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管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要点范文1
1.加强员工思想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企业之中,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劳动主体,而且也是企业管理的承担着,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观念,按照现代企业的观点,企业的管理,不能只由少数人进行把持,而应该让所有员工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发挥集体的力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够让少数人的专权不敢肆意妄为,也才能够实现多数人的利益。正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让员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而员工的思想工作主要负责的就是激发员工对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员工旧的管理思维中的特权意识,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与管理的责任感,让员工意识到管理企业就是管理自己,对企业负责就是对自身负责,两者是一体的,让员工不仅能够自身自觉地遵守纪律,也能够自觉的维护纪律以及企业活动中各种生产的流程操作,从而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经过无数企业发展的实践验证,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企业的管理,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重要程度的比例可以占到七成,而技术只能占到三成,而所有员工积极有效地参与管理,全体员工的参与意识将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果。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管理能力的大小在很大一部分上是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参与度决定的。
2.加强员工思想管理将会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企业要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从一方面来讲,需要对企业内部各位领导间之间、各个部门与组织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使得整个企业团结一致,严肃活泼,齐心协力地做好企业的各种工作,将减少很多企业管理上的协调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设计对象比较多,涉及到的关系类型也比较多,包括工作上的合作关系、员工之间的友谊关系、工作分配过程中的协调关系、领导与下级的指挥与服从的关系等等,这么多复杂关系的处理都需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才能够使得复杂的关系简单化,条理化,才能够使得各种关系得以健康地维持以便于企业进行良好的管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企业在处理好企业内部关系的同时,还需要处理好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生产原料提供者、企业和社会、企业与政府以及媒体和新闻单位等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及涉及到的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以及企业、员工、国家三个主体的利益关系。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任何一个关系处理不还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而这些关系所牵扯到的其他因素也很多,总体看来,这些关系都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会受到社会的各种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依靠行政以及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还不行,还得加强员工的思想工作,从处理内部关系的角度来看,需要让员工明白怎么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利益、小部分利益与整体利益,使员工能够识得大体、顾得大局,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集体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先考虑国家和企业,再考虑个人;在处理外部关系时,在照顾到合作单位与本单位的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与社会的效应,承担起应当的责任,为其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两个关系的处理中,内部关系将会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而外部关系将会为企业发展准备很多必要的条件,外部的一切说到底是为里面做铺垫,而内部的发展也需要外部来开创与拓宽空间,内外兼顾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而这一切都需要对员工的思想工作做到细致与充足。
二、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如何对员工思想进行管理
员工思想管理对于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上文已经做了介绍,正是由于其重要,我们才会对其专门进行研究,但是也不能仅仅只研究其有多重要,还得分析如何进行员工的思想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上文所说的各种重要性展现出来,因此下文将对如何进行员工的思想管理工作展开论述:
1.贯彻“人本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中心
企业中的员工一般来自不同的社会层面,文化程度也是高低不一,工作经验也是层次不齐,尤其是处在最基层的员工,干着最多最累的工作,却拿到最少的报酬,但是他们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奋斗在第一线。但是由于以往传统观念的影响,员工们在意识上都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单独的一种工作,认为自己只是在为别人打工,做完一天是一天的观念仍然在当前企业员工中蔓延,这样一来,员工在企业中没有一种归属感与安全感,最终影响的也是企业的管理,影响的是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与长远发展。因此其企业的管理必须把员工的思想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尤其是要从关心与尊重员工的角度出发,不仅仅是关心员工的基本待遇,包括基本工资以及五险一金等,这些都是公司必须的完成的,做到这些员工也不会感觉到公司的温暖,只有公司真正地从员工的的角度,从关心员工的角度去做,员工才能够找到归属感,把企业当成是一个家,比如随着天气的变化、时节的变化给与员工适当的关心,各种节日发点慰问品等,这种人性化的关怀将会使员工的积极性被提高,便于员工思想的管理。
2.在员工思想管理中注重示范的作用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平白无故就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环境,有一定的条件的,因此对于思想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说教或者说书面的纯理论说教,当然说教是有其必要性的,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的阶段,那样只会使员工觉得想象教育的空洞与虚假,甚至会鄙夷以至于以后都对思想教育反感,因此笔者觉得思想教育首先得由管理阶层与领导阶层树立一个良好的示范,只有领导做到了,才有可能上行下效,贯彻下下去,也只有这样,管理者所说的话员工才会相信,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员工才能够听得进去,然后在这个前提之下,对于员工适当的关心,这样才能够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接着在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安抚与劝解,让员工明白现在企业所能提供的已经是最好的条件,适当地与周围的相互比较,让员工明白当前的选择是正确的,只要跟着企业的政策走,就一定不会亏待员工,员工做好了,企业的福利待遇也会上去。总之,思想教育一定要创造一定的情境,那就是从自己做起,给人以信服,这样才会有效。
三、总结
企业管理要点范文2
关键词:管理;创新;电力企业
