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1
摘 要:北农科技园结合北京昌平地区的资源、气候、良好的硬件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但当前的水平仍旧不高,本文从园区的发展优势、现有项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北农科技园的休闲农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北农科技园;休闲农业;体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128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高度发达和居民相对富裕背景下发展起来、农业转型阶段的新的产业形态。随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扩大、休闲内容的充实,休闲农业能够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休闲农业以传统农业为基础,近年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在提供新鲜、安全的农产品的同时,附带观光、创汇、教育等特点,有加快城乡融合,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与特色化的功效。休闲农业是观光农业旅游的高级形式,农业技术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实现生产过程的动手实践,游客可轻松愉快的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 ,此外,还能学习农业、生物、生态的相关知识。
北农科技园隶属北京农学院,地处昌平区、毗邻北六环,交通便利,是北京中小学生、北京农学院农事农时的实践教学基地。北农科技园引领新兴休闲农业使游客可参观、体验各种农业项目,将社会需求和农业院校的硬件资源有机整合,使游客充分体验农业乐趣,休闲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 以多样化体验项目为特色的休闲农业
科技园引进高新农业技术,起到很好示范观摩效果,在园区游客可进行水果采摘、农技学习、苗木认养及标本制作等活动,极大的满足了游客的各种需求。
1.1 农事实践体验
在日光温室前的土地上进行起垄作畦、中耕松土,进行水稻、玉米、马铃薯的种植,让游客了解到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技巧,对农事实践活动有了比较深刻直观的印象。
1.2 学技术、悟农道
学农“技”、更要懂农“道”。传统农耕智慧,需要通过劳动加深体会。此外,园区工作人员还耐心对游客讲解传统豆腐的发展史及磨豆腐的基本流程,让游客亲手磨豆腐,使游客体验到农事艰辛和农民劳苦。同时,开展欢乐农事体验,特色的玉米脱粒、独轮车运粮、扁担挑物等让人回味无穷。
1.3 欢乐自娱、丰衣足食
将分割成块的土地认养给游客,他们可无拘束的种植、采摘水果、蔬菜和花卉,园区内也可提供由园内工作人员代管的服务,游客只需定期来此随时检查关注自己经营作物的生长情况即可。此外,让游客亲自动手收割田间蔬菜、林间捡鸡蛋,提高家庭的沟通协作的同时,游客也体会到了乡村自然之美。
1.4 寓情于景,强化学习
设置有特色的情景,引领课堂书本内容的延伸,使游客展开无限遐想,比如在学习骆宾王的《咏鹅》时,就可把园区散养的鹅放入水塘让同学们进行想象回味。
1.5 植物识别和标本制作
游客识别果树、花卉、蔬菜,在游乐中走进自然,并采集制作各类不同的植物标本。北农科技园曾受北京市教委委托,结合科技园现有植物资源特色,向中学生开放动手实践能力的平台,科技园的多位老师授课讲解植物识别要点、标本制作技巧,深受社会好评。
1.6 参观农业生产线
科技园建有多家农业标准化生产车间,如酸奶加工厂、葡萄酒加工车间、蘑菇菌棒生产流水线、饲料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生产线等,加深了游客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的了解。
1.7 休闲运动
借助科技园内的绿色生态环境,打造运动项目,如攀岩拓展、竞走、跳绳、乒乓球和篮球等运动项目,增强游客身体素质。
2 园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议
2.1 增加休闲服务,引进品牌项目
打造安全、舒适的就餐娱乐环境,打造主题休闲农场,在硬件建设上增加资金投入,打造更多有品牌的大中型项目,力求让“园区有特色可看,农民有事情可做,学生有东西可学”。
2.2 规划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发展园区休闲农业的首要思路,更大程度的争取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积极贯彻开发与保护结合,不能一味的盲目搞建设,让消费者仅仅体验收果、摘菜的农家乐,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却让层次停留在一般现代农业水平,得不偿失。
2.3 打造高新休闲农业
农业发展、园区增收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立足点,继续依靠都市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技术优势,重视休闲农业的开发新途径、引进新“种质”、新“材料”,积极打造高新技术式的农业园区。
2.4 增加宣传力度
北农科技园也因休闲农业能带给游客全方位的舒适感受,而愈加得到北京地区游客的关注,要不断扩大其知名度,需要依靠政府力量向社会各界推荐,同时,科技园要充分展现学校“窗口”的作用,加强网站的建设,并依靠北京农学院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借助媒体力量,通过专访、专题节目、新闻、板报等途径扩大宣传;借助其他途径,如通过入园企业的大客户介绍,通过入园参观的中小学生的传播,通过政府对外传播等。
3 结语
休闲农业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农业目标单一、技术落后的弊病,本文综述了北农科技园休闲农业现有情况和前景分析,为下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休闲农业是一新兴事物,北农科技园的休闲农业也仅有3a时间,加之笔者学术和研究水平有限,势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欢迎同行各界人士来完善和指导。
⒖嘉南
[1]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39-42.
[2]周淑景.农业转型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6):25-34.
[3]徐广才,史亚军,谢翔燕,等.休闲农业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5):306-311.
[4]郭焕成,孙艺惠,任国柱,等.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8(4):453-454.
[5]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23-24.
[6]俞菊生,吴轶韵,罗强.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5):1002-1006.
[7]段小力,张黎强.都市休闲创意营销的策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9):307-311.
[8]牛君仪.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对策[J].生态经济,2014(1):124-125.
[9]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4):144-145.
