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安全培训;突出问题;建议
安全培训是一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安全培训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煤矿安全状况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内在规律和方法、途径,对于当前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煤矿事故中因“三违”造成的事故,占所有事故的80%以上。而要纠正“三违”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则是安全培训。分析众多的“三违”事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懂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工作中表现为蛮干、乱干,所以很容易出现“三违”现象。(2)对安全规章制度一知半解,并无合格的安全操作技能,即便想照章办事,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3)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但心理状态不良,在实际工作中不愿接受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我行我素,造成事故发生。种种迹象表现,当前我国的煤矿工人安全知识掌握较少,安全技术水平较差,安全心理素质较低。尤其表现在大量使用的外来农民工、临时工及矿井技术装备比较先进但培训工作较差的矿井。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应当寻找一条务实的、切实有效的安全培训形式和途径。这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迫切任务。
2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培训范围小,对领导培训的较少对于煤矿的事故来说,虽然几乎事故都发生在一线的矿工身上,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还是领导对安全重视不够。没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而真正的原因则是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方针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一定的安全知识,法律意识淡薄。而这些正可以通过培训来弥补。但目前的安全培训对领导的培训相对较少。2.2培训起点过高,形式单一、死板目前煤矿所开展的安全培训大多起点过高,而矿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员工的文化程度考虑的较少,对一些涉及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内容及《煤矿安全规程》等安全规章制度条文讲授的较多,而对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内容讲的相对较少。致使员工听不懂,记不住,所以对许多矿工来说,培训无疑是浪费时间,听天书。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考试的阅卷也是走过场而已,并不能起到考核的目的。另外,所开展的安全培训,授课大多以“填鸭”灌输式为主,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工人听起来索然无味,效果很差。有的培训则过于集中,人数较多,老师不能兼顾到每个人的状况,讲的过快,使员工很难理解和接受,最终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态度消积,能混则混,得过且过。2.3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目前绝大多数的培训仅限于课堂讲授,而对于现场的实景培训,以老带新的延伸教育较少。工人不能及时的现场感受所学的知识,所以即使课堂上讲述过了,但印象还是不深刻,进岗后要么缩手缩脚不敢干,要么就是冒险蛮干,导致“三违”事故的时常发生。2.4培训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不到最需要的知识目前的煤矿安全培训,大多是公司上层的安排,而矿工真正需要补充那些急需的安全技术,他们关心的并不多,矿工只能被动的接受培训,从而可能导致培训的内容用处不大,而急需的知识又得不到补充。使工人慢慢的对培训产生了厌倦感。2.5培训条件较差,手段落后主要表现在:①没有固定的授课教师,急需培训时,抓住谁算谁,随意性较大。所以导致培训的质量没办法保证;②没有正规实用的培训教材;③缺乏必要的培训实物模型,许多培训如:一些关于设备、机械方面的安全培训,可以一边理论学习,一边对照实物可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可以加深员工对知识的更深刻掌握。
3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建议
3.1提倡意识培训
意识上的培训要针对煤矿的每一位员工,做到将培训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对员工的意识培训可分三个层次:
3.1.1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培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证每一个员工的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是每一个高层管理人员肩头沉甸甸的责任。管理人员应该知道敬畏责任,牢记“生产服从安全、效益服从安全”,更要知道敬畏法律。其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国家、公司、企业有关的方针、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等,明确高层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让高层管理人员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地位。3.1.2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意识培训中层管理人员是公司的骨干,是各种安全生产方针贯彻和执行的依靠力量,所以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迫在眉睫。其培训内容可包括国家、公司、企业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知识等。3.1.3对执行层的培训执行层主要包括基层班组长、安全员、基层矿工等。按照“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标准,培训重点应放在保证自身和他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规程上,使执行层人员深刻认识遵守方针、规程要求对自己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清楚其工作区域存在的明显的或潜在的风险,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益处,铭记不遵守程序带来的惨痛后果等。通过岗位培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重点加强对“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的安全生产价值观的灌输,使员工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感受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将安全生产价值观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另外,在培训过程中可辅之于事故案例增强员工对遵守制度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3.2增强基层员工培训的针对性
