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的风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贸易的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1

关键词:对外贸易;合同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对外贸易,又称为国际贸易或者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企业贸易合作行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在这样的形式之下,以对外贸易活动来解决减缓企业竞争压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时,常常会由于国家间的法律差异以及合作方的欺诈行为,往往会造成非常大的交易风险,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对外贸易合同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一、对外贸易合同品质条款方面风险

商品品质,是对外贸易合作过程中最重视的内容之一,如果产品品质得不到保证,无法满足对方的相关需求,则会严重影响到合作结果,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首先,商品品质应该按照合作方国家相关品质要求来进行品质条款的制定,这时,如果参与贸易合作的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和分析品质条款而盲目进行产品加工和生产,就很容易造成对外贸易合作的失败,使产品无法得到销售,而很多合作企业也常常依靠品质条款中的漏洞而对企业进行欺诈,从而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比如,国外企业甲向我国企业乙定制一批女装,双方在进行合同签订时,企业甲仅仅是对女装的规格、样式、材质以及颜色进行了相应的标注,要求企业乙在一个月内将女装生产完毕,供甲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并标注产品生产结束后又企业甲进行相关检查和复检。由于企业乙没有完全认识到合同条款的重要性和贸易陷阱,按照我国相关产品规定进行了女装的加工和生产工作,并按时将产品提交给企业甲。但之后甲按照本国相关服装检验技术和检测标准对这批服装进行了相关检验工作,并出现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问题发生。因此,企业甲以违反合同条款为由向企业乙提出索赔,而企业乙却强调条款中的漏洞并控诉甲的欺诈行为,并强调企业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开展的生活活动,最后,仲裁机构作出最后判决,在企业乙实行降价政策之后,才保证了双方交易合作的最终结束,但依旧给企业乙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效益影响。

因此,我们今后在开展相应对外贸易合作时,要针对对合同品质条款的阅读工作,及时发现合同品质条款中的漏洞问题,从而有效避免企业的相关经济损失。首先,在进行合同阅读和签订之前,要充分了解合作企业所处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规范,以及国际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以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合同签订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内容,要确保合同品质条款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尽量要求条款中的相关描述语言精确准确,要有法律效益,并且要认真发掘合同条款中的隐藏条款,并针对品质条款中所存在的不平衡性同企业合作方进行协商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合作时遭受不必要的风险,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形象。

二、对外贸易合同其他条款方面的分析

对外贸易合同条款分为品质条款、价格条款、运输条款、支付条款和违约条款等多项条款类别,对于对外贸易企业来说,必须要认真仔细的进行各项条款的核对和分析,确保相关条款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否则将会增加交易风险,误入交易陷阱,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支付条款,是合作方所设定的用以说明支付手段和支付方式的相关合同内容,支付条款应该详细标注支付货币种类、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这对于我国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支付条款的表达信息模糊,没有明确指出相关重要内容,生产企业也没有根据这一问题进行反馈,则很容出现相应问题。比如支付货币种类就是必须要详细注明的内容之一,由于货物运输需要一段的时间,产品在运抵后同样需要等待合作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以及信息反馈,而最终合作企业要求以本国货币进行产品支付。由于国际金融货币兑换比率会发生不断的调整,甚至部分货币难以流通和兑换,这样就极容易导致企业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在支付条款中要求注明支付方式和支付货币种类,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违约条款风险,是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风险问题。一般,利用违约条款实施欺诈行为的合作企业往往表明都不会存在违法行为,看似以合同条款规定行使相关工作,但是,实质上是合作方抓住我国生产企业的重视心理,以缩短违约期限来迫使企业出现违约行为,最终使合作方赚取大量的违约金,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造成违约问题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企业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够充分,以及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盲目进行合同签订,却没有正确衡量企业实力,最终导致无法履行相关合同条款,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比如外国企业A同中国生产企业B准备签订贸易合同,要求企业B在一个月内为企业A生产300万双旅游鞋,违约条款如下:如果企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生产货物,导致企业销售活动受到影响,需要企业B向企业A赔偿5%违约金。300万双旅游鞋的订单对于企业B来说无疑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能够为企业B带来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并且扩大企业B的合作范围,促进企业B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但是,企业B并没有正确衡量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盲目接下订单,并签订贸易合同,最终无法在一个月内生产足够的产品,而企业A拒绝企业B的合同延期要求后,向企业B提出了违约索赔,最终企业B只得支付给A企业700多万违约金,使得企业损失巨大。

