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农民的特征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长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2

1 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1.1 从职业意义看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具备传统农民的基本条件,是在农村长期居住,以农业生产、管理、经营为职业的新一代农业劳动者,要符合占有或者长期使用一定量的生产性耕地,终身以农业为职业,主要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收入来源,同时要长期定居在农村,这些基本条件都是符合农民的特征的。

1.2 从社会地位上看

新型职业农民除了具备传统农民的一些基本特征外,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还有些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的主体,其生产、经营、服务等行为都与市场紧密相联,通过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农业行为,尽可能使收入最大化,所以一般收入都较高,摆脱农民是贫穷的代名词;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稳定性,基本都以农民为终身职业,由于收入高而且相对稳定,所以能促使新生代农民也以职业农民为选择目标,使农业生产后继有人;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不再代表贫穷和落后。

1.3 从基本素质上看

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农民,是一群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具备现代知识的新型农民队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感,具备现代思维,其所从事的农业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都有责任担当。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够有效完成,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政策、制度、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营造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

2.1 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土地分散经营,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相对于集体生产无疑是比较先进行生产方式,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中大型先进农机具的推广,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成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制约,一些大型农机具无法普及,在能耗、环保及农业标准化实施等方面都表现了一些弊端。所以国家要在土地承包制度上加以完善,确定土地承包关系,合理流通,实行土地流转,这样才能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为职业农民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环境。

2.2 充分的社会尊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农民的地位却始终处于低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更加剧了贫富的差距,农民收入少、文化低,在社会上农民长期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也常常成为被歧视的对象,尽管近些年国家实行惠民政策,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大有好转,但仍然难以彻底改变农民贫穷的形象,虽然人口流动给农民带来了进城的机会,但多数农民在城市所从事的都是脏累的工作,为城市建设贡献了青春和汗水,但社会对农民的尊重度并没有提高。这对于新型农民的成长十分不利。

2.3 系统的学习条件

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要逐步培育才能完成这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专门的教育培养。国家要通过政策明确、制度设定、方案规划确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实施,从青少年抓起,进行全面的农业教育,强化系统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片面的学习农业知识。这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完成实施,培训机构要根据职业农民的需求及市场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职业农民的素质及技术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教育。

2.4 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环境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建议;山西晋中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41-01

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前列。现有人口300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200万人,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晋中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成立30余年来,以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提高生产实践技能为发展目标,努力工作,积极探索,为实现晋中农业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晋中市现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2所,其中市级校1所、县级校11所,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约50人。近年来,由于受机构转变和人事调整的影响,整个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1所县级农广校中,有近1/3的学校名存实亡,正常的业务教学培训工作无法开展,更谈不上承担新任务、新项目。

当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然而农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如何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工作实践,根据晋中市实际为例,粗浅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建设和完善农广校体系

建设和完善农广校体系,光靠自身努力无法实现,必须借助强大的外部干预力。具体来看,从主管农业的最高行政部门中国农业部到基层县市一级的农业局或农业委员会,均无权对农广校增编增员。想要改变现有体系状况,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农广校体系建设“开绿灯”,在人员调入、干部配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要在农业主管部门内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农广校的体系完善寻求有力的政策支持[1-2]。

2 确立职业农民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生产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巨变。近几年,晋中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和现代设施蔬菜建设工程,全市农业发展迅速走在全省前列,农业的生产方式逐步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对农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的形势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生产队伍,另外一方面是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队伍极其不稳定、不确定,供需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农业的深入推进[3-4]。迫切需要确立职业农民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性极大,长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占到多数,和全国多数农村一样,晋中市广大农村基本上为留守的老、弱、病、小,而且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极少。因而在广大农村选择一批精明强干的培养对象,并将其培养成掌握基本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职业农民困难重重。

选择培养对象,目光首先必须放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民本身文化素质较高,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务农收入并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例如,在晋中市的太谷、榆次地区,大棚收入一般可达60万~75万元/hm2,效益好的可达120万元/hm2以上。如果青壮年劳力掌握了大棚种植管理技术,那么其经济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农民往往都是趋利而往的,让其看到现实的利益,便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对象也可以在城市青年中选择。目前城市就业压力很大,有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无处就业。因此,可以把这一群体列入培养选择对象,从中选择有意到农业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中就业的人,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实践指导,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农民。

