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1
高职院校强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本质是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和载体。考核是教育教学的手段,不是目的,传统的理论+实验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食品加工企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创新实践课程考核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对食品烘焙技术实践教学的重视,十分必要。食品烘焙技术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烘焙专业技能、卫生要求、原料和设备操作等方面知识,覆盖面广泛。大多数高职院校食品烘焙技术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根据单一产品制作对学生进行考核,缺乏系统性,主观性、随意性强,无量化依据,大大制约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改革食品烘焙技术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必须从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源头出发,梳理岗位能力所对应的专业技能课程、职业能力课程、企业理论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践主导的课程体系,明确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通过研究,课题组确立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为载体的原则,注重量化考核,构建食品烘焙技术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培养实践性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食品烘焙技术实践课程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
建立优化的实践课程量化考核体系,对食品烘焙技术实践课程实行独立考核,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方案经过试用后,进一步改进,建立了较合理的实践课程量化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核心在于以实践考核为主体,考核项目由工艺素养评价和工艺考核两部分构成。2.1工艺素养评价,占比40%平时考核是为了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和操作规范。任课教师从产品制作标准度、品项、食品安全、卫生清洁、实践意愿度、团队合作等6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工艺素养,详见表1。2.2工艺考核,占比60%实践报告以评分表的形式,由任课教师现场打分。以西点慕斯和欧式类搅拌冻制评分标准为例,详见表2。
3量化实践考核体系效果评估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2
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一1、备课组长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说课,每次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活动记录。(10分,查活动记录,活动每少一次减0.5分;学校联合抽查,活动每少一次减2分,无故缺席每少一人减1分)
2、每学期组内公开课不少于一节(3分,教案、说评课稿等材料要完整)。
3、认真组织本组教师互相听课,完成30节课的听课笔记。(3分,查听课笔记,每少一节减1分)
4、统考结束后,各位任课教师及时完成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及时上交。(5分,每少一人次减2分)
5、全组教师备课认真,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且符合学校对教案的要求。(5分,查教案,每月查一次,符合要求记5分,次之记4-1分)
6、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本组教师能够积极参加,做到无故不缺席。(5分,每少1人减1分)
7、组长负责,组员支持,全组教师团结合作,教研气氛浓厚。(4分,次之3-1分)
8、学期初按时上交备课组教学进度计划。(2分,不交减2分)
9、学期末积极主动上交各种记录及总结。(3分,每少一项减1分)
10、教学效果好。备课组在全镇统考中学科平均成绩高于黑龙加10分。
11、组内教师组织学生竞赛有指导,有质量,能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级类比赛中获奖。(获奖结果每人次奖分,按一二三等奖次,区级加3/2/1;市级加4/3/2;省级加5/4/3,加分不超过10分。)
二、评比方法
1、在备课组申报的基础上,教研组推荐各备课组于教导处。
2、在教导处考核基础上,报校长审批。
3、每学期评一次。
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二一、指导思想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推动我校教学研究工作,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功能,表彰在教学、课改、教研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备课组,经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二、考核评选对象
备课组:1.语文组 2.数学组 3.英语组 4.政治组 5.历史组
6.物理组 7.化学组 8.地生组 9.音体美组。
三、评选方式
1.评选采用年级部自评推荐与学校评估相结合的模式。
2.每学期考核评选一次。
3.考核分常规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两方面进行考核。
4.将教学、教研等常规工作细化为若干个考核目标,对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进行目标考核量化。
5. 年级部、备课组在提供资料或数据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三、评选办法
1.各年级部对学期内常规检查情况进行自评整理总结,推荐上报教务处优秀备课组4个,并向评审小组提交相关数据材料。
2.评审小组依据评选细则,参考教务处、督考办各项评价数据,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综合 , 最后评定优秀备课组每个年级部2个。
四、评审小组成员
组 长:杨宗昌 副组长:李盛清
成 员:宋国志 张兴旺 于晓东 景立山 宋金阳 隗学新 刘占军 王义金
五、评选结果的使用
1.依据本方案进行量化考核的结果,每个年级部得分前两名的备课组为优秀备课组。
2.学校对优秀备课组颁发荣誉证书。
3.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成员。
4.优秀备课组评选结果纳入到教科研的表彰和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中。年终量化考核,对优秀备课组全体成员分别加0.5-1分。并在绩效工资中予以适当的奖励性工资。
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三为了增强教职工的集体观念,优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进行优秀班组的评比活动,特制定本细则。
一、优秀班组每学期评比一次,其比例不超过班组总数的40%。
二、优秀班组评比的条件:
1、能全面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工作责任心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凝聚力强。
2、能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注重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能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积极地总结反思,组内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3、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较高。
4、组内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5、组内教师实绩明显。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为优秀班组:
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严重。
2、严重违反课程计划。
3、严重违反国家和省市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
4、有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的现象。
5、有严重责任事故的发生。
6、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在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教师为较差或差的现象,或教学常规月考核等第为较差或差。
四、评比程序:
1、学校成立优秀班组考核小组,由学校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及部分教师代表组成。
2、考核小组听取班组长汇报情况。
3、考核小组成员投票推荐。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3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考核方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作者简介:罗洪波(1977-),男,广西忻城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6-02
高职高专专业课程的传统考核方案通常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体现。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期考成绩在学生课程最终成绩中所占比重过高会带来很多问题。通过一次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更为糟糕的是,这种考核方式实际上变成了考量学生应试能力的一种工具。教师不能通过考核评价动态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进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也不能通过考核评价的结果及时认识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从而及时地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2007年起,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原机电类专业课程“液压与气动”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于2008年获广西区精品课程。2009年课程改革项目获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资助。为了配合教改项目的进行,使课程的考核方案能更有效地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案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我们制定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案,从2009年实施至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
