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经济策略 企业经营管理 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宏观经济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企业决策有重要作用。要想使宏观经济策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就应该对财政策略和货币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如何将经济策略更好的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一、宏观经济策略概况

所谓的宏观经济策略就是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的运用相应的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以满足一定政策性目标。宏观调控就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也就是公共财政,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弥补市场损失,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分配行为或是相应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策略是以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为目标的。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就业,也可以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物价稳定就是指整个经济社会总体物价的稳定,其一般是通过价格指数和服务价格进行衡量的,只要是价格水平相对稳定即可;经济增长就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健、均衡的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就是国际收支的赤字或是盈利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宏观经济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货币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所谓的扩张性货币策略就是市场需求较冷的状况下,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使总需求有所增长。这种策略在需求增加或失业增加的状况下,也会采用货币策略。一般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有两种,一种是降低存款准备率,一种是降低再贴限现率。无论是哪种手段对都会对市场供求关系有重大的影响,对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就需要一个变量,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需要降低的成本,就应该从企业资本、劳动力两方面着手,不仅要提高资本的比重,还要降低劳动力的比重,同时也要积极的吸收资本,进行相应的资本储蓄,但是这里的资本储蓄,必须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此外,还要结合公共关系的需求,对生产要素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所谓紧缩性的货币策略就是政府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对相应的需求进行抑制。紧缩性货币策略,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抑制总产出的目的。但是总产出过少也会减少国家收入,甚至会抑制经济发展,会给企业造成重创。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产品进行适当的调节,并适当的降低资本成本要素的比重。同时也应该适当的吸收劳动力,适时的对产品进行更新、对员工进行培训,也可以用资本储蓄或是银行投资对相应的产业进行调整,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

2、财政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财政策略包括扩张性财政策略和紧缩性财政策略。扩张性财政策略就是在经济运行状况较差的情况下,政府为了刺激消费,采取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方法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当市场上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政府就采用这种策略。一旦政府采取这样的经济策略,企业就应该将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及国家经济策略结合起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为企业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相应依据。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就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以保证采购到到市场销售环节与客观要求相一致。企业要知道在这时期,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应该及时对相应产品的数量及品质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便在保证利润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企业要明确现有的扩张性策略是暂时的,要时刻关注国家相关的经济策略和市场需求,把握市场规律、消费心理,对产品更新换代,以便更好的实现企业价值。这些新的策略虽然不能一步到位,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扩张性策略却有促进性作用;紧缩性财政策略就是政府在经济较热情况下,政府通过支出或是税收等方法,来抑制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以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国家一旦采取紧缩财政策略就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损失,特别是中小企业。紧缩财政策略不仅会减少资金外贷,同时也会使企业出现资金困难状况,且短时间内企业利润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该有步骤的对相应策略进行调整,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有计划的减少不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产量。要不断的研究产销对路的新产品,并对产品进行升级,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引导下,将相应的产品投入市场。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策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呈上升趋势。在经济策略中,宏观经济策略是比较重要的,其不仅包括货币策略,也包括财政策略。这两种经济策略对企业管理都有促进作用,通过这两种经济策略,企业通过经济策略中的相应规定,能正确的把握供求关系,根据相应的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现代化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冰娜.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2]李巍.浅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1;06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2

(南宁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在现如今的建筑行业中,成本控制依旧是一大难题。虽然可以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然而,在成本控制中,也有最为有效的方式与基本原则,即:在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采购阶段,质量监控阶段等成本控制,以及减少资金占用,控制人员管理成本等。

关键词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43

1成本费用控制

建筑工程在管理成本过程中,为满足顾客要求、高层管理者及相关方的要求与法律法规等一类的成本要求,就使得成本的控制必不可少。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为了保障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一旦源头控制没有到位,就要求尽可能在节流阶段控制成本,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的控制方式方法,并且确保成本管理责任制更加到位。只有确保成本控制措施针对性强,更加有效科学,综合系统的控制起包括作业,成本工程,成本管理技术方法等各方面,才能确保成本控制工作更有成效,切实使成本控制在相应规定范围,达到预期要求。