针对违约条款风险,首先,企业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贸易合同,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糊,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衡量企业的实际生产水平,能够满足合同中所规定的生产能力,能够完成生产任务。其次,企业要根据合同要求同合作企业进行有效的商榷和沟通,尽量降低合作风险,使企业能够符合合同生产条件,这与企业业务人员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外语水平和工作经验是分不开的,企业应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人才的引进工作,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能力,从而确保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中占据有利位置,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

三、降低对外贸易风险的其他措施

在确保对外贸易合同准确性的同时,对于生产企业,还应该不断提高企业外贸知识水平、加强合同管理工作,以及采取必要的风险转移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安全性,避免企业在对外贸易合作中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首先,企业要对外贸知识术语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些术语在交易合作过程中应用频繁且发挥重要作用,比如FOB、CFR和CIF等等,只有充分了解这些专业术语,才能够避免企业在实际合作过程中不会误入合作企业陷阱,避免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企业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作,加强资信调查工作,加强相关信息的整理工作,对于汇单和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并严格控制运输途径和运输流程,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达和准时运达,减少企业的运营风险。

四、总结

对外贸易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拓展企业的销售空间,避免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业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保证清醒的头脑,做好合同的分析工作,降低合作风险,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保证企业的合法权利,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峰.国际贸易合同问题[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8(09).

[2]李小波.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陷阱及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08(03).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2

关键词:后危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应对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统计, 我国已经作为紧随德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出口国。然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国际贸易业务的复杂性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近几年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更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目前进出口贸易风险种类繁多,主要来自合同风险、政策风险、固有风险、非关税壁垒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而尤其近几年来我国出口企业信用风险问题日趋显著,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大量海外坏账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削弱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且进一步危害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外贸企业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及其意义,分析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来源及其特征,探求信用风险产生原因,从而帮助出口企业建立可行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变得至关重要。

二、信用管理的概念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外贸企业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企业内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额度的确定到款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及时回收。信用风险的目的就是控制信用风险,扩大销售,发展优良客户,减少坏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 有助于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拖欠率和坏死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出口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发挥信用风险管理功能,加强对国外客户的信用信息收集和反馈,对信用状况做出动态评估,根据客户信用水平,量化客户信用风险指标,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就可避免损失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二) 有利于出口外贸企业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在当前买方市场环境下,非信用证支付已经成为国际结算的主流。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的统计,在所有的国际贸易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对信用证的使用。面对此种形势,部分出口外贸企业白白错失了许多贸易机会,正是因为没有引入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能在信用管理的指导下做到较好的规避、转移风险的措施。因为尽快尽早的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或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企业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非信用证方式进行结汇,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开拓海外市场格局。

(三) 有利于出口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市场多元化

国家通过推广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来加强出口信用管理,在促进出口和保证本国资产安全之间进行动态调控,在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上通过承担更多的风险来帮助这些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推动其逐步进入依靠自身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国家还应帮助企业时刻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开拓和占领风险较高、但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从而实现我国市场多元化。

(四) 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管理水平

首先,外贸企业要完善风险管理档案,完善的信用管理包括客户的档案管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商账追收等。在建立风险档案企业可以发现自身管理中的缺陷,从而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相应的也会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其次,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是学习国外先进风险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理念的良好机会,使企业能够更好的掌握国外成熟的客户信用管理方法、信用分析技术、应收账款管理技巧等,促使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四、以江苏省无锡市一家制造加工出口型企业的现实事例进行案例分析

(一)xx工程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其发展历程

无锡xx工程有限公司注册于2003年,注册资金15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以重型钢结构生产为主,各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和安装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具有钢结构制作、安装一级资质,出口份额占据市场销售份额的40%左右。

(二)目前X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①片面追求出口贸易额,不重视信用管理。X公司长期一直追求贸易量、创汇额,不用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订单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衡量工作。选择合同结算方式时候没有依据信用状况分析,而是为了合同和订单满足客户尽可能的要求,对信用管理中包含的应收账款管理不够重视。

②缺乏科学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X公司没有意识去建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科学依据,没有引入相应的人才机制来进行信用管理。往往凭着感性上的一些认识,或者凭借公司对网络上的搜寻信息作为评判企业信用的标准。

③缺乏科学的选择和认真的合同评审制度。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目前钢结构行业国内竞争激烈,绝大多数企业的订单处于不饱和状态,为争取订单,X公司在对外贸订单的结算方式,打价格战,以低价获得合同并且同时付款条件上过度宽松,在价格无暇考虑出口收汇风险,冒险签约出口,并且严重的是合同签订前,X公司没有对外贸合同条款以及客户的产品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忽略合同风险,企业没有形成严格的合同评审制度,而更多的是由销售和管理人员凭借过去项目执行状况的感性认识来报价和签订合同,公司没有重视进口方在产品质量上的要求更为苛刻,或是在交货时间、结算方式上忽略合同条款内容上的漏洞导致的风险:没有深入了解合同里的保险、索赔、免责等方面的条款,或者对双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白。引起因产品质量、交货期或者合同条款的审读不清造成买方索赔等等贸易纠纷,甚至为一些不良买家进行恶意欺诈埋下了祸根。