3.2.1培训内容和对象要有针对性在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时,应首先对员工的文化水平进行调查,统计,将相同文化水平的员工可分为一组。进行培训时充分考虑员工的接受程度和理解力,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员工可着重培训他们最需要和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对一些关于原理性的知识少讲一些,让他们懂得如何操作,怎么操作最安全足已;而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员工可讲细一点,从原理、结构到最终的维修都可以让他们学习和掌握,重点培养他们成为技术骨干。3.2.2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在基层应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要针对生产实际进行,例如可以把搬运、起吊、用电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防中毒、逃生与急救、消防等板块,作为专题来培训工人,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我们还应倡导填补差距的培训。填补差距的培训的关键是恰如其分地确定培训目标,这就需要有了解基层员工现有技能的一线管理人员,也需要了解做有关工作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一个人的实际技能和作一项工作所需要的必要技能之间的差距都可以用培训来弥补。这种培训可以是一个规定的阅读计划,为期一天的研习班或短期研讨会,一个根据需要制定的个人计划或是一个正式培训班。
3.3加大培训方式的灵活性
传统的培训是由施教者将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员工传授。这种方式系统性强,成本较低,但其理论性过强,参与互动性少,实战性较弱的缺点,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培训的目标应让员工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以应根据人的性格、气质、身体素质、年龄、修养等方面的不同灵活掌握培训方式:
(1)对于老工人,经验丰富,但可塑性小,不易接受新东西。一味地灌输知识,只会让他们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应侧重组织他们进行事故案例学习培训,总结经验教训,鼓励他们传授技术,多学新经验,用客观实际向他们展示新技术,新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让他们自己去领悟。(2)对于青年人,不够成熟,经验少,情绪起伏大,耐性差,但可塑性大,接受新知识快,必须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调动培训的积极性。在端正其培训态度的基础上,强化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并辅之于适当的约束和管制。(3)对于干部,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培训时应采取其易接受的形式,采用学员幻灯片报告会教学形式,教师点评,在相互启发中使其转变观念、开拓视野,并注重法律法规的案例法讲解。另外,还要讲究培训的方法,例如,研讨法,现场讲解法,情景模拟法等。其中,情景模拟法是通过设置情景,让员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形式上可以采用事故预想,事故预案演习,预防救护演习以及应用事故模拟软件等方法实现,让员工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中,获得经验和感受。
3.4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
培训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培训效果。把员工培训作为单位和个人业绩考核指标,列入业绩合同的管理类指标。实现组织参与培训和完成业绩任务的同步发展。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培训必须要做笔记,强化对笔记的检查,使员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其次,对培训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可以制成一个表,表的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主要内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对此次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等。让参加过培训的员工根据实际培训情况填写,还要形成员工之间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的局面,做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于掌握好的人员要进行表彰,增强其荣誉感,促进其他员工更好地掌握培训知识。第三,不贪多求快,不追求形式、进度。要把每一次培训落实到实处,把受训者工作的实际表现作为检验培训工作的标准,同一内容、主题可反复培训,强化培训效果的跟踪检查,循序渐进。
3.5建立培训管理的流程导向
培训不能只注重一个环节,应全盘规划,实施流程化管理。培训计划应以员工的需求和岗位要求为基础。首先,建立员工岗位素质模型,根据岗位素质模型由单位和员工个人找出素质缺陷和差距;其次,从员工的培训需求调查做起;第三,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和厂业务岗位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经员工代表讨论通过后付诸实施。第四,根据培训计划的内容,制定每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第五,每次培训结束都进行培训评估,让员工谈体会,提建议,进行培训改进,让培训工作紧贴员工的工作需求。在此流程中,尤其应注重第一个环节和最后一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实施整个培训计划的基础,只有把员工存在的知识差距找准了,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最后一个环节是保障培训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的必要环节,只有把握好了这个环节,才能保障培训效果的逐步提升。
4结语
首先,培训前要做好基层矿工的培训需求调查工作,调查他们最需要得到那些方面的培训。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煤矿安全培训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员特点、学历,因才施导;培训的范围不仅仅限于基层矿工。应扩大到领导层。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增加培训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作好培训结果的考核制度,建立培训管理的流程导向制度。进一步提高培训的质量,使“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其志.煤矿安全培训之教与学初探.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6).