3 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专业

3.1 遵循区域性特征

山区、丘陵和平川不仅地形地貌不同,生长期、光照、无霜期等自然条件因素也不同,因此农作物的种植和分布显示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具体到晋中市,中部平川适宜发展的农作物可选择性很多,种粮、种菜均可。东部山区适合的农作物选择性偏少,种粮、种菜不如发展果树、中草药。针对地域性特征,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设制时,就应在山区县以林果专业为主,在平川县以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专业为主。具体到每个县,可以根据县域经济特点,设置果树、蔬菜、花卉、中草药种植等不同的教学专业,因地制宜,制定教学计划。

3.2 遵循季节性特征

因为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每年都必须遵循,自然在农业生产中就会出现农忙时节和农闲时节之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必须在农闲时节开展培养教育活动,具体到晋中市,每年中秋节之后到正月十五之前这段时间为农闲时节,利用好这5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基本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切不可错过时节。

3.3 遵循实践性特征

农业科学本身就是实践科学,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实践性规律。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把实践课放到重要位置,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制定好相应的实践课程,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学习指导和实践操作,在学好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真正让培养对象掌握生产实施技能。

4 结语

总之,培养造就一批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需要全体教学工作者齐心协力、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努力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周一波,储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及政策保障[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415-417.

[2] 皮江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J].高等农业教育,2013(8):107-111.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3

一、新型乡村工业的概念和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是市场经济大潮催生的、以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主体、立足于乡村区域发展的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新型乡村工业的经济体是工业,主要有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商贸服务业等,表现为乡村居民职业构成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占有一定的比例,乡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相对较高;座落区域在农村,具有本土化特点,在乡村地区兴办,就地吸收、转化农业劳动力,或成为完全脱离土地的“永久”工人,或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工人;所谓新型,是指它既不是传统的落后的工业,也不是过去的乡镇企业,又不同于一般的民营经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新型乡村工业的内涵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区位便捷,大都沿国道、省道发展,交通便利;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大多数是苏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企业老板,还有本地在外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三是产品结构与农村资源密切关联,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立足于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四是员工以农民为主,技术和管理岗位相当一部分是从外地打工返乡就业的,普通岗位是当地农民;五是资金来源多渠道,一部分是沿海地区企业老板的支持,一部分是外出务工积蓄和亲友资金拆借。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型乡村工业不论在经营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在企业产品、员工素质等方面,已经和现代的产业接轨,和现代的市场接轨,这一切决定了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以传统农区为特征的宿州来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以扩张城市大工业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存在的弊端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显现,造成城乡两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城乡差别不断拉大,急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而发展乡村工业,切合宏观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可以通过一手抓城市大工业,解决总量和实力问题,一手抓乡村工业,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避免单一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步伐加快,急需把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地转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生产力要素严重缺失,急需承接转移、注入活力。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可以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生产力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农民增收情况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收入徘徊不前,外出打工收入增长空间已不大,农民收入停滞在一个极限上,目前急需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切合打破农民增收瓶颈的需要,通过以土地入股、到企业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农民,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工业,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半劳动力如老人、妇女等得到开发和利用,他们就近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家庭老小,对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极有帮助,也减少了外出务工长期在外地和家之间的奔波辛劳,缓解了节日期间大量农民工返乡给交通带来的压力。以埇桥区支河乡为例,全乡7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办80多家企业,解决了5000多名农民特别是许多老人、妇女的就业,在企业兼业的农民年工资性收入达到6000万元。

因此,从现实看,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是承接产业转移、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从长远看,发展乡村工业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

三、我市大力发展新型乡村工业的可行性

我市发展新型乡村工业不仅重要,而且切实可行。

(一)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难得的外部机遇。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呈现加速趋势。这几年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峰时期,我们面临承接转移的重大机遇。