以上问题的出现,更多的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要加强对外贸易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原因。

五、针对以上X公司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行业的常态化的顽疾,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建立系统、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只有建立科学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信用风险制度的建立分为订单前期,执行中期和交易后期三个阶段。首先在订单前期,要深入调查和掌握新老客户的资信情况,以及新老客户所在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是否有风险存在,了解当地的进出口贸易规则。有三种方式可以了解潜在买家和老顾客的资信状况:第一,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商务机构比如经济商务参赞处对买方进行了解,委托他们当地调查当地企业的资信情况;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中国境内的银行系统进行调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资历事先得到它的资信报告与借贷情况;第三种是委托国内外的专业的咨询机构和资信调查处进行调查。同时,加强对客户所在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法律法规的熟悉和了解,通过以上多种措施,量化潜在客户和老客户的资信状况和风险评估,避免仅仅依靠买方商务人员的口头描述或者企业的主观印象来对客户进行判断。 如果X公司和行业内的众多公司一样,加强前期调查客户的资信偿付能力,就能够有效的避免一些国际诈骗集团。例如目前的委内瑞拉,客户不需要空运提单就可以直接提货,出口企业就失去了货物控制权,造成采购客户收到货物后迟迟不付款。而在其他国家比如土耳其,海运货物到港后,客户45天内不提货,海关会对货物进行拍卖,而有些别有用心的客户,因为手持合同就会享受优先拍买权并且能够从当地海关低价拍得。因此,这个过程看似繁琐,但是一定不能忽视,尤其对于新客户和潜在客户开发的时候。

在订单中期要建立交易过程中的科学严谨的合同审查程序和管理制度。要严谨签约交易合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遵循国际贸易惯例,科学选择合同结算方式,注意审查合同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能为了订单不顾风险,同时注意合同中关于品质,索赔,工期等重要信息。避免由于疏忽或者主观降低合同中的品质要求,造成买方后期可能强制要求的无休止的返工处理,甚至退货,取消清单,避免企业将来自吞苦果。以X公司钢结构制造型企业为例,应该严格按照订单执行标准,AWS(美国焊接标准),或者EN(欧洲焊接标准)规定的焊接,外观,油漆等等一系列工艺标准;同时笔者作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员(PMP),建议X公司应引入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员工进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推行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培训,以项目管理为导向的对合同评审,材料采购,材料进场,生产,交付,合同执行完毕,打包,发货到最后合同应收账款,合同关闭等一系列流程进行集中高效的管理。从而从产品质量、合同履行、风险管控的根源上杜绝由于出口企业自身原因招致的信用风险。

交易后期,制造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和追收制度,建立应收账款信息的跟踪制度,为最大限度的获得应收账款,对于制造型出口企业而言,可以设立海外坏账追收方式:①聘请国外专业追债公司实施商业账款追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不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企业提供材料,由专业管理机构提供可行性的债务追收方案。②采用法律诉讼或者国际仲裁方式收回应收账款。而相对于专业商业账款追收公司,国际仲裁具有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开始相对少,给予当事人充分自由权等特点

(二)充分广泛的利用金融工具来转嫁和规避信用风险

①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我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也允许这种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购买这种保险,可以在承保范围内有效地规避应收外汇账款的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同性的贸易促销手段,是国际上公认的支持出口和防范外汇坏账的有效手段之一。

②企业要充分了解和使用福费廷业务。该业务是将买方远期付款给出口企业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飞仙和收汇风险完全转嫁给承接该业务的银行。它是由卖方承兑并经买方当地银行担保的无追索权的中长期应收票据的融资行为,通过此项业务,可以将远期账款变为现金销售收入,有利于解决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问题。

③外贸企业可以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汇聚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与一身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可以有效避免信用风险和坏账损失。

④采用债权担保。债券担保是债务人委托保证人为债权人提供信用担保的风险转移方式。这种担保可以保证债务旅行,降低出口信用风险,保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促进资金流转。

六、结束语

我国企业走出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和竞争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任何企业都要经历“走出去”的阵痛,这个过程是个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走出去意味着机遇和风险并存,而为了更好的使得企业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和规避的工作。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期望能对业内人士有所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严明.我国对外贸易海外欠账的思考 [J].文教资料,2006年36期.198-199

