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1

关键词:老年;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抗骨质疏松

全世界每3 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后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将会罹患一次骨折[1],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多发生于老年人。高龄患者一旦发生骨折需长期卧床,常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肺栓塞、褥疮、泌尿系感染等。相关文献记载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这种骨折在1年内的死亡率为15%~20%[2]。目前多数临床学者主张尽早手术治疗早期下地活动,避免卧床并发症;术后处理不一,本文研究抗骨质疏松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5月~2015年10月118例手术(PFNA、DHS)治疗老年性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70例为A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76.87±5.56)岁;间断性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86例为B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为(73.35±2.72)岁;未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80例为C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为(75.21±6.12)岁;三组均排除内科慢性病,同时在性别(χ2=2.208,P>0.05)、年龄(F=3.015,P>0.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腰硬联合或腰麻,平卧于牵引床上,性DHS或PFNA手术治疗。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常规应用头孢呋辛粉针预防术后感染,术后24 h停用,3~5 d换药1次,常规使用下肢气压泵及CPM,促进功能恢复及防止血栓形成,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患侧下肢,常规术后2 w左右拆线。根据复查情况决定下的负重活动。患者出院后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在观察的患者中,80例坚持门诊复查而未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86例坚持门诊复查间断性抗骨质疏松治疗,70例坚持门诊复查并且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

1.4 评价指标 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术后再骨折及骨折愈合时间(X线复查)。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系统,标准为满分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P

2 结果

三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三月疼痛评分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三组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断钉、股骨头坏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三组骨折愈合时间经方差分析,F=22.33,P

三组间通过χ2检验经行比较,χ2=3.02,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多发生于65岁以上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患者常见的损伤之一,占髋部骨折的60%~70%。目前国内外临床学者认为,在可以耐受手术的患者主张尽早的外科治疗,有助于降低内科并发症及死亡率[5]。在手术治疗骨折中,由于患者骨折需长期制动,增加了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危险[6],同时骨折后使用的钉板固定系统等,可能会出现“应力遮挡”效应,及内外骨膜血管的损伤,导致局部骨质疏松及局部快速骨丢失[7]。骨质疏松的患者易致内固定稳定性差、松动等,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因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患者陷入骨折-快速骨丢失-再骨折的恶性循环中[8]。

本研究主要讨论抗骨质疏松的依从性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术后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骨化三醇和阿伦磷酸钠)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其余两组短,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避免骨中钙盐的丢失,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提高了骨量、改善了骨力学强度[9],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据相关文献报道,骨质疏松骨折术后在骨折发生在髋部骨折几率较大,因此,抗骨质疏松可以避免再次骨折风险[10],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该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首先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可以避免再骨折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Akesson K,Marsh D,Mitchell PJ,et al.Capture the Fracture: a Best Practice Framework and global campaign to break the fragility fracture cycle[J].Osteoporos Int,2013,24(8):2135-2152.

[2]卢世壁,王岩.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59-2762.

[3]Strauss E, Frank J, Lee J, Kummer FJ, Tejwani N. Helical blade versus sliding hip screw for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 a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J].Injury,2006, 37(10): 984-989.

[4]邵明,庞剑峰,殷振宇,等.老年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初步观察[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05).

[5]Jain R, Basinski A, Kreder HJ.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hip fractures[J].Int Orthop,2003,27(1):11-17.

[6]Alexandre C, Vico L. Pathophysiology of bone loss in disuse osteoporosis[J].Joint Bone Spine,2011,78(6): 572-576.

[7]刘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1):92-95.

