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项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建设项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建设项目

农村建设项目范文1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联丰村一、二、三组及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3、项目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年6月开始,至20*年6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拟通过*镇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232.49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220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镇城镇发展规划;

2、*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5、*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口及计划生育规划;

6、*镇村镇建设规划;

7、*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9、*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规划;

10、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埋位置

*镇位于*西南部*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北纬410,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前的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总面积729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常住镇区人口5491人,占总人口16.5%,有自治区直属驻地单位2个,旗级驻地二级单位26个,集体、个体、工商业户1*家。是*山前灌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2、*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交通便利,6701路横贯镇区,通讯发达、资源丰富,是*“T”型小城镇发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被自治区列为内蒙古首批11个中心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之一,是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建制镇,被誉为“河套第一镇”。

*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由于种植条件优越,可耕地32万亩,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年产饲草料7690万公斤,而且该地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在此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下,为实现为养而种,为加工而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加快镇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保障。20*年,*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加580元,增长14.8%。

3、联丰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联丰村一、二、三组位于*镇区所在地,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28人。在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快,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达到3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4、奋斗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奋斗村位于*镇西南6公里处,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357人。1997年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村镇规划。1998年开始规划小康住宅新村,同年建成了37户砖瓦小康村住宅新居,1997年——2000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起122户二层小康住宅楼,电、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卫生院、绿化带等各项配套工程基本完善,被誉为“巴市第一村”,达到了自治区“四星级”文明村标准。奋斗村是发展以肉羊、葵花、玉米、番茄主导产业的产业村组,建立了各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成立了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形成了区域特色,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50元,比其它村组平均高出850元。

4、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镇位于中旗南端,巴市的北端,6701油路横贯全镇。是全市经济发展的要道通街,被誉为“河套第一镇”。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河套第一镇”。

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镇镇区所在地联丰村一、二、三组和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2、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具有显著的大陆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该地区地质构建形成了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二、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

1、占地范围

现状联丰村共有居民387户,总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上需拆迁村民住宅2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拆除商业设施15家,共790平方米。

现状奋斗村共有居民630户,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拆迁村民住宅1户。

2、市政配套条件

目前在项目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1)供水

项目区附近设有供水管线,与新农村供水管网相通,可保证本项目用水。

(2)排水

项目区周边有雨水、污水排水沟,可经规划与排水管相连,进入排水沟。

(3)供电

*镇变电站可提供新农村用电。

(4)供热

采暖主要采用集中燃煤采暖方式,项目区可规划网道引入集中供暖方式。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

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

根据*镇新农村规划的准则,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2.4平方公里。

二、规划建设方案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

1、道路硬化工程

完成联丰三组9.5km油路工程建设,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10km油路工程建设。

2、居民饮水工程

新的饮用水源井3眼,购置配套设施3套,埋设供水管网19.5km,入户配套设施1017套,埋设入户管道34.5km。

3、排污工程

建设地下钢筋砼主管道19.5km,支管道5km,配套检查井、污水处理设施3处,疏通排污渠道15km。

4、集中供热工程

新建供暖集中供热站1处,购置配套设施1套,埋设供热管网5km。

5、绿化工程

在项目区规划道路两旁种植杨树200000株,种植松树18750株。

6、“六改六建”工程

改扩道路7条34.5km,新建厕所11处,新建产业基地3处,建经济合作组织4个,建立村民理事会,建设规划小康住宅区,建设休闲广场2处16000平方米,建设垃圾池80个,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7、“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

新建"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20座,主要集中在联丰村与奋斗村,建设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的"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群。

8、村镇配套设施工程:

完成镇区变电站50万千伏的增容扩建工程;实现镇区供电、供热、供水等机电设施运转正常;完成联丰村120平方米的自来水厂房的建筑。并配套专变1台。购置配套设施1017套。

9、公共服务事业

完成镇区和奋斗村幼儿园园舍各1500平方米的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同时,在镇区新建妇幼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10、基层组织建设

在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青年活动中心4处。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其中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实施施工21个月。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设计和招标,四通一平与土建施工、建筑装修、竣工验收。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参照巴市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设计要求有相关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估算;

(3)其他建设费用参照《巴市建设工程费用》中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2、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