[2]杨荣生.当前安全形式下的煤矿安全培训.能源与环境,2005(3).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2
自我国石油行业发展进程中,石油安全生产的问题早已被提上日程。对石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对于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需要加以关注。
一、石油企业安全培训概述
石油企业的安全培训包括三个层次内容:第一,对领导者进行安全培训,以确保领导者能够将安全生产作为石油生产的根本原则,进而在管理中加强安全合规管理,这与石油企业安全责任归属的最新规定有着较大的关系;第二,对生产员工进行培训,这部分生产根据所处岗位环境的不同,培训内容稍有差异,但是其根本在于引导员工形成安全意识,具备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等,降低石油生产中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目前对现场员工的培训一般以企业的兼职讲师队伍进行,而兼职讲师队伍主要是由现场管理者构成;第三,对现场管理者的安全培训,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现场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介于企业高层领导和生产一线员工之间,对这部分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能够引导其更好的设计施工工作等,进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综合而言,石油企业的安全培训涉及到石油企业内部的各层次员工,只有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才能够促使石油生产安全真正得以落实,以促进企业发展。
二、当前石油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差异较大,导致单一化培训无法进行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石油企业的安全培训针对至少三个层次的员工进行。其中,企业的高层领导一般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因为高层领导往往不会参与一线工作,对于石油安全培训的要求也就更倾向于高级的安全管理培训。现场管理人员具备相对较好的素质,自身的安全意识也相对较强,这部分员工对于石油安全培训的领悟能力更高,也就要求培训者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给予全面培训。而大多数一线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虽然目前石油企业已经组织了兼职讲师队伍对一线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但是因为这部分员工的石油生产安全的专业知识素养稍有不足,在培训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领悟能力相对较差。因此,石油企业培训中往往受为员工施工时间以及资金场地等的制约,更多的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安全培训,再有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兼职讲师队伍进导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以达到较全面的安全培训。这就使得石油企业的安全培训实际上注重现场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的一线员工的安全培训较为有限。使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范不能够有效落实,无法实现生产安全。
(二)被培训者对于安全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往往不能够达到安全培训的较好效果
石油企业培训中大部分为现场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在接受安全培训后,往往参与现场管理,虽说对现场的生产安全等负直接责任,但是往往安全规范不能有效落实。因此,石油企业培训中培训者对于培训的接受往往较为被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其培训效果也就相对有限。而石油企业的生产安全包括多层次的内容,涉及到法制规范、技术因素以及其他许多内容,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培训的有效性再一次降低。在此情况下,石油企业的被培训者主动学习的意识不高,从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不多,而后续发展中不会主动学习新的安全知识和技术等,也就导致石油安全培训受到较大限制,有效性不大。此外,虽然在近几年的培训中,石油企业逐渐出现对一线员工的直接培训,但是往往也只是对企业的安全规范等进行讲解,引导一线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基本细则有所了解。却并不注重对一线员工受培训效果的考核,一线员工也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在此情况下,安全培训的效果不高,对于石油生产安全的效果无法有效发挥。
三、提升石油企业安全培训的建议
(一)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计多层次培训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等相关规定,石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这使得企业领导层对于石油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为石油企业安全培训创造了较好的管理基础。因此,在后续石油安全培训中,应该注重对企业领导、现场管理人员或兼职讲师,以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培训。对企业领导应该以当前安全法规及安全技术等为主要培训内容,辅助领导健全企业安全规范并积极引入新的安全技术等。对现场管理及兼职讲师等培训灵活实用的现场管理及安全管理知识,进而辅助其对一线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及避险能力的培训等。必须将全部一线员工引入石油安全培训中,确保一线员工能够真正形成安全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在一线员工安全培训中,就需要以自我保护技能、风险识别与规避技能等为核心进行。此外,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中也需要对当前石油生产方面最新的安全知识、技术进行讲解,也需要对最近的石油安全事件进行解读,进而兼顾最新安全技术,并且通过真实事件提升培训中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等,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3
1.当前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对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思想认识上尚存在着重管理、重装备而轻视培训的倾向,企业更多地把培训看作义务,而不把它当作一种投资,有消极投入的思想。
(2)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安全培训方法单一,这不仅与我国安全培训机构的实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企业在培训前没有做好培训规划设计和需求分析有关,当前我国企业安全培训大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3)培训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与企业安全培训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4)企业安全培训考核评估不善,培训考核走过场,没有对培训结果进行跟踪观察评估,因此年年有培训,培训不理想,没有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