[8]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5,(3).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2

生活实例二 年过7旬的刘师傅是市麻纺厂退休工人。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是感到腰腿痛,容易疲劳,而且洗澡时发现头发掉得厉害。那天在家干家务活时,不慎跌倒在地,被儿女送我院看急诊,经过相关检查(血钙、骨密度检测等),最后诊断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在专家诊室,我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刘师傅有喝浓茶的习惯,每天喝浓茶4~5杯。于是我明确地告诉他,骨质疏松症很可能是浓茶惹的祸。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和骨折危险增加为特点的疾病。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成人骨质疏松症的根源在于儿童期,称它是一种“影响老年生活的儿童疾病”。许多研究表明,骨量峰值的75%~80%由遗传因素决定,外在因素如营养、活动、疾病等也影响骨峰值。

人体骨骼发育大部分发生在少儿时期,合理的营养有助于骨骼的发育。相反,营养不良、肥胖、体育锻炼不足、运动方式不适当,这些因素都会对骨骼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人的骨量峰值一般在成年早期获得,大约在30岁左右骨量开始逐渐下降,在成年早期若能达到最大骨量峰值,这样可以减少几十年后可能发生的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提高全民整体的健康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在全球50岁以上老人中,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一项针对中国5个地区的5000余例40岁以上人口的统计显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16.1%,60~70岁的老年女性中超过20%患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的女性有近2/3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在我国已达到蔓延的程度,过去30年间,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增加了300%。

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老年人每天有喝浓茶的习惯,希望起到养心安神健身作用。殊不知,喝浓茶对他们有害无益。前不久,国内外医学专家调查结果表明,每天喝5杯浓茶的人,髋骨骨折的危险较不饮浓茶者高70%;每天喝浓茶超过7杯者,其相对危险达80%以上。这是因为茶中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并增强尿中钙的排出,从而使体内缺钙,日久便出现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髋骨和股骨颈骨折。还有,老年妇女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的急剧减少,破骨细胞活跃,骨的分解吸收加快,骨骼的钙释放入血,尿中排出的钙量增加,在绝经的头5~10年。骨量快速丢失达1.5%~2.5%。这是目前老年妇女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联合中国众多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知名专家,共同制定了《防治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初稿)》,专家们指出:

(1)骨质疏松患者单靠补钙基本上是无效的,只有遵从医生指导,选择有效的药物(如,阿伦膦酸钠制剂)及时治疗才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减缓或阻止破骨细胞的活动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同时并不影响新的骨组织的生成。研究证明:无论有无骨折史的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18个月后,骨折危险性降低63%。因此,有针对性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状,延缓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还可间接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2)很多出现骨折才到医院进行确诊的老人,一旦发生骨折,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更高,尽早进行治疗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曾经发生过骨折的老人要注意:一是“截流”,通过正规治疗减少体内钙的流失,延缓骨质丢失的速度;二是“开源”,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利用。专家们建议,老年人最好不要喝浓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每天早晚喝一瓶牛奶。多食一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豆制品(黄豆等)、骨头汤、虾皮、海带、荠菜、芹菜等。三是遵医嘱口服一些促进成骨、抑制破骨的药物,对减缓骨质疏松有一定效果。国际上一项在原有骨折史妇女中进行的研究表明,接受上述治疗3年后,多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下降了90%。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3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疗法;金乌骨通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均为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患者共212例,试验治疗组150例,对照组62例。

1.2 入选标准 参考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10月22日在昆明通过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1]。

1.2.1 绝经一年以上,无内分泌病症及影响骨代谢的慢性疾病。

1.2.2 腰椎前后位(L2-L4)骨密度(BMD)低于本地区同性别30~39岁均值1SD(约10%)以上(本研究参考上海市成人腰椎骨密度[2],因青岛地区未见此类参考数据)。

1.2.3 有腰背痛、关节痛症状,或有椎体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临床表现。

1.3 观察方法

1.3.1 处方设计 试验治疗组:口服金乌骨通胶囊每次3粒,3次/d(贵州盛世龙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组:盖天力每次4片,3次/d(盖天力有东盛科技盖天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2 所有病例停用其它治疗。

1.3.3 疗程 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连服6个月结束观察,统计疗效。患者生活饮食习惯不变。

1.1.4 观察指标和方法

1.4.1 症状 腰背痛、关节痛以0、1、2、3记分表示疼痛程度;疼痛难忍表示程度较重为3分,疼痛可忍表示程度中等为2分,疼痛较轻或酸痛不适为1分,不痛为0分,治疗前及治疗中每月评分1次。