一、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电力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从事生产经营的活动中必须要用到大量的人力资源,所以人力资源也就成为了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中的重点。人才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与其他的物质类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拥有可持续利用性、创造性等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无可替代的,如何留住人才、发挥人的潜力以及打造团队凝聚力是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求企业无论如何创新管理模式都首先要考虑人,学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同时要注重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着力培养企业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忠诚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此外还要为员工搭建平台,让他们有舞台去展示自身的才华,进而使其创新精神不断被激发。2.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电力企业由于其行业自身特点所致,其管理过程往往比其他企业更为复杂,如果是单靠领导一人拍板决策,其决策自然会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当前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企业领导者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不仅仅是决策者,还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组织者与指挥者的角色,所以领导者在庞杂的日常工作中往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而且领导者通常对于一线的工作不够熟悉,在决策过程中难免主观意识太强,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大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集体智慧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可行性得到保证。3.坚持服务大众。电力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是人民进行正常生活的基础保障。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来讲,电力企业是服务型的企业,其核心产品就是服务,所以坚持服务大众是其应当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电力行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服务的竞争,现有的电力企业服务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市场冲击,所以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中必须要考虑服务思想的转变,要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思想,充分了解顾客的需要,生产市场所需、对人民大众有价值的产品。
二、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电力行业尤甚。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一个很特殊的行业,电力企业在以往作为具有垄断地位的市场经济体,一直以来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都是比较宽松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跨国企业正在逐步进入电力市场,这就要求所有的电力企业必须要进行管理创新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管理创新要遵从一定的原则,还需要有具体的方法,下面针对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要点进行一些研究。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电力企业在当前的经济改革中将会面临大范围的重组,市场的开放也必然会带来竞争,打破既有的垄断局面,所以电力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进行更科学、更严谨、更规范的管理创新。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遵从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管理结构,针对人力资源构建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经营管理层的作用;企业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的建立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处理,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求,组织结构要向柔性化、网格化和扁平化发展;积极向同行学习,尤其对生产经营状况好的同行业企业学习,同时对自身状况科学评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最适合自身管理创新的思路。2.加强战略管理创新。企业的发展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但是更离不开整体战略思想的指导,所以加强战略管理创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点。从我国当前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来看,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对其做出改变与创新刻不容缓。加强战略管理创新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建立健全的调研制度,通过调查研究得到有效的数据,进而寻找更科学的决策程序;第二,放宽眼界,关注国内市场的同时更要多关注国际市场,保证企业战略指导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第三,突出重点,有秩序、分步骤的去实施战略规划的内容,建立重大决策的责任制和相关管理制度,保证战略管理创新的有效性。3.加强技术管理创新。技术实力是保证电力企业生存的基础,一旦技术方面出现落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会被淘汰出局,所以必须要把加强技术管理创新作为一个要点。技术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开发并且充分利用新技术,企业结构的调整速度直接取决于企业技术改造更新的速度。技术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人才尊重知识,同时注重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4.加强成本管理创新。成本管理创新是当前电力企业公司化改组进程中必须要做的,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力市场一直以来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质,而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也必将被融入市场的洪流,所以必须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根据市场需求通盘考虑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加强成本管理的创新。并且要大力开展集资办电,引入竞争机制,把电力市场搞活。
三、结语
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管理根据其不同的目的可以有多个分支,在当前社会环境中,企业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由于不同行业之间会有很多的个性化差异,所以电力企业管理在创新过程中,除了要遵从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还需要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电力企业普遍具备规模大、销环节复杂以及技术能力要求强等一些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结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把握管理创新的要点,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董文尧.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赵维霞.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及现状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3]宋宇,王坤.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抓手[J].管理科学,2011(6).