(5)企业安全培训投入严重不足,由于企业对安全投资本身认识不深,因此分配到安全培训的资金就十分有限。
2.提高企业安全培训效果的途径
如何使企业有限的安全投资取得最大程度安全培训效果,本人认为,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2.1 提高认识,树立新的安全培训理念
安全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而安全培训的关键是“以人为本,创新培训”。安全培训部门必须努力塑造具有持续竞争的学习型团队,重视每位培训实际工作能力,发挥其潜能,给予优秀培训老师施展个人才华的足够空间。要强调团队精神的作用,积极创造学习型组织,使安全培训部门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培训目标不再以“战略规划”为指导,而是由共同愿望驱动;培训教师不再抱着“遵从”的态度去完成指定培训教学任务,而是抱着“奉献”的精神主动积极创造价值。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提高认识,更新安全培训理念。
2.2 认真深入地对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培训对象的选定。企业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很多,按照工作类别可以分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按照员工的工作状态可分为新进员工、转岗员工和老员工,按照技术职称可分为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
企业安全培训对象的细分,有利于认清企业培训需求所在,比如,对态度差、技能也差的员工要考虑是否值得去培训,还可以采取转岗或解雇的办法;态度好、技能好的员工,可以通过安全来激励其安全行为,适当减少对其培训。
明确各类培训对象后,就应按照轻重缓急,决定哪些人需要立即接受培训。不同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不同,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危险性较大、操作较复杂的岗位,需要较多的知识和较高的安全技能,从事这些岗位的从业应首先获得安全教育培训。对于生产条件或生产任务发生了变化,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也需要进行调整的岗位的员工,也应安排安全教育培训。选准了培训对象就做到了“有的放矢”。
2.2 培训对象岗位安全需求分析
这好像打靶瞄准的过程。安全教育培训内容需要针对以上不同人员制定,这就需要对各类人员工作善和岗位安全知识技能进行分析。一般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员工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信息:
(1)根据岗位分析的资料所确定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来获取,但为了避免因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信息失真,应与该岗位的直接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交流信息。
(2)直接从该岗位的岗位人员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以及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变化情况。
(3)从相关领导或管理者(如经理)处获取,可要求岗位的直接经理列出他所认为该岗位重要的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要求所列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应与本岗位工作有直接关系,且应具体,不能泛泛而谈。员工实际工作善可能以通过日常安全检查、声音记录、事故记载等途径获得。比如对于新进员工任务分析法确定培训需求,根据岗位安全说明书明确员工所需的知识、技能;对于转岗员工要对比前后岗位安全要求的差别,避免重复培训;对于老员工用绩效分析法,根据其日常的安全表现和事故发生情况确定。
此外,确定培训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工作观察等方法直接或间接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增加培训的目标认同。
2.3 创新培训内容
分析了各类员工的安全需求后,根据培训对象,选定合适的培训内容并实施培训,如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应该注重安全法规、安全经济学和事故赔偿损失等方面内容;对安全管理人员注重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安全标准规程等方面内容;对操作人员集中在安全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劳动纪律等方面内容;对于态度好、技能差的员工,培训侧重安全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对态度差、技能好的,侧重安全意识及事故教方面的培训。
2.4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4
1.1队组培训效果缺乏保障
队组培训主要包括每周的安全会、政治学习会、班前会等形式,一直以来,“干部讲、员工听”的形式,使得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打了折扣。高效交流沟通、有效的班组学习机制、员工的主动参与是高效队组培训应该考虑的问题,煤矿安全文化的大众化应该建立在高效的队组培训基础上。
1.2后续培训缺少情感触动
据调查山西省部分大中型煤矿已采用安全目标风险抵押、岗位风险评估等办法。这些办法完美的实现了安全量化管理与教育经济相结合,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对于违章人员也融入人本化理念,比如:帮教制度,安全抵押金双倍返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但是,安全量化管理与教育经济管理只是从制度的角度使得职工认知煤矿安全文化,煤矿安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应是职工的情感认同,对于违章人员应增加体验触动环节。
2融入安全文化的安全培训新模式探讨
2.1丰富入职培训载体
1)影像案例教学方式。安全培训采取安全影像资料教学的方式,激发学员培训的兴趣,提高内心的震撼力和说服力。培训教师在培训前收集、整理本企业或外部的影像资料。然后,让学员经历分析讨论找原因提措施的过程。课后让学员写出心路历程、学习收获、个人建议等。最后,教师再根据学员作业补充所要传授的安全常识,让学员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从而让学员内心真正感受到事故的重大危害、吸取事故教训、学会煤矿安全常识。
2)计算机仿真安全培训是近年推出的一个比较全面、先进、模拟性强的培训系统。该系统功能十分强大,采用虚拟技术,计算机仿真操作培训,详细、直观、可视性强。在具体的安全培训使用中被分为3部分,虚拟井下瓦斯模拟系统模块、虚拟井下巷道系统模块和工种安全培训系统模块。
3)体验式教学方式。就是让学员做到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循环往复)的过程。首先,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然后通过相互交流、分享体验,最后通过整合应用到工作中。另外,现场操作演练、研讨法、网络教学、专题讲座、广播电视教学等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目前,晋煤集团成庄矿的“晨光工作室”便采用此模式培训机电技能人才,这一模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4)做到“3个挂钩”,让学员必须学。“3个挂钩”指的是安全培训与奖励政策挂钩,奖励优秀学员自主选择岗位;与经济效益挂钩,如果学员没有通过安全培训考试,必须重新进行培训,而且扣除一定的工资;与上岗操作挂钩,未经培训合格,不能上岗。
2.2队组培训健全评价机制