所谓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评测,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阶段性考核。过程性评价是我院改革后“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课程考核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单单通过期末一次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然会导致学生“应试而学”,通过考前突击,甚至取巧作弊的方式来应付学习和考核,忽视学习过程,漠视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即便学生的考试成绩良好,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通过过程性评价,可以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把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可以使学生根据阶段性的评价结果了解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效果,鞭策自己及时地调整学习方式,更好地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我院新的“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体系下,我们改变了以往“先介绍基本理论知识,再讲解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再介绍回路的工作原理”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主要通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个基于企业真实案例的教学项目的方式来开展。这同样要求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之后,对其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二、过程性评价方案的设计
1.过程性评价方案的设计思路
过程性评价成绩的评定必须设立科学合理的评定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应该涵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每个教学项目的知识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各项评价的指标必须细化和量化,以增加评价方案的可操作性。
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有必要的话,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辅导。这势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因此在设计过程性评价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方案实施的效率问题。
2.过程性评价成绩的评定原则
(1)完整性。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其内容应该涵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的教学项目。在实现考核内容完整性的同时,应该对重点的教学项目有所侧重,突出这些项目在过程性评价成绩中的权重。
(2)多样性。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评定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效果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该是一个由“客观题的测试”、“方案制定能力的考评”、“方案实施效果考评”、“成果展示的考评”等构成的完整体系。
(3)真实性。真实性是过程性评价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应该制定严格的审查制度,杜绝学生在过程性评价中的一切作弊行为。
(4)公平性。公平性是指教师给出的成绩应该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一档次的学生,教师给出的成绩应基本一致。这要求在制定过程性考核细则的时候应细致全面,具备可操作性,确保打分项目的客观公正。为此,对于每个学习项目,我们采用经过细化和量化的评分表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5)创新性。对于综合素质突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该鼓励其自主学习的行为和创新精神。在过程性评价成绩的评定上,相应地,也应该对这些方面的能力予以适当加分。
3.提高评测效率,降低教师过程性评价工作量的一些措施
(1)使用客观题。可以使用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把客观题设计成网页的格式(如图1所示),嵌入课程网站。利用这个平台,通过计算机自动统计正确率,并给出成绩。可以在满足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同时,降低教师的工作量。然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客观题的理论测试只能从一方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客观题的测试不应该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另外,教师在设计客观题的时候,应选择比较能反映学生操作水平的内容。
(2)组长检查打分制。建立学习项目组组长打分的机制,不但能够降低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了解学习进度的机会。对于后进的学生,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鞭策手段。采用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每位组长对评测指标的把握尺度不一样,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制定详细而可操作的评分标准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终结性评价的必要性
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科目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终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的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
采用单一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案会带来前述的种种问题。但终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对学科的整体掌握情况,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另外,终结性评价方式由于可以在监考老师的监督下集中进行,可以杜绝某些过程性评价方式中不易监控的作弊行为。综上所述,过程性评价不能完全取代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补充。在我们的考核方案中,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6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40%的考核方式。
四、新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
我院“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新考核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了教学过程质量保证体系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案适应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新课标的要求,促进了该课程的内涵建设。促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更加讲究细节,准备更加充分,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更具体。细分的课堂教学项目促进了教学过程的规范化,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跟教改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引入,要求教师针对每个教学项目,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完成情况等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评价方式的细化,可以降低以往“一考定终身”考核方式的偶然性,教师最终给出的成绩,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具说服力。
3.提高了教学效果
采用了新的考核方案以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反馈的过程性评价结果,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期末考试成绩本身,学习效果得以相应地提高。我们的企业调研结果表明,在实施新的考核方案以后,通过课程,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掌握程度更为扎实。对于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操作、维护、维修水平较之往届的学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五、结束语
传统的考核方案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案是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及时反馈学生信息,进行课堂教学和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高职“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应用与维修”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对该课程传统的考核方案进行改革后,课程的教学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新的考核方案也暴露出了“执行的过程繁琐,教师的工作量较大”等缺点,需要我们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萨克斯.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美]申克.学习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美]希尔伯曼.积极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4
【关键词】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reform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CHEN Chao.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ac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developing their overall quality and implementing all-sided quantitative test.It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make the students have 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and adapt to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better.