3、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主要由临时水电路及场地平整费,土建结构工程费,内外装修工程费,给排水工程费,强弱电工程费,采暖工程费、燃气工程费等7项组成。参照近年来巴市类似工程竣工概算资料,并根据建设时间、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作出合理调整后,分项分类,按单方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室外工程主要包括工程道路、围墙、大门、绿化、上下水管道、暖气管沟、管道、庭院路灯、电缆线路等项目费用。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尚不够具本,本项目室外工程按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10%测算。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由勘测费、设计费,可研报告编制费,指标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工程保险费等12项组成。

(4)预备费估算只考虑基本预备费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投资额(即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三项之和)的5%计收。

4、投资概算结果

(后附投资概算表)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资金232.49万元。

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新农村的各项工程的建成,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少经济效益。如“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温室模式。我们按600平米的温室计算每年季节性生产疏菜(西红柿)2500公斤,按5元/公斤计算,收入6250元,猪舍养猪3--4头,按900元/头计算,收入3600元。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户均3人计算,实现人均增加收入500——700元。结合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为农牧民提供了农村市场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差价,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最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居民增加收入途径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农民进入宽敞明亮、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集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三、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直接将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农村建设项目范文2

1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而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对于提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运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主要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建设项目材料选购安全监督、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资金落实管理以及建筑项目安全设施管理。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始步入关键时期,国家对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可以很好的改变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对于提升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度以及质量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保证作用。同时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安全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安全管理措施制定不科学、项目材料选购缺乏安全监督、安全管理资金使用混乱以及建筑项目安全设施管理混乱等。

2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使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最为基本的条件,纵观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情况,发现大部分安全管理情况很不科学。基于此,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措施必须进行改进,当地的公路建设项目负责人应该结合当地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能一味的沿用过去的安全管理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有很好的应用经验,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一定好的安全管理措施就可以随意使用,另外还应该提升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只有意识到位了,才会真正的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为农村公路建设安全管理给予政策支持。

2.2 对材料选购加强监督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假若因为材料选购不当,使得很多建设材料质量过差,那么就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所以必须对建设材料进行监督管理加强,以此来保证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降低。材料采购部门必须派遣专业人员去购买材料,并且将购买的原材料进行细致的质量检验,一旦发现质量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将质量不佳的材料进行更换或者报销,不能因为质量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另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材料使用规范的监督,有的员工为了图方便,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完全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使得农村建设项目具体施工进度和预期目标存在出入,所以必须对材料使用方法进行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2.3 规范安全管理资金的使用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资金一般是由中央财政部门或者是当地政府财政部门进行投资,所以一般都会采取低价竞标的方式选择安全管理单位,就会导致安全管理资金使用过于混乱。安全管理单位假若人员素质较低,很多安全管理人员会谎报工作量,然后由上级部门进行安全管理资金发放,这样的行为导致农村公路安全管理资金使用混乱。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提升安全管理单位评判标准,对安全管理单位人员素质进行考察。安全管理单位应该对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进行严格规定,将每一天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一旦发现谎报的情况,及时处罚,情节严重者可以辞退或者给予刑事处罚。对于安全管理资金的每一笔使用情况都应该有专人进行记录,一旦公路建设项目完工之后,发现有的位置安全管理情况存在问题,可以通过记录找出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2.4 加大公路安全设施管理

农村公路一般客流量不大,一定时间内通行的车辆更不会很多,所以很多地区就忽视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管理,很多地区公路建设完成之后,安全设施经常被认为损坏或者是失窃。对于这种情况,农村公路建设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公路安全设施管理力度,一旦发现有人故意损坏或者是偷盗公路安全设施就必须进行严格处罚,情节严重者可以进行刑事处罚,一味的进行经济处罚不能够震慑损坏者,所以必须采取严格手段,对安全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安全设施能够正常工作,对农村公路后期运行也是一种保障。

农村建设项目范文3

关键词:农村体育设施;项目评估;APC评估;公益项目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35-02