[2]冯健敏《加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2007 国际商务财会

[3] 杨永刚,罗凡. 出口信用保险在推动我国重点行业出口中的政策性作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年01期

[4] Jonathan L Cal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size and export behavior revisite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5, 25(2):367-387

[5]栗书茵,我国涉外企业外汇交易风险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贸易形势的改变,已经从最初的单一简单贸易形式逐步向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复杂模式转变。也促使国际贸易进入了全风险和时代,国际贸易的利益和风险之间是相互交融产生的,这种影响并呈现了扩大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获得较大利益的前期下,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风险激增,如何有效地识别国际贸易的风险来源和风险影响程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规避,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在对国际贸易风险预测的基础上,对如何规避国际贸易风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国际贸易中风险预测分析

政策风险。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主要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交往,不可避免的需要应对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风险。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有效地保护国内产业的优势,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进行了贸易壁垒等门槛的设置,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成本,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风险程度。政策性风险多属于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主要是各贸易宗主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的相应贸易门槛和条件的设置,这种风险往往无法有效的规避,只能通过一定的贸易手段来降低这种风险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国际贸易风险的可预测性较差,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政策性风险有所不同。因此,应注重对外部宏观环境的分析,来较为准确的对该类风险进行预测。

外贸风险。当前,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对外贸易之间的数量和品种等都呈现了快速扩大的趋势。在国际贸易法中,传统的钱货两清的交易形式正逐步减少,代之以各种现代国际贸易的结算形式,多数外贸结汇都是经由银行,通过票据、单据等结算工具的转移和传递,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从而实现买卖的最终完成。由于不同贸易企业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的外贸风险不同。而且对外贸易的合同风险形式不同,各种外贸资信问题以及违约问题仅仅依靠合同难以进行解决,需要在一定的信用管理的形式下,来进行对外贸易的风险管理,对不同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外贸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并积极的采用商业风险、外汇风险等分类规避的手段,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人才风险。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外贸风险的管理最终需要依靠人来进行管理,并进行有效的风险预测和规避。因此,强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有效地进行人才风险管理,成为推动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程度的加深,我国企业纷纷走出了国家化较为单一的路子,这样也使得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发展目标的问题。因此,人才问题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是需要面对人才培养可能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本成本提高的问题,二是人才培养后可能需要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人才激励问题,减少可能发生的人才流失问题,成为国际贸易参与企业进行市场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竞争风险。国际贸易过程中,企业已经从过去的单纯的国内市场竞争形式逐步转变为全球化竞争的形式,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更需要面对全球化进行相应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风险与传统贸易风险形式相比,明显放大。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种竞争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不确定性。竞争既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调整,影响企业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可能获得的利益。一般来说,影响国际贸易企业的市场竞争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市场竞争的规模问题以及竞争的主要参与者等等。市场的参与者越多,竞争的激烈程度越高,市场的风险水平也就越高。一般来说,企业之间需要通过有利于自身的优势发展为主要的竞争动力手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竞争。避免可能存在的相互压价等非理智性竞争的存在,进而实现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不断地进行企业的内部环境的改善和逐步适应外部市场环境,进而在竞争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社会文化风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交往可能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国际贸易交往风险。如伺解决不同地域和社会文化之间的风险成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发展所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同企业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企业不能很好的去解决这种文化方面的差异,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而且这种国际贸易社会文化风险是动态的,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贸易管控,并确保风险总体可控。

国际贸易中风险规避对策及建议

加强风险规避意识。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在我国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蕴含了较高的发展风险,值得密切关注。重点是需要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全面建立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国家和重点行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监控,并引导企业积极的做好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的防范主动性。同时,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综合竞争力水平。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延伸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价值链体系,提高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但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转型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获利水平逐步下降,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发展也步入了缓慢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贸易额的逐步下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应积极地寻求贸易方式的转变,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来逐步获得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地位。

利用国家信用保险渠道。为了有效地降低对外贸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应对的政治风险问题,应积极地采用保险的做法,把政治风险转嫁给保险机构。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结汇方式进行相应的组合,并充分地利用国家的信用保险渠道,进行有效的风险规避,提高信用结算的有效性,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大笔交易中,要求进口商结算一定金额作为定金,便于出口商备货,减少出口商部分资金负担。则定金常以迅速、便捷的方式结算,如汇付,其余主要货款日后按照信用证结算。信用证与托收Y合使用。其原因是可以减少进口商的开证费用和押金,降低全部货款采用托收结算的收汇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4