1.4.2 体征 驼背、脊柱弯曲、骨折、压痛等,用药前检查,6个月后复查。

1.4.3 X线检查 胸、腰椎侧位,用药前检查,如身高无变化和无新压缩骨折可能则不复查。

1.5 判断标准 显效:腰背、关节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改善程度为二级。良效:腰痛、关节痛有所减轻,改善程度为一级。 进步:腰背痛、关节痛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显效与良效两者合计为有效,据此计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双盲随机对照药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Ridit法(或χ2检验)与t检验,P

2 结果

2.1 腰背疼痛改善率比较 治疗组有腰背疼痛症状87例,对照组38例。治疗后疼痛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85.1%,对照组为6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关节疼痛改善率比较 治疗组有关节痛74例,对照组35例,治疗后疼痛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83.8%,对照组为60.0%,且治疗组显效率(31.1%)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11.4%)治疗组与对照组关节痛症状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疗效分析 对腰背疼痛和关节疼痛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改善腰背痛的有效率为85.1%,改善关节疼痛的有效率为83.8%,均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0.5%和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良反应 无明显不良反应。

3 临床观察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疗效,对腰背痛和关节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无毒性反应发生。

4 讨论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为59.8%[3],作为老年性疾病,使很多人越来越深受其害。骨质疏松是Pommer在1885年提出的[4],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逐渐深化的。1994年WTO组织对骨质疏松症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的疾病[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绝经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降低有关,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致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的表现为腰背、关节等冷痛或酸痛,屈伸不利,足痿无力,甚者驼背、骨折,齿摇发脱,耳鸣耳聋,精神萎靡,四肢怕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弱,辨证属肾阳虚、肾精不足。腰背酸痛或冷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主要症状。祖国医学把骨质疏松症归属于肾虚“虚劳”、“骨痹”、“骨痿”等的范畴。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祖国传统医学的认识,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这与中国传统医学对骨胳的生长发育规律的阐述是分不开的[6]。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研究表明,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发病原因[7]。金乌骨通胶囊各种中药组方根据祖国医学“虚则补之”的治则,以“补肝肾”、“益精气”为治疗原则,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采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对中医脏腑学说中“肾”的研究表明,“肾虚”患者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下降,而中医药某些补肾药物则可抑制和纠正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减退。中医对本病的研究是以中医学的脏腑理论为基础来进行探讨和治疗的。因此,通过中医药“补肝肾、“益精气”对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达到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抗凋亡能力和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多因素尤其是性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骨代谢异常,达到对本病的治疗目的。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现代医学的综合治疗与中医整体治疗的思路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2(1):1.

[2]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科学出版社,1998:158.

[3] 丁桂芝,刘忠厚.骨质疏松防治进展.临床内科杂志,1993,10(6):17.

[4]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科技出版社.1998:142.

[5] 靳家玉,译.关于绝经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0.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4

摘 要:为降低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绝经期妇女晚年的生活质量水平,该文在查阅各文献的基础上,对围绝经期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雌激素降低、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从饮食、运动、用药以及中西药预防与保健指导进行一定的综述。同时强调要加强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注重对围绝经期妇女的疾病健康宣教,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帮助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积极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关键词:围绝经期 妇女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保健指导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59-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并引起骨骼压缩使体格变小,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1]。围绝经期的妇女,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质吸收速度快于骨质生成,促使骨质丢失变为疏松。据有关文献报道,围绝经期过程中约25%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2]。

1 围绝经期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1.1 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雌激素缺乏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此外,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可致使骨代谢紊乱。人体有三种钙调节激素,即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及1,25(OH)2D3。CT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该激素在绝经后明显降低,导致骨吸收增强;PTH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这些内分泌激素的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1.2 饮食结构不合理

低钙摄入是一个全球性的营养问题,居骨质疏松症诸膳食危险因素首位。据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的资料报道,75%成人的钙摄入量不足以维持其骨量,中国人钙的摄入量仅为需要量的半数。钙补充不足导致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促使溶骨增加[3]。同时,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对钙的平衡和骨钙含量起负性调节作用。维生素K缺乏可影响骨钙素的羧化,未羧化的骨钙素的升高,可加速骨量丢失,易致骨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4],粗粮摄入量≥100 g/d亦是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这可能与粗粮富含非水溶性纤维, 摄入过多不利于肠钙吸收有关。

