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1
>> 重金属废水污染及其治理措施 重金属废水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研究 浅谈重金属废水污染及其处理方法 重金属废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及分类 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 突发性重金属废水污染事故处理菌剂的开发 浅析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方法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进展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 浅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 浅谈重金属“镉”的水污染应急处理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重金属治理方案浅析 浅谈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浅析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选取 水体重金属污染危害及治理技术策略探究 关于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技术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陈程,陈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业务探讨:55.
[7] 吴瀛.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0,(24):153.
[8] 于晓莉,刘强.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绿色科技,2011,(10):123-126.
[9]李宁杰.白腐真菌对废水中Pb2+的去除及稳定化机理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
[10] 刘爱明,杨柳.大气重金属离子的来源分析和毒性效应[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28(9):839-842.
[11] 杨晔,陈英旭,孙振世等.重金属胁迫下根际效应的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1):55-58.
[12]陶秀成.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9―132.
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2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PRB、复合治理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Sun Decheng 1 , Zheng Jixing 2 , sun Naren 2
(1.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028000; 2. Tongliao Municipal Water Affairs Bureau 028000)
Abstract: groundwater is not only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the basic factor is th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ter cycle in nature,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pend on,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and survival, but this resource by industry, urbanization, city agricul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less and less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Key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RB, composite governance
目前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储量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地下水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和更加严重,目前在我国平原地区很难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区域。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北方地区,污染状况更加令人触目惊心[1]。我国目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方面刚刚起步,治理技术还没有完善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采利用和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是重要系统工程。
1、研究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重要性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研究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客观上讲,我国目前在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但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方面的工作却不多[2]。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水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且逐渐发展成较为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2、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种类繁多,根据目前国内外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常用的技术进行归纳阐述。
2.1 物理治理技术
地下水污染的物理治理技术是指用物理的手段和技术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技术,概括起来有展蔽治理技术、被动收集治理技术和原位物理治理技术等。
2.1.1 展蔽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只能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应用,是临时性的地下水污染初期治理方法。这种方法常用的有灰浆帷幕法、泥浆阻水墙、振动桩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闭法等多种[1]。其原理基本相似,在受污染地下水周围用压力法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防止受污染水进一步扩散蔓延。
2.1.2 被动收集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是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效果显著,国外应用较广。基本原理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有效的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或被污染水地下收集起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2.2 化学治理技术
这种技术是使用化学原理来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利用地下水污染区的井群系统,确定地下水污染源的种类和性质,根据氧化还原法和中和法等化学原理确定治理污染物的化学药品和添加量,用自然填充或加压填充等方法对受污染地下水注入有效化学药品与水体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将污染物消除。目前常用的有有机粘土法和电化学动力治理技术及原位化学治理技术等。
2.3 生物降解治理技术
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生物(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土壤和地下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治理技术[3]。地下水中微生物有自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利用抽出技术和井群系统等技术,有治理效果的生物注入被污染的地下水体中,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目的。目前常用的有天然生物治理技术和原位生物治理技术等。