2目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基本现状

(1)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建设市场发展虽快但缺不健全,一些评标不当,关系议标,成本弹性化等不完全竞争现象层出不穷。这样选择企业,就导致了企业自身的成本优势毫无竞争力。除此,在客户关注的因素中,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差异化。上述几点都使得施工成本管理在工程企业中运行缓慢。

(2)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①在工程建设中,其项目有着技术性高,工艺性强,材料及技术的运用交替速度快等特点。②工程材料品种、规格多,材料质量、档次、价格相差大,定量分析和预算、编标口径较难统一,因此,造成岗位目标成本制定不确切,导致节约成本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3)成本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在工程建设竣工后,经常会出现业主拖延结算的现象,同时还有长期欠工款,成本节约奖失信等方面问题,这样拖长工期,不守诚信便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工程项目与土建项目不同,其施工周期较短,就容易导致成本统计工作跟不上进度,从而使得成本检查过程依据不足,成本控制失败。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途径

(1)投标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在施工企业运作中,工程项目的竞争从投标阶段开始。工程项目成本期望值的确定,就一定要建立在事前工程项目目标成本预测控制之上,使其投标报价既能保证获利,又具有竞争性。同时,在预测投标成本过程中,要密切结合施工图,通过对项目的分解,并切实了解施工现场状况,从而根据工序标准成本来建立预测方法,从而确定企业的成本期望值。之后,要在此基础上,对于竞争者的技术,管理水平,投标技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利润,从而确定最后报价。也只有如此进行报价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力。这之后,将会使中标后的利润空间加大,促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鉴于此,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2)中标后施工准备。一旦工程中标,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以及目标责任成本分解工作是施工准备阶段中至关重要的。建设中期目标成本计划的制订方法也要根据工序标准成本的制订方案。从而使得企业施工先进水平有所展现,进而可以有效的控制事中目标成本,促使效益提升。

(3)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控制。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是事中目标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就是要从影响成本的因素着手,制定相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成本内。

(4)结算阶段的工程成本控制。在结算时,工程造价人员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对比,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考核,项目经理部对班组进行考核,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奖罚。

4建筑业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1)控制质量成本。一是预防成本。其主要针对于在预防阶段出现的质量不合格现象导致的费用消耗,其中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信息与专门质量培训,质量技术宣传,管理活动等费用都包含其中。二是鉴定成本。其主要涉及方面是建筑材料检验、试验费用,工序检测费,计量服务费,施工质量评审活动费用等用来衡量施工项目是否与其设计要求和建设规范相匹配的费用。三是内部故障成本。工程施工完工前期,由其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而产生的费用,比如:返工、返修损失费,以及由于质量过多,技术超前而导致的支出增加与损失等。四是外部故障成本。这方面主要是发生在竣工之后,工程建设质量一旦不符合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就会产生相应成本。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建筑施工质量成本控制是对建筑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全面控制。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的情况下,使其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即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采取措施、及时纠偏,以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是一项涉及施工生产各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质量成本的四大构成以系统的思想进行整合,对工程项目的材料、人工等成本项目进行五个方面的事前和事中目标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的质量成本在工程进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优化工作流程。如今,中标在市场经济要求下,大多为低价与合理低价。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务必确保施工现场管理以及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其适应市场。系统的工作流程与步骤的总和形成了工作,人力、物力的消耗体现在每个环节。所以,为了尽可能降低支出,减少浪费,流程控制管理至关重要。

(2)减少资金占用。一个建筑企业最基本的根源以及其流动的血液,便是资金。各种形式,时段的借款,债券,股票,资本,都是资金的体现,都是一种成本,一种机会成本。资金占用越少,资金成本就会降低,收益便会增加。就此,只有科学利用资金,才能解决建筑企业资金耗量大,占时长的问题,提升经济效益。