[10]王树进,陈宇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9):38-39.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2
关键词 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现状;湖南娄底
中图分类号 S7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41-02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深入分析休闲农业园的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1.2 问卷调查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调查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1.3 数据分析
运用SPSS19.0、Excel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问卷调查情况
2.1 调查地点的选择和问卷分布情况
考虑到调查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原则,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和对娄底市15所休闲农庄的现状进行了解,问卷发放数均为20份,问卷有效率达90%以上。
2.2 调查时间的安排情况
该研究中的游客满意度调查主要是选择周末人流量比较大的时间段,对娄底市15家休闲农业园的游客进行问卷发放。采用现场调查现场回收的方式回收问卷,每个调查点分别发放问卷20份,15个调查点共发放问卷300份,总共收回289份,有效率96.3%。
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景观满意度调查
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从植物景观总体印象、植物品种、植物色彩搭配、滨水植物景观、植物地域特色、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与植物有关的农事活动7个方面分析游客对娄底市15家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的满意度情况[1-2]。游客对植物景观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尚可、不满意3个档次。
3.1.1 植物景观总体印象。游客对娄底市休闲农业园的植物景观总体满意,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1.2 植物品种。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休闲农业园的植物品种满意度较低,仅有8.3%的游客满意,51.21%的游客表示尚可,接近1/2的游客不满意园区的植物品种搭配,不满意率达到了40.49%。其中,神龙生态农庄、澎湖湾休闲农庄、三友农业生态庄园的游客满意率为0。由此可见,娄底市的休闲农业园普遍存在植物品种的丰富程度不足的问题,提高植物品种丰富度是今后的重点努力方向。
3.1.3 植物色彩搭配。在植物色彩搭配方面,游客满意率是所有调查单项中最低的,仅为6.23%。其中,九龙仙女山庄、白马水库、流水潭农庄、竹香园生态农庄、三友农业生态庄园的植物色彩搭配这一单项的游客满意率为0,不满意率分别达到了45.00%、44.44%、55.00%、44.44%、52.63%,都有1/2左右的游客表示了不满。以上分析表明,目前娄底休闲农业园的植物色彩搭配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今后如果能在这方面做出较大改善,相信游客对休闲农业园的整体满意度会有较大提高。
3.1.4 滨水植物景观。人具有亲水性是一个普遍规律,在世界各国园林景观设计中都会有很多满足人的亲水性的设计。因此,在进行休闲农业园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时,既要满足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还应对人的亲水性有所考虑[3-4]。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滨水植物景观的满意度较低。其中,顺鑫生态农庄和三友农业生态庄园的游客不满意率分别达到了70.00%、68.42%,有近7成的游客表示了不满。可见,娄底市休闲农业园的滨水植物景观有待进一步改善。
3.1.5 植物地域特色。植物地域特色对于休闲农业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地域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能更好地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地域独特的景观,对吸引外来游客的到来具有重要作用[5]。
通过调查发现,娄底市休闲农业园在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的植物景观上还有很大的不足。这表明,游客对植物景观地域特色具有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休闲农业园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在今后的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地域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
3.1.6 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搭配。植物景观在整个景观序列中并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周围的其他景观要素搭配,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景观效果。游客对此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达到了18.34%,感觉尚可的游客占到57.79%,只有23.87%的游客感觉不满意。总体来说,游客对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还是比较满意的。
3.1.7 与植物有关的农事活动。与植物有关的农事体验活动可以说是休闲农业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游客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园区的总体印象。
通过调查发现,40.48%的游客感觉与植物有关的农事体验活动较少,52.25%的游客感觉尚可,仅有7.27%表示满意。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与植物有关的农事体验活动不但较少,且方式单一,除常见的采摘外,没有其他较有特色的农事体验活动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2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3.2.1 植物景观粗糙,缺乏管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游客不满意娄底市休闲农业园的的植物景观现状,主要是园区的植物景观模式较为单一,不同园区的植物景观大同小异,没有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园区中栽植的植物,不仅要使其成活,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精心的养护管理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让游客最大限度地欣赏植物景观带来的美。据调查,娄底市休闲农业园普遍存在对植物管理粗放,甚至缺乏维护管理的现象。如新天地生态农庄,园区中很多大乔木枝叶稀疏,长势较差;有很多灌木虽有过整形,但因没有及时修剪,影响了整体效果;地被植物杂草丛生,部分枯黄、枯死,缺乏美感;部分绿地泥土,没有种植地被植物。顺鑫生态农庄和三友农庄的驳岸简单硬化,没有栽植水生植物,造成驳岸线条僵硬,景观效果大打折扣;顺鑫生态农庄的烧烤台周边杂草丛生,缺乏必要的植物配置和管理。
3.2.2 植物景观较缺乏地域文化内涵,植物应用种类不丰富。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与成就,地区性是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6]。
通过调查发现,15家休闲农业园在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的植物景观上还有很大的不足,这与游客对植物景观地域特色的强烈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园区现有的植物景观只重视简单的形式美,在植物景观文化性的表达上还考虑得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乡土植物种类应用过少,对于大量具有开发价值的乡土果树、蔬菜与药用植物、作物、观赏植物都缺乏应用。另外,色叶树种应用较少,造成植物色彩搭配单调,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3.2.3 与植物有关的体验性活动种类较少。与植物有关的体验活动可以说是休闲农业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游客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对园区的总体印象。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游客都感觉娄底休闲农业园的农事体验活动较少,且方式单一,除常见的采摘外,没有其他较有特色的农事体验活动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2.4 垂直绿化有待加强。垂直绿化是现代园林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加绿色空间,还可以在夏季起到降温减尘的良好生态效应。调查中发现,娄底市的休闲农业园垂直绿化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应用较少,大部分建筑墙面、围墙、花架、坡地、山石都缺乏垂直绿化;二是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种类有限,主要为扶芳藤、金银花、爬山虎、紫藤、迎春、洋常春藤这几种。
4 参考文献
[1] 袁凌.深圳青青观光农场总体规划构思及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1996(10):46-49.
[2] 杨雄楚,滕典,朱定广.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详细规划[J].时代建筑,1997(2):37-39.
[3] 袁梅,林萍,刘洋,等.云南乡村旅游地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及其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73-175.