2.4 水动力控制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一般用作临时性的控制地下水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的初期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这种技术能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离隔开。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不同此法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治理法的原理是受污染水体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并注入清水,在此处形成地下分水岭,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污染水体,同时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理[1]。下游分水岭治理法是注水井布置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将抽水井布置在受污染水体上游,原理与上游分水岭治理法相同。
2.5 抽出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当前应用很普遍,将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与处理地表水相同。根据所抽出的地下水污染物种类和类型来选择治理技术。一般有吸附法、重力分离法、过滤法、吹气法等物理治理技术;氧化还原法、中和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化学治理技术;厌氧消化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生物治理技术。
2.6 原位治理技术
2.6.1 原位物理化学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此类治理技术,包括渗透性治理床物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较薄、较浅受污染含水层,在受污染地下水下游挖一条深沟,沟内填充灰岩、活性炭和沸石等,受污染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还有填充化学药物治理技术,通过井群系统对受污染地下水体灌注对污染源有效治理效果的化学药物,用化学反应原理对地下水污染源进行净化[5]。此外还有土壤改性治理技术和冲洗治理技术等多种治理技术。
2.6.2 原位生物治理技术
这种技术是地下水自然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人工强化过程。首先通过大量的研究,确定原位微生物种类及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再确定其所需氧气及其养分配比,然后用于实际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这种治理能激发受污染水体原位微生物的生长,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5]。这种技术的工艺种类很多,有生物充气治理技术、溶气水供氧治理技术、过氧化氢供氧治理技术等。但一般情况下原位生物治理要与井群系统配合运行效果更佳。
2.7 复合治理技术
复合治理技术是在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PRB技术和抽出治理技术等多种治理技术中能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治理技术的方法。如渗透性反应屏复合治理技术中同时应用了物理吸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等几种技术;抽出处理复合治理技术中,对受污染的地下抽出水同时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治理技术。在实际治理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复合治理技术,复合治理效果比单一治理效果显著。
2.8 PRB治理技术
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是一种将溶解的污染物从污染水体和土壤中去除的钝性处理技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技术中,PRB治理技术具有对多种污染物治理效果好、安装施工方便、性价比较高等优点,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对其做了大量的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并已经进入商业应用阶段[4]。在我国目前PRB治理技术仍然处于试验摸索阶段,今后通过大量的研究,PRB治理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物治理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3、结语
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储蓄量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凤兰,叶丹,曹德福.浅析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地下水.2005,(1):50~52
2、杨强,李金轩,丁伟翠.浅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危害及防治[J].地下水.2007,(3):72~76
3、李静,张甲耀,夏盛林,等.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技术[J].农业环境保护.1997,(6):283~285
4、罗育池,李传生.prb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56~8658
5、王战强,张英,姜斌,等.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J].环境保护科学.2004,(30):10-12
作者简介:
孙德成(1961-),男,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3
摘要:
水中有机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针对松花江流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分析,对有机氯农药、邻苯二甲酸酯类及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污染做了具体的健康影响效应评价分析,最后阐述了防控措施的建议。本综述将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松花江;有机污染;人群健康
松花江有机污染由来已久,上世纪70年代受吉林三大化工厂排污污染,甲基汞导致渔民中出现甲基汞中毒病人,2005年中石油双苯厂爆炸造成的约100t硝基苯污染松花江,沿江200余个污染企业造成水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直到2006年实施国家级污染治理措施,情况明显好转。然而5年后经监测,松花江中仍存在较多种类和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1-2]。研究文献表明,有机污染物可以在水体长期存留,经食物链及生物氧化、富集造成人体内分泌、生殖、免疫等系统机能紊乱、失调,严重的导致畸变和癌变效应[3-4]。
1松花江流域水系概况
松花江全长1927km,跨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区。干流由北部的嫩江和南线吉林段的第二松花江在吉林省松原汇合而成,主要流经哈尔滨、佳木斯、同江地域,然后汇入黑龙江。全流域涉及三千多万人口、20多个城市,以松花江为饮用水源的城市有哈尔滨、吉林、佳木斯等[5]。哈尔滨2005年硝基苯污染事件后,停用了松花江水源地,2014年哈尔滨市政府又批准了重新运用松花江水源的规划。松花江除做为饮用水源之外也是三省水利灌溉、防洪、发电、农业运输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松花江污染状况和防控规律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松花江有机污染
上世纪80~90年代,邱炳源、李青山等[6-7]在松花江水中检测出有机化学污染物364种,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和干流江段,以多环芳烃类、硝基苯和苯胺类为主。本世纪初翟平阳[8]等在松花江水体中先后检出607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致癌、致畸物达30多种,并从中选出了80种优先污染物。2006年王东辉等[9]研究发现松花江水有机污染物中多环芳烃占的22.7%,这显然与2005年硝基苯污染有关。2007年史鑫源等[10]采用液—液萃取和GC-MS仪器分析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和多溴联苯醚等,结果表明工矿企业三废排放仍然是污染的重要来源。近几年刘志彬、于云江等[2,11]筛选出了10种优先有机污染物和11种特征污染物。与上世纪相比松花江有机污染状况大为好转。2012年X市CDC在松花江不同江段检查9类有机污染物,其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氯农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及多环芳烃类等,表明了松花江有机污染新的变化。