关于公益项目的评价,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理论有3E(Economy、Efficiency、 Effectiveness)、3D(Diagnosis、Design、Development)、顾客满意度评价等。而3E理论虽然有助于提升公益项目的效率,但在提升公益项目的公信度上力度不足。3D理论提升了项目的公信度却在提升公益项目的效率上存在短板。顾客满意度评价在改善项目服务品质上有所作为,但在其他方面作用甚小。基于以上理论的缺陷和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选择APC评估理论衡量项目的绩效,对于提升项目效率、服务品质以及公信度都有积极作用。APC评估,即对公益项目的问责制(Accountability)、项目的绩效(Performance)和实施项目的组织能力(Capacity)进行评估。它综合了现有理论的优点,并适当增加了社会影响和持续性方面的评价,更适合公益项目的评价。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方式从单一化转为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锻炼身体保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农民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其中,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一部分被列入建设规划,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张范镇位于枣庄市新城区与旧城区之间,经济水平在枣庄市属于中等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截至2009年12月,张范镇镇政府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投资建设了标准篮球场,40%行政村利用村财政配套建设了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

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者理论支持

林毅夫(2000)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一般较小,施工期短,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较快、较大。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能够创造出许多就业和收入机会,形成良性循环。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的发展程度和人们消费的现实程度,还直接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由于我国历史经济政治制度原因,农民被长期固定在土地上,致使社会流动停滞,也造成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落后。目前,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也日益加大,三农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项目实施的合理性

“当前,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基础设施,让农民分享社会的经济成果是合理的。

三、项目的效果评价

(一)项目的效果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调查了4个自然村150个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28份,问卷有效率为85.3%。关于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热情的调查结果见表1、表2及图1、图2:

通过图1、图2及表1、表2的表数据分析,在体育设施建设后,居民极少锻炼的比例由31%下降到17%,其中,老年人减少幅度最为明显。偶尔锻炼的居民比例则由49%,下降到42%基本可以认为是持平的。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则由原来的20%激增至41%,可谓效果显著。在经常锻炼的人群中涨幅最为明显的是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青少年经常锻炼的比例由42%增到78%,中老年经常锻炼的比例由2.7%增至25%。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增加,极少锻炼的人数比例减少,从正反两个方面证实了居民在体育设施建设后运动热情的增强。显然,该项目已经成功的实现其目的,效果明显。

(二)项目的质量

被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是衡量项目服务品质的重要指标。从回收的128份调查问卷看,22%的人选择非常满意,69%的人表示基本满意,8%表示失望,只有1%的群众对该项目十分失望。因此,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体育设施建设还是得到了大部分群众的支持。但考虑到以前并没有与之对比的类似项目,群众对于体育设施的初次出现均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因此,满意度在公益项目评价中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并不是一个很敏感的指标

四、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

在公益项目的评价中,社会影响评估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认为是公益项目的核心,故在此次评估中把社会影响指标作为评估指标之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力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80%的人认为体育设施建设属于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12%认为不是,剩下8%的人表示不清楚。从调查结果看,政府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宣传还是卓有成效的。该项目的实施使群众可以切实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提升居民满意度的同时更好地落实政府政策。

(二)干群关系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农村面貌正在逐步改善。此次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基层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有力地改善干群关系,提升了项目的公信度。

(三)村落环境

体育场地的开设使得更多的老人孩子走出家门,聚在一起从事体育锻炼,极大改善了日益冷漠的村落氛围,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村落环境。对于居民而言,不仅能够锻炼体魄还能和谐居住地的氛围。

五、项目的可持续性

衡量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指标在于该项目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指得是项目结果的可重复性,即项目完成后项目积极结果的持久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使用者的能力评估;二是项目组织者的发展能力评估;三是环境可持续性。

(一)使用者能力评估

体育设施建设的可推广取决于设施使用者,即居民是否真正能从中得到锻炼。从城市多年的设施使用经验来看,体育设施都很好地丰富了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改善了居民部分生活习惯,充分发挥了设施为民的作用。

(二)项目组织者的发展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战略。逐步改善农民生活面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是国家一项长远的规划,在战略层面具有可持续性与发展性。国家作为项目的组织者和运行者使得该项目的成果能够持久。但是当基层政府落实该项目时,仍会因项目实施者的能力水平差异使项目持久性大打折扣,因此在这一指标上项目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三)环境可持续性

农村体育设施占地面积小,且处于居民区中,对于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在合理的规划中,村落中健身场所的开设有助于村落后环境的优化。因此,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农村环境的可持续性。