1.3 生活方式的影响

吸烟易诱发该病。随着年龄增长,户外活动及日照减少,导致维生素D合成降低,肠道钙磷吸收下降,使骨形成及骨矿化降低,从而增加了发病风险。

1.4 对疾病预防的认识与行动力不足

绝大部分围绝经期妇女缺乏骨质疏松预防知识,且相关健康行为方面较差,如:没有日常饮用牛奶的习惯等,导致一级预防落实不理想,提高了发病率。

2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2.1 饮食指导

鼓励围绝经期妇女摄入高钙的食物,如:豆浆、牛奶及其制品等,经常食用牛奶、吃豆制品者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率明显低于不食用者[5]。推荐摄入适量蛋白质,并尽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类、瘦肉、芝麻等。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并注意不要同时摄入含钙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此外,应减少酒和咖啡的饮用。

2.2 运动指导

鼓励进行足量的户外活动,以改善下肢肌力、增加肌肉与骨的强度、刺激骨形成[6]。根据个人情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建议每周进行3~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0.5~1 h,长期坚持能有效提升女性的雌激素与骨密度,对骨折的预防有显著作用。适当加强日光照射,有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改善平衡失调,降低跌倒摔伤的风险与骨折的发生率,但应注意避免暴晒等造成皮肤损伤。

2.3 用药指导

2.3.1 西药

补充钙剂是较安全方便的预防方法,合理服用含钙量高、体内易溶解、接近中性、安全无毒、生物利用度高、价廉等理想的钙剂,建议使用碳酸钙[7];或选用国产依替磷酸二钠片(HEBP)及钙制剂(天九肾骨胶囊),对围绝经期妇女预防钙丢失而导致的骨质疏松有较好的疗效[8]。口服钙剂应在餐后1~1.5 h,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结石。激素替代疗法能够从病因上进行有效预防,尽量选择天然雌激素,以增加体内性激素水平,减少骨吸收,但应明确用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不可随意停服、漏服、增减量,避免盲目用药,要遵循个体化原则。绝经早期的妇女进行短期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可以长期预防骨质疏松[3]。使用激素者,要定期进行妇科、乳腺检查,反复阴道出血应适当减量甚至停药[1]。

2.3.2 中药

中药预防治疗具有整体调理且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如运用古方,服用二至丸6月后,可明显增高雌二醇(E2)、骨密度(BMD)水平;或选择固定成方,如:仙灵骨葆胶囊、成药龙牡壮骨颗粒等可有效增加骨密度,升高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水平及骨钙素,前者的疗效更显著[9]。

2.4 健康教育

针对围绝经期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群,开展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与综合治理。有研究报道[10],进行疾病预防的认知干预,可纠正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错误认知,树立正确的疾病预防观念,提升健康信念和提高预防保健行为,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 结语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代谢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进行预防与保健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合理摄入高钙、高维生素、适量优质蛋白的食物,调整饮食结构不仅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也是预防此病的基础,应得到重视与推广。其次,适量户外活动与日照,促进维生素D与钙的合成、吸收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举措。必要时,遵医嘱正确服用性激素、钙剂以及中药等预防性药物,尽量以最小的用量达到较显著的预防疾病的作用。最后,要积极树立健康信念,提高预防保健行为的落实率,以真正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14-619.

[2]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1-273.

[3] 王一云.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8):298.

[4] 李宁,黄振武,梅菊红,等.饮食因素对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2):182-183.

[5] 谭晓燕.珠海围绝经期妇女饮食习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7,18(8):21.

[6] 张艳莉,郑永梅,孙丽君,等.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8,6(29):2670-2671.

[7] 刘晓芳,许良智.补充钙剂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1):37-41.