3有机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3.1甲基汞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上世纪中末期,松花江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转化,食物链及生物蓄积等方式对沿江居民及渔民等人群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影响。黑龙江肇源县出现了类似水俣病患者,部分渔民视野狭窄、共济失调等甲基汞中毒症状十分明显,经专家确诊为甲基汞中毒[12]。宋增仁、高良文等[13]在松花江鱼体中检出甲基汞含量为0.3~0.5mg/L,并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地表水中甲基汞卫生标准。2004年张磊等[14]调查结果显示松花江沿江居民的发汞含量比1990年降低了72.1%。2010年张磊等[15]对第二松花江沿岸人群甲基汞健康风险进行了卫生学评价,提示了甲基汞对胎儿的健康危害风险仍然存在。
3.2苯和硝基苯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剧烈爆炸,爆炸产生的100t苯类污染物伴随消防用水进入雨水通道排入了松花江,造成松花江硝基苯超出国家标准33.15倍[16]。2008年段小丽等[17]参考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了此次事故中沿岸居民暴露硝基苯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上游暴露人群和下游部分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略高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但与对照点并无显著性差异,儿童的饮水暴露和妇女的皮肤暴露是此次评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长期接触低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一定损害,其毒作用特征主要为形成高铁Hb造成机体各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脏器的损害[18]。
3.3有机氯农药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有机氯农药是一类廉价而广谱的杀虫剂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主要包括DDT和六六六,由于这类农药在自然条件下半衰期长又难以降解,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且不断的在体内蓄积。有机氯农药又可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其生殖和发育毒性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19-20]。2008年,HE等[21]分析显示六六六是松花江中主要的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其含量高于国际标准ISQG水平,提示松花江中存在生态风险。2010年安娜等[22]研究表明松花江上游肇源江段水体有六六六类和DDT类农药残留,且DDT类农药的残留量高于六六六残留量并有统计学意义,松花江水中(DDE+DDD)/DDT的比值为0.382,说明近期有DDT类的污染物排入江水中,虽未超过国家标准,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不能被忽视。最近国外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进行了年龄和体质指数(BMI)调整后,血浆p,p’-DDE水平每升高1ng/g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性即增加为原来的1.13(95%CI1.02-1.26)倍[23]。
3.4邻苯二甲酸酯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邻苯二甲酸酯类是一种环境激素,其致畸性、致突性、致癌性受到国内外的大量关注。2007年陆继龙等[24]研究表明第二松花江下游水中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两种化合物为主,其含量显著高于国内外一些河流水中含量,且已超过我国地表水标准限值,这表明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并且对水环境构成了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然而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源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等有机污染物,目前关于松花江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健康风险评价未见报道,但地面水特别是饮用源水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还是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应引起相应管理部门的重视。据2005年美国Rochester大学的Swan等[25]针对134名2~36月龄的男性婴儿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胎儿期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引起男性婴儿生殖系统畸形。
3.5多环芳烃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松花江水质污染物以多环芳烃类比例最大,2010年孙清芳等[26]采用推广风险系数法和健康评价四步法对多环芳烃类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蒽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最大,人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多环芳烃类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风险值在10-6~10-7属于可接受范围。同时,马万里等[27]致癌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也表明松花江水样中多环芳烃类的致癌风险小于10-6,即致癌风险较小。多环芳烃类的生殖毒性是继致癌性后普遍关注的生物学效应。已有研究表明,苯并芘具有卵巢毒性,其代谢产物作用于雌性生殖系统可造成卵巢原始和初级卵泡数目减少[28]。在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的结果显示,多环芳烃暴露与发生,活力,血清睾酮浓度以及形态相关[4]。
4松花江有机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的展望
上世纪90年代,松花江有机污染物污染日趋严重,自2006年国家实施松花江有机污染物治理方案,通过热技术、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技术对松花江有机污染进行治理[29],同时提升公众对有机污染物有害风险的认识,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监测、管理和风险评价制度,使松花江有机污染物逐年减轻。对水中有机物污染浓度的分析及与人群健康效应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存在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①进行多部门联动机制,实时调查监测松花江有机污染来源、种类及浓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人群健康影响风险评估;②利用连续在线监测研究,结合环境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松花江有机污染物浓度与人群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③结合毒理学和分子机制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松花江有机污染物浓度对人群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危害;④借鉴国内外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判断原则,研究松花江有机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优控污染物来源和环境中排放的情况,探索合理安全的治理技术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污染防治方法。
参考文献
[1]松花江成为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重点———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J].环境保护,2006,(2):1.