【Key words】Instrumental analysis;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在分析化学中,对以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分析的主要依据,并采用某些特定仪器进行测试的分析方法,统称为仪器分析法[1]。高等院校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仪器分析为独立的一门主干课程,对药学和中药学专业学生来说,学好仪器分析课程非常重要。但由于仪器分析涉及面广(包含光学、电学、色谱三大块)、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因此,很难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仪器分析实验可帮助学生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把理论课上讲述的有关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又需要把实验中所要应用的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教授给学生,同时还需要把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灌输给学生[2,3]。因此,仪器分析实验的实际教学过程具有内容丰富、方法灵活的特点。
1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弊端
国内高校由于扩招后受资源所限,普遍存在教学仪器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的困窘。仪器分析实验课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堂上一般采用“实验指导书+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因为担心学生在操作中存有较多的疑难问题,总是把实验进程讲得过于详细,而学生做实验则完全“按方抓药”,按既定的方案、步骤来进行操作,造成对实验原理、方案设计的理解不深,对实验内容印象模糊。同时,由于受课时限制,许多实验环节必须由教师提前完成,如笔者教研室开设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流动相的过滤和脱气、HPLC色谱仪的基线稳定都是由实验员完成。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进样、处理打印图谱,往往只是小组中少数或个别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主动操作,实验中如发生仪器硬件或工作站软件故障,都由教师帮助解决,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依赖性很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照抄讲义、互相抄袭原始数据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造成实验过程缺少思考、缺少提问、缺少讨论,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预习实验指导书也是多余的。
上述不足,已严重与实验教学的本意背道而驰。实验教学不仅是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突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必须不断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模式。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2.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化社会,学生需求的知识量、信息量大,往往不满足于课本知识,如果能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穿插讲解一些学科前沿知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中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以实验室为第二课堂,到实验室开展兴趣小组、课外科技活动,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仪器分析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实践性也非常强,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里,根据实验室能够提供的仪器、试剂、药品,开设了难度适当并且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设计性实验。它与传统的注入式、验证性实验不同,采用提纲式的教学讲义,强调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检索、查阅文献资料与工具书,对文献进行综述,并拟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获取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按照科学论文的格式进行写作。学生拟定方案包括实验原理、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的配制、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等。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学生讨论大家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汇报实验结果并加以研究分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教师应认真参与,以提问形式启发思路、引导解决疑难、完善实验方案。由于学生初次进行实验设计,错误或失败在所难免,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上,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应有过多干涉。但如发现设计方案有明显错误,可用启发式的方式给予必要指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2.3 有效实施全面的量化考核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操作技术、科学态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评价他们的理论水平及实验技能,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比较好的一个经验,就是将教学过程合理分解,对每一个分解的小过程进行量化打分。实施百分制考核,将一百分合理分解到具体实验中去,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基本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分别赋予不同比重的分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认真学习和完成实验,同时学生高涨的积极性会相应地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参 考 文 献
[1] 黄世德,梁生旺.分析化学(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5
关键词:多元化;考核体系;物流设施与规划;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iming at a single assessment mode, one-sided examination content, ambiguous examination purpose and non-ideal assessment effect on the logistics facilities and planning course assessment,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bility was proposed which mainly include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ssessment and process assessment at ordinary times.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examination consists of understanding ability, inductiv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ssessment. The process assessment is made up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assessment,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e ability assessmen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dicates that the assessment system is highly appreciated by students.