【关键词】融资困境;原因;对外贸易

一、引言

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对福建省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对外贸易企业受到明显的冲击。我省一些对外贸易企业相继停工停产,甚至倒闭关门。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融资难”是其中最为突出和根本的问题。鉴于当前福建省外贸企业融资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二、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及融资概述

根据中国外贸公司名录网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底,福建对外贸易企业有5000多家。这5000多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私营企业。根据福建统计局统计年鉴,福建对外贸易经济中,2012年进出口总额高达1559.3亿美元,同比增8.6%,高出全国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78.4亿美元,同比增5.4%;进口580.9亿美元,同比增14.6%。进出口、出口、进口继续保持全国第7、6、8位;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位居全国十大外贸省市第2、4、1位。这说明福建对外贸易企业对中国这个外贸市场是很重要的。

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基本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以出口为主,企业贴牌加工量比较大。福建省对外贸易占福建整个经济比重较大,而且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劳动力、原料等成本的上涨对福建出口造成影响。据福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网站相关数据可知福建省主要的出口对象为欧盟和美国。2008年5月,美国玩具产业协会公布“玩具测试和安全认证系统计划”新草案,将使我省玩具出口美国成本增加1/4左右;欧盟实施的“预注册”(REACH)法规,也使我国产品成本提高5-6个百分点,对我省企业出口带来严重的影响。

看似发展较好的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由于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足,导致其只能用微小利润甚至亏本来保住海外市场。流动资金不足、审批周期长及新批贷款额度少几乎是沿海城市出口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截止2011年12月止,新浪财经记者在福建闽南地区走访的多家企业中,8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都不好。但是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资金需求量大,此时只能通过融资方式来获取资金。如果有足够的资金,那么福建对外贸易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从而不断推进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而言,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小微企业,融资途径较少,资金周转困难,对于大单、长单不敢轻易接下来。2007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了银行利率,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压力增大。融资困境无疑是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足但质量低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跟金融机构等债权人进行约定,当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

融资担保机构,有利于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处境。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平常不易遇到优越的信贷,但有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其拿到信贷的可能性就多一些,利率也比在民间信贷市场上要低很多。

据福建省经贸统计,2012年初我省有近700家融资担保性公司,数量是足够的。同时省经贸委提出截止2011年底,我省这些融资担保公司为我省14000多家的中小公司提供1600多亿的担保额度。但我省融资性担保业担保公司规模小、担保放大倍数小、未开展业务担保公司多等问题,制约了我省融资性担保业的发展。而且我省管理当局缺乏对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督也造成融资性担保业发展缓慢。

福建省的融资担保机构中仅有12.6%(88家)获风险补助。获融风险补助的很多家融资性担保机构都只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担保。而福建对外贸易企业有5000多家,这必将导致高质量的融资担保机构的不足。而2013年1月据工商时报截止2012年底,多家担保公司面临退市,特别是晋江的多家担保公司。这又会导致高质量的融资担保机构严重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福建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困境。

2.金融机构放贷失衡,民间借贷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银行长期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大企业,福建外贸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较小,限制条件较多。现福建正在进行海西建设等项目,导致很多银行资金都流向国家建设项目当中,或是对台贸易项目中。且我国2013年年底可能实施银行业的改革,国家可能不再为银行业不良贷款买单。福建对外贸易这种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银行贷款的压力随之而升。

在福建特别是闽南和福清的民间借贷市场很活跃,但是对福建外贸企业而言,福建其民间借贷市场远离体制之外,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加之监管缺位,导致交易成本过高,便会推高资金价格。民间借贷的高成本导致其只能解决部分外贸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拆借问题,对外贸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融资需求帮助不大。而且福建、浙江等地不断发生民间借贷卷款私逃的现象。种种原因阻碍了了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给福建外贸企业融资造成一定的压力。

3.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较晚,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在我国上市的条件较为苛刻。对于福建一般的外贸企业而言要上市是比较困难的。截止2012年,在境内上市的福建中小企业总共才15家。福建多数的外贸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距离创业板上市的条件还有差距。那么福建外贸企业主板上市的概率更低了。而且福建资本市场单一,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较为困难。基于我国债券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福建外贸企业几乎没有直接的权益或是债券融资的渠道。

(二)自身原因

1.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小

厦门的机电、电子产品,泉州的鞋类、箱包和服装,漳州的海产品、茶叶和花卉,以及龙岩的矿产等产业集群在外贸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截止2011年福建的产业集群有60多个,这些产业集群在虽然省内是比较出色的。但与浙江、上海等地相差甚远。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微型企业,不利于风险的规避。福建对外贸易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主要是进行产品加工及贴牌生产。这就导致福建对外贸易企业不仅规模小,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技术,在市场上容易受到各种影响而失去市场份额。而且,企业规模小,其抗风险能力小,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等问题。由于企业本身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从而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2.外贸融资人才缺乏