[8] 高巍,张雪莲,张颖杰.依磷防治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1(5):336-337.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5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指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致使骨的增生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常见的全身l生代谢性骨骼疾病。简而言之骨质疏松是以全身的骨量减低、骨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极易导致骨折为结果的综合征。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如何对其进行预防及提高其治疗水平已成为目前处理骨质疏松骨折的工作重心。有关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的发展,而且在其治疗上具有关键的作用。近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少了骨折后的并发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分别是椎体、髋部和桡骨远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它作为慢性疾病,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疾病。特别是髋部骨折后,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易并发感染、心血管疾病。

如何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必须注意的现实是骨质疏松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只有在骨折时才发现,因此积极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非常重要。

非药物性预防:l健康教育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及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早期发现和诊治骨质疏松症-2饮食治疗饮食可提供骨骼的原料,如:钙、磷、镁等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我国的常规饮食结构中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和蛋白质摄人不平衡的现象,应该进行纠正和补充。

药物性预防:药物预防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预防药物(兼治疗作用)分三类,抑制骨吸收的药物、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兼具两种作用的药物。

1 抗骨吸收剂

1.1 雌激素雌激素水平是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骨丢失开始的标志。口服、经皮和非胃肠道给予激素替代治疗(ERT)制剂在临床上均已证明可防止妇女绝经后骨丢失,减少骨折发病率,缓解骨关节疼痛,还可防止牙齿脱落,改善更年期症状,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病(老午性痴呆),有益于各年龄阶段的妇女。目前ERT已有多种用药方式,可根据情况不同加以选择:

①单用雌激素适用于子宫已切除,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而又无雌激素禁忌证的妇女。常用药物有雌二醇、雌三醇及其衍生物(尼尔雌醇、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雌孕激素合用适用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常用孕激素为甲地孕酮(安宫黄体酮)或甲羟孕酮。

②雌、孕、雄激素合用适用于不需要保护子宫内膜或需要一定雄激素者。(Gevrine)含乙炔雌二醇和甲基素;利维爱片含7一甲基异炔诺酮,具雌、孕激素作用和弱的雄激素作用,除改善骨代谢外,还可明显改善情绪,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较理想的预防绝经期骨质疏松的药物。

1.2 二膦酸盐类 BP是二线抗吸收剂,特别适用于不能使用ERT的女性患者如明显骨丢失的病人和脊柱、髋双能x线吸收值大于骨量峰值2个标准差的病人。其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该类药有在抑制骨吸收的同时还不同程度抑制骨形成的双向调节作用。早期用于Paget’s病、肾结石及肿瘤造成的高钙血症,近年来用于骨质疏松症。关于BP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尚未确定,建议应间歇用药,但大量或长期给药可引起骨软化症。

1.3 降钙素(CT)CT主要由人体甲状旁腺的滤泡分泌,可直接抑制骨盐溶解,加速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抑制PTH等引起的骨吸收因子的作用。CT适用于不能耐受二膦酸盐或雌激素的病人,对椎体最有效,尤其能改善新鲜骨折的疼痛症状。绝经后妇女鼻喷和肌注CT均可有效阻止脊椎骨丢失,但对皮质骨作用不明显。短期应用可缓解骨质疏松或合并骨折引起的疼痛,长期应用能保持骨量不下降或略增加,

1.4 依扑拉芬(Ipriflavone,异丙氧黄酮)依扑拉芬是有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ts)之称的异黄酮的合成衍生物。有直接抑制骨吸收作用和协同雌激素促进降钙素分泌的间接作用。主要用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也有一定效果。

1.5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抑制剂 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K、L是破骨细胞中高度表达的酶,参与骨吸收,与骨质疏松症等骨质减少性疾病有关。该类药现仍处于临床研究中。

2 促骨形成剂

2.1 氟化物 氟是人体骨生长和维持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氟化物中氟离子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刺激其分裂并激活其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新的有机骨基质。氟化钠由于胃肠道反应较重,治疗窗窄,毒性较大,现已少用,目前,仍有使用其缓释制剂。特乐定(Tridin)含有机氟、葡萄酸钙和枸橼酸钙,可与食物同服。可缓解骨质疏松症症状,增加BMD,减少椎体骨折发生率。但副作用仍多,难以坚持治疗。