Key words: diversifi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logistics facilities and planning; process assessment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物流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也在积极地推进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活动,其课程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2-3]。但受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多数教改成果往往强调教学模式单方面的改革,而忽略了考核模式的改革,进而导致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脱节,未能更好地发挥考核模式对教学模式的促进和反馈作用,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4]。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探讨与本课程教学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是现行考核形式改革的当务之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课程的考核形式是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考核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考核的目的既可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帮助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物流规划与设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目前的考核形式比较单一,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本文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并对考核体系的各模块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这对于改进考核形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课程考核形式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物流规划与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该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沿用着期末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兼顾学生平时成绩,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
尽管目前的闭卷考试形式具有定时间、定地点,方便组织安排,考试公平公正性强、过程易控制等优点[5],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1)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侧重理论知识和综合知识的考核。其考试形式为闭卷书面作答,题型主要以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和论述为主。这些题型只能反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更好地体现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考核内容片面化。现行考核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主要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课堂扩展和指定的重点,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方面显得不足,进而形成一种“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核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5-6]。
(3)考核目的性不强。由于课程实践性较强,目前笔试考试并不能全面地体现出考核目标。每次考试结束后,虽然任课教师会对试卷质量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以及得分情况进行分析,但这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且对今后的考核指导价值也不大。
(4)考核效果不理想。由于现行考核方式为被动式卷面考试,形式比较单一、与实践应用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只是为了考试而复习,为了考试而考试,这就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式学习的状态,由此对其产生厌烦心理,考核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很理想。
2 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思路
课程考核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是对课程学习的有效反馈和评价。一个完整的课程考核体系应该包括期末综合性考核和平时过程性学习评价两部分。针对本课程的现状,考核体系应侧重于各知识点的量化考核,尤其是要针对平时过程性考核给出每种考核方式的量化指标,如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在平时过程性考核中,由于分组协作完成设计任务,教师应该能够有效地分辨出每位学生具体完成的工作量,且需要在各考核环节中给出具体的量化措施。通过各考核模块的设定,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并领会到考核并不仅仅是为了“机械地”检验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融会贯通,是对其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提升。
3 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课程评价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7],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的考核形式上要实行多元化考核,不但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知识,还要考核其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提高课程考核结果的可信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多元化课程评估考核体系,即由综合知识考核(占40%)和平时过程性考核(占60%)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综合知识考核主要包括理解能力考核、归纳能力考核以及综合能力考核;平时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科研创新能力考核、团队协作能力考核以及实践能力考核。图1中每一部分考核内容满分都是100分,按比例折算后计入最后总成绩。
3.1 综合知识考核
(1)理解能力考核。理解能力考核主要体现在课堂口头测试和随堂笔试测试两方面。课堂口头测试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中讲授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根据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随堂笔试测试一般安排10min左右,以课程试题库为依托,试题形式主要是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或者也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当堂授课重点,提出思考题,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随堂完成。这两种课堂测试方式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理解和记忆能力,又可以使其养成集中精力认真听课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有效避免课堂“低头族”现象。
(2)归纳能力考核。归纳能力考核主要以大作业的形式为主,根据重要章节内容,分别在每章讲解后,让学生自主命题或教师给定主题,查阅本章节所涉及内容的相关研究进展,在一周内提交作业。例如在讲解现代生产物流的特点和模式这一章节时,教师可给定逆向物流、冷链物流等研究热点主题,让学生针对这一主题,从需求预测、运作模式、成本控制、关键流程识别、物流路径优化等方面去查询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以大作业的形式提交。
该考核形式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8],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该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可大大降低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任务而做作业”的负面抵触情绪。