5结论

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密不可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和复杂的。从投标到施工,从企业层、项目经理层、作业班次等各个部门、环节都涉及成本控制。由此,一个工程越是复杂,规模跨度越大,其成本控制对工程造价的作用就越显著。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与其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和基础离不开工程项目效益。为了使工程成本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将其控制在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之下,促使其达到企业施工成本最低值,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使绩效考核标准严格根据工序标准成本进行,在项目前、中、后均进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钟汉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2]叶小甦.工程财务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水环境;监测;前景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技术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等。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其量的变化的器件。指机械的、电子的或化学器件,用于区分、记录或指示环境中某一变量的变化,如温度、压力、电荷、电磁辐射、核辐射、粒子或分子等。)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监测项目指标的监测;一方面是针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监测;另一方面是利用其高效分离的技术特点在对水体中污染物质总量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价态及其形态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定量监测。

(一)对传统污染物的监测

对传统污染物的监测主要是针对日常水体中常见污染物的重点监测。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及其本站的实际监测条件,对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包括了重金属元素(铜、锌、砷、汞、镉、铬等)、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特殊元素(硒、氯、硫等)。通过如上监测对水体的日常污染状况进行把握与评价。同时,传统污染物的监测还包括了对特定企业排污点的污水监测,作为其环保达标的重要依据。

(二)对水体中的有机物

在传统的污染物的基础之上工业以及农业淋容等多方面因素会对水体中造成一定的有机物污染,在针对有机物的污染监测过程中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在精度与效率方面达到要求。在此方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对有机物进行定型的同时进行定量的监测。主要监测的项目包括了,工业有机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总有机物等)、农业有机物(如杀虫剂、除草剂、消化抑制剂)、特殊有机物(微生物代谢物、医疗污染物、生活污水等)。针对如上的有机物监测一方面能够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鉴别污染物种类进而对排查污染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对不同价态及其形态的污染物的监测

同种化学元素的不同存在价态以及形态对其生物毒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铬元素在水体中存在三价与六价之分,其中三价铬毒性较小且对在较大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有益,而六价铬则表现为较强的生物毒性,在较低浓度下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在水环境的监测过程中传统的六价铬的监测方法是利用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的显色反映进行检测的。这种检测方式由于收到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容易造成较大误差,进而使得对水体环境的判断失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同时监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进而对水体的污染物及其毒性进行更好的定量分析,为后续的环境评价与治理奠定基础。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特点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准确性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较,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这种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全自动检测仪器,在避免了人为误差出现的同时降低了机械误差。而机械误差经过标准物质的校订之后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就决定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监测过程中误差较小。同时,在另一方面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监测原理上同样优于传统的监测方法,以火焰原子吸收测量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为例,其以火焰原子激发的峰值为测定浓度结果,在测定过程中的波动式消耗会使得测量结果较实际浓度偏低的现象。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则是利用全部曲线的面积来代替相对体积内的总量,在计算优化方面更具备准确性。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效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效率本身,样品从进样到出结果仅需要30秒作用的时间对于单向测定,此时间还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多重测定效率。在针对多项目的测定过程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可以单次进样多指标共同检测的效果,大大的降低了进样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3、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连续进样机制,在前一样品转移到检测室后,后一样品既可以做进样处理,在监测相同的项目指标的情况下,连续进样与单独进样的监测效率提高越30%。

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连用可以实现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定性的监测。一方面省略了定性检测的二次步骤,另一方面降低了样品前处理的难度与过程。进而,降低了监测的时间。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广泛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广泛性主要表现为对监测物质的广泛性,其监测项目几乎涵盖了水体环境监测的所有基础项目。包括了重金属的测定、营养元素的测定、其他离子的测定、不同价态的测定、有机物的测定等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其针对有机物的测定方面还可以细致划分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测定、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氯联苯和卤代化合物的测定、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测定、酞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别的污染物种类,使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监测目标与监测目的进行合适的项目选择。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应用前景