队组的日常培训的安全知识分为煤矿安全常识、近期安全形势、现场安全隐患。不同的安全知识应放在不同的会议上有针对性传达,从而精简会议时间,有效传达会议内容。比如:煤矿安全常识主要于入职培训时集中学习;近期安全形势由每周的安全会、政治学习会传达;班前会主要传达工作面现场的安全隐患。规范队组各类会议的流程,明确会议目标,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增加会议纲要记录、会议时间限度、会议反馈环节。会议纲要记录规范队组领导讲话内容,会议时间限度精简会议时间,会议反馈使得队组领导可以在反馈中不断提升领导力及信息传递技巧。队组培训是煤矿安全文化大众化的最关键的环节,如何真正地将其落实到队组日常管理、矿工日常作业的各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基层管理人员作为预防事故的主要力量,其领导力和交流有效性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安全管理实施。矿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即安全期望、安全认知及安全责任等都需要相应的指标去考核。日常队组培训评价指标。作业环境辨识、岗位风险防控、会议信息传达、矿工自主管理、奖惩激励机制、事故责任问责,通过这些评价指标的运用从而保障队组日常培训效果。第一闭合环路:首先,由队组领导、技术人员、有经验岗位人员一起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风险辨识,编制应急预案并制作《岗位风险评估提醒卡》。接下来,在班前会上传达岗位风险点、应急预案内容,发放《岗位风险评估提醒卡》。矿工根据自己的安全安全认知及提醒卡进行现场作业。第二闭合环路是对第一闭合环路的补充,矿工针对井下作业现场新出现的问题向值班干部反馈,并及时调整岗位风险防控预案。2个闭合环路的相互结合使得岗位风险防控预案具有时效性,可以准确导向现场安全作业。最后,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和责任问责体系,对于有效杜绝作业现场事故发生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没能阻止事故发生的人员进行事故责任问责。建设安全文化网络学习机制,对于队组工作面现场的安全隐患通过矿工论坛、QQ群、微博等形式组织员工发言讨论,并安排相应人员定期整理论坛、群组、微博的信息,对于有效信息的者给予奖励,从而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思想上逐渐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2.3后续培训情感触动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培训安全管理教育
1、我国煤矿安全培训现状分析
2010年我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403起、死亡2433人,与发达国家的百万吨死亡率有很大差距,造成如此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培训不足。我国煤炭企业在培训方面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训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煤矿采用的都是集中式的在教室的培训,学员在听完理论内容之后进入现场实习操作,但是由于矿工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差,很多理论和术语不能理解,导致在教室接受的培训效果不理想。
(2)持续培训缺乏。很多企业缺少对矿工持续进行培训的机制,如自救器使用培训,一般只是新学员入矿时培训一次,以后再很少涉及,大部分职工背了“一辈子”也没有真正使用过,时间长了容易产生麻痹心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措手不及。
(3)培训缺乏针对性。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的技术知识、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抢救处理方法、事故案例分析、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以及“三违”培训、顶板管理、水、瓦斯涌出及预防、机械操作、互保联保等内容。目前煤矿企业存在着把各个岗位的人员放在一起进行培训,而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的现象。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培训的建议
(1)强化对管理层的培训。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正视问题,自觉的学习《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上级管理部门和煤炭协会要加强对煤矿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可不定期举办关于安全生产的座谈会、培训班、宣讲会等等,让从事煤矿安全管理的人员能交流经验,集思广益,管理者能拓宽视野,提高能力,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2)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对员工的培训要分对象、分岗位,煤矿员工的特点是工种多,专业性强,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这给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于不同性格的员工要区别对待,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也要区别对待,要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学以致用,定向培训,因需而教,因才而教,因人施教。
(3)丰富培训方式方法。参加安全培训的学员,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各不相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别,坐在教室里统一培训效果不理想。应该增加现场培训内容,可先带领员工学习井下安全守则,然后下井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引入案例培训,可以选择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模拟,如模拟井下火灾事故,通过设置火灾场景,让职工亲自体验火灾,并学习选择避灾路线、避灾方式、避灾动作等。可以通过不断反复的模拟强化员工的记忆,在真正面对矿难事故的时候,员工能做出最准确最规范的操作。
(4)建立持续培训机制。安全生产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更是一项需常抓不懈的长期性工作。对员工的培训,尤其是一线下井矿工的培训,也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很多培训内容例如井下自救、自救器的使用、遇到瓦斯爆炸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可能一直都用不到的培训内容要经常温故知新,不能只在新矿工入职时做一次。
(5)建立完善宣传教育体系,普及安全意识。要大力培养煤矿群众性安全文化,企业可以定期举行安全生产评审、安全生产比武、安全生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煤矿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到安全隐患,推广应急措施,真正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3、结语
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的经验表明,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作业技能,安全操作技术水平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基本措施,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重要的基础工作。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企业持续稳步发展的标准,只有结合煤矿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持续培训,才能不断开创煤矿安全生产的新局面,促进矿井安全、持续、稳产、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绪华,李永红.我国煤炭企业安全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王庆运.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1期.