[2]于云江,付益伟,孙朋,等.松花江吉林市江段水体特征污染物筛选研究[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3,3(3):175-181.
[3]WhitcombBW,SchistermanEF,BuckGM,etal.RelativeCon-centrationsofganochlinesinAdiposeTissueandSeruma-mongReproductiveAgeWoman[J].EnvironToxicolPharmacol,2005,19(2):203-213.
[4]MendolaP,RobinsonLK,BuckGM,etal.Birthdefectsriskas-sociatedwithmaternalsptfishconsumption:potentialeffectmodificationbysexofoffspring[J].EnvironlRes,2005,97(2):134-141.
[5]熊治平.河流概论.第1版[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7.
[6]邱炳源,林秀式,侯桂芹,等.松花江有机污染物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9,15(6):634-637.
[7]李青山.松花江有机毒物污染状况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水资源保护,1995,(3):13-19.
[8]翟平阳,刘玉萍,倪艳芳,等.松花江水中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研究[J].北方环境,2000,(3):19-21.
[9]王东辉.松花江水体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69-73.
[10]史鑫源.松花江黑龙江段水体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2007.
[11]刘志彬.松花江饮用水水源中优先检测有机污染物的GC/MS分析[J].科技信息,2009,(7):37.
[12]林秀武.20年来第二松花江甲基汞污染危害渔民健康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5,12(5):238-240.
[13]宋增仁,高良文,徐章纯,等.松花江汞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7,6(4):6-9.
[14]张磊,王起超.第二松花江下游居民甲基汞健康风险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8):691-692.
[15]张磊.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产妇和新生儿甲基汞健康风险的初步研究[C].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CEPPH2011),212-215.
[16]佟延功,吉龙哲,杨怀义,等.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案例[J].中国卫生监督,2007,14(4):280-284.
[17]段小丽,王宗爽,王菲菲,等.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的健康风险评价—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为例[C].2008年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265-272.
[18]张晓春,吴登胜,杨强生,等.低浓度苯胺、硝基苯对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1,14(1):53-54.
[19]YoshidaR,FukamiM,SasagawaI,etal.AssociationofCrypte-hidismwithaspecifichaplotypeoftheestrogenreceptalphagene:implicationfthesusceptibilitytoestrogenic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s[J].The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05,90(8):4716-4721.
[20]VogelJM.Perilsofparadigm:complexity,policydesign,andtheendocrinedisruptvcreeningprogram[J].EnvironlHealth,2005,4(1):1476-1488.
[21]HEM,WANGH,LINC,etal.Distributionofpersistentgano-chlineresiduesinsedimentsfromtheSonghuajiangRiver,NtheastChina[J].EnvironlTech,2008,29(3):303-314.