(3)综合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主要以研究报告或者课程设计方案为主,重点考核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将专题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报告或设计方案。其考核方式为学生个人评价(15分)、教师评价(50分)、小组之间互评(35分)。报告或方案的最后总成绩根据这三部分所得分来评定。该考核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
3.2 平时过程性考核
(1)科研创新能力考核。科研创新能力考核主要通过开展创新性实验来考核,具体考核内容为实验的设计、分析和结果处理,其中实验设计占该部分考核比例的60%,实验过程分析占30%,实验结果处理占10%。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给定实验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设计符合课程内容的实验。评分参考标准可依据表1中的选项进行打分。
由于物流规划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考核。该部分考核形式主要利用“物流游戏”教学法[9]。教师根据课程所授内容设置相关的“物流游戏”来测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供具体的游戏流程操作,让学生通过“做中学”逐渐领会和掌握课程所授章节内容的理论知识。如在厂址选择一章中,教师可按照厂址选择考虑的因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由学生自由组队,分别代表“政府人员”、“社区居民”、“企业决策人员”等,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小组研讨的形式,对备选厂址进行讨论、分析并给出决策结果。教师可从自主能动性(10分)、工作态度(10分)、合作能力(20分)、亲和力(30分)及改善能力(协作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占30分)几方面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3)实践能力考核。该部分的考核内容主要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来实施。如自动化立体仓库模拟实验,主要有条码识别和检测、出入库管理等内容。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可根据仓储物流的实际运作过程来设计实验,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然后借助于计算机编程、物流仿真软件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实验装置台(含条码数据采集器)来实现整个过程的模拟。教师可根据实验前的资料准备(10分),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30分),实验过程中操作的熟练程度(30分),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及沟通能力(20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处理(10分)几方面进行打分。该考核方式既体现了专业课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的应用效果分析
该考核体系已经在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四年级的两届学生中进行了试用,试用对象分别为2010级两个自然班以及2011级两个自然班。在每一学期末课程结束后,笔者都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多元化考核体系的看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两学期的试用,效果很好,具体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考核体系中各模块在两个年级中都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一致认可。在综合能力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中,2011级同学在考核过程中的表现略逊于2010级的表现,这是由于2011级参加考研和各类资格认证考试的同学较2010级多,再则完成这两个模块中的具体考核内容(研究报告、综合性实验)所需要的时间长,因此导致这些同学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考核内容,进而在这两方面失分较多。在其他四个模块中,2011级同学的表现均优于2010级的,对各模块的认可度也有一定的上升。这是由于该考核体系在2010级同学中已经进行了试用,试用后,教师针对考核体系各模块中存在的不足做了一些改进,并在2011级同学进行再次试用,同学们不仅兴趣较高,而且也积极配合实施。以后还要针对各模块分别进行分析,以便将该考核体系进一步推广到同类型的课程中。
5 结束语
考核模式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相辅相成、互动的关系,多元化考核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同时,多元化考核评估体系的实施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选择多元化评估考核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理论基础、班级规模及考核目标,以及针对考核目标设计以“能力”为主线的考核指标,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10],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春光,程晓娟.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51-52.
[2] 许义文. 高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04-107.
[3] 付永红,郭雪松. 高校素质教育管理创新的思考[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66-69.
[4] 杨德翠,刘新. 植物生理学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建立[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4):10167-10168.
[5] 侯东亮,陈芳蓉. 基于“五位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构建――以《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为例[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4):122-124.
[6] 张金标,邵露. 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 教育探索,2007(12):39-40.
[7] 盛锦春,刘莉. 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变革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4(2):156-157.
[8] 闫会娟,毕建涛. 基于启发式过程考核的课程考核体系研究和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4):29-30.
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范文6
Abstract: Due to students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students' learning consciousness, learning achievement, learning attitude, ability of social practice. This is reflec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marketing course teaching, including two aspects: one is that students with strong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have a poor learn; the other is that students with a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lways have a weak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So how to adapt to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to carry out related teaching work, teachers need to design the teaching about professional courses seriously, and take double parallel projects mode to carry out related work of teaching.
