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消防系统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消防系统解决方案范文1
〔关键词〕SOLOMO;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功能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24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122-03
〔Abstract〕SOLOMO,known as“Social,Local and Mobile media”,which is becoming a core element of Smart Library.The paper elaborated the concepts of Smart Library and SOLOMO,and discussed the inevitability of SOLOMO applications to Smart Library.Finally,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Smart Library were introduced and extended functions of Smart Library combined with SOLOMO were explored.
〔Key words〕SOLOMO;digital library;smart library;functions
2011年美国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John Doerr把互联网中的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mobile(移动)整合到一起,首次提出了“SOLOMO”这个概念[1]。SOLOMO又称社交本地移动应用,指在社会性网络环境下,结合地理位置并且利用移动设备的一种应用。随着信息大环境的转变和发展,图书馆从传统的基于馆藏资源以借阅为主的服务模式转变为现今的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为用户提供类似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同时需要打破传统的馆舍限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享受服务。这就要求智慧图书馆必须拥有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用户信息。因此智慧图书馆的需求恰好对应了SOLOMO的功能,也就是说SOLOMO不仅为智慧图书馆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更使智慧图书馆应用SOLOMO成为必然[2]。本文将对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进行介绍,并进一步探讨其在SOLOMO环境下的功能拓展。
1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智慧图书馆作为目前传统图书馆不断发展的产物,其所提供的功能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很大革新,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馆舍智慧化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馆舍只是一个装满了书和桌椅板凳的房子,由于技术的限制,能提供给读者的服务十分有限,同时受限的环境和光线分布等问题还会对读者的视力等造成伤害。因此传统图书馆急需改进其馆舍以实现智慧化,从而让读者更大限度地体验到人性化的阅读环境。其核心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湿度系统、智能安全系统。
111智能的照明系统
通过在馆舍内布置大量的光敏传感器,实时采集各阅览区的光亮度信息,根据光线的强弱,来自动打开、关闭窗帘,同时调节灯光的亮度以及亮灯的数量来调试出最适合人眼阅读的光亮度的智能系统,在节省电力实现环保的同时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宗旨。
112智能温湿度系统
是指通过在馆舍内安装有大量的联网温度控制传感器,对各阅览区不同位置不同楼层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监控,从而使控制系统根据馆内温度以及人体适宜的温度对空调进行自动调节的一套体系。
113智能安全系统
其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智能消防系统、防盗系统和智能的监控系统等子模块。
(1)这套系统同时囊括了烟雾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在智能消防方面能够对火灾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监控到任何火苗就能第一时间报警并通知管理人员,同时还能够控制消防设备,在烟雾或其他指标达到设定值时开启这些设备。
(2)在防盗方面配置地埋式周界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当发生警情时,报警主机通过声光电等形式进行报警,并可以通过模块联动打印,自动打印出报警区域的相关信息。
(3)监控系统模块采用IP智能监控系统,实现监、控、查、管综合功能。系统包括编解码器、网络设备、IP存储、管理平台四大基础组件。可同时满足馆内视频信号互联互控的要求,提供图像查看与信息调阅功能[3]。
12资源智慧化
图书馆的资源主要分为纸质和非纸质两类。首先,对于馆藏的纸质印刷型资源,利用RFID电子标签,可以记录其相关信息,包括书名或者刊名、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甚至是所在位置等惟一“身份信息”,借阅者可以通过身份信息方便快捷地查阅。每个读者都拥有一张独立的身份卡片,记录读者的相关信息,读者卡可以嵌套于手机、平板等随身的移动设备中,从而实现无卡操作。对于一部分的非纸质化资源,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将数据资源存储在云空间中,脱离开、闭馆的限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使用,从而做到图书馆馆藏信息的无界化。
13服务智慧化
由于智慧图书馆的资源形式与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馆内馆藏资源,因此,服务也不再局限于馆内服务,读者将不再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就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料。不仅如此,不同读者卡上记录了关于每个人的信息,这些信息不是公开的,系统应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在读者卡上建立一个独立的个人图书馆,以分析读者的喜好并进行记录,同时根据读者后续的借阅信息不断做出修正,当馆藏有所更新或监测到有其他相关资源该读者并未了解到时,自动推送给读者以供选择。