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较少有专业的融资部门,一般都是由财务部进行相关的融资。且这些外贸企业多数缺乏对外贸易融资工具的了解,缺乏专业知识及相应人才,不知如何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及特点进行融资筹划。现代银行的融资产品特别是外贸融资产品多种多样。如果缺乏融资规划会导致企业盲目融资,提高融资成本,融资受限等情况。

而且福建对外贸易企业基本是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存在严重不足,企业对银行很多融资产品及政策不是很了解,这样会导致企业丧失较好的融资机会,从而在某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企业需要专业的融资人才,才能缓解企业的融资困境。

3.企业管理问题

在现代的企业中,企业的管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而言,本就发展晚,且基本是家族企业,其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家族式的管理下,这些公司缺乏一个精通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管理者,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决策较为盲目,适应不了市场经济要求。

再者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福建对外贸易企业往往存在假账或多套账的现象,信息披露不真实。这就导致了银行难以掌握贷款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信息,信贷关系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阻碍了企业的融资。

四、解决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外部解决对策

1.完善担保体系

我省应该针对我省外贸企业其特点等而专门成立对其进行担保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甚至可以根据进出口市场的不同而细分不同的担保部门等。融资性担保公司可以从自身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我省的融资担保质量。

另一方面,我省应该明确各部门对担保行业的服务与监管职责,从制度上保证担保体系的建设。并且制定担保机构管理法规制度,严格规定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行业管理和自律等方面,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业务指导,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促进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2.完善金融体系,规范民间借贷

我省应该根据各个地区发展特点组建村镇银行和产业投资基金,建立健全省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制度,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当地银行应该丰富其外贸融资产品,不断根据福建外贸企业特点推出新的外部融资产品特别是结构性融资产品。

当地银行也应制定适合福建对外贸易企业的评估办法。此评估办法要体现福建对外贸易企业的状况、风险和偿债能力,并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在风险评估方面要特别关注国际经济形式、外汇风险等。完善金融体系后,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融资困境将得到缓解。

福建省海外华侨华人众多,民营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民间资金充裕,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这种民间借款资金应该要充分利用。我省可以鼓励建立正规化的民间借贷公司。并对国外华人华侨资金成立专门的借贷项目,政府应该对这部分海外资金提供保障,并颁布一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民间借贷,合理规范及监督民间借款,降低借款成本。在规范的民间借款环境下,民间借款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缓解福建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困境。

3.完善资本市场

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要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还是很困难的。对此,福建应该做到:

(1)开展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推动优质企业上市;我省应组织保荐机构,对拟上市公司开展运作培训,全面推广企业上市的成功经验。让有可能上市的公司以较少的成本上市。

(2)大力发展本土资本市场;我省建立的第一个本土资本市场——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于2013年6月投入运营。非上市企业,可以到该中心挂牌,中心将为挂牌企业提供股权转让平台和私募债转让平台。这样可以帮助广大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福建应该在该中心中专门划分福建对外贸易企业的服务。

(二)企业内部解决对策

1.实行企业合并,推广产业集群

目前福建中小企业在国际采购中所占比例少,这些企业在完善自身产业后,应该把这些产业链向外推广,同时,政府也给予相关扶持。而且福建对外贸易中小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小,我省在形成产业集群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集群中各个企业的综合实力。故我省应鼓励小微企业兼并重组。

兼并重组是优化结构,持续提升竞争力,做大做强企业的根本保证。鼓励龙头企业利用有关并购重组的优惠政策对关联性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促进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及资源利用率,使企业低成本扩张,获得高效益。合并小微企业,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提升服务品质与品牌认知度,使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在合并的过程中建议福建广泛利用海外技术资源及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价值链,使得福建的产业集群更具实力。如此,银行及其他债权人会对其产生一定的信心,从而拓宽福建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道路。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

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不能因为其外部的融资条件而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政府及金融机构等。不论企业是何种融资,都必须建立在自身经营情况良好的前提下。企业自身的因素才是决定其融资的难易程度。福建对外贸易企业应该自我反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综合实力,为改善融资困境创造条件。福建对外贸易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才能缓解融资压力。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提出全面、真实的财务报告,合理评估各个项目。这样可以给银行信贷提供一定的保障,降低企业融资的难度。对于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而言,要提高经营管理要避免家族式管理,并做好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可以实行职业经理人与家族管理者共同管理模式。

3.培养融资专门人才

在如今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以及银行推出的多种多样的贸易融资工具中,福建对外贸易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贸易融资方式。此时就需要企业有融资方面的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才能在各种融资信息中,结合企业本身的经营实力和经营特点等而选择有利于企业的融资途径以及融资产品,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结束语

造成福建省对外贸易企业的融资困境的原因不仅有企业本身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的因素。

对于福建省对外贸易融资困境,要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以及企业共同努力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徳陪,梁勇.福建外贸获益自贸区战略[J].中国经贸,2011(4):37-38.