(二)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良好的自身条件。宿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具备承接转移的基础条件;通过多年的劳务输出,我们拥有上百万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冲动,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主体;尤其要看到,我市乡村工业具有“门槛低、收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承接转移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有400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各类经济实体近3000个,吸纳剩余劳动力达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5亿元。返乡者利用在沿海地区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掌握的销售渠道,创办了大量的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服装、鞋帽来料加工等,占返乡创业的41%。

因此,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面对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浪潮,做好主动承接、积极承接的准备,只有早承接、快承接,才能多承接、接得上、接得好。

四、努力打造乡村工业载体——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

传统乡镇企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后果使人现在仍心有余悸。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传统乡镇企业的做法,显然不行,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必须创新思路,实行区域集中;发展乡村工业如果采取分散经营,很难形成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实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如果不给以特殊的扶持政策,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必须进行政策上的突破和试验。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最现实的办法是,建设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打造乡村工业的载体和品牌。

我市新型乡村工业试验区建设的基本路径应该是:降低门槛,减少成本;招商推介,承接转移;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即:选择在交通便捷的乡镇村,通过土地置换、空心村整理等方式腾出工业用地,用于建设乡村工业集聚区;采取土地租赁、入股分红或转性招拍挂等形式使用土地,降低工业用地门槛;由政府操作,通过财政支持、市场化运作,先期搞好试验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区位优越、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等为优势,打造试验区品牌,通过在沿海发达地区召开招商推介会,吸引转移产业到试验区落户,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59-02

一、研究现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国际社会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组织,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农民合作社是当今世界合作社的主体。

1.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农村合作经济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属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及其部分学者[1~2]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原、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总社、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总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社等。

3.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同的两个范畴[3~6]。其主要依据是,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是不同分类依据条件下的两个概念,集体经济是根据产权的所有形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它指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国有经济、私有经济等。合作经济是根据组成及运行方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公司制企业等。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具有实质区别,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

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理解不同,看似真理的论点论据往往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相反的观点。本文尝试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的内涵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其功能,无论是权威文件还是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和具体的界定。用历史的尺度及其功能作标准,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分为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类型。

1.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行政乡村范围内,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传统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农村区域,二是农民组织,三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其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之一。

2.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的,市场条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概念应该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 “集体经济”所显示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以集体规模经济为标志、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性质特征[7]。

3.合作经济组织,是合作经济的载体,泛称合作社。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共同拥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满足它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自治组织。国际合作社原则是: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自主和自立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和关心社区原则。其中,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两项是根本性的。

三、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显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区性经济实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则、目的及其特点:

1.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遵循自愿原则,农户、消费者或市场经济中其他弱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自愿联合、自我服务的产物。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组织,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加入退出的自由。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承认个人产权,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合作经济组织承认个人产权,资本联合所有,承认和保护社员的所有者权益。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保持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而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没有任何自主地位;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以承认私人产权为前提的交易的联合,而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3]。

3.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自上而下行政组织、行政干预的产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政府的延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是体现政府意图的准官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而非政府官员负责。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没有体现出来;民主管理原则和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不可能在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现出来。

5.真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在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中国工业剥夺农业的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目标、特征及其原则等方面,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合作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行的农村互助组,可算是建国以后中国最初的合作经济形式。运动以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数以千万计的拥有各种不等小块土地的小农,不能抵御各种自然的天灾人祸。因此,成立互助组,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农民的自愿选择的结果。互助组的时期,土地私有,自愿结合,等价交换,产权清晰,民主管理,这些都完全符合合作化的原则。互助组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走向集体所有制的道路,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

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它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8]。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型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大户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型;三是专业(行业)协会,如经营性专业协会和服务型专业协会;四是各种经济联合体,例如种植养殖型联合体、加工型联合体、经销型联合体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的、以集体财产特别是土地为连接纽带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在法规容许的范围内为其成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9]。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要赢利的,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机制的要求,背离了这一点,提供服务就失去了基础。对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是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背离了这一点,集体的合作就失去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合作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不对等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中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自发地建立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各种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包括社区性股份合作和专业技术股份合作。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当然,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朱元珍.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 杨峰,张国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J].吉林农业,2004,(7).

[3] 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4] 毛东凡.不能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混为一谈[J].农业经济问题,1991,(4).

[5] 应瑞瑶,何军.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6] 郑有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N].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0-14.