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4
摘 要:六价铬离子为重金属离子,对人和其他生物危害较大。地下水是人们生活及饮用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很难恢复。国内外对地下水污染研究较多,方法主要有抽出处理法和原位处理法等。根据国内外六价铬污染地下水治理的研究现状,确定以粉煤灰+铁屑为介质,对铬离子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并确定实验方案,确定了介质的用量和去除效率,为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六价铬;粉煤灰;铁屑
地下水作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资源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突出表现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污染加剧,其中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给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日益加剧。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1]。
焦作市的地表水贫乏且污染比较严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城市人口增长对水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地下水污染呈扩展趋势。焦作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焦作市地下水在1996年各项指标均未超标,但已有超标趋势。在随后的几年内,部分污染物已经超标,尤其在工业区,由于企业废水,废渣的无组织排放或处理不当,使其中的污染物经过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淋溶作用渗透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中重金属严重超标[2]。
铬属于铁族元素,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其毒性对人体及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预防Cr6+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处理已经被污染了的地下水,是现阶段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论文讨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1处理Cr6+污染地下水的技术综述
对于已经被Cr6+污染的地下水,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治理方法按照治理方式分主要有传统的抽出处理法和原位修复法。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1抽出处理法
顾名思义,抽出处理法是通过被污染地下水的下游的抽水机,把已经污染的地下水抽出,通过地面处理设施和方法,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掉,达到了处理的标准,然后再排入自然界或者直接利用。
目前,国内外对受铬离子污染地下水的抽出处理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药剂还原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反渗透法。
1.2原位处理法[3]
原位处理法即可渗透反应格栅。反应格栅法就是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下游,在隔水层和地面之间的含水层中间,修筑一道一定厚度的可渗透格栅,中间填满生物或者化学介质,当受到Cr6+污染的地下水渗透流过格栅时,其中的介质和水中的Cr6+反应,生成无害的或者沉淀物质。这样就解决了Cr6+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处理问题。
1.3受Cr6+污染的地下水处理方法综合分析和比较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容量大,可去除各种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其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缺点是再生效率低,使用寿命短,处理费用高,耗酸、耗碱等。而离子交换法,在我国现阶段只适用于处理含铬 (Cr6 +)漂洗废水,尽管基建费用高,工艺复杂,但可将有毒的六价铬回收为较纯的铬酸并可直接回镀槽使用,净化后的水可回到生产系统重复使用,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因而,这两种抽出处理方法完全用于受重金属铬污染的地下水处理而言不合适。
原位处理法,工程量相对较小,处理过程简单,持续处理周期比较长。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缺点是:设计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还要考虑地下水运动方面的问题,所选的介质也要根据水质分析及处理结果要求有所限制。
2实验方法过程以及数据处理
2.1实验装置简
1.水样;2.可控水速导管;3.玻璃管;4.介质;5.漏斗;6.出水水样
该实验模拟污染地下水原位处理的渗透格栅的原理,采用淋滤的方法,将Cr6+浓度达到0.203毫克/升的自配受污染水样,通过Ф15mm×40cm的玻璃管制成吸附柱;水样在上端用可控水速的导管引出,以固定的速度流过玻璃管,其内装质量比为1:1的铁屑+粉煤灰共5g;水样在玻璃管中经反应后流出,玻璃管下端用纱布处理。实验装置如上图1
2.2实验过程技术数据统计及处理
①实验过程。根据对比设计的研究结果,设计试验时间为4天。实验时间从吸附管的下端开始出水计时;开始出水的时刻为7月13日的中午12:05分,然后每隔4个小时取一次水样,保存在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水瓶中,贴好标签及日期。试验中所得的数据主要包括出水的体积,水样的PH值 ,Cr6+的浓度(在实验中表现为水样在分光光度计540μm下的分光光度),在最后的一天时间内,由于出水速度变得比较慢,因此把取水样的间隔时间改为了8小时。
②数据处理。首先测量每次经过处理的出水的体积,并且作出体积随时间变化图(见图2),然后利用pH计测出每个出水水样的PH值,并做出pH值随时间变化图(见图3),最后对每个出水水样,根据分光光度法绘制标准曲线,先作出标准曲线,然后分析计算出水样的Cr6+浓度,可得图4。
3试验结果分析及存在问题
3.1结果分析
分析以上数据及图表,本次试验的结果可以表明:
在实验刚出水阶段,由于介质中的间隙比较大,水流速度较快,出水水样中的Cr6+浓度也比较大,达到了0.038mg/L,随后,Cr6+的浓度逐渐降低,但是可以看到,其浓度变化并不稳定,始终没有达到超标的0.05mg/L,而且在随后的4天时间内,一直没有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情况。
通过PH值随时变化图可以看到,本试验的出水水样的PH值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着很明显的变化,从刚开始12.04逐渐递减到了7.7左右,然后趋向与稳定。
而出水水样的体积变化规律及结果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出水量大一些,而后逐渐的减少,最后趋于一个稳定的体积范围。本次试验共配制水样5L。实验用水1171ml。
3.2试验结论
地下水原位处理法的处理装置应该考虑,流经渗透处理隔筛后的出水量,也就是地下水渗流速度,以及铬、pH值的处理后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以及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实验结果比较理想。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经过模拟实验后,可以看出地下水处理后pH值在8.0以下,符合Ⅰ、Ⅱ、Ⅲ类地下水标准(标准范围6.5~8.5)。
铬离子浓度在处理阶段的最初36小时,处理效果呈显著下降趋势,随后出现反弹,随着时间推移,铬离子浓度的下降和反弹没有固定规律,但是,总体来说铬离子的浓度完全低于0.05mg/L,符合Ⅲ类地下水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
针对Cr6+浓度处理下降幅度平缓且有回复的原因,认为有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①试验期间实验室中的温度变化范围比较大,这也会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②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r6+的浓度的时候,所用的显色剂二苯碳酰二肼溶液不是当天配制,这样可能对测定水样的分光度造成影响。③由于在最后进行的测定实验中,所要加入的药品的量都比较小;小小的误差就有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
参考文献
[1]薛晓菲,崔建国.地下水环境修复技术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6):148-149.