六、项目经验与问题

(一)成功经验

1.需求定位准确

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能够赢得大多数群众的满意,其根本在于适时地发现并满足了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同时能够将政策向农村倾斜。因此,可以说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是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产物。

2.运作模式合理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小规模无盈利项目,在政府主导下借助体育公益金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二)问题与挑战

1.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多属于一次性投入,缺乏投资的连续性。因此,在设备安装初期,会有许多居民参与锻炼,居民满意度很高。但设备老化后不能及时更新,使得居民参与热情消退,对项目可持续性造成威胁。

2.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缺乏系统管理和后期维护。体育设施不是安装完以后就一劳永逸,需要有人系统维护,不然设备会很快老化。在张范镇一个行政村,篮球架安装之后不仅无人维护还被少数村民拆卸毁坏,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绩效发挥。因此,项目的后期维护工作还是应该引起项目执行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价――以“幸福工程”为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朱会冲,张燎.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 纪燕萍,王亚慧,李小鹏.项目管理实战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农村建设项目范文4

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沼气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我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以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生态家园助理员、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村支部书记、2006年建池重点项目村支部书记、全区沼气技工代表。市农委对我区这次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很重视,根据会议安排,我将代表区政府分别与各乡镇签订2006年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责任书;下午和明天一天区农委能源办还要对各项目村支部书记和沼气技工进行系统性培训,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明确形势,确保领导责任落实到位

今年对我区农村来讲是个特殊的年份,有两件关系到农村今后发展的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第二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我们一定要借助于这样大好形势之“东风”,扬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之“帆”,把我区的沼气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为此,各地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式,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切实加强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担负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领导责任。我将代表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2006年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责任书”,区农委能源办也将和各项目村签订2006年沼气国债项目建设责任书,签订责任书是推进工作的手段,更是落实工作责任的方式。既签了责任书,也就立了军令状,那么就要切实担负起项目建设的领导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是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善于统揽全局,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敢于负责,勇于挑重担,切实抓实抓细。各项目村支部书记要结合本村实际,紧紧围绕建池目标任务,把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心,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实行党员户、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建池,做出表率。区农委作为区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项目建设主管责任,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承担起项目建设任务。区能源办是项目法人,要扎扎实实地负责好项目实施工作,避免因为工作不到位而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影响项目效益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贵池项目区的整体形象。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做到分工不分家,都要对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给予关注和支持,并与各自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放在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确保项目任务落实到位

根据国家农业部、发改委《关于下达2005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的通知》的精神,今年我区将承担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总投资540万元的任务,其中中央投资144万元,地方配套72万元,农户自筹324万元,项目共涉及全区14个乡镇18个村1800户。目前,省农委、省发改委已将投资计划下达到我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一池三改”建设水平为主要内容,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充分认识到国债项目建设的严肃性,在认真领会《关于下达2005年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建池任务。要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方式,层层抓落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采取得力措施,确保项目建设任务落实率达到100%,资金到位率达到100%,“一池三改”成功率达到100%。为此,各地要尽快将建池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落实到户。各项目建设单位要根据省里下达的2005年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抢抓当前有利的建池时机,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实现一个村一个村抓落实,一户一户抓落实。各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不得随意更改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确保按项目计划标准和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三、要进一步创新方法,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推进我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为民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人居环境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区上下务必认清形势,创新方法,确保我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

一要切实保证项目建设质量。质量是项目建设的生命,也是项目建设的形象,是项目能否延续的关键。各地要坚持质量标准,确保项目建设一批,成效一批。要坚持建池标准,严格落实“一池三改”,要坚持技术标准,按照建池技术标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要坚持职业准入制度,从事沼气施工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要坚持招标制度,对关键设备和主要建池材料要进行招标采购,提高工程建设的透明度。

二要注重沼气技术综合利用。各地要转变工作思路,通过实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与改水、改厕所、改圈、改厨),实现沼气技术综合利用。沼气综合利用必须坚持与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发展畜牧业相结合。沼气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而畜牧业的发展必将有力推进沼气事业发展。因此必须坚持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建设沼气。沼气建设要集中连片,这样既有利于技术指导,又有利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坚持走市场运作的路子,通过刚刚成立的贵池区沼气协会协调运作,有效解决沼气户后续服务问题。要引导经济富裕村和富裕户提高建池档次,将沼气建设与太阳能等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互利互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发挥沼气池使用效益,提高沼气池的综合效益,让农民从中得到长期持久的实惠。