[4]卢盛涛.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5]李臣毅.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2013(8).
企业管理要点范文3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要点
一、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力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电力施工企业在获得更大收益的同时,其负担也在不断加重。加之工程投标体制的日益完善,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造成的影响逐渐突出,电力施工企业原来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其获利空间一步步缩小,企业想要继续较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增加对成本的控制。
二、电力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特点
和别的性质企业的采购相比,电力施工企业的采购活动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归纳下来其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涉及的物资数量规模巨大,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且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型号,整个流程非常复杂;其次,采购的材料专业标准严格,对产品的质量更是需要多次核查,整个程序非常繁琐。因为本类产品一旦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损失甚至难以估计;再次,需求量不均衡,没有一定的标准;最后,对物品的供货时间要求较高,不能出现周期拖延的现象。
三、现阶段电力施工企业采购管理的薄弱之处
1.多头管理造成采购混乱
鉴于电力企业施工企业其涉及的面非常大,不同的企业执行的采购制度有所不同,有的企业集中采购后再下发给分公司,而更多的企业是把采购任务直接划分为下属的分公司或组织部门,此举难免多头管理,没有统一的决策人,无事时谁都可以发表意见,指手画脚;而真正需要负责人的时候,却又没有了管理人,整个采购管理局面异常混乱。
2.成本掌控乏力
现今,我国并没有建立对电力企业施工企业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制,这导致我国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监督处空白状态,造成了成本掌控的乏力。因为其采购的物料种类繁多,采购活动需要投入的工作量非常大,且采购活动异常复杂。尽管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采购成本掌控变革措施还难以尽数落实,对采购活动的掌控还缺乏力度。
3.采购模式落后,对供应途径缺少必要的管理
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在采购物资的时候,执行的还是“围绕库存而采购”的制度。一方面,企业采购的目的,一是为了使用,二是为了保持一定的库存,这将导致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将会被固定在各企业的仓库内,降低了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把管理的重心放在采购物资方面,对于供应途径的管理则有所疏忽,供应商和企业之间并没有构建起稳定合作关系。企业采购,多是临时购买或者随机挑选合作伙伴,这导致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竞争性过于明显,把供求双方放到了对立的两面,引起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四、电力施工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管理要点
1.实行归口管理,集中采购权
把下属分公司和各组织部门需要的物资种类和数量统一起来,归纳企业在物资需求方面的信息,整理好需求产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多方面资料,提交总公司审核。审核通过之后,企业采购部门可以采用集中批量订货的方式,统一采购电力企业所需物资。物资采购结束之后,再分别根据各分公司提交的需求单排发它们所需的材料。这样做不但可以明显增加企业采购量,以规模优势在供货商那里获得更加优惠的价格和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而且统一采购,可以减少供货商渠道,方便公司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查询和审核,为产品的质量提供更大的保证。
2.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
控制采购成本是压缩企业成本最主要的方式。物资招标采购是规范采购活动,确保采购产品质量、降低采购产品成本的主要方式。企业招标采购,先是招标信息,让投标者之间平等竞争,最终质量和价格两者统一者将会中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采购产品的价格,而且竞标者之间相互监督,可以为产品的质量增加一个保障。同时,对外公开招标,也可以避免采购活动中营私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在对采购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根据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制定的物资招标制度,联系本企业的现象情况,制定操作性高的物资招标管理方式。对规定数目之上的物资采购行为,必须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完成。
3.改革供应模式,增加对采购途径地管理
改变现有的供应模式,以即时采购代替库存采购。电力企业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生产需求。假如这些需要可以以可靠的质量、适合的时机为施工企业提供必要的物料,采购活动可以通过订单的形式驱动完成,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而且能够为企业腾出更多的流动资本,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电力企业施工企业还应该增加对供应途径的管理,对供应商做更全面的了解,争取和几家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以共同进步逐渐取代相互竞争,让整个采购途径更加科学。
五、总结