同时智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较传统图书馆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被动、等待读者上门,变成了现在的主动、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也将过去的“人找书”改为了现在的“书找人”,这一看似不大的变化,实则大大节省了读者从海量信息中查找自己所需信息的时间,提高了获取知识的效率。
智慧图书馆除了以上介绍的业务外,还能够完成图书文献的自动定位、自动整理、自动盘点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平台,使之能够提供信息导航、电子图书阅读、读者分析评价等服务。同时能把各个孤立的服务通过物联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事务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有机整体。
2智慧图书馆在SOLOMO环境中的功能拓展
在SOLOMO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无疑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功能也在社交、本地和移动3个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和发挥。
21基于用户关系的社交分享(SO)
智慧图书馆虽然较传统图书馆有所改进,其传递知识的途径也有所增加,然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是远远不够的,而SOLOMO环境下的社交网络恰恰能弥补这项不足。基于用户关系的SO社交网络,使用户与好友、用户与服务机构实现互动。对于图书馆这种学术型服务机构来说,社交是维系用户忠诚、提升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用户将希望分享的信息到个人朋友圈或者微博平台等个人信息平台,任何能看到此分享的其他读者都可能再次转发分享,然后再次被其他人看到转发或是分享,这种传播速度是传统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用户在分享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评价或者介绍,或是在下方评论,这样后来的每一位读者、用户都能够看到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不受空间、时间、地域等限制的交流也是普通智慧图书馆所无法做到的[4]。
22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本地化服务(LO)
随着3G、4G网络的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使用资费的下调,促使了LBS服务在各个领域的普及[5]。LBS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LBS与SNS的结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立体化的服务,使信息内容呈现出本地化的发展趋势[6]。智慧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行业更应该将LBS服务及推荐功能融入其移动应用中充分利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开展签到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签到来得到一定的图书馆奖励,例如积分等,可以根据积分在读者进行馆际借阅、文献传递时得到一定的优惠;再比如可以通过签到方式来饲养电子金鱼,在图书馆的大屏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读者的到馆情况以及饲养情况,满足读者虚荣心的同时促进读者相互监督,增加图书馆与用户的粘黏性。同时图书馆可利用对签到情况的分析,从而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读者的忠诚度来不断改进服务。由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因此用户在任何拥有网络的地点都可以通过定位及搜索服务来查找附近的图书馆进行借阅、查询、上网服务以及了解一些最近的讲座等,甚至可以发现附近的有相同兴趣的读者,分享馆藏、探讨见解,实现与陌生人之间的社交。
23基于移动终端的动态服务(MO)
MO是SOLOMO环境中最核心的概念,无论是SO的社交分享还是LO的基于位置的服务,归根结底需要基于MO的应用。虽然PC终端也一样可以实现这些功能,但由于智能手机、PAD等终端的普及,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性远远超过了PC终端。据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SOLOMO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同样需要依赖MO服务,在众多MO服务APP中,微信以其霸道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智慧图书馆MO服务发展的青睐,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中语言。基于微信的智慧图书馆微服务由此展开。
基于微信的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有智慧图书馆公众号与用户两种信息人,智慧图书馆通过公众号向用户推送最新的一些信息,可以包括最新到库图书、最新上架资料、讲座信息等等,用户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信息,并且无论用户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向图书馆进行咨询、预定或者借阅。这样的微服务不仅覆盖面积广,解决问题迅速,更能集思广益,向用户提供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或者陌生用户间的交流甚至社交。
3结语
图书馆服务理念主要表现在知识自由、平等获取、保护隐私、职业中立等方面。这些服务或是功能发展到现今的网络时代,无论是知识资源的载体形态改变还是人们对知识深度需求的加大,都使智慧图书馆的产生成为必然。而SOLOMO环境所倡导的社交本地移动服务也与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随着SOLOMO环境建设的不断完善,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因此,我相信智慧图书馆必然会在SOLOMO环境下迅速发展,实现自己职能的同时在虚拟的知识宇宙中为人们提供更为智慧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曼曼,朱江.SoLoMo概念及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研究,2013,(12):57-61,86.
[2]谢蓉,刘炜.SoLoMo与智慧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3):5-10,79.
[3]崔海兰.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功能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491-494.
[4]刘艳民.基于SoLoMo模式的图书馆移动应用功能扩展设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167):54-57.