[3]彭成,徐志刚.世界发达国家的安全培训情况[J].当代矿工,2004年08期.
[4]陈仲元,杨瑾.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以中国矿业大学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为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2).
[5]李佳欣.对煤炭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1期.
[6]王凤京,赵春兰,王辉东.煤矿职工的安全培训模式[J].煤矿安全,2002年08期.
对于安全培训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设管理;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职工还是当地的政府部门,都对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对于建筑业安全生产关注也越来越高,对于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建筑业发展中,每年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所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都给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利的后果,因此在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者对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在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上,目前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者、法定代表人以及项目经理都对安全问题存在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往往过于重视企业效益,却在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上疏于管理、被动应付。此外还有很多企业既没有设立起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是无论是在人员还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没有到位,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
1.2 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目前虽然很多建筑企业都建立起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相应的制定了企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和流程都没有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往往流于形式。同时由于责任制的形同虚设,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具体的管理工作随意的敷衍,尤其是在一些建筑转包工程和挂靠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只是象征性的收取管理费,这根本无法起到对安全管理上制止违章和消除隐患的作用。
1.3 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建筑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管理人以及负责人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第二是目前拖欠过程款项的问题严重,安全投入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第三是建筑单位在建筑工程中的压低造价和缩短工期,从而使一些项目管理人只会一味的抢工期和赶进度,从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安全投入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施工现场上的安全设施的设置以及安全防护用品的到位,这也是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上所存在的严重问题。
1.4 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其建筑工人的主要组成人员大多数来源于进城务工农民,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因此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方面也比较缺乏。此外,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较快,数量也较多,因此出现了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施工单位都把大量的资金运用在对设备的更新和对新项目的投资上,从而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上的培训,因此从这两个方面而言,我国目前存在着普遍的建筑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的现状。
1.5 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
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据统计,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基坑坍塌、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一些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致使由此造成的事故有增无减。
2 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加强建议
2.1 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特别中小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企业的安全工作放在次要,甚至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通过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而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特别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文化素质,就可以把自己倡导的安全价值观的信念和行为方式,通过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2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水平
首先,建筑企业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每位员工每年有固定的集中专业培训(其中包括安全知识讲座)。培训合格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培训不合格者,禁止上岗工作,并扣发工资或予以辞退。通过这种培训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系统化、完整化地教授给员工,让安全生产的意识伴随员工工作的始终。再次,建筑企业可以给每位员工发一本安全手册,除了有关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外,还有一些安全标语、安全警句之类的短小精悍的话,目的是让员工阅读之中,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时刻警醒自己的安全行为。
2.3 建立严格的安全保障制度
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手段。但是,原来的安全制度不够科学、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导致许多制度流于形式,或者根本就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因此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制度、事故救援和处理制度等),要体现人本思想,充分反映员工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才能使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2.4 加大安全投入,从硬件上强化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大建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十分巨大。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安全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是1:5的关系可见,安全投入还是回报率颇丰的一项投资。目前我国对事故预防的投人明显不足,投入的资金离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所以要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加大安全成本的投入,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安全生产投入来支持。当然,投入的资金光靠建筑企业自己解决是不现实的,应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安全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国家设立安全基金,多渠道的筹集资金,以解决建筑企业安全的投入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萌.浅议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6(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