电力企业是我国支柱企业,对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电力企业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购能力的高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有着很大关联。如何对采购管理进行优化,压缩电力企业施工企业的材料成本成为当下本类企业必须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研究,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规划。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要点范文4
摘 要 本文主要是从建立企业设备管理制度、重视人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和实行设备分级和敏感设备控制这三方面分析了核电企业的设备管理要点。
关键词 核电企业 设备管理要点 实践探讨
核电企业设备中包含的工艺极为复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还有专设的安全系统,以此保障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因此设备管理也成为了核电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企业提高电力稳定性的重要举措。加强设备管理,不仅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设备维修费用,还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建立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是加强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确保设备持续运行的条件,因此设备管理部门要加强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很多企业都是采用“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设备管理制度,很少会涉及资源配置和设备技术。这种管理制度已经非常落后,无法满足核电企业的发展需求,也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制约作用。在日常的设备养护中,企业大多是重视设备卫生和紧固程度,没有加强设备校正和技术升级等方面的工作,导致设备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多种问题,设备维修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企业应重点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记录和分析设备运行指标来判断运行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维修,进而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风险。以秦山核电站为例,他们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手段和理念,并且制定了设备管理程序,建立了一支独立的设备管理队伍。通过运用集成生产管理系统,秦山核电站以工单管理为主线,对设备进行监督、诊断和维修,并且加强了新技术的运用,让专人负责这些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模式。
二、重视人在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人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企业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设备保养的效果,企业应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去认识和处理设备维修,主动预见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趋势,为设备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避免过大的经济损失。首先,企业应将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理念作为重点工作,加强人才培训工作,结合培训机构、研究所和院校的力量,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人才因素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也是现代企业进行设备管理的关键点。如果基层设备管理者没有接受全面的培训,就只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因而无法落实上级部门的措施。秦山核电站就建立了专门的培训体系,为了让岗位责任和义务能够有效履行,严格规定岗位人员必须完成的课程,并为此制定了管理程序。对于新来的员工,派遣导师为其进行指导,并带领学员从事岗位实习,让他们到其他处室进行锻炼,从而掌握有关设备管理的知识。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建立设备管理队伍,重视人才素质的提升,对于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因此,企业应根据设备管理情况制定人才培训方案,以防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
三、实行设备分级和敏感设备控制
因为设备的价值、检修要求和机组发电的重要性不一致,因此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差异,三期工程针对这个情况对设备进行分级,主要是根据设备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划分,然后结合设备价值和检修难易度将设备分为四个等级:(1)检修难度大、重要性强和高价值的大型设备记为一级设备;(2)在重水泄露、工业安全和电站核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价值较高,检修难度较大的控制设备记为二级设备;(3)对机组发电、放射性泄漏和电站核安全影响不大、即使失效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价值不高的小型设备记为三级设备;(4)对机组发电、放射性泄漏和电站核安全影响较小、失效时也不会立即产生不利影响的设备记为四级设备。不同等级设备的管理方式主要由技术人员审批技术文件来决定,采用不同的维修策略,对质量监督的严格程度就会不同。对于单一设备发生电站停堆、降功率和停机等情况,三期工程提出了敏感设备的概念,敏感设备是指单个设备故障导致电站停堆或停机等异常情况的某一类设备电站,它主要分为关键敏感设备和次关键敏感设备这两类。三期工程的设备进行分级和敏感设备控制,有效地实现了对设备进行的面和点的控制,每一台设备都有相应的管理规程,每一台影响设备安全生产的设备都被列为敏感设备,这样就成功地做到了精化设备管理。