三要全面落实项目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制定出台了《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省农委也制定出台了《安徽省2004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实施意见》、《安徽省户用沼气项目建设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安徽省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验收(试行)办法》、《安徽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各地在项目实施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农业部和省农委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严格要求,规范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四要严格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应设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各地要严格执行此项规定,各项目单位一定要建立专户,设立专账,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按审批程序运作,坚持“一支笔”审批;资金帐目一律在区里建账,实行报账制,决不允许以拨代支,将项目经费直接下拨到乡村,决不允许白条入账和大额现金支付。所有项目村都要按照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公开国家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条件;公布自愿建池户名单;公开物资采购价格、分配情况等,做到公开透明,家喻户晓。

五要加大工作检查和督查力度。今年,要依然加大项目检查、督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区能源办要定期组织专门的项目检查组,深入乡镇,进村入户,明查暗访,特别是对资金落实、公示制度、建设质量和技术服务等进行跟踪检查,对存在问题要及时发现,迅速整改,追踪问效,通过加强项目检查、督查等手段,保证建池的数量和质量。今后,对项目的检查督查工作要形成制度,规范检查程序,提高督促检查的质量。各项目村也应加强自查工作,通过自查,促进项目建设。各地要认真检查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农村建设项目范文5

一、临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

1、建设进度

2007年,临县实施离石区调整后的国债项目1000户,新农村沼气项目1887户,2008年新农村沼气项目1100户,已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根据几年的实践情况,受电器及煤气的冲击,发酵原料不足,农户建池的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农户有建池意愿,但非常分散,推进较为困难。村级服务网点32个,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

2、使用、维护情况

(1)户用沼气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随机抽查2个乡镇,建设户数在20户以上的2个村,进行了入户调查。被调查的40户中,自有原料8户,占比20%,外购原料32户,占比80%;发酵原料粪便占比98%,秸秆占比2%。受过服务28户,未受过服务8户,因需付费而不愿接受服务4户;正常进出料20户;故障排除和配件及时更换的有9户;没有运行维护补贴。各种原因导致弃用户数15户,报废户数4户;40户均认为国家应该补贴每立方沼气2元:95%的沼肥施用,5%的沼肥闲置在沼气池内。

(2)服务网点

抽查的4个服务网点,实际服务农户数只有100户,正常运营的有2个,但年均入户维修次数,进出料次数合计均为50次左右,收费甚低。因收益过低而不运营的服务网点有2个。个户对网点不愿付费,财政对网点没有补贴,用户对服务质量不满意。

二、我县农村沼气建设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户对沼气建设认识不到位

不少农户对沼气的认识存在极大偏差:一些农户认为建沼气,主要的好处是为了煮饭照明,对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效益感受不明鲜,没有认识到农村沼气建设,能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没有认识到农村沼气的建设,不仅具有解决农村能源的作用,还具有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促使和养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2、建设资金短缺

目前,一口8~10m2的沼气池共需建设资金3000~3500元左右,而且农户要无偿提供几个劳动力。虽然从2008年开始各级投入的建设资金有所提高到2400元,但省级配套资金至今未到位,仍有1000~1500元需要农户白筹,还不包括启动费用。这对于收入低的困难的群众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农户难以承受。

3、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沼气建设需要乡村干部宣传推广组织协调,行政运行成本较高,在缺乏工作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存在畏难情绪,工作力度不大,影响了沼气建设的大范围推广。

4、部分沼气池建设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受利益驱动,一些心存侥幸的农户本着“能省则省”的心里,所建设沼气池不规范,运行不正常,存在不安全隐患。另外有些已获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由于对技术更新培训不够重视,操作不规范,只凭经验施工等现象时有发生,建的沼气池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一池三改”(即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和“三结合”(沼气池和厕所,猪舍相连通)的要求。

5、发酵原料相对不足,影响建设的积极性

目前,维持一口沼气池正常使用需要3~5头猪提供发酵的材料,这对于养猪多的农户来说,不存在原料困难。但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部分农户家庭常住人口减少,而养殖相对集中使农村养殖户减少,部分有建池积极性的农户因发酵材料不足而忍痛割爱。部分农户沼气池建设好后,主要劳力由于外出务工频繁无法正常使用被闲置,这也是部分农户不愿意建设沼气池的原因。