[7] 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J].农业经济,2006,(10).

[8] 王景新.长三角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崛起:苏、浙新乡村建设系列调研报告[C]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民组

织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6.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有效路径

一、做好农民职业培训的顶层设计

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头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主体,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现实和未来,就是抓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因此,在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从国内外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总结好经验和好做法,结合徐州市职业农民教育的现状和实际,制定顶层设计,努力实现徐州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突破。

二、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

首先,把职业农民培训班办到每个村镇,每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合作社、龙头企业,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培训。此外,建设专门的培训基地,实现农民长期培训。利用农闲时间和种植关键时期,对农民进行理论学习、示范基地参观、田间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理论学习可采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授课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气氛,使学员学习有积极性,愿意学习,有所长进。选择教材要深入浅出,贴近农民的生产实际。其次,对于种植大户,应进行系统的高层次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和市场应对能力。再次,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骨干人员,应以普及合作社知识为主,培养他们的合作理念,提升他们对合作社的管理能力,增强他们采集和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最后,对于农村经纪人,应开展市场知识、物流管理、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营销及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他们成为业务熟练的农村各行业中介。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新型农村社区;中原经济区;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108-04

作者简介:李彦普(1977-),女,河南西峡县人,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2012-GH-175)。

河南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这一状况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变形成倒逼压力,要求河南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思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段历史过程。其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传统城镇化走的是一条以农民工大量进城、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为主要特征的道路,这是一种典型的增长导向型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地区模式探索

(一)新密模式

新密是河南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作为集经济发达县、郑州都市区郊区、资源型城市等基本特征于一体的新型城市,以“城镇社区抓改造、煤矿沉陷区抓安居、贫困山区抓搬迁”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城镇化建设的“新密模式”。从构建郑州大都市区中谋划发展定位,调整发展思路,跳出原有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建立起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形成城区为主体、重点镇为支撑、新型社区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目前建成和在建新型农村社区36个,涉及83个行政村、农户3.27万户,节约建设用地1.08万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用地保障。

(二)舞钢模式

在工业基础良好的舞钢市,实行“社区”与“产业集聚区”一对一联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承载能力,促进在新型社区集中居住的“离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工农分割、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格局的县域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了“舞钢样本”,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的示范”。舞钢市围绕钢铁和棉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依托舞阳钢铁公司特宽特厚钢板生产优势,以诚海纺织服装园为龙头,建成了完整的钢铁和纺织产业链。根据规划,舞钢市产业集聚区在“十二五”结束之年,提供超过5万人的就业岗位,在未来这一数字将达到10万人。这意味着,舞钢市超过一半的农民能够在这里实现就业。同时,舞钢市按照“一城四镇十七个中心社区”的城镇建设体系,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方式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专门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各乡镇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让农民搬入社区,使村庄占地大幅减少。

(三)潢川模式

潢川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围绕工农对接、产城融合,谋划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首先潢川从农业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出发,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文章,在全国、河南省较早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华英模式”,涌现出华英集团、黄国粮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构建起产加销一体化的食品工业体系,形成工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其次潢川加快实现产业积聚,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产城融合、相互促进,合理布局”的发展要求,实施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城市拓展区“三区”联动、组团式发展,加快“潢光一体化”进程,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步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提高品位,打造特色中心镇,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四)固始模式

固始县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走出了一条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之路。固始县采取城镇集群发展,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空间布局原则,发挥县城核心带动作用,把特色相近、产业相联、功能相关的乡镇联结组团发展,培育整体优势。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社区试点,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使农村人口能够“进得来、稳得住”。在农业方面,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促使农村人口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实行农工贸紧密衔接,“三化”协调发展。

(五)淮阳模式

淮阳县从促进三次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入手,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资源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业有机耦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富民富县的“根植式”内生发展模式。淮阳县一是充分利用外部城镇化的拉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县域外转移,缓解人口压力;二是抓住国家不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有利政策环境,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深入挖掘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多功能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结构升级;四是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强化县城和中心城镇带动,培育新型城镇化的空间载体,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人口等生产要素产业集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粮食生产大县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三、河南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启示