[2]林本喜,鲍曼君.福建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考虑[J].发展研究,2011(2):66-67.

[3]卢志渊,陈俊明.泉州民营企业国际化路径及趋势探究[J].东南经济管理,2011(5):40-40.

[4]陈琳,何欢浪,罗长远.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的出口行为:广度和深度[J].财经研究,2012(10):135-141.

[5]潘韧.我国中小企业对欧贸易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探讨[J].国际商务论坛,2013(4):32-34.

[6]钟俊.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金融纵横,2012(7):61-63.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5

关键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

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对于当前的对外贸易而言,其本身对于经济增长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其能够有效的加速资本的积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这对于中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速资本积累

按照经济学理论,虽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但物质资本对其起到的支撑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代替的,所以物质资本是在产出过程中投入其他要素的重要物质载体。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来看,生产技术在短时间里不会有太大改变,所以资本产出率也不会有明显的增大,因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由储蓄率与投资率的变动决定,原因在于储蓄率增大会使得资本存量在资本积累中越变越多,短期里如果人口变动较小,那么只需继续增加投资率,就能用投资推动人均产出的增加,体现出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就是如此,第一,飞速发展的对外贸易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增长幅度较大,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在预防性储蓄心理的作用下促使国家的储蓄率越来越高,所以可供投入的资本总量也越来越多。对外贸易事业蓬勃发展,外向型经济部门企业的市场规模从国内向全球拓展,企业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纷纷积极扩大各自的生产规模,由此增强国家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本配置和资本结构。第二,进口的增加不但可以通过将先进生产技术、一些中间投入品和急缺资本品引进国内,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本产出率,还能加剧国内进口替代品市场的竞争,迫使此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主动提高生产效率,成功应对市场竞争,实现生存与发展[1]。

(二)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在产出增长中,劳动力是又一物质载体。从长远角度看,促使产出持续扩大的路径在于技术进步,提高资本产出率,所以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劳动投入是人力资本积累,它是复杂劳动的代表,而非简单劳动。只有不断积累人力资本,才可以支撑更多基于知识的新兴产业的涌现,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人们边干边学,实现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助力国家积累比较优势显著的人力资本,并借助对外经济往来直接把国外的技术引进国内,加强学习与模仿,尽早实现经济赶超,在节省研发费用的同时减轻研发风险。

(三)优化产业结构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进均会促进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发展能促使我们借鉴他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经验、演进规律,并与本国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国家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增强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我国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导向下调整产业结构,能增强外向经济部门的发展优势,进而依托产业关联,成功带动大量上下游产业实现协同发展,支撑整体经济起飞。

二、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之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积极性和出口产品技术不高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推动后续的发展战略分析,所以,还需要针对其实际面临的问题做好对应的阐述与理解。

(一)缺乏积极性

在当前对外贸易环境下,部分对外贸易企业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得到改善,但是消极应对的依旧不少,尤其是针对对外贸易对象属于不发达的区域。虽然贸易中存在摩擦体量相对偏小,就算是投入大量资金,其对应的价值也得不到体现。但是只有通过对应的应诉与申诉处理,才可以实现对贸易摩擦本质的全面了解,窦泽,就会导致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受到直接的影响。

(二)出口产品技术不高

作为中国的沿海区域,因为制造业相对密级,出口商品大部分为半原料或者是生活用品等。就如,韩国直接低价收购中国原料,然后从本国的加工,从而让原料赋予更多的价值,之后再将其销售回中国。在面对这一种模式下,就会影响整个对外贸易的位置。但是,沿海区域没有针对性的优化与升级产品结构,也没有对应的产品价值的赋予,导致一直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建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还需要考虑到,首先,对于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做好完善处理。其次,能够针对市场实现多元化市场格局的构建。最后,不断增强外贸产品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完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让制度的制定能够满足对外贸易体系化的要求,能够达到程序化的特征要求,这样才可以直接匹配到国际方面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让对外贸易的主管部门能够针对对外贸易企业做好政策方面的引导,实现协调控制处理,这样才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服务对外贸易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另外,针对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贸易政策以及规定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且与对外贸易产品的特点相互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让法律法规体系和对应的实际标准能够真正的满足世界贸易的基本要求,最终达到规范化的处理,建立具有实践意义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这样就可以提升对摩擦风险的抵抗能力[2]。