(一)与评价软件连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评价软件连用主要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数据收集功能以及数据计算功能。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数据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电脑的评价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的过程。通过与评价软件的连用可以达到在监测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进行合理的评价结果输出的方式。进一步使得环境监测具有高效化与准确性。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其可能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评价软件的评价功能对超标样品进行筛选。在测定前利用标准物质对环境标准进行测定。而在测定的过程中利用评价软件的筛选功能自动对超标样品进行报警或者标红处理,而对于未超标样品则可以采用忽略的处理方式。最终的数据输出结果为超标样品编号与浓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强度。

另一方面是利用预设的国家标准以及不同污染物的环境效应权重针对同一样品的权指标测定项目进行评价报告的生成。在测定的过程中自动的对比国家环境标准,进而生成科学的环境评价报告,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与质谱仪连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只能够定性的分析被监测物质,或者通过对吸收光谱的设定来测定特定物质的浓度,而对于未知物质的监测则存在一定的不足。此方面的缺陷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测定项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连用可以在同一样品测定的情况下测定未知样品中的特定物质种类以及物质浓度。方便并拓宽了水环境监测的广度。

(三)与连续进样装置的连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一定的连续进样能力。但是,此种进样依旧采用手动的模式进行。在手动模式下,一方面对进样效率的提高程度不显著。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进样的准确程度不精确。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连续进样装置的连用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了进样的准确性与测定的自动化程度。在效率与精度方面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均是一种提高。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外商投资企业;违规经营;服务;监管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65-0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外商投资企业来华投资不断增长,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这些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肯定外商投资企业为我国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其在实践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违规经营的现象,客观上提出了需要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要求。监管部门如何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进一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商投资企业违规经营的现象

(一)不严格遵守国家工商管理的规定

具体表现有:一些投资方未按合同、章程的规定缴付注册资本;未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财政、税务、外汇、海关登记;少数企业未经审批机关批准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经营范围、董事会成员等;经营期满不申请延期,企业地址迁移不办理登记,不参加年检或逾期年检以逃避监管;企业到期或解体后,未按照规定进行清算主动申请注销等。

(二)存在利用不当方法逃、避税的情况

一些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就堂而皇之地开始经营,不依法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和申报,造成所谓的“漏征漏管户”;一些企业经营规模不大,没有自己的房产,采取租赁经营,开始能正常运转,而一旦遇到市场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经营不下去,只要投资收回,就不按法定程序注销,或从人间蒸发或转移至其他地方,导致税款流失;也有一些企业人为摊派费用,虚增资本,人为做成账面亏损;还有一些企业擅自设立分公司,转移公司生产经营和实现利润,达到逃税的目的,虚亏实盈现象严重。

(三)企业内部管理相对混乱

董事会未能履行正常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定期召开会议,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未经投资方同意就单方面决定,造成双方矛盾,导致纠纷;部分合资企业人、财、物产权不明晰,资金、职工任意调配;一些企业为防止员工流动,从其劳动报酬中扣“押金”、“违约金”等,一些企业不及时办理职工社会保险,或存在社保缴费基数不足或延期的情况,超时加班现象时有发生,加班工资的计算也存在一些问题。

应该承认,违规经营是跨越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多数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较大型的企业法制观念较强,较少出现违规违法现象,出现违规经营是少数外商投资企业。但是,仍然应该高度关注,及早防范制止。

二、外商投资企业违规经营的原因分析

外商投资企业发生违规经营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有:

(一)现行政策不完善

现行法律对违规处罚的力度偏轻,对因违规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其法人代表可以再设新的企业,现行法律对此没有严格限制,某种程度上放纵其另起“炉灶”;少数外商投资企业法人代表素质不高,由于存在所谓的“优越感”,缺乏遵纪守法经营、接受监管的认识,漠视法制。

(二)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管总体上是有成效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散、弱、难”的情况。“散”主要表现在涉及外资企业管理的各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多头监管、信息不共享、监管不通气,缺少综合牵头部门的问题;“弱”主要表现在监管手段单一且力度不足,满足于突击抽查,缺少事前预警、常态跟踪机制;“难”主要表现在极少数外商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对其实施监管有无法可依的情况,还表现在个别地方保护主义包容说情、有法不依,跨地区执法不同步等方面。