智慧消防系统解决方案范文2
关键词:系统集成;智能建筑;功能;接口;协议;资源共享;系统联动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个智能大厦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往往包含十多个建筑智能化子分部系统,如:综合管网、综合布线、网络系统、综合安防、楼宇自控、公共广播、消防系统、扩声系统、数字会议、大屏显示、信号覆盖、有线电视、、智能照明、机房建设等。如何使各个独立的子系统有机的实现可靠性的联动,就需要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系统集成,主要就是使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个主要子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协议和接口都标准化,具体而言就是软、硬件的联接方式、交换信息内容和格式、子系统之间互控和联动功能、各个子系统的扩展等方面,都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能将各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信息融和,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方便管理,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
当今的系统集成特别要求网络化集成,计算机环境也正从客户机(C/S)模式逐步向浏览器/服务器(B/S)方向转变,客户端不再与服务器直接相连,而是与Web服务器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相连。集成系统的开发也不再是面向过程,而是面向对象,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集成。从信息交互上看,也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内容的处理和融合以及基于虚拟和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
一、系统集成的本质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任何建筑都需要体现实用性和美观性两个方面。智能化的设备如何在建筑中体现运行效益是智能建筑技术的核心。建筑本身就有个性化的特点,每个建筑都有不同的地方,其它建筑上适用的系统照抄到另一个建筑上就不见得有效。设计智能化系统时,极其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智能化子系统与建筑本身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就是个性化的融合。设计智能化系统时应当从建筑本身结构、理念、功能上找出个性化的特点,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个性化的实施。
系统集成是一个技术手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解决工程中各个不同系统、不同组件、不同厂家产品进行技术和工程两方面的协调,保证相互匹配,实现互联互通互控,达到整个系统的综合高效运行。如果没有系统集成的过程,那么再先进新颖的产品也构不成统一的整体系统。系统集成可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其功能:一个层面是自动化,主要体现在系统本身、系统与系统之间关联;另一个层面是管理,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处理和表现。
二、系统集成的分类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子系统纵向集成,目的在于各个子系统各个功能的实现。
第二层为横向集成,主要体现各个子系统间的优化组合。在确定各个子系统重要性的基础上,实现关键子系统的协调优化运行、报警联动等再生成功能。
第三层次为一体化集成。即在横向集成的基础上,建立智能集成管理系统,即建立实现一个网络集成、功能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的高层监控管理系统,它构成智能建筑的最高层的系统集成。智能大厦的设计思路和实现目标就是实现第三层次集成。
三、系统集成原则
1、标准化和开放性
集成后的中央集成系统(IBMS)系统是一个开放、通用的系统。系统集成的关键问题是优化、高效地解决不同子系统、不同产品间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以使它们之间能达到"互联性"和"互操作"。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接口、网络接口、系统API和应用软件OPC接口。系统开放性特征是:
集成接口遵循开放、通用的国际标准。
集成接口互换性好;
可维护性好。
2、先进性及可扩展性
采用符合国际技术发展潮流的技术和产品,建立一个可扩展的、模块化软件及通讯平台,便于扩展和二次开发。保护前期工程和后继先进技术的衔接,使系统具有先进性。根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总体规模,设备选型、通讯接口、软件配置保留冗余原则,使中央集成系统整体和各子系统功能环节都具有足够的容量,避免总容量不足或环节瓶颈作用限制整体系统未来的发展。用户在系统完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如需增加新的系统,集成平台应在不需要改动目前系统的的情况下,容易增加与该系统的集成接口和扩展。
3、安全可靠性
中央集成系统提供多种方式构建一个高可靠性系统。主要方式有冗余,最主要的是集成软件及接口软件的连续无故障运行能力和通讯的高可靠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措施,分级的权限管理体系,保证信息在中央集成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四、系统集成考虑因素及要注意的问题
1、异构异质系统互联
智能建筑中所集成的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连接的各类设备的子网。这些设备大致分为:机电设备、通讯设备、计算机及设备等三大类。这三类设备对通讯的要求,如带宽、实时性、可靠性等的要求的都是不同的,相应的硬件接口、通讯协议、拓扑结构、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传输媒体往往都各异。所以系统集成是一个由若干不同类型和结构的局域网互联而成。
2、系统集成的层次关系
系统集成是一个在多层次的体系结构上所展开的工作,对设备及接口、子网和通讯技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具体应用的服务类型,还要考虑系统机构层次上更具体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层次上信息交互的类型和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层次上的通讯联网模式和技术的需用也是不同的。所以系统集成不但要着眼于横向的每一层,而且要考虑纵向关系及它们之间的互联。
3、产品和技术的多样化
在系统集成中,面临着市场上各种各样产品的选择。尽管开放性标准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支持,但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真正解决各个厂商产品之间互联性的问题和困难还是很多的。可以说系统集成是针对客户的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实现系统总体优化的全面解决方案的一个过程。而主宰这一过程的两大要素是“技术”和“产品”。
4、确定系统集成的原则
系统集成要求具有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容错性、可维护性。
5、确定系统集成的内容
根据智能化系统应能达到的功能指标、系统的相应时间、存储容量、容错程度和安全指标、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和系统平台及项目的需求,通过综合比较,最终确定所要集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