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5
【关键词】 绿色会计;现状;建议
一、引言
伴随人类经济发展,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使我们不得不对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谋求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环保工作者、政府、国际组织投入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污染的防治工作中。从而掀起了一场以“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管理、绿色消费”等为主体的“绿色主义”浪潮。随着“绿色主义”席卷全球,它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也日渐加深。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绿色主义”理念的冲击。现行会计如何适应这场“绿色化”浪潮,中国又怎样在变革中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体系?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绿色会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及建议。
二、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现状
(一)我国绿色会计相关的政策法规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一项长期国策,从1979年我国首部《环境保护法》开始,我国已陆续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同时,《刑法》和地方性、区域性环境监督制度也设立了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共同形成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实施以绿色经济、绿色消费和绿色能源为内容的绿色战略,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建立生态友好型社会。可见,我国与绿色会计相关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比较完善,针对保护自然资源的政策与投入力度也在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二)绿色会计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由于我国绿色会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专门或独立的会计准则,只在固定资产、或有事项、石油天然气开采、生物资产、财务报表列报等具体准则中有规定。同时要求被记录的环境会计要素是能够确定、计量的环境事项,其他环境事项并未纳入准则记录的范围。具体看来,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中涉及的绿色会计要素如下:绿色资产主要包括投资的环保设备、公益性生物资产;绿色负债主要包括或有绿色负债与预计绿色负债;绿色权益项目很少,仅在专项储备项目下有所体现;常见的绿色收入有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收益及因其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废物再生利用收益、由于采取污染控制措施而从政府取得的补助或价格补贴等;绿色费用包括三废治理费、排污费等。
在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方面,我国目前仍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仅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重要项目应单独列报。所以,符合上述规定的绿色会计信息通常以重要事项、财务报告项目、会计报表附注形式在年报中披露。
(三)我国企业绿色成本管理活动
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仍然实行的是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绿色成本管理模式。即企业在污染发生后设法予以消除,把治理污染所发生的支出确认为绿色成本。这种生产结束阶段的环境成本管理活动作为事后控制行为,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环保手段的加强已经暴露出其缺点。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逐渐被淘汰。寻求新的、更加科学的绿色成本管理活动已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构建我国绿色会计体系
绿色会计在我国实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仍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绿色会计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完善、我国绿色会计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我国绿色会计发展中出现的三大主要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强化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对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观念已经陈旧。政府应一方面大力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使其肩负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全社会、全民众中也应该加强绿色环保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绿色会计事业的建设中去。
(二)建立健全绿色会计相关的会计制度与准则体系
我国在绿色会计实务应用上几近空白,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绿色会计制度与准则对企业绿色会计实务操作进行引导和规范。应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制定绿色会计的各项规范标准,建立系统的、全面的绿色会计管理及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善我国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
(三)大力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