四、结语
设备管理是核企业健康发展以及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成本支出,因此核企业要不断地改善设备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还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从而确保核电的安全运行,推动我国核企业的安全环保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要点范文5
我国的造船技术和日本、韩国等造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全方位的。特别是中小型造船企业的生产设施和管理水平均较为落后。因此,通过对船舶建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控制的研究,保证船舶建造的各个工艺流程中的建造进度和建造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船舶建造的前期生产准备工作
船舶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船厂和船东签订合同后,船厂就可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主要目的是分析技术特点和解决施工难点。分析船舶技术特点的关键是吃透船舶的《技术规格书》,该项工作主要由技术部门负责,本文着重探讨生产管理部门要做的工作,即造船船舶建造过程的生产管理控制。
1、生产管理控制的首要工作,是根据合同交船期的要求,由生产管理部门编制要详细、准确的生产计划,包括设备纳期表、船舶的各个生产节点等。前期生产准备是船厂组织船舶建造重要的工作,在编制生产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船舶建造的原材料、设备供应情况,各工种人员的安排情况以及合同要求。由于目前各船厂广泛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物资订货及到货情况、生产进展情况的实时监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有利于后续的跟踪、调度、检查、考核工作。
2、生产管理部门在分析主要技术参数和施工难点的基础上,明确船舶基本的工艺步骤、技术要点和基本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分段划分、钢板规格控制、总段装配范围、上层建筑整体吊装的重量计算、分段予舾装范围和船台建造方法和定位分段的确定等。生产管理部门还要为厂部提供质量、成本、资金方面的管理要求,以便领导层作出正确的决策。
3、为了提高执行力,在船舶开工前,船厂要组织设计、工艺、生产及生产管理等主管人员,对船舶施工中的工艺难点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船厂以往的施工经验,根据建造流程找出影响设计建造的关键点,从科学合理出发,确定最佳的建造方法和管理措施。
二、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分析
传统造船模式和现代造船模式的工艺流程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按生产节点划分。船舶建造的生产节点是既是编制和执行生产计划的基准,也是船东向船厂支付进度款的考核点。
1、传统的船舶建造工艺流程为:钢板预处理―板材加工―部件装配―分段装焊―船台合拢―拉线镗孔―船舶下水―机电总装―主机动车―系泊试验―试航―交船等阶段。上述船舶建造的各个阶段互相关联、环环紧扣,生产管理部门要定期考核每个环节的计划进度情况,防止影响总体进度。
2、现代造船模式的工艺流程是遵循中间产品为导向原则。各类零部件、分段、托盘、单元、模块和区域等不同的中间产品,连同其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源,以生产任务包的形式进行设计。现代造船模式有三个原则:一是壳舾涂一体化原则,即通过壳舾涂生产设计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实现各作业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二是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原则,即经各部门相互协调,最终把"怎样造船"体现在工作图表和管理图表上,作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三是标准化、系列化原则,船舶建造的各个环节要贯彻标准化和系列化原则。
3、船舶建造企业应尽可能要求设计单位在优化图纸设计,优化生产布局,在分段制作阶段推行精度管理,逐步做到无余量下料、切割和装配;大力推广高效焊接及管子、电气设备的预舾装技术等。
三、船舶建造生产控制管理要点
1、钢料加工阶段
船舶建造的基本材料是钢材,船厂也是钢材消耗大户。因此,船舶建造生产控制的第一步是对钢材消耗进行控制。钢材的管理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保持钢材的稳定供应渠道,船厂可以每年和上规模的钢厂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这样可以减少钢材价格波动对造船成本的影响,还可保证稳定的钢材供应。其次要提高钢材利用率。国内船厂受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影响,钢材利用率一般在85-90%左右,而日韩船厂可达到95%以上。再次是船舶建造企业可以通过利用余料进行二次套料,舾装件提前到分段加工时同时下料等办法提高钢材的利用率。
2、分段制作阶段
分段是船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船舶建造的主要流程。分段按其结构所属部位可分为:底部分段、舷侧分段、甲板分段、首尾分段、上层建筑等,一般万吨级的船舶划分为十几个分段。在分段制作过制作阶段的控制要点是提高分段制作质量,保证分段制造精度,这样可以避免二次返工等造成建造周期的延长。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尽量提高分段的预舾装率。分段定位一般以尾部近机舱前的一个底部分段作为基准段在船台搭载,然后向首、尾及两舷自下而上依序吊装各分段。由于机舱分段需要安装大量设备、管路,所以需要尽早成型并吊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建造周期,可将船体沿船长划分成多个建造区,在每个建造区选择一个分段为基准段,按塔式建造法组织建造。
3、船台合拢阶段
船台合拢是船舶建造的关键过程,是船舶建造工程中组织难度大、投入劳动多的阶段。船台合拢涉及分段吊装、船上舾装、设备定位、主机吊装等交叉作业,难度较大。从整体工程安排看,将传统造船时期水下建造阶段的工事提前到船台建造阶段完成,即组织 “工序前移”工作十分重要。因为船舶下水后,主要设备已经定位,封舱件安装后甲板已经扣上,如果出现差错和重大修改物件调运非常困难;加上码头区域起重能力低于船台吊车,因此要将船舶下水后一些关键项目,全部或部分在船台建造阶段完成。
4、机电总装调试阶段