6、服务机制不健全,影响着农户建池积极性

“三分建池,七分管理”,临县虽然有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对沼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但由于临县地域广阔,沼气用户分散,一个服务网点相对辐射面较大,服务工作量大,有时为一个用户服务需要跑上30余里远的路程。特别是对用户服务所形成的费用,用户又没有按服务成本支付的能力,网点服务人员只在建池时有一定的补助,从维持自身生计出发,只能尽量减少成本,对沼气池的故障排查就不能及时到位,技工数量严重不足且流失严重,且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建池农户得不到应有的服务,因而挫伤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影响沼气池建设的进度与推广应用。

三、临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是消除面源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清洁工程,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当前,农业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发展农村沼气,要多层次开发利用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四个结合”:一是与发展高效农业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二是与农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建设相结合,通过发展沼气,使人、畜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实现无害处理,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三是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结合,以沼气为纽带发展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庭院生态农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四是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中心工作,把发展沼气与当地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将沼气建设与开展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具体对策和建议如下:

1、提高认识,形成合力

真正把沼气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组织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沼气建设,推进农村沼气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2、健全机构,完善服务

应建立相关组织领导机构,乡镇、街道办事处必须组建专门的沼气建设指导协调队伍,达到有人管事、能办成事的目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尽快建立一支适应任务需要、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持证沼气生产工的专业施工队伍,按照“市场运作、合理收费、自我发展”的原则,鼓励已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组建施工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搞好工程建设。对农村沼气示范户要按照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有关政策、计划任务、补助标准和建设条件,公开自愿建设户名单,公开物资的采购价格、分配等情况,做到既方便群众,又公开透明。

3、统筹规划,综合推进

把农村沼气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推进。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该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技术模式,实施分类指导。建议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是以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为主,着力提高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水平。二是结合改圈、改厕、改厨、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全面防治畜禽养殖粪污、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三是适时推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凡规模化养殖场和达到一定加工废水排放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必须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实行达标排放,并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实现粪便、污水、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新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把沼气池建设作为治污配套工程,与养殖场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四是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在一些山区和农户小规模分散养殖而无力建沼气池的地方,可由乡镇或村级组织协调,将养殖户的污水以管道布置集中接入建沼气户,以减少村庄内猪牛粪便污染,创建优美农村环境。

4、加大资金投入

对户用沼气,在未来的五年内,把沼气的建池、安装、发酵以及后续的维护、维修、进出料各个方面全部纳入财政安排。每建成一户沼气,到完全发酵使用,按比例下达部分补助资金,减少农户投入,调动建设积极性。

5、对固定沼气生产工给予补助

制定严格考核制度,把固定沼气生产工补助按劳计筹纳入预算。每服务一户正常运行的沼气,每年补助一定资金,包括进出料、配件更换、越冬管理。即使发酵原料缺乏的地方,技工也会积极推进秸秆沼气,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6、健全服务制度

对沼气生产工实行目标考核管理,责任追究制。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供4口人正常做饭6个月,间歇使用达八月即可。每户沼气的运行都有统一的规定,同时,每个用户都是一个监督员,沼气生产工24小时开通电话热线,及时处理疑难杂症,犹如医院的急诊科。一经发现沼气生产工存在故意不整治病池,或在春夏季节,用户用气困难而不理不睬的现象,经反应,扣除沼气技工工资,或扣除财政对此户一年的补助。

7、沼渣、沼液科学施用

对于自己家沼气的沼渣、沼液,出料时施入自家的农田,经过其它地方的对比试验,效果不言而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自然会显露出来。当农户经过实践充分感受到沼渣、沼液对于农业生产的巨大功用时,发展沼气就会真正由“要我建”变成“我要建”。

8、抓好典型示范,加大推广力度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农村沼气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地位、作用、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抓好示范村培育,选择文化素质高、科技意识强、有强烈愿望的农户先行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沼气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投入的扶持,抓好示范村建设项目,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沼气建设向纵深发展。

9、坚持技术标准,确保建设质量

沼气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人员必须取得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沼气建设必须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采用统一的新型高效沼气池池型,按照统一组织施工,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验收标准,确保农村沼气工程质量。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坚持建一个,验收一个,点火一个,确保能100%正常交付使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的投入积极性,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步伐。