[4] 徐琴,陈月华,熊启明.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7(3):72-74.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3
关键词:规划背景;布局;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64-2
1 规划背景及综述
1.1 规划背景
环境保护是世界性潮流,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取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适应全国环境保护形势,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形势的需要。
1.2 生态示范区类型
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和探索,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生态农业型生态示范区;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型生态示范区;乡镇工业型示范区;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生态破坏型生态示范区。
1.3 规划综述
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的打造、建立及经营,是综合性的生态示范区,必须基于现有特色资源,加以整合、修复、扩大再利用;以生态环境的建立和保护为基础,以适度开发利用为促进,通过生态湿地环境的建立来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效益来回馈生态环境建设,满足规划区生态、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海陵北部生态示范区是海陵区探索城镇近郊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先行试点。
2 规划概况
规划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东至碧桂园、泰东河,西至卤汀河,南至新通扬运河,北至启扬高速、海陵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38平方公里。泰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历史遗存分布于海陵和兴化两地。基地位于海陵与兴化之间,与海陵主城仅一河之隔,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著名历史文化资源有渔行古村,重大节庆有大型庙会活动。海陵城北生态示范区域内水系发达,河道纵横,属苏中里下河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组成部分,是里下河地区著名的水乡,坑塘及水域面积约占规划区用地的26%。
在规划区北侧有启扬高速,从扬州到启东,贯穿江苏省东西,将规划区与长三角地区其它城市便捷联系起来。
3 发展功能与定位
3.1 功能定位
展示海陵“生态名城”的绿色载体,彰显“渔行文化”的城市名片,体验“水城慢生活”的旅游胜地,推广“现代农业”的典范。
3.2 功能导向
生态功能:以湿地涵养、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为主的,海陵区北部的生态安全防护屏障;旅游功能:依托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适度发展的,集水乡生活体验、生态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度假基地;文化功能:以泰州整体文化及渔行村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慢生活”体验区;农业功能:以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为主体,集现代高效农业、特色观光农业、观光林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示范基地,并作为泰州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配套产区。
3.3 发展引导
配合泰州发展趋势,依托海陵主城及主城区所倡导的“水乡慢生活”主题,与主城合二为一,建设成为海陵区水乡主题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
4 功能结构及用地布局
4.1 发展导向判断
规划区所处的城乡结合地区的特殊地理区位,促成了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导向:“南游、北农、西居、东林”,具体如下:
①南游。北部生态区通过整合渔行水村、丁冯村和唐甸村的优势特色资源,适度发展城市近郊水乡休闲旅游,融入主城区“以水为魂,打造梦里水乡慢生活”的旅游主题,并承接主城区旅游功能转移。②北农。在城北现代农业走廊规划中,已确定了本规划区作为农业大走廊的重要节点,依托已有的农业资源发展壮大,发展形成泰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基地。③西居。规划区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现状杂乱蔓延的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合归并,集中布局安置在海陵北路沿线,形成了西部集中带状的整体式规划格局。④东林。规划区东侧人口密度低,农村居民点少,不受各类建设用地及污染源的干扰,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林地资源;是发展生态涵养林的理想区域,通过逐步关停沿河造船企业,实行生态复育行动,发展生态涵养林,加强整个规划区的水体生态涵养。
4.2 功能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轴连两心、一带串四片”功能格局。
①一轴连两心。一轴,即以东风北路为主轴的生态展示轴。两心,即水乡休闲中心和生态度假疗养中心。水乡休闲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依托渔行古村和丁冯水村,集乡村体验、水上娱乐为一体;生态度假疗养中心,位于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结合规划生态湖设置,集滨水休闲、疗养度假等功能于一体。②一带串四片。一带,即生态缓冲带,沿宁启铁路两侧设置生态防护绿带。四片,生态农业片区,水乡休闲体验片区,生态涵养片区和生态复育片区。③三翼接四方。三翼,即西侧的卤汀河生态涵养通廊、南侧的新通扬运河生态涵养通廊和东侧的泰东河生态涵养通廊。四方,即北部的里下河湿地生态区、东北部的溱潼湿地生态区,以及东、西两个方向的城北生态大走廊。
4.3 用地布局
规划用地布局以片进行统筹安排。
4.3.1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在泰渔路以北设置大面积设施农业用地;在泰渔路以南、宁启铁路以北设置观光农业用地;在社道河以东、泰渔路以北设置标准化水产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海陵北路设置条状村庄建设用地,并配备相应公建用地。
4.3.2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西区域
根据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片区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归并,同时考虑到“就地城镇”发展需求,在渔行村北侧、东风北路宁启铁路交叉口西南侧、站前路海陵北路东南侧设置商业用地,用于社区层面公建配套。在东风北路与盐河交叉口西南侧设置公园绿地和商业用地,主要用于生态旅游开发,打造水乡特色旅游的门户;在东风北路、站前路交叉口西南侧增设商业用地,主要用于花卉交易。
4.3.3 宁启铁路以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放大东北部水面规模,打造人工生态湖,并结合湖面增设旅游开发用地;结合城北新农村建设规划,保留东风北路、社道河交叉口东北区域及社道河、斜风河交叉口西南区域村庄建设用地。
4.3.4 宁启铁路以南、东风北路以东区域
结合当地经济条件及生态、产业发展需求,取缔盐河沿岸违章造船工业企业用地,保留盐河北侧苏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用地。
5 道路交通规划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交通系统,全面支撑生态区交通发展目标――“快速通达、有机互联、慢行体验”。
5.1 对外交通规划(快速通达)
规划区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路和城市道路为骨架的“三纵三横”方格网对外道路交通系统。
5.2 乡村道路规划(有机互联)
乡村道路具有三大服务主体:自身交通出行,产业发展需求和旅游交通需求。乡村道路规划宽度为7米。对各大功能板块(生态板块、旅游板块、农业板块等)进行有机串联,加强各大功能之间的便捷联系。
5.3 慢行交通规划(慢行体验)
5.3.1陆路慢行交通
规划结合乡村道路的设置,整合自行车慢行交通,划定自行车道,形成环生态区的陆路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结合公交换乘枢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沿途多处选点设置B+R非机动车租赁硬件设施,统一管理,便于游客就近租/还。
5.3.2 水路慢行交通
通过对河道水系的深度梳理,选取并打通部分水体条件较好的河道,结合旅游功能的布局,形成水路交通游线。
5.4 公共交通规划
5.4.1 公交首末站和换乘枢纽
东风北路和盐河交口区域西侧,是生态区休闲旅游主起点,客流集散量大。规划结合旅游功能的设置,在该区域建设1处公交首末站,并打造成为换乘枢纽,用以对接泰州主城往返的公交流和周边城市旅游客流。
5.4.2 公交线路
结合公交首末站的设置,规划设置2条双向环路的生态区内部公交路,串联生态区所有功能板块,实行本地居民公交出行与游客游览共用形式,根据季节性公交客流量弹性设置发车间隔时间。
6 生态功能区划及空间管制
6.1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
规划借助泰州市总规中确定的“清水维护通道”,将本规划区与城北地区其它生态群落连通融为一体,从大区域角度建立整个城北地区的“生态湿地体系框架”。
6.2 生态功能及空间管制区划
结合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要求,将全区划分成3个生态功能管制分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3个生态区包括:禁止区、限制区、宜建区。其中禁止区面积为625.48公顷,具体可分为:设施农业区228.69公顷,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为限87.18公顷,卤汀河生态通廊37.29公顷,泰东河生态通廊13.19公顷,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43.19公顷,宁启铁路生态通廊61.86公顷,生态复育区154.08公顷。限制区占地面积395.19,分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为限199.07公顷,生态涵养区196.12公顷。宜建区占地266.13公顷,分为:生态宜居区247.19公顷,生态经济发展区3.72公顷,生态旅游开发区15.22公顷。
①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括设施农业区、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北)、卤汀河生态通廊、泰东河生态通廊、新通扬运河生态通廊、宁启铁路生态通廊、生态复育区7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625.48公顷,是景观及生态安全格局中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②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观光农业区(铁路以南)、生态涵养区2个生态分区,用地规模为395.19公顷。该区域现状具备一定的生态基础,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区域之一。各生态分区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业和林业,禁止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建设,该区以生态资源建立与保护为主,在保障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③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包括生态宜居区、绿色产业发展区、生态旅游开发区共三个生态分区,是城北生态区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亦是本规划区的主体经济产业区域。
7 结语
生态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如何在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为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韩世华.关于城市规划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与创新问题的思考[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4
关键词:空间层次;都市农业;产业选择