2.2 同化激素 同化激素除有对抗分解代谢作用之外,还能刺激骨形成和增加肌肉组织。对青春发育延迟的男孩应考虑应用此类药。常用药物有癸酸诺龙和苯丙酸诺龙。每月注射50 mg的癸酸诺龙对快速丢失型骨质疏松患者有效。其副作用包括肝脏毒性、男性化和血清脂蛋白异常及促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同化激素只适用于男性骨质疏松,对于女性患者应慎用。

2.3 甲状旁腺激素(PTH)片段大剂量的PTH对骨起分解代谢作用,而间断皮下注射小剂量PTH片段可通过刺激骨重建速率及矿化板层骨的生长,从而增加松质骨的骨量,提高整个骨骼的强度和质量。

3 骨矿化药物

3.1 钙剂服用钙剂可补充钙质成分,抑制FTH的过度分泌促进骨的形成和保持骨骼强度,使骨质疏松症状减轻。营养不良或消化道病变所致骨质疏松者,补钙意义大。钙剂的选择要以制剂的钙含量和溶出度为依据,

3.2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主要元素,其活性形式是1,25-(OH)2D3,由维生素D经肝细胞羟化酶羟化而成。主要作用为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抑制PTH的分泌;促进骨细胞分化而增加骨量。维生素D尤其有益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因为老年人肠道钙吸收低与维生素D转化障碍有关。高剂量的维生素D配用低剂量的钙可避免钙剂便秘和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建议对衰弱、闭门不出的病人,应补充维生素D 800IU/d。4其他除以上各类药物外,目前中药制剂尚有以“肾主骨”理论制成的仙灵骨葆、强骨胶囊、抗骨松冲剂等已应用于临床,在临床试验中的还有锶盐、集落刺激因子、前列腺素E2等。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在符合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一基本骨折治疗原则的同时,应该加入WHO的普遍健康原则――提高生存质量(而不是单纯地延续寿命)。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严重生活质量下降,50%的骨折患者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髋部骨折患者一年内死亡率达10%~20%,20%的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长期照料,鉴于此有专家提出“三尽”原则:尽早确诊骨折、骨质疏松;尽量功能复位、确切固定;尽力功能锻炼。脊柱骨折的治疗

1 保守治疗绝大多数脊柱骨折偏向非手术治疗,即便是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这种骨折的愈合也较快。因此,这种骨折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提供一个合适的脊柱保护支具,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背部肌肉,理疗,制定协调康复计划,注意保护皮肤,减少骨性突起部分的压力,指导深呼吸锻炼,鼓励患者饮水,尽早防治长期卧床导致的呼吸、消化道并发症。

2 手术治疗 对于因脊柱骨折出现继发性椎管狭窄、急性骨折有神经症状的患者,主张早期行手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随着对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通过改进内固定设计,改良材料和手术技术,把植入物固定在受骨质疏松影响较轻、骨强度相对较高的皮质骨部位或增加固定物长度、范围,如椎板钩辅助椎弓根钉、椎板下钢丝固定、脊柱前路椎体钉加螺母齿等,使固定物的抗拔伸强度增加2倍。这使得许多保守治疗的患者为避免褥疮、血栓栓塞、肺部感染、肌肉萎缩等危险而选择手术治疗。3微创治疗有学者报道通过对骨质疏松l生骨折的椎体采用经双侧椎弓跟穿刺,置人2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扩张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有效地缓解了疼痛,改善了功能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但可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自凝过程产生的热量损伤周围组织等并发症,所以,对凝血功能障碍、有神经症状、椎体后缘已经破坏的患者,应禁忌行微创手术。髋部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仅极少数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其缺点是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现多采用尽快及时手术,尽早功能锻炼,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65岁以下者,早期用空心螺纹钉或滑动加压螺纹钉行闭合复位固定术。如术中复位固定不满意则行半髋置换;年龄大于70岁者,一期行半髋置换。卧床患者的治疗首选闭合复位穿针固定。严重骨质疏松要求马上活动和不能长期配合部分负重的理疗患者,一期行半髋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或粗隆下骨折,选用滑动髋螺钉、改良γ-钉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配合药物治疗,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大都为关节内骨折。75%~80%的骨折移位不多,可以用闭合复位,石膏、支具固定。不稳定骨折、背侧皮质粉碎的老年人骨折容易再移位,勤换石膏是防止再移位的最简便方法。对于累及关节面者,常规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固定显然不适合,较常用的是克氏针撬拨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复杂性关节内骨折进行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等混合使用并植骨,但钢板脱落、正中神经炎、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很高。骨折端复位的目的是使肢体尽早获得确切固定,以利愈合及功能锻炼。