10、强化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

新一轮沼气建设,必须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缺乏后续服务的弊端。一是要加大沼气技术的培训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积极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讲授沼气基础知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沼气发酵和管理技术、生态农业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壮大我县沼气技术队伍,使更多的农民会建、会用、会修沼气池。二是配套完善村级沼气后续服务网络,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沼气管护队伍,为农民随时提供技术服务,以解决沼气使用户的技术难题。

11、积极探索沼气产业化发展新思路,努力提高沼气综合效益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相统一;实现农村能源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发展种养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相统一。使沼气建设从单纯解决生活用途向综合利用开发、发挥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农村建设项目范文6

1.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账套设置不规范。

农村公路建设属基建项目,应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应设置基建账套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建设单位尚未按照基建项目的要求来进行独立的核算,特别是乡镇公路建设单位,所采用的还是行政帐套的核算办法,收到项目资金时列入“暂存款”,所有项目支出在往来账户中核算,列入“暂付款”、“其他应收款”或直接冲减“暂存款”。项目成本归集不够准确,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不规范。

由于会计人员对《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相关解释了解不全面,账务处理不规范,例如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应计入“待摊投资———借款利息”贷方,冲减工程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单位在收到存款利息时,有的直接冲减建设单位管理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有的增加其他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入”,导致建设单位管理费和收入情况反映不实。

3.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不及时。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由于管理与核算脱节,核算人员对建设项目资金构成情况、项目总投资情况和签订的相关合同不够了解,局限于记账、核算;项目负责人只重视项目建设未及时与核算沟通配合,工程完工后不能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造成在建工程长期挂账,新增固定资产无法及时入账。

4.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内部会计控制力度不够。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支付,如是不符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容易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例如,财务发票的管理,根据有关规定,税务发票必须有收款方的盖章才是有效发票,而有些单位在支付工程款项时,往往只是在收款人处手写签名,没有收款单位的盖章,缺乏入账发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同签约方、发票开据单位以及收款方这三方应该为同一个人,由合同签约方来进行工程款或监理费的收取,然而有的单位却存在支付给委托收款人采用其他公司账号收取的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资金转移的倾向,对资金监管不力。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现象普遍存在,与工程项目无关的费用如通讯费、差旅费、燃料费等计入建设单位管理费用中,使管理费用超出以项目总概算为基数计算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控制数。

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对策

1.完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模式。

针对目前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现状,统一设置基建帐套的会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各单位应根据农村公路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对农村公路工程项目进行基本的项目设置,严格的按照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农村公路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统一设置为基建帐套。在单位内部,对于任何一个建设单位,在承建多个建设项目时,针对每一个项目,应该建立单独的基建帐套,单独进行核算;在同一个建设项目中,不管是来自哪里的资金,都应该采用同一个账户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同时,为了能够在基建帐套中顺利实现对整个项目资金进行会计核算,要求在相关规定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对现有单位的行政帐套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全面的调整,尽可能的保证将其转到基建帐套中进行核算。

2.完善竣工决算、资产交付使用相关制度。

项目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结转项目成本,办理工程的竣工财务决算。对形成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办理交付使用资产的登记手续,对需向有关部门移交的资产,应及时移交,使建成项目有账可查,有机构管理,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并以此来提高内部控制力。

首先,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就要加强工程成本管理,严格按照工程款支付程序来进行。一方面,根据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找到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基点,在资金管理中,要努力做到有计划,有预算,有决算。另一方面,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建设项目前期的财务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从资金凑集到工程计量,再到合同签订以及项目后排的评估等,都要纳入财务管理和考核的范围内,充分贯彻“合同制”的要求,按照合同确定的价款和付款方式对基建资金进行审核支付,杜绝大批量的现金支付;关于税务发票,也应该开据有收款方盖章的正规发票,保持合同签约方、发票出具单位以及付款对象等三者的一致性。其次,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就要加强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与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进而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一方面,项目建设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要做好建设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和账务处理工作,主动跟该单位的其他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换。加强国库支付和会计核算业务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持业务的畅通,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各施其责,相互监督,保证入账核算的完整性。

4.加强对建设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相关财务核算管理办法,提高财务人员专业化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三、结语