(三)企业内部缺乏监管和有效制约

外商独资企业的自主性较强、灵活性较大等特点使其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方式,也是我国外商投资的最主要形式。由于没有中方合资者的监督,转移公司生产经营和实现利润,人为摊派费用,虚增成本,做成账面亏损逃税的现象相对突出。

三、促进外商投资企业规范经营的对策建议

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行为,重点应强化服务与监管两个方面,在寓监管于服务、寓监管于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工夫。只有对违规经营企业管理到位,才能营造公平的投资环境。政府服务应该体现在对合法经营者的优质服务和对违规经营的有效监管并重两方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优质服务

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强化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产生更多的优质外商投资企业。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守法经营。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及企业经营者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政府可通过媒体、政策宣讲会、印发宣传册、上门告知等方法,及时宣传国家有关新的方针政策,让外方投资者及时熟悉中国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企业行为。还可以充分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模拟经营;经营策略;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引言

企业模拟经营实践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自建虚拟企业的运营,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把握商业机会的能力。为了模拟真实的市场环境,企业模拟经营实践平台通常由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一个庞大而有序的市场网络平台,主要包括制造企业、贸易企业、工商局、物流公司、税务局、银行等。在虚拟的商业市场环境中,每位学生在企业中担任角色。通过虚拟企业经营实践,学生可以体验从工商局办证开始创建公司到进行销售参与市场竞争的整个过程,在体验经营的过程中总结出企业经营的若干策略和建议,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解决企业经营的现实问题。

二、经营团队的创建及管理

在企业模拟经营实践中,跨专业的不同班级混合组成若干个6~7人的管理团队。每个团队的组员来自不同专业,学的专业知识不同,思考方式也不同。组员们担任不同职位,职位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销售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每组通过团队讨论,制定企业的整体策略、产品研发、市场开发方向、然后选择城市设立自己的仓库和总部,并根据企业需求投资广告。企业经营团队的构成多元化,才能实现各取所长,提升团队的整体绩效。

另一方面,良好的团队责任分工与协作机制也是企业经营的前提保障。总经理主持会议,在团队出现意见不同时,进行最终的决策。财务总监负责资金的筹集、管理和预测,记录每笔交易,在年末进行分析,及时调整计划。在资金不足时及时贷款。销售总监负责开拓市场,完成销售业务,在抢订单时及时调整报价,获得订单。生产总监负责完成生产计划,实现生产的低成本,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实时了解库存信息,通知采购部门及时补货。采购总监负责采购所需的材料,确保生产的连续性。每个总监,应了解工作范围,各司其职,并与自己出现业务交叉的总监进行良好的沟通。总经理应该定期举行会议,通过了解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三、广告投放

投放广告目的是为了拿到客户订单,理论上说,广告投放越多,获得订单的机会也越多,但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市场上产品需求数量也是有限的[1]。对制造企业和贸易公司来说,投放广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1.市场细分:由于企业资源和生产的能力有限,任何企业的产品销售都有特定的市场范围,因此进行市场细分十分重要,它既保证了广告投放的针对性,又能提高广告效益;

2.从战略高度谋划广告策略:仅仅依靠单个部门难以实现广告策略的目标,企业管理层需同财务、销售、生产、采购及人力等多个部门进行协调落实广告策略;

3.重视企业长期投入: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贸易企业都不应该过分计较短期利益,广告投放的效果往往有很大的滞后性,需要管理层从企业的未来发展入手,进行科学规划;

4.健全广告资金预算机制:在具体管理活动中,主要参与的是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审查费用支出情况;

