸门,并使之得到形象贴切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情感体验是触发审美想象的原动力,审美想象则是情感体验的强化剂。 

优秀的文本都是真实独特的审美情感与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的自然融合体。父亲在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背影”需要主体认同性的审美想象参与,并进行富于人本特性的空白填补,明确这就是爱子情深(朱自清《背影》);八九岁的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挑着小桔灯在山路上伴“我”行走的情景,同样需要主体的审美想象参与方可领悟出这是成人都难以做到的镇定、勇敢和乐观(冰心《小桔灯》)。

3.多采的人本性。文本的写作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捕捉、创造过程交织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文本正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体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存在,是作者理性与感性、情思与形象在瞬间猝然结合的产物。因此,文本的阅读价值需要也只有主体的参与认知才能实现。所以,人本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之一。 

 

二、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语文学科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多采的人本性等特性要求人文精神内化需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美读,突出语文学科的主体审美体验性。“美读”是感知语文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进而获得审美体验。“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吟咏诵读,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江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从而让学生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2.指给学生文本阅读的门径而不是“填鸭”,突出语文学科的审美想象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这种愉悦感 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或想象。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吟读杜甫诗韩愈文,渐感舒畅愉悦,这种感受或想象如那美丽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驰骋想象,“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想象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3.文本分析坚持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多采的人本性。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其次,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常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应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很容易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身上找到保尔的影子。新课程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决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再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满含着人性的精神产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着眼点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甚至实用(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肢解作品)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质,在人物的惯常行为中“提炼”哲理,而应该多发掘作品中的鲜活的人性,用以感染学生,熏陶品格,丰满人性,达到“立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48. 

[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8-90.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5

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学风、传统习惯、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高校学校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信念目标、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办好大学最为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推进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学校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校园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校园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文学、书画、文艺、体育、公益事业等社团活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在学校文化指导和社会文化影响下,也受学生自我现代意识的驱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它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唤起青年学生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高层管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办学规划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性、引领性的作用。教师教育永远是基础,是关键。学校文化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学校文化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甚至舍风,尤其是学术传统等更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相沿成习、代代承传着。

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包括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和谐的人”。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永远以培养“和谐的人”为目标。

对于大学而言,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其根本教育任务不是在于技术层面,而是以培养“和谐”的人作为最根本的培养目标。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要使一个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愚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决不是仅凭知识的传授就能够实现的。目前,国外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体系的组织上,不仅要重视科学和专门职业化教育的倾向,更要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引导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一)通过教学活动实施人文学科教育

首先,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培根·论读书》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格物之学使人深沉,道德哲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是人文教育与性格塑造的精彩阐释。“文以载道”,纵观我国历史文化,任何一部一本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对人的素质提高一向得到哲学、文学、史学、甚至科学家教育家们的青睐和肯定。文学作品以饱满的感情打动人,以鲜活的形象感染人,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人”与“文”合在一起,才是一种真善美完整结合的状态。把文学看成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古代有“诗言志”的说法,孔子进一步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西方先哲们对文学的功能也很早就有了认识,提出“寓教于乐”、“教育”、“净化” “精神享受” “生活的教科书”等著名观点,还认为文学具有促进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相互了解、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感情等等。所以人文教育中文学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等等。正如《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强调了诗歌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

其次,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促进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繁荣。然而,在以技术为主宰的现代社会,唯科学主义倾向导致了价值趋向和伦理准则的偏离与淡化。在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独尊技术知识的教育也逃离不了对人文性的遮蔽。学生知识的增长是以情感的失落、责任感的丧失、对生命的漠视为代价的。构建学生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形成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德育创新的必然。人文精神的形成不在知识层次,而在心灵的体悟、信仰的引领、人格的塑造。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过:“一个人把握真理的能力是与他体验、感悟痛苦的能力成正比的。”挖掘自然科学中的理性价值与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哲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引领学生形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再次,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在人格与心理能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心理能分布在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中。本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冲动型、享受型、非理;自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现实、功利的行为;超我占有的心理能高时将导致奉献型、道德型、理想型行为。将这种解释与冯友兰的四个人生境界中的前三个对应:本我的心理能高,即“自然境界”对应于“动物人”;自我的心理能高,即“功利境界”对应于“普通人”;超我的心理能高,即“道德境界”对应于“贤人”;“天地境界”对应于“圣人”。 正是人格形成中蕴含着能量守恒,由此而产生内在心理能的相互制约将导致人们常常觉察到的痛苦和不安。以本能性的原始动力与超越本能性的非原始动力的冲突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本我与自我心理能的膨胀必然导致索取意识的扩大,其结果是以自我以外的环境能量补偿为代价,而环境能量的不断减少必然造成环境因能量亏损。

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普遍性的自然法则必然也适应于人类。一个存在于人类群体中的个体必须懂得本我和自我心理能的扩张,必然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受损为代价。很自然,这种受损的反复刺激,受损的部分也必然出现反馈,个体的欲望也由此得到制约。通俗地讲,一个人总是占“便宜”是不会长久的,占便宜的同时也在“吃亏”。这种“吃亏”的表现在于占便宜时已经注定损害了被占便宜者的正反馈,失去正反馈就等于失去了信任。这就相当于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自己污染了自己生存的“环境”,环境所产生的“报复”就在所难免。所以做人中,蕴含着“能量守恒”。

人文关怀是超我的心理能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者首先要有人文关怀,其次才是专业知识。教育者通过本身的人文关怀向学生传递人文情怀,让学生的人文情怀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这种人文情怀具有不分专业的普遍价值意义。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人文氛围的熏陶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对受教育者进行启迪心灵、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核心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促发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境界。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积淀形成固定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人文氛围,缺乏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没有绿色的沙漠,水枯绿乏,教育目的将难以全部实现。

人文教育需要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传统文化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历练等途径来实施。正如《礼记·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只有将人文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并外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实质。 上大学,不仅要求知识,学技术,还要培育自己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和他人的精神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思考探索“人生目的,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应建立起怎样的合理健全的关系”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以至信仰,为一辈子的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不断开拓自己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性格,在发展个人爱好、兴趣中充实与发展个性,提高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想象力、审美力、思维力与创造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爱因斯坦所说的“和谐的人”。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既包含人文知识的形成和教育方式,也包含科学知识的形成与教育方式。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具有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精神的角度之一就是理解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即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深刻关联。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说的:“从哲学的最美好、最深刻的意义上说,对科学的人文理解,就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往往并未被人们所理解,其根源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受狭隘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束缚。其实,科学同艺术等文化活动一样,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人文性。爱因斯坦曾说,“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对世界的描绘,只不过是二者所运用的语言和手段不一样。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证明了由于二者的融合而带来的现代科技与人文双重繁荣的社会景象。因此,教授自然科学的教师结合所讲授知识将科学精神和自然法则的理性思考渗透于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行的。这种以“润物细无声”之人文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高校人文教育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等三个方面。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奋斗精神、超越精神。正如我国一位著名院士所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成为了关键。

人文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有的民族心理和情感体验,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文情怀主要指:不轻易放弃的理想情怀;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情怀;心态坦然的开阔情怀;关爱一切、善待一切的普世情怀。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校园环境中人文情怀的淡化使得各高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疏远。高校人文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当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人类社会中人性是伟大的,人性是由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国家之情、民族之情等情感构成的,它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杜甫之所以被誉为“诗圣”正是由于他具备了“六情并重”的普世情怀。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人文情怀缺失的社会中,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渴望情感,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六情”的存在,从而导致现在一些大学生泯灭人性、走向极端、自毁前途、害家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