据报道,近年来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8年,城市居民人数首次在历史上超过农村居民,预计至2050年世界人口的70%是城市居民。在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4.72%,城镇常住人口达91425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市农业也有了长足发展。都市农业一般是指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高层次、多形态绿色产业。它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规模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经济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连的一种农业产业,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果蔬产品、有机健康的农产品、可观光休闲的基地,保障、丰富城市生活,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都市农业、助力城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文献综述
围绕都市农业的相关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多数学者关注了具体地区都市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梁丽娜和李奇峰从农业种植、农业供应链、休闲农业、农村智能信息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北京市数字化产业与都市农业的融合发展模式。钟佳利等对成都当前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土地资源、发展机制、供给模式与行业标准4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华贝贝等指出临沂市河东区都市农业存在竞争力弱和融合程度不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转型升级、拓展功能以及完善运营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张玉芬和吴红聚焦于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从用地方式、土地污染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刘一鸣等则关注了天津市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部分学者则聚焦于都市农业的某个具体功能。于姜莉等以潍坊市坊子区三个农业休闲旅游带为例,重点分析了都市农业中休闲和观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赵婵璞等则以茂名市小东江田园风光带为例,重点从彩色农业景观和立体农业景观两个方面探讨了都市农业中的景观设计。骆希等聚焦于都市农业中的粮油功能区,并以崇州为例提出建设粮油产业集群、构建农业经营组织、践行绿色兴业兴村等多条发展路径。少部分学者关注了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问题。褚立岑构建了湖北省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系统,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赋权法以及熵值法进行了评价。综上所述,目前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具体地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某一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发展水平评价等方面。在实践中,都市农业涉及的产业很多,而距离城市的远近又对产业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这个方面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拟在空间层次视域下对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选择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产业选择
都市农业是个大的概念,其中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许多产业,各个产业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发展所需的农业资源和外部条件也不一致,所以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兼顾的发展模式下,还要根据各产业的特点合理规划,使得各个产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市农业发展根据距市区的远近可划分为4个层次:市区、近郊、中郊、远郊。市区土地资源有限且成本很高,所以市区都市农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生态功能,如为市区居民提供公共绿地资源,而经济功能主要是特色农产品和水产品、绿色产品的销售和相关餐饮。近郊都市农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经济功能。近郊土地资源价格比市区低,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而且贴近消费市场,所以近郊较适合发展高附加值的都市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农产品贸易等。中郊都市农业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功能。中郊土地价格资源较为丰富且价格适中,物流费用也适中,该区域是非常适合农副产品生产的区域,而且城镇居民日常到此区域休闲旅游也较为便利,所以较为适合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农业观光和体验、农家乐等项目。远郊都市农业主要偏重于生态功能。远郊土地成本较低,政府只需少量资金辅助即可实现维护本地区生态平衡的生态功能,该区域适合种植林木果树这种周期长、生态功能明显的作物和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项目(具体如图)。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网络化与智能化的都市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小农户占农业经营户的比例高达98%,占耕地面积达70%。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如对接大市场的困难;不具备资金优势,农业投入能力不足;不具有规模经营优势;经营农业的积极性减退等。此外,农业劳动力当前的老弱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产品成本的提高,增加动植物疫病防治、现代农业技术采用和食品安全治理的难度,影响农业经营效益和农业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实现。解决以上矛盾,建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关键。目前,新技术在不断为传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赋能,市场中出现了许多基于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例如,慧种地、农医生、田田圈、嗡嗡农服等。然而,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建立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较易出现地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建设速度慢、与传统服务体系缺乏协调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例如,完善网络等基础设施、组织农户参观新型农服企业的现场和参加培训、搭建传统农服体系与新型农服体系的协调平台等等。
(二)推进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都市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村家庭生产为基础,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都市农业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首先,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方式对龙头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减轻经营压力。通过贴息和补贴等政策引导龙头企业进行农业技术改革、技术研发、品牌宣传等,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其次,建立融资互动平台。健全银行、龙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协调金融机构创新银企信息沟通平台,对龙头企业的优势项目优先推荐,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龙头企业银企洽谈会,促进银行、龙头企业和政府信息对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最后,在企业用地方面可给予优先优惠政策,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对于已经形成规模的产业可建立相应的农产品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建立农产品连锁专卖体系,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业态。连锁专卖方式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种流通业态适合高附加值、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销售。政府在此类连锁专卖店的建设上,可以给予税收的优惠和房租补贴。此外,要积极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在乐购、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设置绿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专柜,同时可积极开拓社区便利店,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再者,可建立都市农产品信息网,在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平台进行网络销售,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空间。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一方面,开展土地整理,严格保护耕地。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一些农业用地变为了非农业用地,而今后随着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土地仍有一定需求,要严格贯彻和执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对农业土地面积严格保护;将各乡镇建设的工业园区进行统筹规划,提高园区土地使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在保护现有生态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强生态林建设,建立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护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共同组成的生态林体系。保护和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有更大的开发价值;合理的开发则能为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要在保护的基础上,鼓励以湿地公园、休闲农庄、森林公园等形式全面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梁丽娜,李奇峰.北京都市农业数字化建设路径与前景[J].农业展望,2021,17(07):73-77.
[2]钟佳利,孙强,魏成轩.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01):118-120+124.
[3]华贝贝,刘振宁,刘媛,王永慧.临沂市河东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2(01):50-52.
[4]张玉芬,吴红.乡村振兴战略下都市农业土地利用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4):33-35.
[5]刘一鸣,王小琼,樊晓盼.天津都市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性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22,29(01):66-70.
[6]于姜莉,毛金玲,刘红.坊子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48-49.
[7]赵婵璞,王美溪,张天柱.都市田园建设中农业景观的应用研究——以茂名市小东江田园风光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07):191-193.