5.完善信息沟通与反馈体系:在企业内部,广告策略涉及企业决策,生产,研发,销售,运输等多个部门的沟通与反馈,各方面信息的准确传递是保证广告策略顺利实施的基础。

四、经营策略

1.成本领先

成本领先经营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各环节所产生的费用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总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成本领先通常是通过两种途径得以实现:其一是规模效益,当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单位产品成本随之降低;其二是学习效益,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员工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管理经验丰富,使得单位产品成本以一定的比例下降。由于企业处于成本领先的地位,若企业以行业平均价格出售产品,那么企业能够获得相较于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这也意味着,在与竞争企业竞单时,可以通过调整、降低报价,抢得订单,以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相同品质的产品[2]。

2.差异化战略

所谓差异化经营策略,就是指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大多数企业所提供不了的产品或服务[3]。由于别的企业无法满足要求,突出了本企业的独特地位,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拥有差异化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无形中减少了竞争对手数量,客户可选择的供应商范围缩小,企业竞单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若企业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客户也许还会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潜在订单。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或服务,低成本,恰当地广告投放等建立了较高的壁垒,其他企业难以模仿,提高了抵御潜在竞争者的能力,获得了更持久的竞争优势。

五、结束语

本文借助企业模拟经营实践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的企业经营过程,总结分析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从经营团队的创建、广告投放的原则和生产经营战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若干策略和建议,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杜超.昌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告策略研究[D].2012.

[2]杨智.浅谈企业成本领先战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3.

[3]郑兵云,陈圻,李邃.差异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9):1-3.

对企业经营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创新建议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的理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改革创新思想、智力开发思想、竞争观念、战略观念、人才观念、决策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等观念,致使企业经营管创新纸上谈兵,甚至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人为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层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不但不会配合,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进而阻碍了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二是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组织机构设计的不合理、职能划分不明确、工作流程不严密等,一些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力和操作力比较低,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不得而知;三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够高,处在现代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中,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还包括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管理层综合管理素质比较低,并不能起到带头示范和牵引的作用,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个氛围懈怠、自由性和随意性比较大的工作氛围,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给企业埋下了潜在的风险,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

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由上述的分析和研究可知,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观念落后、缺乏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不够高等问题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而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并确保其得以落实和实施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是说企业通过创新,学习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进而使得企业的管理绩效得以提升。例如企业可以引进日本的以人为本经营管理模式、美国的高科技、高投入、规模经营的经营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经营情况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就是说企业管理的创新会使得企业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发展模式更符合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人员素质也会有所提高,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水平,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使得企业的文化更加健康和谐,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战略趋于一致,企业与员工实现协调发展,这样一来,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增加了企业的内在力量,进而有利于加快企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在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了一己之力。

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建议

就如何有效的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力度,笔者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容

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容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能够有效的规避不必要的失误和错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思维的创新,也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和观念,调整方法,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二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即是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上,企业的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上,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上;四是市场的创新,即企业可以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新的客户群体、策划出新的方案和营销手段等方式扩大企业的规模,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五是制度的创新,也就说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要符合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实用性、约束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都要有所提高;六是管理的创新,即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有效的调动企业内部个人与组织生产的关系,提高员工积极性,稳定企业生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战略规划

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工作,所以在实施前做好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明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战略目标,做好市场定位,将经营管理的创新与生产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制定经营管理创新的关键点;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市场环境,考虑和权衡自身的条件和市场情况,科学的确定企业创新的战略,避免创新成本过高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

(三)加强组织管理的力度

组织管理力度的加强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绩效的关键,所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企业的管理层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并做好适当的引导和宣传的作用;二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即首先要提出创新构思,其次要评价创新构思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之后进入模型开发阶段,接受功能检验和技术检验,最后对其进行试运行和控制管理及评估阶段,并提出优化意见,以确保创新管理模型的高效运行;三是要建立独立的监督审计机构,提高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适当的增加监督人员的权利,以避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促进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

(四)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得以创新的关键,所以企业首先要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解放思想,鼓励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其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将其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关联,以促进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企业形成“企业员工都是创新人才”的氛围,为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处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在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能够促使企业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进而使得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明确企业创新的内容,并及时的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意见。而本文仅是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索性思考,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巩慧芳.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