(一)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载体作用

在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期,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突出,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大批农村出现“穷、空、散”的现象,留在农村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依然是“脏乱差”,造成农村发展速度减缓。为了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生活环境、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方面的差别,提高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势在必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节约土地,为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拓展空间;可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可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可以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强化产业支撑

构建农村社区虽然一揽子改变了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如果不能相应解决“离地”人口的就业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类似南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问题,使“三农”问题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农民进入新型社区居住固然改善了“离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但如果他们无业可就,无论住进多么高档的社区最后也会变成城市贫民。因此应根据自身的产业定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承载能力,促进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的“离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这样就通过“产业集聚区”这一媒介,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使失地农民在脱离土地转化为雇用劳动力时实现了软着陆,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同步转变,从而避免过度城市化带来的陷阱。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大县对新型城镇化的探索表明,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时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发展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推动农业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从而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贡献是提供农产品保障和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要素支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占比会越来越低,但是农业的功能却不断扩展。农业集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为一体的产业特征,使得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逐渐彰显出来,从而使得农业对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更加强化。

四、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的对策建议

(一)以产业集聚区为支撑,推进产城互动

产城互动,是以产业发展为前提建设城镇,以城镇建设为基础发展产业,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互融合、联动推进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劳动者就业的城市化,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也是解决就业问题,而产城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是以产业发展为前提,从而会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镇者“乐业”才可能“安居”,“安居”才可能消费,消费才能催发城镇的繁荣。因此,产城互动以居民为中心构建起城镇发展链,是新型城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中西部发达县的小城镇顺利实现了向“城市型”小城镇的转型,正是因为走上了产城互动的发展道路。

产城互动的前提是产业集聚区建设。河南省应大力推进工业集聚发展与合理布局,通过整合重点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优势产业发展带,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加强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一是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明确各类产业园区定位,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错位竞争的园区发展格局。二是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对产业布局的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发展壮大食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强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各自特色,促进合理分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内优势互补和产业集聚。

(二)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中原经济区要实行新型城镇化,重点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点也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虽然各地探索了不同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但是河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别很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山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压力十分巨大。

当前河南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总体思路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引资、群众集资”的原则进行。对于城郊结合部,可以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将其纳入城市化体系,就近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农村腾出来的用地可以用于城市设施,或用于都市农业的发展;对于有一定产业化基础的农村,可以通过产业发展的支撑,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的融合,使农村新型社区建立在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对于农业发达的农村,可以建立特色农业体系,以特色农业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工业发展滞后、距离城市较远、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可以通过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等方式,建立社区,同时根据本地特点,寻找出可以发展的相对优势的产业,包括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最终使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建立在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上。

(三)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建设

构建和完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五级城镇体系。1.提高郑州首位度。发挥郑州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将郑州建设成为彰显黄河文化和中原城市特色、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城市。2.将地级市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增强聚集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发展作用,壮大省辖市规模,使之成为各区域空间组织的核心。对于河南省沿边的区域中心城市,要加强与省外地级市的合作,建立地区发展联盟。3.提升县城发展水平。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大做强产业基础,使县城发展具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同时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县城人口素质,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城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启动器。4.加快中心镇建设。对于较大的镇,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提升,提高其聚集资源和辐射周边的能力,使之成为当地农民走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能力

首先,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解决半城镇化问题。对现有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安排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清除那些对农民工存在歧视与排斥的制度政策,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要在劳动就业权、社会保障权、子女教育权、公共卫生权、政治参与权等方面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所有农民工,多渠道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把在城市稳定就业以及困难农民工家庭住房纳入政府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享受范围。建立农民工能够有序参与的政治保障机制,实现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推动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农民的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和身份变换同步进行。

其次,创新土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既要为工业化、城市化腾出空间,也要保障农民利益。要充分尊重农民自愿,解决制止强制征地、强制拆迁的错误行为,加大对征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化的操作。试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应允许农民通过有偿退出宅基地或宅基地置换而获得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参与经营,促进土地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集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再次,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是城乡社会二元发展的直接后果,也是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对农村实施倾斜政策,以实现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社会保障资源、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在城乡的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除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耿明斋.对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3]宋伟.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