P键词: 双项目并行;课程;教学设计;优化
Key words: double parallel project;curriculum;teaching design;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02-02
0 引言
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是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与商务管理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执行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怎么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管理与策划理论,具有较强市场营销业务水平与策划组织能力,是高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1 高职院校双项目并行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定位是根据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出适应相关专业的技能性人才。而技能性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有很好的专业理论做基础,更要有与之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企业实际工作为重心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一方面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进行项目化的操作与分析,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将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切入至专业化的教学工作中,以能够胜任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为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营销策划综合能力的实践能力。就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而言,项目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2 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点
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征:学习内容是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两张皮;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从学院到企业现场的过渡,真正达到就业准备教育的目标;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等非常重要的职业意识和素质也得到有效培养。
3 营销策划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3.1 处理和获取相关信息能力
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营销策划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处理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才能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工作,才能使其制定的策划方案更加科学和可行。在这方面,需要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去思考研究,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提高其工作技能。要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能在未知的领域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渠道。
3.2 创新能力
营销策划工作中,创新是营销策划方案灵魂所在,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方案,才能真正打动企业的决策者,才能使得营销策划方案在实施后得到良好的工作效果。那么,在高职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也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的活o轻松的教学氛围,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发散性思维习惯的养成,进一步促使学生具备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达到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营销策划方案制定得更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同时又不脱离工作实际。
3.3 拓展知识能力
营销策划人员要想制定一份优秀的策划方案,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做为积累。而做为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一般都在学校完成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工作经验欠缺很多。为了弥补学生的此种能力的欠缺,需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知识,并对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的能力,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知识面的扩充,使其在未来的营销策划方案制定时,更加专业化和技巧化,为其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3.4 表达与写作能力
我们都知道,营销策划方案制定的再完美,也需通过合适的渠道将其呈现给企业负责人,并获得认可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实施。在这方面,就需要营销策划人员具备良好的表达与写作的能力,能够将一个营销方案以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来,同时,能够针对本策划方案做M一步的详尽的说明与沟通。这就需要一个是文字表达,一个是口语表达,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培养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是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
4 双项目并行的高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
4.1 模拟项目+真实项目平台,达到“真学、真做”效果
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中,采用由结果导向转为过程导向教学设计,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双教学工作。在营销策划教学中,教师采取由学生给出多个策划模拟项目,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来选取。然后,围绕该策划项目,由学生制定相应的方案,制作PPT,在课堂汇报与演示。整个过程中,由学生整理资料,设计线路,宣传讲解,从而很好地实现授课目标。如在《会展策划》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上,教师在对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教学模式和方式。通过将该课程分为展会策划和展会实施两部分来进行教学实施。整个学期,学生分组策划了6个活动,经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最终选择比较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此次“学生策展、学生布展、学生现场管理、现场服务、教师现场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完全颠覆了以前由一纸试卷考核学生会展策划的基本知识、流程的传统考试。学生反映他们体验了前期调研、策划、办展会的全部过程,将会展策划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生们表示更有信心去策划、举办展会了。在《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上,教师将自己在企业从事营销工作的经验和企业资源带进了课堂。整个学期,教师将营销理论和营销实践相穿插,并将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学期中通过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实践项目,锻炼营销素养,学期末以某一设计营销策略为主题,由企业介绍现状、营销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给出营销策略进行考核,由企业为主导对学生的营销策略给予点评、指导。
4.2 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实现教学过程化
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考核中,强调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导向。为了加强过程管理,将纸质作业比例降低,提高了课堂参与的分数比例,教师利用畅课(Tron-Class)平台,将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发帖、点赞、互评以及陈述观点的准确清晰程度作为课堂成绩的评分标准,并通过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的问答、测试、练习题、实操训练等环节,全过程实时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在《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商务办公能力,课程教学主要以设计和应用为切入点,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过程考核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作业考核三个部分。教师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考勤、教学视频的观看、讨论的参与以及在线测试进行考核;学生互评是指学生根据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教学评价量规,对其他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过程考核借助Tron-Class教学系统完成,学生的平时成绩根据系统中学生的学习轨迹得出。期末考核突出的是设计性和应用性,基于工作任务的开放式题目,考察学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组织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设计思维。
4.3 标准精细化,教学成果可视化
课程《营销策划》以学生为中心,以营销策划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解构和知识重构,设计创业项目策划、广告创意策划、营销推广策划三个情境。通过项目驱动,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完成33份营销策划书,多分营销策划PPT简报的教学成果。在课程教学设计方面,突出三个特色:一是评价贯穿始终。课程围绕知识、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课程培养目标,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对教学效果采取多元化全过程性评价。二是量化先行。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项目内容细化评价标准,设计教学量化表单,涉及多个量化指标。三是参与多维度: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程最后,教师利用“问卷星”对课程评价做了调研,学生也认为,这门课程是他们最忙碌、最有用的一门课,通过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营销策划能力、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
5 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提高高职专业学生职业能力。针对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而言,需要教师改变“理论教导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学模式,通过“技能本位”替代“知识本位”。而要实现这一教学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需要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理论实践性,技能实战性,师生互动性,任务挑战性”的教改理念,针对不同课程实现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提高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考核方式的一系列系统的改革,以教学高质量来推动院校的教学力量的不断增加与教学品牌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曹深艳.高职经济类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系统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2]潘春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J].学理论,2015(17).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