[8]骆希,李雪,陈巨.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五大路径[J].产城,2022(01):54-57.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5
关键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近年来,中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1-10]。近年来,专家学者针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论述日益深入增多,王鋆等[11]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定义与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杨华等[12]对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使用做了辨析与厘定;李旭东等[13]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以及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与对策。针对休闲农业概念的研究,有益于帮助产业梳理发展思路;针对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的研究,有利于帮助休闲农业整体升级,但具体到区域的休闲农业发展,因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相应研究报告提出对策的迁移性较差。王继东等[14-20]对郑州休闲农业的研究表明了郑州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申丹萍[21]对丰乐农庄的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但现有研究对郑州休闲农业整体发展的指导性不够清晰。郑州市是河南省会,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全国也越来越有影响力。笔者通过这几年休闲农业业务工作的开展,对郑州市所辖县(市)区休闲农园、休闲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和国家农业公园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地方主管部门、经营者、从业人员、带动农户以及部分游客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结当前发展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郑州市休闲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郑州农业资源优势,以期解决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针对郑州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1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郑州休闲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改善农村(庄园)基础设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致富增收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调研组也发现,当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发展环境还需要净化,产业内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仍有待解决。
1.1主要成就
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紧扣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自然资源,立足“沟通城乡、优化生态、服务市民、富裕农民”,以挖掘农村文化内涵、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抓手,以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支撑,着力绘制“山、河、沟、岭、原”美丽画卷。郑州休闲农业已初步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农民致富增收平台、都市现代农业样板,为建设“美丽郑州”做出了重要贡献[22-27]。
1.1.1产业规模壮大,经营效益提高,带动能力增强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郑州市共有休闲农业庄园186家(13.33hm2以上规模型),特色村18个,年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18亿元,带动5.9万农民致富增收。
1.1.2发展类型多样,经营主体多元,投资渠道拓宽
郑州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地理区位、文化底蕴,挖掘乡土文化,注重文化创意,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农家乐、休闲乡村和农事节会活动为主的休闲农业经营形式。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建成已成为郑州休闲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并丰富了休闲农业发展类型。近年来,郑州市大力推动农耕文化依托型、农事节会带动型、农业景观拉动型等多样化模式发展,逐步形成了集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的产业体系。随着社会资本大量进入休闲农业领域,逐步形成了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多元化的休闲农业投资格局。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融资能力显著增强,促进了郑州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稳定持续提升。
1.1.3内涵不断丰富,功能日趋完善,品牌持续提升
郑州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挖掘中原乡土文化,展示农耕文明,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人文化创意的道路,将中原地域特色文化、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纳入到经营范畴,使休闲农业内涵逐渐丰富。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品牌策划和文化消费项目开发,郑州休闲农业逐步形成了观光、游憩、娱乐、体验、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综合体系,不断提升了产业功能。近年来,惠济区的丰乐农庄、中牟弘亿国际庄园、新郑君源有机农场,以及二七区的“樱桃节”,荥阳的“河阴石榴节”,中牟的“西瓜节”、新郑市的“枣乡风情游”等已经成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品牌。
1.1.4休闲主题明确,空间布局优化,协调同步发展
2013年,郑州市围绕都市区建设规划,立足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结合自然禀赋及区域内休闲农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按照布局区域化、建设规模化、主题特色化、市场差异化,规划了五大休闲农业示范区和五大精品线路。2013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走进乡村寻梦田园”系列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及休闲农业企业星级示范创建评定工作。郑州休闲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示范企业,到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再到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协同发展格局,呈现出点线面同步协调发展态势。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郑州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发展环境和产业内部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2.1规模有待壮大,结构有待优化,服务有待提升
郑州休闲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产业规模依然较小,产品总量供给不足。2013年郑州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00万,若按人均每年2次休闲农业消费计算,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800万人次,而目前年接待规模仅为1500万人次,接待能力尚有近300万人次的缺口,如果再加上省内、省外乃至国外游客,当前郑州休闲农业规模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消费旺季,接待能力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休闲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小、散、低”的问题,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当前休闲农业庄园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内部各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行业间的合理分工,各个主体都比较重视自身内部资源,但对相互间的分工协作还不够重视,多数未能形成产业链共生关系,难以获得专业化分工效率,还会形成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28-29]。服务接待水平有待提高,休闲农庄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还不完善,从业人员服务离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员工缺少职业教育或专门培训,餐饮服务、客房管理、接待礼仪、导游讲解等水平有待提升[30-32]。
1.2.2产品品位不高,内容农味不足,项目内涵不丰富
项目内容上农耕文化内涵不突出,中原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缺乏,品味不高。农庄当中较多效仿西方都市风格,让农庄成为缩小版的都市,或者成为不土不洋的“混搭”,中原传统文化消失殆尽。产品结构单一,以吃住为主的观光型居多,缺乏农业休闲体验项目,农味严重不足[33]。未能深入挖掘农业产业文化资源,民俗文化内涵不够,产品功能主要以满足游客物质需求为主,缺乏满足精神层面需求的产品和氛围,难以满足游客对“游”、“娱”、“养”的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单体消费少,对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作用有限[34-36]。郑州休闲农业承载着中原农业文明,要能留得住乡愁,就要使农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郑州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豫剧表演、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传统习俗文化、农事节会等,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和利用。满眼望去尽是现代化的建筑和过分人工化的观光园,看不到农村的古朴与原生态、看不到农村的民风民俗,感受不到农味[37-42]。
1.2.3项目规划滞后,扶持政策不足,规范亟需出台
从整体上看,郑州休闲农业庄园规划经费投入不足,规划质量差,有的规划与建设环境不协调,导致规划难以实施,许多规划仅仅“纸上画画,墙上挂挂”。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缺乏前期规划论证,加上后期投资跟不上,导致部分项目没有实现合理开发,土地闲置现象比较普遍。当前郑州市财政每年用于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已达3000万元,但这些资金对于全市的休闲农业主体带动还是有限的。目前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休闲农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待细化。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经营者凭着自己的经验对庄园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消费市场发展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有效整合空间,优化生态环境,彰显特色方面比较滞后。
2发展定位与目标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郑州休闲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发展步伐,不仅要巩固产业基础,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握发展的基本方向,树立清晰的发展目标。
2.1战略定位
郑州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地貌、便捷的交通等独特优势,根据农业部提出的“以农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发展要求,郑州应确立“聚传统华夏文明,铸休闲农业辉煌”的总体定位。郑州休闲农业发展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与农业产业提升结合,与城市和谐发展结合,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要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43-46]。
2.2总体思路
按照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依据“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以强村富民为本”发展的总体思路,对郑州市不同地区、不同休闲农业企业所拥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对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特点等进行摸查,对现有的经营项目进行合理分类,统筹考虑,确定每种类型的发展定位和建设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16,18-19,47-54]。
2.2.1以农耕文化为魂
要加强中原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导郑州休闲农业发展的灵魂所在。要提高保护意识,完善保护机制,深挖科学内涵,着力发掘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找出统摄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之魂、趣味之魂。