(二)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

在国际上,对外贸易摩擦风险同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都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还需要将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和对应的速度都能够完全控制在区间范围之中,这样才可以防范过于激进的发展速度,也可以避免其规模呈现出膨胀的状态。因此,还需要通过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来满足对外贸易市场的合理均衡,从而指定出相应的市场发展战略,确保可以利用激励的模式,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渠道的有效拓宽,能够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可以确保市场的稳定性,就如在非洲市场之中的稳定性,这样最终就能够实现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格局的完善与形成,其不仅可以让对外贸易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贸易摩擦风险的实际承受能力。但是,考虑到如果存在过于集中的对外贸易市场局面,这样也会对应的提升其贸易的摩擦风险,并且也会导致其摩擦成本的提高。因此,基于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建立,就可以在当前的背景下,实现对外贸易渠道的合理拓宽,从而将其成本与风险都得到控制,巩固在对外贸易摩擦之中的主导地位,最终推动其发展。

(三)增强外贸产品的技术创新

目前,针对对外贸易的产业机构还需要做好对应的优化处理。如,在实际的贸易环节,需要通过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推动我国产品与科技的持续发展。通过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的吸收,就可以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通过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并出口,这样也可以实现对传统外贸产业机构的合理调整。针对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持续的进行优化处理,能够利用对应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从而满足自身贸易权益的有效维护。同时,通过对外的积极扩展,就可以获取全新的途径,增强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将摩擦面临的风险和成本都降下去。

对外贸易的风险范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风险防范 对外贸易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往来频繁,在国际贸易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是我国对外贸易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比上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498.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扩大48.1%。

1.贸易伙伴的多元化更加明显。我国与传统贸易伙伴的贸易比重在下降,对东盟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比重在提升。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14.1%。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增长8.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2.5%。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4000.9亿美元,增长10.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0.3%。

2.国内贸易区域的布局更加均衡。2012年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中西部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占我外贸总值的25.4%。而同期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河南、贵州、云南、安徽、广西、四川等7个省市外贸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7%,增速都在23%以上,提升了1.6个百分点。

3.对外贸易的主体结构更趋合理。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增速明显快于同期,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在减弱。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3.4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1.6%,提升了3.5个点;而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为49%,下滑了2.1个百分点。

4.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在继续升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的出口2012年同比增加了8.7%,占出口总值的57.6%,较2011年提升了0.4个百分点。而同期“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则下降了7.4%。

5.进口商品的结构在进一步优化。2012年我国进口消费品增长了12.7%,而同期进口的能源资源类的产品增长了10.5%。进口的消费品、能源资源类的商品增长较快。

6.国家对外贸易的方式更显得灵活。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比重在减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的货物在快速增长。2012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下滑了0.9个点;加工贸易进出口占34.8%,下滑了1.1个点。

7.质量提升、效益提高。2012年我国外贸出口价格总体上涨了2%,而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了0.7%,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02.7。出口价格总体在上涨,进口价格总体在下降。

二、我国的对外贸易承受的压力或者是不利因素

世界经济增速长期低位徘徊,致使制约我国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

1.外需的疲软、订单的下降。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持续萎缩,失业率屡创新高,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市场的需求明显不足。

2.贸易摩擦持续增加。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同时,我国自身在经济结构、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容易诱发贸易摩擦。

3.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恶化。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频频效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及的产业在不断扩大,这使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也趋于恶化。

4.我国的内需走弱,进口的动力不足。国内经济自主的持续减速和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下降,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抑制。2012年,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国实际进出口的物量仅增长了5.7%,这比2011年回落了5.9个百分点。

5.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

三、国际贸易风险防范途径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应对,重点解决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增长。努力完善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开展跨国经营的能力;要有针对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外贸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完善反危机的贸易机制。大力增强在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组织中的话语权,适当降低经济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维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合理比例;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外贸伙伴,特别要适当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份额,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我国要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生产业,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同时加快国内服务业开放的步伐,逐步放宽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加快发展旅游、建筑、运输等优势服务业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4.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同时要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进出口。

四、结束语

我国外贸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整体利益比较少。所以要推动我国的贸易发展,今后不仅要研究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更主要的是要致力于加强和改善大国经贸关系,妥善处理各种贸易摩擦,努力维护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往来,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

[1]高建明.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 201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