船舶下水后,各种机电设备开始安装调试,发电机和主机都开始试验。这个阶段控制的关键是保证设备按图纸要求正确安装,特别是主机在动车前,要确定周边的配套设备、管路全部装好并正常工作。当前,随着船舶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机电设备调试的技术性和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部设备调试好后,即可进行码头系泊试验,其目的是检查船体、机械设备、动力装置、电气装置的质量和安装可靠性,使船舶达到具备试航的条件,为船舶试航作准备。
5、试航交船阶段
试航就是船舶的航行试验,是对新建船舶全面的、综合性的一次试验,船厂在试航前要拟定航海大纲。试航需要船厂、设备供应商、船东、验船机构相关人员参加。船厂检验人员要准备好必备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在航行中按照试航大纲要求测试主机、操舵、抛锚、测速、回转、惯性、通导等工作情况,并作好记录。试航结束后,船厂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会议以书面形式总结试航情况,并对试航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列出扫尾项目,供应部门向船东移交供应品,技术部门向船东提交完工图纸,质量管理部门向船东提供质量证明书,最后船?S和船东签署交船文件,船舶建造工作全部完成。
企业管理要点范文6
关键词: 装饰 企业 管理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技术发展动向,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设计和施工水平。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社会的方方面面正悄然地发生变化;信息爆炸与信息高速公路令世界变小。搜集、整理、比较、筛选有关装饰业的最新科技信息和动态,使我们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变为可能。每年的各类展览会和博览会,使我们很直观的了解和搜集到最新的业内信息,各种专业报刊和网上信息,又成为我们了解最新业内动态的便捷途径。
建立技术储备档案
对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按化工、建材、纺织、五金等大类分别存档;又在大类中进行细分,如化工中的防火、防水、防腐材料,木材、钢材、块材等的粘合剂,各部内外墙的涂饰材料,各种木材、钢材的涂饰材料等分门别类地造册存档。便于日后检索和查找。并不断地对档案进行更新换代,使之完善。
推广与应用新技术及其成果
率先开发应用网络管理系统和CAD辅助设计,使我们受益菲浅;而进一步加强网络化管理的深度,提高微机的自动化水平,又成为我们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推进行业进步要从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入手,对已掌握的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等方面的产品和技术,要优先利用;从前期谈判就向业主介绍和推荐,设计时积极采用,从而形成企业优势。在这里还应看到,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在一定的时段或一定的经济环境中,这种推广与应用可能有阻力或不被业主认可,但这只是暂时现象,纵观时代的进步,优胜劣汰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方面谁走在前面,谁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赢得市场。
推广技术的更新改造
现代装饰技术较之传统装饰技术,已不可同日而语,不同的材料、工艺、设备,必然导致技术的变革和更新改造。纳米技术的出现可预见的是会对涂料工业注入新的活力,出现划时代的新型涂料产品,那么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也会出现变化。微机内存配置的提高,新的管理和设计软件的开发应用,无疑会使管理与设计上一个新台阶,会使工作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加工设备的更新改造,数控设备的应用,使半成品和加工件的质量和材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抱残守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相信装饰技术的更新与改造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培训相关人员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我们经过试验或比较得出有关数据和操作经验,然后编制作业指导书,将使用的工具、施工工艺、技术要点、检验与验收标准列入其中,下发相关的部门和操作人员;使管理、操作和检验人员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要点。在实际操作中,由工艺员和技术员进行指导,以点带面的逐步展开,这种做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
制定科技人员发展规划及实施办法,对技术质量管理的制定修订提出建设性意见。
技术人员已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人才专业结构的合理组合已成为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的侧重点。就装饰企业而言,设计与施工是两个重要的一线部门,所要求的技术人员的标准相对较高,专业设置既全面又要有所侧重;而企业的网络管理和开发则需要相当水平的专业人才,那么管理层的人员配置又需要管理加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综合素质越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就会越大,这是不容置疑的的事实。人才发展规划是根据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规划而制定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大目标下,有计划、有侧重地逐步招聘,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并不断地更新知识;实施进程不会是一年两年,是要不断调整,平衡、优化,使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合理,加快企业的发展步阀。
企业的技术质量管理,是企业逐年发展过程中所积累、总结、完善而形成的制度或措施,它通过内部和外部条件的转化和提高而逐渐完善。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要经过长期的修正、补充和检验的。因此,技术质量的控制是否有效,成为是否修订现阶段措施的基本条件;基于此点来衡量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将会得出正确的判断,无效或失效就要修订或改进;相反,则要巩固与加强管理力度,使企业发展。