2.2.2以田园风光为韵
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建设,把美丽田园纳入基本农田或永久农田,加以珍惜和保护。强化动态管理,把创建过程与美丽田园的打造相结合,真正使那些田园美、山水美、人文美的典型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
2.2.3以生态农业为基
要把休闲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推进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相互依存、相生共荣的好环境,天人共美、各美其美的好生态,天蓝地净、山青水绿的和谐美,是郑州休闲农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2.2.4以创新创造为径
要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与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针对郑州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雷同、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要切实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创意策划水平,扎实推进创意农业的策划设计。
2.2.5以古朴村落为形
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切实推进古朴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古朴村落凝聚着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是乡村文明的载体,是休闲农业的软实力,对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6以强村富民为本
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目的,着力壮大休闲乡村实力,大力发展农家乐集群。在保障乡村集体权益和确保农民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有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当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
2.3发展目标
坚持把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古寨、特色民居民俗等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保护古建筑、原生态,着重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合理规划建设,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自然山水、文化传承相协调,逐步打造“河南休闲农业先行区”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区”。未来休闲农业发展要通过稳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着力提升产品品位,加强休闲农业各业态有机整合,推进休闲农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产业价值,带动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55-59]。
2.3.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结,使发展类型更加丰富,经营项目更加多样,促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加速休闲农业实体和一定规模以上的休闲农业企业数量增加,实现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持续增长。
2.3.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建设一批规模大、产业基础强、服务功能全、经营效益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休闲农业星级示范点;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片;实现休闲农业的规范经营、科学发展,促进郑州农业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2.3.3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结合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条件,郑州各种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因地制宜,由城市郊区和名胜景区周边向传统农区等适宜区域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原休闲农业集群发展格局。
2.3.4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休闲农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提升产业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直接从事休闲农业经营的农民收入比本地一般农民高出一倍以上,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本地一般农民收入增长平均速度。
3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在未来发展中,郑州休闲农业建设要稳步提升休闲农园,规范发展休闲农庄,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
3.1稳步提升休闲农园
针对休闲农园建设和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要围绕休闲、养生、度假功能,开展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建园水平、景观水平和服务水平。一是壮大规模,凸显特色。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做大规模,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为休闲农园经营提供农业种植基础。二是优化布局,美化环境。重点围绕休闲功能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形成曲径通幽的休闲体验环境,打造休闲化的农业园区。三是完善设施,拓展服务。完善园区休闲服务设施,拓展休闲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包装宣传为切入点,充实和提升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娱乐健身、度假养生等休闲内容,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多重便利[60]。
3.2规范发展休闲农庄
针对休闲农庄无序发展、对农民致富和农村建设带动不力的现实,要以规范发展为重点,加强休闲农庄的规范建设。一是严格准入机制和建设规范。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建设、产业要素配置、安全和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建设要求,严格休闲农庄准入机制。以休闲农庄星级评定为抓手,加强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要求,规范休闲农庄建设和发展,确保休闲农庄的规范经营和持续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竞争能力。坚持现代市场机制驱动,提高休闲农庄的自我发展能力,要重点加强农庄景区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切实增强休闲农庄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持续增强辐射能力。强化带动能力,以农庄企业为核心,以周边生产基地为支撑,打造“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形成休闲农庄与周边农村之间较强的产业发展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61-63]。休闲农庄通过创意、创新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人为创建出一个可供游乐的景点。如“看涨台”、“点将台”、“官渡之战古战场”、“朝阳沟原形遗址”等吸引游人前往。
3.3大力发展农家乐集聚村
针对农家乐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要进一步鼓励农民合理开发自有资源,加强经营条件和环境建设,增强规范服务意识,提高品质和品位。一是加强政策扶助和规划引导。通过强化文化资源开发和景观建设,为农家乐发展提供更多文化创意元素。二是加速集中布局。围绕重点景区、道路等,开展集中布局,推进积聚发展,放大休闲农家发展积聚效应。三是加强规范引导。结合农业部《农家乐设施与服务规范》,加快制定郑州农家乐(休闲农家)发展规范和星级评定标准,推进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发展,鼓励农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致富增收[64-67]。郑州农家乐集聚村的发展理念可以借鉴台湾民宿的发展经验,重点围绕无景点旅游进行。所谓无景点旅游,就是游客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并不会去逛景点,而是一种自主、自愿、自助、自由的休闲游。现代人旅游更注重品质、休闲、舒适、灵活,更讲究精神内涵,更愿意彰显个性和独立,不愿扎堆,不愿走形式。围绕这一特点,农家乐可以通过创意、创新,围绕某一主题人为创建出一个可供游乐的地点。可供借鉴的创新、创意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3.1改造老房子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没有一件废物”。老房子越来越稀少,老房子本身就是稀缺的旅游资源。因此,保留老房子的外貌,赋予它现代化的内涵,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点。
3.3.2展示老物件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这里有你想不到的稀罕物”。收集各种农村以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娱乐用品、农具工具、牲畜用品,开设老物件展览馆。
3.3.3演示老手艺
基本原则是“一切皆可为我所用,这些都不仅出现在回忆中”。贯穿农村生产、生活的老手艺,如榨油、打铁、织布、点豆腐、纳鞋底、剪纸、剃头、捏面人、糊灯笼、补锅、修伞、染布以及各种编织刺绣、传统小吃、木工、泥瓦工等,都应当挖掘开发进行展示体验。为了增加体验活动,增强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一方面可以现场展示,一方面可以传授体验。一个农村老人就可以操作几十样手艺,如果老手艺过于偏门,先找懂行的农村老人培训,然后让企业员工代为传授。
4对策措施
4.1完善休闲农业扶持政策体系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休闲农业庄园、农家乐特色村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和精品线路、农事节会活动的宣传推介工作。项目建设补助资金主要分两块,一是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庄园的基础设施、乡村民俗展览馆、公共卫生间、果蔬花卉廊亭、标识标牌等建设;二是农家乐特色村中农家乐外部的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农家乐内部即餐厅、客房、卫生间、厨房间的改造,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等。三是主要用于全市休闲农业品牌的宣传、精品线路的推广及农事节会打造等活动。
4.2制定休闲农业准入机制和服务规范标准根据各区(县)发展实际,制定休闲农业行业准入标准[68-70]。通过项目管理,从运行机制、经营场所、接待设施、内部规章制度、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管理,做好对休闲农业星级评定、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发展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挥社团组织作用,规范竞争行为,促进休闲农业良性发展。
4.3加强对休闲农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把从业人员培养成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善于经营管理、掌握服务技能和营销手段的新型实用人才。组织基层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到台湾等休闲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推动郑州休闲农业创特色、上台阶,早日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作者:朱桂霞 史亚军 单位: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钟平.休闲农业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2]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4]蒋颖.北京市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5]安文静.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6]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7]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以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23-30.
[8]赵丽珍.清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9]田颖.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2.
[10]刘敏.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1]王鋆,高岩.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与内涵的研究综述[J].上海农业科技,2015(4):18-19,23.
[12]杨华,刘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异同辨析[J].品牌,2015(7):100-101.
[13]李旭东,谢晋.农业转型升级阶段农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5(7):78-79.
[14]王继东.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24-28.