绿色会计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又涵盖了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上比较高。目前我国从事绿色会计研究的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高校、政府机关和相关社会团体之中,企业管理者或会计人员对绿色会计知之甚少,关注度明显不足。要真正推行绿色会计就要从企业抓起,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环境等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强实务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充分认识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结束语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保护活动日渐深入,“绿色主义”浪潮风起云涌,会计理论界、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会计实务者纷纷投入到对绿色会计的研究工作之中,绿色会计已经成为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中国绿色会计起步较晚,现阶段发展状况比较滞后,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国政府应该认识到绿色会计的重大意义,加强对绿色会计的理论引导,加强对绿色会计的监督。尽快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会计制度,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季建辉.当期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2012(16)
[2]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
[3]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4]唐国平,李龙会,辛悦.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发展[J].财会通讯,2012(2)
[5]王红娟.基于绿色会计理念的环保财务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2(1)
水污染防治综述范文6
关键词:环境现状 问题分析
辽河油田地跨辽宁、内蒙古两省区的13个市(地)、15个县(旗)。地处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等九河下梢,濒临渤海、毗邻辽宁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相当敏感。目前原油年产规模稳定在1000万吨。辽河油区共发现36个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探明含油面积1046.9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21.97亿吨、天然气储量1875.8亿立方米,共投入开发33个油气田,投产油井15656口。
辽河油田每年向辽河水系排放经处理过的污水约1700万方。污水排放严重影响了辽河流域以及渤海水域水体状况。据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于2008年7月1日联合辽宁省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该标准明确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该标准对污水处排放指标有了新的界定,主要污染物指标比原排放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COD(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排放指标由原来的100mg/l和10mg/l提高到50mg/l和3mg/l。新污水排放标准的实施对辽河油田污水外排处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一形式,辽河油田污染防治工作有面临新的任务和压力。辽河油田华油公司4个污水处理厂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现有污水处理工艺、设施能力难于适应油田发展和新标准的要求,COD平均出口浓度85.18 mg/L,石油类平均出口浓度4.02 mg/L,NH3-N平均出口浓度7.80 mg/L。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采油污水排放量,辽河油田加大了污水回用力度。目前,辽河油田污水回用锅炉处理工程现有6座,总设计规模为7.3×104 m3/d,目前污水回用热采锅炉共160台,污水回用热采锅炉注汽量共4.5×104 m3/d。稠油污水回用锅炉技术在辽河油田已有12年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的来看,稠油污水回用锅炉是成功的,但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提高,表1~表2列出了主要采油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
在国家、地方节能减排政策和资源环境保护新要求下,辽河油田公司污染防治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水污染防治及减排
为完成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新目标,需要继续优化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解决工艺节能增效、长周期稳定运行和达标外排升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处理设施的单元工艺处理效率偏低,工艺流程冗长,操作运行管理较为复杂;(2)外排处理工艺生化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工艺流程长,出水水质不能满足新的要求,现有工艺技术升级难度大;(3)现有设施处理负荷偏高,工艺耐冲击能力弱,难于实现稳定达标;(4)水温高、乳化严重、水质波动大等特点,仍是污水处理面临的难题。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
落地原油、清罐油泥、钻井废弃泥浆和压裂废液等固体废物都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受到国家严格监管,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处置,资源化利用率低,且成为环境污染重要隐患。关键问题在于固体废物组成及性质差别较大,技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因此,需要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的分类,提出不同性质的固体废物处理工艺方案,并对相应的工艺技术进行完善研究,提高处理工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处理成本。
三、废气污染防治及减排
辽河油田采用的都是蒸汽驱原油开采方式,废气排放主要来着加热炉排放的烟气和采油集输过程中逸散排放的轻烃气体。通过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实施密闭集输和轻烃气的回收减少轻烃气的逸散从源头减少废气排放,但受技术还不成熟的限制,加热炉烟气脱硫脱硝工作还有待加强。
四、场地污染防治
辽河油田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相当敏感,其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地方政府高度关注。在油气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场地污染问题,针对具有湿地特征的土壤和水体,需要从预防和污染的快速恢复两个方面强化污染防治工作,建立相应的技术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东升,曹云森.油田环境保护技术综述 [D].《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