总结

骨质疏松的治疗建议范文6

吃得太咸、肉类太多也会影响钙质吸收

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微量元素的摄入比例

不少人以为,只要每天吃足量的钙片,就能及时给骨头“添砖加瓦”。对此,专家认为,在人体的“骨骼大厦”中,钙就像是主要的原材料――砖头,虽然至关重要,但光有砖头没有水泥、钢筋还形不成人体坚固的“骨骼大厦”。要预防骨质疏松,靠每天一杯牛奶或几片钙片强化补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从年轻时就养成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练就一身强健的身子骨打好基础。而对于查出骨质疏松的人,专家提醒,钙片只能作为保健品,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要避免骨折等病痛的发生,光吃钙片还不行,必须及时就医规范用药治疗。

医学指导: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晓东、营养科医生赵泳谊

病例:天天补钙仍骨折

61岁的陈阿姨每天早晚喝牛奶,还经常隔三差五地买回很多钙产品:碳酸钙、活性钙、乳酸钙……口服的、片剂的、泡腾冲剂的……总之,只要广告上说什么好,她就会控制不住地去买回来,每天好几样混合着补。可没想到,前些天收拾冬天的被子放到柜子顶时,不小心碰了一下,居然碰折了手骨!

“我明明天天都喝牛奶吃钙片,十分小心地提防着,没想到还是难逃一劫!”陈阿姨自认倒霉。

医生在问诊时发现,陈阿姨日常基本吃素,而且还特别爱吃菠菜、空心菜、苋菜、竹笋、茭白等草酸含量多的蔬菜。

“努力补钙,但饮食不注意,也会降低钙的吸收啊!”医生进一步了解病史后发现,其实5年前陈阿姨就已查出了骨质疏松,但此后她除了喝牛奶吃钙片,一直没有进行过正规的药物治疗。

“查出骨质疏松后,怎么不吃药啊?”医生问道。

“有啊,我天天吃钙片喝口服液,还不够吗?”陈阿姨一脸茫然。

“那是营养补充品,只能起辅助的保健作用,治不了骨质疏松的。”

光靠补钙难撑“骨骼大厦”

近年来,随着对缺钙引起骨质疏松乃至容易骨折影响生活质量等危害的宣传普及,人们对补钙越来越重视,但不少人以为只要每天吃足量的钙片,就能及时给骨头“添砖加瓦”,身子骨就能一直硬朗。王晓东认为,这种理解虽然不错,但盖楼不能光靠一堆堆砖头,砖瓦再多,没有水泥、钢筋,还是盖不起一座坚固的大厦。同样,钙为我们的骨骼所提供的只是原材料――砖头,没有其他条件的配合,还是形不成人体坚固的“骨骼大厦”。

“人体的骨强度和完整性取决于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及成骨细胞对骨的重建之间的平衡。”据王晓东介绍,一般在30-35岁左右,成骨细胞对人体“骨骼大厦”的“建设”大于破骨细胞的“破坏”,因此骨量一直在增长并达到峰值。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体的老化及疾病等原因,破骨细胞骨的吸收逐渐超过了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于是,人体的骨量开始丢失。要减少骨丢失、预防骨质疏松,靠每天一杯牛奶或几片钙片强化补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从年轻时就养成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为练就一身强健的身子骨打好基础。

“经常有上了年纪的病人向我抱怨:天天吃一大堆药补钙,还是腰酸腿痛,甚至夜里翻不了身。”王晓东建议他们做骨密度检查,结果发现大都已经患上骨质疏松症。他细问才发现,不少患者都把钙片当药片,以为坚持吃钙片,总有一天,自己的身子骨能够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