[15]李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联动发展——以郑州市二七区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8-90.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范文6
关键词:社区农园;特点;功能;美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820-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2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迅速发展的城镇化变革使得城乡人口发生了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形态也随之变化,过去聚落式的居住方式被高密度的住宅区替代,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这对过去相对稳定的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促使邻里关系变得冷漠甚至断裂;社区流动人口增加导致人口异质性增强;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明显提高,城市居民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的困境[1]。近些年来,都市农园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国政府部门也意识到都市农园在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了都市农园的发展速度,而社区农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
社区农园(Community garden)能够在保证城镇化健康、稳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新型社区的建设,加强社会的融合与和谐社区的构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城市粮食供给,缓解食品安全、城市污染、景观、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3,4]。在美国的很多城市,以及欧洲的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城市社区农业项目规模都比较大。为此,本文通过探究美国社区农园发展及功能,以期能够为中国的社区农园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1 社区农园定义及发展历史
北美社区农业协会(The American Community Gardening Association)将社区农业定义为由一群人共同种植的一片土地,可用于种植果蔬或花卉,可位于居住区、商业区、学校、单位附属绿地、医院等[5,6]。北美社区农业协会是推动美国和加拿大社区农园发展的最大的非政府组织[7]。
社区农园在欧美国家十分普及,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操作性较高的社区农业方式(图1)。它指的是通过利用空闲地或公共绿地,免费使用或通过划分,租赁给居民从事种植活动,可用来种植瓜果蔬菜等食品,也可用来栽种花卉[5,8],所得成果由居民支配。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对城市内的空闲地进行最大化利用,同时还可提供一定的绿色食品,改善城市环境,创造休闲、锻炼、教育的机会,促进城市居民的沟通与交流。
社区农园可根据其管理形式分为划拨农园和公共农园[9]。划拨农园是将一块集中的地块分成若干独立的小地块,每个小地块可分配或租给个人或家庭进行种植[9]。公共农园是指由一群人共同种植,比如社区、学校、医院或单位附属绿地等内部的园地,由志愿者或社区管理人员统一管理[9]。
社区农园在北美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二战时期的“胜利园圃(Victory garden)”[7]。社区农园遍布美国各个城市,是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7]。美国社区花园的发展是间断性的,通常在战争、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时期才会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大力发展[10],如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纽约大概有5 000个社区农园用以为失业者、贫民、移民提供食物[11]。1970年以来美国的一些居民通过充分利用空闲地建设社区农园,并将其作为缓解通货膨胀、社会动荡,保障食品供应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1990~2000年,超过100万的居民参与到15 000个社区农园中[12]。美国社区农园的发展和市政当局鼓励市民租用空闲地、废弃建筑,推动社区建设、城市更新的政策相吻合[10]。虽然市政当局也意识到社区花园的连锁效应,并将其作为过渡时期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从未认可其具有公共开放空间的属性,所以社区花园在美国很少获得长期的政策支持[10]。
2 社区农园特点
社区农园与其他农业形式相比,它是一个依托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社区结构功能的绿色生态产业,以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为导向所构建的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生态服务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城市社区农业活动多样而丰富,它可以是一种兼娱乐休闲、环保性质的自愿或商业活动;个人或住户的食品生产活动;一种兼教育、康复治疗、社交功能的社会活动等。
1)土地属性。种植地块可以是公用土地也可以是租借私人土地;公用土地一般都是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分发或者租给社区居民,或由市民或非盈利性机构通过申请获得,然后将其分发或租给社区居民并负责管理,在美国以后者为主。
2)运作机制。社区农园的管理体制是自下而上的,以社区为基础,居民协同管理。社区农园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的或是有组织的团体社群,充分利用废弃建筑或空闲地,在社区可利用土地上种植瓜果蔬菜,并自主进行服务的管理与运作;且种植的面积可大可小。在城市社区农业服务中,会有商业性质的,或是一些非盈利的私人或组织,甚至是政府机构,为服务参与者提供技术、材料上的支持,帮助协调及管理服务。
3)人员特点。参加成员不受身份地位、工作性质、年龄、种族等限制,成员多为周边社区居民。李良涛等[13]通过调查洛杉矶市社区农园发现,参加成员绝大多数为老年人且过半为移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多为中学文化水平。
4)产品类型。社区农园农产品类型主要以常见蔬菜、水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杂草等为主。社区农园的目标是为了生产新鲜食品供本社区居民的消费[3];李良涛等[13]通过调查洛杉矶市社区农园发现,食用植物占主要地位,占73.23%,观赏植物次之,占22.06%,药用植物占6.36%,杂草类植物占5.31%。
3 社区农园的功能与价值
城市社区农业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它所具有的价值与功能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生产功能。社区农园为社区内部及周边居民提供了新鲜绿色果蔬[14,15],帮助社区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节省食物开支。此外,对于那些想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却没有地块资源的居民提供了实现愿望的机会[13]。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93年全美社区农园共生产的食物价值约为1 600万美元。1989年,新泽西州纽瓦克市当局调查显示该市共建有905个社区农园,种植蔬菜种类达45种,总价值超过45万美元;每个社区农园平均面积为787 m2,年均纯收入约475美元[16]。
2)促进人际关系融合。袁萍萍等[2]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园内家庭之间以及农园内外沟通3个方面综述了市民农园促进人际互动和谐关系的研究。社区农园可作为家庭成员之间、社区居民之间以及与社区管理人员之间对话与健康活动交流的最佳场所[17,18]。社区农园可促进家庭内部成员及社区居民之间感情、文化和物质的交流,增加了交流机会,扩大了交际面[19],主要体现在社区农园为市民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场所和氛围,有助于改善邻里关系;因耕种而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与内容,也因农产品的买卖、赠送而拓展其人际关系[17],改善邻里关系[20]。很多案例都证明在城市社区内发生的农业活动直接改善了社区内居民的社交关系,提升了他们的社区认同感。社区农业使得城市中的参与者之间有了共同的兴趣点与话题,对他们建立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参与社区农园可明显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相互尊重各自文化的同时,为居民之间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巩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21],有利于社区精神构建,增强社区认同感和荣誉感[13],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与发展[22]。
3)提升食品与健康质量。新鲜优质的食物供应有助于缓解食品短缺、保障食品安全[23]。城市社区农业可以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高质量的营养摄入,并借此倡导有机生活理念,向城市居民传达可持续的价值观。Alaimo等[24]在对766人的调查中发现,如果家里有一个人参与社区农园,家里新鲜绿色蔬菜的摄入量是那些没有家庭成员参与社区农作家庭的1.4倍。社区农园对于缓解经济困难和改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25]。
4)疗养功能及减少犯罪率。研究发现,参与社区农园能够帮助参与者排解压力,有效缓解情绪病人情绪,有助于缓解心理症状、心理压力以及不良情绪[8,26,27],并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疾病[28],因此也有一些社区农业服务是配合相应的医疗活动所展开的。此外,植物能够缓解精神压力,一项研究发现,在对乡村337个孩子的调查当中,家庭附近或者院内有好的自然植被,能够有效缓解生活压力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29]。此外,植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30], 对2 805个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的调查发现,每天参与社区农园活动能够使患痴呆症的几率降低36%[31],归因于其通过社区农园劳作得到的身体、心理上的放松。社区农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降低城市犯罪率、自杀率与家庭暴力,增加生活情趣,营造更和谐的城市生活。Kuo等[32]的研究指出,随着社区绿色空间的扩大,犯罪率呈下降趋势。因为植物或农业劳作可以减缓心理劳累,而心理劳累是引发暴力行为的原因之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耕作交流,缓解了文化偏见和心理隔膜,犯罪率也自然下降。