参加或主持企业重大技术会议,解决技术疑难问题
解决技术疑难问题,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这类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造成无谓的浪费或经济损失。针对不同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比如专业或技术要求较高的单位工程,对其消防、屏蔽、抗静电、温湿度、超静除尘、强弱电、声学、隔音等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形成合理可行的方案;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如大面积的铺贴石材、地砖,或是大面积的纸面石膏板吊顶,针对容易出现的地面空鼓、不平或吊顶不平与开裂,分析缺陷成因,制定相对应的施工方案与技术要点,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和检查,使问题相继得到解决。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经过分析找出原因,然后进行小范围试验,问题解决后,写成作业指导书进行推广。技术疑难问题会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采用,而逐渐出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留尾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自己解决不了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参与合同评审,对合同中涉及的技术能力把关
前文说到的专业或技术要求较高的单位工程,在合同评审中会经常出现,对其技术可行性评审论证后,确定自己的技术能力范围;对一些专业的单项工程或作业进行分承包,进而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要求。
主持重要的设计评审,最终审批图纸
对重要工程的设计评审包括几个方面:
图纸设计是否满足了建设方的各方面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图纸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又有先进性,总体风格及效果;图纸设计的规范性,完整性和保证程度;图纸设计材料的购置能力,施工的可行性;能够满足以上要求,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对设计的质量进行抽查与评定,审批设计更改
定期与不定期进行图纸设计抽查,对已竣工的图纸设计分为优、良、可、差四级评定,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并将量化的统计结果发放至每一设计人。审批由于业主、现场或设计需要的设计变更,汇总不同的变更原因,找出设计失误,同样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又一手段。
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
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的先决条件;因此对其科学合理和严密可行的要求很高,不同的环境、条件、技术含量和工期要求,以及不同的地区、季节等因素,都是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技术交底的依据。稍有疏漏将会出现失误,从而影响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已成为企业招投标与施工准备的重要运作环节。因此,其编制的科学合理和严密可行,能够指导施工是得到审批的必备条件。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
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是否齐备,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是衡量企业和项目经理管理水平高下的关键,是质检部门评定质量的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中技术资料和工程质量的检查就十分必要了,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的效果怎样,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分项工程的质量如何;质量评定纪录,质量保证资料等是否齐备,通过经常性的检查而得到监督和修订,从而保证施工顺利展开,质量得到保证。
各人自检、班组互检,下道工序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的检验模式与班组长、质检员、项目经理和公司品管员的检验模式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公司品管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直到不合格得到纠正。通过有效的检查和奖罚,使操作人员真正懂得了“不是干了活就有工资,而是干好了才有工资,干坏了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赔偿物料损失。”使管理人员懂得了不但工程要按期交付,质量要好,技术资料还要完备,否则也要受到处罚;这种机制从另一方面扭转了传统的意识和价值观,使检查达到了目的。
审查交付工程的竣工资料
审查交付工程的竣工资料是对工程可追溯性的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可根据资料进行追查分析,找出原因,明确责任方或责任人,使问题能够彻底解决。另一方面也是工程决算的实际依据,是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竣工图审查
技术管理措施资料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洽商记录,设计变更通知,施工日志,单项、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记录、检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验收记录,消防验收记录等。)
质量保证资料审查。(各种产品的合格证或试验,检测报告等)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将完备的工程竣工资料存档保管。组织编写及审批企业的有关技术标准。界定有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标准、规范、定额的使用,作为外部受控文件;编制企业标准、规范;(各工序、工艺、材料的作业指导书)编制企业的标准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