5)自我培养与教育。在社区农业活动中,居民需要通过亲身参与耕种活动以此来获得收成,这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与经验。这种方式使得参与者产生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责任感,还能通过一系列的农业活动让孩子认知农作物生产、养护、消费过程等[33],因此有很多城市内的社区农业服务都是面向学生与儿童开展的,将这种农业耕种活动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与手段。对于社区居民、志愿者和企事业单位职员,通过参与社区农园劳作开展拓展锻炼,可培养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对于孩子,可以助其了解农作过程及生产技术,增加动植物知识,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6)改善环境质量。社区农园可以有效缓解污染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固碳释氧、降温增湿、减少城市臭氧与空气颗粒物,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健康水平[30]。植被可以拦截降雨,并能提升土壤蓄水能力;社区农园的土壤可吸收雨水,减缓和吸纳地表径流,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也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措施。Okvat等[30]的研究指出,社区花园中20 cm厚的地表土10年可固定19 t大气中的碳,而美国年均排碳量为6~6.5 t;且覆土越深,固碳量越大。农作物能够通过蒸散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边环境温度,从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创造舒适的小环境。很多社区农园都是在城市中的一些闲置的废弃地、厂房屋顶构建起来的,使得城市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城市景观得到了改善。绿色屋顶已经被证实可作为缓解环境问题、改善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34]。
7)降低能量消耗。社区农业可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一项措施。现有的食品网络体系中食品运输环节的能源成本较高,而社区农园可通过居民自己种植生产,提供新鲜绿色食品,大大降低了食品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成本,减少了本地食品生产的能量消耗,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碳排放。此外,通过循环利用城市垃圾制作有机肥,人工耕作而尽量减少机械使用,不打农药等措施,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因此,社区农园也被认为是一个普遍高效的有机农业类型。
8)增加生物多样性。社区农园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及动植物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李良涛等[13]调查发现,洛杉矶市社区农园中植物种类平均为88种,建园时间长的植物种类更丰富。Li等[35]调查洛杉矶市14个社区花园的植物组成,发现共有439个品种,分属于90个科240个属,最主要的6个科分别是菊科、十字花科、唇形科、百合科、豆科和葫芦科;且本土植物种占大多数(65%左右)。社区农园由于具有多种植物,同时也可为鸟类、昆虫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小结
本文综述了美国社区农园的发展及分类,分析了美国社区农园的特点,并从生产功能、促进人际关系融合、提升食品与健康质量、疗养功能及减少犯罪率、自我培养与教育、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能量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社区农园的功能,可为中国社区农园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设与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叶彬彬,任栩辉,刘青林.北京都市农业现状与展望[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12(1):16-21.
[2] 袁萍萍,简小鹰,陈 雁,等.市民农园促进人际互动和谐关系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08-1613.
[3] GUITART D,PICKERING C,BYRNE J. Past resul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urban community gardens research[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12,11(4):364-373.
[4] BEILIN R, HUNTER A. Co-constructing the sustainable city: How indicators help us “grow” more than just food in community gardens[J]. Local Environment,2011,16(6):523-538.
[5] PUDUP M B. It takes a garden:Cultivating citizen-subjects in organized garden projects[J].Geoforum,2008,39(3):1228-1240.
[6] TEIG E,AMULYA J, BARDWELL L, et al. Collective efficacy in Denver,Colorado: Strengthening neighborhoods and health through community gardens[J]. Health & Place, 2009, 15(4): 1115-1122.
[7] 刘娟娟.我国社区农园发展机遇与挑战[J].风景园林,2013(3): 147-148.
[8] KINGSLEY J Y,TOWNSEND M,HENDERSON-WILSON C. Cultivating health and wellbeing:members’ perceptions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a Port Melbourne community garden[J]. Leisure Studies,2009,28(2):207-219.
[9] 牛晓菲.社区农业与生态住区建设[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 钱 静.西欧份地花园与美国社区花园的体系比较[J].现代城市研究,2011,26(1):86-92.
[11] ARMSTRONG D. A survey of community gardens in upstate New York: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Health & Place,2000,6(4):319-327.
[12] MALAKOFF D. What good is community greening[J].Community Greening Review,1995,5:4-11.
[13] 李良涛,王文惠,WELLER L,等.美国市民农园的发展、功能及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306-313.
[14] MCCORMACK L A,LASKA M N,LARSON N I,et al. Review of the nutritional implications of farmers’ markets and community gardens:a call for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effor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10,110(3): 399-408.
[15] LANGELLOTTO G A,GUPTA A. Gardening increases vegetable consumpt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A meta-analytical synthesis[J].HortTechnology,2012,22(4):430-445.
[16] PATEL I C. Gardening’s socioeconomic impacts[J]. Journal of Extension,1991,29(4):7-8.
[17] 范子文.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 1998(2):25-26.
[18] 陈 芳,冯革群.德国市民农园的历史发展及现代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8(2):78-82.
[19] 周玉新.日本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08(11):42-46.
[20] LAWSON L J. City bountiful:A century of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meric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21] BONNY E. The landscape and culture of allotments: A study in Hornchurch,Esse[D]. School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10.
[22] AGUSTINA I, BEILIN R. Community gardens: Space for interactions and adaptation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6:439-448.
[23] CORRIGAN M P. Growing what you eat: Developing community gardens in Baltimore,Maryland[J]. Applied Geography,2011,31(4):1232-1241.
[24] ALAIMO K, PACKNETT E, MILES R A, et al.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mong urban community gardeners[J].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2008,40(2):94-101.
[25] 陶新月.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农业服务研究[D].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14.
[26] AUSTIN E N, JOHNSTON Y A M, MORGAN L L.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 senior center: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older adults[J].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2006,40(1):48-56.
[27] MILLIGAN C,GATRELL A,BINGLEY A.‘Cultivating health’:therapeutic landscapes and older people in northern England[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4,58(9):1781-1793.
[28] GEORGE D R,ROVNIAK L S,KRASCHNEWSKI J L, et al. A growing opportunity:Community gardens affiliated with US hospitals and academic health centers[J].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2015,2:35-39.
[29] WELLS N M,EVANS G W.Nearby nature a buffer of life stress among rural children[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3,35(3):311-330.
[30] OKVAT H A, ZAUTRA A J. Community gardening: A parsimonious path to individual,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11, 47(3-4):374-387.
[31] SIMONS L A, SIMONS J, MCCALLUM J, et al. Lifestyle factors and risk of dementia: Dubbo Study of the elderly[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06,184(2):68-70.
[32] KUO F E,SULLIVAN W C. Environment and crime in the inner city does vegetation reduce crime[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1,33(3):343-367.
[33] STEIN M J. Community gardens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uman Caring, 2008,12(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